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教学讲义

合集下载

毒理学基础(全套课件250P)PPT课件

毒理学基础(全套课件250P)PPT课件
该途径接触的持续时间可依据试验要求而定。毒性 大的接触时间可短些,毒性小的可长些。国内一般 在求LC50时为2小时。
1.3.5.3 经皮肤接触
液态、粉尘态和气态外来化学物均有接触皮 肤的机会。不仅与外露皮肤接触并被吸收, 有的还能穿透衣服经皮肤吸收。
外来化学物经皮肤吸收是指角质层完整的皮 肤,若皮肤破损,化学物经真皮直接吸收, 而与静脉吸收的机制相似。
具体观察指标见P123表6-1。
1.3.7.3 死亡及其时间
观察试验动物接触受试物后的死亡过程有利 于探讨其中毒机制或死因。
在同系化学物中,有些在致死量下表现出动 物先兴奋后抑制,死亡时发生抽搐;而有的 则只引起抑制症状,表现精神萎靡、反应迟 钝,并在抑制状态下慢慢死亡,表明同系物 之间的毒作用有差别。
影响肾功能可使水盐代谢的紊乱而可影响体重。
1.3.7.5 其他指标
根据上述某些指标的阳性结果可进一步扩大观察项目,如测 定体温、心电、脑电等生理学指标或某些生化指标,有利于 深入探讨受试物的毒作用特征。
对死亡动物要取部分组织进行病理解剖学检查,记录各器官 系统肉眼可见的病变;停止观察后也应抽取部分存活的动物 进行病理解剖学检查。
1.3.7.2 中毒症状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动物的中毒症状及死亡一般出 现在给予受试物24-48小时内,故观察1周即可。
如中毒反应出现较迟,主要在给受试物后48小时-4 天,则观察期也应相应延长至2-4周。特别在4872小时内要仔细观察各剂量组动物的一般反应、临 床表现、死前表现及这些反应出现的时间。
1.3.1 试验动物的选择
原则是所选动物应使试验的结果能反映或预 测人体接触时的反应。要求动物健康,体重 差异不超过10%,试验前应禁食16小时。同 时尽量选用饲养管理方便、成本低的动物。

兽医毒理学讲义

兽医毒理学讲义

兽医毒理学讲义目录第一章绪论···································································- 2 -第一节概论 ·································································- 2 -第二章毒物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3 -第一节毒物的生物膜转运 ···············································- 3 -第三章毒作用···································································- 7 -第一节毒作用的分类 ·····················································- 7 -第二节毒作用机理 ························································- 7 -第三节影响毒作用的因素 ·············································- 12 -第四章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及化学物残留································- 14 -第一节概述······························································- 14 -第五章毒理学的研究与方法···············································- 15 -第六章外来化学物的安全性···············································- 18 -第一节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 18 -第二节兽药临床前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指导原则···········- 21 -附:名词解释 ··································································- 23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论一、毒理学的目的其目的在于评价工业化学物,环境污染物和其它的物质对人、畜所致的危害。

毒理学讲义

毒理学讲义

《毒理学》网上教案第一单元绪论第一节概述一、概念㈠毒理学是从医学角度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但近些年来,毒理学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各种有害因素,如核素、微波等物理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不只限于化学物质;但经典的毒理学主要研究内容仍然是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理。

㈡卫生毒理学是从预防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可能接触的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学科。

它是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亦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为劳动卫生、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等学科提供毒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㈢外来化合物是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的一些化学物质。

外来化合物并非人体的组成成分,也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也不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但它们可由外界环境通过一定的环节和途径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机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

常见的外来化合物有农用化学品、工业化学品、药物、食物添加剂、日用化学品、各种环境污染物及霉菌毒素等。

二、卫生毒理学研究任务在预防医学领域中,卫生毒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有三,一是研究机体与外来化合物相互作用的规律即中毒机理;二是对外来化合物进行安全性评价;三是为制订有关卫生标准和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三、卫生毒理学研究方法㈠动物实验1、体内实验法通常在整体动物进行,使实验动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人体实际接触方式接触一定剂量的受试外来化合物,然后观察动物可能出现的形态或功能变化。

实验多采用哺乳动物,例如大鼠、小鼠、豚鼠、家兔、仓鼠、狗和猴等。

通常检测外来化合物一般毒性,例如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等。

2、体外实验法大多利用游离器官、原代培养细胞、细胞系和细胞器等进行。

利用器官灌流技术可对肝脏、肾脏、肺和脑等进行灌流,借此可使离体脏器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生活状态,与受试外来化合物接触,观察脏器出现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同时还可观察受试物在脏器中的代谢情况;游离细胞和细胞器多用于外来化合物对机体各种损害作用的初步筛检、作用机理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研究,有许多优点。

