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之危机干预

社会工作之危机干预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科目:教师:姓名:学号:专业:社会工作类别:全日制专业硕士上课时间:考生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签名)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危机干预理论一、理论概述(一)背景:危机干预理论的起源与发展1 早期的临床研究(1)埃里克·林德曼(Erich Lindemann)在1942年波士顿大火后,开始从事火灾后悲伤反应的研究。

(2)精神病学家吉拉尔德·卡普兰(Gerald Caplan)与社会工作者霍沃德(Howard Parad)的后续研究,使危机干预理论在1960及1970年间迅速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

(3)泰哈尔斯特(Tyhurst,1958)指出一般健康的人在遭受严重压力的反应,会对于创伤经验进行立即性的处理,以获得正向成果。

(4)1949年,鲁宾·赫尔(Reubin Hill)受系统理论的影响,研究因战争所造成的家人离散与重聚,关注家庭压力的社会性结构,并建立家庭压力理论(ABCX模式)。

2 压力和疾病危机理论受到生活压力时间所造成生理反应的研究的强烈影响。

塞里(Selye,1956)认为有机体的自然状态与其环境相适应,某一部分的改变会引起整体的不平衡。

3 压力与对抗压力与压力应对的生物学概念强调,角色长期受限制对压力应对产生的重要性。

当我们很少了解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种族或者民族地位、年龄、婚姻关系对危机反应的不同影响时,会很难避免在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中较高地发展危机反应的比例。

(二)危机干预理论的假设1.对个人而言,面对突然压力情境及危机事件,所经历的情感失衡、社会失序、认知失调及生理症状,都是不平常的。

2.严重情境的苦恼,是一种生活经验,也属于在稳定情绪、认知、身体状况下的一种沮丧,而非病态。

3.特殊的生活事件将会造成破坏。

4.在失衡状态的期间,人会主寻求生活的平衡与和谐,评估事件的意义,及检视个人生活中,可资运用以应对危机的个人与社会资源。

危机干预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步骤

危机干预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步骤

危机干预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步骤在现代社会中,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如自然灾害、突发疾病、恐怖袭击等,这些事件往往给人们的生活和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危机干预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步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危机干预技术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危机事件。

一、了解危机干预的概念危机干预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时,通过采取措施和行动,以减轻危机对个体和群体的伤害,并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危机干预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帮助个体和群体度过危机。

二、建立有效的危机干预团队危机干预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实施。

这个团队应该由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如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医生等。

团队成员应该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迅速判断危机的性质和程度,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

三、快速反应和评估危机事件发生后,必须迅速反应并进行评估。

团队成员应该立即前往现场,了解危机的具体情况,包括人员伤亡情况、物资需求等。

同时,还需要评估危机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和生理影响,以确定合适的干预方法。

四、提供紧急援助和支持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提供紧急援助和支持。

这包括提供急救、安置受害者、提供食物和水等基本生活物资。

此外,还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受害者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五、制定个体和群体干预计划针对个体和群体的不同需求,需要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

对于个体,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专业服务,帮助他们处理危机带来的心理创伤。

对于群体,可以组织康复活动、提供群体辅导等,帮助他们重建社会支持网络。

六、建立长期支持机制危机干预不仅仅是在危机发生时的紧急援助,还需要建立长期的支持机制。

这包括提供持续的心理辅导、康复服务等,帮助个体和群体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此外,还应该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提供就业机会和教育支持,以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七、评估和总结经验危机干预结束后,需要对整个干预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

这包括评估干预效果、团队工作情况等,并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危机干预提供参考。

心理咨询中危机干预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心理咨询中危机干预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心理咨询中危机干预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引言: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或重大生活变故时,无法有效应对,产生的心理困扰和痛苦。

在心理咨询中,危机干预技术被广泛应用,旨在帮助个体恢复心理平衡,解决问题,重建生活。

本文将探讨危机干预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以期为心理咨询师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一、危机干预技术的基本原理危机干预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心理学和人类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旨在通过积极干预,帮助个体应对危机,恢复心理平衡。

以下是危机干预技术的基本原理:1. 理解危机的本质心理危机是一种突发性事件或生活变故对个体心理状态产生冲击的过程。

心理咨询师需要深入了解危机的本质,包括其触发原因、个体的反应方式以及可能带来的心理影响,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干预。

2. 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在危机干预中,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心理咨询师需要倾听个体的感受和困扰,给予关注和理解,以建立起安全的咨询环境。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体才会更愿意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接受咨询师的帮助。

3. 评估和规划在危机干预中,评估个体的心理状况是必不可少的。

心理咨询师需要通过面谈、观察和心理测量等方法,全面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和需求。

