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上册第8章《第三节 电话和传感器》教案
2020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8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第3节电话和传感器教案】
3. 电话和传感器: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2、过程和方法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
通过观看录像、老师讲通过学生分析、讨论,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精神,了解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培养合作精神。
重、难点:。
电话的结构与原理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数字、模拟信号。
教学器材:电脑平台、电话机:1 时教学课时教学过程:引入课题:“烽火台”⋯⋯古代信息的传递方式?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课:进行新1、电话的结构:贝尔发明了电话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结构与麦克风相同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结构象喇叭电话线:传递信号2、电话交换机:77 页的问题议:完成课本想想议。
结果:利用电话交换机可以大量减少线路接电话交换机之间可以连简述电话交换机的发展过程分析:占线的现象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模拟信号: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
数字信号: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息的信号。
特点:一般只有两个数字,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容易编辑。
很稳定3、达标练习:课本后7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小结:根据板书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1、大多数内容只要让学生了解就可以了。
2、部分内容可以加入少量课外知识,但注意不要太多, 太深,否则会起反效果。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8.3电话和传感器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 8.3 电话和传感器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电话的工作原理:探究电话的工作原理,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电话中的应用。
2. 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了解传感器的概念,探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话的工作原理,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在电话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理解传感器的概念,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话的工作原理,传感器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
难点:电磁感应现象在电话中的应用,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手机照片,引导学生思考手机是如何工作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电话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了解电话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实验演示。
3. 探究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了解传感器的概念,并进行实验演示。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话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信号的传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概念工作原理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电话的工作原理:请简述电话的工作原理,并说明电磁感应现象在电话中的应用。
2. 传感器的应用:请举例说明传感器的应用,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答案:1. 电话的工作原理:电话通过电磁感应现象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信号的传输,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实现远距离通信。
2. 传感器的应用: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智能手机中的光线传感器,可以检测环境光线强度,自动调节屏幕亮度;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环境温度,调节空调温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手机照片,引导学生思考手机的工作原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第八章3电话和传感器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第八章 3 电话和传感器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下面是我设计的一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详细内容。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有趣的活动,引导孩子们探索和发现,从而达到活动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电话和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话和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难点:电话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话模型、传感器模型。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纸、一支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孩子们的兴趣,“什么东西,放在耳朵边上,可以听到远方的声音?”(答案:电话)。
2. 讲解:介绍电话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孩子们了解电话是一种沟通工具,可以让我们听到远方亲人的声音。
3. 演示:展示电话模型,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电话的内部结构,解释电话的工作原理。
4. 实践: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用纸和笔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话模型,并互相展示。
5. 引入传感器: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孩子们了解传感器的作用。
例如,用一个温度传感器测量教室的温度,并显示在屏幕上。
6. 讲解:介绍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孩子们了解传感器是一种可以感知环境的设备。
7. 演示:展示传感器模型,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传感器的内部结构,解释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8. 实践: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用纸和笔设计一个简单的传感器模型,并互相展示。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话和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难点:电话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电话和传感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展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然而,对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部分孩子还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
在课后,我计划通过一些视频和实验,进一步巩固孩子们对传感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8.3电话和传感器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8.3电话和传感器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八章第3节“电话和传感器”。
本节主要介绍电话的原理、构造及其在现代通讯技术中的应用,同时,还涉及传感器的概念、作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话的工作原理及其发明历史。
2. 动圈式话筒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3. 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4. 传感器在现代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话的发明历史,掌握电话的工作原理,认识动圈式话筒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2. 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了解传感器在现代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电话的工作原理,动圈式话筒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难点:电话的发明历史,传感器在现代科技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话模型,动圈式话筒和扬声器模型,各类传感器实物或模型。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历史上的电话发明,如贝尔的电话,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同时,结合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话的构造和功能。
2. 讲解与演示(15分钟)详细讲解电话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和电流的磁效应。
在此过程中,展示动圈式话筒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演示来加深理解。
