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荀子《劝学》的知识汇总

荀子《劝学》的知识汇总

荀子《劝学》的知识荀子《劝学》的知识汇总引言:《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又名《劝学篇》,《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学不可以已;二、用心一也,三、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这是月牙山人(朱金城)对荀子核心思想解释。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荀子《劝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能帮助。

一、文学常识《劝学》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二、古今异义词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

三、通假字并释义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虽有槁暴有通“又”。

暴通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四、活用情况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使动用法,用煣的工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非利足也----非能水也足,名词作动词,用脚走。

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五、一词多义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

善假于物也:对,向。

之:锲而舍之:代词。

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青,取之于蓝:代词。

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使之然也:代词,木。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而:表转折:而寒于水而致千里而绝江河而青于蓝而闻者彰而见者远表修饰:顺风而呼登高而招吾尝跂而望矣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表因果:而神明自得表承接:锲而不舍者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

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劝学》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字词释义+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劝学》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字词释义+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劝学》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重要字词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文化常识1、关于作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朴素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2、关于作品:《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治学、立身和学术辩论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了荀子的思想主张。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3、其他常识:(1)君子:①泛指有道德的人。

如:小人恐矣,君子则否。

(《国语·鲁语上》);②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

如: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③妻称夫或青年女子称恋人。

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2)金:①金属制的刀斧等。

如: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学》);②青铜。

如: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

(《史记·孝武本纪》);③黄金。

如: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老子》);④货币单位。

秦代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

如:所愿不过一金,终于转死沟壑。

(班彪《王命论》)。

(3)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二、重要词语释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从)蓝而(连词,表转折)青于(比)蓝;冰,水为(凝结)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合乎)绳,輮(使……弯曲)以(省略“之”)为轮,其曲(弯曲度)中规。

虽(即使)有(同“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形容词作动词,挺直),金就(靠近)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锋利),君子博学而日(名状,每天)参(检查)省(反省)乎(对)己(状语后置),则知(同“智”)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知识点梳理归纳

《劝学》知识点梳理归纳

《劝学》知识点梳理归纳一、通假字輮以为轮虽有槁暴知明而行无过君子生非异也二、词类活用其曲中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矣登高之博见也见者远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故木受绳则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三、古今异义輮以为轮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假舆马者而绝江河下饮黄泉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声非加疾也金就砺则利。

四、一词多义之:取之于蓝水为之须臾之所学登高之博见锲而舍之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蛇鳝之穴而: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寒于水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终日而思跂而望登高而高而见者远顺风而呼而致千里而闻者彰而绝江河而神明自得锲而舍之锲而不舍蟹六跪而二螯于:取之于蓝青于蓝寒于水善假于物也者:不复挺者见者远闻者彰假舆马者假舟楫者无可寄托者焉:风雨兴焉(兼词,意为在这里)圣心备焉(语气词)一:骐骥一跃用心一也五、文言句式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故木受绳(测)则直,金就砺(磨)则利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用心一也用心躁也无以至千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

语文文言文劝学知识点

语文文言文劝学知识点

语文文言文劝学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语文文言文劝学知识点《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劝学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劝学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劝学》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劝学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劝学》知识点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高中语文《劝学》文言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劝学》文言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劝学》文言知识点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通“又”,再;通“曝”,晒)(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2.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2)金就砺则利(金,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渊博)(4)用心一也(用心:古:用,因为今:集中注意力;居心,存心)(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古:验,检验今:参加,参见)(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安置,安身今:托付;把理想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3.词类活用(1) 动词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2)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3) 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4) 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輮使之然也(“輮”这种方法)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5) 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专一)4、一词多义(1)绝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佛印绝类彌勒(非常)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2)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与真相对,不真,假装) (3)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博闻强记(见闻、知识)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4)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强健)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有力的弓)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乃百强步,日三四里(竭力,勉强)(5)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希望)先达德隆望尊(名望)七月既望(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二、文言虚词1.而⑴连词,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⑵连词,表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⑶连词,表并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⑷连词,表承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⑸连词,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 于(1)介词,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介词,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善假于物也3.之⑴代词: 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⑶助词,的: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不如须臾之所学4.焉⑴兼词,于之,从这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⑵句末语气助词,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2.省略句(1)鞣(之)以(之)为轮(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2)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省介词“于”)3.倒装句(1)青,敢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介宾后置)(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介宾后置)(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介宾后置)(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于水,介词结构后置)高中语文《劝学》作者:荀子【先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新课标《劝学》孟 子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劝学》孟 子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劝学》孟子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而孟子是战国时期另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虽然这两篇文章并非直接相关,但在文言文的学习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以下将对《劝学》以及孟子相关文言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劝学》中的重点字词1、“学不可以已”中的“已”,意为停止。