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个体的干预计划,明确目标和步骤,为干预提供指导。

4. 提供情绪支持在危机干预中,情绪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咨询师需要对个体的情绪进行有效的辅导和支持,帮助个体释放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通过情绪支持,个体能够更好地面对危机,积极应对困难。

5. 促进问题解决危机干预的目的是帮助个体解决问题,重建生活。

心理咨询师需要引导个体思考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提供有效的解决策略。

通过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个体能够逐渐恢复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危机干预技术的应用危机干预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心理危机的干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突发事件后的干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往往会对个体心理状态产生严重冲击。

五种常用的危机干预技术详解

五种常用的危机干预技术详解
3.替换负面思维:帮助求助者用积极、合理的思维替换负面思维。
4.制定行为改变计划:根据求助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行为改变计划。
5.练习和巩固:引导求助者反复练习新的思维和行为,巩固干预效果。
二、情绪焦点干预技术
情绪焦点干预技术(EFI)关注求助者的情绪体验,旨在帮助求助者处理和表达情绪,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具体步骤如下:
4.提升人际关系:教授求助者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人际关系质量。
5.预防心理危机:提前进行心理干预,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五、家庭系统干预技术
家庭系统干预技术(FSI)关注求助者家庭环境对其心理危机的影响,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干预:
1.家庭评估:评估求助者家庭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找出问题所在。
2.家庭沟通: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促进相互理解。
1.自我介绍和倾听技巧:教授求助者如何有效介绍自己,以及如何倾听他人。
2.非言语沟通:提高求助者对非言语沟通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
3.冲突解决: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训练求助者解决人际冲突的技巧。
4.情感表达:指导求助者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避免误解和冲突。
5.人际关系维护:教授求助者如何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5.团体反馈:团体成员相互提供反馈,共同探讨危机应对策略,促进个体成长。
十、后续跟进与评估技术
后续跟进与评估技术(F&E)是确保危机干预效果持久性和求助者持续成长的重要环节:
1.定期跟进:在危机干预后,定期与求助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和生活状况。
2.评估干预效果:通过标准化工具和求助者反馈,评估危机干预的效果。
二十、自我效能感提升技术
自我效能感提升技术(SET)旨在增强求助者的自信心和自我控制感,以更好地应对危机:

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

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
导致死亡。
自杀姿态——死亡愿望不是很强烈,主要想伤害
自己,以减轻痛苦或引起注意。
中国人群自杀的发生率:
·中国是仅次于冰岛的自杀率高发国家。 • 在中国,自杀是全人口的第五位死因。 • 自杀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 我国每年有287,000人死于自杀,22.2人/10万。
• 1,500,000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而严 重的
沉湎于对 除了危机 危机事件 事件外, 的思虑, 不能集中 因为强迫 精力。因 性 思 维 、 为受强迫、 自我怀疑 自我怀疑 和犹豫而 和犹豫的 明显影响 影响丧失 求助者解 了解决问 决问题和 题和做决 做 决 定 的 定的能力。 能力,对 对危机事 危机事件 件的认识 的认识和 和感知与 感知与现 现实情况 实有实质 有明显差 性 的 差 异 。异 从 而 影 响了其正 常的生活。
确定“危机”的三项标准: (1) 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生活事件; (2) 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
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3) 当事人或病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 应对或应对无效。
二、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的定义:
危机干预就是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使症状得到
立刻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 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心理危机时常见的心理和躯体反应: 1、认知改变
2、情绪改变
3、行为改变
对危机的合理认识
危机由个体无力处理内心压力或外在事件引起 危机情境之性质反映出当事人的认知经验而非病态 危机是暂时性的,而且有特定发展阶段,但持续时间 因人而异 危机也提供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面对出现危机的人,我们能够怎么做 ?
1、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冷静和稳定。 2、运用同理心的技巧表示你的关心。、 3、多倾听,少说话。 4、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轻易发火或放弃。 5、相信他们所说的,但要保持理智和冷静。 6、不要担心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 7、技巧性地引导他们说出对自杀的想法。 8、始终给予希望。 9、尽量取得专业人员的帮助。 10、如果这学生自杀的危险存在并且很高,
的心理压力。 (6)性格与情绪问题。
面这些行为是所有父母、同学、朋 友和老师都必须注意的自杀危险征兆:
1、以前有过自杀企图或自杀未遂的行为; 2、说过自己要自杀,并制定自杀的计划和方式; 3、收集与自杀有关的方式并与人讨论自杀; 4、把事情突然安排有序,并把自己珍贵的东西随便送人; 5、突然使用或增量使用可以成瘾的物质,如酒精和药物; 6、抓伤、划伤、砍伤自己的身体或在身体上做标记; 7、忽视个人外表形象,厌倦、懒散,注意力不集中; 8、突然性格转变,发生攻击性行为或闷闷不乐,突然从事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其发展过程 中面临着许多特定的心理危机的来源。一般 认为,日常生活事件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 的主要来源。其中学习、就业、人际关系、 恋爱、前途、经济是心理危机出现频率较高 的方面。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
(1)环境适应问题。 (2)学习方式问题。 (3)人际关系问题。 (4)性与恋爱方面的问题。 (5)竞争与所选专业失望带来
人类最大最深沉最艰巨的 任务:让所有的人都心理 健康。
面对学生群体,让我们一 起努力,谢谢!
存在哪些状况需列为危机人群?
1、情绪低落、抑郁、不与家人或朋友交往者; 2、过去有过自杀企图或行为者,经常有自杀
意念者; 3、存在诸如失恋、学业失败、躯体疾病、家

