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简单的逻辑学》是一本探讨逻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读物。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逻辑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这本书清楚地介绍了逻辑学的起源和发展。
作者通过引用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的观点和实例,展示了逻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我了解到逻辑学与思维和理性推理紧密相关,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学术研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这本书详细说明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作者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和命题演绎等基本概念。
此外,书中的例子和练习也有助于读者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最后,这本书还介绍了一些逻辑学的应用领域。
例如,作者提到逻辑学在法律、科学研究和商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怎样运用逻辑学进行有效的论证和辩论。
这些实际应用的案例让我认识到逻辑学不仅仅是哲学的一部分,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
总的来说,阅读《简单的逻辑学》让我对逻辑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通过学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我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逻辑来思考和分析问题。
这本书不仅适合对逻辑学感兴趣的读者,也对任何对提高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有需求的人来说都是一本有价值的读物。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1本书将逻辑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
第二、三章是逻辑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考。
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实,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
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
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
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
它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通读全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逻辑学四大原理之一的“充足理由律”(或称因果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存在就是合理”。
它告诉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
当然“问题”,比如质量问题、投诉问题、收费问题等等,作为事物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理论上,产生其的根源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每个人去追寻探究的。
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在结果上留下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首先,在具体探寻问题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结果出发。
每一个问题必然与其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相似之处,是我们要遵循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知道产生某种原因的结果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前面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的知识。
通过统计、评估结果的强度、分布、性质,我们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继续探寻的方向。
这这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
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其次,对原因的探寻不要半途而废。
事实经常告诉我们原因是一系列的。
例如,A是B发生的原因,而B的发生又导致了C,C接着带来了D……,如图示:A→B→C→D……假设图中D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发现D是由C造成的,遵循解决事物的正确方法是找到他的原因的原则,我们决定把注意力放在C身上。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学习笔记及心得体会感悟阅读“简单逻辑”的笔记和经验:一切哲学问题经过研究分析企业都是语言环境问题,而语言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中国哲学问题。
——罗素简单逻辑是逻辑的导论,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思考的哲学书。
我还略读了英文版本的《逻辑化》,据说它比译文更符合逻辑,但我读不出来,只好放弃。
即使是中文版的小瑕疵也值得一读。
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诗词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简单的逻辑学说》,逻辑的规律是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充足理由律,逻辑强调充分必要条件缺一不可;逻辑来自三段论,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正确,小前提的条件和大前提的结果之间必须有连接,连接就是靠大前提的条件和小前提的结果;逻辑有效,但未必是真,正如程序可以通过编译,但未必逻辑无措。
