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yangai-22-消费行为学2013专升本教学大纲-2013版营销专升本

yanyangai-22-消费行为学2013专升本教学大纲-2013版营销专升本
yanyangai-22-消费行为学2013专升本教学大纲-2013版营销专升本

河南工程学院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学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专升本)

学制:二年

所属院部:工商管理学院

制订日期: 2013 年 8 月 10 日

河南工程学院教务处编制

二〇一三年八月十日

河南工程学院

本科《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英文名称:消费者行为学Consumer Behavior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专升本)

学时数:48 ;其中: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学分数:3 ;

编写人:田超杰;审定人:常英;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

《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绡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明显的应用性、综合性和边缘性。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需求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对消费者问题倍加关注,本身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消费者行为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企业的营销实践中。现代营销观念的核心是以比竞争者更加有效的产品、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此,了解和把握消费者行为及其变化规律,成为企业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本课程所包含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及分析技术已经成为营销、管理及传播等专业学生的必备知识和技能。本课程以学较全面掌握消费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和任务。

学生通过消费行为学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掌握一定的消费行为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消费行为学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以适应学生就业的要求,使高等教育直接有效地为社会服务。

(二)课程教学总体要求

本课程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的原则,具体地说,应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要使学员从理论上掌握必备的消费行为学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对营销实践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能够有效地指导营销实践。

2、要积极引导学生研讨相关案例。案例学习是本课程主要的学习手段,是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桥梁,能显著地提高学员的技能。

3、要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平时作业,通过平时作业的训练,使学员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4、要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课程实践,通过体验深层次理解和认知消费行为理论知识,为营销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计划学时为48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第1学期开设。

(一)导论(2学时)

(二)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分析(4学时)

(三) 消费者心理过程分析(4学时)

(四) 消费者需求与动机分析(4学时)

(五)消费者态度分析(4学时)

(六)消费者个性分析(4学时)

(七) 社会文化与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4学时)

(八) 消费者学习过程分析(4学时)

(九)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析(4学时)

(十) 家庭与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2学时)

(十一) 群体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4学时)

(十二) 消费者的满意与不满(4学时)

(十三) 品牌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4学时)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本课程属于市场营销专业必修课之一,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市场调查、管理学基础、统计学知识,课程内容涵盖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内容。后续课程为行为分析实习课,进一步深化对消费者行为的理解和认知。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二)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

教育部统编教材,江林主编,《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4版。

2.参考书目

卢泰宏主编,《消费者行为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霍伊尔编,《消费者行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

罗子明著,《消费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希夫曼著,《消费者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

佘贤君著,《激活消费者心理需求》,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三)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并适当增加案例分析题比重,以便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平时适当增加小组讨论、作业分析等平时练习,增加考察全面性。

2.成绩构成:建议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占80%。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评定,期末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应完成的环节主要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讨论和课外作业等,课外作业可以采用课程论文、习题、案例分析等方式。

期末考试题型的设计以基础理论题、综合分析题和案例分析题有机结合,凸显试题的灵活性和应用性特点。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导论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消费者行为概念及特点;掌握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三种导向或方法。了解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了解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多样性。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消费者行为概念及特点;

(2)教学难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

3.教学方法:讲授为主

4.教学内容:

(1)消费者行为概念及特点;

(2)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

(3)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来源与方法;

(4)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

5.教学要求:掌握消费者行为的概念及特点,明白消费者行为的发展既现状,熟悉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的方法。

(二)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分析

1.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模式,掌握并能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为学习下面的内容理清思路。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

(2)教学难点: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模式。

3.教学方法:讲授为主

4.教学内容:

(1)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模式;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

(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内在因素;

(4)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

5.教学要求:理解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模式,掌握并能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

(三)消费者心理过程分析

1.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消费者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过程认识商品等客观事物,通过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的参与实现消费行为。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感觉、知觉、记忆及注意的规律;

(2)教学难点:感觉、记忆的规律。

3.教学方法:讲授为主

4.教学内容:

(1)消费者认识过程分析;

(2)感觉、知觉、记忆及注意的规律;

(3)消费者情绪过程与意志过程分析。

5.教学要求:掌握感觉、知觉、记忆等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注意与认识过程的关系及其规律,了解其生理机制;学会运用认识过程的规律解释消费活动。

(四)消费者需求与动机分析

1.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需要、动机是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需要、诱因、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2)教学难点:需要、诱因、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3.教学方法:讲授为主

4.教学内容:

(1)需要、动机与行为;

(2)消费者需求与动机分析;

(3)需要、诱因、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5.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需要、诱因、动机、行为、目标之间的关系,即诱导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的基本原理,学会分析消费者的需求与动机。

