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合集下载

2021届高考生物重点实验突破专练(十)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021届高考生物重点实验突破专练(十)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021年高考生物重点实验突破专练(十)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1.下图为显微镜下二倍体百合(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基因重组可发生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下列关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时需用高倍镜B.在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能观察到赤道板结构C.视野中能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视野中能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3.某中学兴趣小组对果蝇(2n=8)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染色体数日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表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细胞正进行减数分裂B.乙组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C.丙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三组细胞中均含有X和Y染色体4.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染色体复制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CD与DH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CD段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5.某科研小组对蝗虫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测定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c和细胞g都可能发生了染色单体分离B.细胞d、e、f中都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细胞g和细胞b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细胞a可能是精细胞或卵细胞6.某研究者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四个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甲和丙B.细胞甲中含有2个四分体C.图中四个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甲和丁D.丁细胞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一定不相同7.如图为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后绘制的同一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示意图。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实验十三: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用具: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三、方法步骤:
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3、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将两种仓库害虫拟谷盗和锯谷盗共同饲养于面粉中,两者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A.拟谷盗种群增长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第50天以后B.拟谷盗种群似“S”型增长,其增长受种内斗争因素制约C.拟谷盗种群和锯谷盗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D.调查拟谷盗和锯谷盗种群数量可采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2.北京地区的蛙生殖季节是4-6月,在一年中的其他月份,为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可人工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蛙垂体悬浮液。

表中列出了不同月份,制备注射到每只青蛙体内的雌蛙垂体悬浮液所需的垂体个数。

关于这个实验的设计与结论分析错误的是()月份9-12月1-2月3月4月垂体个数 5 4 3 2A.表中数据显示:越接近繁殖季节,所需垂体个数越少B.据此数据可推测:越接近繁殖季节,垂体产生的促性腺激素越少C.据此数据可推测:越接近繁殖季节,蛙卵的成熟程度越高D.若换用雄蛙的垂体,可以获得同样的实验结论3.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

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而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B.Ⅱ3和Ⅲ6的基因型不同,III3的出现是交叉互换的结果C.若Ⅲ1与某正常男性结婚,则子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51D.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64.下图为“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的相关照片,图中MⅠ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MⅡ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

2-1 第2课时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及受精作用

2-1 第2课时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及受精作用

三、受精作用 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图示
说明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 止其他精子进入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彼 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 (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体细胞中的数目。 (2)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 胞(母方)。
2.某生物精原细胞有8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下列数据正确的
是( )
选项
初级精母细胞染 色体数目/条
精子染色 体数目/条
受精卵染色 体数目/条
A
8
B
4
C
4
D
8
4
8
4
4
8
4
8
8
答案:A
3.下图1所示为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其减 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形成了图2所示的4个精 子,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4.某雄性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含量为2a,下图表示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的DNA含量变化曲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微思考2 结合细胞膜的成分,想一想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 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 的什么特性?
提示: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表面的糖 被。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微判断2基于受精作用的原理和意义,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 确。
(1)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细胞核的融合。( √ ) (2)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 (3)未受精时,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 慢。( √ ) (4)有性生殖有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 在自然选择中进化。( √ )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1.3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1.3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1.3
编写人:贺青提审核人:高一备课组
学习目标:
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体验生物多样性的来源。

3、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自主学习:
一、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
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最佳的是
①蚕豆的雄蕊②桃花的雌蕊③蝗虫的精巢④小鼠的卵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的模型构建(P23~P24)
1、(双选)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和核DNA都复制加倍
B.减Ⅱ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性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及同源染色体中的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使同一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
D.减Ⅱ的特点为着丝点分裂,DNA再减半,染色体数目不变
2、如右图,说出配子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1)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表现为自由组合,
该过程发生在时期。

