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剑持一位温州商人的创业传奇!!!

合集下载

温商的故事

温商的故事

温商故事:传承与创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温州商人以其独特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辉煌的商业成就。

从古至今,温州商人的故事一直传颂不衰,成为中国商业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将通过讲述一些温商故事,展现他们的传承与创新精神。

一、诚信为本,信誉至上温州商人历来以诚信为本,信誉至上。

这种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温州商人就以诚信著称。

在《温州府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温州之人,勤于商,善交友,信义为重。

”这种诚信精神在现代温州商人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在21世纪初,中国的互联网刚刚兴起,许多企业家都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潜力。

然而,当时中国的网络环境并不成熟,很多企业和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在这个关键时刻,温州商人挺身而出,他们凭借自己的信誉和实力,成功地在互联网行业打下了一片江山。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他的成功充分证明了温州商人的诚信和信誉。

二、敢为人先,勇攀高峰温州商人具有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精神。

这种精神源于他们对商业机会的敏锐洞察力和对未来的信心。

在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温州人抓住了商机,纷纷投身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他们敢于尝试新的经营模式,勇于挑战传统的商业模式,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例如,近年来,中国的共享经济发展迅速,许多企业都纷纷加入到这个行业的竞争中。

然而,在这个领域中,有一个企业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那就是ofo共享单车。

这家企业的创始人戴威是一位典型的温州商人,他凭借自己的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精神,成功地将ofo打造成了全球最大的共享单车企业之一。

三、团结协作,共创辉煌温州商人非常重视团队合作,他们认为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创辉煌。

这种精神在温州的企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许多企业都有着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员工之间的关系融洽,共同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

以鞋业为例,温州是中国鞋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知名的鞋企。

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注重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

温州人成功创业故事

温州人成功创业故事

温州人成功创业故事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

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温州人成功创业故事。

温州人成功创业故事1:不安现状,发现商机郑良德,41岁,看到他在厂里的忙碌,把生产指挥得井井有条,谁也想象不到在一年多前他还完全是一个石材加工的门外汉。

他高挑的个头,体格健壮,走起路似乎带着一阵风。

和他交谈,让人明显感觉到的是他的语速快、思维速度快,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喜欢单刀直入直奔主题,有时还让人有一种跳跃感。

或许,这正是温州人的特征。

他现在是企业的常驻总经理。

他说:“投入石材行业,在过去连想都没有想过,现在进到这里面来,似乎完全就是一种想创业的本能。

”郑良德曾经搞了10多年的服装经营,开始经营服装还可以,但是后来经营的人越来越多,加之经营成本的大幅提高、外面欠账多和整个市场的动荡不稳不景气,使服装经营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以至最后举步维艰。

“永远都不安于现状,永远都不会坐以待毙”,这是郑良德作为一个地道的温州人所具有的最大特征。

他在寻找一个值得自己全身心投入的商机。

施良国也是温州人,是郑良德的朋友。

施良国在商场上可以说是一个游刃有余的高手,他投资于多个行业,其中,幕墙公司是他投资的对象之一。

2010年的一天,在上海的一个工地上,他第一次认识了奇台石材卡拉麦里金。

它挂在墙上金光灿烂,富丽典雅,十分少见,这不禁让他眼前一亮。

凭着他多年从商的直觉和他对幕墙材料的了解,认为奇台石材决非一般,其中一定蕴藏有巨大商机。

于是,很快他满怀着希望来到了奇台进行实地考察。

当时,奇台已经落户了50多家石材企业,并且还有不少企业在办理落户手续。

园区里到处机器轰鸣,车来人往,矿山也是一片繁忙,那金黄色的荒料源源不断地运下来,来自全国各地要货的客商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

目睹着眼前的这一切,投资卡拉麦里的决定在施良国的脑子里已经形成。

温州人不仅脑子灵活,在商海中高人一筹,而且善于抱团,互相借力,共同发展。

温州人的创业故事

温州人的创业故事

温州人的创业故事温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温州人的生意做的更是神奇,为什么?因为温州人有着这样经典的创业故事,下面的内容由店铺为您整理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温州人王永铮的创业故事从弹棉郎到“钮扣大王”王永铮,永嘉桥头沈绛村人,1940年出生,18岁当兵,退伍回来为谋生当了弹棉郎,一干13年。

13年的弹棉郎生涯自然是千辛万苦,但这千辛万苦成就了他日后的人生和事业。

因为有过弹棉郎的资历,他后来在村办厂当了供销员,作为“十万供销大军”中的一员,几年间他走南闯北跑遍全国31个省市,并在浪迹天涯的行走中捕捉到了机会。

1979年他从外省买回一批处理的纽扣在镇上摆摊叫卖,从此,桥头开始崛起,并使这个小山村成就了“东方第一大纽扣市场”和温州30经济强镇之一的风光。

王永铮也在桥头的崛起中一步步成长,从弹棉郎成长为温州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被称为“纽扣大王”:先是桥头白云鞋服钮扣厂,之后是到北京承包西单商场柜台,再后是挟西单之势南下全国攻城略地,建立了遍布北京、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的钮扣销售“王国”。

这之后,他又走出国门,在美国洛杉矶创办了康永钮扣公司。

二、温州人王振滔的创业故事为温州皮鞋正名温州奥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振滔做过3年木匠,跑过5年推销。

1988年以3万元起家,创办了奥康集团的前身——永嘉奥林鞋厂。

经过17年的艰苦创业,他把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超过18亿元的中国民营百强企业。

