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为病人说故事——川崎病患儿护理体会
![为病人说故事——川崎病患儿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786ac14bed5b9f3f90f1cb5.png)
宝贝&妈妈,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新的传奇——一例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体会儿科梦铃一.选题背景川崎病,曾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全身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
该病常见于婴幼儿和年幼的儿童,如果未经及时诊断、治疗,其中15%~30%的患儿会发生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形成,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猝死,应引起人们重视。
在该类疾病患儿的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长对疾病及其治疗不了解,担心疾病的预后、高昂的医疗费用等也给他们心理上也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因此,个性化护理对于这类婴儿来说,不仅能够完善其父母对于此病的认知情况,还能有效的提高小儿川崎病的治愈率,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个案身、心、灵、社会的个性化评估,实施个性化护理,为今后照护此类患者提供依据。
二.文献查证川崎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39℃以上)5 d以上,发热数日后掌趾面红肿胀痛,躯干部出现大小不一的斑丘疹,两侧眼结膜充血,口唇红肿、干燥、皲裂,甚至出血,舌面常呈杨梅舌,口腔黏膜充血但无溃疡。
KD病变累及全身中小血管,最危害的是累及冠状动脉,引起冠状动脉扩张,部分形成不可逆性冠状动脉瘤,致冠状动脉狭窄并最终引起缺血性心脏病,是影响预后、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三.个案简介1.一般资料2.家族树基本状况: 琦琦,2岁3月男性患儿,汉族,88.0cm ,12.2kg ,活泼好动,家住菏泽市巨野县。
现由父母照顾,父母均是本科学历,在职职工,家庭和睦,有居民医保。
既往史: 既往有2次“支气管炎”病史,有1次“腹泻”病史;未接种“乙脑”加强疫苗;1年前因“腹股沟斜疝(右)”,于宁波行手术治疗。
全身性血管炎,好发于冠状动脉 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 冠状动脉瘤 心肌梗死、巨大冠状动脉瘤破裂心源性休克猝死现病史: 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农民 农民 农民 农民 58岁 56岁 55岁 53岁公务员 会计30岁 28岁2岁3月3.疾病发展史2015.7.30-8.5间断发热5天,最高39.5℃2015.8.1-8.2 就诊于巨野县人民医院,检查WBC21.9*10^9/L,PLT518*10^9/L, CRP41.7mg/L ,治疗后体温正常。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0ccba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d.png)
心理护理
关注患儿及家长的情绪 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和 疏导,帮助其缓解焦虑
和压力。
健康指导
向患儿及家长普及川崎 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其 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
理能力。
功能锻炼
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 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功能 锻炼,促进身体机能的
恢复。
健康教育
提高认识
向公众普及川崎病的预防和早 期识别知识,提高人们对该病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 理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川崎病的概述 •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原则 •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措施 • 川崎病患儿的并发症及护理 • 川崎病患儿的康复与预后 • 川崎病患儿的预防与控制
01
川崎病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 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及时为孩子接 种疫苗,预防感染。
控制策略
早期诊断和治疗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川崎病的疑似症状,应及 时就医,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规范治疗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范的治疗方案进行 治疗,确保孩子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病情监测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孩子的病情变化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
向家长普及川崎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 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家庭护理
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护理,包 括饮食调整、日常起居照顾等, 确保患儿得到良好的家庭护理。
预后评估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患儿的恢复情况,以便 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评估指标
