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解酒药剂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作用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解酒合剂作用研究

解酒合剂作用研究

解酒合剂作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解酒合剂的作用。

方法:观察和比较解酒合剂对小鼠的攀爬活动、翻正反射和睡眠的影响。

结果:解酒合剂能明显缓解小鼠因醉酒引起的平衡失调现象,延长小鼠睡眠耐受时间,缩短睡眠维持时间,降低急性酒精中毒的死亡率。

结论:解酒合剂具有良好的解酒作用。

【关键词】解酒合剂;醉酒;小鼠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酒过度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由酒清中毒引发的事故和对人体的危害更引起广泛的关注。

酒精可以引起人体消化、循环、神经等系统的疾病,其中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其受伤害也最为常见。

目前无专为解酒的特效药物。

本组在研究中发现,用葛根花、高良姜和菊花等中药组成的解酒合剂具有良好的解酒作用,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解酒合剂,由葛根花、高良姜和菊花按照5∶3∶2的组成,经过常规的中药水煎3次后,浓缩所需要的浓度,其中解酒合剂的高剂量生药含量为1 g/100 ml,低剂量生药含量为0.5 g/100 ml,由本教研室提供,4 ℃冰箱保存备用。

御格牌二锅头市售,酒精度56%(V/V),北京七星酒业有限公司;护肝解酒浸膏,阳性对照药,由广东先锋药业提供。

1.2 动物:KM小白鼠100只,体重18~22 g,雌雄各半,SPF级(动物合格证:SCXK(粤)2004-0008,粤监证号:2006A028)。

1.3 仪器:电子称和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公司上海分公司),鼠攀爬活动仪(苏州新区枫桥实验动物笼具厂),电子秒表(上海仪表有限公司),恒温恒速搅拌机(广州密佳达有限公司)。

1.4 实验方法1.4.1 醉酒实验: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按比例灌入不同剂量的御格牌二锅头,观察小鼠攀爬消失所需酒量及醉酒后的各种生理变化。

1.4.2 解酒合剂对小鼠解酒作用:取小鼠4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解酒高剂量组和解酒低剂量组,每组10只。

巴西莓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及保肝作用研究

巴西莓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及保肝作用研究

巴西莓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及保肝作用研究王林元;陈绍红;屈胜胜;李伟;黄银峰;张建军【摘要】目的:研究巴西莓解酒防醉及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

方法:急性酒精中毒实验:小鼠按0.15 mL/10 g灌胃50%乙醇,建立急性酒精中毒动物模型,观察小鼠活动状况,醉酒潜伏期,醒酒时间。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实验:小鼠按0.12 mL/10 g灌胃50%乙醇,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巴西莓对小鼠肝细胞膜通透性,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等的影响。

结果:巴西莓可以延长醉酒潜伏期(P<0.05),缩短醉酒动物睡眠时间,且可降低血清ALT、AST(P<0.01),升高肝脏GSH(P<0.05)、SOD水平,降低肝脏MDA、TG含量(P<0.05),结论:巴西莓具有解酒防醉作用,且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cai ( Euterpe Oleraceae Mart.) on acute alcohol toxication and protective effect on acute alcohol liver injury in mice.Methods:Acute alcohol toxication anim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alcohol gavaged (50%at 15 mL/kg) . The acute liver injury anim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alcohol gavaged (50%at 12 mL/kg).The serum levels of ALT,AST and the con-tent of MDA,TG,the activity of GSH,SOD in liver of the mice were measured.Results:Acai can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of rightening reflex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s(P<0.05).The groups of Acai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levels of serum ALT,AST(P<0.01) which were induced by ethanol,and the content of MDA,TG (P<0.05),the activity of GSH in liver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model groups ( P<0.05) .Conclusion:Acai has effect of relieving alcohol toxicity and a protective effect on acute alcoholliver injury in mice and its mechanism may relate to the capacity of anti-oxidant.【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4页(P1334-1337)【关键词】巴西莓;酒精中毒;肝损伤;抗氧化【作者】王林元;陈绍红;屈胜胜;李伟;黄银峰;张建军【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R575巴西莓(英文名:Acai,阿萨伊)来源于棕榈科植物阿萨伊棕榈树(Euterpe Oleraceae Mart.)的新鲜果实。

