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方法
一种自航水雷障碍毁伤舰船概率计算方法
一种自航水雷障碍毁伤舰船概率计算方法
一种自航水雷障碍毁伤舰船概率计算方法可以采用下面的步骤:
1. 首先确定自航水雷障碍的分布规律和数量,包括水雷的种类、密度和分布范围等。
一般可以根据历史资料、情报信息、实地勘查等多种渠道获得相关数据。
2. 然后根据舰船类型、排水量、航速、综合电子对抗能力和船体结构等因素,确定舰船面临自航水雷障碍时的脆弱程度和防御能力等关键参数,包括包括侧面积、概率值、射线长度等。
3. 接着利用数学统计方法,结合经验公式和水雷爆炸物理特性等因素,计算出水雷爆炸时对舰船造成的损伤程度和概率值。
4. 最后根据上述数据和公式,进行数值模拟和概率分析,得出自航水雷障碍对特定舰船的毁伤几率和程度等关键参数。
综上,这种自航水雷障碍毁伤舰船概率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军事指挥部门和研究单位进行有效军事规划和科学研究,为舰船安全风险评估和战略决策提供重要支持。
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量化分析
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量化分析1. 引言鱼雷是一种常见的水下武器,具有杀伤力强、射程远、难以被探测等特点。
因此,鱼雷被广泛用于水下战争中。
为了更好地评估鱼雷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可以进行量化分析。
本文介绍如何对鱼雷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进行量化分析。
2. 量化分析的方法2.1 任务时间鱼雷作战的首要任务是击中目标。
因此,任务完成时间可以作为评估鱼雷作战效能的重要指标。
任务完成时间越短,鱼雷作战效能就越高。
2.2 命中率命中率是评估鱼雷作战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命中率越高,鱼雷作战效能就越高。
命中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命中率 = \\frac{击中目标的鱼雷数量}{发射的鱼雷数量} \\times 100\\% $$2.3 射程射程是评估鱼雷作战效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射程越远,鱼雷作战效能就越高。
射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射程=发射鱼雷的最远距离2.4 装填时间装填时间是指在一次作战中,从发射一枚鱼雷到再次发射鱼雷所需的时间。
装填时间越短,鱼雷作战效能就越高。
2.5 武器系统的稳定性武器系统的稳定性是评估鱼雷作战效能的重要因素。
如果武器系统不稳定,就难以发射出有效的鱼雷。
因此,武器系统的稳定性越高,鱼雷作战效能就越高。
3. 鱼雷武器系统实例下面以某水下武器系统为例,演示如何对鱼雷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进行量化分析。
该武器系统具有5枚鱼雷,并能在2秒内再次发射鱼雷,发射距离为500米。
根据该武器系统的实际情况,可以评估其作战效能。
3.1 任务时间该武器系统一次作战时间为382秒,共发射了5枚鱼雷,且每次发射之间需要2秒的装填时间。
因此,每次作战共需384秒才能发射完全部的5枚鱼雷。
3.2 命中率在该武器系统的一次作战中,共有3枚鱼雷击中了目标。
因此,命中率为:$$ 命中率 = \\frac{3}{5} \\times 100\\% = 60\\% $$3.3 射程该武器系统的鱼雷发射距离为500米,因此其射程为500米。
火箭助飞鱼雷对潜攻击效能评估分析
发展方向之一。目 前国内对火箭助飞鱼雷的对潜攻 击效能评估研究较少, 本文利用经典的 W EA 方 S IC
法分析了火箭助飞鱼雷对潜攻击的效能评 估体系, 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及研究方法。
徐海刚 徐清华
广州 503 ) 140
( 海军兵种指挥学 院
摘 要 利用经典的WSIC EA 方法 , 详细分析火箭助飞鱼雷对潜攻击的效能评估体系, 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及研究方
法 , 得出几 点启 示。研 究结 果将对火箭助飞鱼 雷对潜 攻击效能仿真的研究有 比较强 的理论指导意 义。 最后 关键词 火箭助 飞鱼雷 ; 攻击效能 ; 评估分析
1 引言
火箭助飞鱼雷兼 备了导弹和鱼雷的优点, 即可 弥补管装鱼雷航程的不足, 又可弥补机载鱼雷安全
箭助飞鱼雷入水后变为声 自导鱼雷对潜实施搜索、 跟踪定位 ; 给定 目标潜艇运动的航 向、 航速和航深 , 火箭助飞鱼雷的发射平 台在预定 海域游猎或阵地 伏击, 标潜艇等速直航进入火箭助飞鱼雷发射平 目 台搜索域 , 鱼雷发射平 台优先发现 目标潜艇 , 继而 进行 目 标潜艇运动要素、 发射阵位和射击参数的解 算, 并机动接敌 占领火箭助飞鱼雷发射阵位 , 在此 过程 中不考虑 目标潜艇对 火箭助 飞鱼雷发射平台 的探测系统进行任何的对抗 干扰 , 也不考虑目标对 鱼雷发射平台的主动搜索及武器攻击 ; 目标潜艇一
Ke D at um r emsi , pr oa e eteesear/ n yW —s n —sb an i l oea nl fc vns,v ao ad i i se i t i h tn
Cls ll e T 6 5 aslll r J3 lib S
鱼雷近场爆炸复杂载荷及对舰船毁伤模式
第42卷第4期兵工学报Vol.42No.4 2021年4月ACTA ARMAMENTARII Apr.2021鱼雷近场爆炸复杂载荷及对舰船毁伤模式刘文思,陆越,周庆飞,程素秋(91439部队,辽宁大连116041)摘要:为科学评估鱼雷水下爆炸对舰船毁伤效能,基于非线性显式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 建立近边界水下爆炸数值分析模型。
将近自由液面边界条件下的爆炸载荷计算结果与文献]6]经验公式及文献[17]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所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法能较好地反映近场水下爆炸的冲击波压力及多次气泡脉动过程。
利用该技术构建与实战边界条件贴近的数值仿真模型,计算并分析多工况下鱼雷近场爆炸对舰船的毁伤模式。
研究结果表明:近场不同边界条件对水下爆炸气泡脉动载荷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工况下冲击波、气泡脉动及水射流载荷与舰船结构存在复杂的耦合作用;鱼雷在近场不同工况下对舰船的作用展现出了不同的能量输出结构,与舰船最终的毁伤模式密切相关,且存在最优爆距使鱼雷作用于舰船的总能量最大。
关键词:鱼雷;水下爆炸;近场边界;流体与固体耦合;毁伤评估中图分类号:O383+.3;TJ63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1093(2021)04-0842-09DOI:10.3969/j.issn.1000-1093.2021.04.018Complex Load of Torpedo Near-field Explosion andIts Damage Mode to ShipsLIU Wensi,LU Yue,ZHOU Qingfei,CHENG Suqiu(Unit91439of PLA,Dalian116041,Liaoning,China)Abstract:A numerical analysis model of near-boundary underwater explosion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nonlinear explicit dynamic analysis software LS-DYNA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damage efficiency of torpedo underwater explosion to ships.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explosion load under near-free liquid surface boundary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empirical formulas in Ref.[6]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Ref.