3. 讨论与探究(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传感器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每组选择一种传感器,探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给其他组。
4. 课堂小结(5分钟)5. 布置作业(5分钟)设计一些有关电话、动圈式话筒、扬声器和传感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电话的工作原理、动圈式话筒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板书应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8.3.电话和传感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电磁波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电话和传感器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电话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4. 课后实践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 讲授法:在课堂上,我将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电话和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和相关知识。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电话和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如如何提高电话的通信质量、如何设计更灵敏的传感器等。
作业反馈:
1. 及时批改作业:在学生提交作业后,及时对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2. 指出理解错误: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对电话和传感器工作原理的理解错误,指出错误所在,并给出正确的解释。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传感器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传感器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传感器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解决办法:
1. 利用实验和多媒体动画:通过实验演示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过程,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电话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2020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8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第3节电话和传感器教学设计
B.我们组用一面小旗,旗向上代表 “ 0,”旗向下 代表 “1。”
C.我们组是用一面小镜子通过阳光传递数字信 号。两个同学离远一些,然后转动小镜子使它反 射阳光,射向对面的同学,其有光代表 “1,”无光 学生练习 代表 “0,”通过 “0”“的1不”同排列传递信息。
在练习动 手中提高 学生的兴 趣
三、思考与练习 (5min)
1.模拟信号: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 这种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 学生观看 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是 “模仿 ”着信 号的 “一举一动 ”,所以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 模拟信号。
多媒体能 提高学生 的积极 性,加深 对知识的 理解
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
2.数字信号。
自主体验探究。
教具与 多媒体、演示电话机一部、视频资源 媒体
教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3min) 电话是现代生活中的重要通讯工具,它为什么能 传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
学生回答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学
(一 )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12min)
2020-2021年最新
课题
3. 电话和传感器
知识目标: 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
学习 目标
过程方法: 1.通过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2.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通过学生活动展示 什么是数字通信。
2.【新问题】一个地区有 5 部电话,如果一部话 机只能固定地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 5 部话 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接通,要架设多少对电 话线?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第八章 3 电话和传感器
电话和传感器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听筒,话筒的工作原理。
2、知道传感器的原理教学重难点电话、扬声器的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大家都知道电话,但是电话是怎样发明的呢?电话的发明者是贝尔,他在1876年就发明了电话,今天让我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声与电转换的奥秘。
二、进行新课(一)、声信息与电信息(1)提问:怎样把震动的声音信息转化为电流信息呢?观察:把声音信息转换成电流信息由电磁感应,当置于磁极附近的线圈在声音推动下做切割磁感线振动时,线圈中会产生与声音变化相应的感应电流,这样就把声音转变成了相应的电流变化(2)提问:那如何把电流信息还原成声音信息呢?实验探究:把电流信息还原成声音信息将两个实验结合就可以设计出电话的话筒和听筒了。
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电话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电话的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1)简单的电话装置由话筒、听筒和电源组成。
在通话的两部电话中,甲的话筒和乙的话筒则是串联在另一个电路中。
(2)话筒的组成:膜片、金属盒、碳粒等。
整体作用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
(3)听筒的组成:永磁体、螺线管(它缠绕在磁铁上而不是铁芯上,这样会增强电磁铁对膜片的吸引力)、膜片等。
(4)工作原理A、话筒的工作原理:当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的挤压接触关不紧密的碳粒,使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中就产生了强弱按声音变化的电流。
B、听筒的工作原理:强弱变化的电流传到听筒里,使电磁铁的磁性变化起来,对膜片(薄铁片)的吸引力也忽强忽弱,这样膜片也振动起来了,发出和对说话相同的声音。
因此电话工作原理是: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
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扬声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扬声器(1)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化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
它主要由固定的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
(2)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当有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受到磁体的作用力(吸引或排斥)不断地来回振动,带动纸盆来回振动,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8.3.电话和传感器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8.3.电话和传感器教案: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8.3 电话和传感器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电话原理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制作电话,并了解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种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对物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话的原理和制作过程,认识传感器,并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话的原理和构造;(2)学会使用传感器,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能独立制作简单的电话。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电话的原理;(2)动手制作电话,培养动手能力;(3)观察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话的原理和制作过程,传感器的应用。
难点:电话的制作,传感器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话实验器材、传感器设备。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电话的历史,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话和传感器。
2. 理论讲解讲解电话的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和电流的磁效应。
让学生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声音的。
3. 动手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领取电话实验器材;(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制作电话;(3)制作完成后,学生相互测试,观察电话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4. 传感器讲解讲解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了解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 传感器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传感器设备;(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操作传感器,观察其效果;(3)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传感器的应用场景。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电话的原理和制作过程,传感器的应用。
