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肺部转移的CT诊断

合集下载

CT诊断肺转移瘤的体会

CT诊断肺转移瘤的体会

CT诊断肺转移瘤的体会王冬富(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台州318020) [摘要] 目的 探讨肺转移瘤CT表现及转移途径。

方法 对60例原发肿瘤进行螺旋CT扫描。

结果 原发肿瘤以结直肠癌、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鼻咽癌、喉癌、胆囊癌、肾癌、成骨肉瘤、甲状腺癌、恶性胸膜间皮瘤多见。

血行性肺转移瘤31例占51%,淋巴管性肺转移5例占8%,胸膜转移15例占25%,气道转移2例占3%,混合转移7例占11%。

结论 血行性和淋巴肺转移是肿瘤主要的转移方式。

CT是肺转移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肺转移瘤;CT;诊断[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7)23-3380-01 肺转移瘤是全身恶性肿瘤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11月经病理证实肺转移瘤60例,现将CT表现、转移途径进行讨论,供同道参考。

1 临床资料11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33~86岁,平均59.5岁。

原发肿瘤:结直肠癌16例,肺癌12例,胃癌7例,肝癌6例,乳腺癌5例,鼻咽癌16例,肺癌12例,胃癌7例,肝癌6例,乳腺癌5例,鼻咽癌4例,喉癌3例,胆囊癌2例,肾癌2例,成骨肉瘤1例,甲状腺癌1例,恶性胸膜间皮瘤1例。

我院采用GE公司Light S peed8排螺旋C T常规扫描,层厚10mm,螺距0.87∶1,对单发小病灶行HRCT扫描。

112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胸闷等呼吸道症状,咳血丝痰1例,25例无明显症状体征。

113 CT表现11311 血行性肺转移 肺外恶性肿瘤主要经由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到达肺。

原发肺癌主要经由肺静脉反流左心进而进入人体大循环内,亦可侵入上腔静脉及其汇流经左心而到达肺。

而结肠直肠癌细胞可绕道肝脏,经直肠静脉丛及椎骨静脉丛进入下腔静脉而流入肺部[1]。

CT表现为粟粒、单发、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轮廓清楚,以两中下肺野为著。

肺癌ct诊断报告单的内容

肺癌ct诊断报告单的内容

肺癌ct诊断报告单的内容肺癌CT诊断报告单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大章节,每个大章节下分别有三个小章节。

一、病人个人信息1. 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报告单上第一部分通常包括病人个人信息,用于标识病人的身份和基本特征。

2. 既往病史和易感因素:报告单上的第二部分会列出病人的既往病史,包括吸烟史、家族病史等与肺癌相关的易感因素。

3. 症状和体征:此部分会记录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如咳嗽、胸痛、疲劳等,以及体检结果。

二、CT扫描结果1. 扫描方法和参数:该部分会详细描述使用的CT扫描方法和具体参数,如层厚、层间距、扫描方式等,以确保扫描结果的准确性。

2. 肿瘤定位和大小:报告单将列出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常用三维坐标或相对于肺部解剖结构的描述方法,如右上叶、左下叶等,以及肿瘤的最大直径。

3. 影像特征分析:该部分会详细描述肿瘤在CT影像上的特征,如形状、边缘、密度、钙化等,有助于医生对肿瘤的类型、恶性程度等进行初步判断。

三、CT诊断结果1. 肿瘤类型和分期:此部分会根据CT扫描结果,结合其他检查数据,确定肿瘤的类型,如鳞状细胞癌、腺瘤等,并对其分期,如TNM分期、国际肺癌联合委员会分期等。

2. 淋巴结和转移情况:报告单将详细描述肿瘤周围淋巴结的状况,如大小、数量、纵隔淋巴结的侵犯情况等,并评估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3. 其他CT所见:此部分可以记录其他与肺癌相关的CT所见,如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等,并与肺癌的诊断进行关联分析。

四、结论和建议1. 诊断结论:报告单的最后部分会给出一个具体的诊断结论,确诊是否为肺癌,同时可能对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等进行总结。

2. 临床意义和影响:此部分将简要说明肺癌的诊断对病人以及后续治疗的意义和影响。

3. 建议和后续处理:最后,报告单会提供医生对肺癌患者的建议,如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方案,以及后续随访等。