危机干预理论[1]

危机干预理论[1]

欧洲和北美诸国每个城市(指10一20万人以上)均有危机干预中心,人员由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护士和社会工作员组成,均系专职,与由志愿者投入的热线服务是不同的。但我国危机干预服务和研究起步较晚、国内目前危机干预机构较少, 社会工作员缺乏,不能满足危机干预工作的需要,而从事干预的人员不外志愿者、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他们无法替代社会工作员的职责,这在一定程度影响危机干预的质量。 因此,我国应大力开展危机干预服务和研究。有条件的城市,应建立危机干预机构,发展这一类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作出贡献。

1.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灾难和危机的心理卫生服务系统 我国目前关于灾难及危机的心理卫生服务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不仅人力资源匮乏和未建立专门的组织系统,而且相关研究也较少。因此应充分吸取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我国的服务系统。 2.调动志愿者和专业人员两方面积极性,大力开展危机干预服务 实践证明,电话危机干预和咨询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我国公立的或专业的危机干预机构太少,而由志愿者组成的热线(妇女热线,青春热线等)和咨询服务组织较多,这两个系统应密切协作,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相辅相成,加强合作与联络是非常重要的。国内外经验证明,经过严格挑选和有效岗前和在职培训,志愿者是能胜任热线服务的。由于求助者存在一些复杂问题,如他们可能患有精神疾病,涉及诊断和治疗,志愿者即难以处理,必须有专业人员帮助。 3.发展危机干预专业学科。 对危机干预的认识不能仅停留于它是一种简短心理治疗,而应看到它是人类的一门重要学科,需要建立相关机构开展研究,出版刊物和专著,在高等医学和心理院校开设选修课。
2.保证当事人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01
无言的陪伴是恐惧者最重要的药方,很多人以为帮助别人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他以使他觉得好一点,但根据心理大师所说,这是极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你所说出的话,其实大部分是为了减低自己内心焦虑的话,对恐惧而言其实都是废话。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对他们而然,无言的陪伴产生极大的安抚作用。

理解危机干预技术的核心概念与原则

理解危机干预技术的核心概念与原则

理解危机干预技术的核心概念与原则在我们的生活中,危机是无法避免的一部分。

无论是个人的困境还是社会的灾难,危机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应对危机,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危机干预技术,以帮助自己和他人度过难关。

本文将探讨危机干预技术的核心概念与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危机干预技术的核心概念。

危机干预是一种针对危机情况的专业干预方法,旨在帮助个人或群体应对危机,减轻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危机干预技术包括了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如心理支持、情绪管理、问题解决等,以帮助个体或群体恢复稳定和自我控制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危机干预技术的核心原则。

首先,尽早干预是十分重要的原则。

在危机发生初期,往往是个体或群体最需要帮助和支持的时候。

及早干预可以阻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避免更大的伤害。

因此,我们应该尽早发现危机的迹象,并及时采取行动。

其次,个体和群体的参与是危机干预的核心原则之一。

危机干预并不是一种单方面的援助,而是需要个体和群体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在危机干预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个体和群体的意愿和需求,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他们的自主性和自我决策能力。

再次,危机干预需要综合多种资源和技能。

危机干预往往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和技能。

心理学、社会工作、医学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指导,而个体和群体的家庭、社区、朋友等资源也是十分重要的支持系统。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寻求和整合多种资源和技能,以实现更有效的危机干预。

最后,危机干预需要持续关注和支持。

危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可能需要个体和群体长时间的恢复和调整。

因此,危机干预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应该与个体和群体建立稳定的联系,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