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
素质是一种基本教养,是尊重基本的社会常识,以及人类文明公认的核心逻辑基础。
所有与素质有关的恶劣,低俗和纤薄,基根本原因都与逻辑有关,是缺乏逻辑的基本知识,缺乏运用逻辑的基本能力,缺乏逻辑的思维方式的表现。
为什么很多人爱说“中国人素质低”,首先,这类表述包括了所有中国人,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素质低,这时说这句话的人可以辩解并没有说“所有”,他确实没有直说,但他暗示了。
不少网络喷子在发地图炮的时候就会如此做挡箭牌,引战成功后借此“功成身退”,其实根本不合逻辑。
当你在评论区或者存在很多不同地方可以看到自己一些学生批判性的评论和一些“杠精”“洗地”时,你会觉得我们这些人没素质的根本没有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言论进行毫无根据逻辑,比如将特殊教育命题当全称命题,前提无真实性、相关性,三段论结构设计错误,将情感发展带入分析论证,将论证方法等同于争吵等,最显著的表现方式则是中项不周延,偷换概念,窃取论题,以暴易暴,对人不对事,混淆网络视听,以笑饰非等。
然而对于碰到因为这些没素质的“喷子”时,大多数人怒气一上头,明知逻辑有问题,还顺着他的逻辑“对杠”,则会将自身素质拉到更低。
简单逻辑学读后感
简单逻辑学读后感在翻开《简单逻辑学》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想过逻辑学会和我的日常生活有如此紧密的联系。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逻辑学是一门高深莫测、充满专业术语的学科,只有那些聪明绝顶的学者才能玩转。
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在这本书中时,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书中没有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复杂公式和理论,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例子,为我打开了逻辑学的神秘大门。
它让我明白,逻辑学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东西,而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运用的思维工具。
就拿我最近的一次购物经历来说吧。
那天,我打算买一双运动鞋,在网上浏览了许久,终于看中了两款。
一款是知名品牌,价格较高,但口碑很好;另一款是相对不知名的品牌,价格便宜不少,但评价参差不齐。
我陷入了纠结之中,这时候逻辑学就派上了用场。
我开始分析两款鞋子的优缺点。
知名品牌的那双,优点是质量有保障,穿着舒适,款式也经典,不容易过时。
缺点就是价格贵,超出了我的预算。
不知名品牌的那双,优点是价格便宜,款式新颖,颜色也很吸引我。
缺点是质量可能不太稳定,而且品牌不知名,售后可能会有问题。
按照逻辑推理,我应该先明确自己的需求和优先考虑的因素。
我想,对于一双运动鞋来说,舒适和质量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穿得不舒服或者很快就坏了,那再便宜再好看也没用。
所以,尽管知名品牌的那双价格贵,但从长远来看,它更能满足我的需求。
可是,我又有点舍不得多花那么多钱。
这时候,我又运用了逻辑中的“权衡利弊”。
我想,如果我买了便宜的那双,万一质量不好,穿不了多久就得换,那算下来其实也不划算。
而且,如果因为鞋子不舒服影响了我的运动或者走路,那更是得不偿失。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知名品牌的那双运动鞋。
当我收到鞋子,穿上的那一刻,我真的无比庆幸自己的选择。
鞋子非常舒适,做工精细,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很好。
我穿着它去跑步、散步,感觉脚步都变得轻盈了许多。
通过这次购物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逻辑学的重要性。
高三读后感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随意乱点我硬盘里那个充斥着需要我静下心来细细整理的文件夹时,有两个G的青岛之行被我点到了,而思绪也随之飘远。
自负点的说,一直以来我都自诩不缺乏发散思维的能力。
问题就是往往思绪太飘忽了,考虑过的东西过后还可能会困扰我。
Boker的作用之一就显示与此了:我不得不逼迫自己把随意飘忽的想法逻辑的梳理一下并一字一句的录入其中,耗时耗力啊。
现在就把看了那个“青岛之行”文件夹之后随意飘出来的想法大概归纳一下,并随意阐述下吧。
飘到过的地方:1.看到照片上的笑脸,在对比记忆中当时的心情,感觉照片上的欢愉总是那么不真实。
这也是我喜欢时不时翻看照片的原因吧。
2.那个文件夹里最多也就是承载了我3天的经历和记忆,现在我看来却是那么的悠久与漫长——原来难以想象的短时间内竟可以发生这么多事。
再对比出国读硕的一年时间,本还觉得这么多时间的刻苦只换来这么短的时间进行深造,有些可惜。
细想一下,08年一年,算上大把大把混混沌沌的时间,我依然成长了许多。
那如果是把我扔在一个惨烈竞争的环境呢?或许就是脱胎换骨了。
还是李老师说的好: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夸大自己十年后的成就,却小瞧自己在一年内可以取得的成绩。
3.那个待整理的文件夹躺在硬盘里已经有许久了,总是不经意间被我拾起却一直没有被整理完毕。
总会太多东西去忙,也可以叫成是永久的惰性吧。
4.还记得之前一次看“赢在南农”的活动照片时,就惊讶于当时人们的状态与现在之比的差距之大。
现在还是有这个感觉。
不过都有刘的关系,看起来别有了一番滋味。
美玲的短信曾经说她感谢我看着她们这群小女生的成长,当时付之一笑——自己何曾如此伟大?现在却渐渐有了些味道。
很有幸能时不时见证一些身边朋友的成长与离去,惊奇和感伤,但尤其是参与其中时还是有种自豪感由心底而升,为我,更是为他们!或许也就只有时而太过冷静的我,能时而思索于此,并且从中品味中别样的欢愉吧:自己的梦想最多还在路上,但看着别人实现的时候真的是一种享受!再说到今晚还没见的秋平,心里升腾起的总有亲切和钦佩,愿我能再次有幸见证一段成长,一个传奇吧。
《简单的逻辑学》阅读笔记
《简单的逻辑学》阅读笔记
《简单的逻辑学》由英国哲学家歌德·马丁·索尔斯汀格(Gottlob Frege)于1879年出版。
这本书是当时最权威的反映逻辑学的作品之一。
该书主要讨论的是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对当时的陈旧逻辑学进行了改革。
该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逻辑学的定义,简要介绍了由行为主义变成新逻辑的历史进程。
