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画中的透视
美术艺考风景试题及答案

美术艺考风景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风景画中,以下哪个元素通常用来表现画面的深度?A. 色彩对比B. 线条粗细C. 明暗对比D. 形状变化答案:C2. 在风景画构图中,以下哪个原则是构图的基本要求?A. 平衡B. 对称C. 重复D. 统一答案:A3. 以下哪种色彩理论是风景画中常用的?A. 色轮理论B. 对比色理论C. 色彩三要素D. 色彩心理学答案:A4. 在风景画中,使用透视法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画面的立体感B. 表现光影效果C. 突出主体D. 创造动态感答案:A5. 风景画中,以下哪种技巧可以增强画面的质感?A. 点彩B. 线条勾勒C. 色彩渐变D. 明暗对比答案:A6. 以下哪种画材适合用于风景画创作?A. 油画B. 水彩C. 丙烯D. 所有选项答案:D7. 风景画中,以下哪种元素通常用来表现时间?A. 光线B. 色彩C. 形状D. 纹理答案:A8. 以下哪种构图方式适合表现开阔的风景?A. 三角形构图B. 对角线构图C. 圆形构图D. 水平线构图答案:D9. 在风景画中,以下哪种技法可以增强画面的动态感?A. 模糊处理B. 线条勾勒C. 明暗对比D. 色彩渐变答案:A10. 以下哪种风景画风格是印象派画家常用的?A. 写实主义B. 抽象主义C. 表现主义D. 印象主义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风景画中光影处理的重要性。
答案:光影处理在风景画中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深度,还能够表现时间、季节和天气的变化,从而赋予画面生动和真实感。
2. 描述一下风景画中如何运用色彩对比来增强画面效果。
答案:在风景画中,色彩对比可以通过使用互补色、对比色或冷暖色调来实现。
通过对比,可以突出画面的主体,增加视觉冲击力,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3. 阐述风景画构图时应注意的要点。
答案:构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定画面的焦点和视觉中心;其次,要考虑画面的平衡和对称,避免画面过于单调或杂乱;再次,要注意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通过透视法和明暗对比来表现;最后,要注重画面的整体和谐与统一。
透视现象

这是一条普通的乡村道路,两边高高的树木通向远方,道路两边是乡村的田园,不远处,教 林间小道 荷 霍贝玛 堂和农舍的房子依稀可见。在田间和路上,有二三农夫的影踪。尽管这是一幅普通的乡村景色, 但霍贝玛通过巧妙的远近透视,使它具有诗一般的田园情趣,给人一种明朗宁静的美好感受。此 画被认为是风景画中的稀世之作。
林奇
雅典学院
意 拉斐尔
平 行 透 视
只 有 一 个 消 失 点
有 两 个 消 失 点
公开课-画家乡的风景

5、放射式构图——有纵深感
6、散点式构图——不受边框约束,可自由向外发展
思考、练习:
请看到书本第6面,这四幅风景图画的构成图示, 分别对应本页中的哪张画?
练一练:
请继续欣赏书本第7页的学生作品,然后 结合本节课内容尝试自己动手画一张家乡的 风景画。
谢 谢 观 赏
2、垂直式构图——严肃端庄
常用来表示景物的高大和深度,常用来展示参天大树,险峻山石,摩天大楼 以及有着竖直线条的画面。
张家界风光
都市夜景
3、S形构图——优雅有变化
构成画面纵深方向的空间视觉感,多用来展示河流,铁路,道路等场景。
4、三角形构图
给人就是一种稳定的感觉,有时候被摄的对象会形成三角形状,也 是本事轮廓所决定的。有时候光影也能形成三角形状。而且三角形构图 也可以运用到人像中
风景画的构图
1.构图: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 表现的形象适当的组织起来,构成一和谐完整的 画面称为构图。 2.常见的构图形式: 1、水平式 2、垂直式 3、S形式 4、三角形式 5、放射式 6、散点式
1、水平式构图——安定有力感
多用来展示宽阔的海洋、沙漠、天空、高原、草原等水平特性的画面。
风景图片一
风景图片二
风景图片四
风景图片三
画家乡的风景
理解风景画中的情感因素 了解风景画的透视 学习风景画的构图
作品欣赏《草原的路》
——朝戈
草地的形状有宽变窄向远方延伸 构成路的斜线消失在地平线上
想一想?
画家是怎样在一张平面的纸上刻画出 这么壮美的风景的呢?
风景画的透视
透视学: 在平面或者曲面上再现空间 感、立体感的方法和与此相关的 科学研究。是一门研究空间视觉 规律的学科。
七年级第一课画家乡的风景第一课时-风景画的透视-PPT

