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案例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案例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案例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中的重要分支,旨在研究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发展、学习方法、教学评价等,以提供教育教学的科学依据和指导。

本文将通过一则教育心理学研究案例,探讨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案例背景:学校:XX中学年级:高二科目:历史教学内容:二战期间的战争经验与教训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历史经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辨能力1. 研究目的与问题设定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动力。

本研究旨在通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2. 研究方法与设计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高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

然后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机、进步情况和学习成绩等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

3. 实施过程与结果分析实施过程中,实验组的教师采用启发式提问、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互动讨论。

同时,教师也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事件的学习和思考中。

结果分析表明,相较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动机、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其中,学习动机方面,实验组学生更加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思维能力方面,实验组学生更善于对历史事件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学习成绩方面,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4. 结论与启示本研究表明,通过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尝试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就感。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可用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考量。

教师考试进城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案例分析题

教师考试进城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1、相同的是,两个孩子都是上小学六年级,都偷拿了同学的10 元钱,不同的是他们遇到的是两个不同的老师和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于陕西省华阴市黄河工程机械厂子弟学校的小学生王某,他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崔某把他带到办公室,当着另外两个同学的面,将他的头按到墙上,残忍地用锥子在他的右面颊上刺了个“贼”字,以示“训诫”。

事发后,王某爷爷到当地派出所报了案,这位给孩子脸上刺字的老师被派出所构留。

而另外一个孩子就幸运多了,当北京市光明小学的王老师知道自己的学生中有人偷拿了学生的钱后,她来到班上,不慌不忙地说:“我知道钱是怎么丢的了,是讲台拿了这10 元钱!”孩子们瞪大了眼睛,王老师笑眯眯地说:“咱们全班每个同学都走过来对讲台说一句话,提醒它改正缺.氛,好吗?”聪明的孩子们立刻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有的说:“讲台呀,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应当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

”有的说:“我相信你是一时糊涂,可改正后就是好孩子!”王老师最后总结说:“大家吮得很好!讲台已经知道自己不对了,相信明天它一定会把钱放回原处!”第二天,丢钱的孩子果然在书包里发现了那10 元钱。

王老师开心极了,激动而高兴地说:“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谁拿了钱,可这有什么关系呢?改了就行了。

这件事肯定让这孩子记一辈子。

”请运用教育功能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

2、请用所学过的相关教学理论分析下面的案例。

有位老师在上生物课“昆虫的趋食性”这一节时,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楚汉相争中,项羽被刘邦击败,星夜逃跑,当天亮到达乌江岸边时,突然发现,江边有几个黑色大字:‘项羽必亡。

’他走近仔细看,黑字全是蚂蚁拼成的。

顿时军中一片混乱,他们认为这是天公要灭项羽。

项羽无奈拔剑自勿l 了。

”这时同学们聚精会神,纷纷猜测其中的道理。

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揭开了这个谜。

原来是刘邦的军师张良利用昆虫趋食性的道理,黑夜派人用食油和米糖在江边写下了那几个字,招来无数蚂蚁,造成项羽军心恐慌。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教育学教育⼼理学案例分析1、请⽤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以下案例:李⽼师因为英语课上的⼀件事与师傅发⽣了争执。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李⽼师在上英语课,正好带教她的师傅来听课。

李⽼师在⿊板上写了两个句⼦: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有个男同学就嚷嚷着说,他知道这两句英语的意思。

李⽼师就和颜悦⾊地说:“那你说说看,How are you?”那个男⽣站起来说“怎么是你?”,李⽼师愣了⼀下,接着问:“How old are you 呢?”那位男⽣说“怎么⽼是你?”看着那个男孩认真的样⼦,李⽼师⼀下⼦乐了,笑着说:“你翻译的真的很有创意!”她转向全班同学,“同学们都应该向他学习,以后碰到不认识的句⼦也不要怕,⼤胆去猜,即使猜错也没有关系。