卫生毒理学讲义

卫生毒理学讲义

卫生毒理学——第一章 绪论毒理学、卫生毒理学、外源化学物的定义毒理学 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的科学。

但近年来,随着客观的需要,毒理学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各种有害因素如放射性、微波等物理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对机体损害作用及其机制,不只限于化学物质。

现代毒理学是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科学。

毒理学主要分为三个研究领域,即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卫生毒理学是与公共卫生工作有直接联系的各个毒理学分支,包括环境毒理学、工业毒理学、食品毒理学、农药毒理学、放射毒理学等的基础和总称。

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也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任何一种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对机体有害的,卫生毒理学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性和产生毒性作用的条件,阐明剂量-效应(反应)关系,为制订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外源化学物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外来化合物并非人体的组成成分,也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也不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但它们可由外界环境通过一定的环节和途径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机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

毒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 采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

就药品和食品添加剂而言,这些信息可能仅限于对人类的影响。

然而,工业毒理学工作者不仅要研究工业化学物对人类的危险度,而且要研究这些化学物对鱼、鸟等动植物及其他可能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因素的潜在影响。

另外,描述毒理学研究还为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线索,通过形成假设为发展机制毒理学作出贡献。

机制毒理学 研究重点是化学物对生物体产生毒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

机制研究结果在应用毒理学的许多领域非常重要。

厦门大学毒理学讲义-6.2毒性机制(Pt2)

厦门大学毒理学讲义-6.2毒性机制(Pt2)

胺类、肼类
吡哆醛
CO、CN-、H2S、-N3
(Hb)Fe2+
亲电原子对亲核原子结合的选择性取决于电荷/半径比:
软亲电物 硬亲电物
软亲核物 硬亲核物
(较低的电荷/半径比) (较高的电荷/半径比)
7
软、硬亲电物和亲核物


亲电物(electrophiles)
特征: 低正电荷、体积大、多个易激发的 高正电荷、体积小、没有易激发的
15
毒物对靶标-靶分子的影响(2)
靶分子
结构破坏/异常
断裂 /降解
脂质降解: 如:自由基脂肪酸去氢脂质过氧化级联 破坏细胞膜/膜蛋白反应反应…
蛋白质降解:
如:毒素/辐射蛋白/多肽水解降解; ONOO- 破坏乌头酸酶辅基影响柠檬酸循环 氨基酸残基自由基攻击蛋白变性/降解
DNA断裂: 如:•OH碱基环破坏“复制断裂”阻断复制 •OH核糖去H •C-4’SSBs/DSBs 致死效应
8
终毒物与靶分子反应的类型(2)
非共价结合:(noncovalent binding)
以非极性交互作用、氢键、离子键的形式 与膜受体、胞内受体、离子通道、酶、DNA双链等结合
甘氨酸受体
番木鳖碱
AhR
TCDD
Ca2+/Cl-通道
Cd2+
PKC
PME
DNA双螺旋
EB / 阿霉素
空间结构与内源性分子的结合部位互补(“钥匙与锁”) 通常是可逆性结合(结合键能相对较低)
16
毒物对靶标-靶分子的影响(3)
靶分子
9
终毒物与靶分子反应的类型(3)
去氢反应 (Hydrogen abstraction):

毒理学基础课件

毒理学基础课件

Why Melamine discover in Milk Powder?
Milk powder is produced by milk, the most important of milk ingredient is protein.
Melamine and protein also have the same N
毒理学动物实验基础(补)
实验动物 动物实验
第六章 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概述 急性毒性作用 局部毒性作用 短期、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
•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 第八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 第九章 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 • 第十章 毒理基因组学与系统毒理学(自学) • 第十一章 管理毒理学
Definition of Toxicology
The more descriptive definition of toxicology
"the study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hemicals,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gents on living organisms, and the mechanisms of such effects , safety evaluation and risk analysis(evaluation). ---Basis of Toxicology 5th Edition
Definition of Toxicology
“Toxic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gents on living organisms and the ecosystem, including the prevention and amelioration of such adverse