1999年,王振滔一把火,烧了几千双从全国收缴过来的外地不法厂商假冒奥康品牌生产销售的劣质皮鞋,为温州皮鞋正了名。

奥康集团目前是国内制鞋业最大的企业之一,拥有5家海外分公司,并牵手重庆市璧山县,创建“西部鞋都”。

王振滔关心慈善事业,目前已累计向社会捐款上亿元有“中华慈善大使”的美誉。

2005年,他出资2000万元成立一个全国性的个人慈善基金会“王振滔慈善基金会”,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的第一个个人非公募慈善基金会,也是全国数额最大的。

1个温州人4次创业的悲喜人生创业失败,林立人,创业成功的故事.doc

1个温州人4次创业的悲喜人生创业失败,林立人,创业成功的故事.doc

一个温州人四次创业的悲喜人生-创业失败,林立人,创业成功的故事我渐渐成功了,二十四、五岁,名声已遍及乡里,因为我在把大量编织袋运往全国各地的同时,也给乡亲们带来了编织这种袋的活计,让他们获得赚钱的机会。

温州的“前店后厂”模式,如今已家喻户晓,我就是那前面的“店”,把编织袋卖往全国,我的乡亲就是那后面的“厂”,为我源源不断的供贷。

《温州日报》报道了我的事迹,我相继还被评为浙江省优秀青年,温州市杰出青年代表以及纳税大户等荣誉称号。

王均瑶就是在那个时候找过我。

当然,后来他自己也做编织袋,做得很成功。

失败随1989年的一宗大单来临。

当时,我们在河南签订了1.2亿元的大单,这宗大单是在河南的一家化肥公司帮助下取得的,这家化肥公司其实是个行政单位,相当于今天的控股公司,下面有很多化肥厂,由于这家公司的权力,我们才获得它下面众多化肥厂的订单,条件是:每只编织袋给化肥公司5分钱的回扣,而当时每只编织袋才1元钱。

我们提供了1000万只编织袋之后,发现贷款收不回来,只好停止供货,随后是漫长而屈辱的讨债历程。

由于合同不是同化肥公司签订的,而是和各个俱体生产厂家签的,该公司置身事外,而各个厂家以种种理由拖欠货款,我们除了获得一点化肥之外,基本上颗粒无收。

最困难的时候,我身无分文,向这家化肥厂要求1000元生活费,他们也拒绝给付。

“他们欠我一百一十万,连一千元也不愿给。

”和我一起讨债的一位大姐痛哭失声。

1990年是等待和绝望的一年,但我没有等来早该到来的货款,而为我辛辛苦苦编织出一千万编织袋的乡亲们的工钱不能不付。

在处理完债务之后,最终,我一贫如洗,两手空空,只好离开家乡,远走深圳。

二、创办深圳第一家民营地产中介公司1991年,摩托车将我拉到巴丁街2号时,我记得正是夏天,巴丁街2号是我一位朋友的住处,我借住在那里,打地铺睡在地板上。

最痛苦的时候,我时常想起父亲在一船货物被人哄抢一空的时候曾说过的一句话:“别人没有,你有嘛!”父亲泰然处之的淡泊心态影响了我,我慢慢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温州商人的10大奇迹生意经

温州商人的10大奇迹生意经

温州商人的10大奇迹生意经
戴洁
【期刊名称】《金融纵横》
【年(卷),期】2007(000)018
【摘要】温商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世界的奇迹;温商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一位著名的韩国企业家感叹到:从我儿子8岁开始,我就跟他讲温商的故事,我相信等到他80岁的时候,他会发现,他一生的成功都来源于这些故事。

【总页数】2页(P)
【作者】戴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
【相关文献】
1.《世界奇迹金皮书》及评价指标体系研制完成世界奇迹百年保护工程如期启动
实施——访首届世界奇迹金皮书TOP108主要专家 [J], 钟成元;朱江水;吴淳;
2.县城里的销售奇迹——记温州商人林成浩 [J], 刘哲宇
3.中国的“世俗文化”与“类资本主义精神”——以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温州商人为例 [J], 张翼飞;吴娜
4.“中国奇迹”:市场奇迹而非政府奇迹 [J], 马光远
5.温州商人的生意经 [J], 丽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位“温商”的重庆生意

三位“温商”的重庆生意

三位“温商”的重庆生意向西,飞行1500多公里,到达重庆的当天夜晚,我们就赶往重庆市闻名的商业中心解放碑。

在步行街巍峨的台阶上放眼望去,高楼耸立,霓虹闪烁,眼前的城市充满商业繁华气息。

空气中飘荡着麻辣的香味,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突然就传来了江浙人再熟悉不过的温州乡音。

目力所及,温州人所创的商号比比皆是,“千叶眼镜”、“诚泰通信”两个相对应的商铺,分别引领重庆市眼镜与通讯行业之首,其掌门人就是来自温州的商人。

在远离家乡的中国著名山城,温州人运筹帷幄展示着店铺图略,人们甚至感受得到温州人在此地拓展、张扬的一种豪气。

我们的心情被莫名地振奋着,急于去接触渝城一支不可小觑的温州商业力量———“三羊”闯山城在我们西行采访本上第一个留下文字记录的温州老板是云舟鞋业董事长陈仁书。

陈仁书身材不高,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南方人的机敏,穿一件墨绿色鳄鱼恤。

陈仁书自豪地向记者讲述自己在重庆创下的几个“第一”: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个到重庆做眼镜、打火机、钓鱼竿生意,也是第一个在重庆办鞋厂、开宾馆的温州人。