(2)在时期,同源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蝗虫报告

蝗虫报告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________排列在________的位置。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____________。
2、将观察到的动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简图绘制出期的雄蝗虫________里的精母细胞正在进行__________,因此,在它的精巢管内可以找到处于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
实验材料用具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
1、把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放到显微镜的_________上,用_________夹好。
2、调好显微镜在_________下观察,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3、先在_________下依次找到件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_________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4、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左眼观察,右眼绘图)。
4、本实验我们主要观察分裂期的细胞,因为间期细胞遗传物质载体以细丝状的染色质状态存在,只有分裂期细胞才能清晰地看到染色体。
5、注意区分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的状态、数目。
实验结果
1、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相比,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呢?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每对__________分别排列在______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整套____________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____________构成。
注意事项
1、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需要观察的细胞后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再换成高倍镜观察细胞。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一、实验原理
1.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

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在刚开始开花时期的上午9:00—12:00植物减数分裂最旺盛。

二、目标要求
1.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2.学会制作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并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三、实验材料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植物花蕾,载玻片,盖玻片,龙胆紫或亚甲基蓝染液,显微镜等。

四、方法步骤
1、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1)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高倍镜观察: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3)绘图: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2、观察植物细胞减数分裂
(1)取材:始花期晴天上午9∶30~11∶30采取长度为1~5 mm的幼蕾。

(2)固定:卡诺固定液固定24 h后转入70% 乙醇中。

(3)染色:龙胆紫染液染色并压片。

(4)观察:光学显微镜镜检统计并照相。

五、结果与讨论
1.蝗虫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图片
2.植物减数分裂部分图片。

实验10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解析版)

实验10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解析版)

实验10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核心知识回顾1、实验原理蝗虫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

此过程要经过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和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步骤(1)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制片。

(2)在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3)先在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3、要点探究(1)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中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的原因分析。

(2)精巢内精原细胞存在的细胞分裂方式,能否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个完整的分裂过程。

(3)精巢内精原细胞既可进行分裂,又可进行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为的不同细胞分裂图像。

【答案】1、精母两形态位置数目2、(1)漂洗染色(2)低(3)低高3、(1)雄性个体产生精子的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的数量。

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其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能继续完成减数分裂Ⅱ。

(2)细胞在解离的时候已经死亡,在显微镜下看不到一个完整的分裂过程。

(3)有丝减数n、2n、4n➢高考真题剖析4、(2020·江苏)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不定项)()A、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B、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C、图乙细胞中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丁参考答案:CD解析:观察题图可知,图甲含有五组荧光点,且每组荧光点较大,在细胞中散乱分布,结合题干信息可知,拟南芥(2n=10)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共10条染色体,即5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前期会形成5个四分体,可知图甲为四分体时期,即减数分裂Ⅰ前期;图乙的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即减数分裂Ⅰ中期;图丙的细胞每一极含有5个小的荧光点,应该为减数分裂Ⅱ中期,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图丁中含有4组荧光点,每组5个,应该是减数分裂Ⅱ完成,形成了4个精细胞。

新教材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0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课件必修2

新教材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0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课件必修2

二.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以动物细胞为例) 1.列表比较
分裂方式 比较项目
分裂的细胞
减数分裂
原始生殖 细胞
有丝分裂
体 细胞或 原始生殖 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两次
一次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形
不 同 点
同源染色体 的行为
成 体 ②
四分体 ,非姐妹染色单 交叉互换 ;
减Ⅰ后 期同源染色体分
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 不分离,无交叉互换

②前期:均由 中心体 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核膜和核仁消失,

染色质 逐渐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同 ③中期:染色体均在赤道板 位置聚集

④后期:均由纺锤丝 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⑤末期:均由 细胞膜 内陷将细胞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新的核膜 和核仁,染色体 解螺旋形成染色质
二.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以动物细胞为例)
二.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以动物细胞为例)
例5.(2021·辽宁,12)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果蝇,体内一个精原细胞进
行有丝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在染色体复制后彼此配对,非姐妹染色
单体进行了交换,结果如图所示。该精原细胞此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
胞,均进入减数分裂,若此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变异,则
前的间期 前的间期
前期、中期
Ⅰ全过程和 减数分裂Ⅱ的前期、中期
二.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以动物细胞为例)
4.细胞分裂的曲线辨析 (3)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或染色体与核 DNA比值变化,请辨析下图曲线中各段代表的相关时期:
后期 Ⅱ后期
后期、末期 Ⅱ后期、末期
二.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以动物细胞为例) 4.细胞分裂的柱形图辨析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进阶训练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单元检测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进阶训练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单元检测