”接着,李⽼师把这个句⼦的正确翻译告诉了同学们。

下课后,师傅对李⽼师的做法提出了不同看法,“你不能这么迁就学⽣,明明是错的,还要表扬他。

等到考试时,你就会知道你⼀味地表扬学⽣是不⾏的。

” ⾯对师傅的意见,李⽼师陷⼊了沉思……解析:在对待师⽣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要尊重有过错的学⽣和意见不⼀致的学⽣。

尊重学⽣意味着不伤害学⽣,不羞辱嘲笑学⽣、不随意当众批评学⽣。

教师不仅要尊重学⽣,还要学会赞赏每⼀位学⽣:(1)赞赏每⼀位学⽣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赞赏每⼀位学⽣,哪怕是极其微⼩的成绩(3)赞赏每⼀位学⽣所付出的努⼒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4)赞赏每⼀位学⽣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的超越。

案例中,李⽼师的做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能激发学⽣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思考问题,是值得赞扬的。

2、有⼀位学⽣在课堂上总是默默⽆⾔,⽼师在他的档案袋中写到:“在⽼师的眼中,你是⼀个聪明⽂静的孩⼦,每⼀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节课上,你总是那么专⼼,什么时候能让⽼师听到你甜美的声⾳?”亲切的语⾔像漫漫春风,不仅让⽼师和学⽣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且把学⽣的兴趣吸引到学习过程和良好的⼼理体验之中。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题(一)汇总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题(一)汇总

《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一)【案例一】听蚂蚁唱歌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

”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

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参考答案】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1)教育观: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

(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

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

(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

”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

“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2)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2)

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1. 简介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类行为和心理的科学。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教育心理学案例,以探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2. 案例描述Jim是一位初中学生,他在学校表现良好,成绩优秀。

然而,最近他却变得暴躁易怒,与同学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也下降了。

他的班主任老师决定寻求心理辅导师的帮助。

3. 案例分析3.1 发展阶段根据分析,Jim正处于青春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青春期是个人身份、自我意识和社交关系发展的关键时期,常常伴随着情绪波动和行为变化。

3.2 情绪问题Jim的暴躁易怒和与同学关系紧张可能是由于他情绪管理能力的不足所引起的。

青春期常常伴随着情绪的波动,而对情绪的处理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行为的异常。

3.3 学业问题Jim的学习成绩下降可能是由于他对学习的动机下降所致。

青春期是个人价值确定和学业动机形成的关键时期。

如果个体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业目标和动机,就容易出现学习兴趣的减退。

3.4 解决方案针对Jim的情况,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以下解决方案:•情绪管理技巧:教育心理学可以通过教授情绪管理的技巧,帮助Jim 学会应对情绪波动,更好地处理与同学的关系。

•学习动机培养:教育心理学可以通过激发Jim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

•家庭支持:教育心理学可以与Jim的家长合作,提供家庭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Jim的行为变化。

3.5 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教育心理学通过对Jim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供,为教育实践提供了以下指导作用:•了解发展阶段:教育心理学通过分析青春期的特点和变化,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阶段,从而更好地应对学生的行为变化。

•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教育心理学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

•建立积极的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学可以通过教育环境的设计,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氛围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幼儿园心理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教育

幼儿园心理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教育

幼儿园心理教育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心理上健康成长。

心理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是对幼儿园整体教育环境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通过案例分析幼儿园心理教育的实施情况,以期为幼儿园心理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一、案例背景分析该幼儿园是一所位于城市中心的公立幼儿园,拥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

该幼儿园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在心理教育方面,该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性格品质和行为习惯,但在具体实施上存在一些问题。

二、案例分析1.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该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过分重视学习成绩,忽视了幼儿的情感健康。

幼儿园为了追求升学率,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导致幼儿的心理健康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对幼儿情感态度和性格品质的培养,只是简单地强调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幼儿心理需求的多样性。

2.心理辅导师资力量在该幼儿园的心理辅导师资力量方面,学校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的心理辅导老师,但由于工作量过大,导致心理辅导师的辅导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心理辅导师应该静心倾听、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但由于工作量过大,导致心理辅导师难以做到细致入微,从而影响了心理辅导的效果。

3.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在该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方面,虽然学校在教育工作中注重幼儿心理健康,但由于部分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存在认知偏差,导致了学校、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教育观念的冲突。

