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类书籍
中学德育校本教材

前言物欲就像茫茫沙漠,没有一条路可以寻到绿洲,而精神的财富却像曲径通幽,妙趣通无穷。
捧一卷书在手,便氤氲起缕缕馨香,读着、欣喜着、感动着。
心灵在这种享受中摆脱尘俗得到净化与升华,灵魂飞到一个绚丽多姿的世界,我们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去感知、探求天地间的一切:爱的吟唱,人生的体验,自然的对语,个性的张扬,时间的有声,信念的美妙,让美德得以升华。
如果想了解中国传统美德的精神密码,可以从这本《孝文化的校本教材》开始着手,校本教材将带你巡游中国传统美德的最高精神殿堂!将忠孝的精神品质植入广大中学生的心中,让中国传统美德大放异彩,为我校中学生提供最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人的美德如轻灵的双翼,轻轻扇动,助你飞向梦想的天空。
美德更如甘冽得到清泉,涓涓流淌,滋润着万物。
拥有美德,你的人生会更加绚烂,你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美德是从小就应该养成的。
青少年时期是追求知识的时期,是启迪智慧的时期,更是培养美德的好时期。
为了配合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学校林春校长特指定学校政教处编写了《孝文化的校本教材》,以飨读者。
真可谓是眼光独到选材得当之举。
中国文化五千年源远流长,从古代起中国就做作为一个强国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礼仪之邦”这个辉煌称号一直是中国独有的标志,而孝文化作为一种传世文化,不仅影响着古人,同时也影响着现代人;它不仅是一本启蒙读物,同时也是所有人规范行为的经典读本。
忠与孝,不分时代,不分背景,都是每个中国人要做到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其内容实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令人望之茫然。
承载学问的载体当然是书籍,所以为了保存古代典籍和文化,就很有必要向青少年进行普及,以便他们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孝文化”,以更好地塑造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仍然是我们面前的一项中重大挑战。
本教材推陈出新,弘扬传统的宗旨从我国历代文献中选取精粹典籍,编成锦绣文章,并古为今用,结合现代社会的情况,将古代经典忠孝思想文化与当今社会现实相联系。
引导孩子德育的书籍

引导孩子德育的书籍
1. 《小故事大道理》:嘿,你看这本书里有好多好多有趣的小故事呀!就像夜晚的星星一样多。
比如那个小熊和小兔子分享蜂蜜的故事,这难道不是在教孩子们要懂得分享吗?孩子们通过这些小故事能明白好多好多的道理,就像在心里种下了一颗颗美好的种子哟!
2. 《美德故事集》:哇塞,这里面全是关于美德的故事呢!想想看啊,就像一个个温暖的小火炉,给孩子们带来温暖和力量。
比如勇敢的小猴子面对困难不退缩,这得给孩子们多大的鼓舞呀!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美德的魅力,多棒呀!
3. 《弟子规新解》:嘿呀,这本《弟子规新解》可太有意思啦!它把古老的智慧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出来。
就好像把一颗甜甜的糖果递给孩子,让他们开心地品尝。
比如说“父母呼,应勿缓”,这不就是在教孩子要尊敬父母嘛,这多重要啊!
4. 《爱的教育》:哇哦,《爱的教育》这本书简直就是满是爱的海洋呀!里面一个个充满爱的情节,就像是阳光照亮每个孩子的心灵。
像里面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故事,这能让孩子们深深体会到友爱的力量,能不读吗?
5. 《童话里的德育课》:哎呀呀,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魔法盒子,打开全是关于德育的童话哟!比如那个小松鼠勤劳收集松果的故事,不就是在告诉孩子们要勤劳努力嘛,多生动呀!
6. 《品德启蒙绘本》:嘿嘿,这本绘本可太好看啦!一幅幅精美的图画,配上有趣的故事,那感觉就像走在彩虹桥上一样美妙。
里面那个小动物们一起保护森林的故事,不就是在教孩子要爱护环境嘛,多有意思呀!
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适合引导孩子德育的书籍,能让孩子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成长和进步,一定要让孩子们去读一读哟!。
德育校本教材编写参考书籍

