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导学案湘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三节差异区域发展教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三节差异区域发展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1.3 区域发展差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4.知道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

15.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比较我国的东中西的区域发展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提高学生地理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收集我国南方北方的区域差异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学习、合作与交流。

3.通过讨论交流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及发展前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我国的区域发展,进一步明确我国的地理国情。

2.通过讨论西部大开发,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开发西部的热情。

[教学重点]1.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2.西部大开发。

[教学难点]1.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2.西部大开发。

[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

【板书】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探究活动】读图1-1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回答p14 活动1、2、3【板书】一、东、中、西差异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点拨】东部有12个省,中部有9个省,西部有10个省。

只有北京不临海。

2.东中西部差异【读图思考】看图1-13,东部地带位于我国的沿海,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最高的地带。

相比其他两个地带,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最发达、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提问:看图1-14,比较我国三个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

页 1 第)产业结构差异:全国的产业结构是二、三、一,1【点拨】(以上,其他40%而东部相对产业结构较好,二三产业比重都在。

两个带中农业所占的比重都将近20%【探究活动】看中国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在图上指出这几个工业区的位置与名称。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1.我国四大地区的划分、差异表现。

2.我国不同区域的区域差异,西部大开发的优、劣势及其影响。

3.利用区位分析理论比较区域发展差异的基本方法.一、四大地区差异1.四大地区(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具体划分错误!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或综合型产业为主以重化工业为主导,工业结构以重型工业为主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工业结构以重型工业为主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快,工业产值高,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工业化进程快,工业产值相对较低,以传统工业为主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工业产值低,以传统工业为主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较高,城市分布密度大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低,城市分布密度小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低,城市分布密度小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1.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2.区域差异 北方南方优势自然 条件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面积广阔,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跨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地区,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社会经 济条件 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发达,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存在问题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 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大力加强经济建设,同时注意环境保护1.目的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范围包括西部地带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部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3.区位分析(1)资源优势: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

(2)制约因素: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4.意义(1)缩小东西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3)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最新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2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1)

最新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2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1)
A.②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B.③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
C.④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
D.⑥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
答案 (1)C (2)C (3)A
解析 第(1)题,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受各地水热条件影响较大,另外各地的地形不同农业发展类型也不同,因此造成各地农业生产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气候和地形。第(2)题,与①区相比,③区纬度低,降水多,水热资源丰富,③区人均耕地面积、机械化水平均不如①区,两地土壤均较肥沃。第(3)题,②区属于黄淮海平原,多旱涝、盐碱,故应进行盐碱地改良,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③区位于长江中游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较充足,不必发展大棚农业。④区位于华南地区,应保护热带森林,发展特色林果业和旅游业。⑥区位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较脆弱,增加牲畜数量会造成草场超载,破坏生态环境。
答案 (1)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
(2)南方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北方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3)北方河流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南方河流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
知识点拨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南方与北方是针对东部地区而言的,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南方和北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我国东部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包括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其中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玉米等,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这条界线以南包括亚热带和热带。第2题,这种差异主要是热量条件的差异,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明显。
3.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在20世纪末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1.3 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1.3 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一节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明确区域主要的人文特征。

2.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人文特点的学习,了解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由此产生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南北差异。

3.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4.学会利用身边的地理环境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活动建议:1.小组合作: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组。

2.小组讨论:北方、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及原因。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各区域的地理特征。

3.练习巩固。

4.小结。

启示:育人为本的教学目标;从不同角度选择整合教材;展现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懂得顺应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这对将来参加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教材分析:教材用了两幅素描图,以农村生活为依据,对比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完成活动1。

教材主要从农田类型、主要农作物、作物的熟制、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工具、房屋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描述。

应该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南北方人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已经逐渐趋同。

过去人们常用“南船北马”来形容南北方主要交通工具的差异,但现在这种差别越来越小,城市生活尤其如此。

教材设计了开放的问题:你还能说出北方人和南方人有哪些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继续深入、细致的思考,强调思考过程,答案应该是开放的。

