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高考案例
(2010 上海卷)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据此回 答问题。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④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答案】C 【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应该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保持传统的轮荒耕作 制度。 (2010 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链接
植被就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它是一个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或地球科学的名 词。植被可以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而被分类,譬如高山植被、草原植被、海岛植被等。环境 因素如光照、温度和雨量等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植被。
典型分析
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从而导致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B.使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悬河” C.减少河流中有机物含量,从而造成渤海湾中鱼类数量大减 D.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答案】C 【解析】水土流失后,陆地上的有机物将随同流水、泥沙汇入河中,导致河流中有机质增加。
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答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 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
田防护林网,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 化产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 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
高三地理微专题:南方地区的水土流失(共23张PPT)
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
自然原因: 山地丘陵为主,山区坡度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
人为原因:强取耕地和柴薪
人多地少,耕地不足
毁林开荒
生活用能不足
砍柴取薪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适当的封山育林
植树造林,加大荒山半荒山绿化 妥善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生活用煤、沼气、 营造薪炭林、开发小水电等)
C.云贵高原一一沙漠化
D.江南丘陵一一红漠化
【小题2】 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物理及化学作用产生的
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相关
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
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①物理及 化学作用, ②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 ( 如次生盐渍化 )
云南省建水县-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 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1、红壤区水土流失——红漠化
分布:
南方低山丘陵
1、红壤区水土流失——红漠化
◆特点:红壤含有机质少、酸
性强、土质黏重,是我国南方 的低产土壤之一。
◆改造: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 降低土壤酸性程度
◆利用:种植茶树、油茶、杉树和马尾松等经济林木, 防止水土流失。
本区水土流失经济损失比黄土高原大
1
2
3
单位土地生物生长 量和产值较高
多石质山地,土层 薄,破坏后很难恢
复
本区江河下游多为 重要的工农业生产 基地和经济中心
思考分析
比较“红色荒漠”是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
不同之处:
“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境下,主要由流水 侵蚀形成;而新疆荒漠化是在干旱环境下, 主要为风力侵蚀形成。
高中地理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知识点精编
高中地理《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知识点精编一、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1.黄土特性: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易侵蚀2.地貌特征:地表破碎,千沟万壑(不稳定3.气候特征:降水集中多暴雨4.植被特征:植被稀少(2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砍伐、过度放牧、滥用土地二、水土流失的危害(书P36三、水土流失的治理(1农业技术措施(2生物措施(根本:植树种草(3工程措施:兴修水库、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4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要相结合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一、自然概况(1水量丰富(2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流域内降水丰富,降水量大(冬季早春(3地形起伏大,比降大(落差大,水能丰富(4煤、磷、铅、锌等矿产资源丰富二、开发治理过程三、开发治理的措施(1从防洪入手,梯级开发,兼顾航运[蓝](2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红](3农业上因地制宜[绿](4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橙]四、开发经验的启示水利工程的修建要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1自然资源条件1.土地:土地肥沃、耕地广阔、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工业(肥阔连2.气候:雨热同期,热量差3.森林:丰富4.草场、农产品:兼备5.渔业资源:淡水、海洋丰富(2社会经济条件1.工业部门齐全,体系完整2.机械化水平提高,成为粮、豆、甜菜基地(3布局特点的变化1.往东占三江平原,开垦沼泽破坏湿地,会引起沙漠化治理:退田(耕还湿2.往西占呼科(呼伦贝尔、科尔沁草原,草原比重下降,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还牧,治理坡面、沟壑,植树种草二、农业开发中的问题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3.开垦湿地,破坏了湿地环境4.黑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能力下降5.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调整农村产业结构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5.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一、区位条件1.离铁矿近2.煤炭资源丰富3.水资源丰富4.水路交通便利5.市场广阔二、衰退1.“煤炭危机”:世界能源结构发生变化。
高中地理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人教版)
措施:
⑴合理利用水资源 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⑶退耕还林、还草 ⑷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⑸控制人口增长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 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 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c 、 d 。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 外力作用是 风力侵蚀 。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 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 ③ 、 ⑤ (填图中代号)。 水土流失 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 __。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 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贫困饥荒
试想,其背后深层次 人口增长 不合理或过度的 土地生产力下降 过快 人类活动 的原因是什么呢?