以上是肺癌CT诊断报告单的内容,详细描述了其组成和格式,希望对你的文章撰写有所帮助。

3肺部转移瘤的影像诊断

3肺部转移瘤的影像诊断
肺转移瘤 〔Metastatic tumors of the lung〕
• 肺是转移瘤的好发脏器,大量尸检结果显示,有20%~54%胸外恶性
肿瘤的病人发生肺转移。肺转移的途径可以是血行播散、淋巴道转移 或邻近器官直接侵害。以绒毛膜癌、乳腺癌多见,恶性软组织肿瘤、 肝癌、骨肉瘤和胰腺癌次之;还有甲状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和肾胚 胎癌等。
• Hemorrahgic Metastasis from Choriocarcinoma 〔绒毛膜癌〕Radiologic Findings
Chest radiograph shows multiple, ill-defined nodular opacities in both lungs. HRCT scan shows multiple, ill-defined nodules with halo of ground glass attenuation in the periphery zones of both lungs. Diagnosis was made based on clinical history of choriocarcinoma and radiologic findings. Serum HCG level was as high as 59,100 IU/ml. Brief Review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metastases varies with the primary tumor and the stage of the disease. In autopsy series the most common sources of metastases to the lungs include tumors of breast, colon, kidney, uterus, prostate, head, and neck. Tumors such as choriocarcinoma, osteosarcoma, Ewing’s sarcoma, testicular tumors, melanoma and thyroid carcinoma have a high incidence of pulmonary metastases, but because they are not as prevalent in the population, lung deposits from these tumors are encountered less frequently . Hematogenous metastases usually result in multiple, large, well-defined nodules and tend to involve mainly the lower lung zones and frequently have a peripheral distribution. On occasion, if the metastases have bled into the surrounding lung, they show ill-defined edges. The reported incidence of pulmonary metastasis of choriocarcinoma has ranged from 5.1- 67% . The pattern of thoracic metastasis from choriocarcinoma is variable, including pulmonary nodules with surrounding hemorrhage, miliary nodules, nodule or masses with arteriovenous aneurysm formation, and pulmonary or pleural metastasis with spontaneous hemothorax .

肺转移瘤CT表现分析论文

肺转移瘤CT表现分析论文

肺转移瘤的CT表现分析【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75-01肺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肺转移瘤的ct表现比较典型,一般诊断并不困难,但有时需要和其他占位性病变鉴别。

回顾分析我院2006—2009年25例肺转移瘤ct资料,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

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呼吸困难等。

全部病例均行常规ct扫描,21例行增强扫描。

均行手术病理证实有原发肿瘤。

其中肾癌6例,肺癌4例,肝癌4例,结肠癌3例,乳腺癌3例卵巢癌2例,前列腺癌1例,精原细胞癌1例,软骨肉瘤1例。

25林中,16例经痰检证实为肺转移瘤,6例经活检穿刺证实,3例经ct随访诊断为肺转移瘤。

1.2 结果25例病例中,ct表现为典型的多结节病灶11例,结节样、空洞样结节4例,结节样、空泡样结节3例,单发实性结节2例,多发结节伴钙化2例,单纯空泡样结节1例,囊性结节1例,结节并自发性气胸1例。

2 讨论肺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任何恶性肿瘤均可转移到胸部,最常见的是肾癌,骨肉瘤和绒毛膜上皮癌。

2.1 肺转移瘤的途径肺转移瘤的途径主要分为血行性合淋巴转移较为多见,有时可以兼有两种类型的转移瘤。

血行转移的具体途径又可分为以下4种方式:①经体静脉吉肺循环至肺;②经门静脉入肝,再经下腔静脉经肺循环至肺;③肿瘤细胞先循环淋巴道到胸导管,进入锁骨下静脉后再经血液循环至肺。

④原发于肺的恶性肿瘤,侵犯肺静脉,回流入心,经体循环到支气管动脉而播散至肺。

淋巴转移几只有二:一是离心性的,即肿瘤细胞先转移至膈淋巴结,再沿淋巴管逆行转移到肺门淋巴结、肺内淋巴结和淋巴管;二是向心性的,即肿瘤细胞经血行转移到肺血管内,然后穿过血管壁进入血管支气管周围淋巴管和肺间质内,进而到达肺门淋巴结。

其他转移方式有:气管或支气管内转移和直接浸润或蔓延。

2.2 肺转移瘤ct表现绝大多数肺转移瘤具有典型性的ct表现,即两肺弥漫散在分布的多发的小结节影,尤以肺外1/3带或胸膜下组织多见,肺中下野较肺尖为好发;结节大小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或为肿块;密度均匀,ct值为软组织密度;边缘光滑呈球形,与周围肺组织境界清楚。

肝癌的CT检查影像表现有哪些

肝癌的CT检查影像表现有哪些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肝癌的CT检查影像表现有哪些
肝癌是生活中常见的癌症,这种疾病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CT 作为高端的技术设备诊断和鉴别肝癌的重要检查技术,且在多数情况下,肝癌患者都需要进行CT 检查来确诊。

那么,肝癌的CT检查影像表现有哪些?
(一) 平扫
①大小:平扫难以发现直径<1 cm的病灶;
②数目:多数为单个,亦有一部分为多病灶;
③部位:右叶多见,左叶次之,尾叶较少,少数病灶带蒂,突出于肝外,定位困难;
④形态:绝大多数呈圆形、卵圆形,病灶浸润性生长时呈不规则形状;
⑤边界:膨胀性生长的肿瘤易压迫周围组织形成假包膜,呈晕圈征;浸润性生长者边界模糊;
⑥密度:绝大多数病灶平扫呈低密度,密度变化与病灶的分化程度、大小、肝脏基础病变有关。