毒理学完整版教学课件

毒理学完整版教学课件
民中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发热、呕吐、 反食、乏力和黄疸等症状的病例 , 数日 内成倍增长 , 截止到当年的 3 月 18 日 ,共发生 29230 例。
18
山西朔州毒酒事件
1998 年春节前 , 山西文水县一不法分子
用甲醇勾兑散装白酒 , 批发给外地个体户。 从 1 月 26 日开始 , 先后发现数百名群众饮 假酒中毒住院 , 其中近 30 人死亡。
• • • • • • • •
(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1 2 3 4 5 6 7 8 国上海甲肝暴发 国山西朔州毒酒事件 国南京汤山中毒事件 中国河北自沟苯中毒事件 日本O-157 事件 印度博帕尔灾难 德法荷比二恶英事件 英国疯牛病
17
上海甲肝暴发
自 1988 年 1 月 19 日起 ,上海市
发病358,死亡107 死亡186940 发病182,死亡50 死亡约4000 西德6000-8000,日 本1000,全球约 20000 发病约8000,死亡 16 发病280,死亡34 中毒200000,死亡
16
烟雾事件(SO2、金 心、肺疾病 属粉尘污染) 欧洲、亚洲、 短肢畸形儿(” 反应停 海豹事件”) 澳洲、拉丁美洲、 非洲 米糠油(PCBs污染) 皮疹、肝损伤、 日本爱知县 中毒事件 四肢麻木 日本 镉污染稻米 “痛痛病” 印度博帕尔 异氰酸甲酯泄漏事 急性肺疾病、
9
毒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
• 描述毒理学 (descriptive toxicology) • 机制毒理学 (mechanistic toxiicology) • 管理毒理学 (regulatory toxiicology)
10
一、描述毒理学
直接研究的是毒性鉴定,以期 为安 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 提供信息;还 可为化学物的 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重 要线 索

毒理学 ppt课件

毒理学  ppt课件
有阈: 系统毒性、致畸→安全限值 无阈: 致癌、致突变→实际安全剂量(VSD)
ppt课件
26
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的剂量轴


──┼───┼─┼─┼─────┼─┼─┼───┼──┼─┼──┼→
安全限值 NOAEL 阈 LOAEL NOAEL 阈 LOAEL MTD MLD LD50 LD100
或VSD └────┘
毒理学
ppt课件
1
毒理学(toxicology)
从生物医学角度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 害作用及其机制的科学。
任何一种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对机体 产生任有害作用。
药物毒理学·卫生毒理学 研究范围:
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物理因素等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已知人致癌物都对某种实验动物具有致癌性。 实验动物致癌物是否都对人有致癌性,还不清 楚,但此已作为动物致癌试验的基础。
○一般认为,如果某一化学物对几个物种实验动 物的毒性是相同的,则人的反应也可能是相似 的。
ppt课件
35
高剂量暴露
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这是发 现对人潜在危害的必需的和可靠的方法。 毒性试验的设计并不是为了证明化学品 的安全性,而是为了表征化学品可能产 生的毒作用。
ppt课件
5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 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 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 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 学物质。内源化学物,是指机体 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 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
ppt课件
6
卫生毒理学(Health Toxicology) 与共卫生工作有直接联系的各个 毒理学分支的基础和总称。包括 环境毒理学、工业毒理学、食品 毒理学、农药毒理学、放射毒理 学等。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卫生毒理学PPT课件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卫生毒理学PPT课件

7. 生物毒素 8. 军事毒物
环境毒理学
9. 放射性物质
19.09.2020
6
化学物质分类(续)
按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毒性级别 毒作用性质和部位 毒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
19.09.2020
7
毒性及其分级
毒性(toxicity):指化学物质能够造成 机体损害的能力。
✓在同等剂量下,对机体损害能力越大的化 学物质,其毒性越高。
10
★接触期限
急性毒性试验---1次或24小时内多次对 实验动物高剂量染毒。
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至少1个月以 上,对动物反复多次低剂量染毒。
除了强度差别外,有时还有性质差别。
速率:相同化学物质即使染毒剂量相同,
吸收速率不同则中毒表现也将不同 。
频率:接触的间隔时间如短于其生物半减
期(t1/2)时,进入机体的量大于排出量, 易于积累至一个高水平,从而引起中毒。 反之,如接触的间隔时间长于t1/2时,就 不易引起中毒(高剂量接触时除外)。
19
毒性终点(endpoint toxicity)
急性毒性试验毒性终点:受试物引起的 机体死亡;
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毒性终点:受试 物造成的生理、生化、代谢等过程的异 常改变;
遗传毒性试验终点:受试物导致的基因 突变、染色体畸变、畸形、肿瘤形成。
19.09.2020
20
毒性分级
急性毒性:根据LD50将化学物质分为极 毒、剧毒、中等毒、低毒、微毒、无毒 等数个等级。
none which is not a poison. The right dose differentiates from a remedy.
化学物质分类
◆按其用途和分布范围可分为

