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18课 行为不同结果不同教案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内两次醉酒驾车的,将吊销驾照
处理结果:因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监外执行,赔偿35万元。
结论:每一种行为或直接或间接地都会对自己及周围的人或事造成一定的影响,产生一定的结果。
(二)讨论(课本89页)下列行为分别产生的结果: (意在对学生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好的行为才会产生好的结果)
小明、刘刚、赵新三位同学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第二目:不同行为产生不同结果
(三)课件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是爱心捐款,一幅是网吧老板引诱中学到网吧上网。
问题:观察以上两幅画面,你有何感悟?
教师: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作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有正确的,
也有错误的;有文明的,也有不文明的;有道德的也有不
道德的;有善良的也有邪恶的。没有行为产生的结果也是不
一样的。请看一下场景,教师课件出示
事件回顾:大家说说看:
1、河北大学学生李启铭的哪些行为导致了哪些后果?
2、思考并回答我们周围车祸是哪些行为导致的?给我们什么启wk.baidu.com?
教师总结:校园内高速驾车,违反学校规则;醉酒驾车,违反交通法;肇事逃逸,我爸是李刚拒不承担责任。致人死亡,葬送自己,葬送家人,破坏社会风气。
附:新法对饮酒后驾车的处罚规定是,十五日以下拘留;暂扣3到6个月驾照;500元至2000元罚款;
思考:1、海因茨该偷药吗,为什么?
2、海因茨和药剂师的行为谁对、谁错,这二者各自会产生什么结果?
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行为符合道德,但不符合法律,有的行为符合法律标准,但不符合道义,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行为。我们的行为既要符合道义的准则,又要符合法律要求。
六、课堂小结:结合学生课前写在黑板上的知识体系,总结本课内容,然后再次记忆两个结论。
场景(2)14岁的方斌对“110”报警电话感到好奇,为了验证警察接警后到现场的速度,他就在马路旁的公共投币电话亭拨打报警电话,一会儿编造某家被盗,一会又编造某处有人包被抢。警察赶到现场发现并无此事,防斌却躲在暗处发笑。方斌再次拨打报警电话时,接警的同志在电话里对他发出了警告,但方斌我行我素,不思悔改,继续拨打“110”。当方斌第九次拨打报警电话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法律的制裁。
(五)各抒己见:
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行为都能产生好的结果吗?不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行为必然产生不好的结果吗?
课件出示:在欧洲,有一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一种特殊的癌症,频临死亡。医生告诉海因茨,有一位药剂师最近发现了一种治他妻子的镭剂,但这种药的价格非常昂贵,海因茨借遍了所有人士的人的钱,也只筹到了药价地一半。海因茨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把药卖给他,遭到了药剂师的拒绝,走投无路的海因茨,半夜闯入药剂师的办公室,把药给偷走了。
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迅速交流意见回答
学生再次记忆
学生学生看漫画2号思考回答
10
10
学
习
过
程
(四)看场景析行为:
场景(1)一天下午,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中学生刘浩正在家中写作业,忽然楼道里传来邻居的尖叫声。刘浩意识到邻居家可能出事了。他打开房门,看到邻居家门开着,往里一瞧,只见一个男青年正拿着一把尖刀逼着邻居家的阿姨。见此情景,刘浩快速跑到楼下,大声喊道:“快抓坏人!”男青年企图夺门而逃,但被赶来的群众制服,扭送到派出所。
重 点
难 点
教学难点:2、“行为与后果的联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学
习
流
程
一、旧知检查反馈:
检查提问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然后进行默写。
二、时政播报: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重大新闻。
三、课堂导入:
结合教师有意识搜集的新闻,引发学生思考,得出下面的结论: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承担不同的角色,担负不同的责任,不同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用于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请评析以上情景中的行为,这些行为和后果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面对歹徒,刘浩同学毫不畏惧、机智勇敢,保护了他人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使犯罪分子受到了惩罚,他的行为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而方斌为图一时之快,谎报警情的错误行为,既违背了道德,又违背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课件出示结论:由于行为者的(动机)不同,(目的)不同,采取的(手段)不同,行为的(程度)不同,因而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学生找出问题答案,组内交流回答,教师补充。
学生回答,速记、再脱稿回答。
5
2
1
5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②不同的行为有不同的结果。
五、教师结合课件和学生一起分析理解知识原理:
第一目: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一)热点新闻事件:“我爸是李刚”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当时车速约80~100迈,其中一名女生被撞飞十米开外,另一名女生则从车轮下碾过,车窗玻璃已被撞的粉碎,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此车仍旧从倒在路旁的女同学身边开过,竟然毫不减速,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21时48分,派出所民警赶到,随后保定市交警支队二大队的交警也到达,交警对肇事司机进行抽血检测,显示酒精含量为151毫克毫升,鉴定为醉酒驾驶。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
四、教师出示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每一种行为或直接或间接地都会对自己周围的人或事造成一定的( ),产生一定的( )。
2、由于行为者的()不同,()不同,采取的()不同,行为的()不同,因而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3、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①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学生积极复习记忆
学生思考发言表明自己的建解。
课 题
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
课时
本学期第___课时
日 期
本单元第_课时
课 型
审核人
感知目标
学 习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勇于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能力目标
明确行为和结果的联系,提高判断行为后果的能力,能够我做事我负责
知识目标
知道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不同行为有不同结果。
处理结果:因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监外执行,赔偿35万元。
结论:每一种行为或直接或间接地都会对自己及周围的人或事造成一定的影响,产生一定的结果。
(二)讨论(课本89页)下列行为分别产生的结果: (意在对学生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好的行为才会产生好的结果)
小明、刘刚、赵新三位同学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第二目:不同行为产生不同结果
(三)课件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是爱心捐款,一幅是网吧老板引诱中学到网吧上网。
问题:观察以上两幅画面,你有何感悟?