分化好者易呈等密度,肿瘤大者易坏死而呈低密度;原有脂肪肝时,病变可呈低密度;极少数病灶因出血或钙化而呈高密度。

(二) 增强扫描:正常肝脏血供的20%~30%来自肝动脉,75%~80%来自门静脉,而肝癌的绝大多数血供来自肝动脉,故增强扫描时,早期癌灶密度迅速上升且超过肝组织密度达峰值,持续时间短暂,然后迅速下降,反映了肝癌灶内造影剂快进快出的特点。

(2) 门静脉系统侵犯和癌栓:是肝内扩散的主要形式,肿瘤较大且呈浸润表现时,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较高,其CT表现为:
①门静脉主干、分支的粗细不成比例;
②增强后血管内可见充盈缺损;
③受累静脉壁强化;
④肝静脉、下腔静脉受累时亦呈此表现。

CT检查对于肝癌患者明确分期,选择最佳治疗方法,实施精确的手术切除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源:上海体检中心:/021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双排螺旋CT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双排螺旋CT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1. 3 数据处理 统计学软件采 用 S P S S 1 7. 0 软 件 包。 检 查 结 果 准 确 率 2 组间通过 χ 为计数资料 , 检验对比 。 以 0. 0 5 为检 验 水 准 , 。 ,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可信区间范围为 9 0 5 5% P<0.
现报道如下 。
2 结果
T 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2. 1 双排螺旋 C 使用 C 3 1 例患者均以病 理 诊 断 为 金 标 准 , T 诊断准确 两种方法对 比 无 显 著 差 异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2 7例, 。 ) 。 详细结果见表 1 0. 0 5 ) 表 1 双排螺旋 C T对3 1 例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 n
发展 , 肝内微小转移病灶的检 出 率 越 来 越 高 , 转移性肝癌的 诊断准确率也随之提高 。

收稿日期 : 1 1 0 2 2 0 1 2 - - , 作者简介 : 曾 建 勋( 男, 广 东 省 丰 顺 县 人民 医 院 主 管 技 师 , 研究方 向 为 C 1 9 5 9- ) T 诊断 。

0 5 >0.
双排螺旋 C T 1 3 病理学 3 1
0. 2 7
2. 2 3 1 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双排螺旋 C T 表现 , 扫 描 为 多 发 的 散 在 结 节 患 者 结 节 为多发或者单 C T 发, 且结节密度多不均匀 , 边 界 不 清 晰。其 中 有 2 例 患 者 的 病灶与正常肝 脏 病 灶 无 显 著 差 异 , 呈 现 等 密 度 影。 双 期 扫
组别 例数 诊断准确 2 7 3 1 误诊和漏诊 4 0 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2 0 1 0 年 1 月 -2 0 1 2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3 1 例转移性 。 : 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 准 患 者 均 经 过 临 床 诊 断 , 有 原发癌和肝脏转 移 病 灶 , 排 除 肝 细 胞 癌、 胆 管 细 胞 癌, 患者 资料完整 。3 男性 1 女性 1 年龄 3 1 例患 者中 , 8例, 3例, 8~ , ( ) , 8 3岁 平 均 5 0岁以上的患者有 6. 8 5±1 2. 9 4 岁 年龄在6 结肠癌 7 例 , 直肠癌 4 例 , 乳腺癌 4 1 4 例 。 患者原发癌包括 : 例, 胃癌 3 例 , 鼻咽癌 3 例 , 食管癌 2 例 , 胃肠道间质癌 2 例 , 卵巢癌等妇科肿瘤 4 例 , 胆管癌 2 例 。 有病毒性肝炎感染 3 例 。 有肝区疼痛 7 例 , 有消化道症状 4 例 , 消瘦等 3 例 , 3例 有发热等 。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过双排螺旋 C 并以病 T 检查和病理检查 , 理学检查 为 金 标 准 。C 参数 T 检查使用双螺旋 C T 仪 器, , 为: 层厚为 1 1 2 0 k V, 2 2 0 mA s 1 mm。 患者在检查时为空腹 , 以 降 低 伪 影 干 扰。首 先 进 检查前给予泛影 葡 胺 2% ~3% , 行常规平扫 , 随 后 对 患 者 进 行 动 态 增 强 扫 描。 对 患 者 给 予 / 。使用高压注射对比 肘静脉注 射 碘 海 醇 , 剂量为2 m L k g , / 。 其中动脉早期为 1 门脉期为 剂, 速率为 3. 8 s 0~5. 0 m L s

