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后感

合集下载

读进去 做出来——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的两点思考

读进去 做出来——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的两点思考

读进去做出来——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的两点思考陈晶【摘要】史宁中教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主要从数学学科的视角谈到了自己对小学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从具体的实践谈到了如何基于基本数学概念的上位理解。

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下面.从中撷取两点谈谈这本书对于自己教学实践的帮助。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数学版》【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2页(P50-51)【关键词】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活动经验;教学实践;小学数学;数学学科;数学知识【作者】陈晶【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崇川学校【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3.6史宁中教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主要从数学学科的视角谈到了自己对小学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从具体的实践谈到了如何基于基本数学概念的上位理解,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下面,从中撷取两点谈谈这本书对于自己教学实践的帮助。

史宁中教授在“问题篇”第一部分关于“什么是数感”中说:“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感悟‘数是对数量的抽象’,还应当反过来让学生感悟‘抽象出来的数与数量是有联系的’。

”“抽象的核心是舍去现实背景,联系的核心是回归现实背景。

”“对于现实生活的情况,我们需要感悟数与现实背景之间的联系,从而感悟并且判断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数所提供的信息。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关于数的感悟,不仅要关注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的意义,而且要关注对数的现实意义的还原。

有了这两个方面的基础,那么对于数的运算方面的领悟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并且让学生还原数的现实意义,在数的初步学习阶段,苏教版教材在这方面的意图比较明显(如图1),一般老师也能够吃透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经历这两个过程,但是在以下两个方面就有所忽视。

1.忽视对大数现实意义的还原。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后感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后感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后感张晶史宁中教授主编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开始阅读时觉得理论知识太枯燥,但是坚持下来发现此书结构简洁,通俗易懂。

每读一页都有收获。

两百多页的篇幅把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阐述得深入且透彻。

本书从数学的基本思想到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目标的解读以及数学教育工作者关于小学数学核心问题以问答形式便于直观的理解,对我的数学教学起到了启示。

从“问题篇”、“话题篇”,再到“案例篇”无一步深深的吸引住了我,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实现“四基”课程目标、适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问题篇”包括30个问题,大部分问题来自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尝试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讲述,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把握小学数学的核心。

“话题篇”设定了30个话题,拓展对教学核心问题的理解。

“案例篇”呈现了20个教学设计,供教师在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时参考。

本人反复的琢磨力求吃透文中精髓。

下面就将本人的一丝心得分享如下:首先,本书探讨实现“四基”课程目标、适合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助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从业者丰富思想,针对“如何教”的问题从模糊、困惑的一些概念、知识更加的清晰,少走弯路,以期更快的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也更容易并体会到数学之美。

譬如从抽象学习、逻辑推理以及建模过程中的感受到的成就与自豪。

同时也助于老师在实践中读懂教材的本质出发点,与学生一起感受数学的魅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但要“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如在课堂教学中寻求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寻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这些太重要了。

其次,本书从教学方法使用上,对教学要求的把握给与了深层次的解惑,基础教育阶段核心概念“数感”,也就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这种对数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后感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后感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后感《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后感《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后感放假前,在网上挑选了几本暑假期间要读的书,其中就有这本史宁中教授主编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每读一页都有很多收获。

起初读该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完成本学期读一本专业书的任务,二是希望通过读此书确确实实能解决一些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所以最开始读的时候,对该书的第一部分“问题篇”我做了详细的阅读,并认真地做了笔记。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敢称句句反刍,融会贯通,但力求吃透文中要义。

但是对书中的第二、三部分内容只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

虽然是略读,但第二部分“话题篇”的部分内容却给了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于是,决定把第二部分也认真地读一遍。

第二部分是对第一部分数学知识的拓展,重点对一些数学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做了介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了解这些话题的内容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是非常必要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一些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有了深入的了解,为更好地向学生传递这些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寻求正确的、恰当的教学方法找到了理论依据。

例如在“数量多少的比较”这一话题中,作“数量的多少是借助对应关系来记载的“这一数学原则的产生的背景,通过多个故事做了详细的论证。

比如:《周易?系辞传》中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古欧洲人用小石头来记录数量的多少;古希腊荷马史诗中那个不幸的盲老人用石头记录羊群的数量等。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知道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就能借助结合于集合之间的元素的对应关系分辨多少。