水土流失加剧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1)以 为中心 (2)三结合原则: (3)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 (1)工程措施
过程措施 固沟工程 建
营造
适用地段
地段
效果 拦泥蓄水 防止沟谷 继续扩展 拦截、涵蓄 坡面径流, 发展林果 生产 合理利用水 土,提高劳 动生产效率
植树种草
生 物 措 施
沙棘
穿过黄土高原北部 的三北防护林是世 界最大的生态工程, 被称为“中国的绿 色长城”
三北防护林
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水 土 流 失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 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必修三第3章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舟 曲 特 大 泥 石 流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课件中图必修3
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 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
到 90.4%。据此完成 1~3 题。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
B.风力强盛
C.土质疏松
D.高原地貌
2.现代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的人为因素有
()
①营造宫殿、建御花园 ②修筑梯田、开石动土 ③开荒弃
荒,轮荒作业 ④退耕还草 ⑤植树护坡、打坝建库 ⑥露
表):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A.修筑梯田
B.植树造林
C.退耕还草
D.发展大棚农业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的立体开发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由图 中可以看出:①地为耕地,并且在山坡上,应该修筑梯田;②地为 草地,应该退耕还草;③地是较为平坦的地区,可以发展大棚农业; ④地坡度大、海拔高,应该植树造林。 答案:①A ②C ③D ④B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一、水土流失 1.概念:在 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 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 侵蚀及水的损失。 2.分布: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以黄土高原地区 最为严重。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2.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1)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森林和草原被毁,使地 表的抗侵蚀性减弱。 (2)不合理利用土地造成恶性循环,如过度开垦、过度 _放__牧_、乱伐林木、 开矿和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
知识点(一) 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唐·刘禹锡《浪淘沙》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你知道黄河中的泥沙 来源于哪里吗? 提示: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高中地理必修三补充知识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第三组试验:同样的坡度、同样是暴 第三组试验:同样的坡度、 雨倾盆,区域A是松散的泥沙 区域B 是松散的泥沙, 雨倾盆,区域 是松散的泥沙,区域 是粘性较好的粘土, 是粘性较好的粘土,哪一个水土流失 严重呢? 严重呢?
第四组试验:坡度一样, 第四组试验: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 都是暴雨倾盆,但是A表面植被繁茂 表面植被繁茂, 散,都是暴雨倾盆,但是 表面植被繁茂,B 表面植被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表面植被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幸 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被, 表面的植被 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被,C表面的植被 已经被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 已经被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 哪一个几乎没有水土流失? 哪一个几乎没有水土流失?
植 树 种 草
退 耕 还 林
退 牧 还 草
………… …………
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1、压缩农业用地,建设基本农田 (基本前提) 压缩农业用地, 基本前提)
坝地
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2、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因地制宜地营造防风固沙林、经济林 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因地制宜地营造防风固沙林、经济林.
③开 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
开挖原生地面,破坏 开挖原生地面, 植被, 植被 土壤抗蚀能力降 低; 排弃大量土石,成为水 排弃大量土石 成为水 土流失新物质 河道、 河道、滩地开矿使大 量泥沙直接入河, 量泥沙直接入河,增 加河流泥沙
营 造 宫 殿
影响因素
特点
集中夏季,多暴雨, 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4、地质灾害频繁 、 山地和盆 地相间分 布,地形 坡度大, 坡度大, 坡面物质 不稳定; 不稳定; 多地震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高中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鲁科版必修3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掌握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危害。
2、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尖锐的人地矛盾。