总结起来,理解危机干预技术的核心概念与原则对于我们应对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掌握危机干预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和他人度过困境,减轻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危机干预》PPTppt

《危机干预》PPTppt

产生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
评估个体需求
危机干预前需对个体的需求进行全面评 估,明确干预的目标和重点。
积极倾听和理解
给予个体充分的关注和倾听,理解他们 的感受和困境。
提供信息支持
为个体提供有关生活危机和应对策略的 相关信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处境并 采取有效行动。
鼓励寻求专业帮助
危机干预的必要性
帮助个体应对重大生活事件
01
危机干预为个体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如失业、亲人死
亡、重大疾病等生活危机,减轻心理负担。
提高个体的应对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02
危机干预通过教授应对策略和自我调节技巧,帮助个体在面临
生活压力时更加冷静、自信,提高应对能力。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03
危机干预通过及时的干预和帮助,可以预防个体因生活压力而
心理动力学策略
总结词
心理动力学策略强调解决心理内部冲突和 追求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主要涉及探索个 体的无意识动机和需要,促进自我认知和 理解等方面。
VS
详细描述
心理动力学策略认为危机是个体内部心理 动力学的表现,即无意识的动机和需要与 自我认知和理解之间的冲突。干预者通过 深入了解个体的无意识动机、情感和需要 ,帮助个体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从而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改变。
心理社会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到家庭、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通过了解个体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和关系,帮助个体获得更多的社会 支持和资源,从而缓解危机。
03
危机干预策略
心理教育策略
总结词
心理教育策略是危机干预中的重要方法,主要涉及提供信息、传授技能和建立积 极应对方式等方面。

危机干预策略(简略版)【精选文档】

危机干预策略(简略版)【精选文档】

第一节危机概述一、危机的定义危机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除非及时缓解,否则会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

二、危机的特征(1)危险与机遇并存(2)复杂的症状(3)成长和变化的机缘(4)缺乏万能的或快速的解决方法(5)选择的必要性(6)普遍性与特殊性三、危机转移状态转危机点(transcrisis points)是危机转移状态的一个常见部分,他常以求助者发展到新的阶段或出现问题的其他维度为标志。

第二节危机干预者的特征一、有成就的危机干预者的特征(1)生活经验(2)专业技巧(3)镇静(4)创造性与灵活性(5)精力(6)快速的心理反应二、其他特征坚韧、知足、勇气、乐观、现实、客观、冷静、自信和对人类战胜危机的信心。

第三节危机干预的理论一、危机干预中多元的文化观点(一)受文化偏见影响的假设(二)基于文化的有效帮助二、危机和危机干预的理论(一)基本危机理论林德曼和卡普兰提出的基本危机将危机看成是境遇性的或发展的,而不是病理性的. (二)扩展危机理论扩展危机理论通过将一般系统论、精神分析理论、适应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成分整合并加入基本危机理论,增强了基本危机理论。

(三)应用危机理论应用危机理论将发展性的、境遇性的和存在主义的危机整合成为一个整体论的理论结构。

为我们将基本和扩展危机理论应用于实践提供了理论构架.(四)生态系统理论是一种正在发展的理论,它将发生危机的境遇放在整体的生态系统中进行考虑。

将个人、事件、环境和整体生态相互联系在一起.三、危机干预模式(一)平衡模式该模式将平衡定义为一种情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情绪是稳定的、受控制的,心理活动是灵活的。

不平衡则是一种表现为不稳定、失去控制或心理活动受限制的情绪状态。

(二)认知模式认为危机来源于对生活困难和创伤的错误思维和信念。

(三)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人是遗传和环境学习交互作用的产物,危机是由心理、社会或环境因素引起的。

危机干预的技术规范

危机干预的技术规范

(5)个案是否符合某一种或 多种精神疾病诊断

有研究认为,94%的自杀致死的个案 都存在有精神障碍。而不同类型的精 神障碍自杀的风险是不同的。
特殊障碍的自杀风险(APA,2003)
障碍
先前自杀经历 进食障碍 双相障碍 抑郁症 混合药物滥用 心境恶劣 强迫症 恐惧症 精神分裂症 人格障碍 酒精滥用 癌症 一般人群



