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人性论》 “实验推理”出的人性哲学 原典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人性论》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人性论》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人性论》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人性论》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性论》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性论》优秀读后感1在拿到书之前,对休谟的人性论充满好奇和揣摩。

人性是所谓明或暗、恶与善还是我能想象的那种种代表美好与邪恶的对立的词汇呢?作为人类其中一员,渺渺于浩瀚人海之中,沉浮在生老病死的人生之途,我还是止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去探寻自己的“人性”,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在这颗蓝色星球上,我看到人类几乎无所不能,令其他物种望其项背,可是人类却征服不了自己,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古往今来多少哲学家、神学家都在竭力去探寻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人类为什么可以征服其他物种,为什么我们看起来更加智慧,我们究竟是上帝的选民还是外星人的试验品?所以试图了解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种,科学角度上有的从生理结构上去探寻,比如我们人类的大脑最发达,这决定了我们是最智慧的生物,有的从心理上去推理,比如我们人类有更复杂的神经反射系统和精神现象。

而哲学家似乎力图从我们的推理演绎思想活动中推测我们观念的活动方式,来论证人类的观念和信仰来自何方。

神学家干脆把思想的起源归结于上帝或神,它们是人类的先天观念,在这种先天观念的引导和驱策下我们人类才创造了这汲汲央央的灿烂文化。

休谟的书首先推翻了我之前浪漫的预期,他没有去论述人性的性质问题,比如我们关心的“人之初,性本善或性本恶的问题”,他是在讲我们的观念来自何方,我们的信仰是如何形成的。

具体地说,他是个经验主义者,他认为不存在所谓的先天观念。

人类的一切观念首先来自印象,而印象来自五感,及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

就如同烹饪美味佳肴,首先有原材料、调味品,然后大厨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品。

大厨就是人类大脑的推理活动,而原材料与调味品的关系就是印象和观念之间相连的那些因果关系。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在阅读休谟的《人性论》时,我仿佛踏入了一个深邃而充满思考的世界。

这本书对于人性的探讨细致入微,发人深省。

休谟在书中开篇就提出了对于印象和观念的区分。

印象是指我们在感官上直接感受到的强烈而生动的知觉,而观念则是印象在思维和记忆中的微弱副本。

他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知识都来源于印象。

这一观点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日常的认知方式。

我们常常自以为对事物有着深刻的理解,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可能只是基于一些模糊的观念,而非真正清晰强烈的印象。

在关于因果关系的论述中,休谟的见解极具颠覆性。

他指出,我们所谓的因果关系并非基于必然的逻辑联系,而是源于我们在经验中观察到的事件的恒常结合。

例如,我们看到火燃烧,就认为火是导致热的原因。

但这种因果判断并非先于经验而存在,而是通过反复的观察和习惯形成的。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在生活中很多习以为常的因果推断可能并没有坚实的逻辑基础,只是我们的思维惯性使然。

谈到情感,休谟认为骄傲与谦卑、爱与恨等情感是人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骄傲往往源于我们对自身有价值的品质或与我们相关的事物的认知,而谦卑则相反。

爱与恨则是在考虑到他人对我们或与我们相关的人、事物的影响时产生的。

这让我思考起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我们的情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我们对自身和他人的认知紧密相连。

在探讨道德时,休谟强调了道德判断并非仅仅基于理性,而是更多地依赖于情感和同情心。

他认为,我们对于美德的赞赏和对恶行的谴责,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我们内心的情感反应,而非纯粹的逻辑推理。

这使我重新审视社会中的道德标准和个人的道德行为。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做出道德判断并不是因为我们能够清晰地论证其合理性,而是因为我们在情感上有所倾向。

休谟对于人性的研究并非局限于抽象的理论,而是试图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相联系。

他让我明白,哲学思考并非高高在上、远离尘世,而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对休谟的一些观点产生了疑问和思考。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人性论》读书笔记在阅读《人性论》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思想之旅。

这可不是那种轻松随意的闲逛,而是深入到人类心灵深处的探索。

休谟在书中对于人性的探讨,让我时而深思,时而忍不住拍案叫绝。

他所提到的观念、印象、情感等概念,就像是一把把钥匙,试图打开人类内心那扇神秘的大门。

就拿其中关于印象和观念的论述来说吧。

休谟认为印象是更强烈、更生动的知觉,而观念则是印象的摹本。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爬山。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微风轻拂着脸颊,带来丝丝凉爽。

当我们踏上山间的小径,脚底下的石头和泥土,那种坚硬与柔软交织的触感,是如此的真实和强烈,这就是一种印象。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绿得仿佛要滴出油来。

那一片片树叶的形状、纹理,还有那闪烁着的光芒,都清晰地印在我的眼中,让我感到无比的鲜活和生动。

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那清脆的声音像是一串灵动的音符,直接钻进我的耳朵里,让我的心也跟着欢快起来。

山间小溪潺潺流淌,溪水撞击在石头上,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水花,那水花的形状,那水流动的姿态,还有那哗哗的声响,都是那么强烈而直接地冲击着我的感官。

当我们终于爬到山顶,俯瞰着山下的美景,那种壮阔和雄伟让我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接,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那一刻,所有的景象、声音、气息,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成为了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然而,当我回到家中,回想起这次爬山的经历时,那些原本强烈的印象就逐渐转化为了观念。

我脑海中浮现出的山的样子,不再那么清晰和生动,而是变成了一种较为模糊和抽象的概念。

鸟儿的歌声也不再那么清脆响亮,仿佛隔着一层纱。

但尽管如此,这些观念依然能够让我回忆起爬山时的美好感受,让我心生向往。

这就像休谟说的,印象是最初的、直接的体验,而观念则是在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较弱的思维再现。

