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数量与质量的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提问数量与质量的教学反思

这段时间学习了《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反思》专题讲座,自己收获不少,总结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

(一)提问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有些教师把课堂提问的数量作为衡量一堂课里学生活动是否丰富的一个标准,但却没有把问题的质量放在核心的位置,把整个教学过程当成了“满堂问”,随心所欲,频繁问答。在大量质量低下、无效的提问的“狂轰滥炸”下,学生“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思考,影响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二)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成“局外人”一些教师上课总喜欢提问那些表达能力强或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很多在数学学习中落后的学生经常抱怨“老师从来不让我回答问题,老师就喜欢叫那几个”。被提问到的同学兴致盎然,而其他同学则无精打采,对提问心不在焉,就更不会去积极思考了。

(三)重提问轻反馈。问题提出后,学生刚刚回答,老师就接住话茬一讲到底,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老师提问过于紧迫、急促,所提的上一个问题未做出明确的结论,又接着提下一个问题,却无从回答,或回答不充分。

就我自身而言,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开展公开课的时候,本想让自己少说点,多给学生展示的时间和空间,但由于自身的紧张和展示的需要,往往是过分注重了提问的次数和提问的人选,忽略了个别人的想法,打消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限制了他们的思维空间。

通过本次学习,对比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还挺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改正,总之,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到精心设计,耐心听取,正确评价,使每个学生具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并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