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结语
目标管理是一种比较具体、细致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 法,它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让下级单位及人员参与 制定组织目标相组织计划,以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它 包括制定组织目标或战略、制定部门目标、讨论部门 目标、制订个人目标、定期开会评议目标的完成情况 等基本步骤。这就是通过目标的层层分解,让组织成 员参与制定分解方案,明确自己的任务,达到使组织 目标深入人心的目的。
策略目标是次一级的目标,有复杂程度和层次高低的 不同。高级策略目标由高层管理人员制定;中级和初 级策略目标分别由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制定。 策略目标对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方案和任务是指一般工作人员为其本身的工作制定的 目标。
不同性质的目标 战略目标 高级策略目标 中级策略目标 初级策略目标 方案和任务
究其原因,就在于政府机构不同于商业机构,它不以 使顾客满意为基点,也不以赚钱为目的,而是完全依 靠编制预算取得拨款,其经费多少与它的工作和服务 态度的好坏无关。所以,政府机构无须专门去“讨好” 所有公众,只要对与预算拨款的有关部门、人员保持 联系,搞好关系即可。于是政府机构的主要精力便不 是放在其真正的目标——“为公众服务”上,而是放 在讨好有关各方面甚至开虚作假之上,其结果必然把 政府管理引入歧途。
德鲁克在管理学的诸多方面都作出了极有深远影响的 贡献,他创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经验主义”管理理 论学派,在管理的职能、管理活动和目标管理、管理 的任务、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对“泰勒制百度文库的评价等方 面均有独到的见解。德鲁克因此而获得很多荣誉: 1963年,他荣获克拉克国际管理奖;1967年,他又 荣获了管理促进会泰勒金钥匙奖。2002年,德鲁克 荣获美国总统布什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 。
(3)必须围绕着重点工作规定达到目标的日期、权责和 达到最低效益的标准; (4)必须制定衡量、考核政府工作的标准; (5)必须对获取效益进行自我控制,以形成整个机构及 其所有人员达标的系统; (6)必须加强对“目标和效益”的检查、考核和评估, 发现和解决达标过程中的问题,以便防止把金钱和精 力浪费在没有效果的工作之中。 德鲁克所提出的上述步骤,实际上概述了包括目标的 制定、分解、实施、评价等环节在内的整个政府机构 目标管理的过程。
1、对参加者的准备工作:提供情报,并予 、对参加者的准备工作:提供情报, 以适当激励 2、由高层领导制定公司目的和战略性目标 、 3、由各级管理人员制定试探性的策略目标 、 4A修改 修改 目标 4、上级和下级之间相互影 、 响;对各种建议的反映 4B抛弃不 抛弃不 现实目标
第二阶段:实现 第二阶段: 目标
3、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 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包括制定目标、实现目标和对 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三个阶段和七个相互联结的步 骤。 第一阶段——制定目标: (1)准备,即向参加目标管理的人员提供有关的系统 的情报,使之了解各自的地位、职责和利益,消除 其疑虑。 (2)制定战略目标。制定的战略目标要具有足够的机 动余地,并明确表述各类标准。
(3)制定试探性的策略目标,旨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并使策略目标逐步完善。 (4)由各级管理人员对策略目标提建议、相互讨论并 修改,集思广议,以增强每一个人的参与感和实现计 划的积极性。 (5)对各项目标和评价标准达成协议,以形成一个完 整的目标体系,并将达成协议的目标和评价标准报送 上一级。
第二阶段——实现目标 (6)在一般监督下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过程管理。 与以往的传统管理方法不同,这种管理过程主要是由 一般管理成员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上级只是根据例 外原则对重大问题过问和监督,并对他们加以支持和 诱导,鼓励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由于组织成员的个人 目标和各级管理的策略目标是以整个战略目标为依据, 所以当个人目标和各级管理的策略目标都实现时,整 个战略目标也就实现了。
二、目标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缩写为 MBO)最初是由德鲁克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 一书中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提出来的。其依据的管 理理论就是“注重自我控制,促进权力下放,强调成 注重自我控制, 注重自我控制 促进权力下放, 果第一”,其宗旨是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 果第一 制的管理”。后来,他又在其《有效的管理者》、 《效果管理》等著作中,尤其是在1973年代出版的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对此作了较为全 面、系统的阐述,进而建立了他的目标管理理论。
第三阶段——对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7)把实现的结果同原来制定的目标相比较,对成就 予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对问题尽量实行由各级管理 人员和工作人员自己总结,上级给以指导的方法, 以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将其应用到下一个目标管 理的周期之中,不断提高目标管理工作的水平。
目标管理过程示意图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制定目标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既吸取了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和 人际关系学说的长处,又避免了它们的不足,其内容 主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目标的性质(层次) 德鲁克认为,组织中的目标可分为战略性目标、策略 性目标以及方案和任务三个层次,它们分别内组织中 的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来制定。 战略目标是由组织中的高层管理人员来制定的,它们 所涉及的是一些对于组织的成功具有关键意义的问题。 战略目标可以使组织中较低层次的工作人员了解组织 取得成功的意义,激励士气。
三、公共服务机构管理理论——目标 管理理论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目标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最初在企业中推广,后来又在 政府机构中广泛地运用。把目标管理理论在公共行政 中加以应用就形成了德鲁克后来提出的关于公共服务 机构的管理理论。
在德鲁克看来,政府机构是“用经济活动所得的盈余 来支付的服务性设施”,其“管理的目的在于‘出色 的服务’” 。然而,政府机构的现状却不能令人满意: 工作效率低下、回避矛盾、墨守成规、不顾改革等弊 端十分突出,本来应为公众服务的机构,却成了不务 正业的官僚机构。
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
高层管理人员 中层管理人员 基层管理人员 一般工作人员