通过观察患儿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等指标,评估其恢复程度和预后情况。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abdae0ba0d4a7302763a5e.png)
• 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的护理
• 丙种球蛋白为血液制品,易被污染,使用前认真检查质量, 开启后立即使用,未用完要废弃,输注过程中,遵守无菌操 作原则,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一般在开始输注的30分钟内滴 速为5-10滴/分,30分钟后为15-20滴/分,用输液泵控制速度 更好,避免与头孢哌酮、氧哌嗪青霉素同一条静脉输入,因 为两者可产生配伍禁忌引起凝块。大多数患儿无不良反应, 但仍注意观察,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出汗等症状, 可减慢滴速或暂停输液;如症状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发绀、 荨麻疹等,应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吸氧、保暖及抗过敏治疗。
• 病因不明,多认为是感染、免疫失调、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损伤 所致。
临床表现
1、发热:体温38-40℃,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持续1-2周,甚至更 长,抗身素治疗无效。 2、皮肤表现:皮疹在发热或发热后出现,呈向心性、多形性,常 见的为斑丘疹、多行红斑样或猩红热样,无疱疹及结痂,躯干部多 见,持续4-5天后消退;手足皮肤呈广泛性硬性水肿,手掌和脚底 早期出现潮红,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重者指(趾)甲亦可 脱落,此为川崎病的典型临床特点。肛周皮肤发红、脱皮。 3、黏膜表现: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潮红、皲裂或出血,舌乳头 明显突起,充血呈草莓舌。
眼 部 护 理
• 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双眼,指导 患儿勿揉眼睛,必要时遵医嘱给 予0.3%氧氟沙星眼液滴眼,预防 继发感染。
皮 肤 护 理
• 保持皮肤清洁,剪短指甲,以免抓 伤和擦伤;衣被质地柔软而清洁, 每次便后清洁臀部;对半脱的痂皮 应用干净的剪刀剪去,勿强行撕脱, 防止出血和感染。
防范潜在并发症
药物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 口服阿司匹林
• 阿司匹林具有抗炎、抗凝作用,是治疗川崎病的主要药物,应 保证准确及时用药。阿司匹林对胃肠刺激大,易引起恶心、呕 吐,长期使用可诱发药物性溃疡甚至出血,应向家长明确说明。 阿司匹林肠溶片应饭后服用,可将其溶解于少量温开水中饮服。 婴幼儿可磨碎溶解后服用,如有呕吐时应准确估算药量,重新 补吃以保证药物剂量。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症状如恶 心、呕吐、大便的颜色及性质;有无变态反应及中毒反应如哮 喘、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反应严重者应立即通知医生处 理。
儿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4f022e8f680203d8ce2f24ee.png)
补铁注意事项:告知家长小儿每日需要量,掌握铁剂的正确剂量和疗程,药物放在患儿不易触及之处,以免误服过量中毒。
口服铁剂可致胃肠道反应,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足量,两餐之间服用,即可减少肠道反应,又利于吸收。
液体铁剂可致牙齿染黑,用吸管或滴管,服用后,大便变黑或呈柏油样,停药后恢复,应提前告知家长。
铁剂可与维C,牛奶同服利于吸收,忌和抑制铁吸收的食物同服。
注射时应深部注射,每次更换注射部位,减少局部刺激,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观察疗效,服后12-24小时后临床症状好转,烦躁减轻,食欲增加,36-48小时后骨髓出现红系增生,网织红细胞2-3天后升高,5-7天达高峰,2-3周降至正常,HB1-2周后逐渐上升,3-4周达到正常,无效者查找原因。
肾炎患儿活动安排: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增加心排血量,肾血流量增加,提高肾小球虑过,减少并发症发生。
又由于静脉压下降,降低了毛细血管血压,使血肿减轻,一般起病2周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1-2月内,活动量应限制,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尿内红细胞减少,血沉正常可上学,但避免体育活动,阿迪计数正常后可恢复正常生活硬肿症护理:1、复温,目的是体内产热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温度,以恢复体温或保持正常体温。
若肛温>30,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将患儿至于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6-12h内恢复正常体温。
肛温<30,将患儿至于箱温比肛温高于1-2的暖箱中复温,每h提高1-1.5,箱温不超过34,在12-24h复温。
如上述条件,可用温水浴,热水袋,电热毯。