生脉饮对小鼠酒精中毒的解救论文

生脉饮对小鼠酒精中毒的解救论文

探讨生脉饮对小鼠酒精中毒的解救作者:摘要目的:研究生脉饮对小鼠酒精中毒的解救。

方法:进行体内实验, 将24 只小白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生脉饮注射液组、1/2浓度生脉饮注射液组,测量各组小鼠死亡数目[1]。

结果:实验数据经卡方检验后,按α=0.05的水准下,生脉注射液对小鼠酒精中毒的解救有一定影响,但效果不明显。

结论:生脉注射液对小鼠酒精中毒不具有明显的解救效果。

关键词:小白鼠;生脉饮;酒精;中毒生脉注射液是在我国千年古方“生脉散”(含人参、麦冬、五味子)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成功的中药制剂, 其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麦冬皂甙、麦冬黄酮、五味子素, 有多种药理作用, 其对酒精中毒急救有一定的作用[2]。

其机制可能是减轻肝脏急性中毒反应, 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 保护肝脏功能,从而加速乙醇在肝脏的分解代谢及排泄过程,生脉注射液中的人参有“适应原”样作用, 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对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影响有关), 有明显抗应激作用 , 因而可抑制体内β-内啡肽的合成与释放, 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脑组织起保护及催醒作用[3]。

本实验在于探讨生脉注射液对于小鼠的酒精中毒急救是否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药品及试剂: 52%酒精度的红星二锅头、生脉注射液。

1.1.2 器材:灌胃针、1ml注射器(含针头)。

1.2 方法1.2.1 随机分组:将24只小鼠每8只一组随机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生脉注射液、1/2浓度生脉注射液,并称取每只的重量。

1.2.2 生理盐水组:按0.2ml/10g灌胃给药56%酒精度的二锅头,观察其中毒症状(大小便失禁、步态不稳健)明显后立即取生理盐水0.2ml/10g腹腔给药。

1.2.3 生脉饮原液组:按0.2ml/10g灌胃给药52%酒精度的二锅头,待中毒症状(大小便失禁、步态不稳健)明显后立即取生脉注射液原液0.2ml/10g腹腔给药。

甘舒研究资料-甘舒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防治作用

甘舒研究资料-甘舒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防治作用

甘舒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防治作用的研究中山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冯鉴强教授等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生理教研室:潘实清教授林明栋教授周家国老师刘玉洁老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验室:谭炳炎老师郑琳老师摘要: 目的:探讨由纯中药组成的蓝韵牌甘舒对急性酒精中毒的防治作用。

方法:用56°白酒灌胃,建立小鼠急性酒精中毒动物模型,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标准。

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中毒90分钟后血中乙醇浓度。

结果: 蓝韵牌甘舒可明显减少醉酒动物数目,延长酒精中毒出现的时间,而且可以降低急性酒精中毒后血中乙醇的浓度。

结论: 蓝韵牌甘舒具有防醉、解酒作用,且预防作用比解酒作用明显。

关键词:甘舒; 防醉作用; 解酒作用; 翻正反射;血乙醇浓度从古到今,酒都跟人们解下不解之缘,喝酒在民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习惯,少量喝酒,可以促进代谢,增强食欲,消除疲劳。

但是,过度的喝酒,会引起机体多种器官的损伤,特别是急性酒精中毒,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严重可以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轻重与体内乙醇的浓度密切相关[1]。

人体内存在解酒的机制,肝内有特异性的转化酶,能把乙醇降解为无毒的乙酸并能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2]。

所以肝在解酒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肝脏很容易被酒精损害,如果能保护肝脏的功能和提高它解酒的活性,将会对防治急性酒精中毒有很好的作用。