德育校本教材编写参考书籍
书名书名
《平安人生》《魅力班会课--初中卷》
《明理养德》《魅力班会课--高中卷》
《做一件幸福的事》《中职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设计》
《新世训》《中学德育--问题与对策》
《做一个健康的公民》《德育的思与行》
《小班会大社会》《德育古鉴》
《创新德育活动逐光掠影》《学校德育原理》
《义的系列故事》《女戒》学习心得
《和的系列故事》《女四书五孝经·上册》
《行的系列故事》《小活动大德育》
《怒的系列故事》《让青春做主》
《仁的系列故事》《走向和谐》
《诚的系列故事》《走向德育专业化》
《智的系列故事》《中小学德育管理操作实务》
《德育读本·礼仪篇》《心灵之航--欣赏型德育的活动模式研究》
《德育读本·孝悌篇》《“心灵对话”成就美丽》
《德育读本·忠信篇》《窈窕淑女的标准》
《诗意德育》《齐家治国女的为妻》
《年轻教师必听的讲座》《承传千年不衰的家道》
《学校德育活动指南《女子德育课本·下册》
《北京大学校园文化》《在学校中培养品德:将德育引入生活的实践策略》。
德校长推荐育学方面书籍

德校长推荐育学方面书籍
1、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戚万学著:《冲突与整合一--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易连云:《班主任工作》,重庆出版集团2011年版。
6、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8、汪凤炎等著:《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周晓静著:《课程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0、黄钊著:《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11年版。
推荐100本教育书籍书目

推荐100本教育书籍书目一、教育名著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已经编好)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8月5、《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类理论]6、《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专业必读书目]7、《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8、《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10、《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11、《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12、《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吴文侃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1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14、《孩子们!你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先生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15、《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16、《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7、《多元智能》[美国]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出版18、《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著颜真译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19、《教育诗》[苏] 马卡连柯著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书籍,和读后感

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书籍,和读后感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书籍,和读后感篇1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人精神财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尤其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们。
从这本书中,普通教师可以回音。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此书给予我很多的启迪,也让我深思。
我相信,如果你也一起分享这本书,作为人,你是幸福的,作为教师,你是快乐的,作为你的学生,他们的生命也会非常精彩。
以上只是我的几点感想,其实书中的每条建议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将这些教育智慧赋注于教育实践中,努力成为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师。
总之,教师创新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需要我们有正确的思想、执着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提高。
国庆假来临了,我阅读了些的书籍,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更落到实处。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
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
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
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我愿把自己一个暑假得出来的反思提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读书一生,以写促思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
我觉得这句话是最能够引起教师们共勉的。
我到现在也依然记得我的大学班主任对我说过的这句话,而似乎很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已经抛却了这些意识,我又何尝不是呢。
如果这次不是校方让我们教师写一篇读教育专业书籍的读后感,我也不知道是否还会记得这句话。
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
小学德育系列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德育系列校本教材ZHAIZIXIAOXUEDEYUXILIEXIAOBENJIAOCAI小学校本教材开发办公室校本教材编委会成员名单主编:副主编:题材选择与供应:审稿:校对:目录第一编------------------行为养成篇第二编------------------安全我知道第三编------------------健康要做到第一编行为养成(使用于本校一、二年级学龄初期儿童)一、举止言行身姿站如松,挺胸膛。
抬起头,看前方。
坐如钟,腰杆硬。
腿并拢,脚平放。
行如风,步轻松。
头不摇,身不晃。
卧如弓,嘴合拢。
向右躺,利健康。
(一)站姿头部摆正下巴收,挺胸收腹肩放松。
颈部脊椎要挺直,两个脚跟应并拢。
一根直线贯身体,身姿挺拔站如松。
(二)坐姿头正上身微前倾,后背挺直肩放松。
双手相握自然搁,两个膝盖要并拢。
坐满凳面显沉稳,身姿端正坐如钟。
(三)行姿目光平视正前方,昂首挺胸气势雄。
脚尖向前双腿迈,双臂自然勤摆动。
神态平和有节奏,步履轻捷行如风。
二、仪表头发干净不蓬乱,不戴戒指与耳环。
五官清洁无污垢,脸部干净笑灿烂。
指甲缝里不见黑,整洁直到耳朵眼。
衣服鞋袜穿齐整,注意场合服装换。
(一)身体卫生勤洗勤理勤修剪,飘逸闪亮长黑发。
早晚打水不能忘,清洗眼耳鼻与牙。
饭前便后要洗手,手指缝里莫忘刷。
睡前热水把脚泡,通经舒络乐哈哈(二)穿着红领巾在胸前系,每天佩戴常换洗。
衣服方便又实用,不求名贵与华丽。
鞋袜合脚衣合身,袒胸露腹算无礼。
描眉涂唇还太早,佩戴首饰不可取三、交谈交谈使用普通话,发音准确表达清。
语调平稳又柔和,语气商量用中音。
简洁清楚易听懂,态度坦率又诚恳。
(一)身体语言眼睛手势和身体,都能传达无声语。
微笑面对谈话者,目光专注莫游移。
强调话语用手势,表示赞赏竖拇指。
牵手拥肩挽手臂,同学之间真亲密。
(二)鞠躬礼脱帽摘巾准备好,端正姿式先站立。
两腿并拢眼平视,弯腰之前要吸气。
上身前倾腰弯曲,双臂往下垂体侧。
态度共谨又谦逊,庄重施行要鞠躬。
德育实践类书籍

