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检查项目及意义
检验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检验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目录第一节:生化检验1.谷丙转氨酶(ALT)2.谷草转氨酶(AST)3.转肽酶(GGT或r-GT)4.碱性磷酸酶(ALP)5.乳酸脱氢酶(LDH)6.总胆红素(TBIL)7.直接胆红素(DBIL)8. 间接胆红素(BIL或T-D BIL)9.总蛋白(TP)10.白蛋白(ALB)11.球蛋白(GLO)12.白/球比值(A/G)13.血糖(GLU)14.羟丁酸脱氢酶(α-HBDH)15.肌酸激酶(CK)16.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7.尿素氮(BUN)18.肌酐(CR)19.胆碱酯酶(CHE)20.尿酸(UA)21.血清胆汁酸(TBA)22.甘油三酯(TG)23.总胆固醇(TC)2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载脂蛋白A(APOA1)27.载脂蛋白B(APOB)28.钾(K+)29.钠(Na+)30.氯(Cl-)31.钙(Ca2+)32.镁(Mg)33.无机磷(磷) (Pi)34.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35.淀粉酶(AMY)36.糖化血红蛋白(HbA1C)37.血清腺苷脱氢酶(ADA)38.血清单胺氧化酶(MAO)39.血清5′-核苷酸酶(5′-NT)第二节:免疫检验1.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2.类风湿因子(RF)3.乙肝两对半4.乙肝前S1抗原检测(Pre-s1Ag)5.甲肝检测(抗HAV-IgM)6.丙肝检测(抗HCV-IgG)7.梅毒检测(TRUST试验)8.HIV抗体筛检(ELISA法)9.结核杆菌抗体试验(胶体金法)10.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血清学检测11.肥达氏反应12.大便轮状病毒检测1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测定(T3)14.甲状腺素测定(T4)15.促甲状腺激素测定(TSH)16.甲胎蛋白检测(AFP)17.癌胚抗原检测(CEA)18.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PSA)19.EB病毒检测20.解脲支原体检测21.衣原体检测22.抗弓形虫抗体测定23.抗风疹病毒抗体测定24.巨细胞病毒(HCMV)测定25.抗单纯疱疹病毒(HSV)抗体测定第三节:血液常规检验1.红细胞计数(RBC)2.血红蛋白测定(Hb)3.白细胞(WBC)检验4.白细胞分类(DC)5.血小板(PLT)检验6.红细胞比积(HCT)检验7.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9.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10.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11.网织红细胞(Ret)计数12.红细胞沉降率(ESR)13.凝血四项(PT、APTT、TT、Fbg)14、地中海贫血筛查试验1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16、红斑狼疮细胞(LE细胞)检测:17、骨髓细胞检查:18、疟原虫检查(涂片法)第四节:尿液常规检验1.尿颜色2.尿透明度3.相对密度(尿比重)4.尿酸碱度5.尿蛋白(PRO)6.尿酮体(KET)7.尿葡萄糖(GLU)8.尿胆红素(BIL)9.尿胆原(UBG)10.尿亚硝酸盐(NIT)11.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BIO)12.尿白细胞(LEU)1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HCG)14.尿淀粉酶(U-AMY)15、尿蛋白定量第五节:大便常规检验第六节:脑脊液检验第七节:浆膜腔积液检验第八节:关节腔积液检验第九节:前列腺液检验第十节:精液检验第十一节:阴道分泌物检验第十二节:ToRCH感染的血清学检测第一节生化检验1、谷丙转氨酶(又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参考值0-42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心肌酶谱作为急诊检验项目的必要性
心肌酶谱作为急诊检验项目的必要性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在急诊检验项目中的必要性。
方法观察并检验急诊中心肌梗死患者(80例)及新生儿窒息患者(75例)的心肌酶谱变化,从而研究该酶类物质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结果在8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79例心肌酶谱CK 升高,1例不升高,CK检出敏感度98.8%,而75例新生儿患者的心肌酶谱CK 均升高,敏感度100%。
根据窒息的严重程度,变化值在795.6~4093.4 U/L,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比较,差异明显。
结论在急诊项目检验中,检验心肌酶谱十分必要,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标签:急诊检验;心肌酶谱;必要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本研究的155例患者,其中心肌梗死患者80例,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43~84岁,平均年龄(61.2±7.3)岁,所有患者全部符合WHO制订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并排除急性感染者,恶性肿瘤者,严重外伤者,严重肝肾疾病者。
新生儿窒息患者75例,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33例轻度窒息患儿,出生后1 min的阿氏评分4~7分,5 min 的阿氏评分>8分。
