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论文

合集下载

《编译原理》范文

《编译原理》范文

《编译原理》范文《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翻译为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

编译原理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代码生成等。

本文将从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编译器的结构和常见的编译原理算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源程序、目标程序、编译器、解释器和汇编器等。

源程序是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目标程序是经过编译器处理后生成的机器代码。

编译器是将源程序翻译为目标程序的程序,而解释器则是逐行执行源程序的程序。

汇编器负责将汇编语言翻译为机器代码。

编译器的结构一般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代码生成等几个阶段。

词法分析是将源代码分解为单词或词素的过程,例如将程序中的关键字、标识符、运算符等进行分类。

语法分析则是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语法规则检查源程序的正确性。

当源程序通过了语法分析后,进入到语义分析阶段,该阶段主要对程序的语义进行分析,例如检查变量的声明和使用是否一致。

最后,代码生成阶段将根据源程序生成目标程序。

编译原理中有一些常见的算法,例如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算法、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算法和中间代码生成等。

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算法是从根结点开始递归地向下分析源程序,最常见的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算法是递归下降分析法。

而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算法则是从叶结点开始逐步合并到根结点,常见的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算法是LR分析算法。

中间代码生成是在语法分析的过程中生成一种类似于汇编代码的中间代码,统一了源程序和目标程序之间的表示方式,方便后续的代码优化和代码生成。

编译原理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对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对于计算机程序的正确性和性能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学习编译原理,可以深入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底层实现原理,提高程序设计的能力和技巧。

同时,掌握编译原理的知识也为实现自己的编程语言或编译器打下基础。

编译原理格范文

编译原理格范文

编译原理格范文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如何进行程序的编译,即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程序的过程。

它涉及到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多个方面。

编译器就是实现编译过程的工具,它可以将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并进行一系列的优化。

在编译原理中,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词法分析,它主要将源程序中的字符序列转换成有意义的词法单元序列。

这些词法单元包括关键字、标识符、常量、运算符和分隔符等。

词法分析是通过正则表达式和有限自动机来实现的,正则表达式描述了各种词法单元的形式,而有限自动机则用于识别并生成这些词法单元。

紧接着词法分析的是语法分析。

语法分析将词法单元序列转换为抽象语法树,以表示源程序的结构和语义。

语法分析主要使用的方法是上下文无关文法和语法分析器,其中上下文无关文法由产生式和终结符号组成,产生式描述了语法规则,而终结符号则描述了具体的语法单元。

语法分析器则根据给定的文法规则和输入的词法单元序列来生成语法树。

语法分析后是语义分析,它对语法树进行检查和处理以确定程序的语义一致性。

语义分析主要包括类型检查、符号表管理和错误检测。

类型检查主要检查程序中的类型是否兼容,比如对于不同类型的变量进行运算等。

符号表管理则维护了程序中的标识符信息,包括变量、函数和类等。

错误检测则用于检测程序中的错误,如变量未定义、函数调用参数错误等。

语义分析后是中间代码生成,它将源程序转换为一种介于高级语言和机器语言之间的中间表示形式。

中间代码一般是一种虚拟机的指令序列,它比源程序更容易进行分析和优化。

中间代码生成方法有很多,包括语法制导翻译和生成式翻译等。

语法制导翻译是在语法分析的基础上直接生成中间代码,而生成式翻译则是通过对源程序进行语义递归分析来生成中间代码。

中间代码生成后是代码优化,它主要通过一系列优化技术来改进中间代码的质量。

代码优化主要包括常量合并、循环展开、死代码删除等技术。

编译原理小论文

编译原理小论文

编译原理小论文编译原理小论文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

那么编译原理小论文要怎么写呢?不妨来参考一下小编带来的编译原理小论文样本。

希望大家喜欢哦!编译原理小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编译原理课程的改革问题。

提出了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模型从过程式向对象式的转变、编译程序的面向对象构造(包括编译算法的描述)等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教学内容的调整和课程实验的设计问题。

关键词:编译程序;教学改革;对象式程序设计;Java1 引言编译原理课程是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重要基础和骨干课程。

编译原理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重要性与高等数学对理科学生的重要性几乎可以相提并论。

同时,由于这门课程涉及其他多门课程的知识,使得它成为大学阶段中最难学的课程之一。

从表面上看,编译程序是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低级语言程序,但编译程序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也广泛应用于一般软件的设计和实现,其中的设计思想、算法、思维方式和技术都可能会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当今,程序设计已经基本上从传统的过程式转向对象式,并且正在从对象式转向组件型。

这其实是程序设计范型的变迁,是在计算机技术背景下认识世界的观点的变化:过程式将完成事务看成是一系列的步骤,而对象式却将世界看成是由一系列对象组成的,这些对象之间交互合作完成特定的事务。

从过程式到对象式,有着质的变化,而非一般的修改和完善,由此带来了语言(算法描述工具)的变化。

编程语言影响思维,面向对象的思维方法又促进了编程语言的发展。

目前,程序设计的一些后继课程,如数据结构等都进行了同步跟进,出现了诸如用C++或Java描述的数据结构教材。

但编译原理课程却没有及时跟进,上述改变基本上没有反映到编译原理课程中。

这门课程近20年来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教学内容仍然是基于过程式语言展开的,编译算法和模型描述是用PASCAL语言或者C语言。