德育实践类书籍
1.《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著
2.《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雷夫·艾斯奎斯/著
3.《相约星期二》[美]米奇·阿尔博姆/著
4.《小猫杜威》[美]薇奇·麦仑布赖特·维特/著
5.《静悄悄的革命》[日]佐藤学/著
6.《课堂评估:一种简明的方法》[美]彼得·W·艾瑞逊/著
7.《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 [美]托尼·朱特/著
8.《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美]弗里德曼/著
9.《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马克斯·范梅南/著
10.《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英]伯特兰·罗素/著
11.《种子的信仰》:作者梭罗
13.《教育漫话》:作者洛克
14.《道尔顿教育计划》:作者海伦
15.《我给传统课堂打零分》:作者李炳亭
16.《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李政涛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7.《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18“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系列(第一辑) 商务印书馆
19.师范大学出版社
20.《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郭初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1.《美国学校体制的生与死》[美]戴安·拉维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2.《面向个体的教育》李希贵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23.“心理学大师心理健康经典论著通识丛书”俞国良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24.《深度访谈:读懂创造教育新天地的人们》叶澜庞庆举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25.《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边玉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100本教育书籍

推荐100本教育书籍一、教育名著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已经编好)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8月5、《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类理论]6、《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专业必读书目]7、《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8、《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10、《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11、《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12、《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吴文侃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1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14、《孩子们!你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先生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15、《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16、《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7、《多元智能》[美国]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出版18、《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著颜真译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19、《教育诗》[苏] 马卡连柯著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德育类书籍

德育类书籍1、鲁洁,王逢贤主编. 德育新论(新世纪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鲁洁. 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3、鲁洁. 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鲁洁. 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5、鲁洁. 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班华主编. 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7、戚万学. 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8、戚万学. 活动道德教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9、戚万学,杜时忠. 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10、戚万学,唐汉卫. 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1、朱小蔓.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993.13、朱小曼等.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4、檀传宝.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5、檀传宝. 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十五国家规划教材)16、檀传宝. 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7、檀传宝. 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18、檀传宝. 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杜时忠. 德育十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20、杜时忠. 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21、魏贤超. 现代德育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22、袁桂林.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23、黄向阳. 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4、胡守棻. 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5、胡厚福. 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6、钟启泉,黄志成. 西方德育原理[M].太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27、詹万生.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8、詹栋梁. 德育原理[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29、储培君等. 德育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30、冯增俊. 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31、吴亚林. 德育创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32、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德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3、肖川.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4、刘惊铎. 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薛晓阳. 希望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6、高德胜. 知性德育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7、张澍军. 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8、许桂清. 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39、侯怀银. 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M].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40、易连云. 重建学校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1、江万秀,李春秋. 中国德育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42、孙彩平. 教育的伦理精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43、孙彩平. 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4、张世欣. 道德教育的四大境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5、王本陆. 教育崇善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46、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关于德育教育的书籍

