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数码相机性能评测实验一视觉分辨率及空间频率响应测试
北京理工大学数码相机性能评测作业4

自检相机性能
选一台相机,用三脚架或手持拍摄方式,自检镜头/相机性能。
1、阴影下砖墙;全开光圈。
检查全孔径下镜头成像质量(分辨力等)
2、天空做背景,拍摄树枝:开f/5.6和f/8以及最小光圈。
检查中小孔径下镜头成像质量(反差等)
由于夏季枝叶繁茂,找不到光秃秃的树枝,因而只能拍摄如图的照片。
正常情况下,相机成像质量较好,树枝与周围对比明显。
但随着光圈的加大,相机的成像反差越来越低,明暗对比越来越小。
3、朝向太阳拍摄:在太阳照射下,开不同光圈,不使用遮光罩。
然后,人躲在阴影里拍摄同样的画面
检查防杂光性能(反差和眩光,及反差过低的原因)
光圈较大的时候,眩光分布面积较大,因此整个画面比较亮,眩光不明显。
光圈收缩之后,眩光集中在较小范围内,亮度变大,眩光相对明显。
4、室内拍摄报纸:距离1米左右,或最近对焦距离。
在选择布满文字的一面,将报纸贴在墙上。
注意将相机的位置仔细调正,使用三脚架。
手持拍摄,最好在室内最大光圈下也拍摄。
检查低照度下的镜头表现(报纸将表现中央和边角的分辨力)
低照度指的是当被摄景物的光亮度低到一定程度而使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电平低到某一规定值时的景物光亮度值。
由以上所拍摄的图片可知,在低照度的条件下,照片还是相当清晰,边缘也没有出现变形或者畸变。
在此条件下相机的性能还是很好的。
数码摄影物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码摄影的基本原理,包括光学成像、图像传感与处理等。
2. 掌握数码相机的操作方法,包括取景、构图、曝光等。
3.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拍摄条件下图像质量的变化。
4. 学习使用数码相机进行物理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
二、实验原理数码摄影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和图像传感技术将物体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主要原理包括:1. 光学成像:通过镜头将物体图像投射到图像传感器上。
2. 图像传感:图像传感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3. 图像处理:对电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数字图像。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数码相机:具备光学变焦、手动曝光等功能的数码相机。
2. 三脚架:用于稳定相机拍摄。
3. 实验器材:如标准光源、物体、量具等。
四、实验内容1. 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 打开相机,介绍各部分功能。
- 安装电池、存储卡,进行简单拍摄操作。
- 分组讨论比较,加深对相机各部分工作原理的理解。
2. 数码相机的取景与构图:- 掌握常用的构图形式,如三分法、对称构图等。
- 利用实际场景进行拍摄,观察不同构图对图像效果的影响。
- 学习光圈、快门速度、ISO等曝光参数对图像的影响。
- 通过调整曝光参数,拍摄不同场景的图像,观察图像质量的变化。
4. 数码相机的物理实验应用:- 利用数码相机记录物理实验现象,如自由落体运动、光的折射等。
- 对实验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五、实验步骤1. 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 打开相机,了解各部分功能。
- 安装电池、存储卡,进行简单拍摄操作。
- 分组讨论比较,加深对相机各部分工作原理的理解。
2. 数码相机的取景与构图:- 在实际场景中拍摄,尝试不同的构图形式。
- 分析不同构图对图像效果的影响。
3. 数码相机的曝光控制:- 调整曝光参数,拍摄不同场景的图像。
- 观察图像质量的变化,分析曝光参数对图像的影响。
4. 数码相机的物理实验应用:- 利用数码相机记录物理实验现象。
数码相机性能评测 课外作业一 变焦摄影实验

变焦摄影实验在不同的焦距上,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
在FL18.0mm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相机设置如下:在FL27.0mm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相机设置如下:在FL36.0mm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相机设置如下:相机设置如下:相机设置如下:在FL200.0mm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相机设置如下:由以上所拍摄的图片可知,随着焦距的变长,图片的视角不断变小,但与此同时,物体的清晰度在增加,即有一种“拉近感”。