[17],verifying that the propose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can well reflect the shock wave pressure of the near-field underwater explosion and the multiple bubble pulsation processes.The technology is used to build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close to the actual combat boundary conditions,and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damage mode of the torpedo near-field explosion to the ship under multiple condi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in the near field hav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pulsating load of underwater explosion bubbles.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shock wave,bubble pulsation and water jet load have complex coupling effects with ship structure.The effect of torpedo on the ship in the near fiel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shows different energy output structures,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inal damage mode of ship,and there is an optimal detonation distance to maximize the total energy of torpedo acting on the ship.Keywords:torpedo;underwater explosion;near field boundary;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damage assessment收稿日期:2020-05-01基金项目:全军毁伤效能评估能力建设重点项目(2021年)作者简介:刘文思(1985—),男,工程师,博士。
反鱼雷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反鱼雷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徐皓;康凤举;李丹【摘要】为实现反鱼雷鱼雷武器系统(Anti-Torpedo Torpedo Weapon System,ATTWS)作战效能评估,根据ATTWS的特点,建立了ATTWS作战效能评估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云理论的评估方法,利用云模型和转换函数对评估指标进行分析,提出用加权偏离域表示ATTWS状态,并评估ATTWS作战效能。
算例及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较好地解决了ATTWS作战效能评估中的问题。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for the Anti-Torpedo Torpedo Weapon System (ATTWS), conside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TWS, the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ATTWS is established, and an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cloud theory is proposed. The evaluation indexes are analyzed with the cloud model and the transition functions, and the weighting deviation interval is proposed to represent the state of the ATTWS and evaluate the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for the ATTWS. An example is give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and well solves the problems during the progress of the operational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for the ATTWS.【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6页(P265-270)【关键词】反鱼雷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云理论【作者】徐皓;康凤举;李丹【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西安 710072; 水下信息处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西安 710072; 水下信息处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7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630随着鱼雷技术的发展和性能的不断提高,鱼雷成为众矢之的,反鱼雷成为海战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海洋环境对舰载鱼雷效能的影响评估_徐勇
4. 1 信息扩散原理及其运用 设 W = { W1 W 2 , Wn } 是知识样本, L 是
基础论域, 记 W i 的观 测值为 l i 。再设 x = U( l l i ) , 则当 W 非完备时, 存在函数 L( x ) , 使 li 获得的
量值为 1 的信息可按 L( x ) 的量值扩散到 l 上去。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 ry of info rmatio n diffusion estimation, the aut ho r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 f shipborne tor pedo in mar ine environment. T he in- o ut funct ion ident ify mo del based on the testing data o f to rpedo is established, w ith the mo del, the fuzzy inferential relat ion betw een efficiency of to rpedo and ma rine env iro nment factor s is founded, the marine env iro nment includes seawater temper ature, surf , ocean cur rent , inter nal wav es and so on.
( x2 , y 2 ) , ,( xn , y n ) } 。由于鱼雷射击试验的次数 有限, 样本 X 是非完备的, 并不能反映该种舰载鱼 雷在不同海洋环境条件下射击的总体情况, 样本 X 中的每组实验数据是散布在输入- 输出论域空间上
基于层次体系的水文环境影响舰载鱼雷作战效能评估
法捕获目标或丢失目标的现象。这表明水文环境
本文拟通过采用层次体系分析的方法,建立鱼雷作
对舰载鱼雷作战使用将具有较大的影响,是否能够
战效能的层次结构,由此使用灰色关联方法就水文
有效评估水文环境对鱼雷作战效能的影响,将是决
环境对鱼雷作战效能的影响进行一级评估,使用模
∗
收稿日期:2019 年 9 月 17 日,修回日期:2019 年 10 月 25 日
作者简介:刘棱,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水声与水声对抗。初磊,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水下平台作战。
2020 年第 3 期
117
舰 船 电 子 工 程
糊向量方法对鱼雷作战效能进行二级评估,从而实
现对舰载鱼雷综合作战效能的评估目标。
2
效能评估模型的层级结构
2.1
评估方法选择
图2
使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鱼雷作战效能进行层
tiveness.
