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4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表的变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地表的变化是自然界的现象,它对人类的影响;2.了解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明确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3.掌握地球的层次结构,区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4.学会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并能解释它们产生的原因;5.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景观的形成原因,如山、丘陵、峡谷、沙漠等。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地球的层次结构;2.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教学难点1.区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2.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单元所学内容,了解地理与科学地理的差别,为本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可介绍地表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并引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 学习内容第一节: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地球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之一。
尤其是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牵动着人们的思维,因此本节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地壳运动的概念和类型,以及相关的自然现象产生原因。
其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地图、图片、模型等形式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构成。
学习目标1.了解地壳运动的基本概念;2.明确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互动问答。
教学步骤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地壳运动的概念、分类和地球内部的结构。
2.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3.发放学生手册,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了解每个自然现象的原因。
第二节: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的层次结构可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内核四层。
学生可通过观察、实验、模拟等方式探究地球的内部构造。
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方式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将地球的内部结构巧妙地结合到前一节学习的地壳运动中去。
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的层次结构;2.区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涵盖了地球的构造以及地壳的构成、运动、变化等相关知识。
1. 理解地壳的构成、运动和变化;
2. 了解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可能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
3. 掌握地壳运动和变化的主要原因和过程;
4. 明白地壳运动和变化对地球环境和生物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2. 课前准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内容和目标,同时完成教学前的一些练习;
3. 主讲:由教师讲解地壳的构造、运动和变化,并用实物帮助学生理解;
4. 讨论:分组讨论地壳运动和变化可能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
5. 演示:由学生们结合实物演示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表达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地壳运动和变化对地球环境和生物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评价以笔试和口语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地壳运动和变化的理解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在讲解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原因和过程时,我采取了口头讲解和实物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研究效果良好。
但是,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我可以更多地创设趣味性的情境,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高一地理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2-3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深圳市松岗中学唐小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了解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的相对应的地貌;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阅图,学生能够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并能利用地质构造的规律去指导生产实践;通过阅图,学生能够自已学会分析内力、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够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地理现象。
德育情感目标:通过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的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学生科学美的观念。
教学重点: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貌的影响;教学难点:读图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比较法;读图分析讨论法;有条件的地方到野外实地考察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问题引入: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在山上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喜马拉雅山上海洋生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在许多万年之前,喜马拉雅山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这个地区的海底抬升成为陆地,地表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生活动:你还能举一些反映地壳运动或者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例子吗?教师提问:那么,地壳为何会运动、地表形态为什么会不断的发生变化?运动和变化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从而引入地质作用的教学。
(板书:一、地质作用:)(板书:1、地质作用的含义:)教师讲解:我们把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地质作用。