在评估自杀的危险时,要考虑到个案对他们自 己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 “你是否害怕自己在某一个你感到抑郁/孤独 的时候可能不顾一切真的自杀了?” 个案过去行为中曾出现的冲动控制问题。 个案过去是否曾经威胁过或尝试过自杀。过去 的自杀行为中致命性越高,现在的危险就越 大。 如果个案过去曾产生过自杀念头,要问是什么 使他没有失去控制去真的自杀。 最后,还需要询问个案有没有亲密的朋友或家
一个潜在的自杀计划
(a)具体性:指个案自杀计划的细 节。 (b)致命性:指的是个案的计划一旦 实施,在多快的时间之内会导致死 亡。致命性越强,自杀的危险就越 高。 (c)可行性:指个案在多快的时间内 会实施自杀计划,自杀行为成功实施 的可能性有多大。

(2)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既往及近亲属相关 自杀、自伤经历
11
第二步:确定问题
从个案的角度,确定和理解个案的问 题。危机干预者不应该问题上不明确 的情况下就开始实施干预。 通过恰当的会谈技术,在危急的状态 中,干预者还是要沉下心来倾听、共 情、真诚、接纳、以及尊重的态度来 把握个案的危机核心问题,并建立良 好的治疗关系,为下一步干预确定方 向和打下结实的基础。
(3)评估目前所经历的现实压力

我们还需要评估个案目前所经历和面对 的现实压力事件。主要是评估危机事件 对个案的影响和造成的压力,个案是否 认为自己有能力应对该危机,如果难以 应对的话,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和前景。

心理学实践中的危机干预

心理学实践中的危机干预

心理学实践中的危机干预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如自然灾害、突发疾病、重大事故、人际冲突、心理创伤等。

这些危机事件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

因此,心理学实践中的危机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期的、紧急的心理援助服务,旨在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缓解情绪压力,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危机干预的对象可以是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干预的时间通常在危机发生后的 24 至 72 小时内。

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认知行为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危机是个体潜意识中的冲突被激活的结果,通过揭示潜意识中的冲突,可以帮助个体缓解危机。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危机是个体对危机事件的不良认知和应对方式导致的,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危机。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危机是个体的自我实现受到阻碍的结果,通过提供支持和关爱,帮助个体恢复自我实现的能力,可以帮助个体度过危机。

危机干预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评估危机。

危机干预者需要尽快了解危机事件的性质、程度、影响范围,以及个体的心理状态、应对能力、社会支持系统等情况,为后续的干预提供依据。

评估的方法可以包括面谈、观察、心理测试等。

第二步,建立关系。

危机干预者需要与个体建立信任、尊重、理解的关系,让个体感受到被关心和支持。

建立关系的方法可以包括倾听、表达同情、给予肯定等。

第三步,确定问题。

危机干预者需要与个体一起确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

确定问题的方法可以包括提问、澄清、归纳等。

第四步,制定计划。

危机干预者需要与个体一起制定应对危机的计划,包括具体的行动步骤、时间安排、资源利用等。

制定计划的方法可以包括提供建议、共同讨论、修改完善等。

第五步,实施计划。

危机干预者需要帮助个体按照计划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理论

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理论
贝克认知疗法:
由A.T. Beck在研究抑郁症治疗临床实践中逐步创建。贝克认为,认知产生了 情绪及行为,异常认知产生了异常情绪及行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中介,情感 问题和行为问题与歪曲认知相关。
艾里斯认知情绪疗法:
它以理性思维方式和观念代替不合理思维方式,以理性治疗非理性,以最大程 度地降低不合理理念给他们情绪所带来不良影响,以此使自己心理臻于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6页
扩展危机理论主要观点:
(一)心理分析理论 (二)系统理论 (三)适应理论 (四)人际关系理论
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理论
第7页
(一)心理分析理论
经过取得进入个体无意识思想和过去情绪经历路 径,能够了解伴随危机不平衡状态。 为何一个事件会发展成为心理危机? 心理分析理论假设一些儿童固着作为主要解释。
认知干预理论不但重视适应不良行为矫正,而且很重视干预对象认知方式 改变和认知-情感-行为三者友好
客观事件或外部刺激→认知→个体情感行为
中介原因
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理论
第20页
行为干预理论:实现特定行为改变,降低或消
除个体在危机中一些不良行为,培养或提升个体一些良 好行为,从而提升个体对危机免疫能力(实现对特定行 为改变)
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理论
第11页
心理危机发生,除了客观性危机情境作用 外,还包括面临危机个体人格特征方面问 题。布罗克普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 “危机人格论”。
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理论
第12页
危机人格论
危机人格论认为,轻易陷入危机状态个体,在人格特征上含有一定特异性:
①注意力显著缺乏,在日常生活中不善于审时度势,处理问题时只看表面,从不考 虑问题实质,所以轻易出现应付和处理问题不妥。