毒理学教学课件

毒理学教学课件

02
毒物的分类与性质
有机毒物
有机氯毒物
如滴滴涕、六氯环己烷等,具有持久性 和生物积累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造成长期危害。
有机氮毒物
如亚硝酸盐、磺酰脲等,具有致畸、 致癌、致突变作用。
有机磷毒物
如敌敌畏、甲胺磷等,抑制乙酰胆碱 酯酶活性,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有机硫毒物
如硫化氢、甲硫醇等,具有强烈的刺 激性和窒息性。
复合无机毒物
如铅、镉、砷等元素在环境中的混合存在, 协同作用增强毒性。
有机无机混合毒物
如苯胺与硝基苯胺的混合物,毒性作用复杂。
其他特殊毒物
放射性毒物
如铀、钚等放射性元素,可引起辐射 病和癌症。
生物毒素
如蛇毒、蜂毒等,可引起神经系统功 能紊乱和过敏反应。
03
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
吸收
吸收定义
详细描述
生殖毒性试验通过观察受试物对生物体的生殖器官和生殖功能的影响,以及对其后代的影响,来评估受试物的生 殖毒性效应和潜在危害性。
致突变与致癌试验
总结词
致突变与致癌试验是评估化学物质引起 基因突变和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VS
详细描述
致突变试验通过检测受试物对生物体的基 因突变频率和类型的影响,来评估其致突 变性。致癌试验则通过观察受试物对生物 体的癌症发生率和类型的影响,来评估其 致癌性。这些试验对于预测化学物质的潜 在危害性和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毒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毒理学起源于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动物和植物的毒性反应来识别有毒物质。随着 科技的发展,毒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应用于医学、环境保护和 化学品管理等领域。
发展趋势
随着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毒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未 来,毒理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深入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 体的作用机制,为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支持。

厦门大学毒理学讲义-11致癌作用Pt1(致癌物)

厦门大学毒理学讲义-11致癌作用Pt1(致癌物)

分类 I类 确证的人类致癌物
1987
1994
1997
2000
2007
2011
2014
前后 增加
50 63 74 78 101 107 114 64
II类 A组 对人类很可能致癌 37 50 56 63 69 59 69 32
B组 对人类可能致癌 159 209 225 235 245 267 283 124
Kennawa L 从煤焦油中分离出多环芳烃
Berenblum L 发现巴豆油的促癌作用,提出致癌多阶 段学说 发现DNA是致癌物结合的靶分子
Berwald Y用化学致癌物诱导哺乳动物胚胎细胞恶性转化
Balmain A报道化学致癌物诱导的小鼠皮肤癌中H-Ras 基因被激活。
6
世界癌症日
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WHO发起 2000年巴黎世界肿瘤高峰会议 “巴黎抗癌宪章” 国际性合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1969年成立/启动
收集化学致癌性资料
组织专家评定
出版专辑 (~2011年,Vol 102)
人类致癌性资料
(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报告)
实验动物致癌性资料
实验和人类其他资料
癌前病变 肿瘤病理 遗传毒性 结构-活性 代谢和动力学 理化参数 同类生物因子
20
IARC致癌化学物分类(2014)
Volkman and Bell (1870’s): 长期与石蜡油和焦油接触的工人易患皮肤癌
Rehn (1880’s): 接触苯胺的工人发生泌尿道膀胱肿瘤
5
化学致癌历史回顾
1775年 1888年 1915年
1925~ 1932年 1941年
1962~ 1968年 1965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8
毒理学教学讲义
16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毒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的特点:
理 1. 机体的正常形态学、生理学、生长发育过

程受到影响,寿命可能缩短。
的 2. 机体功能容量降低。
基 3. 机体对外加应激的代偿能力降低。
本 4. 机体对其他某些环境因素不利影响的易感
2021/3/8
毒理学教学讲义
13
毒作用及其分类
毒 ❖局部与全身作用:
理 局部毒性作用(local effect)是指某些 学 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 的 损害作用。 基 全身毒性作用(systemic effect)是指外 本 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 概 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念