母亲怀抱等方式复温、2、合理喂养,轻者能吸吮者可经口喂养,吸吮无力者可用滴管,鼻饲或静脉营养保证能量供给、3、保证液体供给,严格控制液体速度,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引起心衰或肺出血4、预防感染,做好消毒隔离,加强皮肤护理,经常更换体位,防止体位性水肿和坠积性肺炎,尽量减少肌肉注射,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5.观察病情,注意T、P、R、硬肿范围及程度、尿量,有无出血症状等并做好记录,备好抢救物品及设备,6、健康教育,指导家长加强护理,注意保暖,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37)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37)](https://img.taocdn.com/s3/m/07a7d89dcc7931b764ce156f.png)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治疗川崎病的首选药物是A、阿司匹林B、丙种球蛋白C、双嘧达莫D、青霉素E、链霉素2、关于川崎病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主张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抗炎B、有心肌损害者给予ATP、COAC、注意休息供给足够水分和营养D、首选阿司匹林抗凝E、发生动脉瘤高危因素的病儿可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滴注3、川崎病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方案为A、糖皮质激素B、阿司匹林C、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D、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E、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4、下列不是川崎病常见症状的是A、眼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B、化脓性淋巴结炎C、口腔黏膜弥漫充血和草莓舌D、持续高热E、手足肿胀和脱皮5、JIA少关节型侵犯关节在A、4个以内B、5个以内C、5个或5个以上D、6个以内E、6个以上6、治疗早期JIA必不可少的药物是A、萘普生B、羟氯喹C、甲氨蝶呤D、泼尼松E、硫唑嘌呤7、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易尽早使用激素的情况是A、高烧不退B、伴有心肌炎C、病情反复复发D、伴有严重并发症的重症JRDE、病情进展快8、儿童类风湿病治疗原则不包括A、减轻症状B、消除症状C、预防并发症D、保持关节功能E、维持正常生活9、抗风湿治疗的主要药物是A、肾上腺皮质激素B、维生素AC、维生素CD、青霉素E、维生素K10、抗风湿药物治疗,正确的是A、症状好转即可停用激素B、心脏炎时易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激素总疗程一般不可太长,应在4周以下D、停用激素之前要用镇静剂治疗量接替E、阿司匹林在关节肿痛消失后可停药11、风湿性心脏炎患者,抗风湿治疗疗程是A、1~2wB、3~4wC、4~8wD、8~12wE、12~15w12、抗风湿治疗,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指征是A、心脏炎B、多发性关节炎C、舞蹈病D、皮下结节E、环形红斑1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危及生命的是A、失血性休克B、消化道出血D、血尿E、贫血14、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皮疹B、淋巴结肿大C、关节疼痛D、发热E、动脉瘤15、皮质激素对哪种紫癜最为有效A、关节紫癜B、腹型紫癜C、上肢紫癜D、紫癜性肾炎E、血管性紫癜16、风湿热小儿在停用激素之前预防激素停药反跳需要用A、红霉素B、氯霉素C、链霉素D、阿司匹林E、长效青霉素17、风湿热患儿长期应用药物预防链球菌感染是为了A、控制病灶感染B、预防呼吸道感染复发C、防止关节畸形D、防止心脏继续损害E、预防风湿性心脏炎复发二、A21、患儿男,10岁,因发热7天,抗生素治疗无效入院。
川崎病护理要点
![川崎病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28be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b.png)
川崎病护理要点
4. 液体摄入:保持患儿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脱水。可以给予温水、果汁、汤等流质饮料 ,避免咖啡因和含糖饮料。
5. 皮肤护理:保持患儿身体清洁,每天进行适度的洗澡。使用温水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 的肥皂和洗浴用品。保持皮肤湿润,可使用适量的无刺激性保湿霜。
川崎病护理要点
10. 定期访:川崎病是一种需要长期随访的疾病,定期复诊和检查是必要的,以监测病 情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
以上是一些川崎病的护理要点,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及时与医生沟通,遵循医嘱进行护理,有助于患儿的康复和健康。
6. 眼部护理:如果患儿出现结膜炎症状,可用温水轻轻擦拭眼睛,并避免使用刺激性眼药 水。
川崎病护理要点
7. 口腔护理:定期帮助患儿进行口腔护理,包括刷牙和漱口。使用软毛刷和无刺激性牙膏 ,避免刺激口腔黏膜。
8. 温度调节:保持室内环境温暖舒适,避免患儿受寒或过热。
9. 心理支持:给予患儿和家人充分的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感。鼓励家人与医护人员 积极沟通,了解病情和护理措施。
川崎病护理要点
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疾病,对于患有川崎病的儿童,以下是一些护理要 点:
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皮疹、口腔黏膜炎症、结膜炎症、淋 巴结肿大等症状。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2. 休息和活动:给予患儿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病情稳定后,适当引导患儿进行 适度的活动,促进康复。
川崎病的护理PPT课件
![川崎病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d9197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6.png)
物理降温
采用温水擦浴、冰袋降温等方法, 注意避免过度刺激和冻伤。
药物降温
根据医嘱使用退热药物,观察药物 效果和不良反应。
皮肤黏膜损伤观察与处理
皮肤观察
注意皮肤色泽、温度、皮疹形态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皮肤破 损。
黏膜护理
保持口腔、眼、鼻等黏膜清洁湿润,预防黏膜损伤和感染。
破损处理
对皮肤黏膜破损处进行消毒、包扎等处理,防止继发感染。
冠状动脉并发症风险降低措施
早期识别与干预
对川崎病患儿进行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以降低冠状动脉 并发症的风险。
药物治疗
使用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以减轻炎症,防止冠状动 脉瘤的形成。
