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毕业论文术后疼痛护理讨论
护理学如何帮助患者管理术后疼痛?
护理学如何帮助患者管理术后疼痛?手术对于患者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创伤,术后疼痛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而护理学在帮助患者管理术后疼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疼痛评估。
这是有效管理术后疼痛的基础。
评估的内容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如刺痛、胀痛、酸痛等)、强度(可以通过数字评分法、面部表情评分法等进行量化)、发作时间和频率,以及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如睡眠、饮食、活动等)的影响。
护士会耐心地与患者交流,倾听他们对疼痛的描述,确保准确了解疼痛的情况。
在评估之后,护士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这可能包括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
例如,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可能会先推荐非甾体类抗炎药;而对于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则可能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
同时,护士会严格按照医嘱控制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以确保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的干预措施也是护理学管理术后疼痛的重要手段。
护士会教导患者正确的体位摆放,以减轻手术部位的压力和张力,从而缓解疼痛。
比如,对于胸部手术后的患者,半卧位可能有助于减轻胸部的疼痛和呼吸困难;对于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屈膝仰卧位可能会更舒适。
心理支持在术后疼痛管理中也不可或缺。
手术和疼痛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而这些情绪可能会加重疼痛的感受。
护士会通过与患者交流,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对疼痛的耐受能力。
有时,简单的陪伴和倾听就能让患者感到安心。
物理疗法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例如,冷敷可以减轻局部的肿胀和疼痛,适用于术后早期;热敷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通常在术后恢复期使用。
护士会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和恢复阶段,选择合适的物理治疗方法,并指导患者正确操作。
健康教育在术后疼痛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护士会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术后疼痛的原因、可能持续的时间以及管理的方法和预期效果。
让患者了解疼痛是可以控制和缓解的,消除他们的恐惧和疑虑。
护理学毕业论文术后疼痛护理讨论
术后疼痛护理讨论术后疼痛护理讨论:1术前指导对已确定手术时间的患者即开始术前指导,应详细了解和掌握患者对手术治疗所产生的心理活动,每个患者的个性、职业、文化修养不同,产生心理反应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应针对性地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同时还需结合患者的病种,讲解手术目的、方式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尤其对手术后留置的引流管的种类、目的、时间、引流部位将会出现怎样的疼痛,体位变动、牵拉切口、咳嗽等均可诱发疼痛等情况向患者说明,并将缓解疼痛的方法告诉患者,让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双向信息交流术前一定要告诉患者关于术后镇痛的知识,让他们理解使用太多的止痛药有害处,还须说明一旦疼痛严重,就需要多用药物,并且难以控制,所以要告诉患者在疼痛变为严重之前,报告医生、护士。
还可利用患者间的交流,把术后患者介绍给术前患者,前者可以向后者生动讲解术后疼痛、放置及拔出引流管时疼痛的情况,使后者对术后疼痛有所准备。
3术后疼痛与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为外科患者最常见和最突出的心理反应,这与患者术前心理准备不充分、术后躯体不适、对预后缺乏信心,容易产生疑虑有关。
疼痛可因焦虑加剧,焦虑与疼痛反应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术后疼痛程度有随焦虑情绪增加而增强的趋势。
护士对患者术后仍然存在焦虑倾向应有足够认识,要主动关心患者,从稳定情绪入手,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心理护理。
4术后疼痛的观察术后疼痛不同于一般的生理性疼痛,除了外科伤口对神经末梢的机械性损伤引起伤害性感受外,组织损伤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改变也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
同时,术后疼痛还会引起内脏的反应,这是对生理功能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主要与疼痛导致自主神经活动异常,血中儿茶酚胺升高有关。
表现为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呼吸浅快,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出汗等。
同时由于致痛和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既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肿,又可引起机体内激素和酶系统代谢异常,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不利于切口愈合,同时,疼痛还可使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影响术后康复。
对外科手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探讨
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年龄:18——70岁,男女不限,外科手术后疼痛,轻度疼痛15%,中度疼痛15%,重度疼痛35%,用药后缓解的90%,80%的病人要求止痛药物的应用,害怕心理的为60%,多数病人怕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与医护人员主动反映疼痛程度的占70%,护士给予心理护理后病人感到有安全感的占80%,每个病人对疼痛的灵敏度完全不一样,疼痛止痛效果也不一样,所以,在用止痛药时,也不能按常规用药,病人对止痛效果满意度在90%以上。
1对疼痛的认识与了解