29例中度窒息患儿,出生1 min的阿氏评分3~5分,5 min 的阿氏评分>6分。
13例重度窒息患儿,出生后1 min的阿氏评分<3分。
通过及时抢救,所有患儿均恢复自主呼吸。
1.2方法应用美国贝克曼公司DX-20型全自动生活检测仪,以及此仪器的配套检测试剂对所有心肌酶谱进行检测。
心肌梗死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采集3 ml 静脉血,新生儿窒息患者在出生后5 min采集3 ml静脉血,将血清分离后批量检测。
1.3观察指标分析心肌梗死患者和新生儿窒息患者的心肌酶谱变化,心肌酶谱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是62~174 U/L。
1.4统计学方法患者资料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x±s)、(%)表示,并分别展开t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心内科专科指标项目
心内科专科指标项目心内科是一个涉及心脏及其周围血管的专科,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心内科是重要的诊疗部门。
为了确诊心脏疾病,心内科医生需要做出一系列检查和评估,下面我们来看看心内科常用的指标项目。
1.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检测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方法,用来检查心脏节律和心肌缺血等问题。
它是一种快速、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放置电极在患者皮肤上,记录心脏电信号并输出成一张图形,医生可以通过这张图来判断心脏是否有异常。
2. 血常规:通过查看患者的血液数据,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医生可以判断患者体内是否有炎症或贫血等问题。
3. 胸部X光(CXR):胸部X光是检查心脏及肺部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可以显示心脏大小和形态、炎症或阻塞的肺情况等。
4.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超声心动图是通过超声波检查来显示心脏的大小、功能和形态,包括心脏的瓣膜、心肌和血管等结构。
它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
5. 心脏MRI:心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心脏大小和形态、心肌结构和功能等。
它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是一种比超声心动图更精确的检查方法。
6. 心肌酶谱:心肌酶谱是一种检测心肌损伤的血液检查方法,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以及肌钙蛋白I和T等指标。
当心肌受损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同时血液中的这些指标水平也会升高。
在进行心内科检查之前,患者需要提前空腹,避免饮食、饮水、烟酒等刺激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心内科专科指标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泛,但通过组合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医生可以确定心脏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应保持配合,遵守医生的建议,以便更快地康复。
心肌五项检查项目
心肌五项检查项目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病中最严重的病症之一,也是导致心衰竭的主要原因。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心肌梗死,现代医学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五项检查项目,分别为心肌超声波检查、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心肌磁共振检查和脑脊液检查。
首先,心肌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患者的病情,确定心肌组织是否受损,并评估总体心肌功能。
心肌超声检查可以测量心内膜厚度、及时检测心力衰竭、可准确评价心脏运动功能等。
其次,心电图检查可以检测心脏的电活动,记录心率和心律的变化。
通过心电图可以排除其它病变,诊断心肌缺血、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等心脏病的可能性,以及心室颤动、心律失常等。
第三,心肌酶学检查是检查心肌细胞内膜的损伤程度和死亡程度的有效手段,如检测肌钙蛋白、肌红蛋白、乳酸脱氢酶等。
通过检测这些物质的水平,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
第四,心肌磁共振检查(CMR)是一项非侵入性检查,它可以通过特定的磁场去检测心肌的损伤情况,还可以显示心脏血流的协调性和血管阻塞情况。
此外,还可以检测心脏室间隔缺损、心室变形、心肌贴合不全等病变,为心血管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参考。
最后,脑脊液检查可以检查脑脊液中的蛋白和细胞数量,以确定是否存在脑出血或脑部损伤,还可以检测携带有特定的基因的细胞,帮助诊断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
总之,准确诊断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是五项检查项目,即心肌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肌酶学检查、心肌磁共振检查和脑脊液检查。