及时检测: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的是: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B、大寨梯田C、岩层的断裂、错位D、荷兰的围海造田E、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板书:2、地质作用的分类:)教师讲解: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第一章:地球的内部结构1.1 地壳的概念:介绍地壳的定义、组成和特点1.2 地幔的概念:介绍地幔的定义、组成和特点1.3 地核的概念:介绍地核的定义、组成和特点1.4 地球内部结构的探究:介绍地球内部结构的探究方法,如地震波的传播等第二章:地壳的运动2.1 板块构造学说:介绍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板块2.2 地壳运动的形式:介绍地壳运动的类型,如断裂、挤压、俯冲等2.3 地壳运动的原因:介绍地壳运动的原因,如地球内部的热力学作用等2.4 地壳运动的影响:介绍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和构造的影响,如山脉的形成等第三章:地壳的变化3.1 地壳的隆升与下沉:介绍地壳隆升和下沉的原因及对地形的影响3.2 地壳的褶皱与断层:介绍地壳褶皱和断层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对地表的影响3.3 地壳的火山与地震:介绍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特点及对人类的影响3.4 地壳的岩浆活动:介绍岩浆的来源、类型及岩浆活动对地壳的影响第四章:地壳的侵蚀与沉积4.1 侵蚀作用:介绍侵蚀作用的类型、过程及对地形的影响4.2 沉积作用:介绍沉积作用的类型、过程及对地层的形成的影响4.3 沉积岩的形成:介绍沉积岩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分类4.4 地质时期与地层划分:介绍地质时期的划分方法、地层的特征及地层划分的依据第五章:地壳运动与人类活动5.1 地壳运动与地质灾害:介绍地壳运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5.2 地壳运动与工程建设:介绍地壳运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5.3 地壳运动与资源开发:介绍地壳运动对资源分布的影响及资源开发利用5.4 地壳运动与环境保护:介绍地壳运动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应对策略第六章:地球的板块构造6.1 板块的定义与特性:介绍板块的概念、类型及其运动特点6.2 板块边界:介绍板块边界的类型,如生长边界、消亡边界等6.3 板块构造与地理现象:探讨板块构造学说如何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地震等6.4 板块构造与演化:介绍板块构造学说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第七章:地壳运动的力量7.1 地球内部的动力学:探讨地球内部的动力学原理,如地球自转、地球内部的热对流等7.2 地壳运动的力学:介绍地壳运动的力学原理,如地球板块的受力分析7.3 地壳运动的驱动机制:探讨地壳运动的驱动机制,如地幔对流、地球物理过程等7.4 地壳运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地壳运动的各种因素,如地球的旋转、地形等第八章:地壳运动的测量与监测8.1 地壳运动测量方法:介绍地壳运动测量方法,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面测距等8.2 地壳运动监测技术:介绍地壳运动监测技术,如地震监测、地壳变形监测等8.3 地壳运动数据的应用:探讨地壳运动数据在地质研究、灾害预警等方面的应用8.4 地壳运动与地球科学研究:介绍地壳运动在地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第九章:地壳运动与地貌形成9.1 地壳运动与山脉形成:探讨地壳运动如何影响山脉的形成,如挤压、拉伸等过程9.2 地壳运动与海岸线变化:介绍地壳运动如何影响海岸线的变化,如海平面上升、地壳下沉等9.3 地壳运动与高原、盆地形成:探讨地壳运动如何影响高原、盆地的形成,如地壳隆升、下沉等9.4 地壳运动与地震烈度区:分析地壳运动如何影响地震烈度区,如断层活动、地质构造等第十章:地壳运动的教育与普及10.1 地壳运动的教育意义:探讨地壳运动教育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性10.2 地壳运动的教育资源:介绍地壳运动教育资源,如科普书籍、网络资源等10.3 地壳运动的教育活动:介绍地壳运动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如实地考察、实验教学等10.4 地壳运动教育的挑战与展望:分析地壳运动教育面临的挑战,如资源不足、认知误区等,并展望未来发展。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壳的概念,知道地壳的组成和特点。
2. 让学生理解地壳运动的概念,知道地壳运动的形式和原因。
3. 让学生了解地壳变化的表现,知道地壳变化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壳的概念和组成2. 地壳运动的形式和原因3. 地壳变化的表现4. 地壳运动和变化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壳的概念、地壳运动的类型、地壳变化的表现。
2. 教学难点:地壳运动的原因、地壳变化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原因和表现。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2. 教学新课:讲解地壳的概念、组成和特点,介绍地壳运动的形式和原因,展示地壳变化的表现。
3. 实例分析:分析地壳运动和变化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如地震、火山喷发、山脉的形成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讨论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原因和表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原因和表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地壳的概念、组成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地壳运动的形式、原因和地壳变化的表现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地壳运动和变化在其他行星上的表现,如火星、金星等。
2. 探讨地壳运动和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学挂图:地壳结构、地壳运动类型等。
3. 实例资料:地震、火山喷发、山脉形成等。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
3.2 地壳变动和地表形态教学目标:1、让学生区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理解不同地貌的形成原因。
2、让学生了解不同地貌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如背斜、向斜等对人类工程建设的影响。
课时:1教学重点、难点:难点:地质构造的判断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地形倒置的形成及成因。
教学方法:讲解法、多媒体、小组讨论法。
板书设计:3.2 地壳变动和地表形态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褶皱(背斜和向斜)2、断层(地垒和地堑)二、外力作用及其影响1、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关系2、流水作用及地貌3、风力作用及地貌4、冰川作用及地貌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地质作用是如何促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呢?引入新课:俗话说得好,“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所以地壳处在不断运动之中,那么地壳在运动时会形成一些遗迹。
请大家看一幅图片。
[展示图片]:展示褶皱和断层示意图。
类似的地形,我们在野外曾经见到过,这些都是地壳运动的“足迹”。
讲授新课一、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往往被保留在地壳岩层中,成为地壳运动的见证。
1、定义: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称为地质构造。