第二部分分析了逻辑学中概念、命题、判断与定义;第三部分运用逻辑知识分析了逻辑形式与普遍原则,并介绍了逻辑推理。
索尔斯汀格主张抛弃体积原理,他认为真理和虚假是互斥的概念,不能同时存在。
他以“全部真理和全部假设不可兼容”的推理否定了体积原理,他的这个推理被称为“融合推理”。
另一方面,索尔斯汀格分析了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他把概念归纳为一种“次级原则”,把“对立原则”归纳为一种“一般原则”,同时以逻辑形式和普遍原则组成“中级原则”。
索尔斯汀格认为,这三个原则就是构成逻辑学的基础。
此外,索尔斯汀格还讨论了证明的范围。
他认为,只有在证明过程中明确指出的概念或命题才可证明,但不能越雷池一步。
此外,对命题的证明也仅限于所选取的概念。
最后,索尔斯汀格认为,“简单的逻辑学”至关重要,是知识的基础,可以用于普通思维,也作为引导哲学思维的基础。
而他的新逻辑学义论也在这里受到肯定,为现在研究中使用的逻辑方法奠定了基础。
《简单的逻辑学》笔记
《简单的逻辑学》笔记1.学习推理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对我们来说具有双重意义:(1)它将使我们对正确推理有更深入的了解,让我们的神经更为敏锐,从而使我们更加坚定地遵循正确的路径;(2)在我们面对错误推理时,它将保护我们不受误导。
2.逻辑是智慧的开端,而不是终点。
3.许多错误的产生源于我们注意力不够集中,尤其是在面对相似的情景时。
相似性使得我们忽略眼前的实际情况,对应该关注的地方视而不见,草率作出结论。
4.必须对事物的特殊性保持敏感。
5.观察是知识的重要来源,这正说明注意力是有价值的。
6.注意力要求我们对所处的每个环境以及组成环境的每个要素都作出敏捷主动的反应。
全神贯注与被动接受是不兼容的。
不要对周边的事务漠然处之,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听。
学会关注细节,不因事小而疏忽。
7.事实的客观存在有两种基本形式:事物和事件。
事物即存在的实体,如动物、蔬菜、矿藏等;事件是由事物组成的,或者是由事物的表现形式组成的。
8.事物和事件都是客观的,它们都存在于公众领域,原则上可以为每个人所获得。
9.由于人脑中的自我错觉或理性化思维机制,人们甚至可能无法确认关于他们自身的事实。
10.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正确观念忠实地反映其对象的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11.最有效的确认观念正确与否的方法,是透过观念本身去观察其所表现的对象。
12.与事物接触得越多,对它的理解就越深刻;对它的理解越深刻,观念就越清晰。
理解观念的关键点永远应该是它在外部世界的根源。
13.人类认知主要由3部分形成:(1)客观存在的事物;(2)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3)我们为其创造的语言,借之我们才能与他人交流。
14.错误观念即对客观事物作出偏离其本源的错误反映。
错误观念已经偏离了事物的本源,它或许不能提供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但却可以反映出产生错误观念的人的精神状态。
15.观念必须和语言紧密切合,人们才能畅顺交流。
16.语言要忠实表达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从而使我们的沟通有坚实的事实基础。
拆书-《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2逻辑基本原理、原因、术语、命题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2逻辑基本原理、原因、术语、命题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有四个基本原理:Thereisnosuchthingasjustbecoming;thereareonlythingsthatbecome。
a.itexplainstheveryexistenceofthatthingorb.itexplainswhytheth ingexistsinthisorthatparticularway,the“mode”ofitsexistence.例如,韩梅梅的爸妈是韩梅梅存在的理由(veryexistencecause),而韩梅梅的英文老师是韩梅梅能讲一口流利英文的原因(modeofexistencecause)。
X=X(同一律)也就是X!=non-X(矛盾律)至于“在同一方面”是指事物的modeofexistence,也就是,事物在同一时时刻刻的各有不同不同方面是不同的。
中文里”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意思,很好的理解了同一时刻的时时刻刻不同方面。
例如——韩梅梅现在肉身在成都,但是心却在DOTA游戏里。
这句话描述的是两个方面(肉身和心思)。
再比如——韩梅梅9月10日在北京。
韩梅梅9月10日不在北京。
这句话描述的是同一时刻的一个方面的是既是又不是的状态,这是矛盾的,所以两句话中必然有一个为真,一个为假。
对特定事物进行原因分析的四因论——动力因(EfficientCause),它的活动扭曲可以决定某个事物存在与否或者能够改变其存在的状态。
目的因(FinalCause),对于行动来说,就是这一行动的目的;对于客观事物来说,就是它可以用来做什么。
质料因(MaterialCause),组成事物的具体材料。
形式因(FormalCause),决定一个事物是此及非彼的梅塞县特殊性质。
例如小提琴,用四因论可以做如下分析——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按照四因论统计分析来进行分析,例如一个数学公式,因为它没有明式因。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近来从网上看到一本小书,是一个美国人写的,不足150页,但读起来感觉越来越厚,不得不佩服外国作者的魅力了,甚至连本书的也感慨:越不凡,越平凡!这本书书如其名,就是《简单的逻辑学(BeingLogical)》。
本书将逻辑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是准备,为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而要搭建的必要思想框架。
第二、三章是逻辑的核心,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考。
第二章阐述了引导逻辑思考的基础事实,第三章重点是“论证—逻辑思考”的外在表现形式。
第四章,探讨导致非逻辑思考的态度及思维模式。
第五章围绕“谬误—非逻辑思考”的细节展开。
逻辑,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宽广、深奥、精彩纷呈的领域,这本书既没有刻板的理论论述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这是一本现实应用的指南,对那些初次接触逻辑的人介绍逻辑的基本原理。
它期待造就实践者,而不是理论家。