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手册

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手册

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手册第一章心理危机干预总论一、灾难事件及其分类1.灾难事件对于那些突然发生、无法预料、不可控制,对财产、人的生命安全、心理安全以及肢体的完整性构成威胁并且产生强烈恐惧、无助、超出个体或整个社区应对能力的、大规模的天灾和人祸,我们称作为灾难事件。

地震、海啸和洪水是常见的自然灾难,自然灾难对人的生活环境和财产的破坏力及其强大,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灾难中,幸存者不得不面对灾难带给身体和心灵靠自身能力无法抵御的极大创伤和危机。

2.灾发灾难事件分类灾发灾难事件可以分为公共危机事件和个人危机事件两大类。

(1)公共危机事件自然灾害,如地震等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台风等。

事故灾害,如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火灾、核辐射、环境污染等。

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物安全、职业危害等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如危机公共安全的刑事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等。

(2)个人危机事件个人危机事件包括自杀、抢劫、性侵害、创业失败而破产、突然死亡、重大疾病等。

3.群体受害者分级灾难的心理受灾人群大致分为五级人群。

第一、二级为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

一级受害者: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直接受害者或死难者家属;二级受害者:指现场目击者或幸存者;三级受害者:指参与营救与救护的间接受害人员,主要是医生、护士、战士、警察等;四级受害者: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区域的其他人员,如居民、记者、二级受害者家属等(也包括参加心理援助的心理咨询师、政府官员、其他学校的学生);五级受害者:指通过媒体间接了解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人(主要是那些心理素质比较差的人);举例:汶川地震灾区心理受害人群分级第一级人群:地震灾难的直接幸存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

第二级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内疚反应,需要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现场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120救护人员、其它救护人员)。

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与实务

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与实务

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与实务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在个人面临重大危机时,通过心理援助、心理教育等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帮助其度过困难时期,重新恢复身心健康的过程。

本文将从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实践技巧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理论基础1. 心理危机定义心理危机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情绪、认知、行为上的困惑、冲突、困难等,给个体带来心理创伤和心理困扰,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状态。

心理危机常常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绝望等情绪体验。

2. 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心理危机干预是有效的预防自杀、暴力、犯罪等不良行为的途径。

它能够帮助个体从危机状态中走出,提升其抗挫折能力和应对危机的技巧,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3.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及时性:尽早干预,防止危机继续发展;•个性化:根据不同个体的特点和危机形式制定具体的干预方案;•综合性:结合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进行干预;•帮助性:以帮助个体为目的,引导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践技巧1. 倾听与沟通倾听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通过倾听了解个体的内心体验和需要,建立信任关系。

沟通要求耐心和尊重,帮助个体表达情感,释放内心压力。

2. 情绪调节在心理危机干预中,情绪调节是至关重要的技巧。

干预者需要帮助个体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情绪管理的技巧,避免情绪失控。

3. 解决问题帮助个体分析危机背后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其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4. 提供支持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给予个体必要的支持和关怀是非常重要的。

支持可以是情感上的安慰,也可以是实质性的帮助,帮助个体重新建立信心。

应用情境1.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学校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学校中心理危机可能发生,如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冲突等。

学校心理卫生工作者可以运用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与实务,帮助学生度过困难时期。

2. 社区心理危机干预社区是个体生活的重要场所,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可以为居民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在面对生活困境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危机干预策略与技术

危机干预策略与技术

危机干预策略与技术危机干预策略与技术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或即将发生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降低危机的风险,并迅速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

它是组织或个人应对突发事件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应对和管理各种突发情况,保障人员安全与组织利益。

首先,危机干预策略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

这包括建立危机管理团队、制定危机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程序。

危机管理团队应具备丰富的危机应对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

危机应急预案是危机干预的基础,它包括各种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指挥系统、救援方案等。

明确的责任分工和管理程序可以确保每个参与人员在危机事件中能够迅速而有序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其次,危机干预策略与技术的核心是快速反应和危机控制。

危机事件发生后,关键是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这就需要组织建立起紧急通讯机制,以便及时获取和传递信息。

同时,需要进行危险源的评估和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处置计划。

在危机控制过程中,需要进行紧急疏散和救援,并且及时向相关人员提供危机应对培训和指导。

再次,危机干预策略与技术还包括危机应对能力的培训和提升。

这是组织和个人应对危机的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的应对能力,才能在危机事件中保持冷静和理智,并迅速采取行动。

危机应对能力的培训需要围绕常见的危机事件进行,包括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

通过模拟演练、实地考察等形式,让人员了解应对危机事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最后,危机干预策略与技术还需要建立危机后的恢复机制。

危机事件发生之后,为了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需要进行灾后重建和心理辅导。

组织可以进行风险评估和损失评估,对受损设施进行修复和维护,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转。