透视学: 在平面或曲面上再 现空间感、立体感 的方法和与此相关 的科学研究。
在画面上具体表现 为:近大远小,近 宽远窄,近实远虚。
5
远 大近
小
低远 高 近
6
7
想一想:生活中的实例你能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计算机室
10
视 中 线 心点
1
我们先来观察一些图片: 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
生活中的透视 现象
3
提问: 从刚才看到的图片中发现了什么现象呢?
正如刚才我们看到图片一样,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 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等大的物体,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 同就会产生近大远小的变化。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很正 常的,是透视现象。
我们生活中的物体都存在透视现象。我们在绘画时只 有将这种现象准确的再现在我们的画纸上才能将物体画出 立体的感觉。因此,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透视的 一些问题。生活中的透视现象有很多种,我们今天要接触 到的是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视平线
11
12
成角透视
左消失点
视平线
右消失点
13
正 确 构 图
14
不 合 理 构 图
15
活动一
• 1.利用所学透视画一正方体,注 意各个面、各条棱的比例关系。
• 2.找几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小组 间相互检查一下,并试着修正一 下。
16
平行透视的风景画画法步骤

平行透视是一种绘画技法,用于创造具有空间感和深度的风景画。
以下是一些步骤,可帮助您了解如何运用平行透视来绘制风景画:
1.准备画板和绘画工具:选择适合您的画布或画纸,并准备好铅笔、橡皮擦、绘图工具(如
铅笔、炭笔或绘图棒)以及颜料和画笔(如果您选择使用彩色材料)。
2.规划构图:在画板上用轻柔的线条勾勒出整体构图。
决定您想要表现的景物及其位置,
包括地平线、山脉、建筑物等元素。
3.画出平行线:从画面中心的地平线位置开始,用直尺或绘图工具画出平行线。
这些线应
该与地平线平行,用于表示远处物体的消失点。
4.制定透视参考:在画布上选择一个或多个消失点,并将其标记出来。
这些消失点将帮助
确定远处物体的正确位置和大小,以创造逼真的透视效果。
5.绘制主体物体:从近处开始,使用透视参考和平行线作为指导,绘制主体物体,如建筑
物、树木或山脉。
注意根据透视规律使物体向远处收敛。
6.添加细节:一旦主要元素的轮廓完成,可以开始添加细节,如窗户、云彩、树叶等。
注
意将透视原则应用于这些细节,以保持整体画面的空间感和深度。
7.上色(可选):如果您选择使用颜料进行上色,请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画面需求进行上色。
使用阴影和光线效果增强空间感和深度。
8.完善细节:仔细观察画面,调整细节并修正任何不准确的透视问题。
擦除多余的线条,
使画面更加干净和清晰。
以上是基本的步骤,帮助您理解平行透视风景画的绘制过程。
请记住,实践和观察真实场景是提高技巧和创造力的关键。
风景画的透视初中美术教案

风景画的透视初中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风景画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风景画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1. 透视的基本原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
2. 风景画的观察和表现方法。
3. 风景画的创作实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风景画的感受和认识。
二、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10分钟)1. 教师讲解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的定义和特点。
2. 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运用透视原理绘制风景画。
三、风景画的观察和表现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观察风景,抓住风景的主要元素和特点。
2. 教师讲解如何通过线条、色彩、光影等手段表现风景画。
四、风景画的创作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风景,运用透视原理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和建议。
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体验。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强调风景画透视的重要性。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3. 教师给出拓展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实践。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风景画透视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作实践中运用透视原理的能力。
3. 学生对风景画的观察、表现和创造力的发展。
教学资源:1. 经典风景画作品示例。
2. 透视原理讲解示例。
3. 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风景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鼓励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大胆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个别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创作中的困难。
4. 定期组织学生展示和评价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焦点透视知识点总结

