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功和能教学设计_03

合集下载

功的物理教案5篇

功的物理教案5篇

功的物理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选取教材《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功和能”部分,具体包括:2.1节“功的概念及其计算”,2.2节“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以及2.3节“动能和势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功的定义,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使学生了解功率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物理过程中的功率。

3. 引导学生认识动能和势能,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教学重点:功的定义、计算方法;功率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含义及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用小车、斜面、弹簧测力计、计时器、演示用滑轮组等。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小车在斜面上下滑动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力是如何使物体发生位移的”。

2. 教学新课:(1)讲解功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功的定义。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3)介绍功率的概念,讲解功率的计算方法。

(4)讲解动能和势能的含义,引导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3. 随堂练习:(1)计算给定物理过程中的功。

(2)计算给定物理过程中的功率。

(3)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实例。

六、板书设计1. 功的概念、计算公式。

2. 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

3. 动能和势能的含义、转化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功。

(2)计算物体在变力作用下的功。

(3)根据给定条件,计算功率。

(4)分析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2. 答案:(1)W = F × s(2)W = ∫F × ds(3)P = W / t(4)动能转化为势能,势能转化为动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探讨实际生活中的功和功率实例。

(2)研究动能和势能的守恒定律。

(3)了解现代科技中与功、功率相关的研究成果。

高中物理教案:功与能

高中物理教案:功与能

高中物理教案:功与能一、引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功与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理解功与能的关系对于学生深入掌握物理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功与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认识功与能1. 功的概念功是描述力量对物体做工作的方式,它等于力在距离上的移动所做的功。

通常用符号W表示,单位是焦耳(J)。

2. 功的计算公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功可以使用以下公式:W = F · d · cosθ其中,W表示功,F表示作用力大小,d表示物体移动的距离,θ表示作用力施加点移动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之间夹角。

3. 能的概念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形态或者状态而具有做工作或者产生变化的能力。

通常用符号E表示,单位也是焦耳(J)。

4. 功和能之间的关系功和能密切相关,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当力对物体做功时,会将能量传递给物体。

而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也可以将其具有的能量转化为做功的形式。

三、学习目标1. 理解并区分功与能的概念。

2. 能够根据所给条件计算功的大小。

3. 掌握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发现身边的例子学生们举出他们身边一些日常生活中涉及到功与能转化的例子,并进行讨论。

例如,抬起书包上楼、滑雪运动等。

2. 引导讲解:功与能定义教师通过简单明了且与学生日常经验联系紧密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区分功与能的概念。

强调作用力对物体产生位移才会有功,而物体由于位置、形态或状态存在不同类型的能。

3. 计算实践:计算功效果展示教师出示一个具体案例,例如一个人推着货车走了10米,在坡道上推和平地上推哪个工作更大?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计算这个例子,通过讨论和展示计算结果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功与力、距离、角度之间的关系。

4. 概念演练:抽象问题解决教师提供一些理论问题,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解答。

高一物理《功能关系》教案

高一物理《功能关系》教案

功和能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能够回顾起已经学过的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动能定理的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

2、能够运用动能定理分析机械能不守恒时,除重力或系统内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

能够根据实际建立模型分析简单问题。

能够根据已学知识推导摩擦力做功与产生内能的关系。

3、体会探究问题时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

4、体会物理中能量守恒的思想。

养成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学生初中对能量守恒有过了解,在高中已经学习了功、重力势能、动能、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个功和能的关系的专题学习,具有一定的基础。

三、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建立的模型推导机械能不守恒时,其它力做功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

本节课的难点是对于模型的建立,对摩擦产生的热与摩擦力做功的探究。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讨论法,讲授法进行教学,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建模分析来进行学习。

五、核心素养建模能力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科思维品质,能力的表现。

本节课着重对学生建模的引导。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和同学们一起复习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

复习期间根据情况可以请同学回答对机械能守恒中转换式和转移式的理解。

(二)小实验:通过抛出一个粉笔或者把粉笔拿高让其自由下落,让同学们发表意见,粉笔的机械能守恒吗?同学可能会给出守恒或不守恒的说法,教学过程中找两位同学说明自己的想法。

最后引导说明生活中往往是机械能不守恒的情况居多,再通过一个用绳子拉木块加速上升的小实验,让同学们观察物块的机械能变化,并对实验进行一个建模,通过建模来分析这个过程中拉力做功与物体机械能变化的关系。

建模中为了尽量简化,拉力设为恒定拉力,物块初始为静止。

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加速上升,上升h高度时速度大小为v。

让同学们分组讨论,通过这个模型得出其它力做功与物体机械能变化的关系。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有些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有些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有些教案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功和能的概念,使学生了解物理学中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1.1.2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1.3 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点讲解2.1 功的定义与计算2.1.1 功的概念: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是力和物体位移的乘积。

2.1.2 功的计算公式:W = F × s × cosθ,其中F为力,s为位移,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2.1.3 功的单位:焦耳(J),1J = 1N·m。

2.2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2.2.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K = 1/2mv²,其中m为质量,v为速度。

2.2.2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2.3 能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教学内容3.1 功的概念和计算3.1.1 讲解功的定义,通过实例演示功的计算过程。

3.1.2 让学生通过实验或练习题,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功。

3.1.3 引导学生理解功的单位,并进行单位换算练习。

3.2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3.2.1 讲解动能、势能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3.2.2 让学生通过实验或练习题,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3.2.3 引导学生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4.1.2 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原理,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