编译原理复旦范文

编译原理复旦范文

编译原理复旦范文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研究的是如何将源程序翻译成目标代码的理论和方法。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对于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篇关于编译原理的范文:编译原理是一门研究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和转换问题的学科。

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高级语言的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以使计算机能正确地执行源程序中的功能和逻辑。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编译原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它涉及到计算机编程语言、编程语言的语法和语义、编程语言的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目标代码的生成和优化等核心问题。

掌握编译原理的理论和方法,对于理解和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编译原理的核心是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

编译器是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程序。

它通过对源程序进行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目标代码生成和目标代码优化等过程,最终生成可由计算机执行的目标程序。

因此,编译原理的研究不仅需要深入理解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和指令集,还需要熟悉各种编程语言的语法和语义规则,并且需要熟练掌握相关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编译原理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有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目标代码生成和目标代码优化等。

词法分析是将源程序中的字符序列转换成词法单元序列的过程。

语法分析是对词法单元序列进行语法分析,判断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语义分析是对语法分析后的结果进行语义分析,判断是否符合语义规则。

目标代码生成是将源程序翻译成目标代码的过程。

目标代码优化是对目标代码进行优化,以提高目标代码的执行效率和运行性能。

编译原理的研究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还可以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中,编译原理的研究成果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编程语言设计、编程语言实现、编程语言标准化、软件开发工具、编译器设计和实现等方面。

编译原理论文

编译原理论文

编译原理论文《编译原理》课程论文编译程序是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多数计算机系统都配有不止一个高级语言的编译程序,对有些高级语言甚至配置了几个不同性能的编译程序。

从功能上讲,一个编译程序就是一个语言翻译程序。

语言翻译程序把一种源语言书写的程序翻译成另一种目标语言的等价程序,所以总的说编译程序是一种翻译程序,其源程序是高级语言,目标语言程序是低级语言。

编译程序完成从源程序到目标程序的翻译工作,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的过程。

从概念上来讲,一个编译程序的整个工作过程是划分成几个阶段进行的,每个阶段将源程序的一种表示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表示形式,各个阶段进行的操作在逻辑上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

一般一个编译过程是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编写编译器的原理和技术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以至于在每个计算机工作者的职业生涯中,本书中的原理和技术都会反复用到。

在这本书中,向我们介绍了文法的概念,在讲词法分析的章节中讲述了构造一个有穷自动机的方法,以及如何将一个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转化成确定的有穷自动机和有穷自动机的最小化等方法。

词法分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可能是词法分析程序本身实现起来很简单吧,很多没有学过编译原理的人也同样可以写出各种各样的词法分析程序。

不过编译原理在讲解词法分析的时候,重点把正则表达式和自动机原理加了进来,然后以一种十分标准的方式来讲解词法分析程序的产生。

这样的做法道理很明显,就是要让词法分析从程序上升到理论的地步。

词法分析中的重点是有穷自动机DFA的生成以及DFA和正规式与正规文法的关系。

还要熟练掌握NFA转换为DFA的方法及DFA的化简。

词法分析的核心应该是构建DFA,最后维护一个状态转移表。

通过转态转移的结果来识别词性。

DFA的思想和字典树很像。

NFA通过求每个状态的闭包后构造出的自动机与DFA等价。

正则表达式闭包,连接,或三种操作都有相应的NFA与其等价。

编译原理结课论文精选全文

编译原理结课论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目录1. 绪论 (2)1.1概述 (2)1.2设计目的 (2)1.3设计题目及要求 (3)2.背景知识 (3)2.1语法制导翻译方法 (3)2.2属性文法 (4)2.3几种常见的中间语言 (4)2.4四元式的简介 (4)3.设计过程 (5)3.1设计思路 (5)3.2实现 (6)4.上机调试运行 (7)4.1代码调试界面及结果 (7)4.2执行及结果 (7)5.注意事项 (8)6.总结 (9)参考文献 (10)附录 (11)1.绪论1.1概述“编译原理”是一门研究设计和构造编译程序原理课程,是计算机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编译原理这门课程蕴含着计算机学科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编译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掌握这门课程中的思想,就必须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

而课程设计是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

1.2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素质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

通常,设计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练习题要复杂很多,但也更接近实际。

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旨在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解决问题,然后编制算法和程序完成设计要求,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设计题目及要求基于这个学期所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识,本次我所要设计的题目是赋值语句的四元式生成。

要求:(1)设计语法制导生成赋值语句的四元式的算法;(2)编写代码并上机调试运行通过;(3)输入一赋值语句;(4)输出相应的表达式的四元式;2.背景知识2.1语法制导翻译方法语法制导翻译的方法就是为每个产生式配上一个翻译子程序(称语义动作或语义子程序),并在语法分析的同时执行这些子程序。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论文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论文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研究【摘要】目前的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偏重于原理;2、实验内容的语言不合理;3、实践环节太薄弱。

针对此做出了如下的改变:1、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组织教学;2、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关键词】编译原理改革教学方法动手能力组织教学一、引言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

内容包括语言和文法、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中间代码生成、存储管理、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设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虽然只有少数人从事编译方面的工作,但是这门课在理论、技术、方法上都对学生提供了系统而有效的训练,有利于提高软件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需要解决下列问题:1. 教学内容比较偏重于原理。

编译原理中的核心理论是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这两部分,如果说不去做题的话是不可能学懂的。

那么按照这样的教学内容教课,就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认为学编译原理关键就是会做题。