(五)消费者态度分析

1.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态度转变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系、态度转变的原理及方法。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消费者态度转变与购买行为;

(2)教学难点:消费者态度转变与购买行为。

3.教学方法:讲授为主,加学生实习。

4.教学内容:

(1)态度概述;

(2)消费者态度转变与购买行为。

5.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了解态度转变的一些理论。

(六)消费者个性分析

1.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个性的理论。学会分析消费者的个性特点,并有效促进其购买行为。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个性理论;

(2)教学难点:个性差异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3.教学方法:讲授为主

4.教学内容:

(1)个性理论;

(2)消费者的能力、气质与性格;

(3)个性差异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5.教学要求:使学生学会分析消费者的个性特点,并有效促进其购买行为。

(七)社会文化与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1.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中国文化特点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了解影响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因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文化特点;

(2)教学难点:社会阶层,社会角色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3.教学方法:讲授为主

4.教学内容:

(1)文化概述;

(2)中国文化特点及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3)社会阶层,社会角色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5.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中国文化特点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八)消费者学习过程分析

1.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引导、促进消费者学习对其购买行为产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理论;

(2)教学难点:学习理论。

3.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加学生实习。

4.教学内容:

(1)学习及其理论;

(2)消费者学习与其购买行为。

5.教学要求:掌握学习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

(九)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析

1.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基本模式;理解消费者决策过程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系。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及其模式;

(2)教学难点: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及其模式。

3.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

4.教学内容:

(1)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及其模式;

(2)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析;

(3)消费者决策与其购买行为。

5.教学要求:学会分析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及如何促进其决策过程。

(十)家庭与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1.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家庭的结构,生命周期与家庭角色。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家庭购买决策;

(2)教学难点:影响家庭购买行为的营销策略。

3.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加学生实习。

4.教学内容:

(1)家庭的结构,生命周期与家庭角色;

(2)家庭购买决策;

(3)家庭购买行为的营销策略。

5.教学要求:理解家庭购买决策;掌握影响家庭购买行为的营销策略。

(十一)群体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1.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的行为特点,增强分析不同消费者行为特点的意识。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不同消费者群体特点分析;

(2)教学难点:不同消费者群体特点分析。

3.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加学生实习。

4.教学内容:

(1)消费者群体概述;

(2)不同消费者群体特点分析;

(3)群体规范、压力与内部沟通;

(4)参照群体的影响;

(5)暗示、模仿与从众行为;

(6)消费习俗和消费流行。

5.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不同消费者群体的行为特点,以便更有效的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实现。(十二)消费者的满意与不满

1.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消费者满意的理论解释、影响消费者满意的因素、消费者的不满及其反应。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消费者满意的理论;

(2)教学难点: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

3.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

4.教学内容:

(1)消费者满意;

(2)消费者不满反应与消费者流失;

(3)消费者忠诚;

(4)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忠诚度和消费者保留。

5.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消费者满意及其分类、学会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

(十三)品牌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1.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品牌的内涵,构成;理解品牌的心理基础和形成机制。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品牌的心理基础和形成机制;

(2)教学难点:品牌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3.教学方法:讲授为主

4.教学内容:

(1)品牌的内涵,构成等概述;

(2)品牌的心理基础和形成机制;

(3)品牌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5.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品牌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2013华西公卫《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

健康教育学教学大纲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健康教育学教研室编2013-3-8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健康教育学(Health Education) 课程号(代码):50402620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32 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健康教育学是医学与行为科学相结合所产生的交叉学科,它力图在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和医学领域应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和成就,研究人类行为和健康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索有效、可行、经济的干预策略及措施。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应实践教学,使得学生掌握健康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应用。教学要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讨论与实践教学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并结合科研适当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与学术前沿。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表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表示熟悉内容,句尾的“*”表示教学难点) ㈠、理论部分 第一章绪论 健康教育的概念及目标和任务。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其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体系中的地位。行为与健康的关系;健康相关行为与影响健康的其他因素间的关系*。健康促进的概念、工作领域及其与健康教育的关系。健康教育工作的一般程序。健康教育的相关学科。健康教育发展概况。联合国所属国际卫生组织的网址及获取健康教育相关资料的途径。 第二章人类行为及健康相关行为 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及其健康教育意义。健康相关行为的概念和分类。需求\需要、动机和动机冲突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认知过程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态度、情感和意志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自然环境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经济发展、人口变化、法规和制度、社会道德舆论、社会思想意识、宗教、风俗、教育、大众传播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家庭因素对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与疾病相联系的健康相关行为,团体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相关行为的生态学观点*。 第三章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和保护动机理论*。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理论。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创新扩散理论*。社区组织和社区建设。社会营销的基本理念及其主要内容。对健康相关行为理论的综合理解*。 第四章健康信息传播 传播的概念、要素和过程模式*。传播分类。健康传播的概念、特点与发展历程。人际传播的特点、形式与基本技巧。群体传播的特点、应用和技巧;组织传播的特点和应用。大众传播的特点与媒介选择*;新媒体的特征与应用。健康传播材料的制作和使用技巧。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 第五章健康教育诊断 健康教育诊断的概念和基本思路*。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步骤:社会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与生态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健康教育诊断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2013级《器乐基础—二胡》课程教学大纲