第三,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不同区域的人文活动与当地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思想的极好体现。

教材在活动课文中体现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先是通过分析人文差异的自然原因,将自然与人文特色重新组合;又用了两个小例子来进一步说明:一个例子来自于我国古代文献《周礼·考工记》,说明南方和北方的自然差异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另一例子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说明南方和北方不同的气候条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高中地理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教案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教案 湘教版必修3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教材分析:“区域”是地理学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其历史与地理学的历史一样久远。

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一部分,不是讲述具体的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是从“区域”的含义,区域间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同一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概括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并为学生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打下基础。

探究目标•了解区域的含义。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2课时)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2课时)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4课时)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4课时)备课笔记:教学内容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举例说出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通过相关资料,说明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法,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等相关概念。

2、角色扮演法,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等的旅行,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说出到上述地区旅行应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分析区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与人共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空间结构及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划分及其演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区域的主要特征知识引导:过去我们在初中学过国家和地区、各种地形区和气候区、农业区和工业区等等,这些区域形形色色,大小不一,那么,什么是区域,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1、概念师生讨论:区域的基本类型有哪些?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国家、行政区自然区域: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人文区域: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牧业区结论: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地理必修3湘教版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教学过程一)

地理必修3湘教版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教学过程一)

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设置学习情景】播放MTV《西部放歌》(视频内容为我国自然景观)。

“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黄土地的儿女跟着那太阳走,一道道岭一条条沟……神奇的西部追赶那潮流竞风流,大开发的号角在新时代吹响,神奇的西部追赶那潮头竞风流……”(优美的歌声吸引学生走进西部,激起学生对西部的好奇与向往。

)【设置学习任务】一首豪迈的《西部放歌》唱出了我国经济的腾飞,你知道西部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展示: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图。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观察、读图分析出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各自的范围。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结、转承】教师继续播放《西部放歌》片段“……一场场及时雨就像一杯杯醉人的酒,八方来支援兄弟手挽手,甩开臂膀创大业咱奋发争上游。

……”教师同时指出歌词反映的时代主题——西部大开发。

设疑: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西部大开发?【设计学习资源】多媒体展示:我国东、中、西部差异的各种图片(地形地貌、气候、矿产等资源分布、我国城市分布图、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比较图、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图、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图等)。

引导学生理解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是东、中、西部三个地带存在差异。

【设计学习任务】通过提供的地图资料及教材阅读引导学习者分组讨论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分组讨论活动。

(自然组主要针对自然因素展开,社会经济组主要针对社会经济因素展开讨论,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穿插于各组讨论,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注重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描述能力,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鼓励和肯定他们的研究成果。

)【成果展示】各组派代表陈述他们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学生风采,培养自信,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理解,教师进行适当点评,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东、中、西发展差异学案 湘教版必修3(2021年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东、中、西发展差异学案 湘教版必修3(2021年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东、中、西发展差异学案湘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东、中、西发展差异学案湘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东、中、西发展差异学案湘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东、中、西发展差异【学习目标】1.了解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经济社会特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优势特征和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区域经济差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以及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思想.3.能正确分析理解各经济地带应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本地经济。

4。

理解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及原因。

【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P13第一段,了解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划分的依据及分布.1.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划分的依据是什么?2。

读P13图1-1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布图,完成下表。

并设计图例在中国政区图上填注三大经济地带。

三大经济带东部经济带中部经济带西部经济带范围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3.我们的家乡位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中的哪一个地带?活动二:1。

阅读课本P14第一段和图1-13,了解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发展水平差异,完成下表。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发展水平差异2.阅读课本P14“产业结构差异”和图1-14,了解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产业结构差异.(1)据图1-14分析,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有何共同点? (2)据图1-14分析,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有何不同点? (3)由上述(1)、(2)两问,分析导致我国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4)完成下表。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差异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区域发展差异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3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学案导学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经济社会特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优势特征和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区域经济差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以及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思想。