定期随访
对川崎病患儿进行定期随访,评估冠状动脉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预防及处理方法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儿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如呕血、黑便等。
药方案。
免疫球蛋白治疗及不良反应观察
1 2
免疫球蛋白作用
中和体内毒素,减轻血管炎症状,缩短病程。
用药剂量与疗程 根据患儿体重和病情,确定剂量和疗程,一般单 次大剂量输注。
3
不良反应观察 注意观察过敏反应、发热、头痛等不良反应,及 时处理。
其他辅助药物治疗
抗生素
合并感染时使用,控制感染。
抗凝药物
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冠脉血流。
评估患儿症状表现
观察患儿发热、皮疹、黏膜充血、淋 巴结肿大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
尿液和粪便检查
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 血沉等指标,了解患儿
炎症程度。
排除其他可能的感染或 疾病。
心脏超声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课件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e46b4a6c175f0e7cd137c0.png)
主要内容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概述 病因
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治疗 护理
概述
•好1发96于7年婴,幼日儿本(人1~川2崎岁富多作见首)先报道而得名 •<又5岁称占皮8肤0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男是:女一为种1以.5全:1 身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 ••冬 有 多出 临 心自 数春疹 床 肌限 自季性 特 梗性 然节疾 征 塞康为病:是复高急主,峰性要预期发死后(热因良12,好-皮5肤月粘发膜病病较损多和)淋巴结肿大 约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
秋季多见
1997 ~ 2001
四川
7.06/10万
1.66:1
2000 ~
2004
北京
50/10万
1.83:1 夏季多见 7月高峰
2003. 1~12
上海
34/10万
KD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因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1997~2001年四川省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
年
1997
1998
1999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KD分布于全球所有地区和种族,东方人多发 2003年全球累计病例已经超过30万例
日本每年5500例,79、82、86年在日本3次流行 1982年发病16,000例 流行期间4岁以内儿童发病率为172~194/10万 日本从1970年开始进行两年一次的全国流行病学 调查,报道患者总数为140,873人,
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内体温差达2℃以上, 体温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 重症肺结核。
儿科护理学-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c8485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0.png)
02
消化系统并发症预防
注意观察患儿的食欲、大便等消化系统状况,防止出现消化道出血等问题。
川崎病患儿的饮食护理
03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川崎病患儿常常有发热和口腔黏膜损伤,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避免脱水,同时也有助于减轻糖、高盐食物和饮料,以免增加口腔感染的风险和影响患儿的电解质平衡。
避免刺激性食物与饮料
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
注意餐具卫生
鼓励患儿独立进食
饮食卫生与安全
川崎病患儿的心理护理
04
03
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家庭教育与心理疏导
01
家长应了解川崎病相关知识,正确认识疾病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避免过分担忧。
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
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优质蛋白质,以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调整食物温度和质地
避免过热或过冷的食物刺激口腔黏膜,同时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消化系统负担。
避免辛辣、酸、硬、粗糙的食物和饮料,如辣椒、柠檬、坚果、油炸食品等,以免刺激口腔黏膜和加重疼痛。
临床表现
持续高热、皮肤黏膜改变(如手足硬性水肿、掌跖红斑等)、淋巴结肿大、眼结膜充血等。
诊断
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如持续高热、手足硬性水肿、掌跖红斑、淋巴结肿大、眼结膜充血等),结合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血清铁蛋白升高、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异常等)进行诊断。
临床表现与诊断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原则
医护人员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提高孩子的治疗依从性。