但是事实上是不对的,编译原理不同于一般我们所学的纯理论课,它的实践性也是很强的。

2. 实验内容所使用的语言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使用pl/0语言的编译程序。

但是事实上因为pl/0语言是pascal的子集,而现在很多学生已经不再学习pascal语言了,所以大多数的程序是看不太明白的。

3. 实践环节太薄弱。

纵观整个编译原理的教学,事实上所偏重的都是理论教学,而真正的实践实在是少之又少,以致学生搞不太清楚研究编译原理到底有什么意义。

而且由于编译原理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形成了一种抽象层面上的数据变换,许多学生难以理解,曾一度被视为天书。

有些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还存在考研或实用的偏爱,投入到编译原理的学习时间相对来说就较少,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对这些问题做出的一些改进方法针对以上的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做出一些改革。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论文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论文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论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编译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核心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编译原理的方法和技巧,独立完成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编译原理在软件开发和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编译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编译原理概述:介绍编译器的功能、编译过程和编译器的分类。

2.词法分析:讲解词法分析的基本概念、词法分析器的实现方法以及词法分析在编译器中的作用。

3.语法分析:介绍语法分析的基本方法、语法分析树的构建以及分析器的实现。

4.中间代码生成:讲解中间代码的概念、生成方法以及中间代码的作用。

5.代码优化:介绍代码优化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以及优化在编译器中的重要性。

6.目标代码生成:讲解目标代码生成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目标代码生成在编译器实现中的地位。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通过讲解编译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编译原理的核心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编译器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编译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编译器设计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编译原理》(第三版),作者:Alfred V. Aho、Monica S.Lam、Ravi Sethi、Jeffrey D. Ullman。

2.参考书:《编译原理与实践》,作者:Peyton J. Publications。

编译原理论文

编译原理论文

编译原理论文第一篇:编译原理论文编译原理心得体会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计算机本科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该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我们在学习是普遍感到内容非常抽象,不易理解,内容多且繁琐,难以完整、全面地掌握编译原理的有关知识,更不用说灵活运用编译原理知识从事相关设计或应用于其他领域。

虽然只有少数人从事编译方面的工作,但是这门课在理论、技术、方法上都对我们提供了系统而有效的训练,有利于提高软件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在我们学习编译原理以前,都认为编译原理只能应用在写程序语言的编译器上,觉得用处不大,学习兴趣不高。

而在后来的学习中,我们逐渐认识到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除了要会编写程序语言之外,还应该了解它是如何被计算机所识别,这才是真正并且透彻地学习软件。

另外,编译器中每一个模块的编写,都能对我们的编程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在今后若从事软件工程,这门课程也能够对编写程序有所帮助。

为了能够系统掌握这门专业课,我们把编译原理分为以下几个模块:①语言和文法;②词法分析;③语法分析;④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⑤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在学习的开始,我们需要掌握什么是编译,编译分为哪些阶段,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的区别等等。

在做好了这些方面的准备后,开始了系统的学习。

语言和文法部分的知识包括文法基本概念及文法的二义性。

基本概念有文法定义、推导、句型、句子等等。

二义性文法是通过画语法树的方法来证明。

词法分析中的重点是有穷自动机DFA的生成以及DFA和正规式与正规文法的关系。

还要熟练掌握NFA转换为DFA的方法及DFA的化简。

语法分析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分析。

自上而下分析着重掌握LL(1)文法,自下而上分析重点掌握算符优先文法和LR(0)、SLR(1)文法。

语义分析重点是其功能,中间代码生成和语法制导翻译定义与方法。

最后,优化分为局部优化和循环优化,重点理解一些关键词,如基本块、流图等,要学会自己画出程序流图。

编译原理教学中软件工程论文

编译原理教学中软件工程论文

编译原理教学中软件工程论文1编译原理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编译原理课程的特点及学习编译原理的目的编译原理课程逻辑性强,理论性强,内容抽象,课时少,学生学习编译原理容易造成知识之间断裂,很难做到融会贯通。

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般应用型本科学习编译原理目的是:掌握编译理论和基本技术,同时具有设计、实现、分析和移植编译程序等方面的初步能力,为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及理论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1.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般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兴趣是应用计算机去处理现实问题而不是理论知识的获取,但是传统的编译原理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并且学生认为学习编译理论即是要构造编译器,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

同时,学习编译原理要涉及到离散数学、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数据结构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学生接受吸收编译原理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比较难。

1.3实践环节薄弱编译程序是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在教学中一般把编译原理逻辑划分成五个阶段进行讲授,如: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中间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但是这样做易导致学生不清楚编译各个部分是如何协调工作的,尤其对于语法制导翻译技术和语义规则,学生理解起来异常困难,把复杂的编译理论和技术通过编程实现,大部分学生上机时无从下手,没有思路。

2软件工程化的编译原理教学改革把软件工程化的思想引入到编译理论教学中,将软件工程的知识由浅入深、阶梯状、循序渐进地贯穿在编译原理实践各个阶段项目的开发中。

2.1依据应用型本科的特点进行教材建设近几年来,经过教学团队继续不懈的努力,《编译方法及应用》教材在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计算机教学理念和教育体系的同时,面向一般工程类院校本科教学,在基础理论之上,更加注重编译原理应用性、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集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应性于一身。

自编《编译原理实验指导书》规范学生实验报告的格式,对实践涉及到的关键算法和数据存储结构给予说明,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从实验的需求、可行性报告等方面,要求学生完善文档体系,引导帮助学生完成编译原理实验。