上述检查项目可以帮助专业医生准确诊断心肌梗死的病情,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心肌梗死,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上述五项检查,由专业医生对检查结果进行准确诊断,以保证治疗效果。
此外,患者还可以采取多种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当锻炼、保持心理平衡等,以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梗实验室检查项目
心梗实验室检查项目
心梗(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心脏病症,常常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辅助诊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梗实验室检查项目:
1. 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等。
这些肌酶在心肌受损后会释放入血液中,测量其浓度可以判断心肌是否受损。
2. C-反应蛋白(CRP):心肌梗死后,体内炎症反应会增加,CRP的水平也会升高,因此可以
作为心肌梗死的一个指标。
3. 血液脂肪谱: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
异常的血脂水平是冠心病的一个风险因素,可以通过检查
血液脂肪谱来评估心梗的风险。
4.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HbA1c测定可以反映
近期血糖控制情况,评估心梗的风险。
5.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等。
心肌梗死后,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可以升高,而血红蛋白水平可以降低。
此外,还可以进行心电图(ECG)和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等检查来评估心肌梗死
的程度和损害范围。
实际检查项目的选择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评估。
健康体检的八大意义
健康体检的八大意义健康体检的意义健康体检是一种新的自我保健方式,它可以变被动看病为主动检查,变消极治病为积极防病。
随着时间、年龄、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心理压力的增加,很多疾病的发作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而对于很多疾病来说,能否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通过体检早期发现亚健康状态和潜在的疾病,早期进行调整和治疗,对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自然是最经济实惠的办法,真正使这些潜伏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及早暴露,并及时治疗,这对逆转病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花最少的钱获取最佳的健康效益。
一、帮您走出亚健康人群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的人群中,15%属健康人群,10%属患病人群,而75%的人群处于疾病的前缘,即亚健康人群。
有人认为健康体检是老年人、身体不好的人的事,而近几年的迹象表明,许多既往认为是老年病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的患病年龄都在年轻化。
据统计,在庞大的亚健康人群中,有70%以上都是年龄在28~45岁的青壮年,所以年轻不是保险柜,只有体检才是早期发现多种重要疾病的有效措施。
二、发现小毛病后面的大隐患主观感觉没有疾病并不可靠,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不等于健康,没有病,许多疾病在初期乃至中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或自觉症状轻微,正因如此,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感觉,感觉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通过体检及早发现疾病。
成都康桥体检中心专家说,好多前来体检的年轻人都自认为身体很健康,但经检查,已经有某些疾病的征兆了。
三、花小钱,省大钱身体是一个动态系统,每天都在不停地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可能体检时体内确实尚无潜在疾病,但也可能已有疾病,因变化还很轻微以致检测不出来,一次体检的结果并不具有长期的意义,况且人体的健康会随着时间、年龄、生活习惯及工作压力而改变,坚持定期体检,目的就在于及时发现,治疗疾病。
四、发现异常进行针对性专项检查体检是一个初步的筛查过程,其敏感度并非百分之百,无法查出所有的疾病。
常见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常见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血清总蛋白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血清白蛋白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转移癌、骨折恢复期。
另外,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骨胳系统活跃,可使ALP增高。
注意:使用不同绶冲液,结果可出现明显差异。