3、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认识“六道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4、通过人地矛盾所引起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分析,深刻认识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加强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5、掌握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学会依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分析实例,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1、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破坏植被、轮荒耕作、开矿等人为原因。
2、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以水土保持、建立农林牧结合的生态农业体系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这一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
三、教学方法:对图分析法、综合程序法、讨论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导入]陕北民歌羊啦肚子手啦巾哟三道道格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的难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咱们拉不上那话儿哎呀招一招手瞭不见那村村哟瞭不见那人问题:这首歌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什么样的景观特征?为什么陕北会出现这样的景观?陕北的地形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进行治理?(这首歌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沟谷发育,地面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景观特征。
这种景观特征是强烈的水土流失造成的。
水土流失使得陕北地区沟谷密度和沟壑深度都很大,有些主干沟壑的深度在200—300米,长度达几百千米,人站在沟谷的两边能够相对见面,但要绕过沟谷走到一起交谈,有时一天也不能相会。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新授]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水土流失的概念: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的损失。
【高三】2021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高三】2021届高考地理考点整合复习: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33讲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编辑和阅读互动]本讲所涉及到的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热点,多以区域背景图为载体,考查区域自然特征,开发方向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等知识,特别是水土流失的区域特征→成因→防治的思路分析能力。
本讲考点整合清晰的将本讲内容的教材主干知识进行了梳理,可作为课前预习时掌握。
教师上课重要引导学生对三个探究点逐一进行说明,探究点一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某一区域自然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探究点二、三注意把握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和防治的原理,以能迁移到其他地区。
[测试站点的整合]【要点热点探究】第一点是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如下所示:注: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但不是中国水土流失经济损失最大的地区。
由于人口、城市、产业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已成为水土流失危害最严重的地区。
探究点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一方面与地形、气候、土壤、地质构造等自然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有关。
特别是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尤其是在20世纪,人的因素变得更加明显。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改变了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加剧了水土流失程度,如下表所示:原因分类产生的影响由于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各个位置相互交织,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降水集中、暴雨大、影响大、水流速度快,为水土流失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地质灾害频繁滑坡、泥石流、塌陷时有发生,加剧水土流失植被覆盖度差,地表松土缺乏植被根系的保护,易被侵蚀人为原因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地资源,使地表不受保护,容易受到侵蚀毁坏树木和樵采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在露天开采过程中,植被遭到破坏,矿区土壤的抗腐蚀能力翻了一番,形成了新的水土流失物质来源和触发机制战乱和营造宫殿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土地轮作的滥用使地表失去了自然植被或农作物的保护,不加选择地挖掘洞穴形成了土壤侵蚀的新物质来源例1读黄河水系示意图与黄河干流含沙量和水量沿线变化示意图,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高中地理课件:水土流失的治理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3.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
重点——保持水土 保持水土 重点
保塬、护坡、 保塬、护坡、固沟
措施——“三结合” 三结合” 措施 三结合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3.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
①保塬 平整土地, 平整土地,增加水流 入渗,减少地表径流; 入渗,减少地表径流; 营造护田林网, 营造护田林网,采用先 进的灌溉技术
一、概念和概况