和人的视角相比,在FL18.0mm和FL36.0mm下拍摄的图片成像视角比人眼的大(指人眼的敏感区),但清晰度相对较小;在FL200.0mm,130mm和FL65.0mm下拍摄的图片成像视角比人眼的视角小(指人眼的敏感区),但清晰度相对高。
讨论分别运用广角、标准和摄远镜头摄像的意义:广角镜头中,视角范围特别广的镜头(100度视角左右)称为超广角镜头视角,有着宽广的视野,又不像鱼眼镜头有强烈的畸变,是很好消除了畸变的镜头,而且能增加摄影画面的空间纵深感是景深较长,能保证被摄主体的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均可清晰的再现。
标准镜头是指焦距在50°视角左右的摄影镜头,画面效果与人眼视觉效果十分相似。
它给人以记实性的视觉效果画面,使用频率是较高的。
表现的视觉效果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用标准镜头拍摄时与被摄物的距离也较适中,所以在诸如普通风景、普通人像、抓拍等摄影场合使用较多,最常见的纪念照更是多用标准镜头来拍摄。
另外,标准镜头还是一种成像质量上佳的镜头,它对于被摄体细节的表现非常的有效。
摄远镜头是指5°视角左右的镜头。
它的镜头视角小,所以视野范围相对狭窄;能把远处的景物拉近,使之充满画面,具有“望远”的功能,从而使景物的远近感消失。
此外它缩短了景深,把对被摄体聚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限制在一定尺度内,用以突出被聚焦的部分。
特别是,摄远镜头与大光圈、短拍摄距离配合使用时,其缩短被摄物前后清晰范围的效果尤其明显,这种手法在人像等题材的摄影中经常运用。
数码相机的简单评测方法演讲稿.doc

数码相机的简单评测方法数码相机是目前最热门的数码产品之一,与摄像机共称为数码影像产品。
尽管手机拍照比较方便,但在成像以及实用性上还是相差较远都的。
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欢。
数码相机评测的方法数码相机评测外观设计数码相机的分类有很多种,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数码相机,在外观上都是越来越考究的,新型结构使得数码相机的外形受元器件的束缚更小,自由发挥空间更大,包括伸缩式镜头、潜望式镜头、滑盖、翻转屏等等。
外观设计是数码相机评测的主要项目之一,也是众多消费者选购数码相机的第一印象。
我们根据产品的尺寸、便携性、设计新颖度、机身色彩、材质等,配合同类产品的综合对比作出一个客观的综合评分。
数码相机评测握持手感、操控特性不同的数码相机类型有不同的握持手感,握持手感的好坏直接影响相机的使用,拍摄照片的稳定度。
是一个重要的评测项目。
评测时,我们会根据手柄尺寸、手柄形状以及表面是否提供防滑材质来客观评价每一款数码相机的握持手感。
数码相机评测液晶屏配置液晶屏是用于数码相机直接观看拍摄效果以及各种参数设置的显示屏,对于数码相机来说,不仅仅是要求输出的照片效果漂亮,更是要求可以提供准确的色彩还原以及亮度。
即液晶屏上看到的效果与电脑中输出的效果一样。
此外,屏幕的尺寸以及分辨率是最直观的参数,带给使用者最直观的观看感受,优劣较易分辨。
另外,旋转屏也是当前的一大趋势,无论是消费相机还是单反相机,都开始普及这样子的液晶屏结构,对于用户来说,使用液晶屏取景,拍摄各种角度的照片都会更加方便。
数码相机评测镜头配置镜头是数码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单反相机可换镜头的特点,这里的镜头配置评测主要针对不可换镜头的消费相机进行,相机镜头的变焦倍数、镜组设计、是否使用特殊镜片,最大、最小光圈等都是重要的硬件配置。
而实际拍摄、我们会针对最终成像,来判断镜头的成像解析度以及镜头畸变等项目。
数码相机评测传感器传感器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元件之一,采用不同尺寸、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会对最终的成像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机色彩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相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色彩作为图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图像的视觉效果和后续处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相机色彩性能,我们开展了一次相机色彩实验,通过一系列测试和分析,评估相机的色彩还原准确性、色彩饱和度和色彩失真情况。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相机色彩性能,评估其色彩还原准确性。
2. 分析相机色彩饱和度和色彩失真情况。
3. 探讨改善相机色彩性能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1. 相机:某品牌数码相机2. 实验台:稳定的工作台3. 色彩标准板: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标准色卡4. 显示器:高分辨率显示器5. 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ImageJ等四、实验方法1. 色彩还原准确性测试(1)将色彩标准板放置在实验台上,调整相机与标准板之间的距离,确保相机能够清晰拍摄到标准板上的颜色。
