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免疫学课程PPT(完整版)
合集下载
免疫学(全套课件475P)
防御功能过强(亢进): 变态反应
异常 ??
防御功能低下或缺失: 反复感染
14
2020/3/11
2、自身稳定(Homeostasis) 指机体具有清除衰老和破坏的组织细胞的
一种功能。 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平衡,保证机体组织
细胞进行正常生理活动。
自身稳定功能失调或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
15
2020/3/11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及其 有害产物(毒素)的侵入所引起的发病,具 有抵抗力。(Jenner and Pasteur)
—5 5—
2020/3/11
•现代的“免疫”概念
机体识别(区分)自身成分和异己物质, 产生一系列特定的应答过程,最后排除异 物,对自身组织形成耐受,以维持内环 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20—
(二)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在动物长生活过程中,机体感染了某种病原体 或接种过某种疫苗后,由于机体与病原体的直接的相互作 用,使其产生一种具有明显针对性的免疫,这种免疫称为 特异性免疫,也称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主要功能是 识别非自身和自身的抗原物质,并对它们产生免疫应答, 从而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
四、免疫的分类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天然自动免疫 自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特异性免疫
天然被动免疫 被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一)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凡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属于先天即有、 相对稳定、无特殊针对性的对付病原体的天然抵抗能力, 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也称先天免疫、固有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任何动物都有,受遗传基因控制, 非常稳定。
异常 ??
防御功能低下或缺失: 反复感染
14
2020/3/11
2、自身稳定(Homeostasis) 指机体具有清除衰老和破坏的组织细胞的
一种功能。 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平衡,保证机体组织
细胞进行正常生理活动。
自身稳定功能失调或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
15
2020/3/11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及其 有害产物(毒素)的侵入所引起的发病,具 有抵抗力。(Jenner and Pasteur)
—5 5—
2020/3/11
•现代的“免疫”概念
机体识别(区分)自身成分和异己物质, 产生一系列特定的应答过程,最后排除异 物,对自身组织形成耐受,以维持内环 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20—
(二)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在动物长生活过程中,机体感染了某种病原体 或接种过某种疫苗后,由于机体与病原体的直接的相互作 用,使其产生一种具有明显针对性的免疫,这种免疫称为 特异性免疫,也称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主要功能是 识别非自身和自身的抗原物质,并对它们产生免疫应答, 从而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
四、免疫的分类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天然自动免疫 自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特异性免疫
天然被动免疫 被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一)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凡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属于先天即有、 相对稳定、无特殊针对性的对付病原体的天然抵抗能力, 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也称先天免疫、固有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任何动物都有,受遗传基因控制, 非常稳定。
自身免疫病ppt课件
自身免疫病的“病谱”
器官特异性 非器官特异性
桥本甲状腺炎
原发性粘液水肿 甲状腺机能亢进
扩张性心肌炎
恶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胃炎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系统性红斑狼疮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干燥综合征 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 类风湿关节炎
Addisino病
1型糖尿病 重症肌无力 多发性硬化症
自身免疫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溃疡性结肠炎
三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几个学说:
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辅助性T亚群 (Th1/Th2)及细胞因子等在自身免疫病发 病机制及治疗中均有重要的作用。
四 自身免疫病的组织损伤机制
组织损伤多由Ⅱ、Ⅲ、Ⅳ型超敏反应导致 参与因素包括:抗体、补体、抗原抗体复 合物、T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等等。
五 临床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
三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强直性脊椎炎与HLA-B27 I型糖尿病与HLA-B8、DR3、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HLA- DR4 甲亢、SLE与HLA-DR3 慢性甲状腺炎与HLA-DR5
三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几个学说:
“禁忌细胞株”的复活:当机体免疫调节功 能异常时,可能失去对“禁忌细胞株”的 控制,造成“禁忌细胞株”的复活,对自 身正常组织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引起疾病。
三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几个学说:
隐蔽自身抗原的释放:隐蔽的自身抗原是 指体内某些在正常情况下与血液和免疫系 统相对隔绝的抗原,免疫细胞在胚胎期未 能对其建立耐受。 当外伤、感染、手术等因素使这些自身 成份进入血液时,则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 如:甲状腺球蛋白、眼葡萄膜色素抗原 和晶状体蛋白、精子蛋白等。
医学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包括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和中和反应等 。其中凝集反应是指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在有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 ,经过一定时间,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沉淀反应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 抗体结合后,在电解质参与下形成不溶性的免疫复合物而沉淀;补体结合反应 是指在补体参与下,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免疫反应;中和反应是指病毒或毒素与 相应的抗体结合后,失去对易感细胞的感染力的反应。
通过细胞增殖、细胞毒作 用等生物活性指标来检测 细胞因子的方法。
免疫学检测法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放射免疫测定等方法检测 细胞因子的方法。
基因表达检测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等 技术检测细胞因子基因表 达的方法。
其他相关检测技术
流式细胞术(FCM)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快速、多参数的定量分析和分 选的技术,可用于免疫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研究。
。
02
免疫调节
通过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 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因子的 调节,维持免疫应答的平衡。
03
免疫记忆
通过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的 长期存活,实现再次遇到相同
抗原时的快速应答。
05
免疫耐受与自身免疫病
免疫耐受形成机制及意义
形成机制
克隆清除、克隆失能、克隆忽视
意义
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
医学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目录
• 免疫学概述 • 抗原与抗体 • 固有免疫应答 • 适应性免疫应答 • 免疫耐受与自身免疫病 • 超敏反应与移植排斥反应 • 免疫学检测技术与应用
01
免疫学概述
免疫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的识别、应 答及排除的生物学科学。
通过细胞增殖、细胞毒作 用等生物活性指标来检测 细胞因子的方法。
免疫学检测法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放射免疫测定等方法检测 细胞因子的方法。
基因表达检测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等 技术检测细胞因子基因表 达的方法。
其他相关检测技术
流式细胞术(FCM)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快速、多参数的定量分析和分 选的技术,可用于免疫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研究。
。
02
免疫调节
通过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 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因子的 调节,维持免疫应答的平衡。
03
免疫记忆
通过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的 长期存活,实现再次遇到相同
抗原时的快速应答。
05
免疫耐受与自身免疫病
免疫耐受形成机制及意义
形成机制
克隆清除、克隆失能、克隆忽视
意义
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
医学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目录
• 免疫学概述 • 抗原与抗体 • 固有免疫应答 • 适应性免疫应答 • 免疫耐受与自身免疫病 • 超敏反应与移植排斥反应 • 免疫学检测技术与应用
01
免疫学概述
免疫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的识别、应 答及排除的生物学科学。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等。
免疫学(immunology)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有关疾病的免
疫学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
.
3
二、免疫学基本内容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 (四)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特点
.
4
(一)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 IS)的组成
3.耐受性
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决定基)刺激
→对特定抗原(决定基)产生特异性不应答
→免疫耐受
.
13
三、免疫学发展简史
1.经验免疫学时期(16世纪~17世纪)
* 中国医学家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 ~ 1572),人痘苗已在我国广 泛应用;至 17 世纪,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引起邻国 的注意,先后传入俄国、朝鲜、日本、土耳其、英国等地, 进而使人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得以推广和验证。此即经验 免疫学时期。它是人类认识机体免疫性的开端,为以后英 国医生 Jenner (琴纳)发明牛痘苗奠定了基础。
.
14
天花病人局部痂皮 鼻 儿童
中国古代“种人痘”
.
15
2.经典免疫学时期 ( 18-20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人们对免疫功能的认识由人体现象的观察进入 了科学实验时期。
*牛痘苗的发明(Jenner,1798)
Edward Jenner (1749-1823)
.