疼痛对于病人来说非常害怕,但对于我们医护工作者来说是比较普通的一个临床症状,不为重视,病人害怕疼痛并发症、后遗症、而且常规术后只用一次止痛药,有时止痛效果不好,还有些病人对疼痛的灵敏等心理问题,因此疼痛主动评估在大多数医院还没有成为护理工作常规,只有病人提出疼痛或要求镇痛时,医生、护士才被动处理,许多病人认为医生、护士会自然知道他们存在疼痛而不用报告医护人员。据一项开腹手术后疼痛问题调查中表明,50%的病人没有记录术后疼痛情况。从记录上统计有30%病人疼痛较重,但据咨询调查统计40%病人的疼痛是剧烈的。医生护士经常对病人的疼痛不重视,常见的症状低估疼痛的程度,对疼痛强度的评估护士和病人主诉差度大,不一致,低估了疼痛造成病人的痛苦心理,另外病人不敢说医护人员工作忙忽略了病人的痛苦。医务人员不愿意用止痛药,害怕麻醉药成瘾,大量研究和调查表明,不论麻醉药的剂量多大,用药多久,在用麻醉镇痛病人中,成瘾的发生率只有1%,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认识存在着偏见,如有的护士认为要求镇痛的病人不完全有疼痛,有的护士认为病人没有痛苦的疼痛表情,疼痛就不存在,还有的护士不相信病人的疼痛程度,认为夸大疼痛。疼痛是主观感觉,不论何种原因的疼痛,不论病人如何反应,只要病人主诉疼痛那么疼痛对于病人来说就是真实存在的,处理疼痛病人是护理人员应重视的问题,以术后疼痛的处理和护理为例,应制定一个灵活的连续的有效方案,护士必须熟悉这些信息,对评估病人的疼痛,护理人员应有一套先进的方案措施,教给病人怎样正确地表达疼痛,鼓励病人和其中、重度的疼痛分别给予精神疗法,改善心理压力,同时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对疼痛制定一整套治疗措施,提高疼痛治疗技术的有效程序。
论文范文 剖宫术后疼痛的护理
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摘要:疼痛护理是临床医学领域一项重要的新兴课题,在部分发达国家,疼痛已经列入护理教育的课程,并将疼痛控制的满意程度作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标准之一。
.剖宫产术后的疼痛护理与产妇康复息息相关.剖腹产术后麻醉药的作用逐渐消失,腹部伤口的痛觉开始恢复,一般在术后数小时,伤口开始剧烈疼痛.为了能够很好休息,使身体尽快复原,可请医生在手术当天或当夜给用一些止痛药物.在此之后,对疼痛多做一些忍耐,最好不要再使用药物止痛,以免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一般来讲,伤口的疼痛在3天后便会自行消失.关键词:疼痛剖宫产术后护理前言部分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实际的、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情感经历;或是对这一损伤所作的描述[1]。
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生理体验,它广泛出现于各种疾病的病程中。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方法。
剖宫产术后疼痛剧烈,如处理不当, 不仅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 而且还可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 评估和控制疼痛一直是剖宫产术后护理探讨的重要内容。
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将剖宫产术后疼痛评估及护理综述如下。
中心内容部分1.疼痛的共同特征[2]1.疼痛提示个体的防御功能或人的整体性受到侵害;2.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3.疼痛是一种身心不舒适的感觉。
2.剖宫产术后疼痛原因及影响因素2.1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原因手术导致组织创伤及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 组织细胞释放大量的炎性致痛物质, 如缓激肽、组织胺、白三烯、前列腺素、花生四烯酸等, 这些物质既可激活感受器产生痛觉, 又可造成中枢敏感化, 使其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强度增加。
因此, 术后疼痛除手术切口对神经末梢的机械性损伤引起伤害性感受外, 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改变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3]。
此外, 妊娠分娩使催产素、前列腺素分泌增加, 这些激素作用于子宫, 引起持续而强烈的宫缩, 导致子宫肌肉缺血缺氧, 而出现下腹部阵发性剧痛, 也是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常见原因。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论文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疼痛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不达意的误差。
镇痛药物的使用:目前,大多数医院均会主张进行预防性的给药,即指在不产生疼痛的时候,给予一定的镇痛药物,而不是在疼痛已经发生时才会给予,这样的方式给药量较小,并且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不是等到疼痛难以忍耐时才会给药,对于手术中产生的中枢性疼痛,并不采用给药的方式,主要是进行自我制约,此策略只能适合于摘要:随着护理技术的发展,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现代护理的定义就是要全方位的对患者进行护理,来使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需求得到满足。
本文研究的是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随机抽取我院的58例患者,分析了这些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并从中分析出疼痛的具体理由,从这些理由出发,提出具体的疼痛护理措施。
关键词: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1671-8801(2013)06-0298-01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妇产科手术患者58例,其中12例进行附件切除,14例进行子宫全切除,其余的32例患者均是进行了剖宫术,并且选择持续硬外膜麻醉,手术结果良好,并未出现药物过敏史以及成瘾现象。
2 影响疼痛制约的因素害怕药物成瘾:麻醉药是手术之后患者止痛的主要选择药物。
部分患者因为害怕对于麻醉药产生的一定的依赖,对疼痛的有效制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护理人员对于麻醉药的成瘾性、耐药性以及依赖性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将临床上的患者由于疼痛加剧而需要药物的用量或者由于疼痛剧烈而继续使用药物当作一种成瘾,因此,是会惧怕给患者继续使用药物,并且阻碍了疼痛的制约。
对疼痛评估的轻视和不准确:一是因为疼痛评估缺乏一定的规律性,导致了护理人员以根据此放手去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的时候,没有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疼痛评估策略的不正当性,误导对于患者进行的疼痛打分以及分级。
外科手术论文术后疼痛论文:护理干预控制术后疼痛的方法及其效果评估
外科手术论文术后疼痛论文:护理干预控制术后疼痛的方法及其效果评估【摘要】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护理干预控制术后疼痛作为外科护理重要的环节,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这不仅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而且有利于病人从疾病中恢复过来。
因此,加强护理干预控制术后疼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外科手术;护理干预;术后疼痛1 引言术后疼痛是指疾病和手术对机体造成损伤后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术后疼痛是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通常表现为病人在心理和行为上一系列的反应以及情感上的不愉快的经历。
术后疼痛按疼痛位置一般分为创口痛、躯体痛和内脏痛三类。
其早期一般表现为创口疼痛,即手术造成的机体各层组织切口和分离组织挫伤愈合前的疼痛,通常反应为刺痛感或电击样疼痛感。
其另一方面表现为术后腔脏器官内的胀气、积液等引起的胀痛等。