第2章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时,细胞数最多的是()A.初级精母细胞B.次级精母细胞C.精细胞D.精原细胞2.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0,减数分裂时的联会时期、四分体时期、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依次是()A.80、80、40、40 B.40、40、20、20C.40、80、40、20 D.80、80、40、203.父母的染色体组成均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孩子。

从根本上说,其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发生在什么时期?()A.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C.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4.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有染色体2条,染色单体4条,DNA分子4个B.1的染色单体与2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C.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5.下图所示的四个某生物的精细胞中,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⑤6.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测定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眼与棒眼是一对相对性状B.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C.控制黄身和截翅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果蝇的每个细胞中都能表达7.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

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8.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的组合的种类也越多9.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其正确性B.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等位基因,呈线性排列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的决定有关D.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10.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 Word版含答案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1.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重、难点)2.知道受精作用的过程。

3.说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意义。

(重点)4.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1.实验原理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的变化,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1)装片的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显微观察探讨1:能否在一个装片中观察到精原细胞持续性的变化?提示:否,因为固定装片中细胞为死细胞。

探讨2:观察减数分裂实验为什么不选择雌性个体?提示:卵细胞产生数量少;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

[思维升华]1.观察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量,因此在选择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时,要选择分裂旺盛的雄性个体生殖器官——被子植物的花药或动物的睾丸(精巢)。

另外,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所以要完整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像,特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像,一般不选择雌性个体。

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图像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区别是无同源染色体。

1.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①蚕豆的雄蕊②桃花的雌蕊③蝗虫的精巢④小鼠的卵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要想观察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必须要求观察材料能够连续地完成减数分裂的过程且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多。

蚕豆的雄蕊和蝗虫的精巢中的细胞能够完整地进行减数分裂且数量多;而桃花的雌蕊中和动物的卵巢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很少,并且减数分裂过程不完整,不易观察到。

【答案】 C2.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2倍,该切片取自() 【导学号:10090050】A.人的小肠表皮B.家兔胚胎C.绵羊肝脏D.牛精巢【解析】人的小肠、家兔胚胎及绵羊的肝脏,这些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出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的时期,而牛的精巢内,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01
磷酸盐缓冲液(PBS)
02
甲醇或乙醇
03
吉姆萨染料
04
蒸馏水
02
实验步骤
蝗虫的采集与固定
采集健康、成熟的雄 性蝗虫。
固定液通常使用卡诺 氏液或无水乙醇。
将蝗虫放入固定液中 ,用针轻轻搅拌,使 蝗虫充分固定。
精母细胞的分离
用显微镊子小心地将睾丸取出 ,放入离心管中。
用吸管吸取生理盐水冲洗睾丸 ,去除杂质。
染色体特点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 分裂两次,最终形成四个精细胞。
遗传物质特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遗传物 质减半,产生单倍体。
染色体数目与行为变化的意义
染色体数目变化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 从二倍体减少到单倍体,再恢复
到二倍体。
行为变化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分离等行 为变化,确保遗传物质的准确分配 。
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细胞质分裂 为两个子细胞。
染色体数目与行为变化
染色体数目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从2n减少到n,完成减半。
行为变化
染色体在前期开始浓缩,形成明显的染色体块;中期时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时向两极移动;末期时分裂为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
DNA复制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观察
实验结果受观察条件限制
03
观察条件如显微镜的分辨率、光线等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对实验方法的改进建议
改进固定装片制作方法
通过改进固定装片的制作方法,提高装片的质量和稳定性,减少 误差。
引入定量分析方法
引入定量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化分析,提高实验结果的 客观性和准确性。