关于德育教育的书籍
1. 《爱的教育》: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孩子心灵的大门!还记得我小时候看这本书,里面的故事是那么温暖,像阳光一样照进我心里。
比如卡隆保护弱小同学那一段,哇,真的太感人了!这书能让你深深感受到德育的力量,不读真的会后悔哦!
2. 《美德书》:哇哦,这可是一本汇集了众多美好品德的宝藏书籍呀!就好像一个装满宝石的宝箱。
里面那些关于诚实、善良、勇敢的故事,就像是一个个闪耀的星星。
像华盛顿砍樱桃树主动承认错误的故事,多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啊!读它,准没错!
3. 《弟子规》:它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呀!就如同一位睿智的老人在给我们谆谆教诲。
想想看,里面那些规矩和教导,“首孝悌,次谨信”,这不就是我们做人的准则吗?难道你不想从这里汲取德育的智慧吗?
4. 《小故事大道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个奇妙的故事百宝袋!每个小故事都蕴含着大大的道理。
就像那次看到关于感恩的故事,真的让人感触颇深。
这里面有太多能让我们变得更好的德育营养啦,不看可太可惜啦!
5.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太震撼啦!就像一束光,照亮我们前进的路。
海伦凯勒的坚韧与乐观,难道不令我们动容吗?从她的经历中,我们能学到多少关于坚毅和勇气的德育真谛呀,一定要去读呀!
6. 《傅雷家书》:这就像一封封充满爱的信件,传递着深深的德育关怀!看着傅雷对儿子的教导和期望,就像是自己的父母在耳边叮嘱一样。
比如关于做人要谦虚那一段,真的发人深省啊!这书可不能错过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关于德育教育的书籍都非常精彩,各有特色,都能给我们带来满满的收获,大家一定要去阅读呀!。
中学德育校本课程教材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只争朝夕”。一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让自己好好地生存下去,并获得发展。当自己碰到任何困难的时候,应当不断地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坚持到底。这就是对自己负责。
第3课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华夏大地,礼仪之邦,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礼仪,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了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盘点最令人深恶痛绝的四大生活陋习:
一、乱抛垃圾倒污水。随便乱扔乱倒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劳动量,给路人带来了危险,同时也会破坏周围的环境,长期堆积的垃圾和存留的污水还会腐烂变臭,使其中的致病菌滋生。
行为篇
1.新学期,新气象
2、铭记师恩 尊师重教
3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4、走近父母
5、做有责任感的人
6、学会合作,体验成功
7、从小事做起,以德律已
8、礼仪花香满校园
9、结交良师益友
10、奉献与回报
11、先学做人,后做学问
12、学会欣赏和赞美
理想篇
1、十年后的我
2、习惯与人生
3、把握今天
4、在竞争中成长
5、尊重、和谐、成才、发展
北京奥运会中美之战后姚明:“我们全队进场的时候,我们把手放在一起,把自己交给这支球队,同时也把这支球队扛在自己肩上,我们所有的人都在为这个球队努力。”正是全体队友的共同努力,创造了中美交战的最小分差。
责任是金。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一个人有了责任心,他的生命就会发光。
中职学生德育寒假作业

中职学生德育寒假作业
中职学生德育寒假作业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一本德育书籍:选择一本与德育相关的书籍,如《论语》、《孟子》等,阅读并写读后感。
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2. 参与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在寒假期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服务、义务劳动等。
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 家庭交流:要求学生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家庭文化、家风传承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
4. 个人反思:要求学生回顾自己的行为表现,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
通过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5. 观看德育影片:选择一部与德育相关的影片,如《焦裕禄》、《杨善洲》等,观看并写观后感。
通过影片的观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优秀品德和行为的重要性。
这些作业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同时,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和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
德育相关书籍

德育相关书籍以下是一些与德育相关的书籍:《教育漫话》由约翰·洛克所著,探讨“绅士教育”并结合体育、德育和智育作为教育核心。
该书强调体育和德育的重要性,体现了洛克对“绅士”教育理念的总结。
《终身教育引论》由保尔·朗格朗撰写,体现了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变化,深刻探讨其涵义与影响,对人类教育活动具有深远意义。
该书对成人教育有显著推动作用。
《林哈德和葛笃德》是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展现了其卓越的瑞士民主主义教育理念。
《爱弥儿》由法国教育家让·雅克·卢梭所著,是一部教育小说。
以富家孤儿爱弥儿为主人公,探讨了男子教育改革和旧教育的弊端。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中小学教师所著,集结了其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
该书旨在解决中小学实际问题,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议涵盖100条。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由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所著,由闫寒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
《德育原理》由黄向阳所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
《公民教育引论—国际经验、历史变迁与中国公民教育的选择》由檀传宝所著,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
《道德教育展望》由吴铎所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
《德育新论》由鲁洁、王逢贤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
《对话教学研究》由沈晓敏所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
《20世纪国际德育理论名著文库》由魏贤超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
以上书籍涵盖了德育的不同方面和理论观点,有助于深入理解德育的本质和实践。
初中暑假德育作业

初中暑假德育作业
初中暑假德育作业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德育书籍:推荐一些如《论语》、《孟子》等经典德育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
2. 参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家庭劳动:安排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如打扫卫生、做饭等,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自理能力。
4. 自我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制定改进计划,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5. 了解国家大事:安排学生了解国家大事,如国家重要会议、政策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6. 学习礼仪规范:让学生学习礼仪规范,如餐桌礼仪、社交礼仪等,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社交能力。
7. 参加体育活动:安排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如游泳、羽毛球等,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8. 学习音乐和艺术:让学生学习音乐和艺术,如钢琴、绘画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9. 写日记和读书笔记:让学生写日记和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成长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0. 学习安全知识:安排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如防火、防溺水等,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以上是一些初中暑假德育作业的建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通过这些德育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自理能力、社会责任感等,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小陈萍《绘本德育》

