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件光学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课件波动光学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课件波动光学](https://img.taocdn.com/s3/m/63bc6a7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3.png)
•The end!
答案:C
条纹间距
x D
d
波动光学练习题(一)
• 一、选择题
3.如图,光垂直入射到四个厚度均为e 的薄层上,这些薄层及其上下方介质的折射率都 已在图中给出。薄层的折射率用 n 表示,入射单色光波长用 表示,若薄膜上下表面
两反射光发生相消干涉,波长 满足关系式 2ne k, k 1, 2, 3... 的情况为( )
光的干涉
一 相干光的获得
1. 相干条件:振动方向相同、振动频率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 恒定.
2. 相干光的获得方法
波阵面分割法
振幅分割法
s1
光 * s2 源
光的干涉
二 杨氏双缝干涉
Dd
r d sin
S1 d
r1
B
r2
x
x Dtg D sin d
S2
D
r x
干涉条件
D
r
d
x
D
=
k
k 0,1, 2,
射面的振动大于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 .
布儒斯特角
tgi0
n2 n1
反射光 完全偏振光 ,振动面垂
直于入射面.
折射光 部分偏振光,平行于入
玻璃
射面的振动大于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 .
波动光学练习题(一)
•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E上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若将其中的 一条缝盖住,则( ) (A) 干涉图样不变; (B) 干涉条纹间距不变,亮纹强度降为原来的一半; (C) 干涉条纹间距不变,亮纹强度降为原来的1/4; (D) 不再出现干涉条纹。
1.波长为 500nm的绿光投射在间距 d为 的双缝上,在距离 180cm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系列光学-ppt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系列光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4d9fd4ee06eff9aff8076a.png)
的:D〔 〕
y
y
y
y
y
O
θ a
x
O A
xO B
x
O C
xO D
x
分析:将光学资料沿y轴方向分成很多薄层 ,由空气刚进入资料时,折射角减小,然后,折
射角逐渐增大,直到发生全反射,再以相反的过 程前往,因此D图正确,
微波炉是一种利用微波的电磁能加热食物的新型炊 具,微波的电磁作用使食物内的分子高频率地运动而 产生热,并能最大限制地保管食物内的维生素。关于
中,一束白光射到AB面上,那么 〔A 〕
A. 光束向上偏折,紫光在光谱的上方 B.光束向上偏折,紫光在光谱的下方 C.光束向下偏折,紫光在光谱的上方 D.光束向下偏折,紫光在光谱的下方
解:光束在AB面发生折射,由n= sin r / sin i , 中空的棱
镜中的空气折射率小于水,∴ i <r ,光束向上偏折.
微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B〔D 〕
A. 微波产生的微观机理是原子外层的电子遭到激发
B. 微波的频率小于红外线的频率
C. 对于一样功率的微波和光波来说,微波每秒发出的
“光子〞数较少
D. 实验中,微波比光波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景象
如图,a和b 都是厚度均匀的平玻 璃板,它们之间的夹角为φ,一细光束以入射角θ从P 点射入,θ > φ,知此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那么 当光束透过b板后, 〔 〕
解:玻璃砖内的某一点M经折射 成像于S′,不难看出:
AQ= 3 m r=30 °AM=3m
∴M S′= 2 m
玻璃砖的上外表是平面镜,直尺 上另一点N经反射成像于S′,
NA=1m
∴ N S′ = 2 m
F cm
6
y
y
y
y
y
O
θ a
x
O A
xO B
x
O C
xO D
x
分析:将光学资料沿y轴方向分成很多薄层 ,由空气刚进入资料时,折射角减小,然后,折
射角逐渐增大,直到发生全反射,再以相反的过 程前往,因此D图正确,
微波炉是一种利用微波的电磁能加热食物的新型炊 具,微波的电磁作用使食物内的分子高频率地运动而 产生热,并能最大限制地保管食物内的维生素。关于
中,一束白光射到AB面上,那么 〔A 〕
A. 光束向上偏折,紫光在光谱的上方 B.光束向上偏折,紫光在光谱的下方 C.光束向下偏折,紫光在光谱的上方 D.光束向下偏折,紫光在光谱的下方
解:光束在AB面发生折射,由n= sin r / sin i , 中空的棱
镜中的空气折射率小于水,∴ i <r ,光束向上偏折.