正是利用这样的对应关系,古代的人民就抽象出了数,并且用符合来表达数。

这就是小学数学中强调要用对应的方法来认识自然数的原因,也是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在小学低年段的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数与数量的关系,应当重视数的大小关系与数量多少的对应关系,并且应当创造出各种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悟这样的关系。

通过阅读第二部分,对一些事实而非,甚至是以讹传讹的数学知识有了清楚的认识。

且读、且做、且反思 ——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心得

且读、且做、且反思   ——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心得

且读、且做、且反思——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心得有人说:《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是让人读了之后有底气的一本书,确实如此。

这本书中史宁中教授主要围绕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十个核心问题而展开的。

数学十个核心概念的提出是2011版课程标准的一大特色,它们分别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品读这本书似有一种魔力,阅读的越多,汲取的越多,获得的越多,反思亦会越多。

一、怎样理解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的核心概念,又因为这一期的新世纪小学数学夏令营活动的主题是“空间观念”,因此我投入了相对较多的时间,收获颇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是这样对空间观念叙述的: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

很长的一段话,史宁中教授将此解读为:空间观念的本质是空间想象力。

而这个想象力不仅是从现实物体到平面图形的抽象,也包括从平面图形到现实物体的想象。

这样一说就简单易懂了,孩子看到门能够想象到这是一个长方体,看到门的面说这是一个长方形,这就是说明孩子是具有空间观念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孩子看到长方体可以联想到:哦,我家的桌子是跟这个形状一样,是长方体的,这也说明孩子是具有空间观念的。

由此来说,坊间传下来的: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都是在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这句话确实是有理可依的。

史宁中教授还提出,小学数学的空间观念还包括对平面方位的认识,以及利用方位判断物体所在的位置。

正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方向与位置》这一不部分的内容时,有一部分家长向我抱怨孩子在根据文字描述确定位置或者根据图片判断相对位置时总是出错,我当时认识到这是孩子的“空间感”太弱,也就是空间观念不强,你可以在生活中多和孩子进行位置“演习”,或者在解题时让他先在图中标出方位。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心得体会一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心得体会一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心得体会一在吕主任组织带领下,我们开始共读了史宁中主编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实现“四基”课程目标、适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这本书对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是非常实用的。

全书共分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问题篇”,也是占书中份量最重的一个模块,问题篇共包括30个问题,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四部分,大部分问题来自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尝试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讲述,能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把握小学数学的核心。

第一周,我们读了《数的认识》及相关话题,也有了一些收获。

在没有读此书前,我对数与数量的关系,对于他们的先后顺序、数学的本质等一些概念是比较模糊的,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数是对数量的抽象,在认识数之前,要先认识数量。

数量是对现实生活中实物量的抽象,而数又是对数量的抽象。

数量都是有实际背景的,数量关系的本质是多与少。

与此对应,数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大与小。

依据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就产生了自然数。

认识自然数的方法是对应的方法和定义的方法。

数字既然是从实际生活中来,认识数必须从生活的实际背景开始。

书中说:“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不可能让学生完全理解数的抽象过程,但是,应当努力创设出一些情境让学生清晰地感悟到这个抽象过程。

”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的依据。

今年新接手了一年级,缘于大多孩子都已对自然数会读会认,在学习自然数的认识时候,运用的教学手段相对相对单一、而在教学“11,12……”两位数时,运用成捆的小棒的教具让孩子感受“数位”,感受“十进制”,孩子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特别是在之后的计算练习,如“19-6”最开始借助图形,孩子都能够轻松愉快地计算出来。

发现大多孩子都没有计算难度,我就想省事了,甩开了图形,且讲解过少,基本放手让孩子解决。

在课堂巡视中,我突然发现有几个孩子几乎都错了,一看他们就是在蒙题。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是一本介绍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的书籍。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书中的内容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这本书很好地介绍了数学的基本概念。

它详细地解释了数的概念,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等,并且给出了这些数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的了解,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数学的基础是多么重要。

其次,这本书讲解了数学的运算法则。

它介绍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运算
法则,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步骤。

通过学习这些运算法则,我发现数学运算其
实并不难,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就可以轻松地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另外,我还对书中提到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定理产生了兴趣。

比如,书中提到了整除、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等概念,还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定理和性质。