不过,话锋一转,陈仁书向我们介绍他的瑞安老乡———叶定砍、陈成宽、林良快“马屿三兄弟”,引起我们强烈兴趣,其中叶定砍与陈成宽正是昨晚我们在解放碑所见“千叶眼镜”、“诚泰通信”的老板。

陈称仨人在重庆温州人中有很高声望,更让人惊奇的是,三人是同乡、同龄、中学同学,同赴重庆发展事业同获各自行业“领头羊”的成功,同时就任重庆浙江商会的工作。

■叶定砍1967年6月生,属羊。

温州瑞安马屿人。

重庆千叶眼镜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

重庆浙江商会会长。

重庆市政协委员。

1987年,叶定砍在听了老乡陈仁书的介绍后,揣上仅有的3000元的全部财产闯到了重庆。

经过5年的艰苦经营,他掘到了第一桶金,开始创办千叶眼镜公司。

如今,“千叶眼镜”已成重庆第一号眼镜商号,销售量全国排行10名内。

叶定砍回忆创业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浴火重生。

1996年2月5日,重庆群林市场发生一场重庆历史上最大的火灾,烧掉整条街,也烧掉了千叶眼镜两家大店,损失200多万元,叶定砍多年辛劳因此毁于一旦。

温州人创业故事

温州人创业故事

温州人创业故事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温州人创业故事5则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温州人创业故事故事一温州的某些制衣厂几乎看不到车间和厂房,以生产休闲服为主的美特斯.邦威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在它的总部除了几间业务洽谈室和几台电脑,看不到太多的东西,公司总经理周成建称之为虚拟经营。

他说,其实虚拟经营是一种借力,象美特斯·邦威能在短短的这几年迅速地发展起来,主要就是用了虚拟经营的生产方式。

特点是它能使避开大而全、小而全的这种重复建设,走专业化分开之路。

对美特斯~邦威来说,现在全国共有70多个具备生产能力的专业厂家为它提供生产方面的支持,这些企业大多分布在广东、上海、苏南、苏北一带。

而产品销售则由专业化的销售队伍通过500多家专卖店去完成。

总部的工作人员只需通过这几台电脑来了解和监控。

当然,新产品的设计开发由总部整体把握,这种方式有些类似于耐克鞋的运作模式,那么,美特斯。

邦威为什么会采用呢?周成建讲,“我们作为一个个体工商户,在积累的资本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不采用这种方式有可能就走不到今天这样的一个规模。

因为公司成立只有6年的时间,这么多工厂都要自己去建的话,肯定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完成,那么,不算时间,每家生产企业至少要几千万的投资,有70多家生产企业,那算起来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

”正是因为对自身实力有清醒的认识,美特斯`邦威才通过虚拟经营的方式,使自己从最初2千万元的销售规模快速发展到今天9个亿的销售额,6年增长了45倍。

故事二温州的街上,几乎没有大型商场,有的是一家连着一家的专卖店,当然有很多逐渐被人们接受的品牌,它们无一例外都写着温州制造。

这里除了皮鞋和服装,让温州人自豪的还有打火机这样小商品了。

1987年,温州人以手工做出了第一只打火机。

12年后,温州已年产打火机5。

5亿只,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0%,国内市场的94%。

如果把温州人一年做的打火机排起来,可以绕地球两圈。

因为温州打火机的存在,曾经是世界三大打火机生产基地的日本、韩国、台湾,已有80%的厂家关门。

温州商人的成功的秘诀

温州商人的成功的秘诀

温州商人的成功的秘诀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温州商人的成功的秘诀,欢迎阅读!温州商人的成功的秘诀:温州商人的“包邮”赚钱哲学经济学家钟朋荣曾讲“温州人精神”概括为四句话,“温州人精神”: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

温州人也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

先撇开温州人勤劳肯干的精神不说,温州人善于经商的头脑不得不叫人佩服!做什么东西,把量和规模做上去了,就能挣大钱。

如果量和规模做不上去,即使单件赚1000元,一个月卖一件,那也只能养家糊口。

在温州人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否赚钱才是最主要的。

一般人通常会这样认为:“做买卖就要做大买卖,做小本生意没多少利润,没什么赚头,还不如替人打工工资稳定呢,这样做什么时候才能发财呀?”但在温州人的眼里可不是这么看。

“做生意就是要挣钱,不在大小,能挣一分是一分,小生意,大市场,只要市场做大了,几厘的利润照样能致富,生意只在最终赚得的利润!”这就是温州人发财致富的思想。

纽扣,每粒只赚1分钱;做标签,每条只赚几分钱;修鞋子,每双只赚2毛钱;卖服装,每套只赚几元钱….这些你看不起的小生意,温州人都愿意干!所以,温州产生了纽扣大王、标签大王、服装大王。

前几年在X宝网上就早已出现9.9元包邮等活动,当时可谓疯狂。

如今9.9包邮已死,因为已经太多商家搞这样的活动了,效果已经在打折!如今兴起3.65元包邮,关注度很高,很多人不懂,以为是亏本赚人气,但真正看到其中商机的人已经从中获利了。

什么?你还不知道3.65元包邮赚钱的事情?请继续往下看——在X宝搜索“女士内裤”,就会弹出许多选项,其中有些店只卖3.65元每条,并且很多店的销量去到了3000+:不知你是否已经主义到一些细节:黑色选框内的文字和数字——女式内裤和3000+人收货。