活动难点:电话的制作,传感器的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电话的原理和制作过程,认识了传感器,并了解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8.3电话和传感器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 8.3 电话和传感器教案在设计这堂课时,我希望能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话和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话的构造和原理,知道电话是如何传递声音的。
2. 学习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了解传感器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话的构造和原理,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2. 教学重点:电话的工作原理,传感器的基本应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话模型,传感器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报告表格。
四、活动过程1. 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电话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电话是如何传递声音的。
2. 讲解:介绍电话的构造和原理,通过模型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话的工作原理。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2. 活动重点:电话的工作原理。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传感器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通过这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电话和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话的构造和原理1. 电话的基本构造:电话主要由话筒、听筒、电池组和磁铁组成。
话筒将声音转化为变化电流,听筒将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
电池组提供电流,磁铁产生磁场。
2. 电话的工作原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通过话筒的振动将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
电流在电话线路中传输,到达接收端后,通过听筒的振动将电流转化为声音,实现通信。
二、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1. 传感器的原理: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外部信号(如温度、压力、光线等)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
教科版物理九年上教案8.3电话和传感器
教科版物理九年上教案8.3电话和传感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物理九年上册第八章第三节,主要包括两部分:电话的工作原理和传感器的应用。
通过引入电话的历史发展,让学生了解电话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包括话筒和听筒的作用,以及电池组的作用。
介绍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让学生了解传感器在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话的工作原理,能够解释电话是如何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以及如何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的。
2. 让学生掌握传感器的概念,了解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话的工作原理,传感器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电话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和传感器的具体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话模型、传感器模型、PPT。
学具:笔记本、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电话设备,思考电话是如何工作的。
2. 知识点讲解:(1)电话的工作原理:话筒如何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听筒如何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2)传感器的概念和应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电话电路图,讲解电话的工作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话电路。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话工作原理、传感器概念及应用。
七、作业设计1. 电话工作原理的图示绘制。
2.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传感器及其应用。
3. 设计一个简单的传感器应用实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在理解上是否存在困难,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调查传感器的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工业等,下节课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关于电话的工作原理和传感器的应用的讲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第8章第3节电话和传感器(新教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
第8章第3节电话和传感器(新教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第8章第3节电话和传感器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电话和传感器的相关概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话和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电话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话的构造和作用;了解传感器的概念,掌握传感器的种类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话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增强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话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电话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话模型,传感器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电话和传感器,思考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2. 理论讲解:介绍电话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的概念和分类。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电话和传感器的工作过程。
4. 结果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话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话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电话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电话和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但在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传感器应用,了解传感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理论讲解环节1. 电话的基本原理:我在讲解电话的基本原理时,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电话比作一座桥梁,连接了两端的人。
我解释说,电话通过电磁波的传递,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实现了远距离通信。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8.3电话和传感器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8.3电话和传感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教学内容为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8.3节“电话和传感器”,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电话的工作原理及构造,二是传感器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电话部分,学生需要了解电话的基本构造,掌握电话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铁的应用、听筒、话筒的作用等。在传感器部分,学生需要理解传感器的作用,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温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等,并能够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有趣的电话小故事,如“电话的发明”,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电话的好奇心。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是如何使用电话的?”“电话是如何传递声音的?”引导学生思考电话的基本原理。
3.引入传感器部分,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传感器实例,如温度计、烟雾报警器等,引发学生对传感器的兴趣。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力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体验。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重要性,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上册第8章《第三节 电话和传感器》教案