编译原理结课论文

编译原理结课论文

char *k[]={"begin","do","else","end","if","then","var","while"};
char *p1[]={",",";",".",":","(",")"}; // 分界符
char *p2[]={"+","-","*","/"};
//运算符
char *p3[]={"<","<=","=",">",">=","!="}; //关系运算符
单词符号及种别编码
单词符号
种别编码
单词符号
种别编码
main
1
[
28
int
2
]
29
char
3
{
30
if
4
}
31
else
5
,
32
for
6
:
33
while
7

34
标识符 ID
10

35
整型常数 NUM
20

36
=
21
>=
37
+
22
<=
38
-
23
==
39
*
24
!=
40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论文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论文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进一步了解高级语言在计算机中的执行过程,了解现代编译器的运行机制,加深对编译原理中关键算法和编译技术的理解,提高自学和理解能力。

了解如何利用现有软件JFLex和Java_cup构造词法分析器和解析器。

二、设计概述这个tiger语言编译器的编译过程涉及到编译五个阶段中的两个,即词法分析器和语法分析器。

其中,解析后完成语法树打印的构建,以检查类型。

词法分析器由JFLex 编译器正则公式生成,词法分析器由编译器产生式生成,解析器由CUP生成。

结果通过GUI界面呈现给用户。

编译器需要对源程序进行单词级的分析和翻译,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识别单词,而词法分析的任务就是从左到右扫描源程序的字符串,根据词法规则(常规语法规则)识别出正确的单词,并转换成单词对应的二进制形式(类别码,属性值)进行语法分析。

所以词法分析是编译的基础。

执行词法分析的程序叫做词法分析器。

语法分析是编译器的核心部分。

它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语法结构,检查语法错误,报告错误的性质和位置,并进行适当的纠错。

三、设计程序(一)设计构思该程序主要完成三个功能模块: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和GUI人机界面。

词法分析器由JFLex编译正则公式生成,其中必须为外界提供一个获取令牌流的接口。

实验中命名为Java _ cup . runtime . symbol next _ token。

解析器是建立在词法分析器上的,所以它必须包含词法分析器来获取令牌流。

next_token为解析器提供了令牌。

解析器的对外接口是:Java _ cup . runtime . symbol debug _ parse(),它返回语法树的根节点。

GUI 提供人机交互。

它可以顺序显示词法分析阶段获得的所有标记信息和语法阶段生成的语法树。

此外,词法和语法阶段的错误会在“错误提示”文本框中列出,为用户提供改进代码的信息。

流程图:鲍·阿布辛Print.java//打印出语法树……//Tiger 的抽象语法类数据包错误消息ErrorMsg.java//用于生成包含详细信息的错误消息为cupparser 打包Java _ cup.runtime//support包解析Grm.java//解析分析器MainInterface.java//图形用户界面Sym.java//令牌的十进制表示Yylex.java//莱克斯分析器包装语义Entry.java//用于值环境中的绑定Env.java//保存一个值、类型环境和一个错误打印机ExpTy.java//持有翻译和类型检查的结果FunEntry.java//用于函数绑定程序输入流 词法分析程序 GUI 界面句法分析程序 代币 语法树 标记流 错误的语法和类词汇错误Semant.java//主类型检查模块VarEntry.java//用于变量绑定包装符号Symbol.java//使字符串成为独特的符号对象Table.java//用示波器做环境包翻译包类型//描述tiger _ languagetypes(二)词法分析程序这部分工作主要是通过正则表达式的编写,熟悉使用JFLex正确编写正则表达式,并生成相应的词法分析器。

编译原理的发展历史论文

编译原理的发展历史论文

编译原理的发展历史论文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它主要研究如何将高级程序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过程。

编译器是实现这一过程的软件工具,它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软件开发的进展,提高了程序开发效率,同时也推动了计算机编程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的革新。

本文旨在对编译原理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育提供参考。

编译原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和普及给程序翻译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1952年,A.S. Фуртунатов利用多国语言的特点,提出了一个“爱丽斯”语言编译器,这是编译器开发的开端。

1957年,Fortran编译器的问世使高级语言编译成机器语言的自动化过程成为可能,这标志着编译原理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20世纪60年代是编译原理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此期间,Backus-Naur形式(BNF)语法被提出,成为了描述编程语言语法结构的一种通用形式。

此外,1950年代兴起的语法制导翻译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使得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1962年,美国学者Aho和Ullman提出了编译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并在后续的几十年里对编译原理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著作《编译器》被誉为编译原理领域的经典之作。

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和软件系统复杂度的增加,编译原理的研究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Chomsky提出了上下文无关文法,这为编程语言语法的形式化描述提供了更加精确的理论基础。

同时,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技术也得到了实质性的改进,这进一步促进了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编译原理研究也得到了更多关注和支持。

各种优秀的编程语言和编译器相继问世,这不仅推动了编译原理的进一步发展,也促进了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

同时,新的领域和问题也不断涌现,如即时编译技术、并行编译技术、领域特定语言(DSL)等,这为编译原理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编译原理词法分析论文

编译原理词法分析论文

《编译原理》结课大作业《词法分析》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所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信息工程学院摘要:计算机系统与人信息交换界面多数是应用高级语言来实现。