通过这次爬山的经历,我对他的这个观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人性论》读后感,欢迎阅读。

《人性论》读后感一对于哲学的书,我一直是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虽然我喜欢看书,也明白有很多哲学书确实是能为我们带来一些很好的启发,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哲学书一般都很枯燥、抽象、深奥。

简单来说就是很难真正的读懂它,明白它深刻的内涵或者是它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最近,因为青共校的读书小组活动,我和另外两个同学组成了一队,出乎意料的选择了经典哲学书籍《人性论》。

《人性论》全书分三卷,分别是“论知性”“论情感”和“论道德”、。

正文前有一篇简短的“引论”,主要说明了人性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一卷“论知性”的主题是认识论,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认识论的内容。

第一卷是《人性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他部分的基础,包含了休谟对哲学的主要贡献。

第二卷“论情感”是第一卷的继续,其主题是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并为下一卷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打下基础。

其中对意志和自由的讨论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卷“论道德”是在前两卷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

其中第一章论述了道德的基本原理,属于伦理学的内容;第二章讨论“人为的德”——既是伦理学的内容,也是政治学的内容;第三章讨论的是“自然的德”。

《人性论》是休谟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对于人类思想史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贡献。

休谟思想中最重要的方面都在这本书中进行了阐述,如关于人性的三个假设,有关自私和同情的看法,有关社会秩序和制度正义的看法等等。

这本书,说实话内容并不是很吸引我,它没有情节,看起来有点枯燥,可是我还是看下去了。

因着自己最近的心境,感触最大的地方,还是第二卷的论情感部分,其中第二章第一节,论爱与恨的对象和原因,我印象深刻。

休谟说,骄傲和谦卑的直接对象是自我,或是我们亲切地意识到它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那个同一的人格;而爱和恨的对象则是我们意识不到他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某一个其他的人。

休谟《人性论》笔记

休谟《人性论》笔记

休谟《人性论》笔记1.一切人类心灵中的知觉都可以被分成明显不同的两种,这两种可称之为印象与观念。

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当心灵受到刺激,并且潜入到我们的思想或意识当中,它们表现的强烈程度与生动程度都不相同。

2.进入我们心灵的那些最强最猛的知觉,我们称之为印象;所有第一次出现在灵魂中的我们的全部感觉、情感以及情绪都包括在印象这个名词之中。

3.观念这个名词,用来表示我们的感觉、情感以及情绪在思维和推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微弱的意象。

4.简单的知觉,即简单的印象与观念,无法再进行区分或分析。

而复合知觉则刚好与此相反,能够划分成许多部分。

5.心灵所有的知觉都是双重的,表现为印象与观念。

6.观念可以从新的观念中形成自己的意象;可原则观念既然是假设从印象而来;那么我们的所有简单观念,直接或间接地由它们相应的印象中而来的这种说法还是正确的。

7.观念之前就已经有了另外更加生动的知觉,观念来源于这些知觉,并被观念复现。

8.印象分为两种,一种是感觉印象,另一种是反省印象。

首先,第一种是我们未知的原因首先产生在我们心中。

而第二种大部分是从我们的观念而来,它们发生的次序如下:首先是由某个印象来对感官产生刺激,让我们感觉各种冷、热,饥、渴,苦、乐。

这样的印象在心中留下一个复本,印象被中止以后,复本继续存在;这个复本被我们称之为观念。

当苦、乐观念再次回复到我们心里时,它便会产生出欲望与厌恶,希望与恐惧的新印象,我们把这些新印象称为反省印象,因为它们是从反省中得来的。

9.关系这个名词一般用来形容两个差别很大的意义。

一个意义是指将想象中的两个观念联系起来,然后依据前述方式使得一个观念自然地引出另一个观念的那种性质;另外一个意义是指在我们比较两个观念时所凭借的那种特殊情况,虽然这两个观念只在想象中随意结合。

(1)相似关系;(2)同一关系;(3)空间和时间关系;(4)度量或计数的一切对象,在数量或数目上都可以进行比较;(5)两个对象具有一种共性时,两者分别具有的这种性质的差异程度就产生了第五种的关系;(6)相反关系;(7)因果关系。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引言概述:《人性论》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代表作之一,该书探讨了人类的本性和社会起源等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人性论》进行分析和阐述,包括人类的本性、社会契约、教育的重要性、政治权力和自由意志。

一、人类的本性1.1 人类的天生平等:洛克认为,人类在天生上是平等的,没有人天生就具有优越的地位,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权利和尊严。

1.2 人类的理性:洛克认为,人类天生具备理性,能够通过思考和推理来认识世界,并且具备自由意志。

1.3 人类的自然权利:洛克认为,人类天生具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不可侵犯的。

二、社会契约2.1 社会契约的形成:洛克认为,社会契约是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而达成的一种共识,通过社会契约,人们同意放弃一部分自由,以换取社会的秩序和安全。

2.2 政府的合法性:洛克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授权,政府的权力应该受到限制,只有在保护人民的权利和利益的前提下才能行使。

2.3 社会契约的限制:洛克认为,社会契约并不意味着人们完全放弃了自由,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权利而约束政府的权力。

三、教育的重要性3.1 教育对于塑造人性的作用:洛克认为,教育对于培养人的品德和智力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教育,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责任,从而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公民。