2013级《器乐基础—二胡》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师范学院音乐系的二胡选修课,主要是研究二胡演奏技能技巧的专业课,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能够演奏各类二胡乐曲。通过培养学生扎实的二胡演奏技能,增强其自身演奏的音乐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具备在民族乐团,中小学的民乐教学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三、课程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二胡的基本构造,发音原理,发展历史及 应用; 2.掌握正确的拉琴姿势,持琴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够演奏初级练习曲和初级二胡作品; 4.具备对二胡作品的理解能力和二胡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 5.具备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的能力。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二胡是民族器乐合奏中重要的声部之一,这门课程与《民族器乐合奏》课中的排练和演奏有着直接的联系和影响,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全国二胡考级常用曲目学习辅导》 ——许讲德、蒋巽风、王志伟编著《中国二胡考级曲集》(修订本)——王永德主编 《二胡系统进阶练习》上、下册——刘长福编选 《二胡演奏世界名曲》——赵寒阳选编 2、参考书:《少儿二胡集体课初级教程》——王莉莉著 六、教学进度表

七、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的方法。一、不同的进度。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进度,因接受能力、练琴习惯、学琴目的、学琴时间长短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进度。二、不同的

要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由于志趣不同,虽进度相同,曲目相同而提出不同的要求。 2、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一、按部就班,打好基础。二胡教学同其他学科门类一样,必须强调按部就班。二、突出重点,精益求精。教师都应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他们所要学习的重点练习曲和乐曲,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精雕细刻,使学生真正掌握技法要领,学会音乐表现。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在二胡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善于将复杂的问题用最通俗、最浅显、最简洁的语言传达给学生,善于运用启发式、提问式、比喻式、自问自答,示范式教学,不断提升解决同一问题的多元化教学手段体系。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参加系里及院内的各种活动,将所学的内容在舞台上充分的表现出来,既能提高学生的演奏经验,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最终转化成学习的动力。 八、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第一,学生在上完课之后,应将老师所要求的内容完成,这就要求学生课后认真的练习,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基础训练,一个小时的重点难点乐曲的训练。第二,在校期间,学生应该积极参加系里的民乐团合奏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演奏技能,也提高了学生与乐队合作的能力,第三,多看演奏家的演奏,多听音乐会。 2、学生必须阅读的论著,建议学生阅读的论著。 《二胡音乐词典》赵寒阳、刘爱民著 《中国民族器乐概论》袁静芳著 《二胡教本》-答疑解惑陈耀山著 3、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基础训练,一个小时的重点难点乐曲的训练。 4、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的等方面的要求。 平时的学习中,学生都应按照上课要求完成任务,布置的练习曲,乐曲都应该运用课后时间练好,期末考试的内容,学生能够完成老师任意挑选所学的曲目。 5、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 课程结束前1-2周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回答调查问卷,实事求是地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学生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英语词汇学教学大纲2013