(2)拍摄标准板图像,并保存为原始图片。
(3)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原始图片进行处理,提取出各个颜色通道的数值。
(4)将提取出的颜色通道数值与标准色卡上对应颜色的数值进行对比,计算色彩还原误差。
2. 色彩饱和度测试(1)在相同条件下,拍摄不同饱和度的物体图像。
(2)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各个颜色通道的数值。
(3)计算各个颜色通道的数值与原始数值的比值,得到饱和度。
3. 色彩失真测试(1)在相同条件下,拍摄标准色卡上的颜色图像。
(2)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各个颜色通道的数值。
(3)根据颜色通道数值的变化,判断相机是否存在色彩失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色彩还原准确性通过对比标准色卡上的颜色数值和相机拍摄图像的颜色数值,计算色彩还原误差。
实验结果显示,相机的色彩还原准确性较高,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2. 色彩饱和度实验结果显示,相机的色彩饱和度表现良好,各个颜色通道的饱和度比值与原始数值相近。
3. 色彩失真通过分析各个颜色通道的数值,发现相机在拍摄某些颜色时存在轻微的色彩失真。
高精度天文光学相机性能检测技术

高精度天文光学相机性能检测技术高精度天文光学相机性能检测技术高精度天文光学相机是现代天文学研究中的关键工具,它能够捕捉到遥远星系的微弱光线并记录下来。
为了确保相机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需要进行精确的性能检测。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高精度天文光学相机性能检测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是对相机的分辨率进行检测。
分辨率是指相机能够识别出的最小细节。
为了检测分辨率,可以使用一张包含细小线条或点的测试图像。
将该图像加载到相机中,然后观察图像中细节的清晰度和可见性。
如果相机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图像中的细节,那么它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第二步是检测相机的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相机能够捕捉到的光线强度范围。
为了检测灵敏度,可以使用不同亮度的光源,并调整相机的曝光时间。
观察相机是否能够在不同光线强度下捕捉到细节,并确定相机的灵敏度范围。
第三步是对相机的线性响应进行检测。
线性响应是指相机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光线强度之间的关系。
为了检测线性响应,可以使用不同强度的光源,并记录下相机的输出信号。
然后,绘制出输入光线强度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曲线。
如果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相机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
第四步是对相机的噪声水平进行检测。
噪声是指相机在图像中引入的不希望的信号,包括暗电流噪声和读出噪声等。
为了检测噪声水平,可以将相机放置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并进行长时间曝光。
然后,观察图像中的噪声水平并记录下来。
较低的噪声水平意味着相机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
第五步是对相机的色彩准确性进行检测。
色彩准确性是指相机能够准确捕捉到不同颜色的光线并显示出来。
为了检测色彩准确性,可以使用一组已知颜色的光源,并观察相机是否能够准确显示出这些颜色。
可以使用专业的色彩校准工具来帮助确保相机的色彩准确性。
综上所述,高精度天文光学相机的性能检测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
通过对分辨率、灵敏度、线性响应、噪声水平和色彩准确性等方面进行检测,可以确保相机具有优秀的性能,从而为天文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图像数据。
高清摄像机试验报告

高清摄像机试验报告1. 试验概述本试验旨在测试高清摄像机的性能和功能。
我们测试了摄像机的图像质量、对焦能力、拍摄稳定性和视频录制功能。
2.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三个不同场景进行测试,并使用高清摄像机进行录制。
分别是室内、室外和低光条件下的场景。
