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中国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遭受以下六大基本挑战:第一、人口三大高峰在未来的三十到四十年将相继来临,也就是人口总量现在已经达到十三亿,而每年平均还要以一千万左右的新生人口在未来的二十多年当中增加,劳动就业人口的总量以及老年人口的总量都在一步一步的逼近中国历史上最高的台阶。

第二、能源和自然资源在中国这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利用,2004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总贡献是 4.3%,但是我们消耗了全球30%的煤炭、27%的钢铁、25%的铝材和40%的水泥,这种高消耗使用资源的粗放形式,在未来的二、三十年还不可能一下子被遏制。

第三、生态环境状况在中国的整体恶化趋势还在延续。

第四、中国城市化的巨大压力,我们每年有一千二百到一千三百万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种趋势将持续到未来三十到四十年。

第五、我们要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并且解决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根本问题。

第六、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建设与国家实力的培育。以上六大基本挑战将严重制约中国未来的发展,我们只能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健康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核心紧密的围绕两条基本的主线,第一条,努力寻求人和自然的平衡,寻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人和自然关系的合理性成长,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和生态的协调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这种关系就体现了人和自然必须

走和谐与协同进化的道路。第二条主线,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制度的保证、舆论的导向、伦理的规范、道德的感召、法治的约束、社会的公正、文化的熏陶等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基本达到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公平。

归纳起来,全球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宏大的目标,从根本上体现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总协调。我们注意到,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保障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序组织和理性的体现。根据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国的人均GDP处在1000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是人口与自然环境资源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重整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中国能够成功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们就能在发展的过程中走出一条健康的、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途径。

国际、国内很多著名的学术团体,近年来都把目光关注中国的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以及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系统的、准确的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整体关系约束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中,并由此提出有价值的思考和战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要点。世界发展的走向和中国基本国情的结合,以及我国总体发展态势的大背景下,要求我们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战略,所以我们从1992年6月,中国政府在巴西里约会议上签署了《环境发展宣言》,其后又在全球各个国家当中率先制

定的了《中国21世纪议程》的行动纲领,并在1996年正式把可持续发展列入国家的基本战略。这一系列的行动代表了中国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理念下来实施整体健康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可以归纳为以下三句话:

第一、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同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的时候。

第二、只有当人类对当代的努力能够同人类对后代的贡献和努力相平衡的时候。

第三、只有当人类为本区域的努力,能够同时考虑到其它区域乃至全球的利益的时候。

以上三句话的共同组合,就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已经迈入全新的历史阶段,将向全世界展示可持续发展应当是“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的综合反映和内在统一,三者之间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交集,成为诊断与衡量国家区域可持续发展健康程度的宏观标准。发展度就是把握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健康发展;协调度是要把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一起进行考虑;持续度是要把今天、明天乃至未来一起进行共同发展,这三者之间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共同的贡献。这三个度中,任何一个度超出临界范围,可持续发展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只有同时考虑三个度的统一才能完成。因此,从中又衍生出了在行动上和理论上的难题,但是这个难题又必须从宏观的国家制度、国家政策、国家战略,以及从微观的企业组织到市场消费和从每个人的心目当中

完成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时,才能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完整实现。

可持续发展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一直沿着四个主要的基本方向去进行,包括:

经济学方向:也就是从经济的观念来诠释可持续发展。

社会学方向:也就是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方向:也就是从环境与发展的平衡来认识可持续发展。

系统学方向:也就是从“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的平衡来认识可持续发展。

发展至今,我们认为第四个方向——系统学方向应当是更好地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新选择;也就是把我们所面对的自然、社会、经济放在统一的思考框架下,建立一套内在的联系,去指导我们长期、永续、健康的实施可持续发展。这个特色就是用综合和协调的观念来探索发展的本源和演化的规律,以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的逻辑自洽为中心,演绎可持续发展的时空组合,从而建立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统一解释,体现出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最后确定可持续发展内部五项基本支持系统,按顺序分别是生存支持系统—这是可持续发展凭借的门槛;第二是发展支持系统—这是引导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第三是环境支持系统—这是可持续发展限制的上限;进一步考虑社会支持系统—这是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组织的有序能力;最后要考虑智力支持系统—科学技术进步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必须同时取决于以上五大支持

系统的共同构建,在世界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下,中国未来五十年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可以大致表达如下,也就是: 中国要用五十年的时间全面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入到世界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前十名的国家行列。

到2050年,在整体国民经济中,科学发展的贡献率达到70%到75%;

到2050年,每单位GDP的能量和资源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2065年的基础上要分别提高15到20倍;

到2050年,中国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达到85岁;

到2050年,中国的四大基本指数:恩格尔系数平均在0.15以下、基尼系数平均在0.30到0.35之间、人文发展指数平均在0.9以上、二元结构系数平均在1.5以内;

到2050年,全国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从现在的7.8年提升到14年以上;

到2050年,能有效地克服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公平等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确保中国的人口安全、食物安全、信息安全、能源安全、以及公共健康安全、生态环境的安全;到2050年,中国要依次通过三条倒U型曲线,实现从左侧到右侧的逆转;争取到2030年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同时大力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的结构;

争取到2040年,实现能源和资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大力提高社会财富的积累能力,实现国际社会提出的“四倍跃进“的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