《英语词汇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词汇学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学时数及学分:专业必修课,第7期,32学时,2学分 教材名称及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书号:《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张韵斐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ISBN: 978-7-303-00143-9 本大纲制定时间:2013年11月 本大纲审定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专业限选课,授课对象为本科专业高年级学生。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系统地总结英语词汇知识, 从而更科学地学习英语词汇,运用词汇学中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来分析和理解英语词汇, 正确地使用英语词汇。其次,本课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所观察到的语言现象加以分析和总结的技能和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语言的理解、欣赏和分析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通过学习现代英语词汇学的基础理论,使学生了解词的来源、词的形态、词的构成方式、词的语义特征、各种词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词的联想与搭配等内容,观察美语和英语词汇的区别,掌握常用词汇知识在语言实践中的运用方法与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课程的重点:词的构成方式,语义特征,语义变化,词汇衔接和语篇连贯。 课程的难点:词汇衔接和语篇连贯。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的学时为32学时。每课为2-4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如下: Chapter 1 A General Survey of English vocabulary 1.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vocabulary 2.Classifications of English wor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riteria 本章节讲授重点: 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English words? What are the three phases of English vocabulary? How can we classify English vocabulary? Chapter 2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English words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城市植物分类野外实习 课程名称(英文):Urban Plant Classification Field Practice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学分: 1 学时: 36 ,其中理论学时:,实践(实验)学时:36 授课对象:本科二年级 授课语言:中文 开课院系: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课程网址:无 撰写人:宋坤 审定人: 一、课程简介(中文) 本课程以上海城市植物识别为主要教学内容,包含植物分类系统简介、植物分类常用形态术语简介、植物检索表使用方法、植物野外识别技巧、标本压制方法、城市植物以植被生态服务功能简介等。选修本课程需已修完《普通生物学》。课程简介(英文) This Course covers topics are useful for successfully identifying the woody plant in urban greening of Shanghai. Some topics are: introduction to plant classification systems, basic plant morphological terms used in classification, usage of identification key in tool books, plant identification skills in field, making specimens, knowledge about ecological services of plant and vegetation in urban. Prerequisites: General biology. 二、课程目标

【VIP专享】2013新教学大纲培训流程及学时要求

升级注意事项: 1、驾校学时软件通过自动更新或手动重装进行升级。 2、学时仪升级由硬件厂家负责,并制定升级计划。 3、设备已升级,学员卡未升级(不能签到培训) 4、设备未升级,学员卡已经升级(不能签到培训) 5、驾校学时软件和硬件设备都已升级,但没有通知切换新大纲 数据,制作的学员IC卡仍然是老卡,仍然是4个阶段。 6、新大纲设备,各个阶段培训学时达标,必须考核员签字后, 将学员IC卡在软件中更新本阶段通过状态(校验学员IC卡或学 员培训记录签名之后),才能继续学习。 新教学大纲培训流程(阶段一) 1、阶段一对应科目一。 2、阶段一全部学时为理论。 3、阶段一学时达标,完成“教学日志考核员签字”,在系统中校验学员IC卡后(写入阶段一通过状态),才能进入阶段二的培训。

新教学大纲培训流程(阶段二) 1、阶段二对应科目二。 2、阶段二包括理论、模拟、操作3种学时,分别在不同设备上刷卡学习。 3、阶段二理论、模拟、操作学习,可以不分先后进行。 4、阶段二学时达标,完成“教学日志考核员签字”,再校验学员IC,写入阶段二通过状态,才能进入阶段三培训。 新教学大纲培训流程(阶段三) 1、阶段三包括理论、模拟、操作3种学时,分别在不同设备上刷卡学习。 2、阶段三理论、模拟、操作学习,可以不分先后进行。 4、阶段三培训完成,学员培训记录通过运管审核后,到交管部门约考,分为:安全文明驾驶理论 考试和路考2部分。

新、老教学大纲数据转换对应关系 新版教学大纲旧版教学大纲阶段一理论培训阶段一理论培训 理论培训阶段二理论培训阶段二 模拟培训阶段一模拟培训 实操培训阶段二实操培训 理论培训阶段三、四理论培训阶段三 模拟培训阶段四模拟培训 实操培训阶段三、四实操培训 驾培学时管理系统新大纲学时要求 一一一C1/C2车型总学时80小时 阶段理论学时模拟学时实操学时里程要求总学时阶段一12///12阶段二2321+2/28阶段三16420400公里40注:C1、C2、C3、C5阶段二实操增加不少于2个学时单边桥训练。 一一一 C3车型总学时58小时 阶段理论学时模拟学时实操学时里程要求总学时阶段一12///12

2012-2013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2012-2013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2012-2013年第一学期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适用层次、专业:各专业本科层次 学时:16 课程类型:考查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一)、教学目标 本课主要以当前国内外重大的热点问题为 契机,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学生 认清国际国内形势,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 策。本课程着重对大学生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党和 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的 教育;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状况、发展趋势 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原则立场教育。 (二)、课程任务 《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任务是紧密结合国 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适 时地对学生进行国内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 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 在改革开放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较强的分析能 力和适应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形势与政策课与高校其它四门思想政治理 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

【本章重点】 1、“稳增长”何以更加重要 2、“稳增长”如何稳 【本章难点】 稳增长会导致物价上涨吗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讨论、多媒体课件【讲授内容】 一、大学为什么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这门课? 二、形势与政策的学习要求、方法与安排 专题一: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二、稳增长何以更加重要 1、稳增长有利于促进短期宏观经济的平衡 2、稳增长有利于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3、稳增长有利于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三、能否实现“稳增长” 1、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 2、我国具备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 四、稳增长如何稳 1、协调好货币政策与各项金融政策,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2、加快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3、采取有效措施释放城市化需求 4、加快调结构转方式 五、稳增长会导致物价上涨吗 1、稳增长不会导致通胀失控