Key Words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torpedo attack,hydrological environment,multi-layer system,grey correlation
Class Number
1
E925.23
引言
定反潜作战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分析水文环
较为复杂事物的重要途径;灰色关联评估法可利用
流、透明度、海浪等,要素的垂直分布情况会直接影
收集的各类数据,提高对鱼雷评估的精确度;模糊
响鱼雷的探测与攻击效果,例如,当鱼雷处于声影
向量评估法既可根据任务类型、目标的不同,又可
区内时,会大大降低鱼雷的探测距离,从而出现无
基于专家经验值,形成较为有效的综合评估结论。
一种自航水雷障碍毁伤舰船概率计算方法
一种自航水雷障碍毁伤舰船概率计算方法
为了有效评估一种自航水雷障碍对舰船的毁伤概率,我们可以采用如下计算方法。
首先,需要确定水雷的作用半径、触发方式和杀伤效能。
作用半径是指水雷的有效杀伤范围,在水雷爆炸时可以对舰船造成损伤或摧毁;触发方式是指水雷被触发时的引爆方式,可以是接触、磁性、压力等;杀伤效能是指水雷对舰船造成损伤或摧毁的能力,包括破片、冲击波、火焰等。
然后,需要确定目标舰船的船型、尺寸、装甲情况以及避雷装置等情况。
船型和尺寸决定了目标舰船的抗击打能力和受攻击部位的数量和位置;装甲情况可以影响水雷对目标舰船造成的杀伤效能,例如坚固的舰壳可以减少水雷碎片的杀伤效应;避雷装置可以降低目标舰船在水雷危险区域内被触发的概率。
最后,将水雷和目标舰船的相关参数输入计算模型中,可以得出水雷对目标舰船的毁伤概率。
为了提高计算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模拟计算,考虑不同的水雷触发情况、目标舰船受攻击部位、避雷装置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
综上所述,通过对水雷和目标舰船的相关参数进行量化评估,在合理的计算模型中进行多次模拟计算,可以得出一种自航水雷障碍对舰船的毁伤概率,为舰船安全和避雷防护提供重要参考。
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价方法
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方法李兵,房毅,杨光(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辽宁大连 116041)摘要:在武器毁伤效能评估层次研究框架分析的基础上,对于爆破型鱼雷对典型水面舰艇目标的交汇条件计算、物理毁伤评估、功能毁伤评估及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的综合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可为其他型号武器装备对系统目标的毁伤效能评估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鱼雷;水面舰艇;毁伤效能;效能评估武器装备作战效能是指武器装备及其组合在作战运用中所具备的作战能力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军事效益,主要包括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工作可靠性、制导性能和毁伤能力等,其中毁伤效能是武器装备对目标毁伤能力与毁伤效果的量度,作为武器装备的终点作用目标和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效能指标,对于武器的毁伤效能评估方法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毁伤效能是战斗部对目标毁伤能力与毁伤效果的量度,是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前提下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能力[1]。
对于功能结构单一的典型目标,通常可直接用目标物理毁伤程度(如毁伤面积、子目标毁伤数量)来代替目标功能损伤程度。
而作为鱼雷攻击的典型目标——水面舰艇,它是由一系列部件组成的,是由多类型、多层次、多用途的子目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可认为是一种系统目标。
对系统目标的毁伤评估通常采用二种方法:一种是将系统目标离散成较为典型的点、线、面等子目标,用AHP、模糊综合评判法或专家评估法[2-3]对各个子目标赋予权值,加权得到目标系统的整体毁伤效果;另一种方法是根据目标功能分析构建毁伤评估指标体系对目标进行综合评估。
但上述二种方法并未明确地区分目标的物理毁伤、功能损伤以及作战效能损伤三者的差异和联系,无法准确、系统地描述武器装备的毁伤效能。
作者在武器毁伤效能评估层次研究框架分析的基础上,对爆破型鱼雷对典型水面舰艇目标的命中概率计算、物理毁伤评估、功能毁伤评估方法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的综合评估方法,可为武器装备对系统目标的毁伤效能评估提供参考。
22586711_反舰鱼雷毁伤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第28卷第5期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Vol.28No.52020年10月JOURNAL OF UNMANNED UNDERSEA SYSTEMS Oct. 2020收稿日期: 2019-03-26; 修回日期: 2019-08-20.作者简介: 李洪涛(1966-), 男, 硕士,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武器装备、水下爆炸冲击试验与测量工作.[引用格式] 李洪涛, 奚慧巍, 李佳橦. 反舰鱼雷毁伤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0, 28(6): 571-576.反舰鱼雷毁伤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李洪涛, 奚慧巍, 李佳橦(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 辽宁 大连, 116041)摘 要: 反舰鱼雷毁伤效能主要取决于战斗部、目标、鱼雷与目标交会条件三大因素。
为了评估毁伤效能, 需建立毁伤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文中从反舰鱼雷接触爆炸和近距离非接触爆炸毁伤机理入手, 研究爆炸和水域环境、战斗部和装药, 以及目标舰船等对爆炸威力的影响, 确定爆炸威力指标; 研究爆炸部位、爆炸距离、爆炸深度和攻击角度等对目标毁伤的影响, 确定雷目交会条件指标; 研究舰船总体参数、船体材料、防护结构和抗沉性等对舰船生命力的影响, 确定舰船结构易损性指标; 从而构建基于战斗部爆炸威力-雷目交会条件-舰船结构易损性的毁伤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 反舰鱼雷; 毁伤效能; 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 TJ630; TQ5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3920(2020)05-0571-06 DOI: 10.11993/j.issn.2096-3920.2020.05.014Anti-ship Torpedo Damag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index SystemLI Hong-tao , XI Hui-wei , LI Jia-tong(91439th Unit,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Dalian 116041, China)Abstract: The damage effectiveness of an anti-ship torpedo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ree factors: warhead, target, and torpedo and target encounter conditions. 