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叫做构造地貌。
常见的构造地貌——褶皱和断层。
那么什么是褶皱和断层呢?下来我们具体的分析褶皱和断层形成过程及形成的地貌等。
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
地壳发生褶皱隆起,常常形成山脉。
世界上许多高大的山脉便是这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都是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在板块交界处发生大规模褶皱隆起而形成的。
请大家看大屏幕,观察褶皱的形成过程。
[多媒体动画演示—褶皱(背斜和向斜)]展示岩层由于水平受力发生弯曲变形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的岩层向上拱起,我们称之为背斜,有的向下弯曲,我们称之为向斜。
请大家注意,我们所说的岩层是指连续的岩层,是一个整体。
[教师提问]:那么在地貌上,背斜和向斜一般形成什么地形呢?[学生回答]: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八年级地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壳的概念及其运动和变化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掌握板块构造学说,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和地震等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难点:板块构造学说在解释地球现象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教学挂图等。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和教学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引出本课的主题《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地壳的概念及其运动和变化的基本特征。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地壳的运动和变化,重点介绍板块构造学说。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地震、火山等现象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进行分析,解释这些现象。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地壳运动和变化的理解。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和地震等现象。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模拟板块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加深对地壳运动和变化的认识。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与第一课时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课程的开展做好铺垫。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绘制一张地球板块构造图,标注主要板块及板块间的运动方向。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地壳运动和变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教案4(2021新版)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1.地球的表面【教材分析】《地球的表面》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起始课。
本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
首先,提供“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地形的特点,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感受到地球上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
学生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的同时,会进一步思考: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单元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地形地貌虽然没有系统的认识,但是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旅途中、网络中、电视中的见闻都会使他们对地形地貌有一些浅显的认识。
因此他们可以尝试对各种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猜测,不仅可以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提供思维线索,而且也将学生心中的疑惑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地形地貌特点及其变化原因的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知道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
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科学态度目标]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够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陆地地形及其特征。
[难点]观察各种地形地貌的图片,猜想形成不同地形地貌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橡胶篮球、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多媒体课件、地形特点记录表、班级大记录单(猜想地形形成原因)、记号笔[学生]立体中国地形图和立体世界地形图各一张、五种不同颜色的超轻黏土、纸条、记号笔、活动手册或学习单【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一个橡胶篮球、教学课件]1.出示一个橡胶篮球提问:(1)这是什么?什么样的篮球?(2)近距离看看,你看到的这个篮球的表面是怎么样的?(可以让学生摸一摸)教师小结:我们远看去似乎是光滑的,其实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地理必修一中图版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a.解释地壳运动和变化的概念。
b.画出板块构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各板块的特征。
c.分析地壳运动监测数据,判断某一地区地壳运动趋势。
d.举例说明地壳运动和变化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2.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地理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中图版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壳的概念,掌握地壳的运动方式和变化特征,了解地壳运动对地形地貌、地震、火山等地理现象的影响。
2.学会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理现象,如大陆漂移、山脉形成、地震分布等。
3.掌握地壳运动监测方法,了解我国地壳运动监测现状和主要监测手段。
(二)教学设想
1.设想一: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地壳运动的奥秘。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原因、影响等方面内容。
2.设想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GIS、遥感技术等,直观展示地壳运动和变化的过程。通过动画、图像等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地壳运动理论。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b.板块构造理论如何解释地理现象?
c.地壳运动监测方法有哪些?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何优缺点?