这些概念和定理
在数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对它们的了解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我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有了
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通过清晰的讲解和实例的演示,让我对数学的学习更加有信心,并且对数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我相信这本书对我今后的数学学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2022《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感悟

2022《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感悟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感悟初次拿到这本书我翻到本书前言部分映入眼帘的是一段排比式的疑问句。

思考课程标准应当规定哪些教学内容,为什么要规定这些内容,这些内容的教育价值是什么?思考数学的本质是什么,应当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些本质?思考数学教育的本质,为了学生一生的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当实施一种什么样的数学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什么?应当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进行培养?这不仅仅是笔者的思考更是作为一线教师毕生所要探寻的答案。

思考的结果促使笔者对“双基”的变革。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基于“双基”的数学教学,这种教学不仅影响到小学,而且还影响到整个基础教育。

这种教学的目标是:基础知识的扎实,基本技能的熟练。

适于这种教学目标的主要教学形式是:教师讲授概念和法则,学生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达到记忆扎实、熟能生巧;对应于这种教学目标的考试是:概念的记忆与理解,计算的准确与速度。

显然,对于这样的考试而言,上面所说的教学形式是合适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但是,这样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利于让学生感悟数学的思想,不利于帮助学生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所以由“双基”变“四基”是变革的必然,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一种隐形的东西,恰恰是这种隐形的东西体现了数学素养。

“四基”提出的同时也对中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1.能够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并且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感悟这些实质。

2.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3.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思维与实践,并且帮助学生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

了解了作者的写作初心,我正式地开启了我的阅读之旅。

这次我阅读的内容:负数。

包括:一个问题:“如何认识负数”,一个话题:“负数的意义”,一个案例:如何认识负数的教学设计。

认识负数的关键就是体会负数与对应的自然数在数量上相等,表示的意义相反。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心得《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后感小学数学计划总结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心得《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后感小学数学计划总结

小学数学老师读书心得《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后感小学数学计划总结《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是由史宁中教授主编,我在教学的第一年(2013年)经同事推荐购买此书,细细读完,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

而今已是我教学生涯的第6个年头,利用假期的空闲时间再次品读,依然受益匪浅,现将我的读书心得分享给大家:本书主要讲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实现“四基”课程目标、适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共三个篇章:问题篇、话题篇和案例篇。

这次阅读,因为有了教学实践的经验,相对上一次阅读,略显轻松。

边读边跟着史宁中教授思考数学教育的本质。

为了学生一生的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当实施一种什么样的数学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什么,应当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进行培养?这些答案在书中就能找寻到答案,但是,我想自己仍需要继续在教学实践中去思考,去感悟。

“问题篇”包括30个问题,大部分问题来自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本书尝试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讲述,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些问题的理解把握小学数学的核心。

好多问题也是我在教学中的困惑之处,碰巧解惑答疑了。

比如关于“数感”的教学,我总是把握不住方向,不知道该如何设计教学才利于学生感悟。

本书从《课标》中有关数感的解释开始,我明晰了课标强调数与现实的联系,对数感强调的是一种感悟。

这种感悟是重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感悟“数是对数量的抽象”,还应当反过来,让学生感悟“抽象出来的数与数量是有联系的”。

也就是说要“回归现实背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给出数学信息,这样看似抽象的数,由于赋予了实际意义,学生就能联系生活,结合实例,从而比较合理地把握数以及数的运算。

“话题篇”设定了30个话题,拓展对教学核心问题的理解。

了解这些话题的内容对于数学教学是有益的。

虽然在课堂上,我们不需要把这些高深的理论对学生和盘托出,但是作为教师,我们的数学理论要充实,明晰知识间的来龙去脉,如此,再去细读教材、教参,方能看到知识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也称之为数学素养。

最新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有感

最新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有感

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心得体会在寒假期间,阅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九收获颇多。

这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问题篇、话题篇、案例篇.其中问题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

话题篇主要包括30个话题,如数量的本质、素数的故事等。

案例篇共包括20个案例,都是非常贴近日常教学的很实用的案例。

本次阅读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在这里浅谈自己的一些收获。

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我最大的收获找到了一些关于我教学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由于我自身知识缺乏而不能解决的问题的解答,同时,对一部分教学方法的使用也找到了理论上的依据,对《课标》的一些教学要求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数都具有明确的现实背景,抽象的事物需要有一般的现实背景,才更便于学生的理解。