微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B〔D 〕
A. 微波产生的微观机理是原子外层的电子遭到激发
B. 微波的频率小于红外线的频率
C. 对于一样功率的微波和光波来说,微波每秒发出的
“光子〞数较少
D. 实验中,微波比光波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景象
如图,a和b 都是厚度均匀的平玻 璃板,它们之间的夹角为φ,一细光束以入射角θ从P 点射入,θ > φ,知此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那么 当光束透过b板后, 〔 〕
解:玻璃砖内的某一点M经折射 成像于S′,不难看出:
AQ= 3 m r=30 °AM=3m
∴M S′= 2 m
玻璃砖的上外表是平面镜,直尺 上另一点N经反射成像于S′,
NA=1m
∴ N S′ = 2 m
F cm
6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物理课件(新高考新教材):光学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物理课件(新高考新教材):光学](https://img.taocdn.com/s3/m/65953d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a.png)
命题角度2光的折射与全反射综合应用
(1)光从折射率为n的某种介质射向空气(真空)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
则 sin
1
C= 。
(2)利用好光路图中的临界光线,准确地判断出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光路图是
解题的关键,且在作光路图时应尽量与实际相符。
深化拓展
求解光的折射、全反射问题的两个关键点
典例剖析
例1 (命题角度2)(2022湖南卷)如图所示,某种防窥屏由透明介质和对光完
答案 D
解析 米波是电磁波,能产生偏振现象,A错误;由c=λf可得米波的频率约为厘
米波频率的
1
,B错误;米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厘米波的传播速度,C错误;
100
雷达的分辨率是与其所使用的频率有着密切关系的,频率越高,分辨率也就
越高,所以常规雷达比米波雷达的分辨率更高,D正确。
2.(命题角度1)(2023山东泰安一模)利用薄膜干涉可以测量圆柱形金属丝的
C错误。当a光在PM面发生全反射时,设在PM面的入射角为α,在OM面的
入射角为θ,根据几何关系可得θ=2α-45°,可得当α<45°时,θ<α,故当a光在
PM面发生全反射时,存在从OM面出射的光,选项A正确,D错误。
2.(命题角度1)(2023全国乙卷)如图所示,一折射率为 2 的棱镜的横截面为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AB=AC=l,BC边所在底面上镀有一层反射膜。一细
隐形飞机的回波。而米波雷达采用波长为1~10 m的米波,与隐形飞机的外
形尺寸相匹配,从而发生谐振,大大增强了飞机回波信号的能量,从而使飞
机的隐形效果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米波不能产生偏振现象
B.米波的频率约为厘米波频率的10倍
年高三物理轮复习光学课件文稿演示
![年高三物理轮复习光学课件文稿演示](https://img.taocdn.com/s3/m/72063b538762caaedc33d461.png)
B.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 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C.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 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折射
D.内芯的折射率与外套的相同,外套的材 料有韧性,可以起保护作用
偏
折
频
同种 介质
波
临
向 射 中传 界
角 率 率 播的 长 角
速度
红小 小 小 大 大 大
紫大 大大 小 小小
6、白光照射时,不同 色光在不同位置相互 加强,因此是彩色条 纹。
7、膜越厚,不同色光 亮纹越密集,因此膜 要足够薄,才能看到 白光干涉条纹。
薄膜干涉在技术上的应用 1、检查物体表面的平整程度
如果被检测表面是平整的,将
光在空气层的上 看到与底线平行的干涉条纹.