由纯中药组成的蓝韵牌甘舒是一种新开发的护肝药,主要成分为:大黄、赤芍、蒲公英、田七、丹参、山楂、姜黄。

能迅速促进肝脏解毒、显著降低肝酶活性、延缓肝炎发展进程和脂肪肝的发生,安全有效地恢复肝脏功能等作用。

因而,甘舒对预防酒精中毒应该有一定的作用。

本组通过建立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模型探讨甘舒的防治作用。

1 材料和方法1.1材料动物:小鼠20—30g每只,雄雌各半,遗传背景相同,75只(中山大学北校区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药剂:蓝韵牌甘舒(中成药粉末,由广州蓝韵医药研究有限公司提供)酒精:560ml/L浓度的酒精(56度的红星二锅头,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肝素(1%肝素生理盐水)1.2仪器:镊子,各容量针筒(1ml),灌胃针,西林瓶及盖子SHIMADZU GC-14B型气相色谱仪(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提供)1.3 模型建立[3]禁食12小时随机分组,分别灌胃给56度酒溶液(560ml/L乙醇)0.25ml/20g 体质量[3],以翻正反射(LOR)现象消失并持续30s为中毒指标[4]。

解酒灵对乙醇致鼠肝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探讨

解酒灵对乙醇致鼠肝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探讨

解酒灵对乙醇致鼠肝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探讨
邓源;袁伯俊;张淑英
【期刊名称】《中国新药杂志》
【年(卷),期】2000(009)006
【摘要】目的:探讨解酒灵解酒作用的机制。

方法: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TBA显色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及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HE染色法、PAS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病变。

结果:解酒灵能抑制乙醇所致的ALT和AST活性的升高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升高(P〈0.01),能诱变SOD活性。

结论:解酒灵对乙醇所致鼠肝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与抗自由基的产生
【总页数】1页(P388)
【作者】邓源;袁伯俊;张淑英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新药评价中心;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新药评价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05
【相关文献】
1.探讨黄连及姜黄连对乙醇致小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J], 廖智慧;钟凌云;章林霞
2.当归多糖对D-半乳糖致小鼠肾脏亚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J], 龚天佐; 王世华
3.玉米低聚肽提取工艺及探讨对酒精中毒小鼠解酒、护肝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J],
赵莎;刘静
4.黄连总生物碱对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J], 李备;刘华蓉;潘永全;蒋青松;尚京川;万先蕙;何百成;杨俊卿;周岐新
5.复肝灵颗粒对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吴丽萍;刘嵘;毕玉顺;刘执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常解酒食品对小鼠醉酒的效果实验

日常解酒食品对小鼠醉酒的效果实验

浓茶组
分析
1、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同一小组的老鼠 出现不 同反应和情况,有的小鼠死亡,有的 存活。 2、先灌酒后给药时,咖啡组出现LOR的时间相 对生理盐水组较为延后,且症状较阴性对照组 及其他实验组轻,33.3%(1/3)未出现LOR, 显示咖啡醒酒有效,而浓茶和白醋则效果不明 显;
3、先给药后灌酒时,白醋和浓茶组均出现两只 小鼠死亡,且较生理盐水组严重,说明白醋和 浓茶在防酒方面不存在有效,甚至可能有害; 而咖啡在防酒方面出现小鼠轻微中毒现象,显 示其效果比较明显。 4、不论是先给药还是先灌酒,使用海王金樽均 较其他组较后延后出现LOR,显示海王金樽 对于解酒有效。
它能加快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解除乙醇和甲醛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主要是缩短了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脏器对这些物质的吸收降低了单位时间内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从而对酒精中毒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使醉酒现像出现迟缓醉酒程度减轻明显缩短醒酒时间加快酒后运动失调的恢复降低血清中酒精的浓度
五组分别是F、G、H、I、J,每组分别以0.12m l/10 g生理盐水、 海王金樽(阳性对照)、浓茶、咖啡、醋给小鼠灌胃
20min后
5个小组的小鼠用56度的二锅头以最适致醉量0.32ml/10g 灌胃
观察小鼠的情况,以翻正反射消失作为小鼠醉酒标准。 并记录醉酒到醒酒的时间。
三、实验结果
小鼠的情况 日常食品的防醉解酒 日常食品的抗醉解酒 实验1 实验2 (先灌酒后给药) (先给药后灌酒) 生理盐水组 3只都出现LOR:13号小 29号死亡,31、15号皆 鼠出现时间是21min15s, 在24min后出现LOR 16号是9min26s,12号 是1h 海王金樽组 24、25、17号皆在1.5h 35号在28min后醉,30号 后出现LOR 30min后出现中毒症状, 中毒36min后恢复翻正反 射,28号情况与30号一致