一个高级语言程序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相应的编译系统。

所谓编译程序就是指能够把某一种语言程序转换成另一种与之等价的语言程序。

它通常包括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的产生、优化,目标代码的生成。

完成计算机翻译过程的关键阶段,它为后面的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做好准备,打好基础,以便快速地、高质量地生成目标语言程序。

因此词法分析是编译的基础。

词法分析器所处理的对象即词法分析程序的输入数据,实际上是源程序经过编译预处理,去掉多余的符号后而形成的代码,这样给词法分析带来方便。

词法分析的过程是线性的从头至尾扫描一遍,复杂度较低,易实现。

关键词:词法分析 C语言标识符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目录1、引言..................................................................................................................... - 1 -2、基于c 语言词法分析器的设计........................................................................ - 1 -2.1词法分析器的设计原则............................................................................. - 1 -2.2词法分析器的设计对象............................................................................. - 1 -2.3词法分析器的任务及功能......................................................................... - 2 -2.4各种单词符号对应的种别码:................................................................. - 2 -3、基于c 语言词法分析器的实现........................................................................ - 3 -3.1词法分析程序的算法思想:..................................................................... - 3 -3.2主程序示意图:......................................................................................... - 3 -3.3函数定义说明............................................................................................. - 4 -3.4程序设计实现及功能说明......................................................................... - 5 -4、词法分析程序的C语言程序源代码:............................................................ - 5 -5、结果分析:....................................................................................................... - 11 -6、总结................................................................................................................... - 12 -参考文献................................................................................................................. - 12 -1、引言计算机系统与人信息交换界面多数是应用高级语言来实现。

编译原理结课论文【最新精选】

编译原理结课论文【最新精选】

编译原理结课论文题目:词法分析作者:***电话:182****1046 Email:*****************教师:肖少拥、吴刚递交日期:2013 年11 月28 日摘要词法分析作为编译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对构成源程序的字符流进行扫描,然后根据构词规则识别单词符号,而这恰是源代码逆向分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随着软件逆向工程的不断发展,词法分析被广泛应用于源代码逆向分析。

本文就词法分析在源代码逆向分析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尝试用简明易懂的方式去获得逆向分析后续工作所需的单词符号的各类信息。

关键词词法分析;逆向分析;源代码;单词符号前言编译原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加工处理程序。

它将便于人们阅读但不能直接在计算机上执行的源程序翻译成语义上等价并且可在计算机上执行的目标程序。

为了处理各种使用于不同目的的源程序,一般将整个编译过程划分为五个处理阶段,分别是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语义分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在编译程序结构中,词法分析程序通常作为子例程被语法分析调用,每一次调用返回一个单词。

一个源程序有许多单词组成,词法分析程序被调用较频繁,它的频率直接决定编译程序的效率。

词法分析对源程序进行自左至右的扫描,将它从外部形式(字符串)变换成便于后几个阶段处理的内部形式,即分解出一个个有独立语法意义的单元,称之为单词(又称符号或者特征),同时识别出与其相关的属性。

优化阶段对语义分析所产生的中间代码进行改造,以获得等价但更为高效(指时间和空间的节省)的中间代码。

目标代码生成阶段根据中间代码和表格信息,进行存储分配,选择代码,形成可在计算机上执行的目标程序。

如果目标代码生成阶段产生的代码为汇编语言程序,那么嗨应再经过汇编阶段才能产生机器代码程序。

基于上述,本文通过设计、编制、调试一个具体的词法分析程序,对词法分析器的具体实现。

正文1、词法分析词法分析程序又称扫描器,它是编译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编译原理课程论文

编译原理课程论文

编译原理课程论文一、编译原理简介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

内容包括语言和文法、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中间代码生成、存储管理、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设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虽然只有少数人从事编译方面的工作,但是这门课在理论、技术、方法上都对学生提供了系统而有效的训练,有利于提高软件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二、编译原理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冯·诺伊曼在存储-程序计算机方面的先锋作用,编写一串代码或程序已成必要,这样计算机就可以执行所需的计算。

开始时,这些程序都是用机器语言(machine language )编写的。

汇编语言大大提高了编程的速度和准确度,人们至今仍在使用着它,在编码需要极快的速度和极高的简洁程度时尤为如此。

但是,汇编语言也有许多缺点:编写起来也不容易,阅读和理解很难;而且汇编语言的编写严格依赖于特定的机器,所以为一台计算机编写的代码在应用于另一台计算机时必须完全重写。

发展编程技术的下一个重要步骤就是以一个更类似于数学定义或自然语言的简洁形式来编写程序的操作,它应与任何机器都无关,而且也可由一个程序翻译为可执行的代码。

分析问题的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它相当完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它已是编译理论的一个标准部分。

它们与乔姆斯基的3型文法相对应。

对它们的研究与乔姆斯基的研究几乎同时开始,并且引出了表示程序设计语言的单词(或称为记号)的符号方式。

人们接着又深化了生成有效的目标代码的方法,这就是最初的编译器,它们被一直使用至今。

人们通常将其误称为优化技术,但因其从未真正地得到过被优化了的目标代码而仅仅改进了它的有效性,因此实际上应称作代码改进技术。

这些程序最初被称为编译程序-编译器,但更确切地应称为分析程序生成器(parser generator ),这是因为它们仅仅能够自动处理编译的一部分。

头歌编译原理范文

头歌编译原理范文

头歌编译原理范文
编译器的前端主要负责对源代码进行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等工作。