焦点透视知识点总结焦点透视是一种艺术绘画技法,通过运用透视原理来营造一种特定的画面效果,使观者的视线被引向画面的焦点部分。
焦点透视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从而增强画面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在绘画领域,焦点透视技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绘画作品中,包括风景画、人物画、静物画等,以及建筑设计、室内装饰等领域。
焦点透视的原理是基于透视学的原理,透视学是研究物体在视线中的形态和位置关系的学科。
透视学认为,在视线的远近处,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会发生变化,远处的物体会显得较小、近处的物体会显得较大。
而焦点透视则是在透视学的基础上,通过对画面中的物体进行调整和处理,使画面呈现出一种人为设定的透视效果,引导观者的视线朝向画面的中心部分,从而使焦点部分成为视觉上的焦点。
在焦点透视的运用中,有几个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首先,是透视学的基本知识,包括远近大小、消失点、透视变换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透视学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焦点透视的运用。
其次,是对画面构图和比例的把握。
焦点透视需要对画面的布局和比例进行精确的控制,以达到使焦点部分成为画面中心的效果。
另外,还需要了解光影和色彩的运用,通过光影和色彩的对比来增强焦点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最后,是对不同材质和形态的物体的处理技巧,因为焦点透视不仅仅是在平面上进行透视变换,还需要对不同物体的特点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表现。
除了这些基本的知识点外,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提高技巧。
通过观察大师的作品,学习他们的画面构图和透视处理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焦点透视的运用。
同时,通过实际的绘画练习,不断地尝试和总结,可以逐渐掌握焦点透视的技巧和方法,从而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在实际绘画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明显焦点的静物或景物作为练习对象,在绘画中针对不同的情景和要表达的情感,采用不同的焦点透视方法来处理画面,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总之,焦点透视是一种重要的绘画技法,通过运用透视原理和对画面的处理,可以使画面呈现出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效果。
透视学与风景画透视研究

透视学与风景画透视研究一、透视学的出现与发展“透视”一词是西方概念,它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立体物体的绘画方式。
画出的物体看上去就象在一个视点看到实际情形,物体具有立体感,具有离观者越近,显得越小的空间关系”。
透视学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出现肯定了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要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人身依附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十五世纪初意大利的阿尔贝蒂最早系统地研究透视,发表了一篇有关透视学的正式论文,在论文中抓住了透视学的关键,即“消失点”的存在。
视平线在绘画创作中对立体感的创造的价值。
他在《绘画》一书第一次将透视画法系统化,认为:“在画面上的事物的形状,看起来就好像这画面是透明玻璃而视锥是穿过它的,远近,明暗分布和视点都是一定的。
”达?芬奇对透视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说:“透视学不是别的,只不过是关于肉眼功能的彻底的知识。
绘画以透视为基础。
沿着每个物体边缘上引出直线并使这些直线汇聚于一点。
”这“一点”指的就是“消失点”。
在透视中最严格按照科学的原理是达?芬奇所说的“缩形透视”,就是焦点透视。
关于这一问题,达?芬奇作了更进一步的解释:“透视是透过一个光滑而透明的玻璃片时后面某一地点的观察。
在玻璃上可以描绘它后面所有物体的轮廓,物体都以锥形体趋向眼睛,这些锥形体都与玻璃平面相交。
”显然,达?芬奇所说的玻璃在实际的绘画中我们可以假想是一个平面,绘画就是这个假想中透明画面上显现的图形等样缩小画在画纸上。
透视学是严格意义上的几何学原理的透视的规律,它与科学紧密相连,是欧洲透视的关键所在。
绘画是在画纸等平面上工作,工作的结果,应该使观者对平面景物图形产生空间距离和立体凹凸感。
一幅写实的绘画,会使观者产生跨过画框就能进入画面深处的感觉。
达?芬奇特别强调绘画上的远近法与解剖学的适用,他说:“实习常常必须站在正确的理论上,而远近法是它的引路者,是入门的方法,就绘画来说,没有它,什么事也不能好好进行。
高中美术速写风景中的透视原理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透视原理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塑造空间感
透视原理是表现画面空间感的重 要手段,通过线条的汇聚、物体 的缩小等视觉现象,营造出深远
的空间效果。
增强立体感
透视原理有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 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提升画面效果
合理运用透视原理,可以使画面 构图更加严谨、美观,增强艺术
透视原理定义
透视是绘画中表现物体立体感、空间感的重要方法,它基于人眼观察物体的视 觉规律,通过线条、色彩等手段在平面上模拟出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
透视原理作用
透视原理在绘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画家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 深度、立体感和空间感的画面,使观者产生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
线性透视与非线性透视
高中美术速写风景中 的透视原理
汇报人:XX 20XX-01-27
contents
目录
• 透视原理基本概念 • 风景画中透视原理应用 • 速写技巧与透视原理结合 • 实例分析:名家作品透视原理剖析 • 实践操作:速写风景中运用透视原理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透视原理基本概念
透视原理定义与作用
线、曲线、粗线、细线等,以表现风景的形态和质感。
明暗对比塑造体积感
02
通过明暗对比的手法,表现风景中各个元素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使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
运用光影效果
03
根据光源的方向和强度,合理运用光影效果,增强画面的层次
感和空间感。
空间感塑造和层次感表现
利用透视原理塑造空间感
通过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透视原理,表现风景的空间感和深远 感。
02
风景画中透视原理应用
远近法则在风景画中应用
风景画中的透视课件