4.1.3 学会运用动能、势能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4.2 过程与方法目标4.2.1 通过实验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分析能力。

4.2.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高中物理能量和功教案

高中物理能量和功教案

高中物理能量和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能量和功的概念及关系
2. 掌握能量和功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能量和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能量的概念和分类
2. 功的概念和分类
3. 能量和功的关系
4. 能量和功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量和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难点:能量和功的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相结合,简明扼要地介绍能量和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示例分析,通过实例演示能量和功的计算过程
3.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加深对能量和功的理解
4. 讨论交流,通过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能量和功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入能量和功的概念
2. 讲解:介绍能量和功的概念、分类及关系
3. 分析:通过示例分析能量和功的计算方法
4. 实验: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能量和功的关系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能量和功的理解
6. 总结:归纳能量和功的关系,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教学评估
1. 口头提问: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对能量和功的理解
2. 练习测试:设计一些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能量和功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能量和功的概念及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能量和功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教科版高一物理教案功(5篇)

教科版高一物理教案功(5篇)

教科版高一物理教案功(5篇)教科版高一物理教案功(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处理好学科内部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欢迎分享!教科版高一物理教案功篇1一、指导思想注重教与学方式转变、创新和实践潜力的培养,采用“自然分材教学”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学习、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强化师资力量、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二、工作目标: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工作方向,以探讨学生的实践潜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工作重点,以大力提高全组教师的整体素质为工作目标,结合学科特点,构成教学特色,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工作重点:1、自然分材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提高课堂效率、2、开展自然分材小专题研究3、加强和规范师徒结对活动4、组织组员用心参加县市教研活动和各项评比四、主要工作:(一)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本学期继续要求和组织全组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群众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并定期做好学习心得进行交流,透过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密切联系教学实际,透过理论的运用,增强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切实解决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质。

1、高三物理教师研究__年高考要求,学习高考考试说明,明确高考方向,在强物理化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潜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潜力的训练,力争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取得优异成绩。

同时,高一年、高二年应加强课改理论的学习,构成共识,明确新课程目标,提高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潜力的培养,在会考中取得好成绩。

2、组织本组教师继续研究教材,学科指导意见和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全面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吃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科教学的实际,明确教学的方向与思路,继续探讨新的教学的模式与教学策略,扎实搞好教学,努力使教学质量上台阶。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第一篇: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功和能一、教学目的:1.知道在能量相互转化过程中,转化了的能量的多少,可以由做功的多少来确定。

2.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

3.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为后面定量地描述动能和势能及机械能做好准备二、重点难点:1.理解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是本节的重点。

2.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本节的难点。

3.能源问题是本节课对学生的一个能力培养点。

三、教学方法:演示、讲授、讨论、练习。

四、教具:滚摆、皮球、重物、弹簧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提问: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关于能的初步知识,请说出学过哪几种形式的能?(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是由什么量来量度呢?板书课题:第三节功和能(二)进行新课提问:请同学们举出一些物体能够做功的例子。

(1)流动的河水能够推动水轮机做功,说明流动的河水能够做功。

(2)人们在打桩时,先把重锤高高举起,重锤落下就把木桩打入地里,说明被举高的重锤能够做功。

(3)风吹着帆船航行,流动的空气能够对帆船做功。

(4)运动着的钢球打在木块上,能把木块推走,运动的钢球能够做功。

(5)射箭运动员把弓拉弯,放手后被拉弯的弓能把箭射出去,说明拉弯的弓能够做功。

(引导学生分析物体能够做功的共同点就是都有做功的本领-----能)1.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提问:我们知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那么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讨论:(1)只有重力做功时,重力势能和动能发生相互转化。

演示:把一个滚摆悬挂在框架上,用手捻动滚摆使悬线缠在轴上,滚摆升高到最高点,放开手,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它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分析说明:滚摆升高到最高点,放开手,在下落过程中,滚摆的动能增加,同时滚摆的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对滚摆做了功.重力对滚摆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同理,在上升过程中,滚摆克服重力做功,滚摆的重力势能就增加,滚摆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小结:物体转化了的能量的多少可以由做功的多少来量度.(2)只有弹力做功时,弹性势能和动能发生相互转化.[演示]拿一根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另一端上放一小球并压缩.待静止后放手,小球将被弹出去.观察小球离开弹簧前弹簧的形变及小球的运动情况,并思考弹性势能和动能的变化.分析说明:被压缩的弹簧放开时把小球弹出去,小球的动能增加,同时弹簧的势能减少.弹簧对小球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小结:物体转化了的能量的多少可以由做功的多少来量度.(3)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 [实例]列车在机车的牵引下加速运动.分析说明:列车在机车的牵引下加速运动,列车的机械能增加,同时机车的热机消耗了内能.牵引力对列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小结:转化过程中,转化了的能量的多少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4)机械能与化学能的转化. [实例]用手抛出一个皮球.分析说明:你用手抛出一个皮球,对皮球做功的时候,皮球获得动能,同时贮存在你体内的化学能减少,你抛球时做的功越多,皮球获得的动能就越多,你体内的化学能减少的也就越多.实际上,皮球获得的动能是由体内减少的那部分化学能转化来的,而且你做了多少功,就表示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皮球的机械能.小结:转化过程中,转化了的能量的多少可以由做功的多少来量度.[实例]起重机提升重物。

