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带动学科建设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带动学科建设发展
作者:周屹博闫涛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04期
摘要:学科建设的发展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交叉学科时代”,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已成为高校新的增长点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交叉学科的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诉求,我们必须找出交叉学科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寻求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带动学科建设发展。
关键词: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建设;发展
一、交叉学科发展的必要性
学科交叉融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流方向。
重大科研创新项目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整合、联合攻关才能解决。
交叉学科的发展对于高校学科建设培养新的增长点,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规划整合,形成科学发展的必然需求。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强调:“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研究。
”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中也强调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生长。
”。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交叉学科的教育和建设存在很大差距,交叉学科建设远不能满足科技创新需求,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如今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诉求。
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发展的热点和必然趋势,多学科交叉融合比单一学科建设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科在进一步分化的同时,已走上了高度融合的道路,只有交叉融合多种学科资源,打破原有的学科瓶颈,还原科学技术以整体化,才能使学科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二、交叉学科在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学科交叉意识淡薄,可持续性差
近年来,各高校一味追求扩大规模,不断合并和增设新兴学科,只追求自己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不注重内涵式学科建设,忽视学科间的交叉整合,交叉学科内涵、范围、目标不明确,从而导致交叉学科被边缘化,学科建设缺乏主动性和原创性。
而跨学科研究多以课题为依托,是教授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进行的少投人、低成本、低风险的个人行为,课题组随着课题的结题而解散,使交叉学科建设缺乏可持续性。
由于日常的运作管理复杂即使学校有少数研究交叉学科的机构也是没有实体,挂靠到各个学院,没有其独立性。
教育部发布的学科专业招收目录,更是很少有交叉学科方向出现,使得交叉学科人才后续培养缺少最基本的平台。
2.交叉学科发展缺少制度保障
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多样性和差异性较大,难以用原有的刚性学科评价体系进行评价。
由于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大多没有实体,研究人员的人事关系隶属原单位,在职称评定和薪酬发放时难以界定,这影响了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交叉学科取得的成果跨界性和综合性强,在成果进行鉴定和同行评议时,评审专家对评审内容不能完全理解,评审结果很难达成共识,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
3.交叉学科建设平台缺失
由于工作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各学科教师的交流很少,学科间的资源很难共享,使得资源浪费。
国家层面对交叉学科的资金资助不足,缺少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经费。
交叉学科一直处于无序杂乱的状态,学科资源使用分散,建设效率低下,自生自灭状态,难以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交叉学科没有形成战略体系规划,理论研究和组织管理机构缺失,研究方向、范畴不成熟,科研队伍不稳定,没有整体系统化的政策和单独的扶持政策,交叉学科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标准、规划模糊。
三、促进医学学科交叉融合的措施
1.重整合
交叉学科建设本质在于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所以交叉学科的建设不是简单的学科叠加,应做到凸显优势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交叉学科的扶持、调控,打破学科壁垒,凝炼新的学科方向。
我们要积极完善交叉学科共享平台建设,健全平台使用管理的工作机制,更大程度实现科研硬件设施的互利共享。
参与建好交叉学科科研管理网络平台,整合科研成果数据,简化行政流程。
加强学科间交叉融合,充分用好综合性大学学科健全的优势,建设多学科联动机制和定期交流渠道。
优化各学科人才的整合和调用机制,充分发挥人才使用效益,圆满完成各项科研任务。
2.重规范
完善现有学科建设制度,优化日常管理工作流程,认真做好资料建档建册工作,实现学科管理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人员的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打造一支业务精、作风正、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努力为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抓紧完善科研成果评定体系,实现人才评价标准量化,评价过程规范化,提高人才评定的公正性。
3.重引导
高校管理者和研究人员应以学校发展为大目标,打破学科壁垒,系统规划融合学科资源,围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凝练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开辟新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交叉学科
研究领域。
健全科研和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明确成果评定标准,强化监管力度,提升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学科交叉在学术资源整合路径上仍待拓展,学术管理机制上仍待健全,学者参与科研及成果转化意识上仍需有效引导。
想要促进高校交叉学科发展我们必须推进交叉学科建设的观念创新、体制创新、队伍创新而且要注意交叉学科建设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