在学校和家长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导致家长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持怀疑的态度,从而影响了学校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三、案例启示1.重视幼儿情感需求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重视幼儿的情感需求,通过情感教育、性格品质培养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健康的人格,培养其发展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为其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心理辅导力量幼儿园应该加强心理辅导师资力量,提高心理辅导师的素质和水平,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支持,帮助心理辅导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更好地为幼儿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教育学心理学案例分析

教育学心理学案例分析

教育学心理学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习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但是在学校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

他的父母对此非常担忧,决定找一位教育心理学专家来分析小明学习动机和成绩之间的关系。

分析与解决方案: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了解小明的学习动机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在与小明交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小明对于学校的课程比较厌烦,缺乏学习的动力。

他认为学校的课程太枯燥,与自己的兴趣不符。

这导致他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家长和老师可以与小明一起探讨他的兴趣和喜好,并尝试将学习的内容与他的兴趣相结合。

比如,在学习数学时,可以以小明喜欢的足球为例进行实例分析,使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学习内容。

此外,可以引导他尝试参与一些兴趣班或俱乐部,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增强学习的动力。

其次,在与小明的老师交流后,我们了解到小明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或者在桌子上画画。

这表明小明对学校的学习环境缺乏适应性。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建议老师可以采用一些互动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小明的注意力。

比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或者游戏化学习等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加活跃有趣。

同时,老师还可以给小明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他提出问题和参与课堂讨论,增强他的学习动机和成就感。

最后,在与小明的家长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家庭环境对于小明的学习动机和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

小明的父母经常忽视他的学业,缺少对他的关心和鼓励。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家长可以与小明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关注他的学习进展,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可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与小明共同追求进步和提高成绩的目标。

同时,家长还可以鼓励他参加一些学习能力的培训或者辅导班,提供学习上的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西藏自治区考研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实践案例分析

西藏自治区考研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实践案例分析

西藏自治区考研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实践案例分析在西藏自治区的考研教育学复习资料中,教育心理学实践案例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实践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案例来探讨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实际教育场景中的应用,旨在提高考生的教育心理学实践能力。

下面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分析西藏自治区教育心理学实践情况。

1. 案例一:提高学生自尊心在西藏自治区的某所初中,有一个学生因为身材矮小而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欺负,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学习成绩也大幅下滑。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方法,学校派遣心理老师和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

通过情感疏导和自我肯定训练,学生逐渐树立了正确的自我认知,重新获得了自信。

同时,学校组织了一系列鼓励学生自尊心的活动,并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平等和尊重。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名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显著提升,学习成绩也逐渐恢复正常。

2. 案例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焦虑在西藏自治区一所高中,一名学生由于对考试的过分紧张导致学习焦虑症状明显。

学校决定通过教育心理学实践的方法帮助这名学生克服学习焦虑。

首先,学校安排心理老师与学生进行个别面谈,了解学生的具体焦虑表现和原因。

接着,心理老师教授学生一些调节情绪和放松技巧,帮助她缓解焦虑。

学校还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们传授学习技巧和应对压力的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帮助和努力,这名学生逐渐克服了学习焦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 案例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小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过分依赖教师的指导。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校通过教育心理学实践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学校组织了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对教育心理学的专业素养。

随后,学校开发了一系列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方案,例如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通过这些改革,学生学会了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在学习中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