温州商人

温州商人

温州人投资的十大名盘之特别影响人物眼下,温州房价之高在同类别城市早已闻名,而温州房地产发展道路上的艰辛坎坷却无人问及。

只有那些在温州跌荡起伏楼市中的亲历者们才能拨开今日温州楼市辉煌的秘密,揭示创业的辛酸和成功的真谛,他们是温州楼市的见证者、推动者和开拓者,他们是一个时代中千万温州房产人的代表,也是温州人精神的实践者。

编者钱金龙:以实力回报两地乡亲有人称他为德才双馨、实力雄厚的温州新儒商形象代表,但他只称自己是温州众多在外经商者的一员。

“和大家一样,我们只是在为当地经济和…温州人‟这块牌子努力,不论我在温州还是芜湖只要有贡献于两地父老,便心安了。

”这就是芜湖市房产名流钱金龙先生,一位温州在外从事房产开发的杰出代表。

钱金龙先生祖籍浙江温州,十八岁时从翻砂小工做起,先后从事过食品、服装、皮革加工、建筑装潢业等。

从在温州开店做生意,到办公司,到国外发展,他可以说是浓缩了温州人创业的所有经历。

在这一过程中,钱金龙对人生、对理想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在一次偶尔的机会,钱金龙来到了芜湖,跟一个企业洽谈一笔装潢业务,业务虽没谈成,但他独具慧眼,发现了房地产开发市场的发展空间。

这一步,钱金龙成功了,他开创了芜湖市高档住宅之先河,引领土地竞标拍卖之潮流。

几年的拼搏使他成为芜湖市万余温州人中最有成就的代表之一。

1998年6月,钱金龙到芜湖办事,从川流不息的出租车,星罗棋布的餐馆,水、陆、空四通八达的交通,看出这里蕴涵着无限商机。

于是,他尝试性地在市中心开设了“龙虎榜”服装专卖店,开始了芜湖经商的人生之路。

在这一过程中他也在逐步寻求新的发展之路。

1999年适值中山路改造,拆迁后的中山路一片废墟,百废待兴,慧眼独具的钱金龙相中了现中山大厦地块并投入巨资开发。

他的大胆举措与雄厚的实力震惊了业内外人士。

1999年底,他成立注册资金1600万元的“芜湖市华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步行街上投资建设总面积27766平方米的中山大厦。

用元创业的温州商人的故事

用元创业的温州商人的故事

用元创业的温州商人的故事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用2000元创业的温州商人的故事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用15年时间打造了国内屈指可数、具有国际水准的购物中心;他——来自温州,可熟悉他的人更觉得他是个大连人;18岁——激情燃烧的岁月,他独自闯起了关东;32岁——而立之年,他被推选为2004大连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物;做大小生意是一种追求,更是东北振兴中温州人创业的写照.吴云前,1971年出生,浙江省乐清市人,现为大连百年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88年8月,年仅17岁的吴云前只身来到大连,如今,他领导下的百年城集团已成为业界瞩目的商业地产新秀.吴云前是一个讲憧憬和梦想的人!“我最早来大连做服装生意时,那时我就看青泥洼桥的学校是不合理的,我就说:‘以后我一定要在这里盖大商场’,闯荡一年后,吴云前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第一次说出了自己的梦想,可迎接他的却是“痴人说梦”的嘲笑.但吴云前认为人应该有目标和憧憬,心和梦想格局是一样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没有什么秘诀,我只是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情!”在大连的15年,吴云前成就了一个温州青年神奇的`财富成长故事.“我没有什么秘诀,我只是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情!”吴云前说.这些年来一直在大连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也走过不少弯路.但他说,温州人做生意有一个理念:不怕赔,就怕停!因为赔了可以赚回来,而停了就意味着赚钱的机会没了.“温州人从来不认为什么生意小,纽扣小吧,打火机小吧,但是温州人就把这些小生意给做大了”,吴云前说.他曾开过服装店,做过纺织品贸易、经营过服装、餐饮,现在从事商业地产开发.这些年他跨越了很多行业,他总是在熟悉一个领域后,突然又去尝试进入新的领域.保持创业的激情,不断尝试新的领域,可能就是他所说的“一直坚持的一件事情”.商业地产:要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进入商业地产领域是吴云前最冒险、也是最成功的一个尝试.在大连,商业地产曾一度成为大连各行各业投资的热点,业内人士在评价大连商业地产“存在局部过热的问题”的时候,吴云前投身到了这个新的行业中来.吴云前选择在大连最繁华、商业竞争最激烈的青泥洼桥,开始了第一个商业地产的项目——百年城.“当我看到很多世界**品牌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落脚点,将专卖店开到富丽华和香格里拉时,我看到了机会.”吴云前解释他决策的原因时说,他瞄准了那些最具消费能力的消费者.时隔不久,百年城集团选择在二七广场建成了温州城,他说,这次他是将目光瞄准了普通老百姓.事实证明,吴云前的这两个项目都获得了成功,成为大连为数不多的商业地产行业的赢家之一.“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吴云前说,“现在大连有些商业地产项目的失败,原因在于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专业的事情让专家来做吴云前说自己是一个比较教条的人,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经历和时机都是一样的.“今天你有商业机会和经营能力是不够的,你是否有一帮专业的人才,还需要有社会资源,也就是现在讲的人脉资源的结合.”吴云前曾用5000万投资一个主题餐厅,很漂亮,也很到位,当时还从从台湾请了很多人来帮策划,可最终以失败告终.“之所以失败,因为当时在大连不适合做这种主题餐厅,我们可能是太超前了,所以失败了.”经历了这件事情,吴云前开始试着给自己的公司定战略,其目标就是要做专业化的公司.吴云前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明确,他说,专业的事情要由专家来做,他的工作就是广交朋友,发现和组织专家,然后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后一起达成共同的目标.在他眼里,他最佩服的就是真正的专家,最欣赏的是坚持学习,不断进取的人.应该学习狼懂得如何等候机会的品质和它的团队精神我从小出来做生意到现在,我觉得在逆境成长是最锻炼人的.我非常欣赏李嘉诚的一句话,这句话对我感触很大,李嘉诚说:“前十年,创业非常艰辛,后十年,我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所以我要继续锻炼自己.吴云前很欣赏狼的品质,最近他正在看一本名为《狼图腾》的书.“狼懂得等候机会,它的团队精神和忍耐力是非常强的.”吴云前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可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他丝毫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的同事称,“吴云前一天就能成为半个专家”.当他谈起楠溪江、叶适墓等等记者从未听过的800年前的永嘉学派时如数家珍.他说,永嘉学派当年提出的“义利说”,正是温州人今天经济活动的写照.温州人奉信朋友就是财富,有义就有利.但是,和朋友间的利益并不是直接金钱的交往,而是相互帮助.比如,在朋友的相互交流中会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将这些信息变成钱,也就实现了朋友间的利益.温州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同现代市场接轨的地方.他眼中的温州人:以勤为本谈到温州人,吴总以身为温州人的自豪感溢于言表.他总结说,温州人的特点就是“以勤为本”,他们会坚持做一件事情,他还举了温州打火机产业发展的事实来印证他的观点.他认为,温州人对生意没有大小的区分,并没有北方人所固有的认为小生意不赚钱的观念,把“小生意做大”,积少即可成多.他还认为温州人所特有的“朋友、义气就是商业”的人脉观念也是帮助温州人成功的重要因素,温州人不但老乡之间愿意合作、易于相处,即使到了外乡,他们的适应能力也很强,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社会,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温州人遍布世界的局面.商亦有道.吴云前,一个温州商人的大连映像,一个在东北振兴中的激情温州人.。