同时,还需要开展心理辅导和关怀工作,帮助受到危机事件影响的人员缓解紧张和恢复身心健康。

总之,危机干预策略与技术是保障组织或个人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快速反应和危机控制、应对能力的培训和提升,以及危机后的恢复机制。

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共57页

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共57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自杀的高危因素:
当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有以下几种表现时,自杀的 危险性就高:
•心情忧郁或抑郁
•近期,特别是最近两天,有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 •近一个月生活质量很差 •长期的生活、工作或心理压力 •既往有过自杀行为 •亲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
抑郁症的六项评估指标
情绪极度低落,早晨最为明显 负性认知堆积,觉得失败、愧疚、无望
沉湎于对 除了危机 危机事件 事件外, 的思虑, 不能集中 因为强迫 精力。因 性 思 维 、 为受强迫、 自我怀疑 自我怀疑 和犹豫而 和犹豫的 明显影响 影响丧失 求助者解 了解决问 决问题和 题和做决 做 决 定 的 定的能力。 能力,对 对危机事 危机事件 件的认识 的认识和 和感知与 感知与现 现实情况 实有实质 有明显差 性 的 差 异 。异 从 而 影 响了其正 常的生活。
第三部分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预警
建立学生心理危机三级干预体系
一、发展性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增强适应的个别心理辅导
三、对处于危机状态学生的积极干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课外心理健康教 育活动,丰富中小学生心理学知识,增强他们心 理保健意识,提升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各 种途径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他们的心理素质, 使他们保持心理健康。
第四部分 干预策略与技术
一、干预的基本策略
• 主动倾听并热情关注,给予心理上支持; • 提供疏泄机会,鼓励当事者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
• 解释危机的发展过程,使当事者理解目前的境遇、理
解他人的情感,树立自信; • 给予希望和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心境; • 培养兴趣、鼓励积极参与有关的社交活动; • 注意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多与家人、亲友、同事接 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心理隔离。
确定“危机”的三项标准: (1) 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生活事件; (2) 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
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3) 当事人或病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 应对或应对无效。
二、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的定义:
危机干预就是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使症状得到
危机干预的理论与技术
杭州市教科所 孙义农
内容概要
危机干预的概念 危机识别与评估 预防与预警机制 自杀应对及干预
第一部分 危机与危机干预
一 、危机(Crisis)的定义
所谓危机就是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如亲人
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 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思维集中 在危机事 件上,但 思想能受 意志控制。 解决问题 和做决定 能力轻微 受损,对 危机事件 的认识和 感知基本 与现实相 符。
注意力偶 尔不集中, 感到较难 控制对危 机事件的 思考。解 决问题和 做决定的 能力降低。 对危机事 件的认识 和感知与 现实情况 在某些方 面有偏差。
注意力时 常不能集 中,较多 考虑危机 事件而难 以自拔。 解决问题 和做决定 能力因为 强迫性思 维,自我 怀疑而受 到影响。 对危机事 件的认识 和感知与 现实情况 可以有明 显的不同。
每周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晴雨表
周次 日期 :200 年 月 日 —— 月 日 本周内班级发生的重大事件, 需关注的普遍心理问题 本周内个别(特殊)同学情况描述(包括姓名、性别、联系方
式、主要问题等详细信息)
本周内所作的心理服务及感想 注:1. 请心理委员详细认真地填写此表格;2.每周五放学前 请将此表格统一交于心理辅导老师处。
合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成长过
程中增加成功的体验,减轻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中小学生的社会 心理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满足中小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展现天赋 和才华、抒发内心的激情、增强竞争意识、获取 自信心提供平台。
5、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组织网络,启动和指导班级
负性情感 完全失控 体验明显 或极度悲 超 出 环 境 伤。 的影响。 情感与环 境明显不 协调。心 境波动明 显。求助 者意识到 负性情绪, 但不能控 制。
程度
无损害 1
轻微损害 2 3