d.地壳运动和变化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
2.讨论要求:小组成员积极发言,记录讨论成果,为课堂汇报做好准备。
2.提出问题:地球表面为何会有高山、大海、峡谷等地貌?这些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地壳运动和变化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一)地质的作用1.地质作用的概念由自然力引发的地壳的物质共同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促进作用泛称为地质促进作用。
2.地质促进作用的分类按照能量来源的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推论某种现象和促进作用就是内力促进作用还是外力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一就是看看其与否属自然界的原因,二就是看看其能量来源就是源自地球内部,还是源自地球外部。
(二)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促进作用1.岩浆活动(1)地壳运动的类型※走出误区:认为背斜一定成为山岭,向斜一定成为谷地。
请问:这种重新认识就是错误的。
在内力促进作用下,岩体岩层通常就是向上突起,南坡岩层通常向上伸展。
在地貌上,岩体常沦为山岭,南坡常沦为谷地。
但在外力作用下,不少褶皱结构的岩体顶部因受到张力,极易被冲刷而沦为谷地,而向斜轴部受侵蚀,岩性柔软难于被冲刷,反而沦为山岭,这种地貌沦为地形倒转。
褶曲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形态。
请问:①沿断层面常构成陡崖,例如我国华山北坡小悬崖。
②在断层结构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③两条断层之间下降的岩块,常构成块状山地,例如我国的泰山、华山、庐山等。
④两条断层之间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东非大裂谷,我国汾河谷地,渭河平原等。
(4)地震3.变质促进作用(三)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1.外力作用的主要形式1.岩石的物理风化(1)物理风化作用就是指岩石出现机械碎裂,而没眼珠的化学成分变化促进作用。
(2)物理风化作用主要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由于温度变化,岩石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差异膨胀和收缩,容易崩解破碎。
(3)此外,岩石中水的冻融也能导致岩石的机械破碎。
2.岩石的生物风化生物的活动对岩石可以产生毁坏促进作用,例如植物根系的生长、群居动物的活动等。
例如植物根系可以深入细致岩石裂缝生长,树根生长对岩石的压力仅约10-15千克/平方厘米,肢可以击碎岩石。
小学科学《地表的变化》教学设计25篇
小学科学《地表的变化》教学设计25篇第一篇:小学科学《地表的变化》教学设计2《地表的变化》教学设计课前准备1、教师、学生搜集自然力量和人为力量对地表影响的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2、每组准备一套: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水、两块掰开的泡沫。
教与学的目标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面对地表改变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2.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3.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青藏高原图片,(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趣的是登山队员多次在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主峰上发现海洋古生物化石(展示图片);2、展示非洲板块和拉丁美洲版块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猜想、交流并汇报。
3、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表的变化》。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关于地表的变化,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学生讨论汇报。
(为什么地表会发生变化?什么力量让地表发生变化?地表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我们这里的地表发生过变化吗?)2、为什么地表会发生变化?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现有知识,先猜一猜。
学生回答(地震、火山、风化、搬运、堆积等)。
3、上面同学们说的既有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也有人为力量对地表的影响。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以小组为单位,先充分交流你们课前搜集的资料,看一看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影响。
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
4、做实验也是我们研究科学的好方法。
设计什么样的实验呢?板块运动模拟实验:在盛有水的烧杯内放两块紧靠的泡沫,用酒精灯加热烧杯,泡沫块逐渐分开。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生汇报实验方案。
生做实验。
5、教师展示资料:(火山、地震、泥石流、石蘑菇等)小结:自然力量如板块移动、火山、地震、风化等都能对地表、地貌造成很大的影响。
6、人类活动对地表有哪些影响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乱砍乱伐、过度放牧对地表的影响)。
教师展示图片:(三峡工程、三北防护林、开山修路等)小结:人类活动在不断的改变着地表形态,而且影响越来越大。
大象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单元 地壳《4 地壳运动》精品教案
第四单元《4.地壳运动》教学设计【教学分析】从上节课学习过的岩石切入,本课进而学习地壳的运动。
教材第一部分就是猜想假设。
为什么有的沉积岩的纹理会倾斜甚至扭曲,这个问题也许在上节课学生就已经产生了疑问。
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猜测纹理扭曲的原因。
思考在模拟实验中“岩石”形成时的受力方向与成形后的纹理的分布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学生分析岩石纹理扭曲现象的成因。
从受力因素出发,将有利于学生思考力从哪来,给猜想假设提供方向。
而这些力,也是导致地壳运动的原因。
教材给出了两个方向的力———“顶起来了”是从下往上的力;“挤压”是左右两侧受到的力。
第二部分是模拟实验。
教材选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来模拟具有层次结构的岩石,用手挤压来模拟地球内部的力量。
力的方向对“岩石”纹理的形状具有直接影响。
在教材边栏的“材料超市”中,还提供了面粉、黏土、泡沫塑料板、墨水等材料,可用来模拟更多的情况。
例如:泡沫塑料板比较脆,对其施加压力会造成断裂,这样的断面形成的纵向纹理与教材47 页中的第一幅图相吻合;而黏土和橡皮泥做成的“沉积岩”受到挤压后,其纹理产生的扭曲可能会与教材47 页中的第二幅图相吻合。