功与能的关系教案

功与能的关系教案

功与能的关系教案【篇一:高一物理:功和能教学设计_03】第三节功和能●本节教材分析本节讲述功和能之间的关系,属于过渡性的一节,目的在于阐述本章的基本线索,使学生知道如何定量地研究机械能,为后面两节定量地讲述能和重力势能做好准备.在本节的教学中,要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知道了功和能的这种关系,就可以通过做功的多少,定量地研究能量及其转化的问题,但是对于功和能的关系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要通过本章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加深体会,这一节只要求有个初步理解就可以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 2.知道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是因为物体具有能量.3.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4.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总能量守恒.二、能力目标1.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解决有关能量问题. 2.知道功和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功和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学会从功能角度去探索自然规律.●教学重点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做功来量度.●教学难点在具体的问题中如何得到能量的具体转化情况,并用做功来定量地反映这种转化.●教学方法实验法、举例法●教学用具投影片、cai课件●教学过程首先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 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功来量度学习目标完成过程一、复习导入1.初中我们学过能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回忆一下该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2.引入初中我们已初步学会功和能的有关知识,对功和能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并能定性地分析某些物理现象,本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能的基本知识以及功和能的关系.二、新课教学(一)能的概念1.用多媒体展示下列物理情景,并把四幅图对比在同一画面上①流动的河水冲走小石块.②飞行的子弹穿过木板.③自由下落的重物在地上砸了一个坑.④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2.分析概括图片中流动的河水、飞行的子弹、下落的重物、压缩的弹簧都各自对物体做了功.3.总结: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这个物体具有能.(板书)4.同学们结合生活,举些物体具有能量的例子.张紧的弓能够做功,所以它具有能.电动机通电后能够做功,它具有能.打夯机能做功,它具有能.流动的空气能做功,它具有能.5.结合学生所举的例子总结: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例如:有形变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流动的空气具有动能等.6.①演示:把弹簧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物体,用力向下拉物体,使弹簧伸长后释放,物体将向上运动.②分析:拉下物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松手释放后,弹簧缩短,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具有了动能,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即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③总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7.用多媒体展示几种现象,学生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①水冲击水轮发电机发电.机械能→电能②太阳出来,照耀森林.太阳能→生物能③傍晚,电灯亮了.电能→光能(内能)过渡引言:上边我们分析了几个能量转化过程,并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做功.那么:功和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二)功和能的关系1.用多媒体展示下边几个过程①人拉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而运动.②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冲击水轮机,带动水轮机转动.③火车在铁路上前进.2.师生共同分析①中人对重物做功的过程中,人的生物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对水流机冲击,带动水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做功,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火车前进而做功,把油和煤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把内能转化为火车的机械能.在上述过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且都伴随着做功过程并板书,做功使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过渡:那么在能量转化中,能量的转化和所做的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举例说明①举重运动员把重物举起来,对重物做了功,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加,同时,运动员消耗了体内的化学能,且运动员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②被压缩的弹簧放开时把一个小球弹出去小球的动能增加,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且弹簧对小球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归纳得到: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板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过渡:通过上述分析:功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4.老师概括功和能的不同①功是和物体的运动过程有关的物理量,是一个过程量.能是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的物理量,是一个状态量.②做功可以使物体具有的能量发生变化,而且物体能量变化的大小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的.但功和能不能相互转化.三、巩固练习1.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功就是能,功可以转化为能b.做功越大,物体的能越大c.能量转化中,做的功越多,能量转化越多d.功是物体能量的量度2.运动员将质量为150 kg的杠铃举高2米:①运动员做了多少功?②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重力势能?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运用功和能的观点、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五、作业(一)阅读课文,掌握功和能的关系(二)思考题1.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长为 2a,宽为a,若要把它从图中所在的位置直立起来,外力至少要做多少功?2.挂在竖直墙壁上的长1.80 m的画,画面质量为100 g,下面画轴质量为200 g,令将它沿墙缓慢卷起,g取10m/s2,需做_____j的功.参考答案:( 1)mga 2.45 2六、板书设计1.能量是表示物体具有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2.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功 3.和能4.功的大小等于转化的能量,但功不是能1.【篇二:功和能教案】五、功和能教学目标1.加强学生对功、功率、能量等概念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使他们能够在具体问题中合理地运用上述概念分析解决问题.2.通过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关系的复习,使学生对功和能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并能够应用动能定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3.加强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的认识,使他们能够运用守恒条件判断具体问题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问题.4.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使他们逐步掌握在较复杂问题中分析题意,找出适用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功、功率、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规律及应用是本章重点.本章难点较多,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是比较突出的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讲述:今天我们开始复习功和能一章,这一章内容较多,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同学既要注意知识内容,又要注意研究方法.板书:功和能一、基本概念1.功讲述:下面我们首先复习基本概念,先来看看功的概念.提问:大家回忆一下,功是如何定义的?学生活动回答: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功的单位还有电子伏、千瓦时、卡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cal=4.2j板书:单位:焦耳(j)lcal=4.2j提问:功的概念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比如说人在推车时做了1000焦耳的功,那么这1000焦耳的功究竟是哪个力做的呢?回答:是人的推力做的.讲述:所以,我们在研究功的时候必须首先明确是在研究哪个力做的功,另外考虑到动能定理的应用条件,我们还应该清楚这个力是否是物体所受的合力.这是我们要对功的概念做的第一点说明.板书:说明:①首先明确做功的力及此力是否是合力提问:明确了研究对象之后,我们来回忆一下: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回答: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提问:那么功的定义反映出功的本质是什么呢?或者说功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呢?回忆一下.回答:功的本质是力在空间的积累.例如:物体在一个牵引力的作用下绕圆周运动了一圈,又回到出发点,求牵引力所做的功.讨论,少数学生会认为功为零,多数学生会认为功不为零,但追问为什么时却很难说清楚.讲述:如果套公式的话,由于物体运动一周的位移为零,会很容易得出牵引力做功为零的结论.但是,从牵引力作用过程中消耗了其他形式能量而转化为物体动能这一点就能看出,这当然是一个错误的结论.为什么会出错呢?请同学再讨论一下,注意牵引力的特点.讨论,得出结论:原因在于功的定义式是对恒力而言的,而在此问题中,牵引力的方向在随时变化,是一个变力,所以不能套用公式.讲述:此题的正确结论应从功是力在空间积累这一角度,得出牵引力所做功等于牵引力与物体所走过的圆周的乘积.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可以对功的概念再做两点说明:板书:②功的本质是力在空间的积累③功的定义式对恒力才适用提问:下面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功是矢量还是标量,功的正负又是什么含义呢?讲述:根据功的本质意义,所谓正功,就是力在空间是正的积累;所谓负功,就是力在空间是负的积累.提问:另外,我们知道研究功是离不开能量的,研究功的正负同样离不开能量,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功和能量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如何用能量的变化来说明正功与负功的意义呢?回答:功是能量改变的量度.力对物体做正功,导致物体能量增加;力对物体做负功,导致物体能量减少.讲述:这是正功与负功的本质差别.也是我们对功的概念要进行的再两点说明.板书:④功是能量改变的量度⑤功是标量,但功有正负讲述:需要对负功再加以说明的是: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也可以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例如,物体竖直上抛时,重力对物体做了-6焦耳的功,也可以说成物体克服重力做了6焦耳的功.提问:在实际问题中,我们还经常要涉及到合力做功的问题.大家回忆一下,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那么物体所受合力所做的功与物体所受的各个力是什么关系呢?原因又是什么呢?回答:合力做的功等于各分力功的代数和.由于功是标量,所以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各力所做的功相加,就等于合力所做的功.板书:⑥合力功等于各力功的代数和讲述:另外,因为功的决定因素之一位移与参照物有关,所以功的大小还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比如,我用力推桌子,但没有推动.以地面为参照物我没有做功,而以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我却做了功.所以一般情况下研究功,必须以地面为参考物.板书:⑦功与参照物有关,一般必须以地面为参照物.讲述:下面我们来复习有关功率概念的知识.提问:首先我们回忆一下功率的定义、单位及其物理意义.回答: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功率的定义式为:p=w/t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1瓦特=1焦耳/秒.功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瓦,1千瓦=1000瓦特.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讲述:由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所以功率从本质上讲,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单位:瓦特(w)1kw=1000w板书:①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即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提问:在研究功率时经常要遇到平均功率和即时功率,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呢?它们通常用什么公式来求呢?板书:②平均功率与即时功率提问:在研究某些机械的功率时还经常要遇到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及输出、输入功率等概念,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呢?回答:额定功率是某机械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每一个机械都有一个额定功率值,机械在此功率或在此功率以下工作,机械不会损坏;如果超过此功率,机械可能就要损坏.机械不一定总在额定功率下工作,这时机械的即时功率叫做机械的实际功率.机械对外做功的实际功率,称做此时机械的输出功率;外界对机械做功的实际功率,称做此时机械的输入功率.板书:③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讲述:下面我们来复习机械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又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板书:3.机械能(1)动能提问:我们先来回忆动能的意义及它的表达式和单位.【篇三:功和能教案】功和能一、教学目标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高中物理功与能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功与能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功与能教案模板主题:功与能学习目标:1. 理解功和能的概念;2. 掌握功和能的计算方法;3. 能够应用功和能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 功和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弹簧、小车、光电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功和能,以及它们的重要性。