结论:通过对西藏自治区教育心理学实践案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教育实践中,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电子书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电子书
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阅读下面,评述其中班主任老师的德育观以及所才用的德育方法。 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在班主任老师的主持下,班里进行“选差”的民主投票。教室里闹哄哄 的,望着同学们挤眉弄眼的鬼脸和似乎暗示着什么的手势,我烦恼的闭上了眼睛。真的,我 不明白这样的评选究竟又什么意义。人各有志,让他们折腾吧,我还是专心致志地思考那几 道数学题。投票结束,班主任一身正气地走上讲台,当场唱票,宣布评选结果。“纪律最差, 孙晓梅(假名,下同),32 票;劳动最差,王信,一共 30 票,不少啊;礼貌最差,郭大鹏, 群众地眼睛是雪亮的;学习最差,李立,铁证如山;……。”老师的声音像是从地狱里发出, 我的脑子一片空白。 放学了, 一切都在喧嚣中结束了。 那些当选最差的学生, 谁也不肯回家。 男生的眼中燃烧着怒火,女生则已经趴在桌子上泣不成声了。望着窗外朦胧的雨色,我只觉 得一股说不清的自谓涌上心头。突然,鼻子一酸,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我不明白,老师的“选 差”究竟么达到什么目的,这种“民主投票”又究竟么达到什么目的。我要转学,我要退学,我 宁愿做一个文盲,也不愿回到这样的班级和学校。(节选自钱民辉著《学生实话实说》,中 国人事出版社,1998) 2.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是每次提问都被否定了。记得有一次,甲老师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 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甲老师很不以为然地说: “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一看不 就知道了吗?”我还想再问, 老师挥手让我坐下, 环视一下全班同学, 多少带点嘲笑口吻说道: “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回答:“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 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无端的怀疑。我上了中学以后,就很少提问了。 下面是阅读课《灰姑娘》的一个片断。在课堂上,乙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请大家独立思 考回答。她所提的最后一个问题是: “??????,这个故事里有一处错误,谁能把它找出来?” 大家纷纷打开课本,开始认真地阅读,过了一会,一个孩子高高举起手说:“老师,我发现 了错误。明明说好到午夜十二点的时候,一切东西都变回原来的样子,可灰姑娘的水晶鞋却 没有变,这就是错误。”“太棒了!”老师示意他坐下后,对全班同学说:“孩子们,你们看,伟 大的作家也会犯错误。我敢肯定,将来你们中间如果有人成为作家,一定比他还要棒,我期 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同学们频频点头。 请运用教育原理分析甲乙两位老师不同的学生观。 3.刚从师范学校分配来的张红老师担任了初中二年级二班的班主任。 同一办公室的赵老师出 于关心,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告张老师:“这个班的学生非常调皮,真所谓‘三天不打,上房 揭瓦’体罚学生固然不好,但对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只有对他们凶一点,严格控制他们 的言行,才能树立你的威信。否则,这个班就没法带了。”张老师似有所悟……。 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对赵老师的劝告进行分析。 4.小强的父母为了他的教育问题,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吵。母亲批评父亲平时对孩子的 教育漠不关心,只沉迷于打麻将。一旦孩子犯了错误,只会采取简单的打骂办法。父亲则指 责母亲“心理变态”,以不切实际的目标来要求孩子,整天唠叨“我是为了你好”、“某某人比你 更好”,对孩子管得过多过细,使孩子无所适从,产生逆反心理。 根据教育学原理,分析上述案例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

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教育学案例分析

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教育学案例分析

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合理、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学习,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特别是要注意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学习是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包括态度、情感)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或是某种原因,如服药、生理短暂变化导致的暂时性改变。

强化:强化是指能够增强反应率的后果。

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斯金纳认为,强化有两类,一类是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的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另一种是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或减少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辨识消极强化。

消退法消退法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缓慢的减少两种或以上的刺激的特征,使幼儿最终能对两种只有很小差异的刺激作出有辨别的反应。

程序教学是指将学习材料重新组织成短小的框架内容,由难到易安排好幼儿学习的进程。

幼儿对每个框架的学习内容作出反应,若正确,就会获得积极的强化,并进入下一进度的学习,若错误,有利于找出正确答案的信息,帮助幼儿重新解决问题。

发现学习是布鲁纳主张的最佳学习方式,指儿童用自己的头脑通过探索过程获得知识。

观察学习幼儿通过观察、模仿而习得某种行为的学习活动,不是简单、刻板的模仿榜样行为。

学习的个别差异指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教学情境下,在智力,能力,性别,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志向等方面的差别。

外部动机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外。

迁移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所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对在另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理解或形成的态度产生的影响。