3.2 教育的目的: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使其成为有责任感和自律性的人。

3.3 教育的普及:洛克主张普及教育,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无论贫富和社会地位。

四、政治权力4.1 政治权力的来源:洛克认为,政治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权,政府的权力应该受到人民的监督和制约。

4.2 政治权力的目的:洛克认为,政治权力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的权利和利益,政府应该为人民谋福利,而不是滥用权力。

4.3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洛克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同意,只有在人民的授权下才能行使政治权力。

人性论读后感(5篇)(共12页)

人性论读后感(5篇)(共12页)

人性论读后感(5篇)[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人性论读后感感1对于哲学的书,我一直是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虽然我喜欢看书,也明白有很多哲学书确实是能为我们带来一些很好的启发,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哲学书一般都很枯燥、抽象、深奥。

简单来说就是很难真正的读懂它,明白它深刻的内涵或者是它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最近,因为青共校的读书小组活动,我和另外两个同学组成了一队,出乎意料的选择了经典哲学书籍《人性论》。

《人性论》全书分三卷,分别是“论知性”、“论情感”和“论道德”。

正文前有一篇简短的“引论”,主要说明了人性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一卷“论知性”的主题是认识论,主要说明了知识的起源、分类和范围,人的认识能力和界限,以及推理的性质和作用等认识论的内容。

第一卷是《人性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他部分的基础,包含了休谟对哲学的主要贡献。

第二卷“论情感”是第一卷的继续,其主题是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并为下一卷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打下基础。

其中对意志和自由的讨论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卷“论道德”是在前两卷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

其中第一章论述了道德的基本原理,属于伦理学的内容;第二章讨论“人为的德”——既是伦理学的内容,也是政治学的内容;第三章讨论的是“自然的德”。

《人性论》是休谟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对于人类思想史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贡献。

休谟思想中最重要的方面都在这本书中进行了阐述,如关于人性的三个假设,有关自私和同情的看法,有关社会秩序和制度正义的看法等等。

这本书,说实话内容并不是很吸引我,它没有情节,看起来有点枯燥,可是我还是看下去了。

因着自己最近的心境,感触最大的地方,还是第二卷的论情感部分,其中第二章第一节,论爱与恨的对象和原因,我印象深刻。

休谟说,骄傲和谦卑的直接对象是自我,或是我们亲切地意识到它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那个同一的人格;而爱和恨的对象则是我们意识不到他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的某一个其他的人。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引言概述:《人性论》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于17世纪末著作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对于人类的本性和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人性论》进行阐述,分别是人的本性、社会契约、政治权力、教育和道德观念。

一、人的本性1.1 人的本性是自由和平等的。

洛克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具有自由和平等的本性。

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由权利,不受他人的支配和压迫。

1.2 人的本性是理性的。

洛克认为人天生具有理性,能够通过思考和推理来认识事物,从而追求真理和幸福。

1.3 人的本性是有限的。

洛克认为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人们需要依靠社会和他人的帮助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二、社会契约2.1 社会契约是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达成的协议。

洛克认为人们为了摆脱自然状态下的不安全和不稳定,通过社会契约来建立社会秩序和政府权力。

2.2 社会契约的基础是人们的共识和合意。

洛克认为社会契约是基于人们的共同意愿和合意,而非强制性的。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是否参与社会契约。

2.3 社会契约的目的是保护人们的权利和利益。

洛克认为政府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而非压迫和剥削人民。

三、政治权力3.1 政治权力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授予政府的。

洛克认为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政府应该为人民谋求最大的利益。

3.2 政治权力应受到限制和监督。

洛克主张政府的权力应受到法律和制度的限制,以防止滥用权力和侵犯人民的权益。

3.3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支持。

洛克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支持和认可,如果政府不再为人民谋求利益,人民有权利推翻政府。

四、教育4.1 教育对于培养良好公民是至关重要的。

洛克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性和道德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培养良好的公民品质。

4.2 教育应注重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洛克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4.3 教育应该普及并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机会。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人性论》是休谟的哲学著作。

写于1732~1736年,全书3卷,1739年后分卷出版。

作者试图把实验推理的方法推广应用于精神哲学,剖析人性中的理智和情感,建立一个新的科学体系。

下面是店铺向各位推荐的人性论读书笔记,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人性论读书笔记篇一我认为十分深刻的命题,即:我们实际上一步也超越不出自我之外,而且我们除了出现在那个狭窄范围以内的那些知觉以外,也不能想象任何一种的存在。

这就是想象的宇宙,除了在这个宇宙中产生出来的观念以外,我们也再没有任何观念了。

之后的论述不赘述了,但是关于“自我”这个观念的讨论也是十分精彩。

因为所有的观念是要建立在相对应的印象之上,而“自我”却是不存在这一个确定的印象与这个观念对应,因为每个自我都在不断的变化着,所以可以说每一个自我的定义都在不断的更新着。

“产生每一个实在观念的,必然是某一个印象。

但是自我或人格并不是任何一个印象,而是我们假设若干印象和观念所与之有联系的一种东西。

如果有任何印象产生了自我观念,那么那个印象在我们一生全部过程中必然是继续同一不变的;因为自我被假设为是以那种方式存在的。

但是并没有任何恒定而不变的印象。

”原文如是说。

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别讨论个人的情感以及整个社会的道德,我觉得社会的道德建立在个人的情感的基础之上,道德也是所有的情感的整合。

而个人的情感又建立在个人知性的基础之上,所以之后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可以认为是第一卷的发散和拓展。