《第三节电话和传感器》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电话和扬声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了解声信息与电信息转换的原理,了解传感器的种类及其应用。
3.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和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
4.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培养学生不怕困难。
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电话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当我们思念远方的亲人的时候,时常会拿起电话,给他们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那么你知道电话是怎样工作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三节电话和传感器》。
(板书设计)二、自学互研(一)声信息与电信息自主阅读教材P135~13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声音信息与电流信息的互相转化。
(1)如图甲所示当对着线圈说话时,示波器上出现了与声音变化相对应的图形。
这是因为,根据电磁感应,当置于磁极附近的线圈在声音推动下做切割磁感线振动时,线圈中会产生与声音变化相应的感应电流。
(2)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如果通过线圈的是由声音转化而来的电流,如图乙所示装置就会把声音还原。
根据图甲和图乙的实验原理,人们设计出了电话的话筒和听筒。
2.电话的组成及原理:最简单的电话由听筒和话筒组成。
听筒的作用是把电流信号变成声音信号;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信号变成电流信号。
3.当你对着如图所示的话筒说话时,产生的声音使膜片振动,与膜片相连的线圈也跟着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这种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经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
(二)传感器自主阅读教材P137~13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声信息、光信息、热信息、力信息等都可以转化为电信息,这些实现其他信息转换成电信息的器件是传感器。
科技和日常生活中传感器应用广泛。
例如:机器人、计算机、电话机、冰箱、空调、遥控电视、城市路灯、厨房里的抽油烟机、电子秤等,这些都应用了传感器。
8.3 电话和传感器 教案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培养学生利用新技术实现微创新的能力
课堂总结
本节相关知识点总结
总结,笔记
学习评价
序号
评价内容
权重
1
知识储备
5%
2
小组探究实验过程
40%
3
学生提问能力
30%
4
当堂训练
15%
5
学生状态
10%课后ຫໍສະໝຸດ 思8.3 电话和传感器 教案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电话和传感器
教科书
书 名:物理教材教科版
章节:九年级上册第八章第三节《电话和传感器》
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教学目标
1.掌握早期(动圈式)话筒与听筒的工作原理
2.了解老式(碳粒电话)话筒的工作原理
观看实验过程,发现实验中的细节与改进,并总结实验原理。
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的思考能力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电话的演变与碳粒电话
通过播放碳粒电话的话筒工作原理讲解视频,让学生了解到早期电话话筒与碳粒电话话筒的异同。
思考早期电话与碳粒电话的异同。
了解碳粒电话话筒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话话筒与对方听筒的连接方式。
3.了解对话双方的电路连接
4.知道传感器是把其他信息转变为电信息的装置
5.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早期(动圈式)话筒与听筒的工作原理,老式(碳粒电话)话筒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老式(碳粒电话)话筒的工作原理
对话双方的电路连接
《电话和传感器》教案-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电话和传感器》教案一、教材分析电话是现代家庭常见的通信工具,学生对其通信原理有着一定的了解。
本节通过组合图的方式对通信发展进行回顾,使学生们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便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鉴于学生对于电话的内部结构、连接电话的网络不了解,教师可采用实物剖解、学生连图、多媒体、电话示教板演示等手段,教授相关知识。
本节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游戏活动,了解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区别.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2.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和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3.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培养学生不怕困难。
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2、通过学生讨论和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合作的意识。
三、重点与难点1.电话的工作原理和电话交换机的用处四、教学方法:讨论法.五、教具准备:微机、课件六、板书设计第一节:电话一、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1.话筒的作用:把声音信息转变为电流;2.听筒的作用:把电流信息转变为声音。
二、电话交换机: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1、模拟通信:信号易失真,干扰能力弱。
2、数字通信:信号不容易失真,抗干扰能力强。
八、教学过程om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引入新课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处的同学或朋友的近况,你可以怎样做?由此导出新课:电话。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从生活中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进行新课一、电话通过网页资料相同学介绍电话的发明过程。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话。
取两部手提电话让两名学生相互通话。
剖析电话,让学生观察其结构,使学生了解电话的构造及各部分的组成。
利用多媒体及电话教学示教板分别演示话筒怎样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微机播放话筒的原理),听筒怎样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微机播放收话机与播话机)。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8.3电话和传感器教学设计
1.教师发放电路图和实验材料,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话通信模型。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完成实验后,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分享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经验。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话和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应用实例等。
3.通过对电话和传感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学以致用的观念。
4.激发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对现代科技社会的适应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电话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话筒和听筒的工作机制,以及电话通信中声音信号的转换过程。
2.传感器的定义、种类、作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的电话通信模型和传感器控制装置。
(二)教学难点
1.电话和传感器原理的抽象性,学生难以直观地理解其工作过程。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话通信模型和传感器控制装置,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话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培养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话和传感器的原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此作业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撰写一篇关于电话和传感器在生生活。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第8章第3节电话和传感器教学设计
为了突破以上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电话的演变历程,让学生了解电话的发展,激发他们对电话工作原理的好奇心。
-举例生活中常见的传感器应用,如自动门、温度控制器等,让学生感受到传感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实践探究,深入理解:
-设计电话通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探究电话的工作原理。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物理学科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掌握了电学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电话和传感器这一节的内容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电话通信系统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理解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电话的日常使用较为熟悉,但对其内部工作原理和通信过程了解不足,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理解。
-介绍话筒和听筒的工作原理,如话筒的电磁感应原理和听筒的磁效应原理。
-阐述电话通信系统的组成,包括电话机、电话线路、交换设备等。
2.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