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或r-GT)升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血清总胆红素增高:肝脏疾病,肝外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新生儿黄疸慢性活动期肝炎闭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胆石症阻塞性黄疸胰头癌肝硬化输血错误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血清前白蛋白(PA)升高:肾病综合症>500mg/L(此时ALB<30g/L)发作期 PA升高 ALB下降前白蛋白与肝病:* 早期肝脏疾患可使前白蛋白合成降低* 早期肝功能损伤指标比转氨酶特异性好,比白蛋白敏感性强,多数肝病患者前白蛋白下降50%.* 死亡指标降至零则预后极差前白蛋白与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发生染病后食欲减退,蛋白质、热量摄入极少疾病本身导致消耗增加,机体进入负氮平衡抵抗力下降,并发症增加,疾病恢复迟缓* 此时血清前白蛋白浓度迅速降低中等100-160mg/L 严重<80mg/L降低:诊断和监测营养不良,诊断肝病,诊断急性相反应.血酯:血清甘油三酯增高:可以由遗传、饮食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
心肌酶各项指标范围及意义
心肌酶各项指标范围及意义
心肌酶是一类特定的蛋白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可以在心肌损伤时释放到血液中。
心肌酶检查是诊断心肌损伤的常用检查方法,它可以反映出心肌损伤的程度。
心肌酶的主要指标有:肌酐酶(CK)、肌酐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肌红蛋白(Myoglobin)。
肌酐酶(CK):正常值为24-170 U/L,心肌损伤时会升高,
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肌酐酶同工酶(CK-MB):正常值为0-5 U/L,心肌损伤时会
升高,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值为120-220 U/L,心肌损伤时会
升高,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正常值为55-145 U/L,心肌损
伤时会升高,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肌红蛋白(Myoglobin):正常值为30-100 μg/L,心肌损伤时
会升高,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肝功和心肌酶临床意义
但是AFU在肝硬化、慢性肝炎和消化道出血时均轻度升高。对于原发性肝癌 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二)血浆蛋白质代谢的检查
TP、ALB、A/G测定的临床意义
1.1急性肝损伤早期或局灶行肝脏损伤等轻度肝 损害时,ALB正常或轻度下降,而GLB可轻度升 高,TP和A/G均可正常;晚期发生肝坏死,TP明 显下降。 1.2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 实质细胞受损,常见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 A/G比值下降。A/G比值倒置提示肝功能严重损 害。 1.3肝外疾病:TP或ALB减少主要见于肾病综合 症、大面积烧伤;球蛋白增加见于自身免疫性 疾病SLE、多发性骨髓瘤等。
7 血清GGT升高主要见于胆汁淤积和肝内占位性病变;与ALP相比,其优点是骨 病时不升高。
5410~32000U/L
pChE
假性胆碱酯酶
(一)血清酶测定
1
急性肝炎:无并发症的病毒性肝炎不会引起pChE水平下降,坏死性肝炎时 pChE会随病情下降。
2 慢性肝炎:pChE的活性可以反映肝实质功能和蛋白的合成,主要在于监测。
肝功和心肌酶项目的临床意义
汇报人:XXX
科室名称:XXX
目
肝功的临床意义
录
心肌酶的临床意义
肝功的临床意义
前言
肝脏是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器官。 儿童时期肝脏储备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患病 时易合并肝功能障碍。因此,肝功能化验是 临床最常做的检查之一,属疾病诊疗常规检 查项目。另外,肝脏富含多种生化代谢酶, 如丙氨酸转氨酶等,肝细胞病变时,会释出 至血液循环,故可用以反映肝细胞受损情况。
心肌酶检查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心肌酶检查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心肌酶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病情的变化。
心肌酶是由心肌细胞释放的一类特定酶,其中包括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肌红蛋白等。
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或死亡时,这些酶会从心肌细胞中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因此,通过检测血液中心肌酶的浓度变化,可以间接地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和心脏病变的进展情况。
心肌酶检查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作为心肌梗死的重要诊断指标。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造成部分心肌细胞坏死的一种疾病。
通过检测心肌酶的活性和浓度的变化,可以明确诊断心肌梗死,确切判定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此外,心肌酶检查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肌炎症、心肌病和心肌损伤等其他心脏病情。
心肌炎症是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心肌组织炎症,心肌酶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炎症的程度和严重程度,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此外,心肌酶检查还可以用于监测心脏手术后的恢复情况,评估心肌梗塞后的心肌修复情况。