3能正确分析理解各经济地带应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本地经济。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1)、三个经济区的优势特征、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2)、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2、难点:各区应如何因地制宜、互相协作、协调发展。

学习提纲
一、东、中、西部差异
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2、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1.3 区域发展差异 导学案设计(学生版)学案设计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1.3 区域发展差异 导学案设计(学生版)学案设计

1.3 区域发展差异预习案一、四大地区的差异(一)四大地区1.范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2.划分依据:、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

(二)发展差异1.产业结构差异地带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相对发达以为主导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结构以型或型产业为主以型产业为主表现出一的特征以型产业为主练习:15页活动题1、2地带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快相对工业产值较较较低工业结构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的比重相当大,产业蓬勃发展以工业为主体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低城市密度较大较小地带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时间早程度较低对外开放程度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水平;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二、南方与北方1.划分界线:_________一线。

2.区域差异南方和北方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发展优势、北方南方优势自然条件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_____广阔,森林、_____、石油、______等资源丰富跨越______带及少部分_______地区,热量丰富,_____充足,____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社会经济条件是我国主要的______地区和_____基地轻纺_和_有色金属工业_发达,__ _型经济发展迅速存在问题_ _资源不足,黄土高原______严重等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发展方向调整________、扩大 _______、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加强________经济建设,同时注意环境保护三、西部大开发1.目的:缩小_________,加速西部地区的_________发展。

2.范围:西部地带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________ ___、 __ ________、。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文档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课时2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文档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课时2

课时2美国经济发展阶段[学习目标] 1.了解美国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点。

2.了解美国工业的发展及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1.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2.经济特点: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3.区域发展状态: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二、工业化阶段1.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2.经济特点: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

3.区域发展状态: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三、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1.产业结构: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二产业。

2.经济特点: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

3.区域发展状态:处于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四、美国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地区东北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条件开发最早,煤、铁资源丰富,运输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墨西哥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科技发达、环境质量好工业部门钢铁、汽车、化学石油、宇航、飞机、电子宇航、飞机、电子主要工业中心纽约(美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芝加哥(中部地区最大城市)休斯敦(石油化工、宇航中心)旧金山(东南面的“硅谷”是微电子工业中心)、洛杉矶(西部最大城市,附近有好莱坞影城)探究点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阅读教材P9活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匹兹堡,说出它的地理位置特点。

答案匹兹堡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畔,有五大湖和大西洋庞大、便利而廉价的水运和丰富的水源,在它的附近有五大湖西部大量的铁矿和阿巴拉契亚山区丰富的煤矿。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

但为什么直到19世纪中叶,匹兹堡才逐渐成为大型钢铁基地?答案19世纪以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开发规模小,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区域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1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1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

课时1 四大地区的差异[学习目标] 1.了解四大地区的划分。

2.针对两个典型地区,学会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

1.四大地区(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2)东部地区:①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台11个省(市、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②中部地区:晋、豫、鄂、湘、皖、赣6个省区。

③西部地区:陕、甘、宁、新、内蒙古、青、渝、川、贵、云、藏、桂12个省(市、区)。

④东北地区:黑、吉、辽3省。

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1)总体特点:区域发展差异突出: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相对发达、中部地区加速发展、西部地区各方面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东部地区在转方式、调结构、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

(2)具体表现:①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但在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②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在东部地区,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然是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

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分布密度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③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尤其是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经贸合作。

思考有人说,我国四大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是造成四大地区差异的根本原因,对吗?答案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我国四大地区地带性差异是一系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自然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但不是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条件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1.读教材P15图1-13“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比较”,比较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并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答案第一产业的比重东部远小于其他三大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东部大于其他三大地区。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认识国家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①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②美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③美国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点④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特征⑤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abbabd阐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一、美国概况1.位置与领土位于西半球北美洲,“本土”北接加拿大,东临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