12011008-2013级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 开课部门:信息工程学院 适用年级:2013 英文名称:Introduce to Computer 适用方向: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适用专业:学分学时: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程1学分,计划16学时 审核人:李晓蕾写编人:何广军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 《专业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担负着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技术大门的重任,是引领计算机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导游图”。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为主体,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但着重讲解的是基本概念而不是数学模型和技术细节,要求做到“广度优先,广而不细"。课程侧重点在于勾画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奠定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基础,为今后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各专业理论及实践课程做好铺垫。 (三)课程设计思路

用严密性方式将学生引入计算机学科各个富有挑战性的领域。 CC2001 报告要求该课程应讲授那些富有智慧的、核心的思想。还要充分考虑现代教育思想(如CDIO)及其在本学科教育中的应用。因此在构建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要充分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载体属性的认识和利用。 本次课程内容设计时,以CCC2002 中课程提纲为根据,采用CCC2002 推荐的课程设计方法,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性地提出以实践经验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提纲。 专业导 学科基学科支学科应 发 教学方法手段:本课程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由本专业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进行主题演讲。案例教学:本课程应以实物(典型成果)为引导,展现主题特色,直观说明主题1.所阐述的技术解决哪些问题,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在那些岗位上

2013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农业生态学课程英文名称: Agricultural ecology 课程类别:选修课程编号: 课程归属单位:农学院 制定时间:2013年2月25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任务:农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新 兴学科,是农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程,主要任务是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寻求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高学习者生态环境自我保护意识,实现生命再生(社会效益)、经济再生(经济效益)与生态再生(生态效益)三个效益的协调同步发展。 2.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以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为 基本出发点,在发展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益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与节约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关注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关注近年来生态学 在全球的变化,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学无论在实践和学科层面上都发展得如此之快,犹如异军突起,掀起了一场世界各个领域环境与生态学有机 联系的大革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需要,接踵而来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问题等,对人类乃至整个世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学上要求学生: (1)掌握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基本技能,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能流与物流状况。 (2)理解生态平衡原理,能量流动原理,竞争排斥原理与生物多样性理论,具备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机联系其它学科知识,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 力与提高途径,最终实现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目的。 (4)掌握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实体内容,包括农业生态技术与农业生态工程。并能反映时代特征,改进与提高其技术手段,使其具有较大的实用与应用价值。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大纲适用于农学类专业(包括烟化方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园艺专业本科生或专科高年级学生。本课程共开设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验0学时。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与生态学、资源环境学、可持续发展规划与设计、耕作学等课程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了解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2013新课标人教A版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理)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已经成为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的需要。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数学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也是参加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形成理性思维有积极作用。因此,使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受到数学教育,提高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学目的 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在9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 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初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应精选那些在现代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应用的,为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在理论上、方法上、思想上是最基本的,同时又是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在内容安排上,既要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系统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配合,更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还要注意与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内容相衔接。高中数学分必修课、选修课,选修课包括选修Ⅰ和选修Ⅱ。必修课总计280课时,选修Ⅰ总计52课时,选修Ⅱ总计104课时。学校根据教学实际自行安排必修课、选修课的开设。每学期至少安排一个研究性课题。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必修课 1.平面向量(12课时) 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平移。 教学目标 (1)理解①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①(注):本大纲阐述教学目标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四个层次,其含义参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1995年第2版)的提法: (1)了解:对知识的含义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这一知识是什么,能够(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家庭教育学》教学大纲(2013版)

《家庭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简介:课程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家庭教育基本原理;家庭教育的原则、方法及各年龄段儿童的家庭教育要点;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当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借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家庭教育模式的优长,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2.课程编号: 3.英文名称: 4.开课学期:第3学期 5.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讲授32学时 6.课程性质:必修课 7.考核方式:考查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家庭教育的具体技能与艺术,从而为将来处理好教师、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家庭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3学时) 【教学内容】 家庭的演进、家庭的概念、家庭的功能;家庭教育的概念、家庭教育的性质、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的优势与局限。 【教学要求】 1.理解家庭与家庭教育的含义; 2.了解家庭的基本功能; 3.掌握家庭教育的性质; 4.理解家庭教育的作用; 5.掌握家庭教育的优势与局限。 【阅读参考资料】