第三部分是事实证据。
教师可通过提供资料,使学生了解更多岩石纹理形成的原因。
该部分最好提供与地壳运动相关的间接证据,而非科学家得出的直接证据,例如:在某山峰上发现了有贝壳化石的存在;多少年以前,大陆板块是相连的。
提供地壳运动的间接证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从而一步一步地完善自身的假设,而非直接得到结论。
第四部分是得出结论,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
教材中,探探、奇奇、妙妙的表述说明了地壳运动带来的地形地貌的变化,也是地球上火山喷发和地震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目标】(1)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对岩石纹理的异常现象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
(2)知道地壳运动构造着地球的地表形态,也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3)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假设,并形成新的认知。
地壳变动成因及地形变化的探究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地壳变动成因及地形变化的探究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壳变动的基本概念及成因。
2. 使学生掌握地形变化的原因及特点。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地壳变动的成因。
2. 地形变化的原因及特点。
教学难点:1. 地壳内部构造的理解。
2. 地形变化的复杂性。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变化的原因。
2. 讲解地壳变动的成因:1) 地壳的组成及结构:地球的地壳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受到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发生变形。
2) 地壳变动的类型:地壳变动主要包括板块运动、地壳抬升、地壳下沉、地震等。
3) 地壳变动的成因:地球内部的热力作用、地球板块的运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等。
3. 讲解地形变化的原因及特点:1) 地形变化的原因:地壳变动、外力作用(如风化、侵蚀、沉积、固结等)。
2) 地形变化的特点:地形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具有地域性、周期性、阶段性等特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地壳变动和地形变化之间的关系。
2. 探究活动:分组讨论地壳变动和地形变化在实际例子中的表现,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分析。
3. 分享成果:各组汇报分析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4. 总结提升:总结地壳变动和地形变化的主要成因及特点,强调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地壳变动和地形变化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后思考并回答。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地壳变动和地形变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分析问题、表达能力等。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中分析地壳变动和地形变化的成因及特点。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5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课时教法分析(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
●课标解读1.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和类型。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及地质构造的成因。
教学方案设计(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水滴石穿、沧海桑田”,你知道是什么力量在主导着大自然的这些变化么?导入新课——地质作用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教学地位分析本节为“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是大气和水之后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另外一个因素——地貌。
在地理环境中,地貌对地表物质和能量起着再分配的作用,对地表其他要素也有重要影响。
本课时知识在高考中命题率也较高,考查形式主要以地质构造图和地貌图为载体,结合人类活动,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判读、内力作用过程与环节、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53,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地质作用”,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53-5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并完成【思考交流】2。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问题导思】1、2、3、4。
步骤6: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步骤5: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和【当堂双基达标】,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情况。
←步骤4:教师通过【例】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55图2-2-8的解读,讲解“探究地质构造及意义”,总结方法规律。
1.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和类型。
1.岩浆活动(重点)。
2.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
3.理解火山、褶皱山、块状山地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
2.地壳运动(重难点)。
课前自主导学地质作用1.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024年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4.4地壳运动 (教案)
小结:地壳运动构造着地球的地表形态。地壳运动也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五、练一练
一、我会选
1.地壳中岩石发生断裂形成断层,当断层处的岩石相互碰撞或摩擦时,就会发生( )。
A.岩石风化 B.地震 C.火山喷发
2.下列现象与地壳运动无关的是( )。
A.火山喷发 B.地震 C.四季变化
为什么有的沉积岩的纹理会倾斜甚至扭曲?