医护人员应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如积极的语言和表情、身体接触等,增强家庭关系的亲密感和信任感。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PPT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95d20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a.png)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和尿 布,避免汗液刺激皮肤。
避免抓挠
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抓破 皮肤,引发感染。
注意皮疹变化
观察皮疹的颜色、范围和 消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 就医。
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饮食调整
用棉签轻轻擦拭患儿的牙齿和牙龈, 避免食物残渣滞留。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尽量选择软 、易消化的食物。
病因与病理
病因
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感染、免疫等 因素有关。
病理
全身血管炎症,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 伤,引起血管狭窄或血栓形成。
诊断与治疗
诊断
根据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 数、血沉等。
治疗
主要为抗炎、抗凝和对症治疗,如使用阿司匹林、免疫球蛋 白等。
PART 02
川崎病患儿的日常护理
口腔黏膜观察
留意口腔黏膜的变化,如出现溃疡、 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PART 04
川崎病患儿的康复与预防
REPORTING
康复训练
运动康复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 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如散步、 游泳、瑜伽等,以增强体质和免
疫力。
心理支持
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给予关爱和 支持,帮助其建立自信心,提高应 对疾病的能力。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REPORTING
• 川崎病概述 • 川崎病患儿的日常护理 • 川崎病患儿的特殊护理 • 川崎病患儿的康复与预防
目录
PART 01
川崎病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症状
定义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 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5f5fd52a300a6c30c229fe9.png)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治疗川崎病的首选药物是A、阿司匹林B、丙种球蛋白C、双嘧达莫D、青霉素E、链霉素2、关于川崎病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主张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抗炎B、有心肌损害者给予ATP、COAC、注意休息供给足够水分和营养D、首选阿司匹林抗凝E、发生动脉瘤高危因素的病儿可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滴注3、川崎病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方案为A、糖皮质激素B、阿司匹林C、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D、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E、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4、下列不是川崎病常见症状的是A、眼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B、化脓性淋巴结炎C、口腔黏膜弥漫充血和草莓舌D、持续高热E、手足肿胀和脱皮5、JIA少关节型侵犯关节在A、4个以内B、5个以内C、5个或5个以上D、6个以内E、6个以上6、治疗早期JIA必不可少的药物是A、萘普生B、羟氯喹C、甲氨蝶呤D、泼尼松E、硫唑嘌呤7、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易尽早使用激素的情况是A、高烧不退B、伴有心肌炎C、病情反复复发D、伴有严重并发症的重症JRDE、病情进展快8、儿童类风湿病治疗原则不包括A、减轻症状B、消除症状C、预防并发症D、保持关节功能E、维持正常生活9、抗风湿治疗的主要药物是A、肾上腺皮质激素B、维生素AC、维生素CD、青霉素E、维生素K10、抗风湿药物治疗,正确的是A、症状好转即可停用激素B、心脏炎时易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激素总疗程一般不可太长,应在4周以下D、停用激素之前要用镇静剂治疗量接替E、阿司匹林在关节肿痛消失后可停药11、风湿性心脏炎患者,抗风湿治疗疗程是A、1~2wB、3~4wC、4~8wD、8~12wE、12~15w12、抗风湿治疗,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指征是A、心脏炎B、多发性关节炎C、舞蹈病D、皮下结节E、环形红斑1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危及生命的是A、失血性休克B、消化道出血D、血尿E、贫血14、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皮疹B、淋巴结肿大C、关节疼痛D、发热E、动脉瘤15、皮质激素对哪种紫癜最为有效A、关节紫癜B、腹型紫癜C、上肢紫癜D、紫癜性肾炎E、血管性紫癜16、风湿热小儿在停用激素之前预防激素停药反跳需要用A、红霉素B、氯霉素C、链霉素D、阿司匹林E、长效青霉素17、风湿热患儿长期应用药物预防链球菌感染是为了A、控制病灶感染B、预防呼吸道感染复发C、防止关节畸形D、防止心脏继续损害E、预防风湿性心脏炎复发二、A21、患儿男,10岁,因发热7天,抗生素治疗无效入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川崎病的定义 简述川崎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简述川崎病的护理要点 川崎病患儿突然死亡的原因?