1.概念 概念 •水土流失:指在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下,土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指在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下, 壤受到侵蚀(破坏、磨损、 壤受到侵蚀(破坏、磨损、散、搬运、沉积的过 搬运、 程)的现象,一般在坡耕地、放牧的荒山荒坡、 的现象,一般在坡耕地、放牧的荒山荒坡、 沟壑等三种土地产生这种生态环境问题。 沟壑等三种土地产生这种生态环境问题。我国是 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游 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东北黑土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东北黑土地区、 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等地区,都有 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等地区, 水土流失发生。而黄土高原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 水土流失发生。 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 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1.水土流失的形成 水土流失的形成
人为原因( ②人为原因(90.4%) )
植被的破坏
历史——营造宫殿 营造宫殿 历史 樵采、开荒、 樵采、开荒、战场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形成 水土流失的形成
人为原因( ②人为原因(90.4%) )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轮荒制度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
高中地理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鲁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黄土高原为例【课时目标】1.识记黄土高原的范围及水土流失造成的状况及危害。
2.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明确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造成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3.联系水土流失的成因,掌握治理水土流失的原则和措施,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贯彻合理开发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梳理】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的范围:________以西,_______以东,________以南,_________北的广大区域,面积____平方千米。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1)概况: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________的地区。
(2)危害:概述:造成当地_______的恶化,影响________的发展。
具体表现:使耕地土层______,养分______、质量_______,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______,大量_____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_______,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_____诱发和加剧________的发生。
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1)地理位置:处于从________ 向山地高原、从________向干旱、从_______向草原、从_______向牧业区的过渡带。
(2)土壤:质地疏松,极易受_______的侵蚀。
(3)降水:季节分配______且集中于____季,多_____雨。
(4)地质灾害:频繁,包括______、塌陷、_______等。
2.人为原因(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①多采取______制的_______耕作方式,广种薄收② _______过程中的不合理土地利用(2)破坏植被:农业________ 的不断扩大,历史上_____、伐木烧薪、______等破坏植被。
水土流失的治理:1.合理利用土地(1)调整土地______,_______安排农业生产,实行__________综合发展。
(2)以_________为中心,压缩耕作用地,改土与________相结合.建立________、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高三地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试题
高三地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试题1.读全国部分省区生态脆弱度统计表,推断山东省生态脆弱度值最接近:A.0.837B.0.456C.0.695D.0.580【答案】D【解析】山东省比河南距海洋近,水分条件优于河南,所以生态脆弱度,比河南小;但比安徽水热条件差,所以生态脆弱度比安徽大,对比四个数值,所以最接近0.580.故选D。
【考点】生态环境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曾经,这里在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监测城市中连续三年排名倒数第一;曾经,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煤烟;曾经,这里的河不敢见人,人不敢见河……这里就是山西省临汾市,它曾经因污染严重而被美国媒体列为“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面对严峻的形势,临汾开始大规模关停污染严重的企业,取缔落后的生产工艺;同时实施荒山绿化、环城绿化、通道绿化、城区绿化、村镇绿化、厂矿绿化等造林工程。
如今,在这个黄土高原上的“花果城”,市民摘掉了口罩,城市摘掉了“黑帽子”,“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美景回到人们的眼前。
材料二下图为临汾市城市名片及地理位置图。
(1)分析临汾市曾经“河不敢见人、人不敢见河”的原因。
(2)简述临汾市煤炭开采过程中,环境污染可能诱发的其他环境问题。
【答案】(1)临汾是山西省重要的煤炭基地,由于不重视环保,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进入河流,使河水污染严重,河水变黑。
(2)酸雨、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煤炭资源的破坏等。
【解析】依据临汾市地理位置与煤田分布的关系及临汾市工业结构,可整理出答题思路。
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的环境问题表现形式多样,既有对地表的破坏而产生的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又有对水体、植被的破坏而产生的水质变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还有对大气的破坏而产生的酸雨等。