每个场景进行了五分钟的录制,以便对比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3. 结果分析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图像质量:在各个场景下,高清摄像机的图像质量表现良好,能够捕捉到细节丰富的图像。
图像质量:在各个场景下,高清摄像机的图像质量表现良好,能够捕捉到细节丰富的图像。
- 对焦能力:高清摄像机具备快速、准确的对焦能力,在场景变化时能够迅速自动对焦。
对焦能力:高清摄像机具备快速、准确的对焦能力,在场景变化时能够迅速自动对焦。
- 拍摄稳定性:在室内和室外场景下,高清摄像机的拍摄稳定性良好,可以稳定地拍摄清晰的图像。
在低光条件下,摄像机性能略有下降,画面会有轻微抖动。
拍摄稳定性:在室内和室外场景下,高清摄像机的拍摄稳定性良好,可以稳定地拍摄清晰的图像。
在低光条件下,摄像机性能略有下降,画面会有轻微抖动。
- 视频录制功能:高清摄像机的视频录制功能操作简单,录制的视频质量高,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视频录制功能:高清摄像机的视频录制功能操作简单,录制的视频质量高,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4. 结论根据我们的试验结果,高清摄像机在各个方面表现出色。
它的图像质量高、对焦能力强、拍摄稳定性良好,并且具备方便易用的视频录制功能。
因此,我们推荐高清摄像机作为一个可靠的选择。
5. 建议根据我们的试验经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进一步改善高清摄像机的性能:- 进一步提升在低光条件下的表现,减少画面抖动;- 增加更多的拍摄模式和功能,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提供更详细的用户手册,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高清摄像机。
以上是我们的试验报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京理工大学数码相机性能评测实验二

数码相机性能评测实验二噪声及色彩还原性测试实验目的:1、了解数码相机光电转换函数(OECF)测试标版,掌握其使用方法。
2、掌握数码相机噪声测试方法。
3、了解数码相机色彩还原性测试标板。
4、掌握数码相机色彩还原性测试方法实验要求:1、使用数码相机拍摄24色标准色卡。
2、使用Imatest软件的Colorcheck模块测量数码相机色彩还原性。
3、使用数码相机拍摄OECF测试标版。
4、使用Imatest软件的Stepchart模块测量数码相机噪声5、了解Imatest噪声和色彩还原性测试结果的含义。
1、使用数码相机拍摄24色标准色卡2、使用Imatest软件的Colorcheck模块测量数码相机色彩还原性相机型号:红米1S测试标版:反射色彩饱和度:121.1%色差△C corr 平均值 6.12最大值 16.5△C uncorr :平均值 9.57 最大值 24△E :平均值 11.8 最大值 23.6测试人员:李斌测试日期:2015年11月25日整个坐标是较大的 CIELAB 色域,而较小的、被灰线画起来的范围则是相机本身的 sRGB 色域图二软件在色彩偏移对照方面的处理结果图比较上图中的各方格的区域Zone1和Zone2,发现亮度接近,说明该相机的曝光误差小。
比较上图中各方格的区域Zone1和Zone3,发现色彩偏移不大,说明该相机的色彩控制较好。
噪声测试图三用软件在Colorcheck选项上处理图片,在噪声测评方面的结果左上是色表最后一排的灰阶区块明度位置校正, 蓝色圈圈是理想值, 绿色叉叉是拍摄的实际值;右上角则是浓度的校正;左下区域是色表上最后一排的灰阶区块来测试( 共有6个区块 ), 分别代表从相片的亮部、中间调及暗部, 在 R、G、B、Y 的噪声表现。
噪声值(%)R色频G色频B色频Y明度1.27 1.06 1.14 1.03中间调(middle gray)Avg.noise 1.13 1.01 1.08 0.98 测试人李斌测试日期2015年11月25日G色频是1.06%,B色频是1.14%,Y明度是1.03%(可只看 Y 明度的噪声值,但RGB 色频在摄影上仍然有其重要意义,例如,拍人像比较看重R色频,而人像的皮肤大多落在 R 色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码相机性能评测实验一
视觉分辨率及空间频率响应(SFR)测试
实验目的:
1、理解数码相机视觉分辨率的定义及其度量单位。
2、了解数码相机分辨率测试标准ISO12233以及GB/T 19953-2005《数码相机分辨率的测量》,熟悉测试标板构成,掌握其使用方法。
3、掌握数码相机视觉分辨率测试方法,能够通过目视判别数码相机的分辨率特性。
4、了解数码相机空间频率响应(SFR)的测试原理,理解空间频率响应(SFR)曲线的含义。
5、掌握数码相机空间频率响应(SFR)的测试方法,能够通过SFR曲线判别数码相机的分辨率特性。
实验要求:
1、使用数码相机拍摄ISO12233标准分辨率靶板,要求连续拍摄三幅图。
2、目视判别数码相机的视觉分辨率,需分别判别水平、垂直、和斜45度方向的
视觉分辨率(注意:若拍摄的靶板有效区域高度仅占据相机幅面高度的一部分,需将目视判别结果乘以修正系数以得到真实的测量结果。
修正系数=以像素为单位的相机幅面高度/以像素为单位的靶板有效区域高度)。
3、使用Imatest软件测量数码相机空间频率响应(SFR)曲线,需分别测量水平