2021届高考生物重点实验突破专练(十)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021届高考生物重点实验突破专练(十)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021年高考生物重点实验突破专练(十)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1.下图为显微镜下二倍体百合(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基因重组可发生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下列关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时需用高倍镜B.在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能观察到赤道板结构C.视野中能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视野中能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3.某中学兴趣小组对果蝇(2n=8)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染色体数日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表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细胞正进行减数分裂B.乙组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C.丙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三组细胞中均含有X和Y染色体4.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染色体复制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CD与DH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CD段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5.某科研小组对蝗虫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测定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c和细胞g都可能发生了染色单体分离B.细胞d、e、f中都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细胞g和细胞b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细胞a可能是精细胞或卵细胞6.某研究者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四个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甲和丙B.细胞甲中含有2个四分体C.图中四个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甲和丁D.丁细胞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一定不相同7.如图为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后绘制的同一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示意图。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2020-高考一轮
习题精练
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2020-高考一轮
2020-高考一轮
土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三、方法步骤 1、取样:取样可以在野外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采集小动物:使用诱虫器取样,比较方便且效果较好,但时 间可能要长一些。也可采用简易采集法: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在 瓷盆内,用放大镜观察,同时用解剖针寻找。发现体形较大的 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体形较小的动物可用吸虫管 采集。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酒精中,也可将活着的小动物放 入试管中 3、观察和分类:需要借助动物分类的专业知识。 4、统计和分析:要求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并据此进行 数据分析
习题精练
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 列问题:
(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 大量消耗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2025届新疆自治区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2025届新疆自治区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2025届新疆自治区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为“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的相关照片,图中MⅠ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MⅡ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过程中要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操作B.该实验可直接用高倍镜进行观察C.可在显微镜视野下观察到乙图变化的连续过程D.可在图乙的MⅠ①中找到图甲的结构2.下图是关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网(d,e,f,h表示完整的细胞器),其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注:虚线框内仅是物质转变与合成A.自养型生物都含有结构dB.一切细跑均能发生膜流现象C.膜流其实是生物膜流动性的体现,质壁分离与复合过程中发生了膜流D.细胞膜蛋白的更新与f→g→h→g→c途径有关3.下图是甲产生的物质N对乙的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甲为T细胞,则物质N和乙可以是淋巴因子和B细胞B.若甲为小肠黏膜,则物质N和乙可分别表示促胰液素和胰岛细胞C.若甲为甲状腺细胞,则物质N和乙可以是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细胞D.若甲为突触前神经元,则物质N和乙可分别为神经递质和肌肉细胞4.科研人员采用错时添加或除去DNA合成抑制剂的方法,制备了均处于G1/S临界处的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群,现将上述细胞群转移至正常培养液中继续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转移至正常培养液后,细胞首先进行的是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B.由于间期长于分裂期,适当时间后制片观察,可发现间期细胞占绝大多数C.在中期,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该细胞的染色体组型图D.在末期,分离的两套染色体的距离相比后期进一步加大5.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lm2的石头。

创新设计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本答案

创新设计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本答案

创新设计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本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共32小题,1-14小题每题1分;15-32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选择雄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更易观察到减数分裂B.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也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C.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D.所观察细胞染色体数量不可能为精子的4倍(正确答案)2.下列有关减数分裂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①形成四分体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四分体时期“互换”④细胞质分裂⑤联会⑥DNA复制⑦姐妹染色单体分开⑧着丝粒分裂⑨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单选题] *A.⑥⑤①③②⑨④⑧⑦④(正确答案)B.④⑥③②⑨⑧⑤⑦①④C.⑥⑤③⑧④⑦②⑨①③D.②⑨①③④⑤⑧⑥⑦④3.如图所示为正在进行正常减数分裂的某细胞,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核DNA=1∶4B.1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只有3和4C.图中颜色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非同源染色体(正确答案)D.该生物的体细胞也含有4条染色体,两个四分体4.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下列细胞中,肯定和可能存在两条X染色体的是( )①精原细胞②卵原细胞③初级精母细胞④初级卵母细胞⑤次级精母细胞⑥次级卵母细胞 [单选题]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②④⑤⑥(正确答案)5.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数目相等B.卵细胞形成过程发生了2次细胞质不均等分裂C.精细胞需要经过变形形成精子D.卵细胞含有的四分体数目是卵原细胞的一半(正确答案)6.某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豚鼠,其卵巢中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四个子细胞,已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单选题] *A.AB、Ab、abB.aB、Ab、Ab(正确答案)C.Ab、aB、aBD.Ab、Ab、Ab7.下列为真核生物细胞增殖过程中的图像及相关物质变化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子染色体A和B相同位置基因可能不同(正确答案)B.甲图仅能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的图像C.乙图中fg段的变化与着丝粒分裂有关D.乙图中kl段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无关8.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患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他们的儿子都正常,女儿均患此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患者的体细胞都有成对的钟摆型眼球震颤基因C.患者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有钟摆型眼球震颤基因的占1/4D.若患病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则子女都有可能是正常的(正确答案)9.下列有关红绿色盲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红绿色盲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红绿色盲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红绿色盲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D.男性红绿色盲致病基因一定来自母亲(正确答案)10.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对d为完全显性)。