术后疼痛多发生在麻醉剂作用消失后,病人身体感觉开始逐渐恢复,切口疼痛因此逐渐加剧,疼痛感尤以手术后30小时左右最为剧烈。
2 术后疼痛的影响术后疼痛对病人手术后身体恢复产生众多不良影响,不仅严重影响着病人的身心健康,还可能会诱发某些术后并发症,严重威胁病人生命。
同时由于术后疼痛必须延长住院时间治疗会增加费用,这对病人可能也是一个很大的经济问题。
因此必须正确地评估疼痛的影响,采取积极的正确的干预措施,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才能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稳定病人的情绪,使病人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耐心地积极地配合治疗,并为病人早日身体康复提供了保证。
3 护理干预术后疼痛的方法近年来,国内外控制术后疼痛的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研究表明,护理干预疗法可有效地帮助病人缓解术后疼痛症状。
护理人员对疼痛的正确判断和了解,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水平,而且有效地减轻了病人术后痛苦,为病人身体康复奠定了基础[1]。
3.1 认知干预:疼痛教育对于改善术后疼痛护理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因此疼痛教育应列入护士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术后疼痛护理现状分析论文
术后疼痛护理现状分析论文【关键词】术后疼痛术后切口疼痛可引起机体明显的应激反应,加剧组织分解代谢,可影响伤口愈合及康复;术后镇痛能有效地控制术后应激反应,使致痛物质ACTH、儿茶酚胺、皮质醇等下降,既减轻病人的痛苦,又利于伤口愈合。
但据报道[1,2],术后病人的疼痛没有及时治疗普遍存在。
我们以我院术后第1天病人的疼痛控制情况作了咨询调查,发现50%以上的病人术后有重度的疼痛,导致活动、咳嗽、深呼吸障碍。
针对这些情况,分析原因,找出术后疼痛护理障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术后病人疼痛的情况得到缓解。
1术后疼痛中存在的障碍分析1.1害怕成瘾[3]麻醉药是术后止痛药的主要药物,害怕对麻醉药的成瘾是直接影响有效疼痛控制的主要障碍,医生不愿开麻醉处方,护士不愿给病人用止痛药,病人尽可能地不用或少用。
临床研究证明,以镇痛治疗为目的,阿片类药物常规剂量下产生成瘾的现象是非常罕见的。
全美的一项调查显示[4]:1万余例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数周至数月的病人中,仅22例产生成瘾,而这些产生成瘾的病人都曾经有药物滥用史。
另外11882例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的住院病人中,仅有4例产生成隐。
但在临床实践中,护士仍然担心麻醉药用的次数多了会引起病人成瘾,并且认为临床实际发生率超过1%。
当进一步分析临床护士如何判断病人成瘾时,发现护士混淆了麻醉药的成瘾性、耐药性和依赖性的概念。
把临床上因病人疼痛加剧需要增加药物用量或者因疼痛需继续用止痛药的病人当作成瘾了。
从而使护士害怕继续给病人用药,尽量拖延或不给药,阻碍了有效的疼痛控制。
1.2疼痛评估不准确、不及时1.2.1疼痛评估缺乏常规性护士会常规地监测术后病人的生命体征,但对术后疼痛评估缺乏常规性,未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重视。
据对手术后疼痛问题调查表明,30%的病人没有记录术后疼痛情况,从记录上统计有20%病人有“主诉疼痛”,而没有疼痛程度,但据咨询调查统计40%病人的疼痛是剧烈的。
可见术后疼痛评估还没有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探讨术后疼痛管理在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术后疼痛管理在护理中的应用术后疼痛是手术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有效的疼痛管理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在术后疼痛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应该有充分的知识和技能来评估、监测和处理患者的疼痛。
本论文旨在探讨术后疼痛管理在护理中的应用。
术后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未经适当管理的术后疼痛可能会导致更长的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增加,以及对药物的滥用和滥用等不良后果。
因此,及早评估、监测和处理患者的术后疼痛是护理人员的首要任务之一。
评估是术后疼痛管理的基础。
在术后,护理人员应尽早评估患者的疼痛,以了解其疼痛的性质、程度、位置和影响程度。
可以使用各种被广泛接受的评估工具,如数字疼痛评分法(Numeric Pain Rating Scale,NR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来帮助患者描述和量化其疼痛。
此外,还可以利用面部表情、行为和生理指标来评估儿童和无法用语言表达疼痛的患者的疼痛。
综合评估结果,护理人员可以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支持等。
药物治疗是术后疼痛管理的常用方法。
常见的药物包括阿片类镇痛剂、非阿片类镇痛剂和辅助药物等。
阿片类镇痛剂如吗啡、氢吗啡酮等可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来减轻疼痛。
非阿片类镇痛剂如NSAIDs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等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疼痛介质的合成和释放来减轻疼痛。
辅助药物如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等可以与镇痛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镇痛效果。
护理人员应该对不同药物的特点、作用机制、剂量和副作用等有充分的了解,以便合理使用药物并监测患者的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在术后疼痛管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非药物治疗包括神经阻滞、物理疗法、心理支持等。
神经阻滞是通过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来阻断神经传导,减轻疼痛。
常见的神经阻滞技术包括硬膜外阻滞、腰麻和局部浸润麻醉等。
物理疗法如冷热敷、按摩、理疗等可以促进局部循环、减少肌肉紧张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
术后患者疼痛护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术后患者疼痛护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疼痛既是患者就医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主诉症状。
疼痛已被作为“第五生命体征”来评估与处理,疼痛护理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在正确认识疼痛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疼痛临床护理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疼痛; 护理; 问题与对策;【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88-02临床上疼痛普遍存在,且未得到适当治疗,疼痛控制不力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1 疼痛的医学定义现代医学认为[1],疼痛是生理感觉和心理反应的结合,即:疼痛是从刺激中逃避的一种反射,尽可能保持身体安静,并企图从身体内部恢复的防御机制之一。