通读全书,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逻辑学四大原理之一的“充足理由律”(或称因果原理),即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存在就是合理”。
它告诉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
当然“问题”,比如质量问题、投诉问题、收费问题等等,作为事物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理论上,产生其的根源是存在的,也是值得每个人去追寻探究的。
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在结果上留下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首先,在具体探寻问题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结果出发。
每一个问题必然与其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相似之处,是我们要遵循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知道产生某种原因的结果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前面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的知识。
通过统计、评估结果的强度、分布、性质,我们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继续探寻的方向。
这这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
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简单的逻辑学】笔记
第一章: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更加集中的注意力,对各个要素保持敏感实施的客观存在又两种基本形式,事物和事件。
事件由事物组成。
要确认事物的存在,需要考察。
事实可以被认为是客观的。
事物与事件都是客观的,他们都存在于公共领域,原则上可以为每个人所获得。
主观事实的确认基础是对当事人的信任。
正确观念忠实的反应其对象的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我们只能通过观念来了解世界,并不能认为我们只能把我观念。
观念是来源于对事物的理解,是无法脱离事物的。
人类的认知主要由三部分形成,客观存在,人脑反应,我们为其创造的语言。
观念必须和语言紧密切合,人们才能交流。
表达必须回归客观事物。
逻辑的基石是命题。
逻辑学中,陈述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语言上的特定表达方式,只针对可以做出真假判断的命题。
基本原则:不要想当然的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说完整的句子,不能将主观看法当作客观事实,避免使用双重否定,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
避免歧义:让你所运用的词语尽可能有针对性的反映你的意思,可以使听者直接了解到你想表达的。
要对其做出准确的解释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
本体真相,关乎存在的真相。
对立面是虚假幻象。
逻辑真相是关于命题的只能理性,即有没有真实的反映客观事物。
逻辑真相以本体真相为基础。
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同一律:事物只能是其本身。
排中律: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
目前已存在事物的内部变化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矛盾律: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基本原理是不证自明的,而且不能被证明。
灰色地带是真相不能被清洗确认出来的情况,但只是少部分。
存在是因为事物有时候并不是黑白分明的。
负面只有在正面已知的情况下才可以被确认为负面。
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对原因的探究不能半途而废,要一直找到本源。
简单的逻辑学阅读札记
《简单的逻辑学》阅读札记目录一、内容简述 (2)二、逻辑学的基本概念 (3)1. 逻辑学的定义 (4)2. 逻辑学的作用 (5)三、逻辑学的基本规律 (6)1. 同一律 (7)2. 排中律 (7)3. 矛盾律 (8)4. 反证法 (9)四、演绎推理 (10)1. 演绎推理的定义 (11)2. 演绎推理的规则 (11)3. 演绎推理的实例 (13)1. 归纳推理的定义 (15)2. 归纳推理的规则 (16)3. 归纳推理的实例 (17)六、类比推理 (18)1. 类比推理的定义 (19)2. 类比推理的规则 (20)3. 类比推理的实例 (21)七、论证 (22)1. 论证的定义 (23)2. 论证的规则 (23)3. 论证的实例 (25)八、逻辑谬误 (26)1. 逻辑谬误的定义 (28)2. 常见的逻辑谬误类型 (29)1. 逻辑学学习的重要性 (31)2. 如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3)一、内容简述《简单的逻辑学》一书由英国哲学家、教育家伯特兰罗素所著,旨在向读者传授逻辑学的原理与基本概念。
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阐述了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核心内容。
书中对“什么是逻辑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逻辑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思维规律和逻辑方法。
逻辑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指导人们正确思考、合理推理的工具。
通过学习逻辑学,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世界,更加理性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本书详细介绍了概念的基本知识,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在逻辑学中,概念具有明确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通过学习和掌握概念,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更加科学地分析事物的本质。
本书还深入讲解了判断的基本规则和类型,判断是思维的重要环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性的认识。