作业:完成一幅平 行透视的风景临摹
作品。
风景画中的透视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又叫两点透视,看到物体两个面以上,相应 的面和视角成一定的角度。 垂直的三条线,中间的最长,两边的相应缩短一些。 近长远短符合透视规律。成角透视最富立体感。 左三条和右三条的透视线分别相交、消失于两侧的消 失点。 成角透视
天与地汇合处的交 界线是地平线。消 失点的结束点全都 位于这条线上。
地平线
透视消失点
我们看到的自然界物像呈现近大远小的空间现象,就是透视现象。透视是 一种符合正常视觉感受的科学变形,一般可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等。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通常看到物体的正 面,而且这个面和我们的视角平行。 由于透视的视觉上的变形,产生了近大远小 的感觉,透视线和消失点就应运而生。平行 透视有一个消失点。 因为近大远小的变形,所以形体产生了纵深 感。
利用线条画法表达这个 画面
作业:完成一幅成角透视的风景临摹作品。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绘画作品
利用成角透视法表现的建筑物
学生作业
利用成角透视法表现室内场景
成角透视:绘画作品
成角透视:绘画作品
利用成角透视法表现室内场景
利用成角透视法表现室内场景
平行透视
透视——近大远小
平行透视
透视——近大远小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
透视——近大远小
平行透视:绘画作 品
平行透视:绘画作 品
平行透视:绘画作 品
平行透视表现的室内作品
平行透视表现的室内作品
平行透视表现的室内作品
作业:完成一幅平行透视的风景临摹作品。
作业:完成一幅平行透视的风景临摹作品。
2024年七年级美术课件《画家乡的风景》——透视

2024年七年级美术课件《画家乡的风景》——透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美术教材第四章《美丽的家园》第三节《画家乡的风景——透视》。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透视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通过学习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等基本透视技巧,使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现家乡风景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原理及其在绘画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技巧表现家乡风景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家乡风景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透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的绘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透视原理图、家乡风景图片。
学具:铅笔、橡皮、画纸、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家乡风景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画家乡的风景》。
2. 基本概念讲解:(1)介绍透视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透视。
(2)讲解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的原理,结合教具进行演示。
3. 实践操作:(1)教师现场示范,运用透视技巧画一幅家乡风景画。
(2)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尝试用透视技巧绘画家乡风景。
4.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分析题目要求,引导学生运用透视技巧解题。
(2)讲解解题步骤,让学生边听边画。
5. 随堂练习:(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家乡风景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透视技巧,画一幅家乡风景画。
2. 答案要求:画面透视正确,线条流畅,色彩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家乡风景图片,尝试运用透视技巧进行绘画。
(2)开展“我眼中的家乡”美术作品比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透视原理,并将其运用到绘画中,表现出家乡风景的美丽与特色。
同时,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风景画中的透视与远近关系