Jenner种牛痘图
16
*减毒疫苗的发明
1879 Louis Pasteur
19 世纪末,随着微生物学的发 展,法国免疫学家巴斯德 (Pasteur)和德国细菌学家郭 霍(Koch)在创立了细菌分离 培养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 地科学研究,利用物理、化学, 以及生物学方法获得了减毒菌 苗,并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Pasteur 以高温培养法制备了炭 疽疫苗,用狂犬病毒在兔体内 经连续传代制备了狂犬病疫苗。 这些减毒疫苗的发明不但为实 验免疫学打下了基础,也为疫 苗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
免疫学(immunology)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有关疾病的免
疫学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
.
3
二、免疫学基本内容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 (四)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特点
.
4
(一)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 IS)的组成
3.耐受性
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决定基)刺激
→对特定抗原(决定基)产生特异性不应答
→免疫耐受
.
13
三、免疫学发展简史
1.经验免疫学时期(16世纪~17世纪)
* 中国医学家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 ~ 1572),人痘苗已在我国广 泛应用;至 17 世纪,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引起邻国 的注意,先后传入俄国、朝鲜、日本、土耳其、英国等地, 进而使人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得以推广和验证。此即经验 免疫学时期。它是人类认识机体免疫性的开端,为以后英 国医生 Jenner (琴纳)发明牛痘苗奠定了基础。
.
14
天花病人局部痂皮 鼻 儿童
中国古代“种人痘”
.
15
2.经典免疫学时期 ( 18-20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人们对免疫功能的认识由人体现象的观察进入 了科学实验时期。
*牛痘苗的发明(Jenner,1798)
Edward Jenner (1749-1823)
.
Jenner种牛痘图
16
*减毒疫苗的发明
1879 Louis Pasteur
19 世纪末,随着微生物学的发 展,法国免疫学家巴斯德 (Pasteur)和德国细菌学家郭 霍(Koch)在创立了细菌分离 培养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 地科学研究,利用物理、化学, 以及生物学方法获得了减毒菌 苗,并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Pasteur 以高温培养法制备了炭 疽疫苗,用狂犬病毒在兔体内 经连续传代制备了狂犬病疫苗。 这些减毒疫苗的发明不但为实 验免疫学打下了基础,也为疫 苗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
医学免疫学(第7版)PPT课件 第十九章 自身免疫病
第四节
自身免疫病的防治原则
医学免疫学(第7版)
一、去除引起免疫耐受异常的因素 二、抑制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 三、重建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 四、其他
本章小结
自身免疫病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影响下,诱发的自身抗原改变和免疫 系统的异常所导致的自身免疫耐受的终止和破坏、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 性T细胞的产生,而引起的以自身组织细胞病理损伤为特征的临床病症。 自身免疫病的病理损伤机制与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相似,是由自身抗体和(或) 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所介导的、对自身组织细胞发生的病理性免疫损伤。
一、自
医学免疫学(第7版)
一、自身抗原的改变
环境因素,如感染、化学物质或药物,物理因素(如寒冷、潮湿、日晒)以及局部组织损 伤可导致自身抗原释放或性质改变,从而诱发异常的自身免疫应答。其机制包括: 1.免疫隔离部位抗原的释放 2.自身抗原的改变 3.分子模拟 4.表位扩展
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在某些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内因和外因诱 发下自身免疫耐受状态被打破或自身免疫性细胞调节异常,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持续 迁延的免疫应答,造成了自身组织细胞损伤或功能异常而导致的临床病症。
第一节
自身免疫病的诱发因素及机制
医学免疫学(第7版)
医学免疫学(第7版)
免疫隔离部位抗原的释放
自身免疫性交感性眼炎的发生
医学免疫学(第7版)
表位扩展
表位扩展示意图
医学免疫学(第7版)
二、免疫系统的异常
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可使免疫耐受机制发生紊乱,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从而 发生自身免疫病。其机制包括: 1.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清除异常 2.免疫忽视的打破 3.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活 4.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障碍 5.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异常 6.MHCⅡ类分子表达的异常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PPT课件