在逻辑学中,判断分为直接判断和间接判断两种类型。
通过学习和掌握判断的规则和类型,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事物的价值,更加合理地做出决策。
《简单逻辑学》读后感
《简单逻辑学》读后感第一篇:《简单逻辑学》读后感《简单逻辑学》读后感《简单逻辑学》是由美国作家麦克伦尼写的一部著名的逻辑学著作,虽然薄薄的一本书但里面却饱含着丰富的内容。
总之,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受益匪浅,它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让我的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对问题的判断不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而注重理性的思考。
简单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地思考,准确的判断。
简单逻辑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说话的艺术。
《简单逻辑学》这本书很好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一个人说话的逻辑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读全书,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的第三点:万物终有其根源。
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
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是有理由。
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当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事物会是这样时,我们就会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
从理论上来看,关于本源的知识是非常让人感到振奋的,因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们。
但是关于本源的知识同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实践领域,因为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发展,控制事物所带来的影响。
例如,我们可以确定某种细菌是引发某种疾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消灭细菌的方式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我们知道万物的根源后,弄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探寻事物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其结果开始。
我们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现象,并需要为之做出解释。
也就是说我们面对这些客观的事物;去探寻这些事物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所做的探寻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
这就是说,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将在结果上留下其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
这样的逻辑学思考有什么重要的实践意义呢?当我门在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产生了某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可以通过面前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知识。
《简单逻辑学》读书笔记
《简单逻辑学》读书笔记第一章( 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
1.1集中精力,全神贯注。
1.2确认事实。
1.3观念与其对象。
有正确的观念和错误的观念。
1.4观念的本源:主观观念、客观观念。
1.5观念联系事实:简单观念与复杂观念。
错误观念即对客观事物做出偏离其本源的错误反映。
1.6将观念付诸语言。
1.7有效沟通。
语言和观念要匹配,这是第一步。
在逻辑学中,陈述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语言上的特定表达方式,只针对可以做出真假判断的命题。
进行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给听众讲清背景;要说出完整的句子;分清主观和客观,不要将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避免说双重否定的句子;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1.8避免使用模糊多义的语言。
用简洁的词语反映你的本意。
1.9避免使用说隐晦之语,要直抒胸臆。
1.10真相有两种:本体真相、逻辑真相。
有符合论、我们应该注意到:依据融贯说得出来的结论可能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它所仰赖的基础并非客观世界中的现实情况,而是某种理论或思想学说;而任何理论或者思想学说都可能是错误的,或者已经过时,与现实世界并不相符。
呵呵,按照这个逻辑,那么我们所学的知识岂不是很多都是不真实的吗, 第二章( 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2.1基本原理有4个。
同一律:事物只能是其本身。
排中律: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是”或“非”,不存在中间状态。
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矛盾律。
在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2.2灰色地带及人为灰色地带。
负面只有在正面已知的情况下才可以被确认为负面。
2.3万物终有其根源。
探寻事物的本源,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控制事物发展的规律。
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