然而,心肌酶检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心肌酶的半衰期较短,检测血液中心肌酶浓度的变化有一定的时间窗口,因此,在心肌损伤的早期阶段可能无法准确地检测到心肌酶的升高。
此外,由于心肌酶不仅在心肌细胞中存在,还在其他组织中存在,如骨骼肌等,因此,一些非心脏相关的疾病和损伤也可能导致心肌酶的升高。
总之,心肌酶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测手段,在心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肌酶检查的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完善,未来有望实现更加准确和快速的心肌酶检测,为心脏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引言部分介绍了心肌酶检查的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为读者提供了对本文的整体了解。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心肌酶检查的定义和原理以及心肌酶检查的临床应用。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心肌酶谱_课件模板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心肌酶谱 >>>
简介: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 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 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 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 酶(CKMB),中国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 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对诊断心 肌梗塞有一定的价值。 心肌酶,心肌损伤或者坏死
医学检验·各论:心肌酶谱 >>>
相关疾病: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肌病、心肌炎、 急性心肌梗死、限制型心肌病、酒精性心 肌病、病毒性心肌炎、肥厚型心肌病、克 山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梗 塞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肌梗塞并发心 室间隔穿破、心肌梗塞并发左心室室壁瘤、 缺血性心肌病。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心肌酶谱 >>>
正常值: 。
医学检验·各论:心肌酶谱 >>>
相关检查: 血清肌酸激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血 栓调节蛋白抗原、环磷酸鸟苷、乳酸脱氢 酶(LDH,LD)、抗心肌细胞膜抗体。
医学检验·各论:心肌酶谱 >>>
相关症状: 心肌肥厚、心肌营养障碍、心肌耗氧量增 加、心肌脓肿、心肌细胞的浊肿、心肌氧 量增加。
医学检验·各论:心肌酶谱 &K-MB, 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 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 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 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 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 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 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儿童心肌酶五项结果标注
儿童心肌酶五项结果标注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主要介绍儿童心肌酶五项测试的背景和重要性。
儿童心肌酶五项是一种用于评估儿童心脏健康状况的常规检查项目,通过测量血液中特定酶的活性来检查心肌损伤的程度和炎症情况。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儿童心脏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心肌损伤可以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体育活动引起的外伤、感染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心肌损伤的程度对儿童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和监测心肌损伤对于预防并控制疾病的发展至关重要。
儿童心肌酶五项测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可以提供关于儿童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通过测量血液中的心肌酶指标,如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T (cTnT)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可以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炎症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心肌酶五项测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解读测试结果的意义和应用。