1、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李雨著,中国华侨出版社。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制约因素(4学时) 【教学内容】 1、掌握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关系、教养方式的概念; 2、了解家庭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理解不同家庭结构类型、家庭生活方式、家庭关系、教养方式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教学要求】 1.识记: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关系、教养方式的概念。 2.领会:家庭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3.理解:不同家庭结构类型、家庭生活方式、家庭关系、教养方式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4.应用:分析案例,能用所学原理分析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阅读参考资料】 1.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李石华著,中国三峡出版社。 (三)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4学时) 【教学内容】 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特征、亲子关系的性质;角色关系、心理关系、伦理关系;亲子关系的传统、亲子关系的超越。 【教学要求】 1.识记:亲子关系概念。 2.领会:亲子关系中的教育要素;各教育要素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 3.应用:讨论分析案例,了解传统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明晰现代应建立怎 样的亲子关系。 【阅读参考资料】 1. 孩子,请把你的手给我,[美]汤姆·G·吉诺特著,张雪兰译,京华出版社。 (四)家庭互动:家庭教育的实践机制(4学时) 【教学内容】 家庭互动的意义、家庭互动是怎么发生的、家庭互动的特征;权力结构、沟

Excel课程教学大纲

《 Excel财务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会计学 学时:36学时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课 一、课程内容简介 该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课,其主要以EXCEL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技能为宗旨,以EXCEL基本技能为主线,讲解Excel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核算、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会计管理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能够熟悉会计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并能运用EXCEL等计算机软件解决会计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下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基本能力:1.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方法。 2.掌握常用的财务会计函数。 3.能够独立制作简单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相关内容。 4. 掌握会计核算、应收款管理等的制作方法。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计算机文化基础、会计学原理。 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Excel概述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Excel在会计中的重要作用;了解Excel界面的构成;掌握Excel工作环境的设置方法。 重点与难点:Excel工作环境的设置方法。 第二章Excel基本操作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概念;掌握Excel中数据的输入方法与技巧;掌握工作表的编辑方法;掌握公式的输入方法;掌握常用的函数。 重点与难点:特殊数据的输入方法;公式的编辑技巧;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 第三章Excel的高级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和分析的方法;掌握图表的使用方法;了解艺术字、文本框的使用。 重点与难点:分类汇总数据;数据透视表;图表的使用。 第四章Excel在会计凭证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凭证的含义及作用,掌握建立会计科目表的方法;掌握建立记账凭证的步骤与所使用的相关函数与方法。 重点与难点:会计科目表的建立;记账凭证的建立。

《专业教学法》教学大纲(201312)

教师资格教育模块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教学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专业教学法英文名称:Subject teaching method 课程代码:JB322966 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3学分,54学时先修课程:职业教育学 适用专业:职业教育师范类各专业 修(制)订人:陶波修(制)日期:2013年12月 审核人:审核日期: 审订人:审订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专业教学法》是职业教育师范类各专业的教师教育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运用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对教学过程中诸要素进行设计与应用,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授课技能、说课技能、听课与评课技能等方面,是中职学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所必备的技能。对师范生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12学时,其中理论6学时、实训6学时) (一)训练目的 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明确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对教育设计的指导,并在教学设计中加以体现;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把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能结合本学科具体教学内容编制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设计技能。 (二)训练内容 1.教学目标设计 2.教学内容设计 3.教学活动设计 4.教学方法设计 5.板书设计 6.制定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 7. 制作课件 (三)训练所需材料(任课教师准备) 1.本专业中职的教学指导方案 2.本专业中职3门核心课程的教材及课程标准 (四)训练建议及考核 1.根据中职学校教学指导方案,制定本专业某门课程的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选择本专业中职学校教材,训练学生制订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 3. 撰写教学设计和教案,制作课件。 4. 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综合评分。每位学生需要上交的作业如下: (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教学设计(一节课,40分钟) (3)教案(一节课,40分钟) (4)课件(一节课,40分钟) 第二部分教学评价(6学时,其中理论3学时、实训3学时) (一)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听课的内容、方法和基本要求,并能在听课的基础上实施评课。明确评课的意义、原则、一般标准、方法及基本技能。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设计作业及批改作业,了解编制测试题和试卷,进行试卷分析。(二)训练内容 1. 听课训练 2. 片断法评课训练 3. 整体法评课训练 4. 作业设计及批改 5. 编制测试题和试卷、试卷分析

2013级生物芯片教学大纲

《生物芯片》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35225 课程名称:生物芯片学时:28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为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学生。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在教学过程中,时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懂得应用生物芯片技术,成为一个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能力强、适用面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3.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芯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生物芯片技术概况、生物芯片技术应用、生物芯片信号检测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DNA 微阵列技术、寡核苷酸芯片技术等原理与应用,培养工程应用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获得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的自学能力。 同时结合其它课程的学习,成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工作能力强、适用面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4.教学方法、手段与成绩考核方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大教学的信息量;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机衔接,课堂讲解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成绩考核方式:考查