是典型移民国家。

2.三大地形区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中央大平原;西部:高原、山地,有落基山脉等.3.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西部太平洋沿岸气候带南北狭长分布,南部墨西哥湾沿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4.河湖河流: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纵贯中部平原,航运便利。

湖泊:五大湖由冰川作用形成。

5.农业生产-—机械化和专业化a玉米带,b小麦区,c棉花带,d乳畜带。

6.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二、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区位因素区位优势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好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平原面积广,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土壤肥沃水源有密西西比河、五大淡水湖等提供丰富的浇灌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1)首要因素: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业化起决定性的作用.(2)重要因素:交通运输条件、国家的政策与法规等.三、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高中地理 1.3 区域发展差异教案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1.3 区域发展差异教案 湘教版必修3


有丰富的活动呢!

冬季的台湾和哈尔滨的景观有很大差异,为什么会

产生这样的差异?冬季的哈尔滨会有哪些特色活动

呢?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激发学生 学习积极 性
(投影)基础层次问题
1、利用书本已 让学生对
阅读课本 20—23 页回答下列问题:
知 知 识自 主解 课本知识

基 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 答 投 影出 的问 有基本了
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 2.通过讨论交流我国西部大 3.通过讨论西部大开发,激
5.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开发的战略意义及发展前景, 发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开发
意义
提高思辨能力。
西部的热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反馈
(第一课时)
(投影图片)课本 14 页图 1—13《我国三个 导 地带经济发展比较》
教 材 分 析 及 课 标 要 求




第 一 层 次 教 学
《1.3 区域发展差异》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
教材编写思路
教材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和南方与北方地区为对象,探讨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区
域差异和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东、中、西部地区侧重分析产业 结构、工业化与城市
化、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差异;南方与北方地区重点对比分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
的差异。
以两个不同区域(如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和南方与北方地区)为例,比较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区域间的自然条件差异可从地理位置的比较开始,探寻形成气候差异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学案湘教版必修3(2021年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学案湘教版必修3(2021年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学案湘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学案湘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南方与北方的差异学案湘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一、考点突破1。

了解南方与北方的划分和范围,掌握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2。

了解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3. 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

难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一、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我国的南方与北方是针对东部地区而言的,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

无论是自然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形多样,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还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草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对外开放对外开放较晚,开放程度低对外开放较早,开放程度高限制性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面临问题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任务紧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二、西部大开发1。

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 目的: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3. 范围:“10+2+3":“10”指的是西部地带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指中部地带的内蒙古和东部地带的广西两个自治区;“3"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2区域发展阶段学案湘教版必修3(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2区域发展阶段学案湘教版必修3(2021学年)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2区域发展阶段学案湘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2 区域发展阶段学案湘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2 区域发展阶段学案湘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3。

1.2 区域发展阶段题目 3.1.2区域发展阶段第1课时学习目标1。

说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及发展趋势.2。

通过对区域三大发展阶段的学习,能够分析某区域的三大发展阶段的特点。

3.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学习疑问学生填写学习建议学生填写【相关知识点回顾】1、城市化过程、衡量标志、问题、解决措施。

2、人地关系思想的转变。

【知识转接】1、某国家、地区、城市发展的过程。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1.衡量指标(1)常用指标:①、人均国民收入、②等。

(2)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包括预期寿命、③、速发展的趋势.劳动力开始由⑮向⑯和⑰大规模转移。

(2)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⑱增长态势。

(3)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⑲ ,整个区域处于⑳发展状态。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21型和错误!型全面升级,第错误!(1)加工制造业向○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

(2)错误!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现代化的错误!网络和错误!网络逐步形成。

(3)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错误!,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错误!。

高一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导学案(湘教版必修3)

高一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导学案(湘教版必修3)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学案导学1、区域的主要特征①区域的概念(a)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式、范围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

②区域的基本特征(b)基本特征:⑴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⑵区域内部表现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⑶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是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的空间结构①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及类型(a)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一般,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面和网络四种形式组成。