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正向的影响,包括一种学习使儿童具备了进行另一种学习活动的良好准备状态,一种学习节约了另一种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或是已具备的知识经验使儿童有效的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教育学案例分析

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教育学案例分析

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教育学案例分析目录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 (2)1.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 (3)1.1 婴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4)1.2 婴儿心理发展的基本原则 (6)2. 幼儿认知发展理论 (7)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8)2.2 维果斯基的语言与智力发展理论 (9)3. 幼儿社会性发展理论 (10)3.1 认知发展理论 (12)3.2 情感发展理论 (13)4. 幼儿个性形成与发展 (14)4.1 个性理论 (15)4.2 气质类型理论 (17)二、教育学案例分析 (18)1.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19)1.1 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20)1.2 教学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1)2. 课堂管理案例分析 (22)2.1 课堂秩序管理策略 (23)2.2 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策略 (24)3. 幼儿情感教育案例分析 (26)3.1 如何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27)3.2 情感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8)4. 幼儿创造力培养案例分析 (29)4.1 创造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30)4.2 创造力培养中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32)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提出了四个主要的认知发展阶段,分别是运动期、操作期、具体逻辑期和形式逻辑期。

这些阶段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兴趣和行为特点,从而为幼儿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内容和方法。

埃里克森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提出了八个主要的社会发展阶段,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少年期、早期成年期、中年期和晚期成年期。

这些阶段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在不同阶段面临的心理挑战和发展需求,从而为幼儿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引导。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个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幼儿的需求结构,从而为幼儿教育提供满足需求的有效策略。

教育学与心理学案例分析

教育学与心理学案例分析

教育学与心理学案例分析[案例1]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

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

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2]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3]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

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

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4]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

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案例分析题答案1. 案例背景:在某小学中,有一位学生叫小明,他在学校表现出了一些问题。

小明在课堂上时常分心,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力,导致他的学习成绩下降。

此外,小明在与同学相处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他缺乏自信,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时常被同学孤立和排斥。

教师和家长都对小明的行为感到耽忧,并希翼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问题分析:根据小明的表现和问题描述,我们可以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他的问题。

首先,小明在课堂上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由于注意力不足问题所致。

其次,他在与同学相处时缺乏自信和交流能力,可能是由于社交焦虑或者自尊心不足所导致。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3. 解决方法:3.1 注意力训练:针对小明在课堂上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可以进行注意力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者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通过观察和记忆游戏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分段教学的方式,将学习内容分成小块,每块时间不宜过长,以匡助小明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3.2 社交技能培养:为了解决小明在与同学相处时缺乏自信和交流能力的问题,可以进行社交技能培养。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小明与其他同学合作,提高他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此外,可以开展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小明扮演不同的角色,锻炼他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表扬和鼓励来增强小明的自信心,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3.3 家校合作: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也是解决小明问题的关键。

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解决方案。

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家中赋予小明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匡助他建立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还可以与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小明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协作解决问题。

4. 效果评估:在实施上述解决方法后,需要对小明的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全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案例分析集锦

全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案例分析集锦

2.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

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

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

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

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保护他。

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⑴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⑵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要点:⑴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

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⑵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根底上。

?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开展。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根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保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新课程案例类试题大全1、[案例]“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

〞孩子说出了原因。

“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

〞老师快乐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

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表达,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

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逐步形成2、[案例]“不是果敢,是残忍。

学前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学前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学前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本案例分析涉及一所城市幼儿园,旨在探讨学前教育环境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希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心理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指导。

二、案例描述小明,五岁,是一名幼儿园中班的学生。

近期,老师发现小明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孤僻行为,不愿意与其他孩子交流,甚至在课堂上也常常走神。

此外,小明在完成作业时显得焦虑,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比其他孩子慢。

三、心理学理论应用1. 依恋理论:考虑到小明的行为可能是由于缺乏安全感导致的,教师可以尝试建立与小明之间的依恋关系,通过持续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建立信任感。

2. 社会学习理论: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合作学习环境,鼓励小明观察和模仿同伴的积极行为,从而逐渐参与到集体活动中。

3. 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关注小明在其他领域的潜能,如音乐、美术等,通过发展他的强项来增强自信心,并促进其社交技能的提升。