词法分析器(Lexical analyzer)将源代码分解成一个个的单词(Token),并进行识别和分类。

语法分析器(Syntax analyzer)则根据
事先定义好的语法规则,对单词进行语法分析,生成一棵语法树(Parse tree)。

语法分析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代码中的语法错误,并且方便
后续的处理。

语义分析器(Semantic analyzer)则进一步分析语法树,
进行类型检查、变量声明和函数定义等工作。

编译器的后端主要负责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工作。

中间代码是在前端生成的一种类似于汇编语言的中间表示形式,它既包含
了源代码的结构信息,又比较容易进行优化。

优化器(Optimizer)通过
对中间代码的分析和变换,提高目标代码的质量和执行效率。

目标代码生
成器(Code generator)则将优化后的中间代码转换成相应的目标机器代码,以便在目标机器上执行。

编译原理的研究对于理解编程语言和优化算法具有重要意义。

编译器
可以将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人类编写的程序。

在编译过程中,编译器会进行一系列的优化,使得生成的机器代码更加高效。

了解编译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程序的运行机制,并学会如何
编写高效的代码。

总之,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是程序语
言的编译过程。

通过学习编译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程序的执行原理,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并能够设计和开发高效的编译器。

编译原理的应用 论文

编译原理的应用 论文

编译原理的应用论文编译原理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许多领域,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

本文将讨论编译原理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 编程语言设计和实现:编译原理是编程语言的基础,它通过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优化和代码生成等过程将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

编译原理的应用使得程序员能够用更高级、更易读的语言编写代码,并且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 代码优化:编译器可以分析源代码,并根据特定的优化算法对代码进行优化,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代码优化可以包括常量合并、循环展开、函数内联等技术,这些优化手段可以显著改善程序的性能。

3. 解释器和虚拟机:编译原理的技术也广泛应用于解释器和虚拟机的设计和实现。

解释器通过逐条解释源代码来执行程序,虚拟机则将源代码编译成字节码或中间代码,在虚拟机上执行。

编译原理的应用使得解释器和虚拟机能够更快地执行程序,并提供更好的运行环境。

4. 语法分析:编译原理中的语法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和信息检索等领域。

语法分析可以帮助将自然语言转换成抽象的语法结构,并进行各种语义分析和语义解释。

在机器翻译中,语法分析可以将源语言的句子转换为目标语言的句子,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5. 代码生成和反汇编:编译原理的应用还包括代码生成和反汇编。

代码生成是将中间代码转换成目标机器代码的过程,反汇编则是将目标机器代码还原成汇编代码。

这些技术在软件逆向工程和程序分析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理解和修改现有的程序。

综上所述,编译原理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提供了高级语言和机器语言之间的桥梁,还帮助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可读性,以及支持自然语言处理和程序分析等高级应用。

编译原理期末论文

编译原理期末论文

编译原理期末论文编译原理期末论文一、概述算符文法:即它的任一产生式的右部都不含两个相继的非终结符的文法。

如果G是一个不含空字符的算法文法,那么只要它的任一对终结符都只满足>,=,<的关系的一种,则称G是一个算符优先文法。

算符文法分类:对于一个算符优先文法,只要能构造出它的算符优先表,就可以利用算符优先分析方法,分析一个句子是否符合这个文法的定义。

那么定义FirstVT(P)={a|P(+=>)a···或P(+=>)Qa···,a属于终结字符集,而Q属于非终结字符集},其中···表示所有字符集LastVT(P)={a|P(+=>)···a或P(+=>)···aQ,a属于终结字符集,而Q 属于非终结字符集}由以下两条规则来构造FirstVT集:(1) 若有产生式P=>a···、或P=>Qa···,则a属于FirstVT(P);(2) 若有a属于FirstVT(Q),且有产生式P=>Q···,则a属于FirstVT(P);类似的有构造LastVT集的规则:(1) 若有产生式P=>···a或P=>···aQ,则a属于LastVT集。

(2) 若a属于LastVT(Q),且有产生式P=>···Q,则a属于LastVT集。

构造FirstVT集的算法:BeginFor 每个非终结符P和终结符a Do F[P,a]=FALSE;For 每个形如P=>a...或P=>Qa...的产生式 (1)DO insert(P,a)While Stack 非空 DoBegin把Stack 的顶项,记为(Q,a),上托出去;For每条形如P=>Q...的产生式DO . (2)Insert(P,a)End of while;END构造LastVT集的算法:将上述算法的对应的(1),(2)分别修改为For 每个形如P-〉…a或P-〉…aQ的产生式,For每条形如P-〉…Q的产生式便可得。

编译原理范文

编译原理范文

编译原理范文
编译原理是一门基础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方向,贯穿于程序设计的各个
阶段中。

它主要用于描述和分析源代码,程序的行为,以及描述有用的程
序设计技术。

编译原理的目的是使用所有可用工具,为人们构建出能够在有限时间
内完成任务的程序。

这样一来,程序员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构建高层次
的具体程序上,而不是“混入”一些不必要的复杂性。

编译原理的主要内容有:编译器构造,编译器结构,语法分析,词法
分析,语义分析,程序优化,编译器编码,编译器实现,编译器技术,解
释器架构等。

其中,编译器构造是编译原理中最基本但也最重要的部分。

编译器的构造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主要负责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
分析,而后端则主要负责程序优化,编译器编码以及编译器实现等任务。