教学中尤其小学卜3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理解还是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应尽量使用直观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如学习面积单位时,便要拿出教具,让学生亲身体会1平方厘米是多大(大拇指指甲盖),1平方米(12. 13个学生能站满的正正方方的大小,或者可以平铺多少本书的大小),让学生感受这些大小,直观具体,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数学不是研究某一个具有具体背景的东西,数学研究的是一般的规律性东西数学的价值就在于这个一般性的结果可以用于我们的生活。

小学阶段的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特别具有实用价值,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联系的非常紧密,数学在生活中具有的无比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学习数学。

如学习估算(估算的本质是对数量的运算)时,首先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我们为什么要估算,这里接不得不跟学生解释一下估算和精算的区别(精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观能力)。

精算是根据精确运算得到准确的数值,估算是大概估计一下,许多估算是为了得到上界或下界。

这时肯定会有学生有疑惑,只要精算不就行了,会很清楚的知道数字是多少,为什么还要估算?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举出例子:小明去商店买东西,桌子75元,水3元,糖果门元,问小明带20元够不够?这个时候就可以根据精算结果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结果是否能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再来看看它们哪种方法更具优势,通过对比,找到估算的价值: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可以不需要知道准确值,只需要知道大概值就可以解决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我们用估算更简便,更方便。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我参加的名师工作室推荐了一本图书,史宁中教授编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每读一都有很多收获。

希望通过读此书确确实实能解决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敢称句句反,融会贯通,但力求吃透义中要义,但是对书中的第、三部分内容只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

虽然是略读,但第二部分内容却给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决定把第一部分也认真地读一遍。

第二部分是对第一部分数学知识的招,重点对一些数学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做了介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了解这些话题的内容对于数学师是非常必要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一些数学知识,生的背景有了深人的了解,为更好地向学生传递这些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寻求正确的、恰当的教学方法找到了理论依据。

例如在"数量多少的比较”这一话题中,作"数量的多少是借助对应关系来记载的“这数学原则的产生的背景,通过多个故事做了详细的论词。

比如:书中记载: "上击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古欧洲人用小石头来记录数的多少,书中那个不幸的盲老人用石头记录羊群的数量等。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知道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就能借助结合于集合之间的元素的对应关系分辨多少。

而是利用这样的对应关系,古代的人民就抽象出了数,并且用符合来表达数。

这就是小学数学中强调要用对应的方法来认识自然数的原因,也是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在小学低年段的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数与数量的关系,应当重视数的大小关系与数量多少的对应关系,拜且应当创造出各种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悟这样的关系,通过阅读第二部分,对一些事实而非,甚至是以一传一的数学知识有了清楚的认识。

以前总是说著名数学家陈晨润摘取了教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哥德巴赫猜想。

至于具体哥德巴林猜想是怎么回事,我不得而知,甚至有的人说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研究"1+1-2",我甚至一度无知地认为陈景润研究的就,"1+1-2"之类的基础数学,但是心中不免疑惑: "1+1-2"有什么好研究呢, "1+1-2"还用研究吗?直至在上课的时候,学到素数这一部分内容,我也很想给学生讲一件陈景润的故事,但实在是自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欠缺,不敢在学生面前乱说话,直到读广"东数的胶量"这一部分内容之后,才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是任意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南江镇第二小学陈小梅4月份,读了史宁中主编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这本书。

这本书对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比较实用,因为比较贴近自己的教学,所以读每一个部分,都觉得很大收获。

这本书主要讲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一些核心问题,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实现“四基”课程目标、适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全书共分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问题篇”,也是占书中份量最重的一个模块,问题篇共包括30个问题,大部分问题来自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尝试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讲述,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把握小学数学的核心。

我重点研读了问题篇,对于另外两篇-----“话题篇”和“案例篇”我只是略读了一下。

读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在我教学中遇到一些由于我自身知识缺乏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本书中都有详细的解答,同时,对一部分教学方法的使用也找到了他理论上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对《课标》的一些教学要求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作者在“数的认识“这一部分,通过数量是什么?数量关系的本质是什么等8个问题,对小数教学中有关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在没有读此书前,我对数与数量的关系,对于他们的先后顺序、数学的本质等一些概念是比较模糊的,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数是对数量的抽象,在认识数之前,要先认识数量。