然而,如果疼痛非常剧烈,持续时间很长,则起相反的作用,对机体起有害的作用。
临床上遇见的癌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常引起一些有害的作用,使患者感到不安、绝望、食欲不振、营养障碍,全身状态更加恶化,从而深刻影响患者心理,严重者甚至企图自杀。
因此,解除这种苦恼就成为医学界的重要义务,近年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即疼痛学。
2 疼痛护理问题疼痛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外科术后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
但研究表明,超过50%的术后患者在常规度冷丁肌注、prn的情况下仍会主诉疼痛不能缓解[2],显然,单纯使用药物止痛对缓解患者疼痛效果不满意。
因此,疼痛护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而疼痛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对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并通过改善患者主观感受促进临床医疗工作开展。
当前,临床疼痛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2.1 护理人员自身不足2.1.1 理论知识欠缺由于护理人员对疼痛治疗知识缺乏,对有效止痛的重要性不很了解,仅凭以往的知识积累就简单认定,只有在疼痛难以忍耐时才可以实施镇痛,并且只能使用1次,连续使用即可成瘾或影响呼吸和伤口愈合。
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往往要求患者忍受疼痛,认为这样较安全。
疼痛护理毕业论文
疼痛护理毕业论文疼痛是人类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疾病和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感觉体验。
其特点是痛苦、痛觉不适和身体上的反应,如情绪变化、行为变化、自主神经反应等。
疼痛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复杂性,需要综合性的护理措施来改善疼痛的程度和缓解病人的不适感。
本篇论文从疼痛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疼痛的分类、疼痛的发生机制以及疼痛护理的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疼痛的分类按照疼痛发生的部位和原因可以将疼痛分为两大类:生理性疼痛和病理性疼痛。
生理性疼痛是正常生理反应,不需要进行治疗,一般是由于刺激、压迫、摩擦等因素引起,如热水烫伤、割伤等。
病理性疼痛是由于一些疾病或损伤引起的疼痛,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肿瘤疼痛、神经病痛、骨折疼痛等。
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可以将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是短暂的疼痛感觉,通常是由于组织损伤或感染等导致的,常见的有腹痛、头痛等。
慢性疼痛是长期持续的疼痛感觉,常常是由于疾病的病理变化导致的,如肿瘤、慢性炎症等。
二、疼痛的发生机制疼痛的发生是由于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的。
疼痛的感受器位于人体各个部位,如皮肤、肌肉、骨骼、内脏等。
当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时,会引发雾化变化,产生神经传导,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和末梢神经系统,导致疼痛感受。
疼痛发生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组织损伤:当组织受到损伤时,会在受损组织周围释放出化学物质,如蛋白质分解物、荷尔蒙、细胞因子等,这些物质会激发末梢神经末端,在伤口周围引起疼痛感受。
2. 神经损伤:当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时,会导致神经源性疼痛。
神经源性疼痛包括神经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通常是由于神经的损伤、压迫或炎症等导致的。
3. 疾病:疾病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也会引发疼痛感受,如癌症、干燥综合症、风湿病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组织发生病理性变化,使得组织对疼痛的敏感度增加。
三、疼痛护理的措施疼痛护理的目的是减轻疼痛的程度和缓解病人的不适感。
疼痛的治疗应根据疼痛的原因和类型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术后疼痛护理论文
术后疼痛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57-01【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63例病人术后疼痛的原因进行评估,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结果病人疼痛明显减轻。
结论对术后病人施行疼痛护理,可有效减轻术后的疼痛,使病人得到较好的休养和康复。
【关键词】术后疼痛护理手术创伤导致病人防御能力下降;切口疼痛和应激反应加重了病人的生理、心理负担,不仅影响伤口愈合和康复过程,而且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1]。
剧烈疼痛可影响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休息,故需关心病人、观察病人疼痛的时间、部位、性质和规律,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护理。
本文将我院外科2011年8月至12月,对63例术后病人的疼痛护理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63例,男30例,女33例,年龄9-72岁。
手术类型:腹部手术29例,骨科手术15例,其它手术19例,术后疼痛1-3天减轻者60例,占95.2%,4天以上减轻者3例,占4.7% 。
2结果。
通过对疼痛正确的评估,切实有效的术后监护,预见性的实施护理措施,使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减轻,得到了较好的休息。
护理1疼痛的评估1.1疼痛程度的评估1.1.1口述疼痛分级评分法[1]﹙vrs)疼痛分成无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剧烈疼痛。
每级一分,分别记为0-3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
此法最简单,病人容易理解,但不够精确。
1.1.2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1](vas)在纸上画一条长度为10㎝直线,两端分别标为“0”和“10”,“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己所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标出相应位置,然后用直尺量出起点到记号点的距离长度(以㎝表示),即为评分值.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此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估疼痛的方法,易于理解和使用,可使护士能较确切地掌握病人疼痛的程度,而且也有利于评估控制疼痛的效果.1.1.3监测病人的面部表情、生命体征、呼吸方式、局部肌肉的紧张度、掌心出汗、体位等可间接了解疼痛程度。
护理学毕业论文骨科病人术后夜间疼痛的护理体会
骨科病人术后夜间疼痛的护理体会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骨一科共开展各种骨科手术1256例。