下表面发生反射,
这两束反射光发 原因:厚度相等的地方,光程
红光与绿光的频率之比为 3:4
3、如图所示,只含黄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 PO,沿半径方向射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 被分成两光束OA和OB沿如图所示方向射 出.则
A.OA为黄光,OB为紫光 B.OA为紫光,OB为黄光 C.OA为黄光,OB为复色光 D.OA为紫光,OB为复色光
4.如图所示,一束红光和一束紫光从空气中
2、增透膜:透镜表面涂一层薄膜,当薄膜前后两
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的路程差为:
2d
=
λ膜
2
即薄膜的厚度:d = λ膜
4
两列反射光干涉相消,减小了反射光
的能量,增强了透射光的能量,称为增
透膜。
增透膜
3、牛顿环
光的衍射
1、光的衍射:光离开直线路径绕过障碍 物,到达阴影里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现 象。
2、明显衍射的条件 障碍物或狭缝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小
C.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 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折射
D.内芯的折射率与外套的相同,外套的材 料有韧性,可以起保护作用
偏
折
频
同种 介质
波
临
向 射 中传 界
角 率 率 播的 长 角
速度
红小 小 小 大 大 大
紫大 大大 小 小小
6、白光照射时,不同 色光在不同位置相互 加强,因此是彩色条 纹。
7、膜越厚,不同色光 亮纹越密集,因此膜 要足够薄,才能看到 白光干涉条纹。
薄膜干涉在技术上的应用 1、检查物体表面的平整程度
如果被检测表面是平整的,将
光在空气层的上 看到与底线平行的干涉条纹.
下表面发生反射,
这两束反射光发 原因:厚度相等的地方,光程
红光与绿光的频率之比为 3:4
3、如图所示,只含黄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 PO,沿半径方向射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 被分成两光束OA和OB沿如图所示方向射 出.则
A.OA为黄光,OB为紫光 B.OA为紫光,OB为黄光 C.OA为黄光,OB为复色光 D.OA为紫光,OB为复色光
4.如图所示,一束红光和一束紫光从空气中
2、增透膜:透镜表面涂一层薄膜,当薄膜前后两
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的路程差为:
2d
=
λ膜
2
即薄膜的厚度:d = λ膜
4
两列反射光干涉相消,减小了反射光
的能量,增强了透射光的能量,称为增
透膜。
增透膜
3、牛顿环
光的衍射
1、光的衍射:光离开直线路径绕过障碍 物,到达阴影里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现 象。
2、明显衍射的条件 障碍物或狭缝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小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热学 光学 原子物理 机械波模型整理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热学 光学 原子物理 机械波模型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cb5b45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5.png)
n
-13.6 eV。
②氢原子的半径公式:rn=n2r1(n=1,2,3,…),其中 r1 为基态半径,又称玻尔半径,其
数值为 r1=0.53×10
-10
m。
一、核心考点4
波尔氢原子光谱模型
1.轨道量子化
=1 2
2.能量量子化
=12(1 =-3.6ev)
3.能级跃迁
1
1
hv=h = - = 12 − 12= 1 (2 − 2)
轻核和重核,比结合能小,平均核子质量重。
5.孤立的核子比结合能为0,质量最重 。
课堂思考讨论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原子核内部结构,相互作用,核反应的本质
结合能,比结合能,质量亏损的概念
2.用公式描述放能反应
3.典型核反应方程式及意义
一、核心考点3
1.衰变规律及实质
(1)α衰变和β衰变的比较
衰变类型
(t- )
二、考点问题清单
3.已知X=0质点的位置坐标求任意位置X质点坐标
Y
2
X
已知:0时刻X=0质点的位置坐标
求:任意位置X质点坐标
1. X= 0质点位置相位0 = 6
6
2.X质点位置相位 = +
3.Y=Asin[ 6 +
2
X]
2
(X)
二、考点问题清单
4.已知0时刻的0 质点位置y=
衰变方程
衰变实质
α 衰变
β 衰变
A
A-4
4
Z X―→Z-2 Y+2He
A
A
0
Z X―→Z+1Y+-1e
-13.6 eV。
②氢原子的半径公式:rn=n2r1(n=1,2,3,…),其中 r1 为基态半径,又称玻尔半径,其
数值为 r1=0.53×10
-10
m。
一、核心考点4
波尔氢原子光谱模型
1.轨道量子化
=1 2
2.能量量子化
=12(1 =-3.6ev)
3.能级跃迁
1
1
hv=h = - = 12 − 12= 1 (2 − 2)
轻核和重核,比结合能小,平均核子质量重。
5.孤立的核子比结合能为0,质量最重 。
课堂思考讨论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原子核内部结构,相互作用,核反应的本质
结合能,比结合能,质量亏损的概念