编辑课件
47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端膜状脱皮 (2)多形性红斑 (3)眼结合膜充血 非化脓性 (4)唇充血皲裂 口腔粘膜弥漫性充血,舌乳头呈草莓舌 (5)颈部淋巴结肿大
注:如5项临床表现中不足4项,但超声心动图有冠状动脉 损害,亦可确诊为川崎病
KD治疗
治疗原则:无特效,采用抗凝,抗炎控制 血管炎,预防冠脉损害和心肌梗塞
一般治疗
阿司匹林
动脉瘤破裂及心肌炎是Ⅱ、Ⅲ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第Ⅲ、Ⅳ期则常见缺血性心脏病变,心肌梗死可
致死亡。
编辑课件
15
临床表现
病程多为6~8周 有心血管症状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主要表现 心血管症状和体征 其他系统伴随症状
编辑课件
16
主要表现
发热 皮肤粘膜表现 (皮疹、肢端变化、粘膜表现) 淋巴结肿大
免疫反应
急性期有超抗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免疫介导 的全身血管炎
编辑课件
11
病理改变
波及全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
基
非特异性血管炎症
本
病
血
血
变
管
管
周
内
围
膜
炎
炎
编辑课件
全 层 血 管 炎
12
按病变过程分为四期
Ⅰ期(急性期) 约1~2周
Ⅱ期(亚急性期) 约2~4周
Ⅲ期(恢复早期) 约4~7周
Ⅳ期(恢复晚期) 7周或更久
美国每年2000例,亚裔人多数
我国首次报道1978年 上海俞善昌教授
北京地区的发病率 已从1995年的19/10万 上升到2004年的50/10万
编辑课件
7
资料
时间 地区
发病率
男:女
发病季节
1989 ~ 1994
香港 台湾
25.4/10万 20/10万
秋季多见
1997 ~ 2001
四川
7.06/10万
7.7/10万
9.81/10 万
全省共报告了KD患儿 1811例 病死率为0.08%~2%
编辑课件
9
病因
病因至今未明 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
6月以下发病少,提示存在母体保护性抗体 地方性、流行性、季节变化,限于儿童 家庭中几乎没有接触感染编辑课件来自10病因非感染说
中性洗剂、螨、地毯
的形变浸成化润较及著局部水肿
编辑课件
13
动脉病变的分布
脏器外的中等或大动脉
多侵犯冠状动脉、腋、髂动脉及颈、胸、腹部 其它动脉
脏器内动脉
涉及心、肾、肺、胃肠、皮、肝、脾、生殖腺、 唾液腺和脑等全身器官
编辑课件
14
除血管炎变以外,病理还涉及多种脏器,以心肌 炎、心包炎、及心内膜炎最为显著,可波及传导 系统,往往在Ⅰ期病变时导致死亡。
特特点点:: ①①②①①管特特小小以小急及点点血血中动性其::管管等脉炎周及的动、变围微发脉小大的血炎的静多发管减 炎脉都炎炎轻 变和消消; 为微失退主血, ②②②多中中中见等等等冠动和动状脉大脉动发动的脉生脉血瘤肉及栓及芽其形血肿周成栓围、 ③的梗大发阻动炎、脉内少膜见增血厚管性炎变 ④③③单淋出核巴现细细动胞胞脉浸和瘤润其以或它及坏白瘢死细痕性胞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儿科 陈玲玲
编辑课件
1
川崎富作先生
非猩红热性脱 屑性综合症
1961年发现全世界的一例
1962年下半年报告了7例
1967年3月报道了50例
编辑课件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 川崎病的病理改变 熟悉:川崎病的治疗 掌握:川崎病的临床表现 掌握:川崎病的护理
编辑课件
3
主要内容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概述 病因
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
编辑课件
治疗
护理
4
概述
1好96发7年于,婴日幼本儿人(川1~崎2富岁作多首见先)报道而得名
又<称5岁皮占肤8粘0%膜淋巴结综合症
是男一:女种为以1.全5:身1 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
出冬疹春性季疾 节病 为高峰期(12-5月发病较多)
临有床自特限征 性: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 多数自然康复,预后良好
心约肌15梗%塞~是20主%要未死经因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
编辑课件
5
KD分布于全球所有地区和种族,东方人多发 2003年全球累计病例已经超过30万例
日本每年5500例,79、82、86年在日本3次流行 1982年发病16,000例 流行期间4岁以内儿童发病率为172~194/10 万 日本从1970年开始进行两年一次的全国流行病 学调查,报道患者总数为140,873人,
呼吸系统:咳嗽,间质性肺炎 神经系统:嗜睡、兴奋、哭闹、抽搐,无菌性脑膜
炎,脑脊液压力轻度↑,白细胞↑ 消化系统:腹痛、呕吐、腹泻、麻痹性肠梗阻、肝
大、黄疸
其他:关节痛、关节炎
编辑课件