3.下图为甘肃省敦煌市月牙泉周边地貌类型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主要是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断裂下陷【答案】B【解析】读图,从图中景观看,月牙泉周围是沙漠,沙漠是风积地貌,不是风力侵蚀,A错。
高三地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试题
高三地理水土流失的治理试题1.读全国部分省区生态脆弱度统计表,推断山东省生态脆弱度值最接近:A.0.837B.0.456C.0.695D.0.580【答案】D【解析】山东省比河南距海洋近,水分条件优于河南,所以生态脆弱度,比河南小;但比安徽水热条件差,所以生态脆弱度比安徽大,对比四个数值,所以最接近0.580.故选D。
【考点】生态环境2.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C.防风固沙D.净化空气【答案】C【解析】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的西北、东北、华北地区,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C对。
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是吸烟除尘,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不是三北防护林的主要功效,A、B、D错。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答案】A【解析】在河流中上游的防护林,主要生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对。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作用,B错。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是雨林等大面积原始森林的主要作用,不是防护林的主要作用,C错。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是城市绿地的作用,D错。
【考点】防护林的功效,森林的作用。
3.【地理~~环境保护】(10分)近些年,长江流域洪灾频发。
请结合下面左图和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上述两图所示问题及其与长江流域洪灾频发的相互关系。
(6分)(2)针对洞庭湖面积变化趋势,请列举相应的治理措施。
(4分)【答案】(1)左图反映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大,右图反映出洞庭湖面积缩小严重;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洪水增多、湖泊面积缩小,导致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洪涝增多,洪水增多也可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湖泊面积进一步缩小。
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考点二 水土流失的治理
• • • • • • • 2.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南方低山丘陵区 C.内蒙古草原 D.黄土高原 (2)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壤盐碱化 答案 (1)D (2)A C.森林减少 D.荒漠化
• 2.措施:工程措施(保塬、护坡、固沟)、农业 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 • 3.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
• 误区警示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各类治理措施其作用和 功效是不同的。工程措施(打坝建库、修筑 梯田、平整土地等)见效快,生物措施是根 本(植树种草,改善植被条件),农业技术措 施是关键,小流域综合治理全面规划、标 本兼治。
• • • • •
•
a.陡坡开垦 b.过度放牧 c.生态环境脆弱 d.大风季节开垦 (2)①地区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②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 防止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我国正 在这些荒漠化严重地区进行的大规 模生态工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 (1)自上而下依次是c、b、a、d。 (2)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3)过度放牧、不合理垦殖、水资源不合理利 用 “三北”防护林工程
• 2.框图法宏观认知西北 地区荒漠化的分布、特 点及防治 • 我国西北地区不同 生产状况下产生不同的 荒漠化问题,具体分析 如下图所示:
• 1.下图中阴影部分所 示地区以干旱严重而 闻名,像一条带子缠 绕在渭河北部,被称 为“旱腰带”。这里 人口密集,且贫困人 口多,是扶贫开发重 点区。读图,回答 (1)~(3)题。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鲁教版必修3
保持水土。第(3)题,该地山地、丘陵广布,水热、生物资源丰
富丰富,应该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 (1)B (2)A (3)D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疑难剖析】 1.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区域 生态问题
成因
第1讲
措施
本
①黑土开垦 ①黑土被开
讲
后,引起土 垦后,自然 ①停止对沼泽地的
栏 目
刷、湿地 地的开垦引 木超采,采 ③合理采伐,营造
保护) 起生态变化; 育脱节,毁 人工林,木材的综
③森林生态 林开荒,森 合利用,建设自然
和森林资源 林火灾,居 保护区
严重破坏 民烧柴等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第1讲
①气候具有春旱
多风沙、气温年
华北
较差大、降水集 ①低湿地治理:
地区 旱涝、盐碱、 中且变率大等特 鱼塘—台田模式;
是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本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讲 栏
C.依托市场优势,发展城郊农业
目 开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关 解析 第(1)题,该地 1980 年耕地比重大,林草地比重小,在亚
热带季风气候条件易导致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大。第(2)题,
东侧坡坡度较缓可修建梯田,西侧坡坡度陡,应该植树种草,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第1讲