数量是对现实生活中实物量的抽象。

数量都是有实际背景的,数量关系的本质是多与少与此对应,数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大与小。

依据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就产生了自然数。

数字既然是从实际生活中来,认识数必须从生活的实际背景开始。

书中说:“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不可能让学生完全理解数的抽象过程,但是,应当努力创设出一些情境让学生清晰地感悟到这个抽象过程。

” 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的依据。

在读本书以前,知道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和加减法的运算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对于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和加减法的的运算,其基本依据是有点模糊不清的,只知道要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比较、运算,至于为什么要这样,不太清楚。

【VIP专享】《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VIP专享】《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的学习笔记放假前,在网上挑选了几本暑假期间要读的书,其中就有这本史宁中教授主编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一书,每读一页都有很多收获,结合《课标》和另外一本关于案例式解读《课标》的书,使得我对“四基”、“四能”、“十大核心概念”等有了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

书读过一遍后,感觉还有必要再读一遍并做好笔记,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摘要。

史宁中教授的思考:(1)课程标准应当规定哪些教学内容,为什么要规定这些内容,这些内容的教育价值是什么?(2)数学的本质是什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些本质?(3)思考数学教育的本质,为了学生一生的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当实施一种什么样的数学教育?(4)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什么,应当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进行培养?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一种隐性的东西,恰恰是这种隐性的东西体现了数学素养。

判定数学基本思想的准则:(1)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所必须依赖的那些思想;(2)学习过数学的人和没有学习过数学的人的思维差异。

数学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

基础知识主要指概念和法则的记忆,基本技能主要是计算和证明的能力。

对教师的更高要求:除了“双基”之外,(1)还要求教师能够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并且能够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感悟这些实质;(2)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3)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思维与实践,并且帮助学生积累思维的和实践的经验。

数是对数量的抽象,因此在认识数之前,首先要认识数量。

数学的本质:在认识数量的同时认识数量之间的关系,在认识数的同时认识数之间的关系。

分数:虽然可以把分数看作除法运算,但分数更重要的还是数,分数本身是数而不是运算,人们用这种数表示自然数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一种是整体与等分的关系,一种是整数的比例关系。

数量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

例如:一粒米、两条鱼、三只鸡、四个蛋等。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Summaring Experience,Carrying Over To Go Forward Striving for More Achievement。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书心得暑期,在阅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时,这样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

“我们在前面的30个问题中反复强调,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从头思考问题,要知道自己思考问题的开始是什么。

可以知道,这样强调的目的就是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人的思维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同时,新课标在总目标的四个方面中也提出了数学思考这一方面。

可见,数学思考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认真思考与研究。

在阅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和《课堂改进的30个行动》后,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了以下一些想法。

1.过程促思。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追求标准的答案,从而忽视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恰恰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才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数学思维的时机。

在新课标实施以来,大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例如这一道题是找规律,在老教材的编写中这类题目要到中高年级才涉及。

现在编入一年级教材,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就要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法,从4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3个结,简单推理:如果把5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几个结?把6根短绳连在一起呢?由此得出:结的个数总是比短绳的根数少1。

在此基础上,再确定答案。

如果单单是教师在讲授,学生就没有亲身体验,也就发现不了规律。

学生自己去画,很快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以说促思。

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说”,表面上是语言的交流,其实是思维过程的展示,学生说对概念的理解、思考的困惑等等,使教师的引导、讲解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把文字转化为教学——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有感

把文字转化为教学——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有感

管理艺术新课程NEW CURRICULUM史宁中教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有人评价说:它是一本让人读了之后有底气的书,非常赞同它的观点。

读书的目的最后肯定是要为我们的教学而服务的,所以我觉得老师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行动,转化为教学活动,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量、数量关系、数数量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数量关系的本质是多与少,自然数是对数量以及数量关系的抽象。

所以在设计10的认识的时候,我们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抽象出数。

10,小朋友们认识吗?它可以表示什么?看来,10只香蕉、10个苹果、10件衣服等等我们都可以用10来表示。

“数量关系的本质是多与少,与此对应,数的关系的本质是大与小,书中提到,有两种方法来认识自然数,一种是基于对应的方法认识自然数,其实,小孩子认识自然数,就是运用了对应。

另一种基于定义的方法,利用了后继的概念,先有1,称1的后继为2,2比1大1,表示为2=1+1,称2的后继为3,3比2大1,3=2+1,这样通过后继的关系,得到了所有的自然数。