肝癌肺转移螺旋CT诊断及临床分析

肝癌肺转移螺旋CT诊断及临床分析

2 结 果
2 . 1 X线检查 、 螺旋 C T检 查及 MR / 检 查 的结 果 比较 : 将2 4
例确诊肝癌肺转移患者分别进行 X线检查和螺旋 C T检查 , 观
螺旋 C T平扫检查组 >X线 检查组 ,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可知 x线平 片检查不具有螺旋 C T扫描的高度准确性 。
肝癌的肺部转移是 肝癌转移 最常见 的途径 , 肝 癌 肺 部 转
移后 由于大部分患者多无 明显 自觉症状 , 所 以不易早期 察觉 , 多是 已发生咯痰、 咯血后才 来就诊发现 。传 统 的肺 部 X线平
片检查 , 不能在早期清晰地显示出转 移后肺 的病 变部位 , 会对
医生 的诊断造成不 良影 响, 从 而造成患者错过 最佳治疗时期 ,
肝癌的肺部转移 为肝癌最 常见 的转 移部位 , 由于肝 癌肺 转移后 多无 明显症状 , 患者不易察觉 , 常是在做胸部 X线检查 或者胸部 C T检查时发现。在患者一侧或 两侧肺 部可 以看到 圆形 , 如棉花球样 的结节 , 常见 于肺部的周 围 , 以肺下部 较为 多见… 。肝癌肺转移发现和确诊 时 间的早 晚 , 直接决定 患者
就我院确诊 收治的 2 4例 肝癌肺转 移患者 , 通过螺旋 C T进行
组别
例数 准确诊断病 例 未能诊断病例
临床诊 断并分析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 我院收治 的 2 4例肝癌肺转移患者 , 均经组织
病理学检查 确诊 , 其 中男 1 4例 , 女1 0例 , 平均( 6 1 . 3± 2 0 . 7 ) 岁。分别采用 x线检查 、 螺旋 C T平扫 、 增强扫描 , 观察并记录

肝癌CT、MR诊断PPT课件

肝癌CT、MR诊断PPT课件

冠状位T2WI
轴位FS T2WI
轴位DWI
轴位lava
50
51
病例三
A.动脉期显示肝右叶类圆形肿块周边呈环状强化(箭), 中心呈片状强化;B.门静脉期显示肿瘤中心呈高密度 强化
52
病例四
图1 CT增强显示左肝外叶肿块,边缘明显增强。 图2 肝左叶外侧殷肿块延迟增强,其远侧胆管扩张。
53
鉴别诊断
54
肝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
中年较多发 肝炎病史,肝硬化基础
老年多见 胆道结石、炎症、寄生虫病史
大体病理:质软,出血、坏死、囊 质硬,出血、坏死少见,囊变罕见(
变多见; 病灶坏死更彻底(密度更 凝固坏死+粘液,密度偏高),可见
低)
钙化
AFP+
CA199+
增强:“快进快出”,多血供
"慢进慢出", 少血供
罕见胆管扩张
39
AFP 癌胚抗原
51ng/ml↑ 11.39ng/ml↑
<10ng/ml <5.00ng/ml
40
平扫
41
动脉期
42
门静脉期
43
• 延迟9min
44
• 平扫 • 动脉期 • 门脉期 • 延迟9min
45
46
李朋远,男,60岁
病例二
47
48
动 脉 期 门 脉 期
延 迟 脉 期
49
12
如何理解肝癌的“快进”?
1、何谓“快进”? 比相对正常的肝脏强化早、幅度大
2、哪些疾病有“快进”特点? 肝细胞癌、血管瘤、FNH、腺瘤
13例一14Fra bibliotek 例一15
例二

肝脏转移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脏转移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常见征象
CT表现
数目:多发 形态:圆形、类圆形、巨块形、不规则形 大小:不等 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大部分清楚 分布:散在或弥漫,肝脏任何部位
平扫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中心易坏死呈更低 密度,也可有囊变、钙化、出血 CT增强:表现多样,边缘性强化具有特征性, 根据病灶血供特点可分为三型: (1)富血供型:环状、结节状、斑片状强化,部 分可表现为“速升速降”
谢谢!
发生率较低 原发肿瘤以大肠癌最多见,其次生殖系统肿瘤 钙化形成的机制:由于肿瘤中的坏死和(或)出 血致营养障碍而产生钙化
钙化的形态及与瘤灶的关系:结节斑块状钙化大 多位于瘤灶中心,少部分位于边缘或整个肿瘤中 ;蛋壳状钙化较典型,呈沿瘤周厚环状分布,可 连续或不连续;沙粒样钙化较少见 特点:同一病例的不同瘤灶钙化形态相仿 CT表现:境界不清的低或等密度,增强可有不同 程度强化,也可无强化,中心坏死少见
(2)少血供型(多见):门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明 显,典型者表现为“瞳孔”征、“牛眼”征、“ 圈饼”征等
(3)无血供型:无明显强化
门脉期肝实质增强达到峰值,病灶密度已开始下降, 这时两者差别最大,对发现平扫呈等密度的小转移 灶非常重要,故应强调门脉期的扫描
边缘强化的病理基础:与瘤周的纤维基质有关,即 肿瘤周边存在促结缔组织生成反应、炎症反应、血 管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以及周围肝实质受压、肝索 萎缩。与组织病理学对照, 肿瘤周边强化的肝实质 的厚度较组织学上的肿瘤边缘的厚度更厚一些
section 2
section 3
肿瘤细胞离 开原发部 位进入血 液循环
到达一定部 位后附着 血管壁
突破血管, 生长繁殖 并形成新 的肿瘤
双重 血供
三、肝易发生转移 解剖学基础