编译器结构是编译原理中的重要内容。

它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单程式,半交叉式和全交叉式。

在单程式结构中,一个程序完成整个编译过程,从
源代码读取到机器语言生成完毕。

而在半交叉结构和全交叉结构中,编译
的过程分为了多个部分,以减少运行时间、提高性能等几方面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译原理心得编译原理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已被国内外高校列为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课程。

它主要介绍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基本设计方法、主要实现技术和一些自动构造工具。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计算机软件素质,使学生真正认识计算机信息处理实质并综合运用所学的软件设计技术来分析问题等具有很大作用。

该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我们在学习是普遍感到内容非常抽象,不易理解,内容多且繁琐,难以完整、全面地掌握编译原理的有关知识,更不用说灵活运用编译原理知识从事相关设计或应用于其他领域。

虽然只有少数人从事编译方面的工作,但是这门课在理论、技术、方法上都对我们提供了系统而有效的训练,有利于提高软件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采用有用的资助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基于Internet网络和多媒体技能,资助手段有种种千般的情势,可以借用有:讨论学习模式、探索学习模式、提供种种资源库的网上资助教学应用模式。

在Internet上实现讨论学习的要领有多种,最简略实用的是使用现有的电子通告牌体系(BBS),这种体系具有用户管理、讨论管理、文章讨论、实时讨论,用户留言、电子信件等诸多功效。

编译原理在学习历程,门生题目难点不能逐一与老师举行面临面举行,那末议决网络,可以题目果然,老师创建相应的主题,门生可以在自己学习的特定地域发言,门生之间可以举行交换,全部的题目都果然化。

探索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一样平常都是由某些教诲机构设立一些适当特定门生工具的题目,议决Internet向门生公布,要求门生解答;同时提供大量的、与题目相干的信息资源供门生在解决题目历程中查阅。

这种模式彻底转变了传统教学历程中门生被动继承的状态,而使门生处于积极自动的职位地方,因而能有用地引发门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在我们学习编译原理以前,都认为编译原理只能应用在写程序语言的编译器上,觉得用处不大,学习兴趣不高。

而在后来的学习中,我们逐渐认识到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除了要会编写程序语言之外,还应该了解它是如何被计算机所识别,这才是真正并且透彻地学习软件。

另外,编译器中每一个模块的编写,都能对我们的编程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在今后若从事软件工程,这门课程也能够对编写程序有所帮助。

为了能够系统掌握这门专业课,我们把编译原理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语言和文法;(2)词法分析;(3)语法分析;(4)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5)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6)关于实践。

在学习的开始,我们需要掌握什么是编译,编译分为哪些阶段,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的区别等等。

在做好了这些方面的准备后,开始了系统的学习。

语言和文法语言和文法部分的知识包括文法基本概念及文法的二义性。

基本概念有文法定义、推导、句型、句子等等。

二义性文法是通过画语法树的方法来证明。

词法分析词法分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可能是词法分析程序本身实现起来很简单吧,很多没有学过编译原理的人也同样可以写出各种各样的词法分析程序。

不过编译原理在讲解词法分析的时候,重点把正则表达式和自动机原理加了进来,然后以一种十分标准的方式来讲解词法分析程序的产生。

这样的做法道理很明显,就是要让词法分析从程序上升到理论的地步。

词法分析中的重点是有穷自动机DFA的生成以及DFA和正规式与正规文法的关系。

还要熟练掌握NFA转换为DFA的方法及DFA的化简。

词法分析的核心应该是构建DFA,最后维护一个状态转移表。

通过转态转移的结果来识别词性。

DFA的思想和字典树很像。

NFA通过求每个状态的闭包后构造出的自动机与DFA 等价。

正则表达式闭包,连接,或三种操作都有相应的NFA与其等价。

所以正则表达式==NFA==DFA。

DFA状态最小化算法化简DFA。

LL(1)文法主要就是根据FIRST集判断向哪条路径走,来避免回溯;LR(0)文法构造项集闭包构成的自动机,通过有穷自动机的状态转换来判断该规约还是该移进来做出相应的操作并且更改堆栈和Buffer的状态,注意此时有可能发生移进规约冲突,并且如果不运用FOLLOW集的话有些出错状态无法识别,只能当规约处理。

SLR(0)文法是再LR(0)的基础上运用FOLLOW集来判断出错状态SLR(0)文法的无法处理移近规约冲突。

LR(1)文法是在LR(0)文法的基础上构建LR(0)的增广项集,其他与LR(0)相似,通过增广项集可以解决移近规约冲突问题,但无法解决部分规约规约冲突问题。

LALR貌似只是将LR文法中的一些等价状态合并构成一个更小的自动机,有点像DFA 状态最小化方法。

算符优先文法构造语法树的结构找到相应的优先级构成一个优先级表,两个栈,一个用来存OP一个用来存操作数,当两个算符相遇时判断两个算符的优先级,做出相应的操作:进栈或计算。

语法分析语法分析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分析。

自上而下分析着重掌握LL(1)文法,自下而上分析重点掌握算符优先文法和LR(0)、SLR(1)文法。

语法分析部分就比较麻烦一点了。

现在一般有两种语法分析算法,LL自顶向下算法和LR自底向上算法。

LL算法还好说,到了LR算法的时候,困难就来了。

很多自学编译原理的都是遇到LR算法的理解成问题后就放弃了自学。

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只要大家理解就可以了,又不是像词法分析那样非得自己写出来才算真正的会。