二、讲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5分钟)1. 讲解功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2. 通过例题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

三、讲解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5分钟)1. 讲解能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2. 通过例题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能的概念。

四、讲解功与能的关系(10分钟)1. 讲解功和能之间的关系;2.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功和能在物理上的应用。

五、实验操作(15分钟)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测量物体受力、移动距离等数据,计算功和能的值。

六、讲解实际应用(10分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功和能的应用,如家用电器的能量转换等。

七、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畅谈学习收获和困惑。

八、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功与能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实验和实例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功和能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功和能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功和能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功和能第1篇:高一物理教学设计:功和能一、教学目标1。

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簧*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处理这类问题的。

2。

对功和能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总结。

通过本节教学使更加深入理解功和能的关系,明确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它处理有关问题。

3。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入认识功和能的关系,为学生今后能够运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热学、电学,为学生更好理解自然界中另一重要规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1。

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掌握应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和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2。

本节教学实质是渗透功能原理的观点,在教学中不必出现功能原理的名称。

功能原理内容与动能定理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一难点问题,必须使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认识,从笼统、肤浅地了解深入到十分明确认识“某种形式能的变化,用什么力做功去量度”。

3。

对功、能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是本节、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将不断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认识。

三、教具投影仪、投影片等。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结合机械能守恒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高中物理《功》的教学设计《功》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是做功两个不可缺少折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会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3.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对做正功或负功。

4.知道什么是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知道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二、能力目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

遵循探究式教学的规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功和能的概念,并掌握它们的关系;
2. 能够运用功和能的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3. 能够分析物体的机械能转化过程。

教学内容:
1. 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3. 功和能的关系;
4. 机械能守恒原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通过引入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功的概念,并讲解功的计算公式;
2. 介绍能的概念及能的计算公式,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3. 讲解功和能的关系,并进行实例分析。