2、“木直中绳”的“中”,读音为 zhòng,意为合乎。

3、“虽有槁暴”的“有”,通“又”;“暴”,通“曝”,晒。

4、“輮以为轮”的“輮”,通“煣”,使弯曲。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知”,通“智”,智慧。

二、《劝学》中的重点实词1、假:借助,利用。

如“假舆马者”。

2、绝:横渡。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4、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三、《劝学》中的重点虚词1、而表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修饰,“吾尝跂而望矣”。

表并列,“蟹六跪而二螯”。

表顺承,“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2、于从,“青,取之于蓝”。

比,“而青于蓝”。

对,“善假于物也”。

3、之代词,它,“筋骨之强”。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助词,的,“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四、《劝学》中的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日”,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中的“上”“下”,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游泳。

3、形容词作名词“其曲中规”中的“曲”,弯曲的程度。

“登高而招”中的“高”,高处。

4、形容词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中的“直”,变直。

“金就砺则利”中的“利”,变得锋利。

5、动词的使动用法“輮以为轮”中的“輮”,使……弯曲。

五、《劝学》中的特殊句式1、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状语后置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荀子《劝学》的知识汇总

荀子《劝学》的知识汇总

荀子《劝学》的知识汇总荀子《劝学》的知识汇总引言:《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又名《劝学篇》,《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一、学不可以已;二、用心一也,三、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这是月牙山人(朱金城)对荀子核心思想解释。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荀子《劝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能帮助。

一、文学常识《劝学》作者是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二、古今异义词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 今义:探究并领会。

三、通假字并释义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虽有槁暴有通“又”。

暴通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四、活用情况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使动用法,用煣的工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非利足也----非能水也足,名词作动词,用脚走。

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五、一词多义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

善假于物也:对,向。

之:锲而舍之:代词。

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青,取之于蓝:代词。

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使之然也:代词,木。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而:表转折:而寒于水而致千里而绝江河而青于蓝而闻者彰而见者远表修饰:顺风而呼登高而招吾尝跂而望矣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表因果:而神明自得表承接:锲而不舍者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

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劝学知识点整理

劝学知识点整理

A.而寒于水 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 而青于蓝 表转折 而闻者彰 而见者远
B.顺风而呼 登高而招
吾尝跂而望矣
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
C.蟹六跪而二螯 表并列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E.而神明自得 表因果\表承接
F.锲而不舍
表承接\ 表转折
3.者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
记常识
1、荀子,名 。战国末期 国人荀子是
孔孟之后著名的 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
想家, 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的朴

主义思想。《荀子》二十卷,共
篇。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
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
步成熟。
退
一.通假字: 1.輮以为轮 “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 2.虽有槁暴 曲“。有”通“又”。 “暴”通 3.则知明而行“无曝过”,矣晒“干知”通“智”, 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天赋,资 二.古今异义词:质。 1.蚓无爪牙之利
复 习


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 虽有槁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君子生非异也
二.古今异义词: 1.蚓无爪牙之利 2.金就砺则利
四.常用虚词: 1.之: A.锲而舍之: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筋骨之强:
4.用心一也
C.青,取之于蓝 :
D.蚓无爪牙之利 :
三.词类活用情况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强 • A.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D.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 E.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劝学》知识点归纳

《劝学》知识点归纳

《劝学》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2. 出处。

二、通假字。

1. “輮以为轮”中“輮”通“煣”,使弯曲。

2. “虽有槁暴”中“有”通“又”,“暴”通“曝”,晒。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知”通“智”,智慧。