像LR算法的语法分析器,一般都是用工具Yacc来生成,实践中完全没有比较自己来实现。

对于LL算法中特殊的递归下降算法,因为其实践十分简单,那么就应该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自己写。

当然,现在也有不少好的LL算法的语法分析器,不过要是换在非C平台,比如Java,Delphi,你不能运用Y ACC 工具了,那么你就只有自己来写语法分析器。

等学到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时候,你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疑问:“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到底有什么?”就从编译器的角度来讲,编译器需要把程序员写的源程序转换成一种方便处理的数据结构(抽象语法树或语法树),那么这个转换的过程就是通过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的。

其实词法分析并非一开始就被列入编译器的必备部分,只是我们为了简化语法分析的过程,就把词法分析这种繁琐的工作单独提取出来,就成了现在的词法分析部分。

除了编译器部分,在其它地方,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也是有用的。

比如我们在DOS,Unix,Linux下输入命令的时候,程序如何分析你输入的命令形式,这也是简单的应用。

总之,这两部分的工作就是把不“规则”的文本信息转换成一种比较好分析好处理的数据结构。

那么为什么编译原理的教程都最终把要分析的源分析转换成“树”这种数据结构呢?数据结构中有Stack, Line,List…这么多数据结构,各自都有各自的特点。

但是Tree这种结构有很强的递归性,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Tree的任何结点Node提取出来后,它依旧是一颗完整的Tree。

这一点符合我们现在编译原理分析的形式语言,比如我们在函数里面使用函树,循环中使用循环,条件中使用条件等等,那么就可以很直观地表示在Tree这种数据结构上。

同样,我们在执行形式语言的程序的时候也是如此的递归性。

在编译原理后面的代码生成的部分,就会介绍一种堆栈式的中间代码,我们可以根据分析出来的抽象语法树,很容易,很机械地运用递归遍历抽象语法树就可以生成这种指令代码。

而这种代码其实也被广泛运用在其它的解释型语言中。

像现在流行的Java,.NET,其底层的字节码bytecode,可以说就是这中基于堆栈的指令代码的。

在学习文法时,对文法的组成,用法都较为明了,而在真正做题时却感到十分吃力。

例如给出了一个语言,要求写出它的上下文无关文法,就感到十分棘手,所以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大练习量,以熟练掌握。

而在之后的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中,我感到在看基本原理时十分困难,通常要长时间钻研才能够有所了解,而一旦掌握了基本原理,做题时就感到十分顺畅了。

例如,在刚接触到LR(0)文法时,我用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它的原理,掌握之后,在列LR(0)分析表和写分析过程时,只要思路清晰,就会比较顺畅,而且不会犯错。

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关于语义分析,语法制导翻译,类型检查等等部分,其实都是一种完善前面得到的抽象语法树的过程。

比如说,我们写C语言程序的时候,都知道,如果把一个浮点数直接赋值给一个整数,就会出现类型不匹配,那么C语言的编译器是怎么知道的呢?就是通过这一步的类型检查。

像C++语言这中支持多态函数的语言,这部分要处理的问题就更多更复杂了。

大部编译原理的教材在这部分都是讲解一些比较好的处理策略而已。

因为新的问题总是在发生,旧的办法不见得足够解决。

程序的语义就是它的“意思”,它与语法或结构不同。

程序的语义确定程序的运行,但是大多数的程序设计语言都具有在执行之前被确定而不易由语法表示和由分析程序分析的特征。

这些特征被称作静态语义(static semantic),而语义分析程序的任务就是分析这样的语义(程序的“动态”语义具有只有在程序执行时才能确定的特性,由于编译器不能执行程序,所以它不能由编译器来确定)。

一般的程序设计语言的典型静态语义包括声明和类型检查。

由语义分析程序计算的额外信息(诸如数据类型)被称为属性(attribute),它们通常是作为注释或“装饰”增加到树中(还可将属性添加到符号表中)。

在正运行的C表达式 a [index] = 4 + 2 中,该行分析之前收集的典型类型信息可能是:a是一个整型值的数组,它带有来自整型子范围的下标;index则是一个整型变量。

接着,语义分析程序将用所有的子表达式类型来标注语法树,并检查赋值是否使这些类型有意义了,如若没有,则声明一个类型匹配错误。

在上例中,所有的类型均有意义,有关语法树的语义分析结果可用以下注释了的树来表示。

语义分析重点是其功能,中间代码生成和语法制导翻译定义与方法。

关于中间代码生成,代码生成,代码优化部分的内容就实在不好说了。

国内很多教材到了这部分都会很简单地走马观花讲过去,学生听了也只是作为了解,不知道如何运用。

不过这部分内容的东西如果要认真讲,单独开一学期的课程都讲不完。

在《编译原理及实践》的书上,对于这部分的讲解就恰到好处。

作者主要讲解的还是一种以堆栈为基础的指令代码,十分通俗易懂,让人看了后,很容易模仿,自己下来后就可以写自己的代码生成。

当然,对于其它代码生成技术,代码优化技术的讲解就十分简单了。

如果要仔细研究代码生成技术,其实另外还有本叫做《Advance Compiler Desgin and Implement》,那本书现在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的,十分厚重,而且是英文原版。

不过这本书我没有把它列为推荐书给大家,毕竟能把龙书的内容搞清楚,在中国已经就算很不错的高手了,到那个时候再看这本《Advance Compiler Desgin and Implement》也不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