第二课时:
1. 复习上节课内容,解答学生对功和能的疑问;
2. 讲解机械能守恒原理,并进行相关例题的讲解;
3. 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课堂小测验。

教学方法:
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举例子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和课堂小测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
1. 教材:高中物理教科书;
2. 多媒体教学资源:相关视频和图片。

评估方式:
1. 课堂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题和课后思考题;
3. 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功和能的掌握情况。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有些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有些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有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理解能量的概念,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能量的概念及转化和守恒定律3. 功和能的关系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功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 难点:功的计算方法,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实验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功和能的概念。

3. 运用例题解析,引导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和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的应用。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力学基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功的概念,介绍功的计算方法。

3. 讲解能量的概念,阐述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4. 分析功和能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功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

5. 运用例题,讲解功的计算方法和能量转化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情况。

9.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

10. 定期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对功和能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功和能的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功和能知识的长期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物理教材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力学实验器材,如杠杆、滑轮等。

3. 多媒体课件:功和能的相关动画演示。

4. 网络资源:有关功和能的案例分析、拓展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高中物理 必修一【功和能】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  必修一【功和能】优秀教案

第2节功和能教学重点:1.理解功的原理;2.理解功和能的关系;3.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教学难点:在具体的问题中如何得到能量的具体转化情况,并用做功来定量地反映这种转化.教具准备:演示实验器材:1.木板(上面有等距离直线)一块;2.木块一个;3.硬纸板(制杠杆模型);4.图钉一个.学生实验器材:1.轻质滑轮一个;2.米尺一把;3.弹簧秤一个;4.铁制滑轮2个;5.线绳其他器材:多媒体设备、CAI课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的原理,明确任何机械均不能省功;2.认识斜面是一种典型的简单机械,并能分析其在生活中的实例;3.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4.知道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是因为物体具有能量;5.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6.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总能量守恒.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揭示物理事实,总结物理规律;2.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解决有关能量问题;3.知道功和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揭示物理事实这一过程体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良好品质;2.通过学习功和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学会从功能角度去探索自然规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复习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学生回答:一、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教师接着问:人类很早就已经开始使用机械来做功了,那人们使用简单机械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并回答: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者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教师活动: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者省距离,但是能省功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可不可以找到既可以省力又省位移的机械.推进新课一、功的原理(板书)教师提问:要把这个物体运到高处,有哪些方法?学生思考并回答:可以用手直接把物体提上去;可用杠杆把物体提上去;还可以用动滑轮或滑轮组把物体提升上去.教师活动:很好,用手把物体提上去,力对物体做功了吗?做了多少功?请观察实验. [演示1]在木板前将物体拉升h (高度) W =Gh[演示2]用杠杆来提升物体.用硬纸板制成杠杆,一端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动力臂为阻力臂的三倍.让物体底面和动力作用点分别对准一条直线,请大家观察.教师提问:这个杠杆是什么类型?F 为多大? 学生思考并回答:是省力杠杆,F =G /3.教师提问:当用力F 匀速将物体提升h 时,F 对杠杆做功了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做了,因杠杆沿力F 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教师接着提问:那移动的距离又是多少?(动力作用点) 学生回答:是物体升高距离的3倍,即3h .教师提问:在提升过程中杠杆对物体做功了吗?做的功是多少? 学生回答:W =Gh .教师提问:哪个功相当于人直接用手做的功?动力对杠杆做功如何计算?学生回答:杠杆对物体做的功.人直接用手做的功W =Gh . 人利用杠杆做的功Gh h GFs W ==='33. 即W = W ′(板书).[演示3]用刚才的杠杆,使动力臂为阻力的一半时,请观察(匀速提升物体). 这是什么类型的杠杆,F 为多大? 费力杠杆,F =2G当物体升高距离为2h 时,动力作用点移动的是多少?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为h ,人对杠杆做的功W =2Gh 人不用杠杆做的功:同样 W =2Gh 即W 用杠杆=W 不用杠杆(板书)教师提问:无论使用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能够省功吗? 使用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都不能省功.为什么?两次实验结论都是,人利用机械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分成两个内容,两人一组,学生分成两部分,两个实验并进.[分组实验1](用轻质滑轮)实验装置如图,将重2 N 的物体匀速提升0.2 m. 注意强调用手匀速,竖直向上拉绳时,G F 21. 并将实验数据填在表格里,(把表格投影出来)并计算出 W 用和W 不用. [分组实验2](用较重的铁制滑轮)用一动一定滑轮组成滑轮组,将重2 N 的物体匀速提升0.2 m ,实验装置如图,测量数据及注意事项与实验1相同.实验记录(投影) 实验内容 物重G (N ) 提升高度h (m )拉力F (N ) 实移距离s (m )用滑轮做功(J )不用滑轮做功(J )1 2 0.2 1 0.4 0.4 0.4 220.21.50.40.40.6实验讨论:请做实验的同学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后,能够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利用动滑轮做的功,等于不用动滑轮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做实验2的同学的实验结果是什么?利用滑轮组所做的功大于不用机械所做的功. 为什么与实验1的结论不同呢? W 用>W 不用(板书).教师点评:因为我们实验2中的动滑轮比实验1中动滑轮重得多,在提升物体的同时还要把动滑轮提起来,自然要多做些功.下面请大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动滑轮的重是多少?G =1 N.这时人用滑轮组做的功:W用=W不用+W轮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做了四个实验,据实验结果请回答:1.省力机械还是费力机械能够省功?都不能省功.2.自重和摩擦力大的机械还是自重和摩擦力小到可忽略不计的机械能够省功?