组织学生观察沉积岩纹理的不同,引导学生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二、聚焦问题,作出假设(预设5分钟)
以沉积岩纹理异常的现ຫໍສະໝຸດ 引出探究问题,引导孩子利用自身经验及科学资料进行推测,从事物的结构及相关系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学生说出个人猜想时要求其说明理由,锻炼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和实证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地壳运动构造着地球的地表形态,也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假设,并形成新的认知。
3.科学家推测喜马拉雅山脉曾经是海洋的依据是( )。
A.喜马拉雅山上有很多珍稀野生动植物
B.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大量古海洋生物的化石
C.喜马拉雅山峰海拔很高
二、我会判
1.地壳运动不仅会形成山脉,还会形成海沟。 ( )
2.地壳运动不会给地表造成破坏。( )
3.岩层在地壳运动中受挤压而发生弯曲形成褶皱。( )
教学 难点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地壳运动
实战演练巩固提高
读图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4~5题。(13年春) 4.甲、乙、丙、丁中表示岩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 —— 冷却凝固 三大类岩石间的相 B. ② —— 外力作用 互转化过程 C. ③ —— 重熔再生 D. ④ —— 变质作用 读图2“桂林景观图”,完成6~7题。(13年春) 6.形成图示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外力作用及其与地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表形态的关系 C.冰川搬运 D.海浪堆积 7.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气候干冷 B.地表崎岖 C.植被稀疏 D.径流稀少
2013年10月18日
地质作用(内力、外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课标、考纲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
课程 标准 具体要求 (行为动词:强调参与) 教学活动 建议
会考内容标准
高考 要求
造成地 表形态 变化的 内外力 因素
结合 说出内力和外力作用的能 查找资料, (1)说出板块构造学说 实例, 量来源、主要形式及其内 了解北京 的主要内容(Ⅰ) 分析 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的燕山形 (2)说明板块运动对地 造成 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 成与变化 表的影响(Ⅱ) 地表 内容。 的原因; (3)分析褶皱、断层及 形态 结合六大板块示意图说出 或了解永 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变化 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定河流域 (Ⅱ) 的内、 的变化, (4)说明流水、风、冰 运用相关示意图分析褶皱、 外力 对照地壳 川等所产生的外力作用 断层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因素 物质循环 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 示意图分 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 析其变化 (Ⅱ) 态的影响 (5)分析内力作用与外 的原因 力作用的关系(Ⅱ)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壳的概念及其组成。
2. 使学生掌握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3. 让学生了解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壳的概念及其组成2. 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3. 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地壳运动产生的原因及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具体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实例。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地壳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3.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地壳运动的兴趣。
2. 讲解地壳的概念及其组成:介绍地壳的定义,解释地壳的组成和结构。
3. 讲解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讲解板块构造学说,介绍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如断裂、挤压、拉伸等)和特点。
4. 分析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地壳运动对地形、气候、生物等方面的影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地壳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完成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地壳概念和组成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以改进教学方法。
2. 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解方式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地壳运动和变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地球仪:用于展示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
3. 参考书籍:提供地壳运动和变化的详细信息。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提高课堂互动性。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一、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理解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的相对应的地貌。
【能力目标】通过读图,学生能够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并利用地质构造的特点指导生产实践;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够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近几年各地频发的自然灾害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地质作用的概念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判断方法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指导作用2.教学难点读图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区分褶皱和断层、背斜成山和向斜成谷。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法运用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问导学法。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喜马拉雅山上海洋生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在许多万年之前,喜马拉雅山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这个地区的海底抬升成为陆地,地表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生活动:你还能举一些反映地壳运动或者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例子吗教师提问:那么,地壳为何会运动、地表形态为什么会不断的发生变化?运动和变化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从而引入地质作用的教学。
一、地质作用[探究活动1]向学生展示各种类型的地表形态图片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地貌的成因。
1、概念地质作用: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火山喷发:内力作用黄土高原:风蚀和水蚀地震灾害:内力作用虎跳峡:水蚀,切割石钟乳:水的侵蚀沙丘:风蚀[思考与讨论]你知道刚才图片中的那些地表形态的直接成因吗?请将讨论后的结果写在黑板上。
请再列举些其他地表形态的实例。