肝癌影像学确诊标准

肝癌影像学确诊标准

肝癌影像学确诊标准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肝癌的确诊,影像学检查是
至关重要的一步。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可能的转移情况,从而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
依据。

肝癌影像学确诊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检查方法:
1. B超超声检查,B超是最常用的肝癌筛查和诊断工具之一。

它可以清晰显示肝脏内部的肿瘤、囊肿和血管情况,对于初步判断
肝癌的存在和大致范围非常有帮助。

2. CT扫描,CT扫描能够提供更为精细的图像,可以清晰显示
肝脏内的肿瘤、转移情况以及血管的情况,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3. MRI检查,MRI检查对于显示肝脏内的肿瘤和周围组织的对
比度更高,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并且对于评估肿瘤的性质和
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有着独特的优势。

4. PET-CT检查,PET-CT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扫描的优势,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代谢情况和转移情况,有助于确定肝癌的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通过以上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肝癌的情况,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转移情况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从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影像学检查只是肝癌诊断的一部分,最终的确诊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综合判断。

肝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肝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肝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影像学在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肿瘤的性质和分期,从而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一、肝癌的影像学表现肝癌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超声、CT、MRI和PET等多种检查方法。

其中CT和MRI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能够直观地显示肝癌的形态、大小、位置和浸润范围。

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肝癌最常用的初筛方法,具有无创、无辐射、低成本等优点。

肝癌在超声图像上呈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的肿块,边界清晰,有时可见血流信号。

超声能够评估肿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但对于小肿瘤和深部肿瘤的检出率较低。

2. CT检查CT检查是肝癌的主要影像学方法之一,能够提供肝脏的横断面图像。

肝癌在CT图像上呈现为低密度或不均匀低密度的肿块,边界模糊或分叶状。

动脉期增强扫描时,肝癌呈现明显的强化,而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呈现低密度。

CT还可评估肿瘤的浸润范围、周围血管的侵犯情况以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3. MRI检查MRI检查在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提供多种序列的图像,包括T1加权、T2加权和增强扫描等。

肝癌在MRI图像上呈现为低信号或不均匀低信号的肿块,边界清晰或模糊。

增强扫描时,肝癌呈现明显的强化,而肝内血管和正常肝组织呈现低信号。

MRI还可评估肿瘤的浸润范围、胆管的侵犯情况以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二、肝癌的鉴别诊断肝癌的影像学表现与其他肝脏病变相似,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疾病。

常见的鉴别诊断包括肝脏良性肿瘤、肝血管瘤、肝转移瘤和肝脏炎症等。

1. 肝脏良性肿瘤肝脏良性肿瘤包括肝血管瘤、肝脏脂肪瘤和肝腺瘤等。

肝血管瘤在影像学上呈现为多发、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灶,动脉期强化,门静脉期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肝脂肪瘤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可见脂肪沉积的高信号区。

CT与MRI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CT与MRI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CT与MRI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目的比较CT和MRI对肝癌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将MRI与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MRI正确诊断34例,诊断正确率为85%(34/40);CT正确诊断27例,诊断正确率为67.5%(2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RI对肝癌的诊断效果优于CT,但在实际应用时要综合考虑。

标签:肝癌;MRI;CT在我国,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约占80%,目前临床上,其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超声(US)、CT、MRI和肝动脉插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等技术[1]。

由于近年出现的螺旋CT和高场强MRI具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同时具有无创伤性,深受临床广大医师的青睐,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本文重点介绍CT和MRI在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为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断治疗的肝癌患者,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8~77岁,平均45岁;表现为胃纳减退、乏力、上腹饱胀、肝区疼痛、消瘦和不明原因的低热等非特异性症状;肿瘤位于右半肝24例,左半肝7例,左右半肝9例。

手术治疗22例,经皮肝穿活检18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

1.2 检查方法1.2.1 CT检查方法检查前患者禁食8 h以上较理想,扫描前半小时口服1000~1500 ml的水,以充盈胃肠道,这样可克服空气伪影,使肠腔和肠壁清晰显示,同时可了解肠道与其邻近结构的关系。

一般肝脏扫描均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一般经周围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后,根据造影剂主要分布在动脉、门静脉血管(包括静脉)和脏器实质内,分别称为动脉期、门静脉期或静脉期和实质期扫描。