大部分骨科病人术后夜间疼痛常常是难以控制的,特别是择期手术患者,由于手术麻醉作用消失,而组织的损伤仍在持续地释放产生疼痛的物质,使患者因术后疼痛而不能进入睡眠,影响机体恢复,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但具有全面的护理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术,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故骨科病人术后夜间疼痛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骨科病人术后夜间疼痛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1骨科病人术后夜间疼痛的原因1.1生理因素:由于手术器械、物理刺激影响皮肤、血管、皮下组织、筋膜、骨膜的高阈值损害感受器,使疼痛加剧。
1.2 心理因素:某些患者术后仍精神紧张、自虑手术是否成功?不能战胜痛苦,表现消极,灰心丧气,不能自助。
1.3 自身因素:不同文化修养的人,对疼痛的耐受性有明显的差异。
1.4 体位改变:骨科病人术后大都采用被动体位,活动受限,使活动量减少,不能有效地对抗疼痛。
1.5 病房环境:如病房噪音、患者间的相互干扰,而导致患者睡眠不足,疲倦而降低了抗痛能力。
2护理措施2.1 生理护理:由责任护士了解术后骨科病人既往的疾病经历,便于术后有的放矢,为病人提供战胜疼痛的技巧。
2.2 心理护理:术前给患者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详述手术方式及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问题。
可使病人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或减轻忧虑,增强病人抑制疼痛的信心。
术后更应注意病人疼痛的情绪反应,分散病人注意力,通过心理效应启动病人体内“抗痛系统”,达到消除或减轻疼痛的目的。
2.3 局部按摩与自我放松:在护理观察过程中,指导病人作自我放松动作,可使紧张的骨骼肌或张力性切口松弛下来,阻碍疼痛反应而减轻疲劳和体力消耗,帮助病人入睡。
此外给病人进行局部按摩,对减轻骨科病人术后被动体位疼痛尤为重要。
2.4 适当的神经药物阻滞:在护理观察过程中,采取在夜间给予小剂量安眠止痛药,并配合心理护理。
疼痛护理进展研究探讨论文(共3篇)
疼痛护理进展研究探讨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护理与探讨手术本身作为一种具有刺激性,需要修复性的长期医学治愈手段,受到医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许多医疗工作者都致力于研究术后的疼痛护理[1]。
其中,妇产科患者的术后护理受到了格外的重视,随着医疗手段的日趋科学化而日益增加其重视度,对于医院工作人员来说,不止要能够在手术台上为患者治愈疾病,还要在术后为患者解决疼痛。
因此,如何在产妇生产之后,让妇产科患者的疼痛描述,对疼痛程度正确评估,以及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护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广大的妇产科医疗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认知加强医护人员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认识对于产妇术后的正常康复时间和途径,取决于产妇的年龄和体质等各方面的情况,但是主要还是取决于产后医护人员与产妇的交流以及护理。
医护人员不仅要从医护方面,让产妇对于自身术后疼痛有一定的认识之外,还要积极主动地与产妇交流,只有产妇自身才能准确的描述,这样才能加强对于产妇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从而进一步向产妇传授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护理知识。
在手术前后保持心情的舒畅以及身体的正常健康状态。
加强医护人员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认知产妇手术后一段时间肯定会出现由于生产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症状,这需要医护人员耐心仔细的护理,然而,除了产妇本身的身体健康之外,还要注意产妇手术后的心理健康护理,产妇手术的恶露,伤口的处理,乳房的清洁护理等等情况,都需要耐心的讲解传授,生产之后,医人员还应对新生儿的及时哺乳、产妇的泌乳等情况加以关注,教会产妇如何正确的对新生儿的及时哺乳,哺乳的姿势指导与哺乳的营养价值介绍等。
除此之外,产妇自身的日常营养搭配,清洁护理也尤为重要。
同时也不能疏忽产妇的心理健康,情绪的舒缓等工作,在与产妇交流的过程中多多聆听产妇的心声,对于产妇的疑惑进行解答,努力使产妇的心情保持愉悦,心情的愉悦对产妇的手术后痊愈有着极大的帮助。
对手术后患者疼痛护理的分析
对手术后患者疼痛护理的分析手术后疼痛是许多患者所面对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的护理是必要的。
疼痛会降低手术后的康复速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析对手术后患者疼痛护理的方法和策略。
1. 疼痛评估在手术后,疼痛管理必须始终是医疗团队的首要任务。
在治疗和管理疼痛之前,要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这可以通过问卷、面对面沟通或可视化数字等方式进行。
分数比较高的患者会需要更强效的止痛药物和更严格的监测。
评估可以帮助护士和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并使治疗更有效和更安全。
2. 常规止痛药常规止痛药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七叶皂苷等等。
这些药物有很强的止痛作用,但同时也有很多副作用,例如对肝脏和肾脏的伤害等。
因此,为了安全和有效地管理疼痛,必须对治疗的选项进行仔细的评估,并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给药途径。
3. 多学科合作多学科合作是手术后疼痛管理的一个关键因素。
团队成员应该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和物理治疗师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
这种多学科合作可以确保治疗计划的综合和协调,以便更好地管理疼痛并预防潜在的并发症。
4. 技术性策略在手术后疼痛管理中,有一些技术性策略被广泛采用。
例如,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或负压疗法等。
这些策略可以通过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和促进循环来减轻疼痛。
这些技术性策略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多学科合作,确保治疗安全和有效性。
5. 患者教育手术后的疼痛治疗不是一项短暂的计划,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它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教育患者及其家人关于治疗计划中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向他们传达治疗的目标和期望结果,建立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信任和沟通,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疼痛管理必须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根据患者的需要,应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这个过程需要多学科合作,依靠专业的医疗知识和技能,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并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浅谈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浅谈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术后疼痛是人体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术后疼痛控制不住,而严重的术后疼痛,常导致患者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妨碍组织康复,结果必然加强患者对止痛剂依赖,延长住院时间,不利于术后康复,为此在结合药物镇痛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根据疼痛原因特点,困人施护,受到患者的认可。