2.用公式描述放能反应
3.典型核反应方程式及意义
一、核心考点3
1.衰变规律及实质
(1)α衰变和β衰变的比较
衰变类型
(t- )
二、考点问题清单
3.已知X=0质点的位置坐标求任意位置X质点坐标
Y
2
X
已知:0时刻X=0质点的位置坐标
求:任意位置X质点坐标
1. X= 0质点位置相位0 = 6
6
2.X质点位置相位 = +
3.Y=Asin[ 6 +
2
X]
2
(X)
二、考点问题清单
4.已知0时刻的0 质点位置y=
衰变方程
衰变实质
α 衰变
β 衰变
A
A-4
4
Z X―→Z-2 Y+2He
A
A
0
Z X―→Z+1Y+-1e
精选-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鸭模块第二讲振动和波动光学课件
![精选-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鸭模块第二讲振动和波动光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9912192f60ddccdb38a006.png)
19
[归纳总结] “一分、一看、二找”巧解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综合问题 (1)分清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只要看清横坐标即可,横坐标 为 x,则为波的图像,横坐标为 t,则为振动图像。 (2)看清横、纵坐标的单位,尤其要注意单位前的数量级。
(3)找准波的图像对应的时刻。
(4)找准振动图像对应的质点。Biblioteka 最新精选中小学课件
20
考点二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一)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1.折射率 (1)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 之比叫做介质的折射率,公式为 n=ssiinn θθ12。 (2)实验和研究证明,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 传播速度 c 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 之比,即 n=vc。
面: 1.依据题目条件,正确分析可能的全反射及临界角。
2.通过分析、计算确定光传播过程中可能的折射、反射, 把握光的“多过程”现象。
(1)请写出质点P做简谐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2)如果波从P点传到Q ,求波速的大小。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8
解析:(1)由题图可知振幅为 A=0.4 m,角速度为: ω=2Tπ=π2 rad/s 所以质点 P 做简谐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 y=0.4cos 0.5πt(m)。 (2)由振动图像可知,P 点在正向最大位移处,且将向下振动时,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7
2.波的叠加问题
(1)两个振动情况相同的波源形成的波,在空间某点振动加
强的条件为 Δx=nλ,振动减弱的条件为 Δx=nλ+2λ。两个振动 情况相反的波源形成的波,在空间某点振动加强的条件为
Δx=nλ+2λ,振动减弱的条件为 Δx=nλ。 (2)振动加强点的位移随时间而改变,振幅最大。
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光学
![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光学](https://img.taocdn.com/s3/m/ffc8584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a.png)
等于光束a的强度D. 光束c的强度小于O点处折射光束OP的强度
真题再现
4.(2020浙江.13)如图所示,圆心为O、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置于水
平桌面上,光线从P点垂直界面入射后,恰好在玻璃砖圆形表面发生全反
射;当入射角θ=60°时,光线从玻璃砖圆形表面出射后恰好与入射光
平行。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A.玻璃砖的折射率为1.5B.OP之间
的距离为
为30°
2
3
C.光在玻璃砖内的传播速度为 D.光从玻璃到空气的临界角
2
3
真题再现
5.(2019浙江.14)波长为λ1和λ2的两束可见光入射到双缝,在光屏上
观察到干涉条纹,其中波长为λ1的光的条纹间距大于波长为λ2的条纹间
距.则(下列表述中,脚标“1”和“2”分别代表波长为λ1和λ2的光所
D.光斑 P 移动距离 x 与水面下降距离 h 间关系满足 x=12h
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由图可看出 OO′=h,AB=
sin α
3
x,由 n=sin β,可知 sin β=5,则 β=37°,由几何
关系可知 O′B=htan α,O′A =htan β,则 AB=
7
7
O′B-O′A=12h,即 x=12h,D 正确;
点,经折射后在水槽底部形成一光斑P.已知入射角α=53°,水的折射率
=
4
,真空中光速c=3.0×108
3
m/s,打开出水口放水,则光斑在底面移
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激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v=4.0×108 m/s