2、目标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 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要取得成功,必须满足以下前 提条件: (1)高层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即组织的最高行政领导 者和其他高层领导人员必须积极参加制定和执行组织 的战略目标和高级策略目标。 (2)下级人员的参加。即吸引组织中的各级管理人员和 广大工作人员参加制定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承担责 任,这样可以对组织成员起到激励作用并且能够有效 地改善组织内的人际关系。
第十五章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一、德鲁克简介
彼得·德鲁克(1909一2005),是 当代最负盛名的美国经济学家、 管理学家和政治学家,亦为现 代西方经济管理理论中经验主 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由于他在 管理学方面的卓越成就,被誉 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并被 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1909年德鲁克生于维也纳,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 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 济 学 家 。 于 1931 年 获 法 兰 克 福 大 学 法 学 博 士 。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 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
正是基于对预算拨款与政府机构所应达到的目标之间 这种反差的分析。德鲁克认为,政府机构和商业企业 都应该采取同一的管理方法即目标管理方法。其基本 要求就是,政府机构工作一开始,就必须有明确的目 标和任务。只有规定了要求,才能拔给资源、安排先 后次序、限定日期和指定专人负责。
为了真正地体现“服务机构应有出色的工作”这样一 个当代管理业务中“最重大、最主要的任务”,德鲁 克认为,政府机构也应该像商业企业一样采取实际步 骤,以达到上述基本要求。 这些实际步骤包括: (1)必须认真考虑和回答自己本身的任务、目的和使命 是什么; (2)必须从任务、使命的定义中提出能获得行政效益的 明确目标;
(5)对为实现目标而勇于承担风险的组织成员予以激励 和保护。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组织成员要为实现一定 的目标而承担责任并进而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对于那 些勇于为实现目标而承担风险的组织成员必须给予必 要的激励和保护,这样可以有效地制止目标管理过程 中“口是心非、暗中捣蛋”的不良行为。
(6)相信广大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和创造性,以Y理论的 观点来看待组织成员。即要相信组织成员能够制定目 标并且能够承担实现目标的责任,相信人的本性愿意 承担责任、能够自治、愿意上进和发展。只有管理人 员和一般工作人员都能够在态度上适应目标管理的要 求,目标管理才能取得成功。
1942年——1949年任佛蒙特州的贝宁顿学院哲学教授 和政治学教授;1950——1972年间,他在纽约大学工 商研究院担任管理学教授,并于1972年被纽约大学聘 为高级教授。此后,他一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克莱蒙 特研究生院担任社会科学克拉克讲座教授。此外,他 还担任过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政府的顾问,并且 担任过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国际商用机器 公司等多家著名大型企业的顾问。2005年11月11日逝 世,享年95岁。
德鲁克管理学方面的著述颇丰。其中1954年出版的 《管理实践》一书,奠定他管理大师的地位;而于 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成为高级管 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1973年出版的巨著《管理:任 务,责任,实践》则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 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 被许多国家的企业与学术界奉为管理学“圣经”。此 外还有《效果管理》(1961年)、《动乱时代的管理》 (1980年)以及《技术、管理和社会》(1970年)等论文 集。
6、在一般监督下为实 、 现目标进行过程管理
第三阶段:对成果 第三阶段: 的检查和评价
7、对达到的成果进行检 、 查和 8、把经验用于新的目 、 标管理周期
5、对各项目标和评价标准达成协议 、
总之,目标管理是一种要求管理者在事先确立目标的 基础上,通过层层分解、展开目标,并且经过分权而 使下层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以创造性地达到预定目标 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它有别于传统的管 理方式,它所强调的不是自上而下的控制与监督,也 不注重下层完成任务的过程和具体手段,而是立足于 部下的自我控制,并且以达到目标的好坏、优劣作为 考核、评估的标准。
目标管理的优点: ①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 好的绩效。对于那些在技术上具有可分性的工作,由 于责任、任务明确目标管理常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 果。 ②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 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力图划归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 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③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 性、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将个人 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提高了士气。 ④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 关系。
(3)充分的情报资料。正确有效地制定目标,必然要求 要有充分而精确的情报资料作为信息基础;而且组织 中的各级管理人员如果不了解由高层领导者制定的目 标,就很难正确地制定它们自已的目标。 (4)对实现目标的手段有控制权。要使目标管理取得成 功,一个管理人员应该对诸如人、财、物以及工作过 程这样一些实现目标的手段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权, 否则,即便是目标制定得再好,也不能影响管理行为 并取得成果。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目标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以目标为中心 围绕目标制定计划、建立机构和制度规章,通过组织 工作保证各项工作都导向织织的目标,使组织内的每 一个单位和每个人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处使。
(2)重视成果的管理 目标的内容要具体,能够体现出应取得的成果,通过 对目标成果的评价得到奖惩的依据,这就促使人们重 视成果,凭成果说话。克服“花架子”作风和“大锅 饭”弊端。 (3)重视人的管理 目标管理是把任务转化为目标休系,动员每一个工作 人员参与管理,启迪其事业心、成就感,使其在各自 的岗位上以主人翁的态度来从事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