1 术后疼痛的原因及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外科术后疼痛与手术操作,组织损伤和各种导管插入或因伤口周围肌肉痉挛,心理紧张、抑郁、焦虑、恐惧有关。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个人心理因素,性别、年龄注意力等使人对疼痛感受、耐力和表达力各不相同,推崇勇敢和忍耐精神的文化氛围中,人更善于耐受疼痛,并尽量避免抱怨,避免引起别人的同情。
过去曾经反复手疼痛折磨的人会对疼痛产生恐惧心理,当再次面临疼痛时对疼痛的敏感性会增强。
情绪状态会改变个人对疼痛的反应、恐惧、焦虑、悲伤、失望、或不耐烦,往往能加剧疼痛的程度。
反之,愉快、兴奋、有信心时疼痛感会减轻。
个人的气质、性格、可影响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和表达。
患者性格外向、开朗,稳定的人,疼痛阈较高,耐受性较强,性格内向、抑郁、胆小、较神经质的人则对疼痛较不耐受,而癔病性格的人易受其他疼痛者的暗示。
当注意力集中于疼痛时,可加重疼痛,而增强后的疼痛又会进一步使人把注意力集中到疼痛上。
2 护理体会2.1 加强心理护理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获得患者一般资料和疼痛有关情况,人的焦虑情绪越严重,机体痛阈越低,心理高度恐惧的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护士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药物的治疗并不能代替良好的心理护理,在护理患者时,许多患者不能正确反映自身的疼痛,以致影响及时施护而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引起并发症,因此术后患者加强疼痛有关知识宣教以便及时、恰当的处理。
2.2 术前耐心劝导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术前耐心劝导,让患者消除不必要的顾虑,了解有关疼痛的知识和缓解办法,使患者认识术后疼痛的性质,采取预防措施,正确对待手术。
术后疼痛护理问题及措施
一、引言术后疼痛是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有效的术后疼痛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本文将探讨术后疼痛的护理问题及相应措施。
二、术后疼痛的护理问题1. 评估不准确术后疼痛评估是护理工作的基础,评估不准确会导致疼痛控制不力。
常见问题包括:疼痛评估方法单一、评估时间不当、评估指标不全面等。
2. 药物镇痛效果不佳药物镇痛是缓解术后疼痛的主要手段,但存在一定局限性。
常见问题包括:镇痛药物选择不当、剂量不足、给药途径不适宜等。
3. 疼痛护理措施不足术后疼痛护理不仅包括药物治疗,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生理等方面。
常见问题包括:缺乏个体化护理、忽视心理护理、忽视疼痛教育等。
4. 疼痛监测不及时疼痛监测是疼痛护理的重要环节,不及时监测可能导致疼痛控制不力。
常见问题包括:监测方法不完善、监测时间不规律、监测数据不准确等。
三、术后疼痛护理措施1. 评估疼痛(1)采用多维度、多方法进行疼痛评估,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评分法(NRS)等。
(2)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结合客观指标,全面评估疼痛程度。
(3)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疼痛护理方案。
2. 药物镇痛(1)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合理选择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2)遵循阶梯镇痛原则,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3)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非药物治疗(1)物理疗法:如冷敷、热敷、按摩等,可缓解疼痛。
(2)心理护理: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法,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降低疼痛感。
(3)疼痛教育:指导患者了解疼痛原因、治疗方法,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4. 疼痛监测(1)建立疼痛监测记录表,规范监测方法。
(2)定期监测患者疼痛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关注患者疼痛变化,预防疼痛加重。
5. 个体化护理(1)关注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
(2)根据患者需求,调整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
妇产科论文术后疼痛论文: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研究
妇产科论文术后疼痛论文: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研究【摘要】随着护理技术的发展,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现代护理的定义就是要全方位的对患者进行护理,来使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需求得到满足。
本文研究的是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选取了某医院的347例患者,分析了这些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并从中分析出疼痛的具体原因,从这些原因出发,提出具体的疼痛护理措施。
【关键词】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一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一)资料:选取了某医院从2006年至2007年地妇产科手术患者347例,其中,做附件切除术的有93例,做子宫次全切术的有63例,做子宫全切除术的有65例,做剖宫产手术的有126例。
对她们都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措施,经检查后,均无镇痛药过敏史或者瘾史,她们的肝功能都是正常的。
(二)患者的疼痛情况:在术后有60.8%的患者依然有术后疼痛的现象,其中无痛的有136例,占39.2%;在另外的211例疼痛患者中轻微疼痛的有126例,占36.3%;中度疼痛的有67例,占19.3%;重度疼痛的有15例,占4.3%;极度疼痛的有3例,占0.9%。
二疼痛的原因分析(一)对疼痛评估的认识不足:由于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评估缺乏常规性,使得她们在对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时没有加以重视;另外,护理人员所采用的评估方法不够准确,使得她们对患者的疼痛等级的打分和分级不准确。