B.仅增大入射角α,激光能在水面发生全反射
C.光斑P移动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7
两种频率的细激光束的
真题再现
4.(2020浙江.13)如图所示,圆心为O、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置于水
平桌面上,光线从P点垂直界面入射后,恰好在玻璃砖圆形表面发生全反
射;当入射角θ=60°时,光线从玻璃砖圆形表面出射后恰好与入射光
平行。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A.玻璃砖的折射率为1.5B.OP之间
的距离为
为30°
2
3
C.光在玻璃砖内的传播速度为 D.光从玻璃到空气的临界角
2
3
真题再现
5.(2019浙江.14)波长为λ1和λ2的两束可见光入射到双缝,在光屏上
观察到干涉条纹,其中波长为λ1的光的条纹间距大于波长为λ2的条纹间
距.则(下列表述中,脚标“1”和“2”分别代表波长为λ1和λ2的光所
D.光斑 P 移动距离 x 与水面下降距离 h 间关系满足 x=12h
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由图可看出 OO′=h,AB=
sin α
3
x,由 n=sin β,可知 sin β=5,则 β=37°,由几何
关系可知 O′B=htan α,O′A =htan β,则 AB=
7
7
O′B-O′A=12h,即 x=12h,D 正确;
点,经折射后在水槽底部形成一光斑P.已知入射角α=53°,水的折射率
=
4
,真空中光速c=3.0×108
3
m/s,打开出水口放水,则光斑在底面移
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激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v=4.0×108 m/s
B.仅增大入射角α,激光能在水面发生全反射
C.光斑P移动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7
两种频率的细激光束的
高考物理光学ppt课件
![高考物理光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0d8a9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f.png)
折射现象
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不同介质中光速不同,折射率与光速 成反比。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如棱镜分 光、透镜成像等。
2024/1/25
9
全反射与临界角
全反射现象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或等于某一特定 角度(临界角),则光线完全反射回原介质,不再进入光疏介质。
2024/1/25
22
06 高考物理光学备考策略
2024/1/25
23
熟悉考纲要求和考试形式
2024/1/25
01
仔细阅读并理解高考物理考纲中 光学部分的要求,明确考试形式 和评分标准。
02
了解历年高考物理光学试题的命 题规律和难易程度,为备考制定 合理的复习计划。
24
系统复习光学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几何光学的 基本概念和规律,如 光的反射、折射、全 反射等。
27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5
28
全反射现象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就会 发生全反射现象。
20
考点二:透镜成像原理及应用
透镜的分类及特点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光学性质及其成像特点 。
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在透镜的不同位置时,成像的位置、大小和 倒正情况。
透镜的应用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如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
2024/1/25
15
光的干涉现象及应用
双缝干涉
光通过两个小缝后,在屏幕上产 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用于测
量光的波长。
薄膜干涉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Ⅰ 专题18 光学(同步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Ⅰ 专题18 光学(同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a2de4169eae009581becb0.png)
解析:由光在介质中的波速与折射率的关系式v= 解析:由光在介质中的波速与折射率的关系式 =
可知, 可知,
n玻>n水,所以 玻<v水,光的频率与介质无关,只由光源决 所以v 光的频率与介质无关, 定,即光在玻璃及水中传播时ν不变,据v=λν,知λ玻<λ 不变, = , 即光在玻璃及水中传播时 不变 项正确. 项正确 水.C项正确. 答案: 答案:C
(4)获得偏振光的方法有两种:让自然光经过 偏振片 或使反射 获得偏振光的方法有两种: 获得偏振光的方法有两种 光与折射光垂直. 光与折射光垂直. (5)偏振光的应用:水下照像、立体电影等. 偏振光的应用:水下照像、立体电影等. 偏振光的应用 (6)平时我们所看到的光,除了直接从光源发出的光以外都是 平时我们所看到的光, 平时我们所看到的光 偏振光. 偏振光.