都不能省功我们把自重和摩擦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杠杆视为理想机械,由前三个实验可见功的原理(principle of work):使用任何机械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总是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或表述为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适用于理想的机械).但无论是理想机械还是非理想机械都有:W输入=W输出+W损失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教师提问:不省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因省力的机械必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一定费力,而功=力×距离,所以不能省功.我们的结论是利用简单机械研究的结果,能适用于复杂机械吗?同样适用.因为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例:自行车是由多个杠杆、轮轴等简单机械组成的,所以利用自行车做功也不能省功.【知识拓展】斜面知识请看课本P9图110中工人师傅将很重的木块,沿搭在高处的木板推上去,这情景生活中常常能够见到.这个木板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是省力还是费力的机械?学生回答:省力的简单机械.教师活动: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斜面为什么能够省力?省多少力?我们根据功的原理可以求出:W G=Fl=Gh假设斜面很光滑,无摩擦时.F=Gh/l=G sinθ由公式可见,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所用的力可以小于重物所受的重力,也就是说斜面可以省力.教师总结:要使重物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长越省力.(板书)用多媒体介绍一些斜面应用的例子:工人师傅将油桶沿斜面推上车,怎样才能更省力?搭在车上的木板越长越省力.教师提问:为什么有人沿盘山公路上山觉得费劲时,就在公路上走S形路线.因为盘山公路是个大斜面,当使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长越省力.走S形路线相当于加长了斜面的长度,因此走S形路线更省力.简单介绍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它能省力,也能节省空间.投影螺丝钉与上海南浦大桥的螺旋式引桥的图片,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给予解答.二、做功和能的转化初中我们学过能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回忆一下该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是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的功和能的有关知识,对功和能也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并能定性地分析某些物理现象,本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能的基本知识以及功和能的关系.(一)能的概念1.用多媒体展示下列物理情景,并把四幅图对比在同一画面上(1)流动的河水冲走小石块.(2)飞行的子弹穿过木板.(3)自由下落的重物在地上砸了一个坑.(4)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2.分析概括图片中流动的河水、飞行的子弹、下落的重物、压缩的弹簧都各自对物体做了功.3.总结: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这个物体具有能.(板书)4.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举些物体具有能量的例子.张紧的弓能够做功,所以它具有能.电动机通电后能够做功,它具有能.打夯机能做功,它具有能.流动的空气能做功,它具有能.5.结合学生所举的例子总结: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例如:有形变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流动的空气具有动能等.6.(1)演示:把弹簧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物体,用力向下拉物体,使弹簧伸长后释放,物体将向上运动.(2)分析:拉下物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松手释放后,弹簧缩短,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具有了动能,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即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3)总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7.用多媒体展示几种现象,学生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1)水冲击水轮发电机发电.机械能→电能(2)太阳出来,照耀森林.太阳能→生物能(3)傍晚,电灯亮了.电能→光能(内能)过渡:上边我们分析了几种能量转化过程,并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做功.那么功和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二)功和能的关系1.用多媒体展示下面几个过程(1)人拉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到运动.(2)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冲击水轮机,带动水轮机转动.(3)火车在铁路上前进.2.师生共同分析(1)在人对重物做功的过程中,人的生物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2)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冲击水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做功,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火车前进而做功,把油和煤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把内能转化为火车的机械能.在上述过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且都伴随着做功过程,(板书)做功使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过渡:那么在能量转化中,能量的转化和所做的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举例说明(1)举重运动员把重物举起来,对重物做了功,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加,同时运动员消耗了体内的化学能,且运动员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2)被压缩的弹簧放开时把一个小球弹出去,小球的动能增加,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且弹簧对小球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归纳得到: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板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过渡:通过上述分析,功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4.教师概括功和能的不同(1)功是和物体的运动过程有关的物理量,是一个过程量;能是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的物理量,是一个状态量.(2)做功可以使物体具有的能量发生变化,而且物体能量变化的大小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的,但功和能不能相互转化.【方法引导】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来量度在这个过程中做了多少功.特别是在变力做功的情况下,不能直接用公式来计算功的大小,但可以通过能量转化的多少来得知做功的多少.【巩固练习】1.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功就是能,功可以转化为能B.做功越多,物体的能越大C.能量转化中,做的功越多,能量转化越多D.功是物体能量的量度2.运动员将质量为150 kg的杠铃举高2 m:(1)运动员做了多少功?(2)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重力势能?参考答案:1.C2.(1)3×103 J(2)3×103 J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机械功的原理以及功和能之间的关系两部分内容.了解了任何机械都不能既省力又省位移,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运用功和能的观点、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布置作业1.课本P11作业1、2、3.2.思考题(1)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长为2a,宽为a,若要把它从图中所在的位置直立起来,外力至少要做多少功?(2)挂在竖直墙壁上的长1.80 m的画,画面质量为100 g,下面画轴质量为200 g,将它沿墙缓慢卷起,g 取10 m/s2,需做________J 的功.参考答案:2.(1)mga 2)15( (2)4.5 板书设计一、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总是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1.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适用于理想机械).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3.斜面是一种省力的机械.活动与探究通过做“迷你实验屋”实验,探究使用机械能省功吗?写出你的探究过程并作报告.你有其他方法可以验证结论吗?。