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damage effectiveness based on the damage mechanism of contact explosion and close-range non-contact explosion for anti-ship torpedoes, the effects of explosion, water environment, warhead, charge, and target ship on explosive power are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explosive power index. Subsequently, the effects of explosion site, explosion distance, depth of attack, and impact angle on target damage are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torpedo and target intersection condition index. Finally, the effects of ship hull parameters, hull material, protection structure, and anti-sinking property on ship survivability are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vulnerability index of ship structure.Keywords: anti-ship torpedo; damage effectiveness; index system0 引言反舰鱼雷一般指由潜艇发射、以各型水面舰艇为主要打击目标的爆破型战斗部鱼雷, 以接触爆炸或近距离非接触爆炸为毁伤模式, 以冲击波、爆轰产物、气泡脉动压力波等为毁伤元素。
基于工作完成度的鱼水雷武器修理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基于工作完成度的鱼水雷武器修理能力评估方法研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先进武器的广泛运用,各种鱼雷、水雷和航母等海上军事装备成为了军事舞台上的重头戏。
而这些军事装备的修理工作也日益复杂,需要有科学的评估方法来检测其修理的能力与水平。
本文基于工作完成度的考核方法,研究了一种鱼水雷武器修理能力的评估方法。
首先,评估人员应该充分了解鱼水雷武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常见故障和修理的常规措施。
通过对飞行器外观、引擎和导航等方面的检测,确定积累有关信息和记录可用于评估,以便对鱼水雷武器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评估。
其次,评估人员应该制定评估计划,拟定评估标准,并根据该标准对鱼水雷武器进行分类和编码。
通过对武器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维修区域、使用年限等数据的收集,并对其进行排序,以便为后续的鱼水雷武器的维护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接下来,评估人员应该通过实际操作来测试各种通用或不同型号的鱼水雷武器的修理能力和水平。
在此过程中,评估人员应该密切关注它们的处理速度,以及维修的效果和质量。
同时,他们应该密切关注评估数据的正确性和精确性,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最后,根据评估结果,评估人员应该制定出一份详细的修理维护报告,并对其进行跟踪和分析。
通过分析结果,快速解决碰到的各种问题,以确保鱼水雷武器的维护和修理工作得以更加有效的进行。
总之,鱼水雷武器修理能力评估是一项复杂而又极其重要的任务,需要有经验且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评估。
基于工作完成度的考核方法为鱼水雷武器修理能力的评估提供了一种简单和科学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该行业的效率和生产效益。
作为鱼水雷武器修理能力评估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下面将列举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鱼水雷武器的修理能力和水平。
1.鱼水雷武器的生产日期,生产批次和型号。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确定特定鱼水雷武器的生产、设计年份以及型号等信息,这对修理工作的准确性和迅速性至关重要。
2.维修区域。
这与鱼水雷武器的使用情况、维修工作的成本和时间等有关,可以为后续的维护和修理提供有效的支持。
水下爆炸作用下水面舰艇舰体结构毁伤测量方法
Key w or ds u nd e r w a e re xp
t
l
o s io n
;
su rf ace s h ip w ar sh i p st ru ct ur e d am ag e me as ure me n t
;
,
effect fo rm s and da ma
f ac e w ars h ip g e t yp e so f u nd erw at er ex p l o si o n o n t h e su r
l l
,
t
h i s p ap er b u il d s a eq u i v a l en t m od el o f
李
(
琛 王
,
巍 刘 文思
,
中 国 人 民 解放 军
9 1 4 39
部 队 辽 宁 大连
,
1 1
604 1
)
摘
要
,
为 准 确 测 量水 面 舰艇 舰体 结 构 在 水下 爆 炸 作 用 下 的 毁伤 程 度 客 观评 价 水 中 兵 器 毁 伤 能 力 和
, ,
作 战 效 能 基 于 水 下 爆 炸 对水 面 舰 艇舰 体 结 构 的 作 用 形 式 和 毁 伤 方 式 建 立 舰 体 结 构 的 等 效模 型 分 析 舰体
"
'
S u r fa ce W a rshi p S tr uct u re
u nd er Un de rwa t e r E x
L I C h en
WAN G W ei
p lo si o n
自航水雷障碍对舰船目标流毁伤效能评估方法
自航水雷障碍对舰船目标流毁伤效能评估方法自航水雷障碍对舰船目标的流毁伤效能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特征评估:评估被攻击的目标的重要性、船舶的尺寸、结构和材料性质,以及装备的情况等,因此需要对目标的基本数据进行分析。
2.导航数据评估:评估舰船航行的轨迹、速度、航向等导航数据,以及自航水雷障碍的位置和数量。
3.水雷攻击评估:评估水雷的质量、爆炸威力、爆炸深度等特性,并对其对目标舰船造成的伤害和破坏情况进行评估。
4.目标流失评估:评估目标的流失情况,包括目标的灵活性和应对能力以及水雷攻击对其造成的影响。
5.动态模拟评估:通过建立模拟模型,模拟舰船与水雷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流失情况进行动态模拟评估,更加真实、精准地估计舰船目标受到的流毁伤害。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估,可以有效地评估自航水雷障碍对舰船目标的流毁伤效能,为水雷攻击实验和战斗决策提供参考。