当我在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不能直接知道产生了某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可以通过面前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知识。
通过评估结果的性质,我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的探寻方向。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摘抄为黑色字体,个人感悟为蓝色字体)编辑手记*阅读的最大成本读者在选购图书的时候,往往把成本支出的焦点放在书价上,其实不然。
时间才是读者付出的最大阅读成本:阅读的时间成本=选择图书所花费的时间十阅读图书所花费的时间十误读图书所浪费的时间*阅读的收益阅读图书最大的收益,来自于获取知识后,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获得品质的改善和提升,由此,油然而生一种无限的满足感。
要分清阅读到底需要什么,能得到什么,只有清楚这些了,才能摆正自己读书的态度,才能有更好的阅读效果。
推荐序:按照基本的逻辑知识,要论证“我们的消费心理还远不够成熟”,需要:A。
先明确消费心理是什么;B.表现的行为现象是什么;C.成熟的表现是什么样子;D.不成熟的表现是什么样子;E.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量化区别。
有了这5点及其具体的说明,才可以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否则,如果都是作者个人观点的沦述,没有统一的、有说服力的衡量标准,则是完全不合逻辑的幼稚表达。
讨论一个命题,需要先确定每一部分的定义是什么,再去论证这个命题,如果没有正确的标准,一切都只是空谈。
素质是一种基本教养,是一种社会公认的行为表现;素质是懂得基本的礼貌,别人讲话时,要保持倾听,然后再发言;素质是尊重基本的社会常识,以及人类文明公认的核心逻辑基础。
所有与素质有关的恶劣、低俗和浅薄,其本质原因都与逻辑有关,是缺乏逻辑的基本知识,缺乏运用逻辑的基本能力,缺乏逻辑的思维方式。
素质是一个人步入社会所必须要具有的一种基本教养,而与素质有关的部分问题,往往其本质都与逻辑思维有关系,提高素质的时候需要同时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
序言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高效地思考。
低能的逻辑将不再是逻辑。
做尽量少的假设。
序言提出逻辑学的主题,即高校思考,而低能的逻辑不算是思考。
在进行逻辑推理的时候,要减少假设的数量,来加大推理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第一章,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学习逻辑学首先意味着我们要对语言保持高度敏感,并且掌握有效运用它们的技巧,因为逻辑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简单的逻辑学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简单的逻辑学《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关于论证。
1.论证是逻辑学的语言,也正是通过论证,才让逻辑得以体现。
1.1论证也即推理,即根据已知正确的第一个观点,推断出第二个观点。
推理就是论证的核心。
1.2论证在本质就是从一个“前提”到一个“结论”。
前提是一个支持性命题,是论证的起点,包含着推理的出发点所依靠的基础事实。
结论是被证明的命题,它在前提的基础上得出,并为大家所接受。
1.3最有效的论证总是试着得出最简单明了的结论。
1.4“逻辑指示词”可以让我们分清前提和结论。
对于前提来说,常见的逻辑指示词:因为、既然、由于;对于结论来说,常见的逻辑提示词:因此、所以、从而。
1.5前提是论证的基础,一个正确论证的第一步,就是要确认前提的正确性。
同时,为了确保论证的有效性,我们还必须保证这个前提可以得出最终正确的结论。
2.命题。
2.1全称命题的特点是,如果它为真,那么这个说法适用于同一类别中所有特定的个体。
2.1.1由全称到特称的推理过程的正确性很简单。
因为如果某个结论是对整个类别成立的,那么它必然对这个类别中的任何部分都成立。
2.1.2由特称到全称的推理则需要正确看待。
因为对部分有效的结论,我们不能说对整体也都成立。
在一些例子中,从特称到全称的论证过程会得出明显是错误的结论。
整体包含部分,但是部分不能代表整体。
2.1.3要实现从特称到全称的正确推理,我们需要保证结论包含的范围完全落在前提的范围之内。
在不能做出确定的结论时,我们可以使用“可能”这个结论。
2.1.4仅仅因为某些特征适合于整体的某个部分,就声称这些特征也必然适合于整体,这是明显的谬误。
但是这种谬误人们常常避免不了,所以在面临类似的情况时应加倍小心。
以偏盖全是人类的某种天性,尽管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2.2断言。
就是对一个命题下结论。
每个命题都包括一个主项(对象)和一个谓项(对对象所说的一切)。
断言是将谓项附着于主项的观念连结过程。
简单逻辑学读后感
简单逻辑学读后感在翻开《简单逻辑学》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逻辑学会和我的日常生活有这么紧密的联系。
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充满枯燥理论和复杂公式的书,但真正读起来,却发现它就像一位亲切的朋友,用简单易懂的方式,给我讲述着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逻辑细节。
书中一开始就提到了“逻辑是智慧的开端,而不是终点”。
这让我不禁反思自己过去的种种行为和思考方式,是不是常常在没有理清逻辑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做出了决定。
就拿我前段时间买衣服的事儿来说吧。
那天,我走进一家商场,准备给自己买一件新的外套。
一进店里,我就被一件色彩鲜艳的夹克吸引住了。
它的颜色是那种特别亮眼的蓝色,款式也很时尚,模特穿上简直帅呆了。
我当时脑子一热,就觉得这一定是我要找的那件衣服。
我迫不及待地拿下来试穿,站在镜子前左看右看。
这时候,店员走过来,一个劲儿地夸我穿上好看,说这衣服的版型多么适合我,颜色又多么衬我的肤色。
我心里那叫一个美啊,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穿着这件夹克走在街上吸引无数目光的场景。
可就在我准备掏钱付款的时候,我突然冷静了一下。
我开始思考,我真的需要这件夹克吗?我平时的穿衣风格大多是休闲舒适的,这件夹克虽然好看,但它的材质比较硬,穿着可能不会那么舒服。
而且,我已经有好几件类似风格的衣服了,买回去估计也穿不了几次。
想到这里,我意识到自己差点就被表面的好看和店员的夸赞冲昏了头脑,而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这其实就是一种逻辑上的漏洞,如果我没有及时刹住车,可能就会花冤枉钱买一件不实用的衣服。