日常“解酒”食品对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实验

日常“解酒”食品对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实验

日常“解酒”食品对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乐己扬刘慧翔梁结梅摘要目的:探索“日解”酒食品对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

方法:制作酒精中毒小鼠模型,用灌胃法给予解酒食物,观察小鼠从灌酒到出现翻正反射消失(lost of righting reflex, LOR)的时间间隔及从LOR到恢复正常的时间隔(未恢复正常的则观察存活率),并用气相色谱法对比给药组、空白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血浆酒精浓度。

结果:结论: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解酒”食品血浆酒精浓度翻正反射消失气相色谱法一、引言:急性酒精中毒是由于服用多量的乙醇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及抑制状态。

酒精自消化道吸收后,随血液循环进入各内脏和组织,尤其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抑制大脑皮层的机能,出现一系列精神及神经系统表现。

对延脑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重者呼吸浅而不规则,也可发生虚脱和昏迷。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解酒”食物,如:咖啡、茶、鲜果汁、豆腐、醋等。

它们究竟是否有效?验证它们的效果并探索解酒的机制就是本次实验的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2.1、材料:海王金樽酒精溶液(25%)橙汁牛奶咖啡生理盐水肝素2.2、实验器材:灌胃针,气相色谱仪,带胶塞的小玻璃瓶,镊子2.3、实验对象:50只昆明种小鼠,(体重为20克左右)2.4、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2.4.1 分组:将小白鼠分为A,B,C,D,E五组: A组加生理盐水(空白对照),B组加解酒药(阳性对照),C组加牛奶,D组加橙汁,E组加咖啡,(C,D,E组为实验组),每小组10只,共50只。

2.4.2 模型制备(急性酒精中毒):C,D组:灌药后以最适致醉量(0.34ml/20g)灌胃。

A,B,E组:以最适致醉量(0.34ml/20g)灌胃后灌药。

2.5、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2.5.1 活动状况、存活率:观察各组形态和行为表现,记录各组小鼠从灌酒到出现翻正反射消失(lost of righting reflex, LOR)的时间间隔及从LOR 到恢复正常的时间隔(未恢复正常的则观察存活率)。

茴香提取液对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及脑组织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茴香提取液对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及脑组织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茴香提取液对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及脑组织抗氧化作用的研究目的:探究茴香提取液對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及脑组织抗氧化的作用。

方法:采用56度白酒按0.15 mL/10 g体重给予一次性灌胃法建立小鼠醉酒模型,取50只小鼠,每组10只为清醉解酒药组、模型组、茴香低剂量组、茴香中剂量组和茴香高剂量组,以茴香高、中、低三种剂量分别进行预防性干预和治疗性干预,分别观察茴香对小鼠醉酒时间和醒酒时间的影响;另取5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茴香低剂量组、茴香中剂量组和茴香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各组采用56度白酒按0.13 mL/(10 g·d)体重灌胃,并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30 d后,取脑组织匀浆,测脑组织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

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脑指数、MDA水平明显升高,SOD活性、GSH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茴香中、高剂量组MDA水平明显降低,茴香高剂量组脑指数、SOD活性、GSH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在预防醉酒实验中茴香高剂量组和清醉解酒药组醉酒时间明显延长,醒酒时间明显缩短,在治疗醉酒实验中茴香高剂量组和清醉解酒药组醒酒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或0.01)。

结论:茴香提取液具有一定的解酒促醒作用及降低酒精中毒小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损伤。

由酒精中毒和酒精依赖形成所引发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和人体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第三大危险因素,对人体重要脏器都有所损害,但由于脑组织有很强的氧化代谢速率,酒精在脑组织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比较明显,因此长期大量的饮酒可能会改变脑组织结构及形态,严重者可能引起神经细胞变性[1-3]。