对于第二卷第一章第七节·论恶与善的论述,让我感觉到善和恶的本质是痛苦与欢乐,人世间的所有感情也都是从这两种演变过来的吧。

这本书真的可以算是我哲学思想的启蒙书,但是读的还时很浅显粗糙,感悟也比较肤浅,日后有机会必定再仔细拜读。

人性论读书笔记篇二本卷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对道德问题的全面阐述,前面的文章的知性、情感可以说是道德的基础,为道德观奠定基础。

下面就三章内容作简要介绍。

第一章论述了道德的区别来源问题?作者的观点很明确就是标题:道德的区别不是从理性得来的。

《人性论》精华笔记

《人性论》精华笔记
案例:第一万零一只天鹅、农夫的鸡。
四、在休谟看来,什么是自我?
休谟对自我的反思,源于对宗教的厌恶,休谟认为,不存在所谓的自我,我们无法证明பைடு நூலகம்己 的身体和心灵的存在,从情感上讲,只不过是由许多不同的感觉累积而成的一个集合,或者 说是一个包裹,我们只能感受到知觉,心灵也只是一种知觉集合体。
休谟所处的18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刚刚成为统治阶级,这一阶段,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表 人物就是休谟。休谟认为,类似正义、善良等道德,也无法被理性证明压根也不存在,有的 只有资源被如何分配。支撑生活的是意志、情感而非理性,支撑道德和政治的基础是“自 利”。
在《人性论》中,休谟否定了一切对于人性的传统解释,基于观察和实验,开创了一个崭新 的人性科学。
在哲学史上,休谟是位承前启后的大师。没有休谟,就没有康德,也就没有德国古典哲学, 没有德国古典哲学,便没有后来的马克思、恩格斯。
二、知识的来源是什么,究竟什么是知识?
休谟如何看待「知识」?
休谟对知识所提出的论述,犹如打开了一个潘多拉之盒,它引出了后续哲学的一系列问题, 有着深刻而广泛的意义。
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与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始终是平分秋色,各领风骚。德国 古典哲学的祖师爷,康德老先生,也认为休谟的著作为天作,他甚至说过这样的话,“是休 谟让我从哲学的迷梦中惊醒”。
休谟的怀疑论
理性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归纳法,通过收集数据、积累观察现象之后,从片段式的信息内总结 出概括性的道理,就是归纳法。休谟认为,理性主义的基本归纳未必正确,理性是手段,激 情才是本质。
在休谟看来知识起源于「印象」和「观念」。
印象是外界的事物刺激到我们的感官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感觉。比如视觉、嗅觉、听 觉,还包括一些很直接的心理感觉,比如愤怒、喜悦等等。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在阅读《人性论》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走进了一个深邃而又充满思考的世界。

作者对于人性的剖析,让我对人类自身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和启发。

书中开篇就对人类的认知能力进行了探讨。

作者认为,我们的感知可以分为印象和观念。

印象是我们在亲身经历时所产生的强烈而生动的感觉,而观念则是在印象的基础上,经过记忆和想象所形成的较为微弱和模糊的思维。

这种区分让我明白了,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往往是建立在我们所接收到的直接感受和后续的思考加工之上。

作者进一步指出,因果关系是我们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

我们总是倾向于从一个事件的发生去推断另一个事件的必然结果。

然而,这种因果推断并非是基于绝对的必然逻辑,而是基于我们长期以来的经验积累和习惯形成。

比如,我们看到火会想到热,看到乌云会想到可能会下雨。

但这种推断并非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我们不断地观察和体验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

在谈到人性中的情感部分时,作者认为,情感的产生与我们对于事物的价值判断密切相关。

当我们认为某件事物对我们有利时,就会产生喜悦、爱等积极的情感;反之,当我们认为某件事物对我们有害时,就会产生痛苦、恨等消极的情感。

这让我思考到,我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于周围事物的主观评价和认知。

同时,书中还提到了道德判断的问题。

作者认为,道德并非是先天存在的绝对标准,而是基于社会习俗和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形成的。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可能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但它们都旨在维护社会的秩序和人类的共同利益。

这使我意识到,我们对于道德的理解和判断,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的观点,还需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背景和共同价值。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不禁思考起人性中的弱点和局限性。

例如,我们常常会受到偏见和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影响,导致对事物的判断出现偏差。

我们也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感受,而忽视了他人的存在和需求。

这些人性的弱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人性论》是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的重要著作,这本书对人性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人类的认知、情感、道德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休谟在书中首先探讨了人类的认知能力。

他认为,我们的观念来源于印象,印象是更为生动和强烈的感知,而观念则是对印象的复现和组合。

这一观点让我重新思考了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往往认为自己的认知是客观准确的,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我们所接收到的印象的影响。

而且,休谟指出,因果关系并非是一种必然的联系,而是基于经验和习惯的一种推断。

这使我意识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轻易地认定某些因果关系,而可能忽略了其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在情感方面,休谟认为情感是源于苦乐的感觉。

例如,我们对于美的欣赏和对丑的厌恶,本质上是因为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或者痛苦的感受。

这让我思考了我们对于事物的喜好和厌恶并非完全是理性的判断,而是受到情感因素的很大影响。

而且,他还提到了骄傲与谦卑这两种情感,指出它们与自我和与自我相关的对象有关。

这使我明白了我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情感状态。

谈到道德,休谟认为道德判断并非基于理性,而是基于情感。

我们对于道德行为的赞扬或谴责,是基于我们内心的感受而非纯粹的逻辑推理。

比如,我们赞扬善良和正义的行为,并非仅仅因为它们符合某种理性的原则,更是因为它们在我们心中引起了愉悦和赞许的情感。

这让我反思了道德判断的本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道德判断往往是受到情感和直觉的引导。