但是,小学生都是用对应的方法来认识自然数的。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设计了第二个环节:10,你会数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1、2…10,自然数就去掉了数量所依赖的实际背景,抽象出了数。

借助计数器认识到,2大于1,3大于2,4大于3,……10大于9,从而感悟到数的大小顺序。

感受到数量越多,数就越大,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后面,9在8的后面在10的后面……,那它们这些数的大小,谁来比较一下,让学生从整体上感悟数的大小关系以及基于大小关系的数的顺序排列。

二、表示自然数的方法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10个1是1个10,在计数器上10的表示方法。

史宁中教授在书中问题3中提出:表示自然数的关键是十个、符号和数位。

本节课是第一次接触数位,所以如何让学生来理解自然数的这种十进制的表示方法,这是难点。

我们是这样教学的:10根小棒扎成1捆,10本书捆成1捆,10个回形针串成1串。

读《基本运算法则》有感 陈书玉

读《基本运算法则》有感 陈书玉
读书交流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学会等待学会等待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就像一扇门一扇通向就像一扇门一扇通向成功的门给我带来无限的启迪对于教学经验匮乏成功的门给我带来无限的启迪对于教学经验匮乏的我而言这本书的内容和理念都对我今后的教学工的我而言这本书的内容和理念都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会大有帮助
读书交流
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有感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陈书玉 2014年12月25日
读书交流
●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这本书,结构简洁,通俗易懂。对一线
小学数学教师比较实用,因为比较贴近自己的教学,所以读每一个 部分,都觉得很大收获。
三个模块
● 问题篇 话题篇 案例篇
●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功的门,给我带来无限的启迪,对于教学经验匮乏的 我而言,这本书的内容和理念都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 会大有帮助。希望我们几位学员在师傅郑老师的引领 下,能进步的更快,有更大的收获!
汇报完毕
请各位老师指正! 谢谢大家的聆听!
读书交流
● 第一个模块:问题篇(发现问题)
30个问题 数量及数量关系的本质、公理体系的定 义、数学证明和逻辑推理的思维、几何的本质等等
● 第二个模块:话题篇(分析问题)
设定了30个话题,拓展对教学核心问题的理解。
● 第三个模块:案例篇(解决问题)
呈现了20个教学设计,每一个案例,都有详细的教学设 计以及对设计的分析,特别的实用,可以在设计自己的教学 活动时参考。
读书交流
解答疑惑
(一)、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和加减法的 运算的原因
知道了: 两个分数,分母不同,意味着这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因此,
必须对两个分数的原有分数单位进一步等分,两个分数能够在相同的分 数单位上进行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运算 .

《怎样学会数学运算》读后感

《怎样学会数学运算》读后感

《怎样学会数学运算》读后感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怎样学会数学运算》,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怎样学会数学运算》主要写了: 1、基本概念2、运算规律3、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是运算?数学运算有哪些基本规律?怎样把一个式子变成两个式子进行运算?怎样简便运算?在运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这几个问题是我在数学课上和自己想象中出现过的问题,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很想知道解决方法。

所以我就买了《怎样学会数学运算》这本书。

这本书从这五个方面为你详细的介绍了数学运算,下面是我从其中的几个部分对“什么是运算?数学运算有哪些基本规律?怎样把一个式子变成两个式子进行运算?怎样简便运算?”这四个问题的理解:1、基本概念在数学运算中,最常见的就是加减乘除的运算。

而且每次都要运用到运算的顺序。

比如:7+6=7×6=72÷6=74、基本练习以前在我的心中,认为数学是非常难的,只有那些数学特别好的人才能把数学学好。

但看了《怎样学会数学运算》这本书后,我改变了我的看法,原来数学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难。

运算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而且运算的基本规律也有四个:(1)交换律(2)结合律(3)分配律(4)互逆律(1)交换律:若a×b=b×a,则a+b=b+a(其中a和b可以是相同的数,也可以是不同的数)(2)结合律:若a÷b=b÷a,则a+b=b+a(其中a和b可以是相同的数,也可以是不同的数)(3)分配律:若a+b+c=b+a+c,则a+b+c=b+a+c(其中a和b可以是相同的数,也可以是不同的数)(4)互逆律:若a ÷b=b÷a,则a- b=b- a(其中a和b可以是相同的数,也可以是不同的数)所以要掌握以上四个规律。