31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心血管系统检查 其他
编辑课件
32
血液检查
血象 ( WBC ↑ 、中性粒C ↑,核左移) 血沉增快 C-反应蛋白增高 血小板从2~3周增多 免疫球蛋白增高 部分肝功(转氨酶↑、血清胆红素↑)
静脉丙种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其他治疗
编辑课件
37
1、一般治疗
休息 营养 水分 纠正电解质紊乱
编辑课件
38
2、阿斯匹林(ASA) 首选
抗炎,抗凝 30~50mg/kg/d
Po tid
热退后3天逐渐减量至3~5mg/kg/日
疗程 :1~3月
如有冠脉病变时,应延长用药时间
编辑课件
39
3、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
目前最佳方案:ASA+IVIG
可以缩短热程,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 常用方案: 1~2g/kg.次 8~12h 10天内应用效果更好。 效果不好者,可重复使用。
编辑课件
40
4、糖皮质激素
不宜单独使用。配合ASA和潘生丁应用, 2mg/kg/日,2~4周。
编辑课件
41
5、其他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 除ASA外,加用双嘧达莫3-5mg/kg/日
皮肤护理
其他脏器损害的观察与护理
药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饮食护理
健康教育
编辑课件
44
护理要点
急性期患儿绝对卧床休息 给予清淡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
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注意心血管损害症状
编辑课件
45
小结
概述 病因
病理 变化
临床 表现
治疗 护理
编辑课件
17
发热
最多见 最早出现 T38~40℃,热型不定,多为稽留
热,少为驰张热,持续1~2周 抗菌治疗无效
编辑课件
18
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天或数周,24h波动范围 不超过1℃,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
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内体温差达2℃以 上,体温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 热、重症肺结核。
皮肤粘膜表现
1、皮疹:
发热同时或热后不久 向心性,多形性 以躯干,四肢为多 无色素沉着 无结痂,水疱
编辑课件
21
皮肤粘膜表现
2、肢端变化 为本病特点
手足硬性肿胀 掌跖红斑 指趾端膜状脱皮
编辑课件
22
编辑课件
23
编辑课件
24
皮肤粘膜表现
3、粘膜表现
双眼球结膜充血, 无分泌物
口腔粘膜充血 唇红、皲裂 杨梅舌
编辑课件
25
唇充血皲裂、杨梅舌
编辑课件
26
编辑课件
27
淋巴结肿大
发热同时或发热后3天 急性非化脓性 单侧或双侧 质硬、轻压痛 直径1.5cm以上 一过性肿大(热退后很快消退)
编辑课件
28
川崎病的主要表现有
发热 皮肤粘膜表现 颈部淋巴结非
化脓性肿大
编辑课件
29
心血管症状和体征
1.66:1
2000 ~
2004
北京
50/10万
1.83:1 夏季多见 7月高峰
2003. 1~12
上海
34/10万
KD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因
编辑课件
8
1997~2001年四川省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
年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发病率
4.26/10 万
5.21/10 万
8.57/10 万
在发病1~6周出现 急性发热期出现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心音遥远,
心律不齐,心脏扩大,提示有冠脉损害包括冠状 动脉病变(CAD)、 冠状动脉瘤(CAA)
心肌炎、心包炎 CAA是最严重的定时炸弹,可致人猝死 KD患儿突然死亡的主要原因:是CAA破裂
编辑课件
30
其他系统伴随症状
KD可致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
编辑课件
33
心血管系统检查
彩超 冠状A扩张、冠状A瘤、冠状A狭窄 心电图 R波和T波下降
是预测冠脉损害的主要线索 冠状动脉造影
编辑课件
34
其他
胸片:肺纹理增多,心影扩大。 尿沉渣中白细胞(WBC)数增多,轻度蛋白
尿
编辑课件
35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发热5天以上,伴下列5项临床表现中4项者,排除其他疾 病后,即可诊断川崎病: (1)四肢变化 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