•
•
•
•
(2)血清中有高滴度自身抗体或针对自身抗原的致敏
淋巴细胞。
•
( 3 )大多数自身免疫病的病因不明,临床上称为
“原发性”、“自发性”或“特发性”,少数可能有
明确的诱因。
•
( 4 )病程慢性迁延,反复发作,病情的严重程度与 自身免疫反应的强度呈正相关。 ( 5 )受损部位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 浸润,常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6 )免疫抑制剂治疗或手术摘除淋巴组织可能有一 定疗效。 ( 7 )可复制出自身免疫病的动物模型,将患病动物 的血清或致敏淋巴细胞转移给正常动物,可引起后者
某些条件下能促进免疫应答。
•
(6)遗传因素的作用 自身免疫与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实验动物自 身免疫病的发生率或诱发率与动物种类和品系有 关,NZB小鼠就是天然的自身免疫病高发品系。
•
•
(7)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个系统之间可通过相同
•
的多肽类激素和共有的受体相互作用,形成一
个完整的调节环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神 经内分泌系统不但调控正常的免疫反应,在自 身免疫反应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
•
(3)交叉抗原的作用 某些外来抗原与机体组织成分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
•
由这些外来抗原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
胞,既可针对外来抗原,又可针对与外来抗原有相同 决定簇的自身组织,发生交叉免疫反应。
•
机体对自身成分已产生耐受性,何以对相同的外来抗原
却发生免疫反应呢?
•
这是由于交叉抗原可通过活化T细胞旁路而诱发自身免 疫反应。即正常机体内的B细胞有着对自身抗原起反应 潜能,但由于相应的TH细胞处于耐受状态,故不能产生 相应的抗体。外来交叉抗原与自身抗原虽然有相同的抗 原决定簇,但可能有不同的抗原载体,这种载体可使另 一类型的TH细胞活化,进而辅助B细胞产生针对相同抗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特异性免疫。
2. 组成 (1)屏障结构 皮肤和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2)吞噬细胞 吞噬、分解生物大分子,杀灭病原体。 (3)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抗体、补体、溶菌酶等
(二)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1. 特征 (1)个体出生后,由于接触抗原而获得。 (2)针对性强(特异性强),也称特异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免疫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免疫学(Immunology):
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有害生物 及其成分的应答过程及机制的科学;
是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耐受,防止自 身免疫病发生的科学;
是研究免疫功能异常与相应疾病发病机制 及其防治措施的科学。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1. 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研究
减毒疫苗(鸡霍乱杆菌、炭疽杆菌、狂
犬病毒)
Pasteur
抗毒素血清(白喉杆菌外毒素、破伤风 杆菌外毒素)
2. 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
细胞学说: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
体液学说:体液中产生了针对各种病原 微生物的相应抗体,并发现在试管中这 些抗体能与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发生凝集、 沉淀等现象。
抗原籍表位结合
相应淋巴细胞 表面受体
相应抗体
表位是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及免疫反应 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2.种类 分两类 (1)构象表位(决定簇)
①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 构象形成的;
②一般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
③易被相应的淋巴细胞识别,启动免疫 应答,称为功能性表位。
子物质。如药物、多糖、类脂等。
载体 赋予半抗原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分子,
即为载体。 半抗原 结合 某些蛋白质 抗原(完全抗原)
2. 组成 (1)屏障结构 皮肤和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2)吞噬细胞 吞噬、分解生物大分子,杀灭病原体。 (3)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抗体、补体、溶菌酶等
(二)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1. 特征 (1)个体出生后,由于接触抗原而获得。 (2)针对性强(特异性强),也称特异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免疫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免疫学(Immunology):