温商创业故事大全

温商创业故事大全

温商创业故事大全推荐文章国外名人创业小故事热度:国外创业的小故事热度:艰苦创业故事精选热度:大学生必看创新创业故事热度:名人创业的故事推荐热度:这个世界几乎不合所有人的梦想。

只是有些人可以学会遗忘,有些人却坚持,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温商创业故事。

温商创业故事1:温州商人艰苦创业的故事他叫李守望,内蒙古自治区温州商会副会长,内蒙古亚西亚眼镜公司与内蒙古金色年华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1969年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的一个农民家庭;他高中毕业就去内蒙古大草原创业。

第一年就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现在他已成了千万富翁,分别经营着眼镜、服装、休闲娱乐等不同的行业。

在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内蒙古亚西亚眼镜公司、内蒙古金色年华娱乐有限公司以及意大利“阿玛尼”、日本“伊发”等许多世界眼镜名牌的全国总代理。

现在,事业有成的他,将回笼资金荣归故里,买地办厂再次创业。

创业之初苦苦打拼1990年,高中毕业、年仅21岁的李守望带着父母东拼西凑的三万元,与自己的同胞兄弟离开了家乡,到当时生活环境还非常落后的内蒙古自治区创业,以做眼镜、钟表生意为生。

那时候,内蒙古呼市店面租金便宜,李守望靠自己的诚心,说动了内蒙古呼市民族商场经理,一下子包了六间柜台。

有了店面的李守望,马上雇来6位员工,做起了钟表、眼镜生意。

每天要起早贪黑,十点钟下班回到那不足9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继续磨镜片,因为当时的镜片全是手工磨的,所以每晚他都磨到半夜三更,每天睡眠不到5个小时。

而且,每次他都要亲自到上海、广州等地去进货,坐不起飞机,又舍不得买卧铺票,只能坐火车的硬座,一坐就是两天两夜。

晚上,实在困得受不了,就拿报纸铺在走廊里睡。

由于受资金限制,他只能小批量进货,这就意味他每隔一两个月就要去一趟。

跟记者提起在内蒙古创业的艰辛,李守望说,只能用“很苦”来形容。

但付出就有收获,在往后短短的四年时间,李守望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大小小20多间店面,员工达到40多位。

温州“商人” 一个欠缺企业家精神的群体和他们遭遇的空前危机

温州“商人” 一个欠缺企业家精神的群体和他们遭遇的空前危机

温州“商人” 一个欠缺企业家精神的群体和他们遭遇的空前
危机
曲琳
【期刊名称】《创业邦》
【年(卷),期】2011()11
【摘要】这顿饭吃得有点累。

这是几个私交甚笃的温州实业创业者的聚餐。

话题以最近最热的浙江信泰集团(以下简称“信泰”)老板胡福林开始。

“前段时间信泰‘间歇性停业’,现在刚刚开工,据说胡福林的办公室外、家里都有保镖,自己身边还有贴身保镖,
【总页数】8页(P86-93)
【关键词】温州;商人;创业者;间歇性;办公室;保镖;集团;停业
【作者】曲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18
【相关文献】
1.企业家成功的九条戒律/温州商人的创业风格/公司里5种不能接受的人/别把感冒当"非典"/SARS表明中国建立反危机体系已十分迫切/办公室预防"非典"注意事项/国内出行"十项注意"/警惕室内污染/试试茶疗/春季巧用风油精 [J],
2.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走出去”中的问题及对策——温州商人的海外遭遇引发的思
考 [J], 王惠珍;陈黎峰;朱爱武
3.关于温州发展模式形成的另一种解释--从温州民营企业家群体成长路径角度的分析 [J], 陈建军;林亮
4.民营企业家的财富品质——温州民营企业家群体解析 [J], 卢友中
5.一个温州商人的葡萄酒体验——访温州成邦酒业总经理王启迈 [J], 肖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著名的温州商人的故事