再比如说,我和朋友一起出去旅游的时候,也遇到了需要运用逻辑的情况。
我们在规划行程的时候,朋友说想去一个特别热门的景点,因为大家都推荐。
但我仔细研究了一下那个景点的介绍和评价,发现它虽然有名,但人特别多,游玩体验可能并不好,而且和我们整个行程的路线也不太顺。
于是,我就跟朋友分析,我们这次旅游的目的是放松身心,好好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而不是去那些人挤人的热门景点打卡。
许多人活在自己的逻辑里—《简单的逻辑学》之读书笔记
许多人活在自己的逻辑里—《简单的逻辑学》之读书笔记图片发自简书App《简单的逻辑学》之读书笔记许多人活在自己的逻辑里逻辑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
但是我感觉它也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些话一读就懂,但是用逻辑学一分析反而不懂了,就好比“1 1=2”,但是如果告诉你1 1为什么等于 2,你确定你会听懂吗?又比如许多欧洲品牌的消费主力军是中国人,那么这些人又被评论说“消费心理不够成熟”。
那么按照基本的逻辑知识,需要:A.消费心理是什么;B.表现的行为现象是什么;C.成熟的表现是什么样子;D.不成熟的表现是什么样子;E.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量化区别。
有了这些才有了合乎逻辑的结论。
我们常常呼吁“注意素质”,素质是什么?所有的与素质有关的恶劣、低俗和浅薄,其本质原因都与逻辑有关,是缺乏逻辑的基本知识,缺乏运用逻辑的基本能力,缺乏逻辑的思维方式的表现。
缺乏逻辑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流行病症:逻辑紊乱症候群。
而这本书就是能治愈这一疾病的宝典。
作者说,他在本书中已经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来阐述看似复杂难懂的“逻辑学”了,可是同时他又说不能太简单,那便是“低能的逻辑便不是逻辑”。
但是作者定位就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读后还是可以接受的。
我以为真正的逻辑学绝对不是如此通俗易懂的。
这应该不是本书,是一本普及逻辑学常识的小册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先普及一下概念,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的学问。
逻辑和逻辑学的发展,经过了具体逻辑——抽象逻辑——具体逻辑与抽象逻辑相统一的对称逻辑三大阶段。
图片发自简书App第一章中重点是“有效沟通”。
语言和逻辑密不可分,其中基本原则的第二条是“不要将主观看法当成客观事实”。
有一次我去一家小超市门口开一辆停放的共享单车,在我解锁后,出来一个女孩说:“这车是我送货的,我一会儿要用。
”我说:“这是共享单车。
”她说:“我知道是共享单车,但是它是我送货的。
”她的逻辑如下:这是共享单车,我要送货用的车,所以这是我的车。
简单逻辑学读后感
简单逻辑学读后感逻辑学,一门看似高深莫测,实则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在阅读了《简单逻辑学》这本书后,我对逻辑的认识有了全新的提升。
初读此书,我便被书中深入浅出的讲解所吸引。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逻辑概念和原理剖析得清晰明了,让我这个逻辑“小白”也能轻松入门。
书中首先强调了逻辑思考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日常交流、工作决策,还是解决问题,都离不开逻辑思维。
没有清晰的逻辑,我们的语言可能会变得含混不清,导致误解和冲突;我们的决策可能会盲目冲动,带来不良后果;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会毫无头绪,效率低下。
例如,在工作中,如果我们没有逻辑地规划任务和安排时间,很容易陷入混乱和无序的状态,导致项目延误。
而在与人交流时,如果说话没有逻辑,对方可能无法理解我们的意图,甚至会对我们的表达产生质疑。
逻辑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
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我们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避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书中提到的“因果关系”让我印象深刻。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将先后发生的事情误认为是因果关系,而没有深入思考其中真正的逻辑联系。
比如,看到某人在学习了某个课程后取得了好成绩,就简单地认为是这个课程直接导致了好成绩,而忽略了个人的努力、学习方法等其他因素。
同时,逻辑也是辨别是非的有力工具。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其中不乏虚假和错误的内容。
运用逻辑思维,我们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判断,不被谣言和错误观点所误导。
比如,某些网络谣言看似有理有据,但只要我们用逻辑的方法去分析其论据和论证过程,就能发现其中的漏洞和矛盾。
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这让我在思考和表达时更加谨慎。
比如“偷换概念”,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悄悄地改变了某个关键概念的含义,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还有“诉诸情感”,不是通过理性的论证,而是通过激发他人的情感来达到说服的目的。
了解这些逻辑谬误,能够让我们在面对各种观点和论证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轻易地说服。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关于论证。
1.论证是逻辑学的语言,也正是通过论证,才让逻辑得以体现。
论证也即推理,即根据已知正确的第一个观点,推断出第二个观点。
推理就是论证的核心。
论证在本质就是从一个“前提”到一个“结论”。
前提是一个支持性命题,是论证的起点,包含着推理的出发点所依靠的基础事实。
结论是被证明的命题,它在前提的基础上得出,并为大家所接受。
最有效的论证总是试着得出最简单明了的结论。
“逻辑指示词”可以让我们分清前提和结论。
对于前提来说,常见的逻辑指示词:因为、既然、由于;对于结论来说,常见的逻辑提示词:因此、所以、从而。
前提是论证的基础,一个正确论证的第一步,就是要确认前提的正确性。
同时,为了确保论证的有效性,我们还必须保证这个前提可以得出最终正确的结论。
2.命题。
全称命题的特点是,如果它为真,那么这个说法适用于同一类别中所有特定的个体。
由全称到特称的推理过程的正确性很简单。