茴香是我国传统中药,主要成分含有黄酮、糖苷、甾醇及生物碱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4-5],具有胃理气的功效,其果实、根、茎和叶均可供药用,茴香具有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及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6-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医科大学14 级
探索性实验实验设计
探究解酒药剂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作的研究
班级:14级食品安全乙班
实验室:第1实验室第4小组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学号:
袁练 20141501165
王玥:20141501124
唐怡:20141501122
张倩:20141501121
袁练:20141501165
宋真玺:20141501152
袁敏兰:20141501125
刘招:20141501120
杨正伟:20141501104
2016年 06月 24 日
探究解酒药剂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作用研究袁练1王玥2张倩2唐怡2宋真玺2袁敏兰2刘招3杨正伟 3 摘要:目的:研究酸奶、番茄汁、浓绿茶、蜂蜜水的解酒毒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小鼠称重,称取10只体重相近的小鼠。

分为预防给药和治疗给药,每组各五只,分别以先注射白酒后给解酒药物(番茄汁,酸奶,蜂蜜水,生理盐水),和先给药后给酒的方式进行,分别记录他们的醉酒时间和酒醒时间。

结果:解酒效果为:酸奶>番茄汁/蜂蜜水>浓绿茶>生理盐水;而预防给药组对酒精的耐受时间比治疗给药组长,醉酒时间短。

结论:酸奶、番茄汁、蜂蜜水对预防和治疗醉酒有较好的作用,其机制与增强肝脏对乙醇的生物转化功能及降解乙醇有关。

浓茶有解酒效果但效果差。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酸奶番茄汁浓绿茶蜂蜜水解酒
引言:人体对酒精的分解代谢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体内少量的乙醇在醇
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的作用下分解代谢乙酸,最后再通过氧化转化成CO2和H2O排出体外.但过量的乙酸由于不能及时代谢分解掉,很容易转化成自由基,造成一系列体能紊乱,发生酒精中毒症状。

而急性酒精中毒是指由于一次过量饮酒引起的中枢神经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胃出血,急性肠炎,急性肝炎和高血压甚至死亡。

而常见的解酒剂有浓绿茶,番茄汁,酸奶,蜂蜜水,这是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据说有解酒作用的试剂。

本研究拟探讨四种解酒剂是否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具有解酒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0只雄性小鼠,体质量为20g+-2g,由贵州医科大学(大学城)提供
1.1.2药物和制剂北京红星二锅头(60度),生理盐水,浓绿茶(西湖龙井),番茄汁(剥皮,切开,去籽,然后进行搅绊,减压抽滤得到),酸奶(山花),蜂蜜水。

(其中四种药剂都是称取10g的质量溶于水中并统一定容到100ml) 1.1.3 实验仪器注射器(6支),小鼠灌胃器(6支),电子秤,小烧杯(5个)1.2 试验方法
1.2.1 本实验分为两批,分为治疗给药和预防给药小组,每批五只小鼠,分为醉酒前给试剂和醉酒后给试剂。

1.取鼠称重,称取10只体重相近的小鼠。

2.取等量容量的四种解酒试剂和生理盐水备用。

3.给其中五只小鼠灌服白酒(0.014ml/g(参照多数文献得出)),待小鼠翻
正反射消失的时候分别以ig方式灌服四种解酒试剂(对照组)、番茄汁组(灌服番茄汁0.014 ml/g体重)、酸奶组(灌服酸奶汁0.014 ml/g 体重) 、浓茶组(灌服浓茶0.014 ml/g体重) 、蜂蜜组(灌服蜂蜜水
0.0.014 ml/g体重),和生理盐水0.014ml/g(模型组),以上均为一次
性给药,随后开始记录醉酒时间(翻正反射消失到重新出现),当小鼠翻
正反射消失时停止计时。

4.预防给药的五只小鼠分别灌服四种解酒剂(对照组)和生理盐水(模型
组),给药剂量和上文相同,然后等待二十分钟后分别以ig方式给小鼠
灌注白酒(0.014ml/g),后开始记录小鼠的醉酒时间和酒醒时间。

2.结果
3.讨论
解酒药物的核心是降低血液中乙醇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而减轻其对各器官的损伤。

进人体内的酒精大部分由ADH氧化为乙醛,乙醛由ALDH转化为乙酸,再经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ADH和ALDH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胃中,是酒精代谢的关键酶。