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有害生物 及其成分的应答过程及机制的科学;
是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耐受,防止自 身免疫病发生的科学;
是研究免疫功能异常与相应疾病发病机制 及其防治措施的科学。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1. 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研究
减毒疫苗(鸡霍乱杆菌、炭疽杆菌、狂
犬病毒)
Pasteur
抗毒素血清(白喉杆菌外毒素、破伤风 杆菌外毒素)
2. 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
细胞学说: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
体液学说:体液中产生了针对各种病原 微生物的相应抗体,并发现在试管中这 些抗体能与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发生凝集、 沉淀等现象。
抗原籍表位结合
相应淋巴细胞 表面受体
相应抗体
表位是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及免疫反应 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2.种类 分两类 (1)构象表位(决定簇)
①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 构象形成的;
②一般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
③易被相应的淋巴细胞识别,启动免疫 应答,称为功能性表位。
子物质。如药物、多糖、类脂等。
载体 赋予半抗原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分子,
即为载体。 半抗原 结合 某些蛋白质 抗原(完全抗原)
免疫学ppt课件
免疫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经验免疫学时期
通过观察疾病现象和疫苗 接种等实践,积累了一些 免疫学经验。
实验免疫学时期
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菌学研 究,揭示了免疫应答的基 本规律。
分子免疫学时期
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 程技术,深入研究了免疫 系统的分子机制和基因调 控。
免疫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01
02
03
答的治疗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生物医学研究
在基础医学研究中,免疫学检 测技术可用于研究免疫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揭示疾病的发生
和发展机制。
06
免疫学相关疾病与治疗
超敏反应性疾病
I型超敏反应
速发型,如过敏性休克、药物引起的药疹等 。
III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如局部免疫复合物病、全身 性免疫复合物病等。
II型超敏反应
细胞型,如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等。
免疫学ppt课件
目录
• 免疫学概述 • 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 • 抗原与抗体 • 免疫应答与调节 • 免疫学检测技术与应用 • 免疫学相关疾病与治疗
01
免疫学概述
免疫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免疫学的定义
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免疫系统结 构、功能和免疫应答机制的科学 。
研究对象
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 分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调节机制。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 结合,通过测量放射性强度来推算待测物质的含量。
免疫荧光技术
利用荧光素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信号,从而进行定性或定位检测。
免疫印迹技术
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详细描述
免疫学作为一门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早在古代 ,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免疫接种技术预防传染病。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免疫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代免疫学已经 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如疫苗的研 发、肿瘤免疫疗法和免疫细胞治疗等。同时,随着基因 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兴学科的不断发展,免疫学的研 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
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细胞免疫治疗等。这 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6 免疫学研究展望