山东省无棣二中2023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无棣二中2023届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类单链+RNA病毒,其自身RNA能直接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复制时,以该+RNA为模板复制出-RNA,然后再以-RNA作模板合成若干子代+RNA。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的生命活动主要由其RNA分子承担B.新型冠状病毒的增殖过程中只存在两种碱基配对方式C.dATP是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原料之一D.新型冠状病毒依赖于宿主细胞而存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2.在一个果蝇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用该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交配,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

从遗传学角度分析,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C.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D.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3.某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光合曲线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曲线;图2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24h测定的温室内CO2浓度以及植物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1中,当温度达到55℃时,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活B.6h时,图2叶肉细胞产生[H]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等C.18h时,图2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O2量大于线粒体消耗的O2量D.该植株在进行光合作用且吸收CO2的量为0时,在两图中的描述点共有4个4.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是生物两个重要的代谢过程,以下不.属于它们共有的特征是()A.需要水的参与,有ATP产生B.需要多种酶的催化C.速率受CO2浓度影响D.全程发生在双层膜结构中5.下图为“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的相关照片,图中MⅠ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MⅡ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面观) 二分体的着丝粒纵 裂,染色体向细胞 的两极移动。
(极面观) 两组染色体移到细胞 两极,数目只有精原 细胞的一半,即只有 11条或12条。
精品课件
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细胞拉长,染色体聚集, 细胞中央凹陷,逐渐形成 含有单倍体染色体数目的 精细胞。
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
精细胞的体积比次级精细 胞小,形状逐渐由圆形变 成椭圆形,并最终形成细 长锤形的头部和丝状尾部 的精子。
精品课件
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 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3,并 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细线期 初级精母细胞比精原细胞 大,此时染色体呈细丝, 首尾难分,绕成一团。
精品课件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1
2
3
精品课件
4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每个四分体含有两个 二分体,并开始分开。
精品课件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二分体开始向细胞的 两极移动。一极含11 个二分体,而另一极 含11个二分体和X染 色体。
【答案】C
精品课件
同源染色体移到细胞 两极,形似菊花。
精品课件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细胞拉长,染色体聚集, 细胞中央凹陷,逐渐形 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精品课件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比初级精 母细胞小,接着进入第 二次成熟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 赤道面上。
精品课件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精品课件
(2013江苏卷)8. 右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 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1、2、3、4 各表示一条 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B. 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 倍 C. 染色体1 与2 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D. 染色体1 与3 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精品课件
材料用具 蝗虫精母细胞减 数分裂固定装片 显微镜
精品课件
蝗虫减数分裂照片
蝗虫精细管的纵切面
蝗虫精巢由许多精细管组成, 每个精细管又包括若干胞囊, 每个胞囊内具有发育阶段相 同的生殖细胞。精细管盲端 为精原细胞,开放端为精子, 两者之间是处于不同发育阶 段的精子。
处于间期的精原细胞
间期的精原细胞近圆形,核 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颜 色为均匀的紫红色,胞质少, 为浅红色。
实 验四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精课件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 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 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 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 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精品课件
材料
蝗虫染色体属XO式,雄性为23条染 色体,雌性为24条染色体,常见的雄 蝗虫的体细胞为23条染色体,其中一 条为X染色体。染色体的体积较大, 分裂各期容易观察,又加取材容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