著名的温州商人的故事

著名的温州商人的故事《说说那些著名的温州商人》提起温州商人,那可真是大名鼎鼎啊!他们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听了既佩服又觉得有意思。

温州商人就像是一群有着超级魔力的人。

他们不怕吃苦,不管多累多麻烦的事儿,都能咬着牙干下去。

记得听人说过一个故事,有个温州商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为了省钱,自己拉着板车去进货,大冬天的累得满头大汗,可他一点都不在乎。

哎呀呀,这种吃苦的精神,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他们还特别有魄力,敢想敢干。

看到个商机,二话不说就冲上去,哪怕大家都不看好,他们也能坚定地走下去。

就像有个温州商人,当初想要搞一个新的产品,周围的人都说不行,肯定失败,可他根本不理会,硬是靠着自己的执着和努力把生意做起来了,最后让那些说闲话的人都闭了嘴。

温州商人的脑子那叫一个灵活。

他们总能想出各种新奇的点子来赚钱。

有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个温州商人发现人们喜欢吃某种零食,但是市场上卖的都比较贵。

他灵机一动,自己找了个小作坊做出来,价格便宜好多,结果一下子就火了。

这就是能抓住市场需求啊,不服不行。

而且温州商人还特别团结。

在外面遇到困难了,大家都会互相帮忙,一起想办法。

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特别温暖。

这种团结的精神让他们在做生意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学学温州商人的这些优点。

不怕吃苦,有魄力去尝试新的东西,脑子灵活一点,再加上团结互助,这样不管做什么事儿,肯定也能做得不错。

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部部精彩的电影,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每次听到这些故事,我都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们那样的精神和本事该多好啊。

虽然我可能成不了他们那么厉害的大商人,但是至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总之,著名的温州商人的故事真是太精彩了,充满了智慧和勇气。

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让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了更多的动力和信心。

让我们一起向温州商人学习,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吧!。

温州诚信守法的企业家典范 案例 故事

温州诚信守法的企业家典范 案例 故事

温州诚信守法的企业家典范案例故事《温州诚信守法的企业家老王》在温州啊,有这么一位被大家视为诚信守法典范的企业家,他姓王。

老王的故事那可得从头说起。

想当年,老王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那真叫一个不容易。

他是做服装生意的,为了找到好的面料,他几乎跑遍了全国的面料市场,磨破了不知道多少双鞋。

有一次,他去一个特别偏远的地方找一种特殊的布料,那地方交通不便啊,他倒了好几趟车,还走了好长一段山路。

到了地方后,人家面料厂的老板看他这么执着和诚恳,就决定和他合作。

老王对服装的质量那可是把关得特别严,每一道工序他都要亲自盯着,就怕出一点差错。

记得有一次,一批衣服在生产过程中出了点小瑕疵,其实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但是老王坚决不允许这批衣服流入市场。

他说:“咱们做企业,靠的就是诚信,不能坑了消费者。

”然后带领员工们加班加点地重新制作,虽然成本增加了不少,但老王觉得值。

随着老王的生意越来越好,来找他合作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一次,有个合作伙伴想偷偷在合同上动点手脚,想占点便宜。

没曾想老王那眼睛可尖了,一下就看出来了。

老王当时就严厉地说:“咱做事得规矩,守法是底线,这种小动作可别搞。

”那个合作伙伴羞得满脸通红,赶紧改回了合同。

除了在生意场上诚信守法,老王在对待员工方面也是没话说。

他从不拖欠工资,福利待遇也特别好。

有员工家里遇到困难了,老王总是慷慨解囊。

大家都特别服他,也愿意死心塌地跟着他干。

这么多年过去了,老王的企业越做越大,但他那颗诚信守法的心一直没变。

他常对年轻的企业家们说:“咱温州商人就得有咱的招牌,诚信守法才能走得长远啊。

”现在提起老王,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他就是温州诚信守法企业家的杰出代表。

他的故事一直激励着大家,让大家明白,只有坚守诚信守法,企业才能长久发展,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这就是老王的故事,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温州企业家的故事。

温商的创业故事

温商的创业故事
王振滔

奥康集团有 限公司董事 长兼总裁
曾获荣誉

2001年 中国经营大师 2002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2年 浙江省劳动模范 2003年 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 2004年 首届浙商十大风云人物 2004年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2005年 年度中国十大企业文化领袖人物 2006年 全球100位华商品牌人物 2010年 年度十大风云浙商
奥康集团1年年中国经营大师中国经营大师20022002年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22002年年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劳动模范20032003年年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20042004年年首届浙商十大风云人物首届浙商十大风云人物20042004年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52005年年年度中国十大企业文化领袖人物年度中国十大企业文化领袖人物20062006年年全球全球100100位华商品牌人物位华商品牌人物20102010年年年度十大风云浙商年度十大风云浙商王振滔兄妹四个家境贫寒
艰苦创业