4. “君子生非异也”中“生”通“性”,资质、禀赋。

三、古今异义。

1. 博学。

-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今义:学问渊博。

2. 参。

- 古义:检验。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今义:加入;参考等。

3. 金。

-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如“金就砺则利”。

- 今义:金子,黄金。

4. 爪牙。

- 古义:爪子和牙齿,比喻帝王得力的助手。

如“蚓无爪牙之利”。

-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5. 用心。

- 古义:因为心思。

如“用心一也”。

-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

四、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日”,每天,作状语。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中的“上”“下”,向上、向下,作状语。

2. 名词用作动词。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游水。

3. 形容词用作名词。

- “其曲中规”中的“曲”,弯曲的弧度。

- “登高而招”中的“高”,高处。

4.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輮以为轮”中的“輮”,使……弯曲。

5. 数词作形容词。

- “用心一也”中的“一”,专一。

五、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者,……也”表判断。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也”表判断。

2. 状语后置句。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正常语序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正常语序为“冰,水为之,而于水寒”。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正常语序为“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

六、重点实词、虚词。

1. 实词。

- 劝:劝勉,鼓励。

- 学:学习。

- 青:靛青。

- 中:合乎。

- 绳:木工取直用的墨线。

《劝学》知识点整理

《劝学》知识点整理

《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一、节奏划分及重点字词注释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

青,取之于③蓝,而/青于④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⑤/以为轮,其曲中规⑥。

虽⑦有⑧槁⑨暴⑩,不复⑪挺⑫者,輮/使之然⑬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⑭/就⑮砺⑯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⑰省⑱乎⑲己,则/知⑳明○21而行/无过矣。

①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②已:动词,停止。

③于:介词,从。

④于:介词,表比较。

⑤輮:通“煣”,使动,(用火烤)使…弯曲。

⑥规:圆规。

⑦虽:表让步连词,即使⑧有:yòu通“又”⑨槁:gǎo,枯⑩暴:pù,通“曝”,晒⑪复:再⑫挺:直⑬然:代词,这样⑭金: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⑮就:动词,靠近、接近⑯砺:磨刀石⑰参:cān,动词,检查⑱省:xǐng,动词,检查⑲乎:介词,相当于“于”,意思是“对、向”⑳知:通“智”,见识○21明:通明、明达。

指对事理有明确透彻的认识吾尝○22/终日○23而思○24矣,不如/须臾○25之所学也;吾尝/跂○26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27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2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29也,而/闻者彰○30。

假○31/舆○32马者,非/利足○33也,而/致○34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35也,而/绝○36江河。

君子/生○37非异也,善○38/假○39于物○40也。

○22尝:曾经○23终日:整日○24思:思考○25须臾:片刻○26跂:踮起脚后跟○27博见:看得广阔○28见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得见○29疾:劲疾,这里指声音宏大○30彰:清楚○31假:借助,利用○32舆:yú,车○33利足:使脚步快○34致:达到,到达○35水:名作动,游泳○36绝:横渡,横穿,渡过○37生:通“性”,天性,资质○38善:善于○39假:借助○40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积○41土成山,风雨兴○42焉;积水成渊○43,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44/神明○45自得○46,圣心备焉。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劝学》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劝学》