-讲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如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过程。
-介绍常见传感器的分类,如热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压敏传感器等,并给出具体应用实例。
3.电话和传感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生活实例: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传感器应用,如智能照明、温度控制器等,让学生思考这些设备是如何自动工作的,从而引出传感器的概念。
3.历史背景:简要介绍电话的发明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使得通信技术得以进步。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之后,我将系统地讲授以下新知识:
1.电话的基本工作原理: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练习结束后,进行以下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如电话的基本工作原理、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等。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8.3电话和传感器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8.3电话和传感器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设计的一节幼儿园科学活动课程——“电话和传感器”。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希望能够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电话和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节课,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电话和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话和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难点:如何将电话和传感器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发挥创新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话、传感器、电路板、导线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份电路制作套件,包括电路板、导线、电话、传感器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电话和传感器的话题。
让孩子们思考,电话和传感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讲解:简要讲解电话和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示,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3. 实践: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利用电路套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话或传感器。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孩子们的问题。
4. 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其原理和应用。
其他组进行评价和投票,选出最佳作品。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话和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难点:如何将电话和传感器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发挥创新思维。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还将结合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拓展电话和传感器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例子,引导孩子们发挥创新思维,发掘电话和传感器的更多应用可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活动环节的细节关注1. 实践环节的分组:在实践活动环节,我选择了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制作。
这样的安排既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又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到实践中。
在分组时,我注重了让孩子们与不同的小伙伴合作,以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
8.3《电话和传感器》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教案:8.3《电话和传感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八章第三节《电话和传感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电话的工作原理以及传感器的应用。
1. 电话的工作原理:介绍电磁铁在电话中的应用,解释电话是如何通过电磁铁的原理来实现声音的传输。
2. 传感器的应用:介绍传感器的基本概念,解释传感器是如何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并探讨传感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话的工作原理,能解释电话是如何传输声音的。
2. 理解传感器的作用,能解释传感器是如何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
3. 通过对电话和传感器的了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电话的工作原理,传感器的应用。
2. 难点:电话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话模型,传感器模型。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部手机,提问学生手机是如何工作的,引导学生思考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电话的工作原理:(1)讲解电磁铁在电话中的应用,通过示例解释电话是如何通过电磁铁的原理来实现声音的传输。
(2)学生随堂练习:绘制电话的工作原理图,并简要说明电话的工作过程。
3. 传感器的应用:(1)介绍传感器的基本概念,解释传感器是如何将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
(2)展示传感器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学生随堂练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传感器,并说明其作用。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电话的工作原理和传感器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电话的工作原理:电磁铁,声音传输。
2. 传感器的应用: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电话是如何通过电磁铁的原理来实现声音的传输的?(2)列举两个生活中常见的传感器,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1)电话通过电磁铁的原理来实现声音的传输,具体过程如下:当人们说话时,声音会使电话线上的电压发生变化,电压变化通过电磁铁产生磁场变化,磁场变化又导致电话听筒中的扬声器产生振动,从而将声音传输到另一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电话和传感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电话和扬声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了解声信息与电信息转换的原理,了解传感器的种类及其应用。
3.通过学生讨论和活动,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和展示什么是数字通信,增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观念和能力。
4.通过讲述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培养学生不怕困难。
积极探索的精神,了解技术改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电话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我们思念远方的亲人的时候,时常会拿起电话,给他们打电话,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那么你知道电话是怎样工作的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三节电话和传感器》。
(板书设计)
二、自学互研
(一)声信息与电信息
自主阅读教材P135~13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声音信息与电流信息的互相转化。
(1)如图甲所示当对着线圈说话时,示波器上出现了与声音变化相对应的图形。
这是因为,根据电磁感应,当置于磁极附近的线圈在声音推动下做切割磁感线振动时,线圈中会产生与声音变化相应的感应电流。
(2)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如果通过线圈的是由声音转化而来的电流,如图乙所示装置就会把声音还原。
根据图甲和图乙的实验原理,人们设计出了电话的话筒和听筒。
2.电话的组成及原理:最简单的电话由听筒和话筒组成。
听筒的作用是把电流信号变成声音信号;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信号变成电流信号。
3.当你对着如图所示的话筒说话时,产生的声音使膜片振动,与膜片相连的线圈也跟着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这种运动能产生随着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经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
(二)传感器
自主阅读教材P137~13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4.声信息、光信息、热信息、力信息等都可以转化为电信息,这些实现其他信息转换成电信息的器件是传感器。
科技和日常生活中传感器应用广泛。
例如:机器人、计算机、电话机、冰箱、空调、遥控电视、城市路灯、厨房里的抽油烟机、电子秤等,这些都应用了传感器。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4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演示教材P135“把声音信息转换成电流信息”的实验。
方案二完成教材P136“把电流信息还原成声音信息”的实验探究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电话和传感器
1.声信息与电信息
2.传感器
六、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