轻度损害 4 5
中等损害 6 7
显著损害 8 9
严重损害 10
认 知
注意力集 中,解决 问题和做 决定能力 正常。求 助者对危 机事件的 认识和感 知与实际 情况相符。
不可改变
情绪反应 (不适应) 无效
情绪关注应对
ftp:// 用户名和密码: xlpx
“我”眼中的压力(根据个体对压力的感受程度分类)
影响严重
创伤性事件
(trauma)
耗竭性事件
(burnout)
短时间
长时间
烦恼性事件
(hassles) 影响轻微
紧张性事件
(strain)
应激反应
坐立不安 肌肉震颤 易激惹 注意力不集中 过度疲乏 梦魇 睡眠障碍 呕吐 焦虑 腹泻 惊跳反应 疑心 抑郁 晕厥 喜怒无常 做为应激反应的一部分,躯体及情绪症状在任何方面 都是正常的。
第二部分 心理危机的特点
一 、心理危机的含义 心理危机是个体面对突发事件时出现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 没有人能够获得免疫。 心理危机是个体面对特定事件时产生的一种超过个人问题解 决能力的一种感受。 心理危机的程度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感受和解释,而不取决 于事件本身。
心理创伤,其中有135,000小于17岁的孩子经历过父 亲或母亲死于自杀。
• 2,000,000人自杀未遂。
可能导致自杀的原因: 学者对引致自杀行为的因素有不同的理解,有部分 学者认为可能是当事者面对突发危机时所作的一种冲动 行为;有学者认为自杀可能是当事者面对一连串压力而 无法克服的结果;有学者认为自杀行为可能基于心理上 或生理上的问题。若能找到引发自杀的原因,将有助于
第五部分 自杀与心理干预
一、定义: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简单地将自杀定义为 “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这个定 义强调个体自杀前的心理动机。
二、分类:
自杀意念——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
实际行动;
自杀未遂——采取了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
并未导致死亡;
自杀死亡 ——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且
2、开展中小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工作,通过 辅导面谈、热线电话、成长日记、心理网站等多 种辅导形式,对中小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 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
适应、恋爱问题处理等多方面生活内容进行指导
与帮助。
3、加大宣传、指导的力度,在教师中增强全
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把心理健康教育融
立刻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 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心理危机时常见的心理和躯体反应: 1、认知改变
2、情绪改变
3、行为改变
对危机的合理认识
危机由个体无力处理内心压力或外在事件引起 危机情境之性质反映出当事人的认知经验而非病态 危机是暂时性的,而且有特定发展阶段,但持续时间 因人而异 危机也提供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评估标准:
3~12分采用“非指导性干预”;
13~22分采用“合作型干预”; 22分以上采用“指导性干预”。 (美国标准)
.
影响危机应对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严重程度 2、自身资源(认知方式、应对模式) 3、社会支持系统
目标受阻状态下的个体认知模式
无利害关系 适应 有效 问 题 初 评 有 利 害 关 系 次 评 无效 可改变 问题关注应对 有效
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
三、自杀的原因
1、精神障碍导致自杀;
2、躯体疾病导致自杀; 3、非疾病(普通)人群自杀; 4、宗教信徒自杀或集体自杀。 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精神障碍自杀占所有
自杀个案的30-40%,其中,抑郁症自杀占全部精神障碍
自杀的1/4,精神分裂症自杀占全部精神障碍自杀的2730%。
情绪 行为
认知
Rick A. Myer, Assessment for Crisis Intervention, COPYRIGHT ◎2001 Wadsworth
程度
无损害 1
轻微损害 2 3
轻度损害 4 5
中等损害 6 7
显著损害 8 9
严重损害 10
情 感
情感状态 稳定,对 日常活动 情感表达 适当。
导致死亡。
自杀姿态——死亡愿望不是很强烈,主要想伤害
自己,以减轻痛苦或引起注意。
中国人群自杀的发生率:
·中国是仅次于冰岛的自杀率高发国家。 • 在中国,自杀是全人口的第五位死因。 • 自杀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 我国每年有287,000人死于自杀,22.2人/10万。
• 1,500,000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而严 重的
对 环 境 的 对环境的 情 感 反 应 情感反应 适 切 , 对 适切,但 环 境 的 变 对环境变 化 只 有 短 化有较长 暂 的 负 性 时间的负 情 感 流 露 ,性情感流 不 强 烈 , 露,求助 求 助 者 完 者能够意 全 能 够 控 识到需要 制情绪。 自我控制 情绪。
情感反应 与环境有 脱节,常 表现出负 性情感, 对环境变 化有较强 烈地情感 波动。情 感状态虽 然稳定, 但需要努 力才能控 制情绪。
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内容
▲知己知彼——了解自我与同伴的身心特点、心理 健康标准、年段身心特点、角色定位 ▲助人自助——增强心理帮助的热情,学会同伴沟 通技巧:尊重、共情、真诚,倾听、询问、面质 ▲特别关注——增强预警意识,建立发现同伴中的 心理危机,及时上报学校的机制。
培训阶段设置
第一阶段:导向与热身阶段 第二阶段:团体形成与接纳阶段 第三阶段:技能培训阶段 第四阶段:自我探索与团体分享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