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而不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和而不同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先哲“和而不同”的思想。

2、体会《晏子对齐侯问》一文的说理特点。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而不同”的思想。

一、孔子在《论语》中表达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一)课文翻译

1、君子讲和谐而不求相同,小人只是苟同而不讲和谐。

2、孔子说: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二)对孔子“和而不同”的理解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大智者共事,常常能够求大同,存小异。

也就是说,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大家各自摆明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或争论之后,总能够达成一致,较少固执己见。他们很会取人长,补己短。这样的人进步是很快的,也容易与人相处。

庸者聚合,在感情和义气上会很快的溶和,以求大家和和气气。在这样的群体中,伤和气是大忌,会离心离德,会因小事难脱大祸,这样的群体是短命的。

做君子是要有胸怀,又要有坚持原则精神的。

胸怀宽阔,就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就听得进各种意见;别人的意见能使你清醒,能使你看到自己的短处和缺点。改正缺点,就是进步。

庸者一般来说都会自以为是,好大喜功;说不得,摸不得;听不进别人的意

见,无缘无故地瞧不起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遇到大的困难或一走了之,或死撑硬扛,不善于因势化解,曲折解决。还有的本身就是迷迷糊糊,从来就没有大是大非而又喜于贪图小利,这样的人在一起,基本上是趣味和义气相投而不能长久。

君子共事,一定都是很懂得坚持原则的,也就是俗称的:按游戏规则办事。这是很要水平的,是一定人生经验的积累,不是那些纸上谈兵的人可以真正做到的。

因为,坚持原则与沟通是一对矛盾,这又是做事业所必须的。

君子与小人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二、《晏子对齐侯问》中表达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一)课文翻译

景公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子在遄台随侍,梁丘据也驾著车赶来了。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协啊!”晏子回答说:“梁丘据也不过是相同而已,哪里能说是和协呢?” 景公说:“和协与相同有差别吗?”晏子回答说:“有差别。和协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调配味道,使各种味道恰到好处;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重就减少调料。君子吃了这种肉羹,用来平和心性。国君和臣下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里下进言指出不可以的,使可以的更加完备;国君认为不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下进言指出其中可以的。去掉不可以的。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违背礼丁,百姓没有争斗之心。所以《诗·商颂· 烈祖》中说:‘还有调和的好羹汤,五味备又适中。敬献神明来享用,上下和睦不争斗。’先王使五味相互调和,使五声和谐动听,用来平和心性,成就政事。音乐的道理也像味道一样,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各方面相配合而成,由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迅速、高下、出入、周疏各方面相调节而成。君子听了这样的音乐,可以平和心性。心性平和,德行就协调。所以,《诗·豳风·狼跋》说:‘美好音乐没瑕疵。’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他也说可以;国君认为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能吃一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听得下去?不应当相同的道理,就像这样。”

(二)晏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晏子主要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和”与“同”的本职区别。君臣之间,应该允许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不同意见,在彼此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和”,才是国家政治的应有的状态和理想境界。而“同”则相反,“同”否定不同,回避矛盾,不允许不同意见、不同认识的存在及发展。

晏婴在这里所发的议论,是抽象的哲理。晏婴所讨论的“和”与“同”,很典型地代表了咱们国人的思维特点和方式。

和与同,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它们的表现有一致性,但在实质上,它们完全不同。同,是绝对的一致,没有变动。没有多样性,因此,它代表了单调、沉闷、死寂,它也没有内在对活力和动力,不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东西,也不符合宇宙万事万物。起源、构成、发展的规律性。和,却是相对的一致性,是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是各种相互不同、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相互调节而达到的一种统一态、平衡态。因此,它既不是相互抵消、溶解,也不是简单地排列组合,而是融合不同因素的积极方面结成和谐统一的新整体。它保留了各个因素的特点,又不让它们彼此抵消,因而是一个具有内在活力、生命力、再生力的整体。

和的观念,既是宇宙万物起源、构成、发展的规律之一。换句话说,和的内涵,既包括了自然规律,也包括了人的理智对秩序的追求,即人为的秩序。和的观念被付诸实践,就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国家兴盛的理想状态是和谐:君臣之间、官民之间、国与国之间、朝野之间,相互理解、支持、协调,利益趋于一致;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和谐:有限和无限、虚与实、似与不似、刚与柔、抑与扬等等因素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补充,相互调节;人们处理事务、人№关系也崇尚“和为贵”,用自我克制来消除矛盾、分歧,用相互切磋来发扬各自所长,通过寻找利益的一致之处,把各方的不同之处加以协调。

我们还应注意到,“和”的最终旨归,是人的内心的心性平和,也就是说,“它的最后落脚点,还是人自身的生存状态。因此,它是内向的,而不是外向的;是人本的,而不是物质的。

三、《晏子对齐侯问》一文的说理特点

文章以厨师和羹与乐师操琴的双重比喻反复论证主旨,说理形象生动,使人易于感知和接受,也使所论显得精辟透彻,富有哲理启迪。

思考题

1、从现代观念看,“和而不同”的思想是否仍有借鉴意义?

2、为什么说,孔子所论之“和而不同”还关系人的品格道德?

3、《晏子对齐侯问》一文的说理有什么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