免疫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免疫学与生物信息学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免疫相关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 质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揭示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 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
杀伤。
固有免疫分子
补体、激肽、溶菌酶等,参与病 原体的溶解和杀伤。
适应性免疫应答
抗原识别
T细胞和B细胞通过其受体识别特异性抗原。
细胞增殖与分化
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细胞。
产生免疫记忆
部分淋巴细胞成为记忆细胞,在再次接触相同抗 原时迅速增殖分化。
免疫应答的调节
自身调节
免疫系统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如抑制性受体等。
亲合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亲和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强度和稳定性。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多个抗体分子与多个抗原分子结合形成网状 结构,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04 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防御机制
皮肤、黏膜等屏障结构,阻止病 原微生物侵入。
固有免疫细胞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
(二)由TH细胞介导的有缺陷调节
• Th1细胞和Th2细胞功能失衡,应答产生的细 胞因子可能与自身免疫病理有关。例如,类 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滑膜T细胞可自发性产 生大量TNF-α和GM-CSF,继而强烈激活Mφ, 导致慢性炎症,从而参与持续性自身免疫应 答
(三)多克隆T、B细胞活化
• 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逃避“克隆丢失” 胸腺(骨髓)功能障碍 或 微环境改变
二、个体自身免疫相关的遗传因素
• 个体遗传背景从二方面影响其对AID易患性:
①机体针对特定(自身)抗原能否产生应答及应答的 强度受遗传控制,尤以MHC的作用最为重要,此外, 自身反应特异性TCR和BCR表达也与遗传背景有关
②许多免疫分子参与免疫应答、免疫耐受、免疫细胞 凋亡或炎症反应,若编码这些分子的基因出现异常, 可影响自身耐受的维持,表现为对AID易感性。
• 器官特异性: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
• 器官非特异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四)自身免疫病的特征
• 多数自身免疫病的病因不清,女性表现出高 度易感性,有遗传倾向。
• 患者体内可检出高效价自身抗体和/或自身 反应性T细胞,应用患者血清或淋巴细胞可使 疾病被动转移。
• 疾病常有重叠性,患者可出现多种自身免疫 病的特征,病情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患者体 内尽管存在高水平自身抗体,但对外源性抗 原的免疫应答降低。
三 其他因素
• 年龄和性别 自身免疫病很少发生在儿童, 大多数发生在成年人,在年老的人和动物体 内自身抗体更普遍,妇女比男人发生自身免 疫病的危险更高。
U3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在于 “自身耐 受的破坏”,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和(或) 致敏淋巴细胞,损伤表达相应自身抗原的 靶器官组织, 概 述
• Th1细胞和Th2细胞功能失衡,应答产生的细 胞因子可能与自身免疫病理有关。例如,类 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滑膜T细胞可自发性产 生大量TNF-α和GM-CSF,继而强烈激活Mφ, 导致慢性炎症,从而参与持续性自身免疫应 答
(三)多克隆T、B细胞活化
• 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逃避“克隆丢失” 胸腺(骨髓)功能障碍 或 微环境改变
二、个体自身免疫相关的遗传因素
• 个体遗传背景从二方面影响其对AID易患性:
①机体针对特定(自身)抗原能否产生应答及应答的 强度受遗传控制,尤以MHC的作用最为重要,此外, 自身反应特异性TCR和BCR表达也与遗传背景有关
②许多免疫分子参与免疫应答、免疫耐受、免疫细胞 凋亡或炎症反应,若编码这些分子的基因出现异常, 可影响自身耐受的维持,表现为对AID易感性。
• 器官特异性: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
• 器官非特异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四)自身免疫病的特征
• 多数自身免疫病的病因不清,女性表现出高 度易感性,有遗传倾向。
• 患者体内可检出高效价自身抗体和/或自身 反应性T细胞,应用患者血清或淋巴细胞可使 疾病被动转移。
• 疾病常有重叠性,患者可出现多种自身免疫 病的特征,病情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患者体 内尽管存在高水平自身抗体,但对外源性抗 原的免疫应答降低。
三 其他因素
• 年龄和性别 自身免疫病很少发生在儿童, 大多数发生在成年人,在年老的人和动物体 内自身抗体更普遍,妇女比男人发生自身免 疫病的危险更高。
U3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在于 “自身耐 受的破坏”,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和(或) 致敏淋巴细胞,损伤表达相应自身抗原的 靶器官组织, 概 述
医学免疫学课件ppt完整版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 免疫分子的结构、功能及 其在免疫应答中的调控作 用。