基于SEM的潜艇反鱼雷作战能力评估探讨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ubmarine maritime detense operations to use underwater acoustic countermeasures to de⁃
Class Number
1
引言
随着鱼雷技术的快速发展, 高航速、 远航程、 低
[1]
力是反映潜艇对抗鱼雷的作战防御能力的重要量 度。水声对抗系统各部分间的协同作战运用, 直接 影响水声对抗防御作战能力, 直接关系到潜艇的生 存机率, 因此如何反映和评估其实际作战能力, 是 水声对抗系统试验和检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在构建潜艇反鱼雷水声对抗能力指标体系的 基础上,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3~5] (SEM) , 建立了反鱼 对抗作战能力的评估方法。 雷水声对抗作战能力评估模型, 给出了反鱼雷水声
噪音、 强杀伤力 等新型智能鱼雷不断涌现, 对潜 艇的水下生存空间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此, 现代 潜艇采用降低本艇噪声、 艇壳加吸声保护层或涂料 等声学处理技术 , 同时装备先进的水声对抗系 统, 通过施放声诱饵、 声干扰器等水声对抗器材对 来袭鱼雷进行防御。潜艇反鱼雷水声对抗防御作 战主要依托水声对抗系统进行, 潜艇水声对抗系统 主要由侦察探测装备、 指挥控制装备、 水声对抗装 备及其发射装置等一系列具有独立工作能力且又 相互关联的分系统组成, 其反鱼雷水声对抗作战能
[2]
2
2.1
潜艇水声对抗作战能力评估方法
水声对抗作战流程分析
单艘潜艇在大洋中巡航, 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主
∗
收稿日期: 2017 年 5 月 13 日, 修回日期: 2017 年 6 月 19 日 作者简介: 张永峰, 男, 硕士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 武器系统试验。李志伟, 男, 硕士研究生, 工程师, 研究方 向: 武器系统试验。
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研究
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研究一、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意义二、鱼雷武器系统概述2.1 鱼雷武器系统的组成2.2 鱼雷武器系统的发展历程2.3 鱼雷武器系统的作战方式三、鱼雷武器系统效能影响因素分析3.1 技术因素3.2 作战环境因素3.3 人员因素3.4 策略因素四、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方法4.1 效能评估体系建立4.2 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设计4.3 效能评估方法选择4.4 效能评估数据采集五、案例分析5.1 案例选取5.2 分析案例的战斗过程5.3 基于效能评估方法对案例进行效能评估5.4 分析评估结果六、结论与展望6.1 研究结论6.2 研究不足与展望6.3 研究意义的体现七、参考文献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世界各国的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鱼雷武器系统已经成为了海洋作战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种武器。
在现代海战中,鱼雷系统已经成为了最常用的攻击手段之一。
鱼雷武器系统的攻击能力强,射程远,具有高度隐蔽性和高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在海洋战争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现代海战中,鱼雷武器系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阻力。
技术上的缺陷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都会影响到鱼雷武器系统的效能和能力。
鱼雷武器系统的作战环境也可能会影响其作战效能。
因此,对鱼雷武器系统进行作战效能评估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其作战效能和实用价值,提升海军作战能力。
1.2 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对现有的鱼雷武器系统进行作战效能评估研究,深入分析鱼雷武器系统的组成、发展历程和作战方式,并分析其效能影响因素。
同时,本论文将探讨适合鱼雷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通过案例分析,评估鱼雷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并提出有效的评估方法和改进措施。
1.3 研究意义本论文的研究可以深入分析鱼雷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深度挖掘其作战优势和不足,提高其作战效能及准确性。
同时,本论文的研究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关鱼雷武器系统的作战建议和决策,以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实用性,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鱼雷攻击潜艇的毁伤效果评估模型研究
鱼雷攻击潜艇的毁伤效果评估模型研究
黄波;卜广志
【期刊名称】《舰船科学技术》
【年(卷),期】2006(028)001
【摘要】客观、准确地评价鱼雷攻击潜艇的毁伤效果是鱼雷与潜艇对抗的最后一环,也是评价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在现有毁伤概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了舱段的毁伤程度、要害指数、命中概率、毁伤效果累积系数和齐射毁伤系数等参数,建立了一种比较全面的用来评价鱼雷攻击潜艇毁伤效果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典型应用.
【总页数】5页(P74-77,91)
【作者】黄波;卜广志
【作者单位】海军潜艇学院,山东,青岛,266042;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10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630
【相关文献】
1.温压弹药综合毁伤效果评估模型研究 [J], 仲倩;王伯良;刘大斌;高贫;房莹莹
2.机场跑道毁伤效果评估及功能恢复模型 [J], 康元基;董辉;陈子匀;吴长宇
3.C4I体系下图像目标毁伤效果评估模型的研究 [J], 赵萍;冯新喜
4.目标毁伤等级确定及其毁伤效果评估系统的研究 [J], 王继武
5.目标毁伤等级确定及其毁伤效果评估系统的研究 [J], 王继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鱼雷命中后舰船的载荷计算和剩余强度评估
鱼雷命中后舰船的载荷计算和剩余强度评估
刘玉秋;聂武
【期刊名称】《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17)006
【摘要】以某舰船为例,计算了鱼雷在舰船底部非接触爆炸使舰体结构产生破损后由于进水引起的浮态和载荷变化,给出了鱼雷命中破损后波浪弯矩随不同破损部位、不同进水体积的变化规律.计算了破损舰船的弹塑性极限弯矩,并对舰船的剩余强度
进行了评估.计算结果表明,鱼雷命中的最危险位置是船中,外载荷的增大和结构承载能力的减小使舰体结构在单发命中时也可能失效.