王振滔兄妹四个,家境贫寒。 在他刚刚读到高中一年级时,虽成绩优异,只因自己是兄 长而退学,以减轻家庭负担,全力供弟妹上学。 十六七岁的王振滔外出谋生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学木工。做 木匠的王振滔在湖北见到了不少温州老乡,他们在推销电 器、服装、皮鞋,而收入比自己做木工多了几倍,于是王 振滔决定改行做皮鞋推销生意。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王振滔推销皮鞋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时,1987年的一场围剿“温州鞋”的暴风骤雨席卷全国。 温州鞋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火烧“温州鞋”的风暴,使温州许多皮鞋厂纷纷易帜,但 王振滔却没有退缩,他以“产品体现人品、人品决定产品” 的质量观念,办起了“永嘉奥林鞋厂”,就是要用“奥林 匹克”精神作为办厂准则,走出温州众多鞋厂靠仿“名牌” 起步的圈囿,创出温州的品牌。

[创业]“温商”卢伟光的创富传奇

[创业]“温商”卢伟光的创富传奇

“温商”卢伟光的创富传奇"创业加油站"点评:温州商人究竟有什么特点,卢伟光的创富传奇或许会给些答案.每个成功商人的创富人生中,总免不了有那么几个让当事人铭心刻骨的瞬间,它的魅力不只是在于对当事人是宝贵的财富节点,更在于回头看,它彰显了当事人的财富个性。

12年前,卢伟光还只是温州渔船检验局的一名工作人员。

而现在,他已是木地板销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五的上海安信地板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而且,他还因在巴西收购1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而被业界誉为“森林之王”;他曾随胡锦涛主席出访拉美,曾先后六次受到巴西总统卢拉的亲切接见。

卢伟光的成功似乎还有些和亚马逊原始森林一样的神秘色彩。

然而,走近卢伟光才发现,就那么几次看似寻常的选择、举动,一次次改写了他的财富人生。

那支越烧越短的中华香烟卢伟光说,那支越烧越短的中华香烟,他一辈子也忘不了!卢家世代经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父亲第一个将日本任天堂游戏机引入国内而迅速致富。

但他不愿意儿子“重蹈覆辙”,在他心目中,文化人才具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

于是,从小在算盘珠子碰撞声和与人讨价还价中长大的卢伟光,发奋求学并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

进大学时,卢伟光个性孤傲郁郁寡欢,身边也没有多少知心的朋友。

有一次,他在学校武术训练队拉伤腿部肌肉,几位队友费力地把他背到了医院。

这件小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观。

“我意识到,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别人来帮助。

可能你今天很强,很能干,但人总会遇到自身能力无法克服、无法解决,必须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帮助的情况。

也许帮助你的人或者被你帮助的人平时不一定是你最认同的,但他是你最需要的。

”回首往事,卢伟光感触良多。

1988年,卢伟光毕业后成为温州市船舶检验局的一名工作人员。

接下来的六年里,他的主要业余工作就是帮助父亲把游戏卡上的英文翻译成中文,然后交给客户。

渐渐地,卢伟光对做生意有了兴趣,隐约觉得也许这更适合自己。

卢伟光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更大的财富,何况我有文化有资金。

县城里的销售奇迹——记温州商人林成浩

县城里的销售奇迹——记温州商人林成浩

县城里的销售奇迹——记温州商人林成浩
刘哲宇
【期刊名称】《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年(卷),期】2015(0)20
【摘要】从古至今,浙江商人都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江浙地区私营经济发达,最早孕育出了民间资本主义萌芽。

吴越之地繁荣的私营经济世世代代以来孕育出了全中国最会做生意的一代人,而这其中,又以温州人为甚。

如果浙商的发展奇迹是一顶商业王冠的话,温商就是王冠上的明珠。

温州人走出家乡,创业的足迹遍布全国,
【总页数】8页(P118-125)
【作者】刘哲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科技品牌占市场高效茶园创奇迹——记婺源县林生实业有限公司
2.千锤百炼始成"金"——记寰宇公司"金牌工人"获得者魏浩林
3.心系国有古松林的“铁护神”——记全国绿化劳动模范、重庆巫山县红椿土家族自治乡国有林护林员李美成
4.培育黄栀子新品种成农民致富“摇钱树”——记永嘉县科兴林业种苗场总经理林庆业
5.托起拂晓富民强乡梦——记定远县拂晓乡党委书记、县乡人大代表林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州富豪30年演义

温州富豪30年演义

温州富豪30年演义
俪依
【期刊名称】《上海投资》
【年(卷),期】2009(000)010
【摘要】浙江温州,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近60年,这里几乎成为了中国富豪的制造地。

然而,循迹而去,这里既无晋商票号之兴衰,又无徽商的贾道儒行,更未有粤商之早开风气,一切的财富故事,似乎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挖路人,一批浪迹天涯的掘金者,继而是一群带着财富漂移的寻梦人。

【总页数】5页(P30-34)
【作者】俪依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7
【相关文献】
1.旺旺30年财富传奇台湾富豪蔡衍明的米果帝匡 [J], 贺大卓
2.温州民间资本演义 [J], 张国云
3.温州科技创新奋进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改革开放30年温州科技创新启示录[J], 温州市科技局
4.三个温州富豪的生死游戏 [J], 王杰
5.“温州改革开放30年系列论坛”之“改革开放30周年与温州创业创新实践”论坛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戈剑持一位温州商人的创业传奇
2011年08月26日 13:55:55
来源:中国江门网
字号:T|T
打印转发错误报告收藏关闭
核心提示:在江门的商场上,活跃着一帮“狼性”十足的温州商人,他们发扬着温州人“敢拼敢闯”的奋斗精神,为江门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其中有一位年轻的企业家,短短几年其公司就成了国内节能灯界极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他,就是江门市同赢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戈剑持。