性增高。

2021/3/8
毒理学教学讲义
17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毒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的特点: 理 1. 不引起机体机能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
学 2. 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的降低;
的 3. 不引起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
基 4. 机体发生的一切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代偿能力范

2021/3/8
毒理学教学讲义
11
毒作用及其分类
毒 毒作用的分类:

速发或迟发性作用
学 局部与全身作用
的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基 本 概
过敏性反应 特异体质反应

2021/3/8
毒理学教学讲义
12
毒作用及其分类
毒 ❖速发或迟发性作用:
理 速发性毒作用(immediate effect) 是指 学 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接触后的短时间 的 内所引起的即刻毒性作用。 基 迟发性毒作用(delayed effect)是指在 本 一次或多次接触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 概 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性作用。 念
基 键是此种物质与机体接触的量。
本 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指一种化
概 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

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 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2021/3/8
毒理学教学讲义
7
毒性
毒 影响毒性的因素:
理 ❖ 剂量;
学 ❖ 接触途径(经静脉、经口、经皮等);
5
毒物及其分类
毒 理
按毒物用途和分布范围分为:
工业化学品:如生产原料、辅料、中间体等; 食品添加剂:如食用色素、香精、防腐剂等;
学 日常化学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
的 农用化学品:如化肥、杀虫剂等;
基 医用化学品:如药物、消杀剂等;

环境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废渣中的各种学物质等; 生物毒素:如动物毒素、植物毒素等;
2021/3/8
毒理学教学讲义
14
毒作用及其分类
毒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理 可逆作用(reversible effect)是指停止 学 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可逐渐消失的毒性作用。 的 不可逆作用(irreversible effect)是指 基 在停止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其毒性作用继续 本 存在,甚至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可进一 概 步发展。 念
毒理学教学讲义
9
毒性
毒 接触频率
理 学 的
毒作用的浓度范围
3
A
A

2 B
本 概
1 C
B C



单次染毒

↑↑
重复染毒
图2-1 在不同的染毒频率和消除率的条件下,剂量和靶器官内浓度的关系
2021/3/8
毒理学教学讲义
10
毒作用及其分类
毒 化学物质的毒作用(toxic effect)又 理 称为毒效应。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 学 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故又可称为不良 的 效应、损伤作用或损害作用。是其本身或 基 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 本 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 概 结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概 军事毒物:如芥子气等战争毒素;
念 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元素等。
2021/3/8
毒理学教学讲义
6
毒性
一种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称为
毒 该物质的毒性(toxicity)。
理 毒性较高的物质,只要相对较小的剂量,即可
学 的
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而毒性较低的物质,需 要较大的剂量,才呈现毒性。但是一个物质的 “有毒”与“无毒”,毒性的大小也是相对的,关
2021/3/8
毒理学教学讲义
15
毒作用及其分类
毒 理 学 的 基 本 概
❖过敏性反应:
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也称变态 反应(a11ergic reaction),是机体对外 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特异体质反应:
特异体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 通常是指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 性异常反应。
的 基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毒效应谱
概 念
靶器官
生物学标志
2021/3/8
毒理学教学讲义
4
毒物及其分类
毒 在一定条件下,一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 理 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 学 起暂时或永久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 的 命的化学物质成为毒物(poison)。 基 本 概 念
2021/3/8
毒理学教学讲义
的 基
❖ 接触期限、接触速率和接触频率;



2021/3/8
毒理学教学讲义
8
毒性
毒 ➢ 接触期限
理 急性毒性试验 24小时内一次或多次染毒


亚急性毒性试验 在1个月或短于1个月的重复染毒
基 亚慢性毒性试验 在1个月至3个月的重复染毒 本 概 慢性毒性试验 在3个月以上的重复染毒

2021/3/8
毒理学教学讲义
毒理学教学讲义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第二节 剂量、剂量-量反应关系和


剂量-质反应关系


第三节 表示毒性常用指标

第四节 安全限值
2021/3/8
毒理学教学讲义
3
第一节 毒物、毒性和毒作用
毒物及其分类
毒 理
毒性及其分级

毒作用及其分类

围之内,当机体停止接触该种外源化学物后,机
概 念
体维持体内稳态的能力不应有所降低,机体对其 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2021/3/8
毒理学教学讲义
18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毒 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都属于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引起的 理 生物学作用。而在生物学作用中,量的变化往往引起质的 学 变化,所以非损害作用与损害作用具有一定的相对意义。 的 有时难以判断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引起的生物学作用是非 基 损害作用还是损害作用。随着生命科学的进展,将不断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