休谟的《人性论》还让我思考了人类的自由意志问题。

他认为,自由与必然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概念。

虽然我们的行为受到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自由。

这使我对于自由的理解更加深入,认识到自由并非是绝对的不受约束,而是在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内的自主选择。

此外,书中关于信念的论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休谟认为,信念是一种不同于单纯观念的心理状态,它具有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力。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引言概述:《人性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探讨了人类的本性以及社会对个体的影响。

通过阅读《人性论》,我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对个体的塑造作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人性论》进行分析,包括人性的多元性、社会对人性的影响、人性与道德的关系以及对个体自由的思考。

一、人性的多元性1.1 人性的本质:卢梭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善良和自由的,每个人都具有追求幸福和自由的天性。

1.2 人性的多样性:卢梭指出,人性在不同个体之间表现出多样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倾向。

1.3 人性的复杂性:卢梭认为人性是复杂而多变的,受到个体的经验、教育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二、社会对人性的影响2.1 社会的规范:社会通过制定法律和道德规范来规范个体的行为,对人性进行约束和引导。

2.2 社会的压力:社会对个体施加的压力和期望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使其迎合社会的价值观。

2.3 社会的教育:社会通过教育系统来灌输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对个体进行塑造和引导。

三、人性与道德的关系3.1 人性的善良:卢梭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和帮助他人的愿望。

3.2 社会的道德:社会通过道德规范来引导人性的表现,使人们遵循公正、善良和诚实的原则。

3.3 人性的堕落:卢梭同时也指出,社会的不公正和道德败坏会导致人性的堕落和道德沦丧。

四、对个体自由的思考4.1 个体的自由:卢梭主张个体应该享有自由,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发展,而不受社会的不合理限制。

4.2 社会的限制:然而,社会的规范和压力会限制个体的自由,使其迎合社会的期望和价值观。

4.3 个体的选择:个体应该思考自己的真实需求和价值观,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而不被社会束缚。

结论:通过阅读《人性论》,我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多元性和社会对个体的影响。

人性是复杂而多变的,受到个体的经验、教育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社会通过规范和压力来引导人性的表现,同时也通过道德规范来塑造人性。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人性论》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休谟的《人性论》,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

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都特别有意思,比如说休谟认为人的感知分为印象和观念。

印象是强烈而生动的,比如我们直接看到的一朵鲜艳的红花,闻到的一阵浓郁的花香,这就是印象;而观念呢,则是印象在我们脑海中的微弱影像,比如我们回忆起那朵红花或者花香时的那种感觉。

这让我想起了我之前的一次经历。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决定去公园逛逛,放松一下心情。

一进公园,我就被各种各样的色彩和声音包围了。

草地上一群孩子在嬉笑打闹,他们的笑声清脆响亮,就像银铃在风中摇晃,这就是最直接的印象,强烈而生动,让我瞬间感受到了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

我沿着小路继续往前走,路边的花坛里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我俯身去闻那花香,那浓郁的香气一下子钻进了我的鼻子,让我整个人都陶醉其中。

这花香,这花朵的艳丽色彩,都是那么真实而强烈的印象,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再往前走,我看到了一位老人在树下悠闲地坐着,身旁放着一个收音机,里面播放着悠扬的戏曲。

他眯着眼睛,跟着节奏轻轻哼唱,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安详。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也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一幕,同样成为了我难以忘怀的印象。

走着走着,我觉得有点累了,就找了个长椅坐下来休息。

这时,一只小松鼠突然从旁边的树上窜了下来,它的尾巴蓬松而柔软,眼睛滴溜溜地转,特别可爱。

它在地上跳来跳去,不时停下来用小爪子挠挠自己的耳朵,那模样简直萌化了我的心。

这小松鼠的活泼灵动,也是一个鲜明的印象。

在这个公园里,我所经历的这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而深刻的印象。

而当我回到家,回忆起这一天的时候,那些印象就变成了观念,虽然没有当时那么强烈和生动,但依然能让我感受到那份美好和温暖。

休谟还说,人的情感和理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有时候我们会被情感所左右,做出一些看似不理智的决定;而有时候,我们又能依靠理性来克制自己的情感。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人性论》休谟之前并没有很认真仔细的读过一本关于哲学方面的巨作,这次十一有时间,就品味了一下休谟的名著《人性论》。

其实还是没有特别多的了解哲学到底在研究什么,但是至少知道了休谟是怎么论证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也大致的了解了休谟的哲学体系。

倘若日后能多读些其他哲学家的作品,想必也会有新的感觉和新的见解,可能到时候对“哲学”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写对整部作品的感悟之前,我想先写一段自认为不错的、可以和作者商榷的一段论述,这是和作者在文章中写到的并不相同的观点。

在第一卷、第三章、第二节·论概推断;并论因果关系中,作者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在时间上因是先于果的。

我在这里提出疑问。

我先把作者的论处大致复述一遍:某些学者认为因和果可以同时存在,但是生活中大多数例子经验似乎反驳了这种意见。

另外,如果因和果同时发生,那么其结果的结果也要同时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便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就像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在相同的时间发生。