考点三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典例导入】 3.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
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1)~(3)题。
本 讲 栏 目 开 关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第1讲
(1)1980年与2010年相比,有关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
高三地理课件:高三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近三年高考回顾2006 全国文综I 综合题 36考纲解读考点年份试题类型题型 分值 2008 选择题组6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 发展问题、危害及对策2008 2007 江苏 综合题综合题 10 16•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形成的原因•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危害•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治理措施在回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内容的基础上,探究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问题,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浊地3*榭詢Mr 凤黄土高原的位置:自然原因:a. 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地形、植被)b. 气候:降水c. 黄土性质d. 地质灾害人为因素:出匕〔 a.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b. 植被破坏V _ 一 要」fill 高(米)3 000^ II 000 ■ 3 00() sun |i)i)0 200 ・500O - 20()S危害: 侵蚀危害:地貌、土壤 淤积危害:河流 生态恶化fc治理措施:a. 合理利用土地b. 植树种草,保持水土c. 具体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在长江中上游地区、东北黑土地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等地区,都有水土流失发生。
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仅仅次于黄土高原,而且目前,形势越发严峻。
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大致范围河南iffl■ illugT —■澳门llj 〃丘NT*23° 26'NAft5MIU JIHK»Hw sw :M()30°N南方低山丘陵主要地理信息丘陵、山地所占比例很大,地形复杂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土质黏重,不易因雨水冲刷而破坏);土层薄河流众多,水系发达位置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人地关系人多地少,人地关系比较紧张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河流开发历史 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c ・金属矿产开采,只管采挖,不管复垦原候形然气地自a.b.c ・金属矿产开采,只管采挖,不管复垦探究二:1. 侵蚀危害(土壤)2. 淤积危害(河流、湖泊)3. 生态环境恶化1. 单位面积产值高2. 土层薄,侵蚀后恢复困难3. 下游地区工农业中心多且经济发达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危害; 损失为什么比黄土高原大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合理利用土地,发展多种经营I IIIc・金属矿产开采,只管采挖,不管复垦探究三:提高覆盖率c•金属矿产开采,只管采挖,不管复垦c•金属矿产开采,只管采挖,不管复垦成因 a.多暴雨a ■黄土疏松多空隙b •南方降水多 c.人为破坏植被、区域 共同点 项不同点b ■地形复杂 危害a ■侵 :蚀危害 损失程度不同,南方低山b ■淤积危害 c.生态环境恶化丘陵区损失较大治理措施 a •增加植被覆盖率b •土地复垦、合理利用 c.区域综合治理a •退耕还林,还草 b. 山区发展多种经营 c. 封山育林育草=(2008,海南)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探究知识、方法 完成学案随堂精炼
wod42xqy
D.②④
(2007江苏 35)发源于祁连山的 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人内蒙古 自治区境内。图18为“河西走廊弱 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 西北干旱与半干旱 的 区。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 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 的主要原因是 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补给 。 (3)弱水下游流人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 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 中上游用水过度 、 过度农垦 、 过度放牧 、 过度樵采 ; 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生物措施 、 工程措施 。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探究深化
森林破坏
主要分布区
东北、西南、华南林区
草原退化
湿地萎缩 生物多样 性锐减 荒漠化 水土流失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三江湿地、湖滨、海滨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西北、华北半干旱地区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
触摸高考
(2008,海南)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 观测结果如表2。据此完成8~9题。
c.黄土性质 d.地质灾害 轮荒耕作制度 露天开矿 人为因素: a.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b.植被破坏 过度开 垦 过度放 牧 过度樵 治理措施: a.合理利用土地 b.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c.具体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探究问题: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在长江 中上游地区、东北黑土地区、北方土石山区、南 方红壤丘陵地区等地区,都有水土流失发生。南 方红壤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仅仅次于黄土高原, 而且目前,形势越发严峻。