免疫应答类型及特点
1 2 3
固有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屏障结构、吞噬细胞、 NK细胞等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适应性免疫应答
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的应答过程、特点及调控机 制。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抗体结构与功能特点
抗体结构
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包括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 在一起。每条重链和轻链又分为可变区和恒定区,可变区决定抗体的特异性。
功能特点
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通过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来清除抗原 。此外,抗体还能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和介导ADCC等作用。
接种疫苗前需了解疫苗种类、接 种对象、禁忌症等相关信息。
接种疫苗后需注意个人卫生,避 免局部感染。
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 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一级预防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 致癌物质等措施,降低肿瘤发 生风险。
二级预防
通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 期治疗,提高肿瘤治愈率。
识别病原体后,固有免疫细胞被激活,开始发挥免疫效应 。
效应阶段
固有免疫细胞通过吞噬、杀伤、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清除 病原体,同时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产生长期免疫记忆。
04
适应性免疫系统及其作用机制
T淋巴细胞发育和分化过程
01
胸腺内的发育
T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样干细胞,迁移到胸腺后开始发育和分
化。在胸腺中,T细胞经历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以确保其既能识别外
来抗原,又不对自身抗原产生反应。
02
免疫应答类型及特点
1 2 3
固有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屏障结构、吞噬细胞、 NK细胞等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适应性免疫应答
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的应答过程、特点及调控机 制。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抗体结构与功能特点
抗体结构
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包括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 在一起。每条重链和轻链又分为可变区和恒定区,可变区决定抗体的特异性。
功能特点
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通过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来清除抗原 。此外,抗体还能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和介导ADCC等作用。
接种疫苗前需了解疫苗种类、接 种对象、禁忌症等相关信息。
接种疫苗后需注意个人卫生,避 免局部感染。
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 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一级预防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 致癌物质等措施,降低肿瘤发 生风险。
二级预防
通过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 期治疗,提高肿瘤治愈率。
识别病原体后,固有免疫细胞被激活,开始发挥免疫效应 。
效应阶段
固有免疫细胞通过吞噬、杀伤、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清除 病原体,同时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产生长期免疫记忆。
04
适应性免疫系统及其作用机制
T淋巴细胞发育和分化过程
01
胸腺内的发育
T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样干细胞,迁移到胸腺后开始发育和分
化。在胸腺中,T细胞经历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以确保其既能识别外
来抗原,又不对自身抗原产生反应。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自身免疫(autoimmunity) 是指机体针对自身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
•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AID) 由于自身免疫引起自身组织损伤并表现出
临床症状的疾病。 自身抗体与自身反应性T细胞
针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抗体 和效应T细胞.
体格检查:关节出现弥散性、对称性滑膜 炎、皮下结节;
X线片显示:手骨关节边缘出现早期病变。