(原文92页)但是我认为这两段论证都是存在漏洞的。

在第一段论证中,我可以举出因果同时存在的生活中的案例。

比如说,我们考虑切蛋糕的同时将蛋糕的整体破坏,下刀是因,破坏了蛋糕是果。

是因为我们把用刀将蛋糕切开才会有了蛋糕被破坏这个结果,但是没下刀蛋糕永远没破坏。

这个原因和结果是同时存在的。

我们不可能把刀碰蛋糕这个因和蛋糕被破坏这个果分开,因为这两者一定是同时存在的。

第二段论证,最后的“这个结果又和结果的结果是同时的”这句话有漏洞。

记得有这么一个命题,就是说,如果某个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导致结果,那么就会有其他原因参与导致结果的过程。

我们说那个结果的结果如果和结果不同时存在,则说明有其他原因参与导致结果的结果中。

我们并没有否认结果的结果只是由结果这一个原因导致的,也没有说普遍意义上的结果只能有普遍意义上的一个原因。

所以我们就可以把时间的位置加结果和结果的结果之间,这样就让这个连续的现象有了时间的过程,就推翻了作者推翻之前论点的论据。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是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的哲学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我对书中对人性概念的阐述印象深刻。

休谟认为人性包括理智和情感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人性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地用理性或感性来概括。

同时,书中对理智和情感的区分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两者的特点和作用。

其次,我对书中对情感在人性中的重要性的强调产生了共鸣。

休谟认为情感是人类行为的重要驱动力,它不仅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还决定我们的行动方向。

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情感在人性中的重要作用,也让我更加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体验。

此外,我也对书中对道德和伦理学的探讨产生了兴趣。

休谟认为道德和伦理学是基于情感而非理性的判断,它们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基础。

这种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道德和伦理学的本质和来源,也让我更加关注社会中道德和伦理问题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人性论》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哲学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人性的概念、情感和道德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些思考对我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我将努力将这些思想应用到实践中去,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哲学并不是孤立的学科,而是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问。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并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引言概述:《人性论》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于17世纪末出版的一部重要著作,探讨了人类的本性、社会契约和政治权力等问题。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我对《人性论》的读后感。

一、人性的本质1.1 人性的普遍性:洛克认为,人性的本质是普遍的,不受种族、国籍或者文化的限制。

无论人类身处何种环境,其本性都具有普适性。

1.2 人性的善良:洛克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的,人们天生具有同情心和合作意识。

这种善良的本性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提供了基础。

1.3 人性的可塑性:洛克认为,人性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这种可塑性使得人类能够不断进步和发展。

二、社会契约论2.1 自然权利:洛克认为,人们在自然状态下享有一些基本的自然权利,如生命、自由和财产权。

这些权利是人类天赋的,不可侵犯的。

2.2 社会契约: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然权利,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形成政府,并将一部份权力委托给政府,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3 政府的合法性:洛克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授权,政府的权威和合法性应该建立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之上。

三、政治权力与限制3.1 政治权力的目的:洛克认为,政治权力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利。

政府的权力应该是有限的,不能滥用。

3.2 权力分立:为了避免权力滥用,洛克主张将政府的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并相互制约,形成权力的平衡。

3.3 人民的反抗权:当政府滥用权力或者违背人民意愿时,人民有权利进行反抗和推翻政府,以恢复合法权力和保护自己的自然权利。

四、教育的重要性4.1 教育与人性:洛克认为,教育对于培养人性的善良和塑造人的品格至关重要。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培养道德观念、批评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4.2 教育与社会进步:洛克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惟独通过教育,人们才干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推动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4.3 教育的普及:洛克主张普及教育,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以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公正。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

人性论读书笔记在阅读完《人性论》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人性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书中开篇就探讨了人类认知的本质。

作者认为,人类的认知来源于感觉和经验。

我们通过感官接收到外界的信息,然后经过大脑的加工和整理,形成了对世界的认识。

这让我想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判断,很多时候都是基于我们的直接感受和过往的经历。

比如,我们觉得火是热的、冰是冷的,这就是通过感觉获得的认知;而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会根据之前的经验做出相应的反应。

关于印象和观念的论述也十分精彩。

印象是指我们在当下直接感受到的强烈而生动的知觉,而观念则是对印象的较为模糊和微弱的复现。

比如说,我们亲眼看到一朵美丽的花,那瞬间的视觉感受就是印象;而当我们回忆起那朵花的样子时,就是观念。

这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观念往往是印象的延伸和再现。

而且,我们的观念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印象的限制和影响。

在谈到情感方面,作者指出情感是人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情感的产生既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也受到我们自身内在的心理状态的影响。

比如,当我们获得成功时,会感到喜悦和自豪;而遭遇挫折时,则会感到沮丧和失落。

同时,情感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强度。

书中对于道德的探讨也让我深思。

道德判断并非仅仅基于理性,情感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对于善良和邪恶的评价,往往不仅仅是基于逻辑分析,更多的是基于我们内心的感受和直觉。

比如,看到有人帮助他人,我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赞赏和钦佩的情感,认为这是一种善的行为。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作者对于人类理性的局限性有着清醒的认识。

人类的理性并非是无所不能的,我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和不确定性时,常常会出现错误和偏差。

这也让我反思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过度依赖理性,而应该综合考虑情感、直觉等因素。

另外,关于自由意志和必然论的讨论也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

作者认为,虽然我们在某些情况下感觉自己有自由意志,但实际上我们的行为往往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必然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推理”出的人性哲学摘要:《人性论》一书从知性、情感、道德三个方面讨论人性的原理,“论知性”阐述了休谟的经验论和怀疑论的认识论,并大篇幅的讨论因果性的问题。