四、实施策略1. 个别辅导:安排定期的个别辅导时间,为小明提供额外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解决学习和社交上的困难。

2. 小组活动:组织小组活动,让小明在小组中担任特定角色,通过完成任务来提高他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3. 家庭参与:与小明的家长沟通,了解家庭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并寻求家长的支持和合作,共同促进小明的心理健康发展。

五、评估与反思在实施上述策略后,教师需要定期评估小明的行为变化,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确保教育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儿童的心理发展需求。

通过本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理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知识,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每一个儿童的成长。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科,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申请教师资格证时,教育心理学也是必考的一项内容。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教育心理学在教师工作中的应用。

案例:小明不喜欢上英语课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其他科目上表现良好,但是对英语课却不感兴趣。

每次上英语课,他总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成绩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该如何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帮助小明解决问题呢?一、了解小明的兴趣与需求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与需求是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首先需要教师与小明进行沟通,了解他对英语课的兴趣和需求。

通过问卷调查或个别访谈,了解小明对英语的兴趣程度、学习英语的目标以及他想要达到的成绩等。

二、激发积极情感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对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针对小明不喜欢上英语课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他的积极情感。

例如,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英语活动,增加游戏性和互动性,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夸奖和认可来增加小明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提高他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三、个性化教学辅导教育心理学强调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

针对小明不喜欢上英语课的情况,教师可以结合他的兴趣和学习风格,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辅导。

例如,了解小明对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更感兴趣,通过给他提供适合他的学习材料和方法来增加他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引导学习自主性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他们学习动力和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小明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的学习动力。

例如,让小明自主选择一些英语学习的内容或项目,给予他足够的自由度和责任感,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成就感。

五、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来提高小明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组织小组互动活动,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和合作;展示一些英语学习成功的案例,激发小明的学习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请用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以下案例:李老师因为英语课上的一件事与师傅发生了争执。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李老师在上英语课,正好带教她的师傅来听课。

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句子: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有个男同学就嚷嚷着说,他知道这两句英语的意思。

李老师就和颜悦色地说:“那你说说看,How are you?”那个男生站起来说“怎么是你?”,李老师愣了一下,接着问:“How old are you呢?”那位男生说“怎么老是你?”看着那个男孩认真的样子,李老师一下子乐了,笑着说:“你翻译的真的很有创意!”她转向全班同学,“同学们都应该向他学习,以后碰到不认识的句子也不要怕,大胆去猜,即使猜错也没有关系。

”接着,李老师把这个句子的正确翻译告诉了同学们。

下课后,师傅对李老师的做法提出了不同看法,“你不能这么迁就学生,明明是错的,还要表扬他。

等到考试时,你就会知道你一味地表扬学生是不行的。

” 面对师傅的意见,李老师陷入了沉思……解析: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要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和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尊重学生意味着不伤害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赞赏每一位学生,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3)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4)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值得赞扬的。

2、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老师在他的档案袋中写到:“在老师的眼中,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总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亲切的语言像漫漫春风,不仅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消失了,而且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

请分析一下这位老师评价的成功之处。

解析:教师用评语的形式给予学生评价,这是充分发挥质性评价的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之处,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使评价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起点。

3、王可,一个五年级女孩,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其父不让王可去学校,并让她辍学在家帮妈妈看商店。

老师了解之后劝其父让女孩读书,父亲说:“女儿是我生的,我有权利不让她读书。

”这位父亲的说服正确吗?他违反了哪些规定?解析:不正确。

(1)王可的父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4、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初为人师时曾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历:一天,我放在讲台上的备课本竟然被人撕烂了两张,我火冒三丈。

知情人立刻“揭发”出撕本子的人。

我一看那个学生,心理“咯噔”一下,愣了。

我思考良久,对全班同学说:“我先向大家作个检讨。

昨天,因这位同学写字潦草,我一气之下,将他的本子撕为两半。

我不该这么做,我撕了他一个本子,而他只撕了我两张纸,说明他还是很给老师面子的,他比我好。

”教师里静静的,几十双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我……第二天早上,在我的讲台上端端正正的放着一个和我的备课本差不多大的新本子。