劝学一、通假字:1. 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2. 虽有槁暴:有通“又”,再次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4.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二、古今异义:1. 劝学:劝:古义:勉励;今义:劝说2. 假舆马者:假:古义:借助;今义:与“真“相对3. 蟹六跪而二螯:跪:古义:蟹腿;今义:跪下4. 金就砺则利:金:古义: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5.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义:指容身、存身;今义:付托、寄寓6.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参:古义:检查;今义:参加、加入7. 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或比喻帝王得力的助手;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8. 輮以为轮:以为:古义:把(它)做成;今义:认为,用于对人或事物做出判断9. 而神明自得:神明:古义:人的智慧;今义:神的总称10. 下饮黄泉:黄泉:古义:地下的水;今义: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11. 用心一也:用心:古义:因为用心,两个词;今义:对某事肯动脑筋12. 而绝江河:江河:古义:特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三、词类活用: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2.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3. 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4. 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5. 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6. 用心一也:数词作形容词,专一7. 不积小流:流:动词作名词,水流8. 积善成德:善:形容词作名词,善事、善行四、一词多义:1. 绝:A. 而绝江河:横渡B. 来此绝境:隔绝、隔断C. 群响毕绝:终止D.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E.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2. 强:A. 筋骨之强:强健B. 挽弓当挽强:有力的弓C. 赏赐百千强:有余D. 乃自强步:竭力、勉强3. 假:A. 假舆马者:借助、利用B.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C. 无所宽假:宽容D. 请假设草具:暂且E. 乃悟前狼假寐:假装F. 假有人焉:如果4. 望:A. 吾尝跂而望矣:向远处看B. 日夜望将军至:盼望C.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D. 七月既望:月圆之时5. 闻:A. 而闻者彰:听到B. 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C. 博闻强志:见闻、知识6. 一:A. 用心一也:专一B. 骐骥一跃:数词C. 四海一:统一D. 一闻人之过:一旦E. 一如既往:一概7. 焉;A.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B.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它C. 焉得虎子:哪里8. 而;A. 而青于蓝:转折连词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连词C. 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连词D. 锲而舍之:承接连词E. 蟹六跪而二螯:并列连词9. 于:A. 取之于蓝:从B. 而青于蓝:比C. 善假于物也:引进对象10. 利:A. 金就砺则利:锋利B. 非利足也:使......走得快C. 利其然也:以......为利11. 明:A.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达B. 而神明自得:智慧C.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12. 生:A. 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B. 蛟龙生焉:生长五、文言句式:1.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2.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3.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4.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结构后置5.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宾结构后置6. 善假于物也:介宾结构后置7.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劝学文言知识点整理

劝学文言知识点整理

《劝学》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①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④君子生非异也生,通,二、古今异义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今义:;参古义:今义:②声非加疾.也疾古义:今义:;③用心..一也用心:古义:今义:;④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义:今义:;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古义:今义:;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2.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3.形容词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4.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四、一词多义1.复①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②例:壮士!能复饮乎《》③例: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④例: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2.使①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②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③求人可使报秦者()3.故①(旧的,过去的)②(交情)③(所以)④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4.如①坐须臾,沛公起如厕()②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③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不如因而厚遇之()5.非①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②非有仲尼、墨翟之贤()③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④此非曹孟德之诗乎()⑤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6.绝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佛印绝类弥勒()④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⑤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7.兴①政通人和,百废俱兴()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③大楚兴,陈胜王()④怀王怒,大兴师伐秦()8.善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④素善留侯张良()⑤善万物指得时,感吾生之行休()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9.得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②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③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④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⑤吾得兄事之()⑥此言得之()⑦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五、特殊句式1.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劝学(节选)
《荀子》
一、成语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学以致用专心致志因地制宜出奇制胜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同“又”。

3、虽有槁暴:同“曝”,晒干。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5、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资质,禀赋。

三、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

5、下饮黄泉。

6、輮以为轮
四、特殊句式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五、固定格式
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六、文言虚词
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蟹六跪而二螯。

吾尝终日而思矣。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反之,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显然是很难成功的。

如果没有那公交车司机心脏病突发时将车停稳的那份责任,恐怕车上的数十名乘客早已命丧黄泉。

如果没有那袁隆平田间忙碌的身影,没有他那夜以继日的在田间的考察,没有他那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估计我国某些地区的温饱仍然是个问题。

正是因为这些平
凡之人的负责精神,才会有后人对他们的敬仰。

高一语文《劝学》笔记

高一语文《劝学》笔记

高一语文《劝学》笔记一、文学常识。

1. 作者。

-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2. 出处。

二、字词梳理。

1. 通假字。

- 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

- 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2. 古今异义。

- 金就砺则利。

-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渊博。

- 蚓无爪牙之利。

- 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 用心一也。

- 古义:因为心思。

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3. 词类活用。

- 名词作状语。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名词作动词。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 形容词作名词。

- 其曲中规(曲:弯曲的弧度)- 使动用法。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弯曲)4. 一词多义。