实验中,小鼠在灌服酒精后出现兴奋,呕吐,小便失禁,方向感缺失等一系列的现象,并在酒醉后出现呼吸缓慢而深,并且心脏跳动频率增加,酒醉后,小鼠。

这是因为乙醇是一种亲神经性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乙醇脂溶性较大。

可透过血脑屏障入脑,其在脑内的浓度与血中浓度差别不大。

当过量乙醇进入体内并超过肝脏的氧化代谢能力时。

即在体内蓄积,并进入大脑。

使大脑先处于兴奋状态。

渐转入抑制状态,继之皮质下中枢、小脑、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相继受抑制,严重急性中毒可发生呼吸及循环衰竭。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给药中,酸奶解酒的效果最好,而蜂蜜和番茄其次,而浓茶虽然有解酒效果但效果不好。

其中在治疗给药中,服用酸奶的小鼠要优于其他四组小鼠的时间醒来,第二是蜂蜜组,其次是番茄和浓茶,最后是模型组。

而在预防给药的实验中,灌服酸奶的小鼠酒醉时间最晚并翻正反射现象恢复最早,灌服番茄的小鼠和灌服酸奶的小鼠醉酒时间相差不大,灌服蜂蜜的小鼠醉酒时间短,但是出现翻正反射的时间和前两者时间相差不大,最后是浓茶和模型组,
其中模型组的小鼠最先出现醉酒,并且翻正反射出现的时间最长,而浓茶则是出现一例小鼠死亡,虽然在后面补加一只小鼠实验,但效果仅仅比模型组好。

酸奶,番茄汁有明显的解酒和预防的作用,这能与番茄汁富含特殊果糖、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及钙含量丰富有关。

乙醇进入人体后,除2%一10%的乙醇由肾、肺排出,15%由肝外器官代谢以外.绝大部分在肝内代谢。

ADH是乙醇在体内代谢通路的重要酶类,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胃,肝细胞浆内的ADH以及氧化酶体内的触酶,使乙醇氧化成乙醛,后者变成乙酸.然后乙酸进入血液循环,代谢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9l。

蜂蜜可以通过提高肝组织和胃组织中ADH 和ALDH活性从而降低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血清乙醇浓度,具有较好的解酒作用。

蜂蜜成分复杂,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有机酸、黄酮、酚酸、酶等200多种化学物质。

根据众多研究发现,蜂蜜中含有糖类、黄酮类和酚酸类。

而其中的黄酮类和酚酸类是目前我国已知传统解酒草药葛根和葛花中的主要解酒有效成分,而糖类是番茄这类解酒药物中富含(上文提过)但根据现有研究尚不知道蜂蜜中的何种有效生物活性成分导致这种解酒作用。

因此,蜂蜜中的有效解酒成分需要进一步研究。

酒后喝茶,特别是喝浓茶,确实会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

酒精首先在肝脏内进行代谢,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先是被氧化为乙醛,进而被氧化为乙酸,乙酸又可进一步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分别经肾和肺排出。

茶的主要成分茶碱有利尿作用,浓茶中的大量茶碱更能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促使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而乙醛对泌尿系统有很大的损害作用医学研究还表明,酒精对心血管有很大的刺激性,而浓茶伴有兴奋心脏的作用,喝完酒后再喝茶。

更增加了对心脏的刺激,这对于心脏不佳的人是不利的。

本研究是对社会上热爱喝酒的人提供了一些便利的解酒剂,为大家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纠正市面上说的浓茶可以解酒的作用,把大家从盲区中引导出来,尽量避免以后出现的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李莹,陈博;酸奶番茄汁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解酒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国当代医学》;2009,2(4)
【2】梁露露,王影姣,金小宝;蜂蜜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的解酒作用研究《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21(2)73-76
【3】陈剑锋,郭养浩,石贤爱,孟春;不同提取方法中要解酒剂防治酒精中毒的药效学研究《福州大学学报》2000,10(5)
【4】张若明,李经才.解酒天然药物研究进展.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18(2)138-142
【5】王蕊;酒速愈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胃粘膜保护作用机制研究;2004,1-2 【6】谷艳芳,肖保林,宋爱新,李明静. 大豆异黄酮对急性酒精中毒小白鼠的保护及抗氧化作用[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3):63-64.
【7】姚锐,邓虹珠. 灵芝蒜颗粒解酒保肝作用及机制研究[J]. 硕士学位论文,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