二、正文部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DNA的体外合成( 一、DNA的化学合成 二、PCR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分子杂交 一、探针的种类与选择 二、标记物的选择 三、探针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四、探针的非放射性标记 五、膜上印迹杂交的条件选择 六、杂交信号的检测 七、抗原与抗体 第三节现代分子诊断技术 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二、DNA诊断流 三、遗传病疾的分子诊断技术 四、癌症的分子诊断技术 五、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本章学时数 2 第二章生物芯片技术概况 第一节生物芯片技术产生的背景第二节生物芯片概念与分类 第三节生物芯片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生物芯片国内研究现状 本章学时数 4 第三章寡核苷酸芯片技术

《2013级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大纲 专业核心课加入时间:2010-4-21 14:41:34 点击:729

本章教学难点:图形的正确运用。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多元数据的图示方法。 第五章聚类分析 第一节距离和相似系数 习题要点:指出不同距离的定义和应用方面。 第二节系统聚类方法 习题要点:理解8种系统聚类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系统聚类方法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要领会8种聚类方法的应用上的不同。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聚类方法的类别;理解距离定义和应用方面;掌握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第五章判别分析 第一节距离判别 习题要点:演算离题数据,掌握计算方法。 第二节Fisher判别 习题要点:判别函数的构建。 第三节Bayes判别 习题要点:利用Bayes判别方法对数据进行具体分析。 第六章主成分分析 第一节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习题要点:为什么要对数据事实主成分分析?主成分的几何解释? 第二节主成分的数学模型和性质 习题要点:主成分的推导?主成分的方差? 第三节主成分的应用 习题要点:演算和分析数据。 本章重点和难点: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主成分分析方法。 第七章因子分析 第一节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习题要点:为什么要进行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差异? 第二节因子模型和因子旋转 习题要点:因子模型的数学推导? 第三节因子分析的应用 习题要点:演算和分析数据 本章重点和难点:因子模型分析的原理;因子得分如何计算。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方法。 第八章对应分析 第一节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 习题要点:为什么要进行因子分析?和因子分析的联系? 第二节对应分析的模型 习题要点:对应分析模型的数学推导? 第三节对应分析的应用 习题要点:演算和分析数据 本章重点和难点:对应分析的原理和应用。

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2013

一、课程名称 施工组织与管理 二、学时学分 16学时2学分 三、适用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四、课程教材 王智伟,主编,《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经济与与管理》,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 五、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它是研究建筑产品施工生产应遵循的技术经济规律,制定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全过程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对本专业的工程预算以及施工组织等方面有基本知识,并掌握安装工程定额的基本知识和概预算的编制方法。使学生了解基本建设概况,学习安装工程定额的基本知识,掌握安装工程概预算编制方法、招标投标程序及方法、合同订立及管理、施工组织设计、项目控制与协调、安装企业管理等实用技术,培养社会实践与工程实践能力,为从事工程建设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六、课程的主要内容 0:绪论 第一章:基本建设概论 基本建设概念﹑程序及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第二章: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定额 建筑设备经济与管理课程的基础内容,主要介绍了安装工程定额的概念及性质,种类,作用,制定原则;安装工程施工定额概念及作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作用及编制依据;安装工程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的概念及作用。通过本单元学习,应了解安装工程定额的概念及性质,种类,作用;熟悉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作用及编制依据、安装工程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的概念及作用。 重点和难点: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作用及编制依据;安装工程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的概念及作用。

第三章: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费用 主要介绍安装工程费用组成(直接工程费,间接工程费,计划利润,税金);安装工程的费率;安装工程造价的计算内容.安装工程造价的计算程序表。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安装工程费用组成(直接工程费,间接工程费,计划利润,税金)。 重点和难点:安装工程费用组成(直接工程费,间接工程费,计划利润,税金)。 第四章:建筑设备安装工程预算 主要介绍设计概算的主要作用、内容以及设计概算编制估算指标;施工图预算的主要作用及内容介绍;施工预算的主要作用、内容及施工预算编制程序;竣工结算概念,原则及结算方式,经济签证范围及办法,竣工结算书的编制。要求熟悉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预算的主要作用、内容及施工预算编制程序;竣工结算概念,原则及结算方式。 重点和难点: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预算的主要作用、内容及施工预算编制程序;竣工结算概念,原则及结算方式。 第五章: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 施工图预算编制的依据;熟悉施工图预算编制的程序及内容;采暖,给排水,燃气。会应用工业管理及通风空调等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 重点和难点:工业管理及通风空调等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 第六章: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招标与投标 招标投标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掌握招标投标方式和招标投标的有关法规。 重点和难点:招标投标方式;招标投标的有关法规。 第七章:建筑设备安装施工合同 合同的基本概念,合同的分类及特点;合同的定立,履行及管理;熟悉合同的变更,解除及合同纠纷处理与索赔;安装工程合同的内容,安装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安装工程合同的有关法规。 重点和难点:合同的分类及特点;合同的定立,履行及管理;合同的变更,解除及合同纠纷处理与索赔。 第八章: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关于组织开展2013级课程教学大纲与主要课程简介编写(修订)工作的通知【模板】