通过了解儿童心肌酶五项测试,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儿童心脏健康的重要性,及早发现心肌损伤,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儿童心肌酶五项测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儿童心肌酶五项测试的重要性和应用,为儿童心脏健康的评估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信息将有助于提高对儿童心脏疾病的认识和防治能力,从而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写法: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背景和目的进行概述。
首先,介绍儿童心肌酶五项的重要性及其在儿童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随后,说明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了解本文的整体框架和阅读重点。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儿童心肌酶五项介绍和儿童心肌酶五项结果解读。
首先,在儿童心肌酶五项介绍部分,将详细介绍儿童心肌酶五项的含义、测定方法、参考范围以及相关指标的解释。
浅析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的意义
身惹 怒性 显著下降。
根据多年 临床护理经验 , 认 为对精神分裂症住 院患者提 供护理服务 , 应做好 以下几方 面内容 。 3 . 1 入 院时护理 干预 患 者人 院时 , 护 理人员应 主动 向患 者和家属 介绍 医院及科 室相关情 况 , 如主管医师 、护理人员 、
行预测 , 其中惹怒因素 由六个主要项 目组成 , 即: ①不耐烦 ; ②易生气 ; ③易发火 ; ④ 易激动发牢骚 ; ⑤ 不如意便 心烦 ;
良好 的心理 护理干预 , 这是 由于心理变化 与精 神分裂症患者
发病存 在直接联 系。很多 患者存在 被害妄想症 、焦躁情 绪 ,
护理人员对其进行 安抚和劝导 , 能够缓解 患者 紧张情绪 。通 过肢体 、动作 和语 言对患者进行 t L ' 理疏 导 , 可 有效减少攻击 行 为发生率。
・
2 24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 0 1 5 年9 月第9 卷第 l 7 期
C h i n J Mo d D r u g A p p l , S e p 2 0 1 5 , V 0 I . 9 , N 0 . 1 7
其 中男 4 4例 , 女 3 9例 , 年龄 1 9 ~ 6 8岁 , 平 均年龄 ( 3 9 . 7±8 . 9 ) 岁, 病程 6个月 ~ 7年 , 平均病程 ( 3 . 4 ±1 . 8 ) 年 。患者受教育程 度3 ~ 1 2 年, 平均受教育程度 ( 7 . 9 ±4 . 1 ) 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 中 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 第 3版 ) 中相关诊疗标准 J 。 1 . 2 分析 方法 采用 N O S I E中惹 怒 因素对所 选 8 3 例 精神 分裂症住 院患者进行测评 , 根据观察结果 对患者攻击行 为进
临床上的生化检查包含项目与准备事项,您了解多少
临床上的生化检查包含项目与准备事项,您了解多少临床生化检查是医生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通过测量和分析患者体内的相关生化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各种疾病。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或其他体液中的特定物质,可以发现异常代谢、器官功能障碍、炎症、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存在。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临床生化检查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
例如,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以评估肿瘤的活动性和治疗效果。
在某些情况下,临床生化检查还可以用于筛查高风险人群。
例如,血糖检查可以筛查糖尿病;血脂检查可以筛查高血脂症,从而可以预防疾病,或在疾病早期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
1临床生化检查包含的项目种类临床生化检查包含的项目种类非常多,具体的项目种类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和医生的判断而有所不同。
1.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用于评估肝脏的功能和健康状况,它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ALB)、总胆汁酸等。
肝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检测肝病、评估肝病的严重程度和监测治疗效果。
2.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用于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和排泄能力,包括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eGFR),还有其他一些肾功能检查指标,如尿蛋白定量、肾小管功能指标(如尿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磷酸盐等)等。
肾功能检查有助于医生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检测肾脏疾病、评估肾病的严重程度和监测治疗效果。
3.血糖检查血糖检查用于评估血糖代谢和糖尿病的诊断与管理,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P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连续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