目前,螺旋CT,特别是多层螺旋CT,以其扫描速度快和扫描范围大为特点,一次增强检查可以涵盖整个动脉、门静脉和(或)实质期扫描,这对提高病灶的检出、病灶的定性、肝血管的显示以及显示其与病灶的关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肝癌的CT鉴别诊断

肝癌的CT鉴别诊断

肝癌的CT鉴别诊断肝癌典型的CT表现为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边缘欠光整,欠清楚,大的肝癌形态不规则,团注法动态CT和螺旋CT扫描显示癌灶内造影剂呈快进快出的特点。

在鉴别诊断方面,肝癌需与下列疾病鉴别(一)转移性肝癌(1)大部分患者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一般不伴肝硬化和AFP升高。

(2)常呈大小不等或大小相近的多发结节,少数可呈单发块状。

(3)转移性肝癌CT平扫的密度常比原发性肝癌低,边界更清晰,多无肝硬化的表现。

部分转移性肝癌呈双重轮廓,为低密度肿瘤中心坏死所致。

(4)转移性肝癌增强前后CT值相差为14.3±5.5Hu,而原发性肝癌为25±4.1HMo(5)肝转移性肿瘤钙化的发生率17%,比原发性肝癌高。

(6)在CT增强图像上.如早期强化明显的病灶,表明肿瘤血管丰富,则大多为原发性肝癌;若早期强化不明显,而在门静脉期表现为低密度的病灶,尤其呈多发性结节型,则多为转移性。

(7)肝转移癌增强后可出现“牛眼征”,而肝癌不出现“牛眼征”。

(二)肝血管瘤(1)为肝内最常见的良性占位病变,CT平扫时,肝血管瘤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楚,无包膜。

而大部分肝癌则表现边界欠清、密度不均匀的低密度肿块。

(2)增强后动态CT扫描,肝血管瘤在早期可见边缘不规则强化灶呈棉花团状,密度与血管一致,以后逐渐向中心扩展,低密度病灶呈向心性缩小,5-10分钟后延迟扫描,病灶部分或完全呈等密度改变。

而原发性肝癌的增强待点是低密度病灶中有密度不均匀、边绿不规则的无定形强化。

部分血供丰富的原发性肝癌在动脉期内强化明显,但其增强持续时间短,一般在2分钟内造影剂基本退出。

(三)肝脓肿(1)急性肝脓肿在CT上表现为低密度脓腔周围有一圈密度高于脓腔但低于正常肝组织的低密度环,其病理基础为脓腔周围的水肿区。

(2)增强后有时脓腔周围可见环状强化,其外侧有一圈低密度影,称为“双靶征”。

脓腔内可见气体影。

(3)而慢性肝脓肿的边界较清楚,其内为密度较均匀的低密度区,周围有一圈肉芽组织形成的脓肿壁增强后呈高密度。

肝癌肺部转移的CT诊断

肝癌肺部转移的CT诊断

肝癌肺部转移的CT诊断[關键词] 肝癌;肺转移;CT诊断肝癌发生肺部转移已属病程晚期,但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及化疗技术的进展,以及介入放射学治疗方法的应用,许多病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而对肝癌患者的肺部情况进行及时和精确的诊断,可对临床治疗提供更大的帮助。

本文搜集48例经临床、病理、CT证实的原发性肝癌肺部转移病例,结合文献对肝癌肺转移的发生率、转移途径、转移机理及CT表现和诊断等问题进行讨论。

1 材料和方法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患者48例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23~84岁,平均53岁。

42例有肝炎病史及典型的临床症状。

全部病例均经临床、病理、CT、B 超证实。

其中31例是在肝癌确诊后随访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发现肺转移瘤,12例是在确诊肝癌的同时发现肺转移瘤,4例是行肺部CT检查时发现转移灶再行肝脏检查发现有肝癌。

采用岛津SCT-4800TCZ型CT扫描机,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肺底。

层厚层距5~10 mm平扫,部分病例加用HRCT扫描。

15例进行了CT增强扫描。

2 结果CT表现:①肺内单发或多发球型结节影,大小不一,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多分布于肺外围,直径0.5~3.2 mm,占40%(19/48),为最常见的肺转移CT 表现。

②肺内软组织团块影,单发或多发,直径>2 cm,有分叶或毛刺,部分有空洞,占14%(7/48)。

③两肺布满粟粒样结节,直径<0.5 mm,占23%(11/48)。

④肺纹理呈网状改变或沿淋巴管呈细小结节状改变,HRCT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沿肺纹理有细小结节影,占23%(11/48)。

⑤同一患者出现多种形态转移征象,包括胸水、胸膜结节、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占15%(7/48)。

3 讨论3.1 肝癌肺转移的发生率及发生机理肺部是全身转移性肿瘤发生率最高的脏器,其主要原因是[1]:①肺是体循环的“第一过滤器”,是全身血流的必经之路;肺循环是低压系统,血流缓慢,瘤细胞易于停滞;②肺接受肺动脉和支气管的双重血管分布,肝癌的肺部转移出现时间也较早,本组有12例是在确诊肝癌的同时发现有肺转移,有4例是先发现肺转移再检查肝发现有原发性肝癌,CT可以发现直径<3 mm的小结节[2],目前为最敏感的检查方法,可以提高早期肺转移的检出率。