静守时光以待流年——浅探藏在绘本中的特色德育摘要:一本优秀的绘本不仅是图与文的完美结合,更是深邃的哲理与浅显的故事表达的完美结合,符合学生的审美和理解,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和精神世界。
我们尝试把绘本与德育有机结合,以绘本故事为德育载体,以兴趣为支撑点,以指导行为为目的,使德育无痕地渗透其中。
关键词:绘本阅读人文精神教育无痕一、概念的界定绘本:产生于20世纪的图书品种,是一种重要的儿童文学样式,最早出现在西方,在英文中叫“ Picture Books”,在日本称为“绘本”,我国有时也叫“图画书”。
绘本被视为艺术的一种,无论意义或实际运用,都给人更加精致细腻的艺术感受。
其功能包括提供有意义的背景情境、建构基础能力、提供情感的抒发、提升学习兴趣、经验学习的媒介。
绘本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一本优秀的绘本不仅是图与文的完美结合,更是深邃的哲理与浅显的故事表达的完美结合,符合学生的审美和理解,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
二、确立绘本德育理念绘本德育以世界经典儿童文学绘本为主要内容,以人文精神培育为核心,充分挖掘绘本内涵,培育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绘本欣赏、阅读、交流中,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实践认同,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赏析能力、德行养成,润物无声地感染学生,归属于创新型德育理念。
三、挖掘绘本资源,丰富德育内容我们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绘本教学实践,发现绘本的种类繁多,有些内容重复、杂乱。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拿着绘本跟学生讲大道理,纸上谈兵,没有充分挖掘绘本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和育人价值,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于是,我们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以及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确定了绘本入选“三性”,即童趣性、艺术性、教育性。
依据“三性”我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重新梳理了优秀绘本,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绘本,开发了以学生良好品行养成教育为目标的绘本阅读教材,遴选了三大板块、十二个主题、六十本书籍作为绘本阅读特色德育的主要内容,按照不同年级采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式设置。
教育学书籍中关于德育内容论述

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领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正确性与必要性,逐步形成爱憎分
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
思想教育是指对事物的态度和思想观点的教育,以个体的价值认知为核心,其最终目标是使受教
育者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国中小学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领会
世界、社会与人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教导学生学会思考,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
法制教育是关于法律、纪律、民主、法制的意识与观念的教育。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目的在于
引导学生掌握我国法律、法规的基础性知识,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逐步理解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
律之间的关系,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
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它强调人的良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良知、
义务感与责任感、自愿与自觉。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与领会社会主义的
道德理想与道德行为规范,初步理解人与人之间应具备的道德关系,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政治教育是关于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
(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2.《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我国学校德育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构成。
道德教育是关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和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教育,包括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类书籍
1、鲁洁,王逢贤主编. 德育新论(新世纪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鲁洁. 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鲁洁. 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鲁洁. 德育社会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5、鲁洁. 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班华主编. 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7、戚万学. 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8、戚万学. 活动道德教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9、戚万学,杜时忠. 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10、戚万学,唐汉卫. 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1、朱小蔓.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993.
13、朱小曼等.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4、檀传宝.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5、檀传宝. 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16、檀传宝. 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7、檀传宝. 德育美学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18、檀传宝. 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9、杜时忠. 德育十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0、杜时忠. 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1、魏贤超. 现代德育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22、袁桂林.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3、黄向阳. 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4、胡守棻. 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5、胡厚福. 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6、钟启泉,黄志成. 西方德育原理[M].太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27、詹万生.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8、詹栋梁. 德育原理[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29、储培君等. 德育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30、冯增俊. 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31、吴亚林. 德育创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
32、瞿葆奎. 教育学文集?德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3、肖川.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4、刘惊铎. 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5、薛晓阳. 希望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6、高德胜. 知性德育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7、张澍军. 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8、许桂清. 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9、侯怀银. 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M].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0、易连云. 重建学校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1、江万秀,李春秋. 中国德育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42、孙彩平. 教育的伦理精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43、孙彩平. 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4、张世欣. 道德教育的四大境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5、王本陆. 教育崇善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46、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