因为如果某个结论是对整个类别成立的,那么它必然对这个类别中的任何部分都成立。
由特称到全称的推理则需要正确看待。
因为对部分有效的结论,我们不能说对整体也都成立。
在一些例子中,从特称到全称的论证过程会得出明显是错误的结论。
整体包含部分,但是部分不能代表整体。
要实现从特称到全称的正确推理,我们需要保证结论包含的范围完全落在前提的范围之内。
在不能做出确定的结论时,我们可以使用“可能”这个结论。
仅仅因为某些特征适合于整体的某个部分,就声称这些特征也必然适合于整体,这是明显的谬误。
但是这种谬误人们常常避免不了,所以在面临类似的情况时应加倍小心。
以偏盖全是人类的某种天性,尽管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断言。
就是对一个命题下结论。
每个命题都包括一个主项(对象)和一个谓项(对对象所说的一切)。
断言是将谓项附着于主项的观念连结过程。
测试断言的正确与否,要看断言所表达的是否在实际中相互切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逻辑学——(美)D.Q.麦克尼
第一章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
1.确认事实。
事实的客观存在:事物和事件。
事物是事件的基础。
事实也有主观的
2.观念与对象。
脑中的观念源于对事物的描摹,对事物理解越深刻,观念越清晰
3.人类认识3部分构成:1.客观事物2.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观念)
3.为之创造语言,方便交流
4.简单观念(猫),复杂观念(民主)
5.有效沟通:词语是语言的基石,命题是逻辑的基石。
命题的基础:判断真假
6.有效沟通原则:1.表达背景信息2.说完整的句子3.不要将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主观看法需作论证4.避免双重否定5.根据对象选择合适语言6.避免模糊多义语言
7.避免闪烁式语言
7.真相:所有逻辑推理的目的。
两种基本形态:本体真相和逻辑真相
8.融贯说:一个命题与某个已经得到证明的理论或思想学说一致,那它就是真的
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1.逻辑学四个基本原理:1.同一律:事物只能是其本身
2.排中律:不存在中间状态
3.充足理由律: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4.矛盾律:同一时刻,某个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即是这样又不是这样
2.基本原理:不证自明,不可证明
3.对原因的探索,要究其根本原因
4.区分原因:动力因,目的因,质料因,形式因。
有些事物没有质料因,如数学观念
5.动力因包括主要原因和工具原因
6.定义术语:为避免逻辑论述中语义不清。
两步:1.将要定义的术语放入最相近的类别中2.确定其与同类中其他事物不同的特性。
亚里士多德对人的定义:理性的动物
7.最有效的论证,其结论都是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不一定都对,如主观事实
8.普遍命题:1.陈述的是事实2.适用于真个类别。
两种形式: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
单称命题
第三章逻辑学的语言
1.论证的基本要素:前提(支持性命题),结论(被证明命题)。
前提必须为真,结论才真
2.从全称到特称,全称为真,特称必真。
从特称到全称,需谨慎
3.断言,命题包含主项谓项,断言是将谓项附着于主项的观念联结过程
4.否定命题:全称性否定命题完全隔断观念之间的联结,特称性否定命题部分隔断
5.比较:相似特征的重要性比多少更重要
6.类比论证
7.正确论证:为了使论证正确有力,关注事实(内容真实性)和形式
(结构有效性)。
联言论证和选言论证
8.条件论证:又称假言论证。
具有前瞻性,可靠的预言来自于对过去事实的积累。
如果那么
9.三段论:推导推理的最完整形式,符合正确论证的要求,前提真实且相关,结构合理
10.事实命题和价值命题,以价值命题为前提的论断,永远不能如以事实为前提的论断那样有确定的评判标准。
评判标准是它与建立起它的客观事物的关联程度。
如专家的论断
11.无效论证结构:中项不周延
12.三段论中,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命题,那么它必反映在结论中;两个特称的前提不能得出确定的结论
13.演绎论证:从一般到个别,得出必然性结论。
归纳论证:从个别到一般,得出可能性结论。
整个科学帝国建立在归纳推理的基础上。
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收集零散的信息,以期能举一反三,推导出一般模式
14.只有证据充足的命题可以得出结论,一个缺乏证据的命题仅仅是一个观点。
论证的力量取决于它对客观规律的反应程度
15.构造论证:前提真实,有力(相关度高)。
论证的双重目的:得出正确结论,说服听众接受
第四章非逻辑思维的根源
1.怀疑论:极端怀疑论者宣称世界上没有真相,中度怀疑论者承认真相存在,人类没有能力探知它
2.逃避性不可知论:不否认真相存在,也不认为其不可探知,仅仅声称人们对任何确定的事物的真相都知之甚少,其将某些可以解决的无知同样视为是不可逾越的
3.玩世不恭和盲目乐观主义
4.眼界狭窄
5.情绪和论证:紧张情绪影响理性思维。
永远不要直接调动人们的情感,要努力使人们自己发现真相,只有真相才值得人们为之欢呼雀跃
6.推理的原因:追求真相,合乎逻辑是要合乎真相
7.论证不是争吵
8.真诚的局限性:真诚不能将谬误变成真相。
人要真诚,然而人更要正确
9.常识:逻辑生于常识高于常识
第五章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
1.形式谬误和非形式谬误。
错误推理通常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的方式来战胜正确推理
2.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中项不周延
3.偷换概念:中项多义
4.窃取论题:即循环论证,把有待证明的观点当做不证自明的前提条件
5.虚假假设:假设某物的正确性不经过推理就可以确定
6.稻草人谬误,误用传统,以暴易暴
7.民主谬误:大多数人认为是对的,就判断为对的
8.对人不对事:要关注论证本身,不要针对论证的人
9.滥用专家意见,质的量化,以出身论英雄,止于分析,分类错误
10.简化主义:一个整体大于其组成部分的总和
11.混淆视听:1.它直接诉诸于情感,而不是推理2.它所提供的信息与所要进行的论证毫不相关
12.以笑饰非,以泪掩过
13.无力反驳不算证明
14.设置两难陷阱
15.以先后论因果
16.情感误导,功利误导
17.简化推理:有些听众只听自己想听的东西,有些只喜欢简单的答案。
不要告诉听众想听的,告诉他们真实的。
不要对他们假言欺骗。
无论现实是光明的,黑暗的还是灰色的,都要实话实说。
可能听众不能立刻欣赏你的坦白,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历练后,他们会发现,他们必须面对的只能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