肝癌晚期转移肺吐痰有血该怎么办?有办法缓解不

肝癌晚期转移肺吐痰有血该怎么办?有办法缓解不

肝癌是一种消耗性且会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的疾病,早期发病较为隐匿,确诊疾病的时候,多数患者病情已经进展到晚期。

晚期一旦转移会给患者机体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晚期转移至肺部并出现咳嗽咳痰有血迹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被称为咯血。

那么,肝癌晚期转移肺吐痰有血该怎么办呢?肝癌晚期转移至肺部是一种严重的情况,患者往往会出现吐痰有血的症状。

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和延长生命。

首先,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检和检查,确定肝癌向肺部扩散的程度和范围。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肺部CT扫描、胸部X线片等检查,以便更好地了解肺部损伤情况。

其次,对于吐痰有血的症状,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接受支持性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可以进行氧疗、止咳药物等治疗,以减轻呼吸不畅和咳嗽的不适感。

此外,治疗肝癌也非常重要。

肝癌晚期已经向肺部扩散,说明肝癌已经进展到了相当严重的阶段。

治但对于晚期的肝癌转移,根治的可能性比较小,主要目的是延长患者的生命、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肝癌晚期的治疗,手术的意义不大,放化疗虽然短期效果快,但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损伤患者机体,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来说很难承受,因此安全、副作用小的中医治疗更加适合患者。

中医治疗药性温和,没有放化疗的副作用,也不会损伤机体,不会影响的患者的正常生活,对于年老体弱、广泛转移的患者也能用药。

中医治疗肝癌晚期能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辨证施治,通过望闻问切分析患者的病情,不同的患者,体质不同,所用的药方也是不一样的,患者切勿盲目用药。

中医治疗癌症副作用小,整体观念强,注重标本兼治,能够将扶正与祛邪并行,应及时配合治疗。

三联平衡理论,是根据我国传统中医学理论,以及多年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由袁希福老中医总结归纳出的一条中医防治肿瘤的规律。

在临证中,其抗癌理论的实质内涵是,抓住癌症患者关键病机——“虚、瘀、毒”并统筹兼顾,采取扶元气、消痰瘀、攻癌毒三大对策,在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灵活用药,恢复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促使气血调和,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归于平衡,疾病亦趋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0—《现代医用影像学》2012年6月第21卷第3期
肝癌肺部转移的CT诊断
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影像科(东海222300)
张少华王红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肝癌肺部转移的CT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2例肝癌肺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肝癌肺部转移的CT表现为两侧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状病灶,此表现最常见;肺内软组织团块影像,分叶状或有毛刺,约占15.4%;全肺的粟粒样结节影像,占
21.2%;肺纹理呈现网状改变,或纹理间沿淋巴管分布的呈细小的结节状影像;HRCT表现小叶间隔变厚,细小结
节影沿肺纹理分布,约占21.2%;同一患者可出现多种形态的转移征象。

结论:CT对肝癌肺部转移小病灶的检出较敏感,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肺转移CT诊断
CT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ulmonary Metastases
Zhang Shaohua Wang Hong
Department of Radiograph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hai County,Jiangsu,Province222300
【Abstract】Purpose: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T findings of pulmonary metastase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to provide reliable clues to clinical diagnosis.Materials and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52cas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ulmonary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Results:CT finding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ulmonary metastases on both sides of the lungs the performance of single or multiple nodular lesions,this performance is the most common;lungs performance soft tissue mass imaging,lobulated,or burr,accounting for
15.4%;lungs performance miliary nodules in whole lung image,accounting for21.2%;markings showing the mesh change
or showed a small nodular image texture along the lymphatic distribution;HRCT findings of interlobular septal thickening,small nodules along the markings,distribution,accounting for21.2%;the same patient,there may be a variety of forms of transfer of signs.Conclusion:CT det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ulmonary metastases of small lesions more sensitive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Primary liver cancer Lung metastases CT diagnosis
原发性肝癌为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数大于40万[1],其发生肺转移在得到确诊时,大多属中晚期,其治疗效果较差,生存时间明显缩短,该病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是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对肝癌患者的肺部情况做出及时明确诊断,对临床治疗的帮助很大。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与化疗技术的进步、介入放射学诊疗方法的推广应用,肝癌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现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2例肝癌肺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CT表现及诊断等进行分析总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原发性肝癌肺部转移病例52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22 83岁,平均52.4岁。

50例有肝炎病史与典型临床表现。

52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超声、CT证实。

1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肝细胞性肝癌,20例为肝癌确诊后的随访过程中于不同时期发现的肺转移灶,10例为确诊肝癌同时发现的肺转移灶,6例为肺部CT检查中发现的转移灶,再行肝脏CT检查发现肝癌。