风景画中的透视与远近关系风景画是一种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艺术表现形式,其目的是通过绘画手法将美丽的自然风光展现给观者。
其中,透视和远近关系是画家经常运用的技巧,可以使画面更加立体、生动。
本文将从透视的基本原理和风景画中的远近关系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透视的基本原理透视是一种通过绘画手法来表现空间距离的方法。
它基于人眼对物体的观察,将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等信息转化为画布上的视觉效果。
透视有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线性透视、大气透视和色彩透视。
1. 线性透视线性透视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透视方法。
它依靠虚拟的中心投影点和投影线来描绘物体的远近距离。
随着物体远离观察者,它们在画面上的大小会逐渐减小,线条也会收敛到一个远点上。
2. 大气透视大气透视是指由于大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使得远处的物体看起来较为朦胧、色彩变淡。
在风景画中,远处的山脉或建筑物会因为大气的作用而呈现出淡蓝色或暗淡的效果,以区别于近处的物体。
3. 色彩透视色彩透视是通过运用颜色的冷暖、明度和饱和度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远近距离。
远处的物体通常使用冷色调,比如青色和蓝色,而近处的物体则使用暖色调,比如橙色和红色,这样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二、风景画中的远近关系1. 前景与背景在风景画中,画家会将画面划分为前景、中景和背景三个部分,用以表现空间的深度和远近感。
前景通常着重描绘物体的细节和纹理,使其更加鲜明、立体。
而背景则通过较淡的颜色和模糊的线条来营造出远离的效果。
2. 远近景的划分画家还会通过远近景的划分来表现不同距离的景物。
远景一般用较小的尺寸和较淡的颜色来描绘,强调其距离观者较远。
而近景则使用较大的尺寸和鲜亮的颜色,使其更加突出。
通过这种划分,画家可以让观者感受到物体之间的距离和层次。
3. 透视的应用透视是风景画中表现远近关系的重要手法。
画家会根据场景的特点使用不同类型的透视,让画面更加接近实际观察到的景象。
线性透视用于描绘长街的尽头或铁路的延伸,使其看起来更加逼真。
2024版(新)中小学美术《透视》教学课件

细节刻画
注重静物的细节刻画,利用透视原理表现静物 的质感和纹理。
人物画透视注意事项
1 人体透视
掌握人体透视原理,注意人物各部分的比例和位置关系。
2 服饰透视
根据服饰的材质和款式,运用透视原理表现服饰的质感和 形态。
3 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透视
结合场景透视原理,将人物与场景融为一体,表现空间感。
欣赏透视感表现突出的作品,感受透视在画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立体感表现强烈的作品剖析
剖析立体感表现强烈的作品,学习如何通过色彩与光影的变化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04
透视在绘画创作中应用
风景画透视处理技巧
消失点定位
确定画面中的消失点位置,使画 面具有空间感。
色彩与明暗透视
通过色彩与明暗的变化,表现画 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透视在镜头运动中的运用 通过透视镜头的运用,可以模拟出各种复杂的镜头运动效 果,使动画更加逼真、流畅。
跨学科融合创新思考
透视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透视原理与数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来解析透视现象,为艺术创作提供更精确的理论支 持。
透视与物理学科的融合
透视原理也涉及到光学、力学等物理知识,可以运用物理知识来探究透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
1 2
色彩冷暖对空间感的影响 暖色调具有前进、凸出的视觉效果,冷色调则具 有后退、凹进的视觉效果。
色彩明暗对立体感的影响 明亮的色彩显得凸出,暗淡的色彩显得凹进。
3
色彩纯度对空间层次的影响 高纯度色彩具有前进感,低纯度色彩具有后退感。
光影变化与立体感表现
光源方向与阴影形成
01
光源方向决定阴影的位置和形状,进而影响物体的立体感和空
第三课、第四课:风景画中的透视-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上册课件(共34张PPT)

1. 投影的长短冷暖与空间形态
《干草垛》 油画 莫奈 法国 1840-1926
2. 光影强弱虚实与空间形态
《鲁昂大教堂》 油画 莫奈 法国 1840-1926
三、景深与空间层次
景深:被描绘的景物所在的空 间的深度。常常由近景、中景、
远景来表现。
西斯莱 法国 1839-1899
《麦田》 凡•高 荷兰
毕沙罗 法国 1830-
四、空间与层次表现的手法
1. 明暗对比表现空间与层次
毕沙罗 法国 1830-1903
2. 线描的虚实表现空间与层次
3. 色彩的浓淡、冷暖表现空间与层次
《通往卢弗西埃恩之路》 毕 沙罗 法
空间与层次
• 透视 形体透视
平行透视
成角透 视
弱、虚实
色彩透视
冷暖、浓淡、强
• 景深 近景 中景 远景
10
11
» 成角透视:方体的一条棱离视线最近。
13
成角透视
说一说:呈现的画面是平行透视还 是成角透视?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低视点:崇高雄伟
高视点:沉稳开阔
二、色彩透视与空间层次
也称大气透视:是 风景画的一种技巧。随 着物体向后逐渐消退, 颜色对比和明度对比逐 渐减弱。明亮部分渐渐 变暗,深色部分渐渐变 浅,直到整个色彩对比 成为一个中性色调。
34
空间与层次
1
• 我平线
透视规则——近大远小
自然界的树
市区和郊外
我们的校园
一、 形体透视与 空间层次
灭点 消失线
视平线
比一比:同一建筑的透视特点有何不同?
第5课 风景写生(课件)人教版 美术六年级上册