关于组织开展2013级课程教学大纲与主要课程简介编写(修订)工作的通知各教学单位、有关部门: 课程教学大纲是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制定考核标准、评定学生成绩及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标准;课程简介是便于学生了解开设课程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树立课程教学大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学校决定开展2013级课程教学大纲与主要课程简介编写(修订)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意见 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修订的原则、程序、内容及管理要求请参见《XX学院关于编写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的原则意见(试行)》(常理工教[2006]15号)。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的稳定,希望各学院不要对教学大纲进行频繁改动,2013级教学大纲与主要课程简介原则上沿用2012级的内容,对于2013年新招生专业需要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与主要课程简介;对于2012年已有的专业可进行修订工作,如需修订请填写“XX学院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申请表”说明修订理由。 本次修(制)订工作须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校地互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 2、应注重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意识,避免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或缺失; 3、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 4、应注意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5、应注意本二课程与本三课程的区别; 6、课程教学大纲中必须包括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水平要求。 二、具体工作

1、本科专业所开设的所有课程均需编写教学大纲,包括:通识基础必修课程(固定、动态)、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教学课程。 2、课程设置请以最新修(制)订完成的2013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 3、课程责任划分:已有明确开课单位的,由开课单位负责完成;尚无明确开课单位的,由课程设置专业所在单位负责完成。 4、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或修订应遵循程序,注意发挥教研室(系)主任、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委员会的作用。 5、编写修订完成的课程教学大纲电子文稿请以定稿版的培养方案的课程号加课程名命名,专业主要课程请在文件名前加上“#”标记。例如:管理学课程大纲电子文稿应命名为“# 课程编号管理学”;大学英语(1)命名为“课程编号大学英语(1)”。 6、各教学单位经审核后的课程教学大纲请先按专业分类,再按课程类型分别建立文件夹,以学院为单位按本二、本三分别压缩打包和“教学大纲修订课程汇总表”电子稿发至教务处教研科邮箱:(******)。同时,需提交课程“教学大纲审核情况表”、“教学大纲修订申请表”、“教学大纲修订课程汇总表”(见附件)书面稿。主要课程简介的提交方式同上,但不需要提交审核情况表。 三、注意事项 1、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请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组织编写,同时请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格式要求。 2、经学院审核后的教学大纲与主要课程简介,须及时公布在网络上,供师生查阅。 3、本次教学大纲与主要课程简介的提交时间:2013年12月18日前。

13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3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中央电大教务处教学管理科 2013年2月28日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管理学基础是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由于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数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应用科学,以它为基础派生的课程为相关专业的专业理论与技术课程,诸如市场营销学、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 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 3.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建议布置适量的作业题,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过程中,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掌握,要求学生非常清楚地理解有关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灵活运用。 熟悉,要求学生理解有关知识和技能。 了解,要求学生知道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第二部分媒体分配 一、课程的基本结构

内科学教学大纲2013年版

《内科学》教学大纲(2013年版) 课程编号:01010010 课程名称:内科学(Medicine) 学分:11 总学时: 198学时 理论学时:99学时 见习学时: 99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等。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 教材: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06参考教材: 2.王吉耀.《内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09 3.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 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09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临床各科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学好临床医学的关键。该课程通过对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

致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的讲授;结合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病例进行重点讲解及讨论;以及大量临床见习的结合。提高学生内科学的理论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较扎实地掌握内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最终能独立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促进相关临床学科的学习。内科学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两部分。有关见习教学要求详见见习教学大纲。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1)掌握下列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病因,熟悉发病原理,了解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肺癌、呼吸衰竭、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常见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胃炎、胰腺炎、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肾小球疾病、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出血性疾病、淋巴瘤、白血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皮质疾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2)掌握下列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熟悉病因,了解发病原理:胸腔积液、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肺复苏、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3)掌握下列疾病的诊断要点,熟悉临床表现、了解其病因,发病机理:气胸、支气管扩张、克隆病、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