- 绝。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 以为妙绝(极了)-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强。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健)-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 假。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三、重点句子翻译。

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劝学》文言文知识整理

《劝学》文言文知识整理

《劝学》文言文知识整理《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目的、态度和方法。

这篇文章言辞优美,富有哲理,蕴含着丰富的文言文知识。

下面我们来对其中的重点知识进行一番整理。

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2、古今异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博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2)假舆马者古义:借助,利用。

今义:与“真”相对。

(3)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一词多义(1)于青,取之于蓝:从。

而青于蓝:比。

善假于物也:向。

(2)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顺承,就。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

(3)之青,取之于蓝:代词,指青。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助词,的。

蚓无爪牙之利:定语后置的标志。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的。

4、词类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弯曲。

(2)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向上、向下。

(3)名词用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泳。

(4)形容词用作名词其曲中规:“曲”,弯曲的程度。

登高而招:“高”,高处。

二、特殊句式1、判断句(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用心一也。

(3)用心躁也。

2、状语后置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重点句子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文言知识点总结

劝学文言知识点总结

劝学文言知识点总结劝学文言知识点总结在平日的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劝学文言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劝学文言知识点总结篇1(1)通假字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通“曝”,日晒)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致”通“至”,达到)(2)古今异义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古义:验,检查。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疾古义:强。

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假古义:凭借,借助。

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

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

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3)词类活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故木受绳则直(直:形作状,变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4)一词多义于:寒于水(比)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

引进作用)取之于蓝(从)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关系)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而见者远(表转折)锲而舍之(顺承关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原因)者: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不复挺者(……的原因)焉:风雨兴焉(兼词,意为在这里)圣心备焉(语气词)(5)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劝学》知识点一、作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

曾在齐国下讲学,后游历秦国,晚年任楚兰陵令。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二、通假字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三、古今异义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古义:检验。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 假古义:凭借,借助。

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4.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古义:因为用心。

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绳古义:墨线。

例:木受绳则直今义:绳子,绳索。

8.跪古义:腿脚今义:跪下9. 疾古义:强,这里指声音宏大今义:疾病四、词类活用①名词做状语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②名词做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③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④形容词做名词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⑤形容词用作动词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⑥形容词做使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⑦数词做形容词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五、一词多义1.于:(1)寒于水(比)(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

引进作用)(3)取之于蓝(从)2.而:(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并且)(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修饰)(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4)而见者远(表转折)(5)锲而舍之(表假设或承接)(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原因)(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8)锲而不舍(表修饰)3.者:(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2)不复挺者(……的原因)4.焉:(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2)圣心备焉(语气词)5.利:(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6. 之(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7.假(1)善假于物也(借助)(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8.疾(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9.绝(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次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3)以为妙绝(《口技》)极了(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断绝关系10.强(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壮(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3)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勉强六、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一)判断句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者,……也”表判断)2.用心一也(“……也”表判断)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也”表判断)4.用心躁也(“……也”表判断)(二)固定句式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三)定语后置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四)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而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水为之而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5.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五)省略句1.輮以为轮:輮(之)以(之)为轮2.輮使之然也:輮(之)使之然也(六)被动句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七、成语: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2.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持之以恒。

锲,用刀雕刻;舍,停止。

八、【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都注意省察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变得更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更加宏大,但听的人听得更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无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

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雕刻一下就放弃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

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被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

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九、【文本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1段: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第2段:论述学习能够弥补不足的作用。

第3段:论述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第1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

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

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

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

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

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十、补充:古代的“劝学诗”1 .劝其立志的“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神童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神童诗》)诗中强调立志、自强,对我们今天的青少年仍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2. 勉励刻苦勤学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代颜真卿《劝学》)“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宋代刘过《书院》)是说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3. 劝勉惜时的“青春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古乐府”诗《长歌行》)“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东晋陶渊明《杂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金缕衣》)4. 劝其讲究学习方法的“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强调读书切戒慌忙,贵“涵泳”。

(宋代陆九渊《读书》)“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劝学诗》)5.体会“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提出治学的四个重要方面:多读、深思、虚心、躬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