(二)担心药物会产生不良反应:对于患者来说,通常会担心用药会使得伤口愈合以及术后恢复减慢,所以拒绝用药;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会害怕使用麻醉药,因为麻醉药特别是吗啡,极易引起呼吸的抑制。
(三)担心用药会上瘾:在患者术后的止痛药物中,最主要的就是麻醉药,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成瘾对术后止痛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些护理人员往往会把麻醉药的成瘾性、耐药性以及依赖性这三者混为一谈,通常都会把临床上的病人因疼痛加剧而把用药量增加以及需要继续用药错当成病人对其成瘾,从而就会排斥对病人继续用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或者不给与病人止痛药。
毕业论文(骨科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及效果评价)-毕业论文
学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骨科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及效果评价姓名班级层次入学时间指导教师201 年月日骨科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及效果评价**级**年制护理**班 **** 学号**指导老师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及评价方法,减轻病人疼痛。
方法对本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骨科收治的120倒手术后疼痛病人分2组进行不同的护理与问卷调查,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实验组58例病人认为护理人员对其很好地介绍了疼痛相关知识,帮助其缓解了疼痛症状,病人满意度97%;术后仅有2例病人因疼痛剧烈而使用止痛药3d以上,9例病人少量使用止痛药镇痛治疗,其余病人均未使用止痛药物。
实验组在术后3d、术后1周视觉模糊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偏低,且不同时间的视觉模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随着手术后时间的增加,病人的疼痛状况明显减轻。
结论通过综合性的有效的护理,骨科病人术后疼痛可得到显著减轻。
关键词骨科疼痛护理康复目录 (4) (4) (4) (5) (5) (5) (6) (6) (6) (7)前言骨科术后疼痛是骨科病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对骨科病人进行术后护理对于缓解病人疼痛十分重要。
因此本文对本院120例骨科术后疼痛病人进行调查,并探讨临床护理的经验和体会,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本院2009年6月-2010年1月、2010年2月-2010年9月骨科各收治手术病人60例,共120例,其中男79例,女41例,年龄12-73岁,平均年龄(±)岁。
骨折类型为:单纯上肢骨折31例,单纯下肢骨折64例,上下肢合并骨折15例,脊髓脊柱疾病10例。
方法调查表的设计与应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
从病人术后是否应用过止痛药、多种护理方法对病人术后疼痛是否有效2个方面对2组病人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
回收调查问卷120份,回收率100%。
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的疼痛护理,如支持护理与药物治疗的护理。
疼痛护理论文
疼痛护理论文目录一、内容描述...............................................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3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41.3 论文结构安排...........................................5二、疼痛的生理机制与影响因素...............................72.1 疼痛的生理反应.........................................8 2.2 影响疼痛的因素.........................................9 2.2.1 外周因素............................................10 2.2.2 中枢因素............................................112.2.3 心理与社会因素......................................12三、疼痛管理策略..........................................133.1 药物治疗..............................................14 3.1.1 非甾体抗炎药........................................15 3.1.2 镇痛药..............................................16 3.1.3 神经阻滞剂..........................................17 3.2 非药物治疗............................................18 3.2.1 物理疗法............................................20 3.2.2 针灸与按摩..........................................21四、疼痛护理实践..........................................234.1 疼痛评估..............................................25 4.1.1 评估方法............................................26 4.1.2 评估工具............................................27 4.2 疼痛护理计划..........................................28 4.2.1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30 4.2.2 实施护理措施........................................31 4.3 疼痛护理效果评价......................................32 4.3.1 评价标准............................................334.3.2 评价方法............................................34五、疼痛护理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355.1 疼痛护理中的伦理原则..................................36 5.1.1 尊重患者的自主权....................................37 5.1.2 保护患者的隐私......................................38 5.1.3 维护患者的安全与舒适................................39 5.2 疼痛护理中的法律问题..................................41 5.2.1 医疗事故的处理......................................425.2.2 患者权益的保护......................................43六、案例分析..............................................446.1 病例介绍..............................................44 6.2 疼痛管理过程..........................................45七、结论与展望............................................487.1 研究结论..............................................497.2 研究不足与局限........................................507.3 未来研究方向..........................................51一、内容描述本文旨在全面探讨疼痛的生理机制、心理社会因素、评估方法以及护理干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后疼痛护理讨论