(1) 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2) 教师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3) 为什么说“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解析:(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自身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因为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各方面尚未成熟,所以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教师应该客观、正确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并以一颗宽容的心去接受犯错误的学生;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2)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它需要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师平时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减少自己犯错误的次数;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犯错误后,应该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3)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他们不是盲目、被动、机械地接受影响,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他们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

只有尊重学生,承认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5、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可喜的是,这位老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

最后全班同学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解析: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的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

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唯课本为准,唯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认为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教育机智,因势利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做出了正确的引导。

因而是值得肯定的。

6、我是一名新教师,近来很发愁,新接的班级也有半个学期了,课堂秩序却一直不理想。

班上总有个别孩子不听课,在那里做自己的事情,甚至和周围的同学讲话。

我暗示他、提醒他、批评他,好像效果都不大。

自习课也很难安静,作业多还好点,但有的时候真的感觉学生在那里躁动不安,甚至有的还随便走下位子。

总是有那么几个孩子,慢慢影响周围的人,最后甚至像开锅的粥一样沸腾到无法控制。

年级主任告诉我要对学生凶一点,可是我凶好像也没什么效果,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我很苦恼,为自己无法控制课堂秩序而痛苦。

请你为这位教师想想办法: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解析:(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3)做好课堂监控(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7、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阅了此信。

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

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

高某家长找到了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

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1)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与条款(2)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解析:(1) 吴老师不尊重学生,私拆学生信件,并在班级宣读信件内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吴老师的这种行为直接导致学生离家出走,而自认为没有责任,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都要求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教学。

(2) 吴老师的解释是不正确的。

教师有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权利,但也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施。

教师侵犯学生的隐私权,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不顾及学生的自尊心,致使学生离家出走,吴老师是要承担主要责任的。

吴老师应该协助家长找回学生,主动认错,以身作则,帮助学生面对问题,化解矛盾。

8、下午放学的铃声早在40分钟前就响过了,不知疲倦的李老师依旧在教室里慷慨激昂地讲课,似乎想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

如果我们敬爱的李老师扫视一下班里的同学,她的激情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有的同学在焦急地看着窗外,也许早就约好了哪个小伙伴一起玩吧;有的同学看似在听讲,可你若仔细看,就会发现目光呆滞,神情迷茫,根本不是在听课;有些同学在玩一些小玩意,转铅笔之类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还有的同学表情痛苦,哦,原来是饿了啊,肚子还咕咕叫呢!请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对此想象加以分析。

解析:(1)这则案例讲的是教师的拖堂行为。

(2) 拖堂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结束时仍不终止教学活动而挤占学生课余休息时间的现象。

(3) 根据心理学中的注意的稳定性知识可知,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维持在一个注意对象上。

一般而言,学生的注意不能以同样的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

已经上了一下午课的学生还要在放学后继续听李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40分钟,其听课质量可想而知。

况且,上了一下午的课,学生已经很劳累了,其身心状态已不适合继续学习。

长此以往,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其求知欲,造成学生的学习倦怠,更有甚者将影响师生关系。

(4) 为了避免拖堂行为的出现,教师必须向课堂要效率。

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

教师应在上课前做好三方面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以便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9、“上面给的课就够多的了,还开发自己的课程,那不是浪费吗?”“哪有时间呀,再说这对学校有什么好处,学校今年的成绩压力本来就很大”“上边给钱么?搞开发没钱怎么行,我们手里一点资源都没有呀!”“要真是没办法,我们找找别的案例凑一个吧!”“这还不好办,我一天就能开发出来”……上述是某小学召开课程开发大会后,教师们在散会的路上说的一些话。

结合你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谈谈你对教师们观点的看法。

解析:根据这几位教师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作用、途径等的认识不到位。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其次,开发校本课程不是浪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最后,校本课程开发不一定需要大量的经费和时间,如规范原来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都可以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11、于琪老师在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时,当她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行星”时,一个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于老师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班同学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了,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大家讨论完后,于老师进行了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