第十五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Autoimmunity & Autoimmune Disease)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 自身免疫病的免疫病理 第四节 临床典型自身免疫病 第五节 自身免疫病诊治原则
(二)自身免疫的生理意义
维持机体生理自稳作用:通过清除受损 伤组织及其分解产物。
免疫调节作用:独特型网络,MHC的限 制性。
(三)自身免疫病的共同特征
1、病程迁延,发作与缓解交替 2、存在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细胞 3、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或功能障碍 4、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疗效 5、女性易感,疾病常有重叠性,有遗传倾向 6、可制造动物模型,也可被动转移
(一)抗原方面的因素
自身抗原性质的改变 分子模拟 隐蔽抗原的释放
1、自身Ag性质的改变:感染、辐射、药物
(A)正常
(B)交叉反应 旁路激活
(C)加入药物 抗原性质改变 旁路激活
(2)
2、分子模拟
A 族链球菌胞壁/胞膜Ag 人肾小球基底膜
心瓣膜
大肠杆菌 O14 结肠粘膜 热休克蛋白( HSP),是存在一切生物
细胞的高度保守蛋白,其他物种来源(各 种病原体)的HSP与人HSP有很大的相似 性,感染诱导自身免疫病。
3. 隐蔽抗原的释放
外伤引起交感性眼:受伤眼发病在先,经半 个月到一月后另一眼也发病。
发病机制:刺伤引起葡萄膜色素抗原释放
致敏T细胞,经增殖扩散
对另一眼的葡萄膜发生免疫攻击
(二)机体免疫功能的异常
CTLA-4分子异常表达 →不能抑制活化信号2 →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激活 →自身免疫病
4、多克隆刺激剂的旁路激活
* 超抗原→自身反应性T细胞活化 * TI抗原→自身反应性B细胞活化
超抗原激活T细胞示意图
5、表位扩展(epitope spreading)
优势表位(dominant epitope):初 始接触免疫细胞时刺激免疫应答的表位。
HLA型别与自身免疫病的关系
HLA-B27—强直性脊椎炎 90%# HLA-DR4—类风湿关节炎 HLA DR5—慢性甲状腺炎 HLA-DR3—重症肌无力
晚 期 强 直 性 脊 椎 炎 患 者
答、免疫耐受、免疫细胞的凋亡。 * Fas/FasL、IL-2、CTLA-4、
C1、C2、C4
遗传因素-家族史倾向
一卵双生和双卵双生发生同样疾病的几率(%) 自身免疫病的名称 一卵双生 双卵双生
类风湿关节炎
32
11
SLE
57
5
糖尿病 (胰岛素 ) 50
5
甲亢
47
3
多发性硬化症
25
2
患自身免疫病的风险一半来自遗传因素
→调节性T细胞异常 →不能有效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
→自身免疫病
如:BALB/c鼠、SLE、EAE、NOD加剧糖尿病
等。
Th1和Th2细胞功能失衡
* Th1功能亢进→某些器官特异型 自身免疫病(IDDM、MS) * Th2功能亢进→某些器官非特异 型自身免疫病(SLE)
3、协同刺激分子异常表达
B7分子异常表达 →提供活化信号2 →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激活 →自身免疫病
如:IDDM、多发性硬化、桥本氏甲状腺炎等。
AICD机制抑制T细胞过度活化
CTL表达FasL诱导靶细胞凋亡
FasL
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活化的CTL表达FasL
Fas-FasL相互作用 诱导靶细胞凋亡
(三)遗传因素
机体对特定自身抗原能否产生应答及 应答的强度受MHC遗传调控;
许多基因编码的免疫分子参与免疫应
1、MHC-II类分子异常表达
某些自身免疫病受累器官细胞表面异常表达 或高表达MHC-II类抗原。因此,这些细胞可能具 有向Th细胞提呈自身抗原的潜能,从而导致自身 免疫病的发生。
→提呈自身抗原 →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激活 →自身免疫病
2、调节性T细胞亚群异常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异常 * CD8+CD28-调节性T细胞异常 * Tr1、Th3调节性T细胞异常 * NKT细胞异常
病历摘要1
患者:女,30岁,2000年无明显诱因出 现双手及双关节疼痛,但无红肿,曾自行 治疗,症状暂时缓解,1.5年后无明显诱因 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4~40℃,伴有 脱发,颧部红斑,皮疹,且日照后加重, 抗核糖体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
病历摘要2
患者:女,44岁,反复发作、进行多 关节包括手指,手,手腕,手肘,肩,膝, 脚踝和脚疼痛、肿大,晨僵超过8小时,易 疲劳;
(三)自身免疫病的分类
1 按自身抗原分布范围分类: 器官特异性与非器官特异性
2 原发或继发性自身免疫病 3 按病程分类:急性局部性/全身性
慢性局部性/全身性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抗原改变 →激活免疫活性细胞
→对自身抗原产生应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系统的异常改变 →免疫系统选择性识别自身抗原 →对自身抗原产生应答 →自身免疫病
隐蔽表位(cryptic epitope):后续免疫 应答中刺激免疫应答的表位。
表位扩展:免疫系统对病原体进行持续 性免疫应答的过程中,可对隐蔽抗原表 位相继发生免疫应答。
初次应答(膜Ag)
再次(组蛋白) 三次(DNA)
抗核抗体 (ANA)
SLE发生中的表位扩展示意图
6、免疫忽视的打破
免疫忽视(immunological ignorance): 指对低水平自身抗原不发生自身免疫应 答的现象。
→ 多克隆刺激剂进入、协同刺激因子 和细胞因子水平异常表达
→打破免疫忽视 →引发自身免疫病
7、细胞凋亡途径异常
Fas/FasL表达异常
* 表达过少 →AICD机制障碍 →自身反应性T细胞清除障碍 →自身免疫病
* 表达过多(胰岛细胞) →CTL通过Fas/FasL途径杀伤靶细胞 (如胰岛β细胞) →自身免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