开场白:在江门的商场上,活跃着一帮“狼性”十足的温州商人,他们发扬着温州人“敢拼敢闯”的奋斗精神,为江门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这样一群温州商人中,有一位年轻的企业家,他来到江门短短几年,其公司就成了国内节能灯界极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他,就是江门市同赢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戈剑持。

做个有责任感的男人
主持人: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有坎坷的经历,戈剑持也是这样。

高考因6分之差没上成理想的大学后,戈剑持便应征入伍,当起了一名坦克兵。

后来由于带着女朋友“私奔”,为了生存,戈剑持不得不外出打工,这其间他卖过口香糖,做过酒店服务员,过着异常艰辛并且没有尊严的日子,但脾气倔强又不肯服输的他始终没有放弃,因为他知道既然要娶人家为妻,那就得努力让自己的女朋友过上好日子,这是一个男人的基本责任,戈剑持经常在心里这样提醒自己。

“这件事成为了我人生的转折点。

”戈剑持后来在回忆此事时如是说。

后来,他辞了酒店服务员的工作,毛遂自荐到一家电灯公司做起了一个没有工资的业务员,按照公司与他的约定,送货的费用得戈剑持自己给,没想到这种亏本又卖力的工作,戈剑持竟坚持了下来,很多人笑他傻,但他不在乎。

为了履行自己对客户的承诺,降低运货的成本,他决定用自行车来运货,第一个月下来,他自己倒贴了60元。

为了弥补损失,获得收入来源,戈剑持向公司争取拿送货所赚的差价,公司答应了。

之后,一个骑着自行车送灯管的小伙子经常出现在很多日用店老板的面前,戈剑持也因此摸熟了灯管市场,同时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客户网络。

狂而不俗本事真
主持人:戈剑持经常说一句话:“每个人心里都有个属于自己的小宇宙,当我们有了某种决心,并且相信它会变成事实时,我们小宇宙里的所有力量就会动起来,进而把自己的决心推向实现的方向。


有时,一些刚跟戈剑持接触的客户会忍受不了他的“狂妄”,但经过深入交流之后又常被他的“率真脱俗”所征服,以致很多人评价他:这人狂,但不俗!
戈剑持不喜欢中庸之道。

他认为平凡从来都是不受关注的,一个人,特别是作为一个营销人员,如果无法形成自己的风格,让人家第一次接触就对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失败的,这也是为什么他每次喝酒都坚持一饮而尽的原因。

跟戈剑持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他不喜欢听到人家跟他说“做这生意没钱赚”、“做这生意亏本”之类的话。

因为他认为每一单生意之所以能促成交易,绝对是建立在双方都有利可赚的基础之上的,这样的利益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的,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

每当听到客户哭诉自己的委屈的时候,戈剑持就会很不客气地跟对方说:“如果你没能从我身上得到好处,你干嘛跟我做生意?既然是做生意,大家就应该是平等自愿的,所以别向我哭诉你的委屈和伟大。


由“持达”走向“同赢”
主持人:在社会上做个狂人容易,但在商战中做个“狂商”却很难,如果没有超强的耐力、执着的精神,以及超凡脱俗的智慧,是很难做个世人称道的“狂商”的!
2007年,戈剑持做出了一个艰难而又轻松的决定。

当时的他在温州已经做了多年的节能灯经销商,并且在全国各地有几十个经销网络,年营业额达几千万元,不过,他也面临着事业的瓶颈,经销现状容易维持但无法快速做大。

他明白只有改变才能有突破性的发展。

虽然他想自己办厂生产,但考虑到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选择办厂的话,各地原有的经销网络恐怕会因为自己精力不足而无暇顾及,到头来反而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

思量了半年,戈剑持始终无法做出决定。

有一次,他在看一场NBA篮球赛的时候,看到一位记者采访一位运动员,问他为何能够连续命中那么多的三分球,运动员说了一句话:“如果我没出手的话,那永远没有命中的机会。

”戈剑持看到这一幕,马上关了电视机,叫上司机开了车就南下到江门来了。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戈剑持在那一刻却轻松地做出了选择,他明白如果没有走出这一步,他永远都不会有突破和成功的机会。

来到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后,他成立了江门市持达照明电器公司,他之所以给公司取名叫“持达”,意思就是:坚持不懈方能达成目标。

“持达”一直是戈剑持的人生信条,他认为自己的成功不在于自己有多聪明,而在于自己能够坚持做好每一件事,努力实现每一个小目标。

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努力,他自己的做事方式是:如果事情没有做好,那先反思自己够不够努力;如果认为自己够努力了但还不成功,就想想是不是自己还没有尽力;如果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但还做不好,那就跟同行对比一下,看看是不是他们比你还努力。

做事情时多些审视自己,成功就会离你很近。

2009年,江门市持达照明电器公司已成为日生产能力超过15万支的节能灯生产企业巨头,同行对“持达”的发展速度无不称奇叹服。

因为坚持,戈剑持实现了成功办厂的目标,并用自己的行动和结果最好地诠释了“持达”的意义。

2009年,戈剑持又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新公司命名为“同赢”。

戈剑持说“持达”公司成立两年来,他对公司的成长有了很多新的思考,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是小的成功,大家都能成功才是大成功,做生意如果能做到大家都赢的话,那才是最了不起的,这也是他由“持达”又迈向“同赢”的意义。

就是这样一个温州商人,从温州来到江门短短几年时间便缔造了一个自己的节能灯王国。

戈剑持今天的成功真的离不开他的“狂”,正是因为他对自己狂妄的自信,对事业痴狂的态度,对理想疯狂的追求,才成就了他今天的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