术后疼痛护理讨论:
1术前指导
对已确定手术时间的患者即开始术前指导,应详细了解和掌握患者对手术治疗所产生的心理活动,每个患者的个性、职业、文化修养不同,产生心理反应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应针对性地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同时还需结合患者的病种,讲解手术目的、方式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尤其对手术后留置的引流管的种类、目的、时间、引流部位将会出现怎样的疼痛,体位变动、牵拉切口、咳嗽等均可诱发疼痛等情况向患者说明,并将缓解疼痛的方法告诉患者,让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双向信息交流
术前一定要告诉患者关于术后镇痛的知识,让他们理解使用太多的止痛药有害处,还须说明一旦疼痛严重,就需要多用药物,并且难以控制,所以要告诉患者在疼痛变为严重之前,报告医生、护士。
还可利用患者间的交流,把术后患者介绍给术前患者,前者可以向后者生动讲解术后疼痛、放置及拔出引流管时疼痛的情况,使后者对术后疼痛有所准备。
3术后疼痛与焦虑情绪
焦虑情绪为外科患者最常见和最突出的心理反应,这与患者术前心理准备不充分、术后躯体不适、对预后缺乏信心,容易产生疑虑有关。
疼痛可因焦虑加剧,焦虑与疼痛反应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术后疼痛程度有随焦虑情绪增加而增强的趋势。
护
士对患者术后仍然存在焦虑倾向应有足够认识,要主动关心患者,从稳定情绪入手,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心理护理。
4术后疼痛的观察
术后疼痛不同于一般的生理性疼痛,除了外科伤口对神
经末梢的机械性损伤引起伤害性感受外,组织损伤后周围和中枢
神经系统敏感性改变也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
同时,术后
疼痛还会引起内脏的反应,这是对生理功能影响最大的一个方面,主要与疼痛导致自主神经活动异常,血中儿茶酚胺升高有关。
表
现为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呼吸浅快,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出汗等。
同时由于致痛和炎性介质的异常
释放,既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肿,又可引起机体内
激素和酶系统代谢异常,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不利于切
口愈合,同时,疼痛还可使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影响术后康复。
4.1疼痛时的体征。
术后的患者通常在麻醉制剂对机体作用逐渐消失时,感觉开始恢复,疼痛逐渐加剧,多出现痛苦面容,脸色苍白,血压上升,脉搏加快,呼吸急促等种种体征。
表现为
出汗、呻吟,辗转不安,不敢移动身体,不敢用力咳嗽。
全麻患
者在术后2~6h疼痛最剧烈,而神经阻滞麻醉在术后6~12h最明显,24~72h逐渐减轻,如继续加剧,必须考虑到体内有缝合不全、出血、感染、梗阻等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变化的观察不容忽视。
4.2患者因术式不同,术后疼痛程度也不同。
剖胸术和上腹部手术,因切口深,并受呼吸运动影响,故而疼痛剧烈;阑尾、
疝及四肢浅部手术,术后疼痛较轻。
4.3疼痛的阈值,年轻人比老年人疼痛更敏感。
5术后疼痛的评估
术后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有个体差异,由于各种状态
和条件既复杂又相关,客观地判断疼痛的程度较难,重要的是具
有早期发现疼痛,收集信息的能力,只有对其作出客观定量评价,才能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
护士经常利用自己的判断力,依靠一些生理指征和行为作为评估标准,这样有时会造成误导或
不准确,正确的评估工具可通过减少错误偏差的机会,使护士与
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评估。
5.1自我评估
5.1.1根据患者的主观描述对疼痛进行评估,简单的0~10级标准适用于6岁以上患者,其标准顺序依次为轻微疼痛1~4
级(如不适、重物压迫感、钝性痛和炎性痛),中度疼痛5~6级
(如跳痛和痉挛、烧灼感、挤压痛和刺痛、触痛和压痛),严重疼
痛7~9级(如妨碍正常活动),剧烈疼痛为10级(无法控制)。
5.1.2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法对小儿还有那些认知已损害以及不会说话的成年人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该方法采用6
种面部表情从微笑至悲伤和哭泣来表达。
5.2行为评估
是对术后疼痛程度的客观评估,常选择行为中的哭闹、
惊叫、易受刺激,面部表情,躯干运动,触摸伤口的企图等加以
评估。
5.3生理变化测量
生命体征变化是评估术后疼疼痛的重要依据。
心率、呼
吸频率加快,血压升高等改变都是术后疼痛的反应,但由于其他
应激反应也会出现类似变化,故不具备疼痛特异性。
6术后疼痛的缓解
术后疼痛的患者不愿咳嗽、深呼吸和翻身,易导致肺不张、血栓、麻痹性肠梗阻等并发症。
因而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以
克服上述并发症,对患者的顺利康复及缩短住院日期有显著意义。
6.1体位变换术中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引起疼痛并不少见,术后保持舒适卧位,不仅可缓解疼痛,而且可促进呼吸循环。
术
后为预防呼吸器官并发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恢复肠蠕动,每
2h更换体位一次,但勿引起患者疼痛,事先应向患者做好解释,
以取得合作。
6.2平衡镇痛
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不能由单一的药物达到,用两种不
同机制的药物相配合,以改善镇痛效果,减少药量和不良反应,
起到良好的平衡镇痛作用。
例如:用阿pian类药复合非甾炎抗炎
剂(NSAIDS),能降低阿pian类药量的30%~50%,减少阿pian类
药抑制呼吸的不良反应。
6.3患者自控镇痛(PCA)
PCA是用一种新型的注射泵将镇痛药物由患者按需注射而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的一种方法。
PCA泵使用时机和剂量在麻醉医生设定的范围内,能满足不同个体在不同时刻、不同疼痛强度下的
镇痛要求,避免疼痛和镇痛大幅度波动,患者有一种主动参与感,有利于全身情况的恢复。
6.4非药物辅助治疗
非药物的镇痛方法对机体无损伤性,更倾向于机体、思维、精神三者的统一,适应患者的整体需要。
6.4.1周围环境不良可诱发或增加术后疼痛,应调整环境以缓解疼痛。
夜间尽量关灯,如果处置时需要照明可用手电,不
可直接照射患者的脸部,尽量照地面。
为防止日光或月光照射,
可窗帘遮挡;尽可能减少刺激性声响,医护人员对话或处置时的动
作要轻,限制探视会面时间及人数;根据室温具体调整每个患者的
冷暖,创造使患者安然入睡的环境,必要时使用保暖或降温措施。
6.4.2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镇痛效果,可试用非传统的护理方法,将意象、音乐、松弛、体位保护等与常规的镇痛方法联合
使用,增强常规方法的镇痛效果。
要取得缓解术后疼痛的良好效果,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护理技术,运用整体护理,掌握患者疼痛
的信息,正确评估疼痛程度,有效地缓解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