【总页数】5页(P43-47)
【作者】刘玉秋;聂武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61.4;U674.7
【相关文献】
1.鱼雷命中前后舰船主船体水线以下部分结构的应力分析与比较 [J], 刘玉秋;聂武;王建国;刘玉国
2.破损舰船剩余强度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J], 任慧龙;李陈峰;李辉;冯国庆
3.基于结构性能快速评估的舰船碰撞损伤剩余强度分析 [J], 潘卢毅;唐文勇;薛鸿祥;张圣坤
4.水下爆炸作用下舰船的剩余强度及可靠性评估 [J], 张婧;施兴华
5.内部爆炸后舰船总体结构的剩余强度 [J], 黄震球;陈齐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方法
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方法
李兵;房毅;杨光
【期刊名称】《四川兵工学报》
【年(卷),期】2017(038)008
【摘要】在武器毁伤效能评估层次研究框架分析的基础上,对于爆破型鱼雷对典型水面舰艇目标的交汇条件计算、物理毁伤评估、功能毁伤评估及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的综合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可为其他型号武器装备对系统目标的毁伤效能评估研究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李兵;房毅;杨光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辽宁大连 116041;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辽宁大连 116041;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辽宁大连 11604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63
【相关文献】
1.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方法 [J], 李兵;房毅;杨光
2.一种爆破型鱼雷战斗部对舰船毁伤效能评估方法 [J], 邵建军
3.一种爆破型鱼雷战斗部对舰船毁伤效能评估方法 [J], 邵建军
4.一种爆破型鱼雷战斗部对舰船毁伤效能评估方法 [J], 邵建军;
5.国外鱼雷防御问题评述(二) 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中鱼雷报警纵览 [J], 陈敬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场爆炸作用下舰船毁伤测量方法
近场爆炸作用下舰船毁伤测量方法宋敬利;李琛;沈晓乐【摘要】鱼雷武器近场爆炸毁伤试验风险高、试验环节多、实施复杂,为解决近场爆炸作用下舰船的毁伤测量问题,分析了测量的关键环节,提出采用气液缓冲器作为缓冲原件对测量设备进行缓冲防护,采用远程无线遥控爆炸解脱加水激活电池接触海水解脱两种方式互相备份的解脱方式确保测量爆炸后测量设备与靶船的可靠分离,采用无线传输方式进行测量数据转存备份,从端采用全向天线,主端采用3个定向天线组合的方式,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研究内容为近场爆炸毁伤测量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思路,也可以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年(卷),期】2015(023)011【总页数】4页(P3690-3692,3700)【关键词】水下爆炸;毁伤;测量【作者】宋敬利;李琛;沈晓乐【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辽宁大连116041;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辽宁大连116041;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辽宁大连116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383鱼雷武器对舰船的毁伤属于近场爆炸毁伤,测量鱼雷动态爆炸对舰船的毁伤程度,对于定量评估水中兵器的毁伤效能至关重要。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十分重视水中兵器在水中爆炸后的毁伤机理、测试、评估和舰船的抗爆抗冲击研究[12],我国关于鱼雷对水面舰艇的毁伤机理已经开展过大量的理论研究[34],对鱼雷爆炸毁伤的定量测量目前都是通过陆上试验进行,但由于空气中爆炸与水中爆炸有着本质的差别,陆爆方法不能对鱼雷水中爆炸毁伤效能指标作出科学判断。
要想在接近实战条件下检验鱼雷攻击目标舰时的毁伤效应必须通过动态打靶方式,并且要对靶船的结构强度、冲击响应等参数进行测量。
通过对鱼雷攻击水面舰艇的毁伤效应测量关键技术研究和鱼雷动态打靶测量工作的难点问题分析,给出测量设备在剧烈冲击作用下的防护方法、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法。
测量数据的可靠获取是鱼雷动态打靶测量的关键,鱼雷动态攻击靶船一般会造成靶船严重毁伤,巨大的冲击作用很可能造成测量设备损坏,因此必须对测量设备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确保设备在剧烈的冲击作用下能够可靠工作并有效进行数据采集。
水面舰艇防御线导鱼雷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研究
水面舰艇防御线导鱼雷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研究
金彦丰;吴磊
【期刊名称】《电子设计工程》
【年(卷),期】2016(024)013
【摘要】根据水面舰艇防御线导鱼雷作战流程,并针对SEA方法的要求,提出了评估水面舰艇防御线导鱼雷作战效能的三个主要性能指标量度.通过分析防御作战特点,建立了效能评估模型,并利用想定数据采用该模型对作战效能进行计算和结果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用于水面舰艇防御线导鱼雷作战效能评估可行性.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金彦丰;吴磊