高中物理 第八章 第三节 功和能 教案

高中物理 第八章 第三节 功和能 教案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教学目标
(1)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知道概率波的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先总结前面所学知识,提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并进一步指出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大量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少量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高的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

分析二:教材中内容要求较低,学生掌握部分以记忆为主。

教法建议
建议:可以由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学生再阅读课本自学,最后学生回答问题,有不明白的地方由教师解释。

教学设计示例
光的波粒二象性
教学重点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教学难点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示例:
由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光波能干涉和衍射,说明光具有波动性;而光电效应又说明光具有粒子性,那么光波到底是波还是粒子呢?),学生再阅读课本自学,最后学生回答思考问题,有不明白的地方由教师解释。

探究活动
题目:光学发展史
组织:个人
方案:科普
论文
评价:科普性
文档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高一物理教案 功和能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 功和能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功和能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功和能教案
功和能
一、教学目标
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2.对功和能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总结。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功和能的关系,明确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它处理有关问题。

3.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入认识功和能的关系,为学生今后能够运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热学、电学知识,为学生更好理解自然界中另一重要规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掌握应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和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有些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有些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有些第一章:功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功的应用和实际意义1.2 教学内容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功的单位功的应用和实际意义1.3 教学步骤1. 引入功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功的存在2. 讲解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功的计算方法3. 介绍功的单位,让学生了解功的量纲4.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功的应用和实际意义第二章:能量的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能量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能量的守恒定律2.2 教学内容能量的定义和分类能量的单位能量的守恒定律1. 引入能量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能量的存在2. 讲解能量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能量3. 介绍能量的单位,让学生了解能量的量纲4. 讲解能量的守恒定律,让学生了解能量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第三章:动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动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动能的应用和实际意义3.2 教学内容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动能的单位动能的应用和实际意义3.3 教学步骤1. 引入动能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动能的存在2. 讲解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动能的计算方法3. 介绍动能的单位,让学生了解动能的量纲4.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动能的应用和实际意义第四章:势能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势能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势能的应用和实际意义势能的定义和分类势能的单位势能的应用和实际意义4.3 教学步骤1. 引入势能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势能的存在2. 讲解势能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势能3. 介绍势能的单位,让学生了解势能的量纲4.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势能的应用和实际意义第五章:机械能守恒定律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定义和证明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和实际意义5.2 教学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定义和证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和实际意义5.3 教学步骤1. 引入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机械能守恒的现象2. 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定义和证明,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的原理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和实际意义4.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第六章: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能量转化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能量守恒定律在能量转化中的应用6.2 教学内容能量转化的概念能量守恒定律在能量转化中的应用6.3 教学步骤1. 复习能量转化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能量的转化过程2. 讲解能量守恒定律在能量转化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能量守恒的原理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能量转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实际意义第七章:生活中的能量守恒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量守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7.2 教学内容能量守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7.3 教学步骤1. 引入能量守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能量守恒与生活的关系2. 提供实例,让学生分析实例中的能量守恒现象3.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实例中的能量守恒原理及其应用和实际意义第八章:功和能的综合应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功和能的综合应用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提高运用功和能知识的能力8.2 教学内容功和能的综合应用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8.3 教学步骤1. 讲解功和能的综合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功和能的关系2. 提供实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例中的功和能问题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互相学习和提高第九章: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验和问题解决,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9.2 教学内容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原理实验和问题解决9.3 教学步骤1. 复习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能的守恒过程2.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现象3. 提供问题,让学生运用机械能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第十章:总结与复习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和巩固所学的功和能知识让学生通过复习,提高对功和能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0.2 教学内容总结和巩固所学的功和能知识复习题目的讲解和讨论10.3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功和能知识,巩固对功和能概念的理解2. 提供复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和思考3. 讲解复习题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重点解析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能量的定义、分类和守恒定律动能、势能的定义、计算和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概念及应用生活中的能量守恒现象观察和分析功和能的综合应用问题解决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原理及实验验证总结和巩固功和能知识,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一物理功和能教案

高一物理功和能教案

第三节:功和能一.知识目标1.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物质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2.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总能量守恒3.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二.能力目标1.理解理解功和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从能量及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解决有关问题三.德育目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态度,从功能角度探索,研究,发现自然规律,并运用它服务于全人类四.教学重点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做功来量度五.教学难点在具体的物理现象中能确认具体能量的转化情况,能用做功来定量地反映这种转化六.教学过程引入:初中同学学过功和能的一些知识,对功和能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并能定性地分析某些物理现象,前二节我们较深入地探讨了功的概念,功的计算,现在将进一步研究能的基本知识及功和能的关系1.能的概念(1)能的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这个物体就具有能举例:流动的河水、飞行的子弹、自由下落的重物、压缩的弹簧、燃烧的火焰、高压的气体┉(2)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演示:弹簧吊挂物体,一端固定在铁架上,用力下拉物体,使弹簧伸长后放手,物体将向上运动,弹簧对物体做功,说明形变的弹簧具有能量,此能量叫弹性势能演示:点燃走马灯的蜡烛后,灯的一部分旋转起来,这个现象中,有些什么能?能如何转化?首先是蜡烛的化学能经燃烧释放出来,加热空气,空气分子运动加剧,转化为空气分子的内能,热空气上升又带动走马灯旋转,空气的部分内能又转化为走马灯的机械能,由此看来,自然界的能多种多样,除上述的能以外,还有电能、光能、原子能、生物能┉同时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3)各种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早晨太阳出来,照耀树木,太阳能经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生物能┉傍晚,电灯亮了,电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等,在能的转化中,能保持守恒在能的转化过程中,与之紧密相关的物理量是什么呢?是做功2.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物体的能量发生变化,对外则表现为做了一定的功,(1)做功使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人拉着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而运动,人对物体做功的过程中,人的生物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对水轮机冲击,带动水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做功,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火车前进做功,是先把燃料油和煤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经内燃机或蒸汽机又把热能转化为火车的机械能。