两种方法进行心肌酶项目测定对临床诊断研究价值
两种方法进行心肌酶项目测定对临床诊断研究价值
孔焕佳;何桂儿
【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
【年(卷),期】2002(020)006
【摘要】目的利用方法学的原理,研究现今各实验室把免疫抑制法CK-MB列入心肌酶组合是否合理,作实验论正。
方法用普通的免疫抑制法和特异性较高的化学发光法对139例病人血清分别作CKMB测定,并求出相应的值,了解两法差异的程度和临床分析价值。
结果在某些肺、脑等疾病患者中,免疫抑制法测出的CKMB其实一部份来自CKBB,导致结果偏高,使临床分析测定结果时容易产生误异。
结论免疫抑制法CKMB的诊断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现有的心肌酶组合项目有必要修改或摈弃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
【总页数】2页(P343-344)
【作者】孔焕佳;何桂儿
【作者单位】广州番禺何贤纪念医院,511400;广州番禺何贤纪念医院,5114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2;Q55
【相关文献】
1.血清心肌酶及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及患者预后相关性研究 [J], 黄伟文;李辉
2.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心肌酶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 [J], 杨云霞
3.涂阴肺结核采取血清腺苷脱氨酶测定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J], 蔡晓建
4.血清心肌酶谱检验在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J], 陶丽娜
5.心肌酶谱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J], 彭晓智;黎宗保;吴佩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肌酶谱临床意义
多数恶性肿瘤时, L5 、L4、 L3均升高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
由肝细胞线粒体合成,在体内分布较广 含量依次为: 心>肾>胰>肝>脾 主要在心肌,可代表L1、L2活力,比LDH更特异 升高后在血清中持续时间较长(14 d) 急性心肌损伤,活力升高,且αHBDH/LDH≥0.8
LDH1和αHBDH的诊断价值
近10年收治,男18例、女7例,发病年龄3月~12岁 其中半数在院外或门诊误诊 初诊24h内突变:25例呈急性心衰,其中13例心源性休克,
9例阿斯综合征 心电图:急性心梗样改变10例、Ⅲ度AVB 8例、室速和
室颤各2例、心房静止1例. 心肌酶: CK-MB↑ 20例(87%),正常3例(13%), 未来得及检验而死亡2例。有1例不仅CK-MB高达正常3倍, 且CK、LDH、αHBDH也显著增高(>1000U/L)
正常血清中能测到的可溶性AST 很少
急性心梗,6~12h升高, 48h达高峰,3~5d恢复正常 心肌炎时,可持续升高2~4周 因缺乏组织特异性,故单项升高对心肌炎诊断意义不大 肝脏损害时,ALT>AST
乳酸脱氢酶(LDH)
分布广泛,主要在肾,其次心肌、骨骼肌,再次肝、 脾、胰、肺等脏器 骨骼肌损伤、白血病、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 恶性肿瘤,血清LDH均升高 急性心梗,12~24h升高,48~72h 高峰,1~2w 恢 复 心肌炎时,7~10d升高,2~3w 高峰,1~2m 恢复 LDH同工酶更有诊断意义
cTnI
CK-MB/cTnI
102(39.1%) 59(22.6%)
54(20.7%) 33(12.6%)
48(18.4%) 26 (9.9%)
CK-MB敏感性高,cTnI特异性高, 二者协同,可能减少漏诊或误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梗心肌酶检查项目及意义
血清心肌酶测定为诊断心梗的重要手段,心肌酶是用于诊断心肌梗死的血清酶的统称,主要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
1.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测定:主要用于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心梗后6~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最高
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高;③注意对ALT/AST比植分析,同时结合其他检查进行棕合分析。
3.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测定:正常人血清中含量甚微,肌肉收缩时生成增加。
主要用于骨骼肌疾病和心肌梗死的诊断。
心梗时
CK显著增高,在发病后4~6小时开始升高,24~36小时达高峰,8~7天恢复正常,其增高幅度与心肌梗死程度成正比。
分析CK时需注意:①在急性心梗时CK较AST、ALT、LDH等更为灵敏,有更高的特异性;②CK是一种器官特异性酶,广泛分布在骨骼肌、脑组织、心肌、平滑肌、肾组织内。
肌营养不良、粒细胞性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黏液性水肿、胰腺炎,以及使用吗啡、可卡因、杜冷丁、安妥明、甲基睾丸酮、羧苄青霉素、磺胺甲氧嗪等亦可引起增高。
分析LDH时需注意:①采血时间应在发病1天之后,因为LDH在心梗后增高的时间较GOT
为迟;②红细胞内LDH含量较血清LDH含量高100倍,故应避免发生标本溶血,一旦溶血,则不能用;③LDH并无特异性,一般用于已确诊病人的病程监护;④对急性心梗病人应将AST、LDH结合起来分析;⑤LDH大于1000,预后不良。
6.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活性测定:LDH1增高见于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