【作者单位】91388部队广东湛江524022;91388部队广东湛江52402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71.+5
【相关文献】
1.水面舰艇规避线导鱼雷方法研究 [J], 李士刚;陈颜辉;孙振新
2.水面舰艇规避线导鱼雷策略 [J], 潘新祥;陈颜辉;洪浩
3.水面舰艇纯机动规避线导鱼雷航向研究 [J], 陈颜辉;谷秀明
4.水面舰艇对抗线导鱼雷的现状分析 [J], 李阳;吴吉伟;陆文俊
5.水面舰艇对抗线导鱼雷的现状分析 [J], 李阳; 吴吉伟; 陆文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方法李兵,房毅,杨光(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 辽宁大连 116041)摘要:在武器毁伤效能评估层次研究框架分析的基础上,对于爆破型鱼雷对典型水面舰艇目标的交汇条件计算、物理毁伤评估、功能毁伤评估及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的综合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可为其他型号武器装备对系统目标的毁伤效能评估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鱼雷;水面舰艇;毁伤效能;效能评估武器装备作战效能是指武器装备及其组合在作战运用中所具备的作战能力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军事效益,主要包括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工作可靠性、制导性能和毁伤能力等,其中毁伤效能是武器装备对目标毁伤能力与毁伤效果的量度,作为武器装备的终点作用目标和一项复杂的综合性效能指标,对于武器的毁伤效能评估方法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毁伤效能是战斗部对目标毁伤能力与毁伤效果的量度,是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前提下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能力[1]。
对于功能结构单一的典型目标,通常可直接用目标物理毁伤程度(如毁伤面积、子目标毁伤数量)来代替目标功能损伤程度。
而作为鱼雷攻击的典型目标——水面舰艇,它是由一系列部件组成的,是由多类型、多层次、多用途的子目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可认为是一种系统目标。
对系统目标的毁伤评估通常采用二种方法:一种是将系统目标离散成较为典型的点、线、面等子目标,用AHP、模糊综合评判法或专家评估法[2-3]对各个子目标赋予权值,加权得到目标系统的整体毁伤效果;另一种方法是根据目标功能分析构建毁伤评估指标体系对目标进行综合评估。
但上述二种方法并未明确地区分目标的物理毁伤、功能损伤以及作战效能损伤三者的差异和联系,无法准确、系统地描述武器装备的毁伤效能。
作者在武器毁伤效能评估层次研究框架分析的基础上,对爆破型鱼雷对典型水面舰艇目标的命中概率计算、物理毁伤评估、功能毁伤评估方法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的综合评估方法,可为武器装备对系统目标的毁伤效能评估提供参考。
1 武器威力与目标易损性任何一类攻击型武器的威力,是指一定弹目交互情况下,该武器系统对所攻击目标所产生的破坏效果的评估;而任何一类目标的易损性是指针对特定的攻击武器,在某一弹目交互情况下,该目标对毁伤敏感度的评估。
所以,兵器威力和目标易损性二个术语分别从进攻和防御两个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同一物理过程[4]。
武器毁伤效能评估是综合考虑战役战术目的、战场环境、火力力量、目标性质等因素,对实际毁伤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武器对目标的毁伤效果可以从3个角度描述:① 目标的物理毁伤;② 目标功能的丧失;③ 作战能力的减退[5]。
由此,可从毁伤效能评估的角度对武器毁伤效能和目标生存能力研究确立自顶向下的层次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武器毁伤效能分析层次框架图1中,各层面的意义为:-1层:确定是否开火的物理参数;0层:武器发射的初始条件;1层:武器装备及其所攻击目标的特性参数以及所有可能的弹目交汇情况;2层:部件破坏状态即目标物理毁伤程度的评估,表示弹目交互作用后,目标部件遭到破坏的物理状态;3层:目标工程性能的度量即目标功能损伤程度评估,是指根据目标物理毁伤效果的计算结果,从目标功能结构特点出发,研究目标物理毁伤与目标功能丧失(或目标效能)之间的定量关系;4层:目标作战性能的度量,即根据目标功能损伤,研究其对目标完成作战任务的影响程度。
对目标生命力分析而言,其易感性也称为战术易损性,是指目标被探测装置探测、被威胁物体命中的可能性;而结构易损性是指目标在被探测、命中的条件下,在武器的毁伤元素(如破片、冲击波、金属射流等)作用下被毁伤的可能性[6]。
从图1可以看出,无论是威力评估还是易损性分析,所有毁伤评估的相关性研究工作,其核心都是研究层面1到层面4的转换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获取得到层面3或层面4的状态。
2 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效能评估方法作为海军主战武器,鱼雷对目标的毁伤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其毁伤能力与鱼雷战斗部威力、毁伤机理、击中目标舰船的部位及目标舰船抗毁伤能力等因素有关。
作为鱼雷主要攻击目标之一的水面舰艇,其易损性与舰艇的不沉性、结构强度、舱室分布、武备设置和损管能力等特性有关。
鱼雷的毁伤效能为(1)式中:P h为鱼雷武器的毁伤概率;P m为命中概率,与目标特性、鱼雷武器控制能力、火力控制系统的探测、跟踪、打击以及战术运用等因素相关;P h/m为给定的一次命中后目标的毁伤概率,与鱼雷战斗部性能、装药质量与尺寸、毁伤方式和目标舰艇易损性等因素相关。