M M I BIMONTHLY Vol 21No.3Jun 2012—141—
1.2
操作方法
采用SOMATOM Emotionl6CT 扫描机,自肺尖
至肺底逐层扫描。

层厚、层距选取5 10mm 进行平扫,36例患者另行HRCT 扫描,16例进行CT 增强扫描。

1.3
临床表现
13例不同程度咳嗽、咳血痰、气急、胸痛,6例胸闷、发热,33例无明显呼吸道症状。

2
结果
CT 表现:(1)两侧肺内表现单发或多发结节状病灶;多发结节中,结节的大小不一,呈棉球状或类圆形,边缘清楚、光滑,密度较均匀,数目多少不等,多分布在肺的外围,部分发生融合成团状,直径0.5 2.6mm ,占42.3%(22/52),
此为最常见肝癌肺部转移的CT 表现。

(2)肺内表现软组织团块影像,单发或多发病灶,直径>2.0cm ,分叶状或有毛刺,可伴有空洞,约占15.4%(8/52)。

(3)两肺表现全肺的粟粒样结节影像,直径<0.5mm ,占21.2%(11/52)。

(4)肺纹理呈现网状改变,或纹理间沿淋巴管分布的呈细小的结节状影像;HRCT 表现小叶间隔变厚,细小结节影沿肺纹理分布,约占21.2%(11/52)。

(5)同一患者可出现多种形态的转移征象,有胸水、肺门与纵隔淋巴结多发肿大及胸膜结节等,占13.5%(7/52)。

(6)此外,52例中有22例出现右侧膈肌抬高或呈局限性隆起,最高点位于外侧1/3;18例出现两肺肺纹理的显著紊乱模糊;4例伴有肺底积液;3例出现肺不张改变。

图1示肝癌肺部多发转移灶;图2示肝癌原发病灶。

3讨论
肝癌肺部转移的病理基础主要是肺部为全身各
种转移性肿瘤出现率最高的器官,其由肺动脉及支气管动脉双重供血,肝癌细胞经由肺动脉血行转移为最常见的转移途径,肝癌组织侵入肝内静脉,形成小的癌栓,癌细胞再经肝静脉与下腔静脉入肺循环,最终造成肺小动脉细小分支栓塞,致肝癌肺转移
[2]。

刘光华等[3]指出肝硬化肝癌患者胃食管壁的
组织学检查时发现,约25%于曲张静脉中伴癌栓形成,可见,门静脉经由曲张的胃-食管静脉到肺可能为转移途径之一。

观察早期血行肺部转移病例的血管造影及组织形态学相关分析,可以得出终末动脉与毛细血管前的小动脉内末梢肺循环为播散灶起
始部位。

据常恒等[2]
报道,转移癌病灶的血管和终
末肺循环肺动脉的分支相接触,可见肺循环对转移灶有营养控制,这同时为转移癌与原发性肺癌最大区别处。

肝癌细胞入肺循环,于毛细血管前的小动脉处着床,形成肿瘤性循环血栓,同时肝癌组织高度的生物学侵蚀性特点,致局部血管与间质反应,表现肺纹理的模糊紊乱,若病灶增大>1.0cm ,周围肺泡受压,被包裹在病灶中,使病灶边界模糊毛糙;肺纹理、病灶的大小与边缘均可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肺部转移灶的部分病理状态,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意义上的指导作用。

有文献报道
[4]
:肝癌肺
转移中该征象的发生率约11%-78.3%。

本研究52例中有22例出现右侧膈肌抬高或呈局限性隆起,占
—142—《现代医用影像学》2012年6月第21卷第3期
42.3%,这可能为肿大的癌灶或癌肿向膈面形成侵袭性生长导致[5]。

因此,肺内转移灶伴右膈局限性隆起或抬高为肝癌肺转移可靠的诊断依据。

肝癌肺部转移的发生时间较早,本研究中有10例为确诊肝癌时发现的肺转移,有6例为先查出肺转移再发现的原发性肝癌。

对于HRCT,其空间分辨率相比常规CT高,能更好对肺部肿块的内部结构及边缘特征、肿块与邻近组织结构关系进行显示,对肿块的性质判断更有利。

综上所述,CT对肝癌肺部转移小病灶的检出较敏感,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4参考文献
1樊嘉,史颖弘。

肝癌与肝移植:争议与发展[J]。

中国临
床医学,2003,10(1):11-3。

2常恒,肖湘生,黄伟华,等。

动脉CT血管造影对肺转移瘤的血供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34-38。

3刘光华,于红,李惠民,等。

肝动脉—门静脉分流多层螺旋CT分析。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8):690-694。

4胡成华、转移性肺癌[J]。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4,(4):172-175。

5罗小平,谢微波,喻明宪,等。

中晚期肝癌右膈动脉供血的DSA表现特点及临床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10):894-8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