《第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教学设计(江西省市级优课)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探究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课程标准对本节提出的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要求的重点识别各种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理解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本节内容杂、知识多、容量大、基础性强,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视频、景观图和示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说明,同时强调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的理解比较困难。
2.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本课以图片、动画、实验、参观、搜集资料等形式展示,并配以丰富的色彩,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本课的知识网络清晰、容量大、教学设计贴近教材,并有一定的拓展和扩充,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
4.本节内容是完成了内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之后进行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学习难度不大。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
2.理解外力在地表形态形成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识别常见外力作用塑造的地貌。
(二)过程与方法1.以流水和风为例,通过模拟实验、动画演示等方法,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学会利用景观图和示意图来比较说明不同陆地环境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参与模拟实验、观看微课、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鉴赏美丽地貌景观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2.通过认识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树立整体观和联系观。
教学重点:以流水和风为例分析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难点:根据景观图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四、教学方法1.微课教学。
用微课讲解温差引起的岩石风化,生动直观。
2.模拟实验法,使学生直观的掌握流水作用的形式及流水地貌的成因。
3.动画演示法,通过演示使学生直观认识外力作用。
4.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一起去翠微峰考察翠微峰丹霞地貌的成因。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2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2
课标解读: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2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原有基础知识:地貌的概念、地球的内部圈层知识、火山地震分布知识、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为木节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
木节在前而学习了大气和水的有关知识后,接着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另一个组成要素一--地貌。
地貌的形成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影响,
是地壳运动和变化的结果。
与前两节一样,本节教科书从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并以此为主线,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理解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
解地质构造的主耍类型及其形成的相对应的地貌;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2:通过读图,学生能够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并能利用地质构造的规律去指导生产实践;能够自己学会分析内、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通过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的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
1、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
三、教学难点
内力、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比较法;读图分析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小结:地壳形成以来在岩浆活动、地壳物质、变质作用、地震等内力作用下,使地壳隆起、凹陷、褶皱、断裂形成高山或盆地,塑造地表原始形态
(第2课时)
六、板书设计:
一、地质作用: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岩浆活动:
2、地壳运动:升降运动、水平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了解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的相对应的地貌;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阅图,学生能够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并能利用地质构造的规律去指导生产实践;通过阅图,学生能够自已学会分析内力、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够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地理现象。
德育情感目标:通过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的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学生科学美的观念。
教学重点: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貌的影响;教学难点:读图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比较法;读图分析讨论法;有条件的地方到野外实地考察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问题引入: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在山上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喜马拉雅山上海洋生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在许多万年之前,喜马拉雅山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这个地区的海底抬升成为陆地,地表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生活动:你还能举一些反映地壳运动或者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例子吗?教师提问:那么,地壳为何会运动、地表形态为什么会不断的发生变化?运动和变化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从而引入地质作用的教学。
(板书:一、地质作用:)(板书:1、地质作用的含义:)教师讲解:我们把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地质作用。
及时检测: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的是: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B、大寨梯田C、岩层的断裂、错位D、荷兰的围海造田E、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板书:2、地质作用的分类:)教师讲解: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列表如下,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表:学生思考回答:(1)二千万年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约2万米,可珠峰海拔只有8848.13米,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地壳抬升的同时,外力作用就不停地影响。
(2)黄河每年将16亿吨泥沙输往下游,大部分注入渤海,可是千百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又是为什么?学生回答:这是渤海地区地壳不断下沉的结果。
教师总结: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内力作用一般起主导作用。
但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有差异的。
(板书: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板书:1、岩浆活动:)教师讲解:课件展示一些有关火山活动的图片或视频片断,让学生感受岩浆活动的特点。