新课讲授
成角透视
新课讲授
构成风景画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山、水、植物、动物、空气、 光、建筑及雕塑碑刻、胜迹遗址。
山水素材
遗址素材
新课讲授
构成风景画的因素
(二)主观因素:人对静物的体察,鉴别和感 受能力,例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联想、心理等
新课讲授
风景写生的表现形式
素描
水粉Leabharlann 新课讲授导入今天 我们将学习利用透视知识把美丽的景色留 在我们的图纸上
2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平行透视
一、什么是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 某一点消失.
新课讲授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风景写生图例
新课讲授
成角透视
二、什么是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就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 景物的纵深因为与视中线不平行而向主点两侧的余点消 失。
由音乐展开联想 而创作的风景画
谢谢观看
作品欣赏
4
尝试探究
如何利用取景框?
对视野中的景物进行不同的取景构图
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 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 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 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 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 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
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 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 完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风景写生
教学课件
1 新课导入 2 新课讲授 3 作品欣赏 4 尝试探究 5 交流展示 6 拓展延伸
艺测365学生美术答案

艺测365学生美术答案
一、填空题:
1、透视分为__透视和__透视。
2、风景画的透视可以概括为近__远、近__远、近宽远窄等规律。
3、在版画制作过程中,可以运用、线、面的组合变化制造出黑白画不同的灰色层次。
4、单独纹样分为式和均衡式两种。
5、常见灯饰的形状主要有状、状、台状及盒状等不同形式。
二、简答题:
什么是二方连续?
答案:
一、填空题:
1,透视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2、风景画的透视可以概括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宽远窄等规律。
3、在版画制作过程中,可以运用点、线、面的组合变化制造出黑、近白画不同的灰色层次。
4、单独纹样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
5、常见灯饰的形状主要有筒状、球状、台状及盒状等不同形式。
二、简答题:
什么是二方连续?
二方连续:指一个单独纹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产牛优美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横式纵式的带状纹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三条和右三条的透视 线分别相交、消失于两侧的 消失点。
成 角 透 视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绘画作品
成角透视:绘画作品
作业:完成一幅成角透视的风景临摹作品。
作业:完成一幅成角透视的风景临摹作品。
作业:完成一幅成角透视的风景临摹作品。
作业:完成一幅成角透视的风景临摹作品。
因为近大远小的变形, 所以形体产生了纵深感。
平行透视
透视——近大远小
平行透视
透视——近大远小
平行透视
透视——近大远小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 绘画作品
平行透视:绘画作品
平行透视:绘画作品
平行透视表现的室内作品
平行透视表现的室内作品
平行透视表现的室内作品
作业:完成一幅平行透视的风景临摹作品。
作业:完成一幅平行透视的风景临摹作品。
作业:完成一幅平行透视的风景临摹作品。
作业:完成一幅平行透视的风景临摹作品。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又叫两点透视, 看到物体两个面以上,相应 的面和视角成一定的角度。
垂直的三条线,中间的 最长,两边的相应缩短一些。 近长远短符合透视规律。成 角透视最富立体感。
地 平 线 透 视 消 失 点
我们看到的自然界物像呈现近大远小的空间 现象,就是透视现象。透视是一种符合正常视觉 感受的科学变形,一般可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 视等。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 通常看到物体的正面,而且 这个面和我们的视角平行。
由于透视的视觉上的变 形,产生了近大远小的感觉, 透视线和消失点就应运而生。 平行透视有一个消失点。
学生作业
作业:完成一幅成角透视的风景临摹作品。
利用线条画法表达这个画面
作业:完成一幅成角透视的风景临摹作品。
平行透视
成 角 透 视
成角透视:绘画作品
利用成角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表现的建筑物
学生作业
利用成角透视法表现室内场景
成角透视:绘画作品
成角透视:绘画作品
利用成角透视法表现室内场景
利用成角透视法表现室内场景
风 景 画
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的绘画作品。西方 一般称为风景画,中国传统的风景画称为 山水画。题材有山川、河流、天空、海港、 树木、田野、房屋、街道等等。
东、西方风景画
西方: 严格的透视运用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 注重光影,明暗色彩变化
东方: 散点透视 讲究意境,注重整体布局 诗、书、画、印的结合
天与地汇合处的交 界线是地平线。消 失点的结束点全都 位于这条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