自然原因: a.气候 b.地形
人为原因: a.农业生产中的陡坡开垦 b.乱砍滥伐森林 c.金属矿产开采,只管采挖,不管复垦
探究二: 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危害; 损失为什么比黄土高原大
1. 侵蚀危害(土壤) 2. 淤积危害(河流、湖泊) 3. 生态环境恶化 1. 单位面积产值高 2. 土层薄,侵蚀后恢复困难 3. 下游地区工农业中心多且经济发达
区域
项目 成因 a.多暴雨 b.地形复杂 c. 人为破坏植被 a.侵蚀危害 b.淤积危害 c.生态环境恶化 a.黄土疏松多空隙 b.南方降水多 损失程度不同,南方低山 丘陵区损失较大 a.退耕还林,还草 b.山区发展多种经营 c.封山育林育草
共同点
不同点
危害
治理措施 a.增加植被覆盖率 b.土地复垦、合理利用 c.区域综合治理
南方低山丘陵
位置
主要地理信息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
地形
气候 植被
丘陵、山地所占比例很大,地形复杂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壤
河流 开发历史 人地关系
红壤(土质黏重,不易因雨水冲刷而破坏);土层薄
河流众多,水系发达 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人多地少,人地关系比较紧张
探究一: 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原因
探究三: 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a.气候 b. 地形 A. 封山育林育草,提高覆盖率
B.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发展多种经营 C. 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人为原因: (推广节能灶、沼气、营造薪炭林) a.农业生产中的陡坡开垦 D. 土地复垦 b. 乱砍滥伐森林
c.金属矿产开采,只管采挖,不管复垦
复习思路
在回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内容的基础上,探究 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问题,学会分析区域 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黄土高原的位置: 1. 34°N到40°N之间 危害: 自然原因: 侵蚀危害:地貌、土壤 2. 我国内陆腹地 a.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地形、植被) 淤积危害:河流 3. 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b.气候:降水 生态恶化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复习课)
近三年高考回顾
考点 年份 试题类型 题型 分值
2008 区域存在 的环境与 发展问题、 危害及对 策
2008 2007 2006
海南
海南 江苏 全国文综Ⅰ
选择题组
综合题 综合题 综合题
6
10 16 36
考纲解读
•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形成的原因 •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危害 •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治理措施
19
强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8.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草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有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9.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降雨量 (mm)
33 14
降 雨 强度
弱 很强
混交林地
径流量 (L) 111 29 泥沙量 (kg) 0.1 0.5
坡耕地
径流量 (L) 155 327 泥沙量 (kg) 41.3 39.4
荒草地
径流量 (L) 153 71 泥沙量 (kg) 4.7 0.8
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 (L) 154 212 泥沙量 (kg) 18 25
课堂小结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a.气候 b.地形
危害: 侵蚀危害(土壤) 淤积危害(河流、湖泊) 生态环境恶化
治理措施: 人为原因: 封山育林育草 a.农业生产中的陡坡开垦 土地合理利用 b.乱砍滥伐森林 解决农村用能 c.金属矿产开采,只管采挖,不管复垦 土地复垦
探究四: 比较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异同
亮的妹子那么多,还有百蝶和茉莉这样美出天际的存在,自己确实没什么特点。楼下大厅,柳茗正在用古筝弹奏《出水莲》。这里坐满了 人。但古筝的声音回荡在大厅里,格外清晰。“这是怎么做到的?比话筒的音质都好。”“你有没有发现,大厅四周的墙都比较粗糙而且 有很多角。”茉莉示意慕容凌娢小声一点,“这样就会有回音,而回声和原声相差时间只要小于零点一秒,就会形成叠音。声音要清晰很 多。”“好神奇啊!古代的建筑师就这么机智了。”“到你了,快点。”茉莉提醒慕容凌娢。“哦!”慕容凌娢拿起一旁的琵琶就走向了 大厅前方的台子上。和走下来的柳茗相视一笑。慕容凌娢走上台子后,规规矩矩的鞠了一躬。大厅里先是寂静了片刻,接着就出现了议论 声,大多数人都在疑惑这个从未见过的新人。慕容凌娢踌躇的看了看茉莉,茉莉示意她直接开始演出。慕容凌娢坐在了台子中 央的木椅上, 有些僵硬的弹奏起了琵琶。这种演出她经历过不少,哪一次不是自信满满?唯独这一次,她有些胆怯。紧张归紧张,还是要认真表演的。 如果把百蝶精心设计的演出给搞砸了,她一定不会放过自己。随着前奏的结束,慕容凌娢又唱起了歌词。“ 细雨坠,烟水蒙蒙微醺谁人醉。 春风吹,山路重重飘渺难回。柳絮飞,暗香阵阵枝头吐新蕾。烟花碎,相思幕幕别离憔悴。绵绵春雨到,无期,漾起心湖水中影。回首你 我曾经,在梦里,仍纯净似琉璃。又是一年春 ,花季里,随风飘零无踪迹。时光匆匆离去,寻觅,难续前世之缘点滴情…… ”这一首歌 曲节奏比较慢,但几乎处处都在彪高音。谁让阿绫被称为高音狂魔,而慕容凌娢又偏偏喜欢她唱的版本。可是那高音根本不是正常人能唱 上去的,音调降低的话完全没有了原版的韵味。于是爱耍小聪明的慕容凌娢就唱一段,休息一会只弹伴奏,再唱一段,然后又停止。刚好 把音最高的部分省略了,实在是偷工减料。“念往昔,我急旋慢转你抚琴低吟。到如今,重唱此曲却已无你。莫叹息,我再舞一曲你意乱 情迷。空余忆,良辰美景多可惜~倾杯醉,化蝶儿飞,飞去寻百年来相思。泪珠碎,只盼入睡,睡梦中此情可追回……”(古风一言)彼时 多少嬉笑怒骂只叹轻狂年少,而今相顾无言唯愿对方现世安好。第038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一首曲子节奏比较慢,但几乎处处都在彪高音。 谁让阿绫被称为高音狂魔,而慕容凌娢又偏偏喜欢她唱的版本。可是那高音根本不是正常人能唱上去的,音调降低的话完全没有了原版的 韵味。于是爱耍小聪明的慕容凌娢就唱一段,休息一会只弹伴奏,再唱一段,然后又停止。刚好把音最高的部分省略了,实在是偷工减料。 “念往昔,我急旋慢转你抚琴低吟。到如今,重唱此曲却已无你。莫叹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