根据鱼雷毁伤效能定义和鱼雷武器毁伤效能层次分析模型可知,鱼雷对水面舰艇毁伤效能的评估主要由以下过程构成:①雷目交汇条件计算;②目标舰艇物理毁伤评估;③目标舰艇功能毁伤评估;④毁伤效能综合评估。
2.1 雷目交汇条件计算雷目交汇条件即鱼雷武器命中目标的概率及攻击位置计算。
由于攻击位置不同,即使对于同一目标舰船,损伤情况也将产生极大差异。
当机房和某些舱室遭到毁伤时,舰艇可以保持其不沉性;而如果鱼雷命中舰船的弹药舱部位,将引起弹药爆炸,使舰船遭到毁灭性打击。
因此,鱼雷攻击目标位置和概率的计算是后续毁伤效能的分析基础。
2.1.1 命中概率计算计算鱼雷命中概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解析法和模拟法[7]。
对于直航搜索鱼雷对等速直航目标的射击,采用解析法可以得出较为精确的解,且计算速度快、效率高;而模拟法可以真实仿真各种水文条件下鱼雷环形、蛇形、梯形等搜索弹道和再搜索过程以及目标的任意机动。
假设鱼雷武器为声自导鱼雷,其命中概率的模拟法计算过程一般是:① 建立坐标系;② 依据鱼雷性能指标和目标舰艇运动特性,输入鱼雷和目标舰艇的初始参数;③ 确定模拟次数N及导引方法;④ 进行模拟仿真,主要有:有关参数附加误差量、根据阵位关系计算鱼雷及目标的初始位置坐标、模拟鱼雷及目标的运动;⑤ 进行命中目标判断,直至该次射击命中目标或鱼雷航程终了;⑥ 统计N次模拟中命中目标的次数,计算命中目标概率。
2.1.2 鱼雷攻击位置计算由于鱼雷航行误差、目标运动要素误差及发控系统误差的存在,武器射击会产生一定散布。
由实践统计规律可知,弹着点在目标舰艇水线下X方向和Y方向(水线下)呈正态分布,且分布函数在X和Y方向相互独立[8],则弹着点二维分布密度函数为(2)式中:x、y为观测值;μx、μy为数学期望;为方差。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依据舰艏至舰艉各舱室布置、评估精度要求等因素,将目标舰艇划分为若干区域,则鱼雷对各区域的命中概率即可计算得到。
2.2 目标舰艇物理毁伤评估2.2.1 物理毁伤状态的获取对确定雷目交汇条件下目标舰艇的物理毁伤状态可采用以下3种方法获得:原型试验、等效试验、仿真试验。
3种方法可有效结合使用。
原型试验是准确获取目标物理毁伤状态、获得毁伤测量参数、验证仿真模型算法的最好方法,但由于原型试验耗资巨大,试验实施难度大,试验次数有限。
在实际使用中,可采用缩比模型试验、地面静爆试验、等效靶试验3种等效试验方法对特定雷目交汇条件下目标舰艇的物理毁伤情况进行评定。
其中,缩比模型试验通常是根据相似理论,采用小尺寸模型弹和舰艇的缩比模型模拟真实鱼雷和目标舰艇所进行的试验;等效靶试验是采用在毁伤意义上与目标近似的靶标所进行的试验。
由于等效试验与原型试验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因此,必须进行等效理论研究,定性定量分析等效试验与原型试验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将差异体现在目标舰艇的物理毁伤评估中。
仿真试验具有耗资小、安全性好等优点,而且相关参数调整、工况设置等也更为方便,可方便地进行对比研究,且可为原型试验工况预报、测点布置、测量参数量程设置提供依据。
但仿真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用性必须通过原型试验、等效试验进行校核,通过参数、模型、算法的再调整、再修正,使其计算与实际试验情况更为符合。
2.2.2 毁伤评定准则毁伤评定准则是判断目标遭受物理毁伤程度的量化判据,通常采用两种方法确定:通过基本试验(包括实物试验和模型试验)建立经验公式;建立物理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得到定量关系,再由试验进行验证或修正。
对水面舰艇而言,其毁伤部件主要可分为舰艇结构、舰载设备和人员3类。
2.2.2.1 舰艇结构毁伤评定鱼雷对目标的毁伤作用通常表现为近场非接触或接触水下爆炸。
在鱼雷攻击作用下,驱、护舰等无防护或轻型防护舰体的船体结构通常会产生破口毁伤,所以,舰艇结构毁伤通常采用基于极限强度的破损船体剩余强度评估方法,剩余强度是爆炸载荷对舰船结构总体毁伤的重要体现[9]。
文献[10]中基于舰艇剩余极限强度、舰体结构挠曲变形、破口大小等,系统地提出了水面舰艇结构毁伤表征方法。
1) 舰体结构毁伤等级鱼雷对水面舰艇结构毁伤等级可分为无毁伤、部分毁伤和完全毁伤3级。
部分毁伤又可根据毁伤后水面舰艇具备部分实现设计抗毁伤能力的比例,进一步分为轻度毁伤、中度毁伤和重度毁伤。
因此,水面舰艇结构毁伤等级可分为无毁伤(A)、轻度毁伤(B)、中度毁伤(C)、重度毁伤(D)、完全毁伤(E)5个等级。
2) 舰体结构总体毁伤毁伤后舰体结构总纵剩余强度是衡量舰体结构总体毁伤的重要参数,可用毁伤后计算剖面船体梁的相对剩余极限抗力表征,有:(3)式中:M u为标准毁伤载荷作用下毁伤计算状态对应的船体梁计算剖面弹性极限弯矩值;M q为船体梁计算剖面所受静、动外力合成作用弯矩的最大设计值。
相对剩余极限抗力与结构毁伤等级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相对剩余极限抗力阈值与结构毁伤等级3) 舰体结构局部毁伤舰艇结构局部破损毁伤程度可通过相对破口毁伤程度参数表征。
相对破口毁伤程度可表示为(4)式中:D0为目标舰设计特征破口直径;D m为舰艇在水中兵器近炸或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所产生的破口最大直径。
2.2.2.2 舰载设备毁伤评定对舰船设备而言,近场水下爆炸对其破坏模式主要有:① 船体外板破坏严重,造成内部结构变形,使安装在附近的设备、电缆、油、气、水管路损坏;② 船体外板产生较大破口,邻近舱室进水,由于浸水或喷溅,使舰船电气设备绝缘降低,甚至短路;③ 船体和设备遭受强烈冲击,引起设备冲击破坏;④ 若爆炸点位于易燃、易爆舱室附近,冲击波能冲坏外板,引起火灾,甚至爆炸。
其中,模式①、②、④均为设备相关系统破坏所引起的设备毁伤。
下文以破坏模式③为重点,研究舰载设备的毁伤评定方法。
舰载设备毁伤阈值基准为设备的抗冲击设计值。
设备的毁伤破坏判据为:1) 设备的响应加速度超过设备的允许冲击加速度;2) 设备的响应速度最大值超过设备允许的速度阈值。
对于船体和外板安装部位,舰载设备的冲击加速度阈值a cr和速度阈值v sr分别为:(5)对于甲板安装部位,有:(6)式(5)、式(6)中:m a是设备的模态质量。
对于单自由度系统,其模态质量即其安装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