教师: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作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有正确的,
也有错误的;有文明的,也有不文明的;有道德的也有不
道德的;有善良的也有邪恶的。没有行为产生的结果也是不
一样的。请看一下场景,教师课件出示
事件回顾:大家说说看:
1、河北大学学生李启铭的哪些行为导致了哪些后果?
2、思考并回答我们周围车祸是哪些行为导致的?给我们什么启wk.baidu.com?
教师总结:校园内高速驾车,违反学校规则;醉酒驾车,违反交通法;肇事逃逸,我爸是李刚拒不承担责任。致人死亡,葬送自己,葬送家人,破坏社会风气。
附:新法对饮酒后驾车的处罚规定是,十五日以下拘留;暂扣3到6个月驾照;500元至2000元罚款;
思考:1、海因茨该偷药吗,为什么?
2、海因茨和药剂师的行为谁对、谁错,这二者各自会产生什么结果?
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行为符合道德,但不符合法律,有的行为符合法律标准,但不符合道义,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行为。我们的行为既要符合道义的准则,又要符合法律要求。
六、课堂小结:结合学生课前写在黑板上的知识体系,总结本课内容,然后再次记忆两个结论。
场景(2)14岁的方斌对“110”报警电话感到好奇,为了验证警察接警后到现场的速度,他就在马路旁的公共投币电话亭拨打报警电话,一会儿编造某家被盗,一会又编造某处有人包被抢。警察赶到现场发现并无此事,防斌却躲在暗处发笑。方斌再次拨打报警电话时,接警的同志在电话里对他发出了警告,但方斌我行我素,不思悔改,继续拨打“110”。当方斌第九次拨打报警电话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法律的制裁。
(五)各抒己见:
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行为都能产生好的结果吗?不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行为必然产生不好的结果吗?
课件出示:在欧洲,有一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一种特殊的癌症,频临死亡。医生告诉海因茨,有一位药剂师最近发现了一种治他妻子的镭剂,但这种药的价格非常昂贵,海因茨借遍了所有人士的人的钱,也只筹到了药价地一半。海因茨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把药卖给他,遭到了药剂师的拒绝,走投无路的海因茨,半夜闯入药剂师的办公室,把药给偷走了。
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迅速交流意见回答
学生再次记忆
学生学生看漫画2号思考回答
10
10
学
习
过
程
(四)看场景析行为:
场景(1)一天下午,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中学生刘浩正在家中写作业,忽然楼道里传来邻居的尖叫声。刘浩意识到邻居家可能出事了。他打开房门,看到邻居家门开着,往里一瞧,只见一个男青年正拿着一把尖刀逼着邻居家的阿姨。见此情景,刘浩快速跑到楼下,大声喊道:“快抓坏人!”男青年企图夺门而逃,但被赶来的群众制服,扭送到派出所。
重 点
难 点
教学难点:2、“行为与后果的联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学
习
流
程
一、旧知检查反馈:
检查提问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然后进行默写。
二、时政播报: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重大新闻。
三、课堂导入:
结合教师有意识搜集的新闻,引发学生思考,得出下面的结论: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承担不同的角色,担负不同的责任,不同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用于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请评析以上情景中的行为,这些行为和后果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面对歹徒,刘浩同学毫不畏惧、机智勇敢,保护了他人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使犯罪分子受到了惩罚,他的行为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而方斌为图一时之快,谎报警情的错误行为,既违背了道德,又违背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课件出示结论:由于行为者的(动机)不同,(目的)不同,采取的(手段)不同,行为的(程度)不同,因而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学生找出问题答案,组内交流回答,教师补充。
学生回答,速记、再脱稿回答。
5
2
1
5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②不同的行为有不同的结果。
五、教师结合课件和学生一起分析理解知识原理:
第一目: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一)热点新闻事件:“我爸是李刚”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当时车速约80~100迈,其中一名女生被撞飞十米开外,另一名女生则从车轮下碾过,车窗玻璃已被撞的粉碎,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此车仍旧从倒在路旁的女同学身边开过,竟然毫不减速,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21时48分,派出所民警赶到,随后保定市交警支队二大队的交警也到达,交警对肇事司机进行抽血检测,显示酒精含量为151毫克毫升,鉴定为醉酒驾驶。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
四、教师出示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每一种行为或直接或间接地都会对自己周围的人或事造成一定的( ),产生一定的( )。
2、由于行为者的()不同,()不同,采取的()不同,行为的()不同,因而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3、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①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学生积极复习记忆
学生思考发言表明自己的建解。
课 题
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
课时
本学期第___课时
日 期
本单元第_课时
课 型
审核人
感知目标
学 习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一个勇于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能力目标
明确行为和结果的联系,提高判断行为后果的能力,能够我做事我负责
知识目标
知道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不同行为有不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