只要你掌握了这四个规律,数学就不会再觉得困难了。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四点,我想你的数学成绩就会提高很多了。

数学是一门很有趣的科目,它就像一座宝库等着你去发掘,里面装着许多你从未听说过的奥秘,等着你去破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读后感
张晶
史宁中教授主编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开始阅读时觉得理论知识太枯燥,但是坚持下来发现此书结构简洁,通俗易懂。

每读一页都有收获。

两百多页的篇幅把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阐述得深入且透彻。

本书从数学的基本思想到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目标的解读以及数学教育工作者关于小学数学核心问题以问答形式便于直观的理解,对我的数学教学起到了启示。

从“问题篇”、“话题篇”,再到“案例篇”无一步深深的吸引住了我,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实现“四基”课程目标、适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问题篇”包括30个问题,大部分问题来自数学教育工作者和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尝试以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讲述,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把握小学数学的核心。

“话题篇”设定了30个话题,拓展对教学核心问题的理解。

“案例篇”呈现了20个教学设计,供教师在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时参考。

本人反复的琢磨力求吃透文中精髓。

下面就将本人的一丝心得分享如下:
首先,本书探讨实现“四基”课程目标、适合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助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从业者丰富思想,针对“如何教”的问题从模糊、困惑的一些概念、知识更加的清晰,少走弯路,以期更快的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也更容易并体会到数学之美。

譬如从抽象学习、逻辑推理以及建模过程中的感受到的成就与自豪。

同时也助于老师在实践中读懂教材的本质出发点,与学生一起感受数学的魅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但要“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如在课堂教学中寻求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寻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这些太重要了。

其次,本书从教学方法使用上,对教学要求的把握给与了深层次
的解惑,基础教育阶段核心概念“数感”,也就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这种对数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如书中所讲:“我确信:数学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悟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

”本人所理解的悟就是通过对学生创造条件,其通过独立思考、交流碰撞出来的结果,也是数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样更便于深刻的记忆。

人们常说的学了数学的人,思维比较好,比较聪明,又是如何体现的?所谓数学很抽象,又是何谓之抽象呢?很多的不明白,本书里告诉了我点滴答案,让我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一本书。

也就更好的体会到史宁中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抽象、推理、模型”。

再次,对于教学过程中年轻教师给与解惑,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叙述方式帮助一线教师提高认识,提高素养。

譬如这种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不同的解读。

发现问题是用数学的眼睛“看”数学、“看”世界;提出问题是用数学的语言“说”数学、“说”世界。

传统数学教育重视的是“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此对应培养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双基的教育与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相适应的,但现代的教育理念落实在教育上不是“以物为本”而是“以人为本”,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对应的的应该是四项能力,也就是增加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更多地是用数学的思维分析数学并解决问题,同时也会有提出问题的要求,新教育阶段提示我们学生现在缺乏的是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发现问题这一能力?需要我们数学老师努力的培养。

同样的还有运用数学推理证明的思维过程。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不可能让学校完全理解数的抽象过程,但是,应该努力创设处一些情境让学生清晰的感悟到这个抽象过程。

需要创设相应的情境,这个情境可能是数学的,也可能是现实中的问题,并在教学
环节中留给学生时空思考、交流。

这种“猜想—验证—结论”的步骤与方法,就是归纳推理来发现规律,然后用演绎推理来证明归纳推理正确与否,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思维与实践,并且帮助学生积累思维的和实践的经验,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最后,本书给我们数学教育从业者更多本质教学的思考,随着教学的深入以及教龄的增加,或许我们都会有些不同的见地及体会。

课程标准应当规定哪些教学内容,为什么要规定这些内容,这些内容的教育价值是什么?数学的本质是什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些本质?为了学生一生的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当实施一种什么样的数学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什么,应当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进行培养?同时本书也对教师提出了的更高要求,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并且能够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感悟这些实质。

数学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教育,如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我们年轻教师始终在路上,非常感谢史宁中老师所著《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给我答疑解困,本书中的观点言简意赅,从语言本身便能感受到老师的智慧,我会将所学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同时希望在继后的阅读学习中能领悟到更多的知识和理念,并能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渗透和应用,设计出更好的教案,以期给与学生最简单有趣有意义的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