“论情感”围绕着情感的本质、来源、起因和结果展开讨论。

“论道德”不仅讨论道德问题,还包括社会政治方向的论述。

休谟哲学对西方哲学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因果论怀疑论人性哲学大卫·休谟(David.Hume)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他继承和发展了洛克、贝克莱等人的思想,将英国经验论哲学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他总结了自笛卡尔以来近代西方哲学的成果,为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做了准备。

《人性论》是休谟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哲学著作,全书分为三卷,分别为“论知识”,“论情感”,“论道德”。

该书有一个副标题:“在精神科学中采用实验推理方法的一个尝试”,是因为休谟受牛顿“实验推理方法”的启发,打算在人类精神的研究中发展一门“人的科学”,并表明了休谟力图把近代实验科学的成果与哲学研究结合起来的意向。

下面我来分段简要理解一下《人性论》一书所表达的思想:引论“任何重要问题的解决关键,无不包括在关于人的科学中间;在我们没有熟悉这门科学之前,任何问题都不能得到确实的解决。

因此,在试图说明人性的原理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就是在提出一个建立在几乎是全新的基础上的完整的科学体系,而这个基础也正是一切科学惟一稳固的基础。

”i从这番话中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休谟认为关于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的牢固的基础,而人的科学也是研究人性的原理的必备基础。

第一卷论知识这一卷主要考察知识的起源、分类和性质,也就是印象和观念的分类,实体不可知论,因果关系,怀疑论等认识论问题。

印象和观念休谟首先根据强烈和生动程度的不同将知觉分为印象和观念两类,印象最先产生,在心中留下一个复本,印象停止后,复本仍然存在即观念,也就是说观念就是印象消失后内心摹本的再现。

前者是强烈生动的,后者是微弱模糊的。

对印象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印象分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反省由感觉得来,所以,一切观念或思想最终来源于印象即感觉经验。

休谟认为我们对于所得到的观念有两种能力:记忆和想象。

记忆以精确次序保存观念,想象则进行自由安排,将各简单观念联结成复合观念,而复合观念又分为关系、样态和实体。

实体不可知论凡出现在意识中的印象和观念都是存在的,但这个“存在”的观念只是“存在观念和我们想象为存在的东西的观念是同一的。

”休谟坚持经验论,所以从经验出发,我们不能证明外物的客观实在性,也不能证明我们的知觉是由外在事物引起的。

因此,人类的知觉只能限制在知觉的范围之内,根本就不可能想象除知觉之外的任何存在,即为实体不可知。

然而,精神实体的存在与否也不是人们能经验到的。

休谟认为上帝作为一种精神实体,人们也无法经验到上帝与人们感官之间的联系。

因果关系“论知识和或然性”主要考察因果关系的概念和因果推理的性质。

知识主要分为两类:具有直观和演绎确定性的知识和以经验为根据的或然性知识。

“唯一能够推溯到我们感官以外,并把我们看不见、触不到的存在和对象报告给我们的,就是因果关系。

”ii这句话说明了几乎所有超越我们直接经验的知识内容都是建立在因果关系的推论上的,然后将我们未曾经验过的“存在和对象”推断出来。

休谟指出,对于确定因果关系观念最重要和最有决定性的是必然联系,而必然联系的本质不能单凭直接观察来说明,因此将必然联系的问题分解为另外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每一个有开始的存在的东西也都有一个原因这件事是必然的呢?第二,我们为什么断言,特定的原因必然要有特定的结果?这种因果推理本性是什么,我们对这种推论所持的信念的本性是什么?iii我初步得出的答案是,关于每一个存在的东西都必然有一个从或然性知识的根据即经验中得来的原因。

而因果推理实质上是当下的感官印象或记忆印象以及它们之间未知的联系。

也就是说,把现在感受到的通过联想记忆印象做出经验的推理。

而这种推理过程不是逻辑过程,因为在原因和结果两个命题之间的联系既不是直观的,也没有逻辑的必然性,并不能通过理性证明得到。

因为理性的决定只能依据自然现象的发生永远保持一致的“同一原则”。

休谟指出,假如这个过程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得假定自然的同一原则是真实的。

但是,首先,从逻辑上无法证明,因为我们可以设想世界在未来有许多方面都会发生变化。

其次,用有关事实的或然知识也无法证明,因为根据之前的分析,只有因果推理能依据当下的经验推出将来未知的。

然而,“同一个原则不能既是另一个原则的原因,又是它的结果”。

iv因此休谟指出,“我们只是在假设,却永不能证明,我们所经验过的那些对象必然类似于我们所未曾发现的那些对象”。

v 休谟发现了我们相信自然同一的心理起源是习惯而不是经验,并解释根据经验来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

在因果推理中,我们由一个现象的出现推出另一个现象的存在,是由“习惯”所决定的。

因此,休谟认为“习惯是人生的最伟大的指南”。

再次回归到因果关系的核心概念是必然联系这个要点上,来揭示必然联系是如何生成的。

“在屡次重复之后,我发现,在这些对象之一出现的时候,心灵就被习惯所决定了去考虑它的通常伴随物,并因为这个伴随物与第一个对象的关系,而在较强的观点下来考虑它。

给我以必然观念的就是这个印象或这种决定。

”vi也就是说,任何因果推理都是建立在类似事件的反复出现并逐渐形成习惯之上的,心灵对于这种反复出现产生一种“新的”、“内在的”印象即必然联系,但实际上事件本身并不具有必然性。