a.单色光:若路程差r2-r1=kλ(k=0,1,2…),光屏上出现 .单色光:若路程差 …), = …) 明条纹 ;若路程差r2-r1= (2k+1) 若路程差 + 上出现 暗条纹 . b.白光:光屏上出现彩色条纹. .白光:光屏上出现彩色条纹. 条纹间距: = ③相邻明(暗)条纹间距:Δx= 相邻明 暗 条纹间距 . (k=0,1,2…),光屏 = …,
球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例1、一半径为 的1/4球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球体由 、一半径为R的 球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折射率为 的透明材料制成.现有一束位于过球心 的竖 的透明材料制成.现有一束位于过球心O的竖
(3)薄膜干涉 薄膜干涉 ①概念:由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相互叠加而成. 概念:由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相互叠加而成. 条纹. 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平行 等距 条纹. ②应用:检查工件表面的平整度,还可以做增透膜. 应用:检查工件表面的平整度,还可以做增透膜.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6振动和波光学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16振动和波光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c584c867ec102de3bd8992.png)
12/8/2021
A.在真空中,a 光的传播速度比 b 光的大 B.棱镜对 a 光的折射率较小 C.在棱镜内,a 光的传播速度比 b 光的小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 光的折射角变小 E.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12/8/2021
解析:所有光在真空中有相同的速度,故选项 A 错误;由 题图知,光线在 CD 界面上,以相同入射角入射时 a 光发生了折 射,b 光发生了全反射,说明 b 光比 a 光折射率大,由公式 v= nc,知同种介质中 a 光速度大,故选项 B 正确,C 错误;由折射 率 n=ssiinnγi介空质气,可知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 光的 折射角较小,故选项 D 正确;折射率小的光的波长大,通过同 一双缝干涉装置,由 Δx=dl λ 可知 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故 选项 E 正确.
12/8/2021
三、命题规律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为每年高考中的常考内容,分析近几年 高考命题,命题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对折射定律与反射定律应用的 考查.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有关全反射的考查. (3)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临界光线的考查.
12/8/2021
题组冲关调研
2 (2)3d
12/8/2021
解析:(1)光线从 AC 面折射入棱镜后,传播方向变为水平, 设光线在 AC 面的入射角为 i,折射角为 θ1,由折射定律有:n = sini
sinθ1 由几何关系有:θ1=θ 代入数据可得:i=60° 故由几何关系,入射光线与 AC 面夹角为 α=90°-i 得:α=30°.
12/8/2021
(2)光路如图,由几何关系:BC=dtan30°
C2C1=BCtan30°;CC1=C2C-C2C1 联立解得入射光带竖直宽度为:h=23d.
A.在真空中,a 光的传播速度比 b 光的大 B.棱镜对 a 光的折射率较小 C.在棱镜内,a 光的传播速度比 b 光的小 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 光的折射角变小 E.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12/8/2021
解析:所有光在真空中有相同的速度,故选项 A 错误;由 题图知,光线在 CD 界面上,以相同入射角入射时 a 光发生了折 射,b 光发生了全反射,说明 b 光比 a 光折射率大,由公式 v= nc,知同种介质中 a 光速度大,故选项 B 正确,C 错误;由折射 率 n=ssiinnγi介空质气,可知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 光的 折射角较小,故选项 D 正确;折射率小的光的波长大,通过同 一双缝干涉装置,由 Δx=dl λ 可知 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故 选项 E 正确.
12/8/2021
三、命题规律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为每年高考中的常考内容,分析近几年 高考命题,命题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对折射定律与反射定律应用的 考查.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有关全反射的考查. (3)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临界光线的考查.
12/8/2021
题组冲关调研
2 (2)3d
12/8/2021
解析:(1)光线从 AC 面折射入棱镜后,传播方向变为水平, 设光线在 AC 面的入射角为 i,折射角为 θ1,由折射定律有:n = sini
sinθ1 由几何关系有:θ1=θ 代入数据可得:i=60° 故由几何关系,入射光线与 AC 面夹角为 α=90°-i 得:α=30°.
12/8/2021
(2)光路如图,由几何关系:BC=dtan30°
C2C1=BCtan30°;CC1=C2C-C2C1 联立解得入射光带竖直宽度为:h=2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