高一物理教案设计 功和能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设计 功和能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设计功和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掌握动能的概念,理解动能定理。

3.能够运用功和能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功的计算、动能的概念及动能定理。

2.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动能定理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机械能概念,如:机械能包括哪两部分?它们是如何转化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功和能。

2.功的概念(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功?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

(2)讲解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θ,其中F为作用力,s为位移,θ为力和位移的夹角。

(3)讨论功的单位:焦耳(J)。

3.功的计算(1)讲解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2)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恒力做功。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变力做功?4.动能的概念(1)讲解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动能的计算公式:E_k=1/2mv^2,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5.动能定理(1)讲解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2)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

6.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纠正学生错误。

7.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动能的概念、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理解动能定理,并能够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8.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了功和能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动能定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物理观念。

五、教学拓展(1)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让学生了解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

(2)引导学生运用功和能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为什么跳高运动员要助跑?为什么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会越来越快?(3)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动能定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功和能
●本节教材分析
本节讲述功和能之间的关系,属于过渡性的一节,目的在于阐述本章的基本线索,使学生知道如何定量地研究机械能,为后面两节定量地讲述能和重力势能做好准备.在本节的教学中,要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知道了功和能的这种关系,就可以通过做功的多少,定量地研究能量及其转化的问题,但是对于功和能的关系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要通过本章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加深体会,这一节只要求有个初步理解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
2.知道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是因为物体具有能量.
3.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总能量守恒.
二、能力目标
1.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解决有关能量问题.
2.知道功和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功和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学会从功能角度去探索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
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做功来量度.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问题中如何得到能量的具体转化情况,并用做功来定量地反映这种转化.
●教学方法
实验法、举例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CAI课件
●教学过程
首先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功来量度
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初中我们学过能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回忆一下该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引入
初中我们已初步学会功和能的有关知识,对功和能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并能定性地分析某些物理现象,本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能的基本知识以及功和能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一)能的概念
1.用多媒体展示下列物理情景,并把四幅图对比在同一画面上
①流动的河水冲走小石块.
②飞行的子弹穿过木板.
③自由下落的重物在地上砸了一个坑.
④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
2.分析概括图片中流动的河水、飞行的子弹、下落的重物、压缩的弹簧都各自对物体做了功.
3.总结: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这个物体具有能.(板书)
4.同学们结合生活,举些物体具有能量的例子.
张紧的弓能够做功,所以它具有能.
电动机通电后能够做功,它具有能.
打夯机能做功,它具有能.
流动的空气能做功,它具有能.
5.结合学生所举的例子总结: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例如:有形变的弹簧
具有弹性势能,流动的空气具有动能等.
6.①演示:把弹簧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物体,用力向下拉物体,使弹簧伸长后释放,物体将向上运动.
②分析:拉下物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松手释放后,弹簧缩短,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具有了动能,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即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③总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7.用多媒体展示几种现象,学生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
①水冲击水轮发电机发电.机械能→电能
②太阳出来,照耀森林.太阳能→生物能
③傍晚,电灯亮了.电能→光能(内能)
过渡引言:上边我们分析了几个能量转化过程,并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做功.那么:功和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二)功和能的关系
1.用多媒体展示下边几个过程
①人拉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而运动.
②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冲击水轮机,带动水轮机转动.
③火车在铁路上前进.
2.师生共同分析
①中人对重物做功的过程中,人的生物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对水流机冲击,带动水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做功,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火车前进而做功,把油和煤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把内能转化为火车的机械能.在上述过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且都伴随着做功过程并板书,做功使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
过渡:那么在能量转化中,能量的转化和所做的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举例说明
①举重运动员把重物举起来,对重物做了功,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加,同时,运动员消耗了体内的化学能,且运动员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②被压缩的弹簧放开时把一个小球弹出去小球的动能增加,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
且弹簧对小球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归纳得到: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板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过渡:通过上述分析:功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4.老师概括功和能的不同
①功是和物体的运动过程有关的物理量,是一个过程量.能是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的物理量,是一个状态量.
②做功可以使物体具有的能量发生变化,而且物体能量变化的大小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的.但功和能不能相互转化.
三、巩固练习
1.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功就是能,功可以转化为能
B .做功越大,物体的能越大
C .能量转化中,做的功越多,能量转化越多
D .功是物体能量的量度
2.运动员将质量为150 kg 的杠铃举高2米:
①运动员做了多少功?
②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重力势能?
[1.C 2.①3×103 J ,②3×103 J ]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运用功和能的观点、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作业
(一)阅读课文,掌握功和能的关系
(二)思考题
1.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长为
2a ,宽为a ,若要把它从图中所在的位置直立起来,外力至少要做多少功?
2.挂在竖直墙壁上的长1.80 m的画,画面质量为100 g,下面画
轴质量为200 g,令将它沿墙缓慢卷起,g取10m/s 2,需做_____J 的功.
参考答案:
1.
mga 2
)15( 2.45 六、板书设计



1.能量是表示物体具有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2.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3.
4. 功的大小等于转化的能量,但功不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