怀疑主义休谟解释了我们知识内容的来源、实体不可知论和因果推理的分析之后充分的论述了他的怀疑论观点。

休谟首先把对人类认识能力的怀疑指向了以数学为代表的演绎理性,推出数学那样的演证知识最终也只能降低到或然推断,并且演绎理性和或然推断都不能提供完全确定的知识。

也就是说,关于“理性方面的怀疑论”,休谟试图表明即便最确定的推理结论实际上也只能是概然的,而且我们越深入的考察它们,反复验证证实一个推理结论,则他们的概然程度越低,越接近真实,但却不能说是完全确定的,因为没有任何理性证明。

接着,休谟又论述了关于外界物体存在的怀疑主义观点。

他这样说道:“我们很可以问,什么原因促使我们相信物体的存在?但是如果问,毕竟有无物体?那却是徒然地。

那是我们在自己一切推理中所必须假设的一点。

”vii他首先提出了一系列的理由,说明我们为什么应该怀疑通过感觉经验所得到的结论。

他本人是这样回答:并未将经验论贯彻到底的结果就是有许多人类理性不能解释的事物,于是将它们归结于感觉印象。

紧接着出现的问题使在逻辑上感觉的来源问题也就是是否有独立而连续的对象存在的回答成为了不可能,因为无论感觉经验还是演绎推理都不能提供任何根据断定有独立而连续的对象存在。

但休谟注意到,关于这个主题的任何论证,都不能使我们放弃正常地相信外部世界存在的信念。

休谟对外界事物保持着存疑的态度,而其自身的不可知论也是经验主义的必然结果。

但是他又反对彻底的怀疑主义,他持有的是所谓的温和的怀疑论。

第二卷论情感这一卷的主题是关于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

既是上一卷的继续,又为下一卷中道德问题的讨论打下了基础。

在论骄傲与谦卑中,休谟着重指出恶与德是骄傲与谦卑的情感中最明显的原因。

一切道德都是建立在快乐或痛苦上的,而可预料的由别人或自己带来的获得或损失引起了快乐或痛苦,所以道德都是在快乐或痛苦基础上得来的。

其中的骄傲与谦卑的情感也是由此得来的。

那么,由此推出,德的本质在于产生快乐,恶的本质在于给人痛苦,即痛苦和快乐是恶和德的根本原因,也是骄傲和谦卑的原因。

在哲学中,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就是谈论理性和情感的斗争,而且在从古至今的哲学中都重视理性而贬低情感,认为理性优越于情感。

休谟的个人观点是:理性在道德中根本没有人们惯常认为的那种作用。

仅仅依靠理性并不能辨别道德上的善恶。

而休谟想要说明,或是说,证明的有两点:第一,理性单独决不能成为任何意志活动的动机,第二,理性在指导意志方面并不能反对情感。

viii在休谟接下来的阐述中,具体解释为什么说理性不是决定我们意志活动的最初动机。

我们由于预料到痛苦或快乐,才对任何对象产生厌恶或爱好,这些情绪就扩展到由理性推理和感觉经验到的那个对象,而理性只在于发现这种联系,所以对象就不能借理性来影响我们的意志或行为。

也就是说,当人们想要去做某事时,人们就会行动起来,但并不是由理性单独直接导致的行为,理性在行为中只能选择能达到目的使其实现的最适当手段。

但是如果人们没有做某事的想法或欲望,人们就不需要理性去发现行为的因果善恶,即使理性发现了行为的因果善恶,也不能就此使人们有所行动。

接着,休谟推断理性不能与情感对立,而只能是服从情感。

“除了相反的冲动以外,没有东西能反对或阻挡情感冲动,这种相反的冲动如果真是发生于理性,那么理性对于意志必然有一种原始的影响,并且必然能够引起和阻止任何意志的作用。

”ix然而理性并没有这种原始的影响,由此可见,反对情感的原则不能是理性,只是被不恰当的定义为理性而已。

同样,理性不能反对情感,它至多只对情感的活动起辅助作用,并不能加以主导。

正如休谟所言,“理性是、并且也应该是情感的奴隶,除了服务和服从情感之外,再也不能有任何其他的职务。

”x因此,意志是我们行动去做某事的最初原因,通过理性寻实现手段,理性并不能影响我们的意志或行动,只是起辅助作用而已。

第三卷论道德这一卷论述了道德的基本原理,主要反对理性主义的观点,提出了情感主义的道德观,还讨论了“人为的德”和“自然的德”,其丰富深邃的探讨不局限于伦理学,还涉及了政治学。

道德感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观察到某种品格或行为后自然而然出现于心中的,这是“自然的德”,另一种是由人类为应付环境和需要而采用的人为措施或设计所引起的,这是“人为的德”。

xi由此可见,“论正义与非正义”中正义是人为的德。

其中“论正义与财产权的起源”一节中休谟是这样做出了解释:人只有依赖社会,才能弥补他的缺陷,社会使个人的这些弱点都得到了补偿;在社会状态中,他的欲望虽然时刻在增多,可是他的才能却更加增长,使他在各个方面都比他在野蛮和孤立状态中所能达到的境地更加满意、更加幸福。

xii也就是说,与其他动物相比,人是软弱的,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人必须结成社会。

所以说,人是依赖社会而生存的,进一步说,就是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要结成社会,人必须认识到结成社会所带来的益处。

然而当人在享受社会所带来的无限益处时,也发现社会上主要动乱起源于所谓的外物,准确的说是那些外物在人与人之间随意转移而带来的不稳定感。

这使全体社会成员通过缔结协议使外物稳定来保障每个人的财物占有即财产权,来维持社会稳定。

这种协议,究其性质而言,并不是一种许诺,而是共同利益的感觉,通过这种协议调整和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