类型: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和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②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c)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就会引起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这些产业和事物的变化也是引起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

3、区域产业结构①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a)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②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a)第一产业是广义上的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①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②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b)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不高,以传统农业为主。

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西北地区
通过读图,提取信息,掌握西北概况,对西北地区温故而知新。

图 1 西北地区概况
读图1“西北地区概况”,结合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完成1-5题。

1.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并写出主要的地形单元。

2.描述西北地区河流的特点。

3.写出西北地区主要的铁路线,并指出分布特点。

4.举例说明西北地区主要的工业城市及其主导工业部门。

5.举例说明西北地区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图 2西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3西北地区地带性植被分布
读图2和图3,并在此基础上完成6-7题。

6.描述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和植被的变化,指出该变化反映出什么样的地域分异规律?
7.西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自主学习案】答案
1.位置与范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古长城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大的地形单元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2.河流稀少而短小,多为内流河。

3.包兰线(包头--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南疆线(乌鲁木齐--喀什)、北疆线(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分布特点:多沿绿洲、河谷延伸。

4.包头的钢铁工业、克拉玛依的石油加工业、金昌的有色冶金工业、银川的毛纺织工业… 5.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北通道。

6.年平均降水量从东部400mm左右向西减少到200mm、50mm以下;地带性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荒漠。

反映了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7.土地荒漠化。

西北地区——【课堂探究案】
【知识目标】1.明确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

2.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生产。

3.通过宁夏沙坡头土地荒漠化治理,探寻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

【能力目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描述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目标1 明确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
以新疆为例,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把正确的描述内容填到相应空格内。

目标2 分析农业生产
读西北地区种植业分布图,说出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并指明水源。

【案例一】 新疆天山牧场
2013年6月21日,新疆天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主要因为天山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最
佳典范,尤其是天山北坡,自然带的垂直带谱更丰富。

在新疆,天山牧场为垂直牧场。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

牧民们转场时,带着帐篷和生活用品长途跋涉,沿着世世代代踩踏出来的牧道,将牲畜赶往不同海拔的牧场,逐水草而居。

天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天山山地牧场转场示意图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四季牧场,分别说出他们的季节。

(3)简要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

【案例二】新疆库尔勒长绒棉
国界
未定国界40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

近年来,新疆的植棉技术出现了很大进展,尤其是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使棉花生产技术水平逐年提高。

库尔勒所产棉花,品质尤佳,其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

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西北地区区域特征,评价库尔勒种植棉花的区位条件。

库尔勒位置图
目标3通过宁夏沙坡头土地荒漠化治理,探寻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
【案例三】宁夏沙坡头枸杞种植与荒漠化治理
2017年6月17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的主题是“干旱和水资源短缺”。

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利国惠民”,国家林业局倡议:人人参与防治荒漠化,共建绿色美丽家园!
宁夏机关干部深入实地,在中卫县沙坡头与当地农民一起扎草方格,固定流动沙丘;政府还从土地适宜性出发,规定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正逐步好转。

宁夏有65%的国土面积受到荒漠化的威胁,枸杞因抗旱、耐盐碱,适应性很强,并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成为治理荒漠化土地的优势树种。

勤劳的沙坡头人民因地制宜,大量种植枸杞,并且采用滴灌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缓解了因水资源利用不当带来的荒漠化问题。

新康元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拥有10万亩枸杞基地,雇佣5000名农民进行生产,其中农民马汉启全家3口人,承包了公司的4亩地,依靠种植和采摘枸杞,劳务纯收入9160元,家庭收入增长十分迅速,实现了企业与农民的“双赢”。

类似的公司还有不少,在这些龙头企业带动下,“红宝”枸杞成为宁夏的特色产业,形成了“种植—加工—深加工”的产业链,很多贫困地区依靠枸杞特色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1)结合材料,提取宁夏沙坡头在治理荒漠化中采取的措施。

(2)宁夏的枸杞产业,带来了哪些效益?(提示: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