及垂直方向的SFR,并取MTF50、MTF20作为测量结果,与视觉分辨率测试结果进行比较。
1、使用数码相机拍摄ISO12233标准分辨率靶板,要求连续拍摄三幅图第一张图
第二张图
第三张图
2、目视判别数码相机的视觉分辨率,需分别判别水平、垂直、和斜45度方向的视觉分辨率
第一张图的截图:
水平条测中心垂直视觉分辨率
竖直条测中心水平分辨率
对角线条测斜向上45°视觉分辨率
第二张图的截图:
水平条测中心垂直视觉分辨率
竖直条测中心水平分辨率
对角线条测斜向上45°视觉分辨率第三张图的截图:
水平条测中心垂直视觉分辨率
竖直条测中心水平分辨率
对角线条测斜向上45°视觉分辨率
相机型号iPhone5123平均值水平方向视觉分辨率1450128013301320垂直方向视觉分辨率1240122012601240斜向上45°视觉分辨率>900>900>900>900实验人员实验日期
3、使用Imatest软件测量数码相机空间频率响应(SFR)曲线,需分别测量水平及垂直方向的SFR,并取MTF50、MTF20作为测量结果,与视觉分辨率测试结果进行比较。
过程由黑到白由白到黑
次数1
垂直
方向
2
垂直
方向
3
水平
方向
4
水平
方向
5
垂直
方向
6
垂直
方向
7
水平
方向
8
水平
方向分辨率(LW/PH)10881172158515421265130412441151均值(LW/PH)1130156412851198第一次目视(LW/PH)1240145012401450
实验运行结果依次如下:
Pixels (Horizontal)
E d g e p r o f i l e (l i n e a r )
Frequency, Cycles/pixel
S F R (M T F )
+
+
+
ROI: 100x440 pixels
L R T B = 1680 1779 460 899E dge angle = -6.85 degs E stm. chart contrast = 32.3
Selected EXIF data
IMG_2250.JPG
Pixels (Horizontal)
E d g e p r o f i l e (l i n e a r )
Frequency, Cycles/pixel
S F R (M T F )
+
+
+
ROI: 100x238 pixels
L R T B = 1664 1763 691 928E dge angle = -6.83 degs E stm. chart contrast = 31.6
Selected EXIF data
Pixels (Vertical)
E d g e p r o f i l e (l i n e a r )
Frequency, Cycles/pixel
S F R (M T F )
+
+
+
L R T B = 1435 1797 1370 1456E dge angle = 6.14 degs E stm. chart contrast = 48
Selected EXIF data
Pixels (Vertical)
E d g e p r o f i l e (l i n e a r )
Frequency, Cycles/pixel
S F R (M T F )
+
+
+
L R T B = 1597 1876 1349 1503E dge angle = 6.35 degs E stm. chart contrast = 49.7
Selected EXIF data
Pixels (Horizontal) E d g e p r o f i l e (l i n e a r )
Frequency, Cycles/pixel S F R (M T F )+++ROI: 169x294 pixels L R T B = 1533 1701 636 929
E dge angle = -6.61 degs
E stm. chart contrast = 30.6Selected EXI
F data
IMG_2250.JPG
Pixels (Horizontal) E d g e p r o f i l e (l i n e a r )
Frequency, Cycles/pixel S F R (M T F )+++ROI: 126x418 pixels L R T B = 1558 1683 537 954
E dge angle = -6.6 degs
E stm. chart contrast = 31.9Selected EXI
F data
Pixels (Vertical) E d g e p r o f i l e (l i n e a r )00.2
0.4
0.6
0.81
Frequency, Cycles/pixel S F R (M T F )
++
+L R T B = 1415 1630 1443 1559
E dge angle = 5.91 degs
E stm. chart contrast = 47.8Selected EXI
F data
Pixels (Vertical) E d g e p r o f i l e (l i n e a r )Frequency, Cycles/pixel S F R (M T F )+++L R T B = 1605 1863 1464 1584
E dge angle = 6.34 degs
E stm. chart contrast = 49.4Selected EXI
F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