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 古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 (普通高中适用)(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古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题(普通高中适用作业) 一、区分表达技巧
指出下列诗(词)句所用的表达技巧。
1.借代与借喻
试指出下面诗句中画横线词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借代还是借喻。
(1)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借喻
(2)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借代
(3)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杜甫《岁暮》)借代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借喻
(5)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李白《于阗采花》)借代
(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借喻
(7)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赵秉文《和韦苏州〈秋斋独宿〉》)借代
(8)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借代
名师点拨:借喻的本质是“喻”,往往“喻”中有“代”。借代的本质是“代”,即直接
把借体作为主体的替代,不存在“喻”的成分。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借代则不能。
2.衬托与对比
试指出下面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是衬托还是对比。
(1)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衬托(反衬)
(2)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
对比
(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衬托(正衬)
(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衬托(反衬)
(5)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对比
(6)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 衬托(反衬)
名师点拨: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近或对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对比是把两个对立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进行对照,突出事物特点。二者的区别主要是:①衬托有主有次,对比不分主次;②对比主体双双出现,衬托主体未必出现。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对比与反衬有时不易区分,高考评分时往往都算对。
3.渲染、烘托与衬托
请指出下列诗歌画线句所用的表现手法是渲染、烘托还是衬托。
(1)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手法:渲染
分析: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描写,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手法:烘托
分析:三、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了汪伦对诗人真挚纯洁的深厚情谊。
(3)本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幽竹”形象的?
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可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手法:衬托(反衬或对比)
分析:运用了衬托手法(反衬或对比亦可),诗人以春鸟、春花之改——“稀”“尽”“飞”,衬托出翠竹的“不改”。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11分)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①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②。
[注]①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②石曼卿《红梅》中有“认桃无缘叶,辨杏有青枝”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对红梅绿叶与青枝的赞美。
B.“冰容”二字运用绝妙,绘出了梅花玉洁冰清的形象和孤傲超群的品格,从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无奈。
D.“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E.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解析:选AC A项,只是表达了对红梅的赞美。C项,“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没有透露出无奈,而是说红梅斗雪凌霜的本性。
★(2)诗人是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请作赏析。(6分)
答:
解析:逐句分析这首诗使用的表达技巧,可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来考虑。作答时,先指明技巧,再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①拟人。如“怕愁贪睡”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②用典。“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③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表达自己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
[诗歌鉴赏]
苏轼写梅花的诗并不多,但这首《红梅》却堪称一首借物寓人、托物言志的咏梅佳作。
首联以拟人手法描写梅的形象:冬末晚开,迟于群芳,像一位贪睡懒起的美人,唯恐自
己那玉洁冰清的容颜不合时尚,受到世人猜忌。此处写出了梅的意态宛然,愁情荡漾。其实,这是诗人自己的悲慨。颔联“故做小红桃杏色”句,写出“红”的缘由。紧接着“尚余孤瘦雪霜姿”却奇峭地勾出了梅的神韵,道出了梅的本来气质。颈联诗人把梅的内心——“寒心”与外表——“春态”对立起来,用“未肯”来连接,表示出梅的孤傲品格。而对红色的出现,诗人轻松地解释道:美人刚喝过酒,“酒晕”浮上了“玉肌”。尾联是说前辈诗人不知道红梅原来是有气质与品格的,往往只看重对外表枝叶的描绘。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11分)
菩萨蛮
李晔①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②中?
[注]①李晔,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入长安,李晔逃奔华州,心绪烦乱郁闷。“七月甲戌,帝与学士、亲王登齐云楼,西望长安,令乐工唱御制《菩萨蛮》词,奏毕,皆泣下沾襟。”(《旧唐书·昭宗纪》)②大内:皇帝殿宇。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秦宫殿”实指唐宫殿。借秦说唐,以此掩盖身为皇帝却不得不仓皇逃窜的难言之隐。
B.词人虚写“双飞燕”,既表达了词人奔逃在外的孤单,也写出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C.“千山”“万丘”既是阻挡词人视线的大景、近景,也是词人内心高低起伏的深刻写照。
D.最后两句,是望景后所发感慨,将唐昭宗祈求天下英雄相助而不得的失意之情推向极致。
E.本词有一种极为真切自然的有我之境,言情处动人心志,写景处豁人耳目。情真语真,浑朴苍凉。
解析:选BC B项,“双飞燕”不是虚写,文中景物描写都承自首句“登楼遥望”,故而为实景;“写出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理解错误,本词写家国情怀,不掺杂儿女之情。C项,“千山”“万丘”不是近景,是远景。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词上片。(6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