然后提出下列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1)岩浆活动与火山喷发是一回事吗?(不是一回事)(2)岩浆活动的结果形成了哪种岩石?(岩浆岩)(3)根据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以及我们的经验,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有什么样的影响?(火山湖、火山岛、火山锥地形)课件展示下面的例子:(1)有句成语叫“稳如泰山”。
其实泰山并不稳,泰山每年都在以极小的速度上升。
(2)“地球上最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是非洲大陆“一分为二”产生新大洋的序幕。
这里地壳下面的地幔物质上升分流,使得地壳水平张裂而形成为裂谷。
它的张裂速度似乎很慢,近二百万年以来的平均扩张速度每年2~5厘米。
尽管如此,它的北段已经裂开为一道窄海(红海)。
照此下去,1亿年以后新的大洋将会在这里产生。
教师提问:上面两个例子说明了内力作用的哪种形式?两个例子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地壳运动;其中,第一个例子是指地壳运动中的升降运动;第二个例子是指地壳运动中的水平运动。
(板书:2、地壳运动:升降运动、水平运动)教师讲解:地壳运动常常在地壳中留下“足迹”,叫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有力证据。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
(动画演示褶皱的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褶皱(背斜、向斜)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
但有时会出现地形倒置的形象,即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可以动画演示地形倒置形象) (动画演示断层的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断层(地垒、地堑)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在地貌上,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如华山、庐山等;地堑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我国的渭河、汾河谷地等。
理论联系实际:课件展示下列图片,让学生讨论地质构造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
A B C(1)利用物理学中的比重知识,分析讨论:为什么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2)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当中积累了许多找水的经验,例如“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3)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如果在C图中要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遂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学生讨论略。
(板书:3、变质作用:)学生自学教材,教师作简要说明:变质作用的结果是形成了变质岩,如我们家庭装修用的大理岩即为一种典型的变质岩。
课件展示一些地震造成的危害图片、地震分布图,引入地震教学:(板书:4、地震:)教师提问:地震是怎样产生的?地震主要有哪些类型?学生答:略。
教师提问:从地震分布图上看,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这样分布?我国的地震多吗?教师补充:世界上大部分地震与地质构造有关,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不稳定,容易出现地震,从图上可以看出,地震带正是处在板块交界处,尤其是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最主要的地震带。
我国由于靠近板块交界处,所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承转:有人说,内力作用为地表形态的形成提供了“粗毛坯”,而外力作用则是一位雕塑家,不断地把“粗毛坯”精雕细刻成千姿百态的形态。
为什么这样说呢?(板书: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课件展示“外力作用的杰作”系列图片:在播放每幅图片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每幅图片是由什么外力作用形成的,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1、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作用。
结果是:使岩石破碎,形成风化壳。
2、流水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瀑布、岩溶地貌、峡谷等地表形态。
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冲积岛等地表形态。
风力侵蚀作用:风蚀谷地、风蚀城堡(魔鬼城)、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
3、风力作用:风力沉积作用:沙丘、黄土堆积等地貌。
知识拓展、应用: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及外力作用的特点,达到知识的深化与活学活用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可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1、黄河三角洲及河口沿岸地区,平均每年向渤海推进1.5-3公里,每年新造陆23-28平方公里。
“昨日沧海,今日桑田”在此得以实现。
试解释这种现象。
2、埃及开罗附近有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了。
其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原塔高146.58米,而现在只有138米高。
那么,是谁有那么大的能耐把金字塔削低了呢?3、我们知道,桂林山水有“甲天下”之说,那么你知道桂林山水这种地貌属于哪种地貌类型吗?这种地貌的形成主要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联系化学知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承转: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岩石圈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跟所有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的特点一样,岩石圈的组成物质也处于不停的更新循环的过程中。
(板书: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生阅读教材、并分析“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 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一说各物质循环过程发生的条件?2、 简要叙述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教师总结:① 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的结果;②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可以简要的总结为:岩浆变为各类岩石,各类岩石又变为新的岩浆的过程。
③地壳物质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
由于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很漫长,有的要经过几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
我们之所以要大力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矿藏,原因也即在此。
本节课板书设计:一、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的含义: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地质作用。
2、地质作用的分类: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岩浆活动:2、地壳运动:升降运动、水平运动褶皱:背斜常成为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
地形倒置形象:即背斜成谷地质构造类型:向斜成山。
断层: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地堑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
3、变质作用:变质作用的结果是形成了变质岩4、地震: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冲击地震、诱发地震等地震主要的分布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作用。
结果是:使岩石破碎,形成风化壳。
2、流水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瀑布、岩溶地貌、峡谷等地表形态。
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冲积岛等地表形态。
风力侵蚀作用:风蚀谷地、风蚀城堡(魔鬼城)、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
3、风力作用:风力沉积作用:沙丘、黄土堆积等地貌。
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岩浆变为各类岩石,各类岩石又变为新的岩浆的过程。
地壳物质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