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2 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一、学科简介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以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食品原材料和食品为对象,以工学、理学、农学和医学作为主要科学基础,研究其在加工、贮存、保鲜、流通、销售中的营养、卫生安全、品质和深度开发利用等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工学类一级学科。
主要涉及物理学、化学及化学工程、统计学、生物学与生物工程、生理学、毒理学、营养学、微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以及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前身是1988年创办的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科专业,园艺系果蔬贮藏加工、兽医系卫检、畜牧系畜产品加工、农学系农产品加工等组建而成。
2001年获得“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食品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2010年获“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食品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自主设置“园艺产品采后科学”、“畜产品质量与安全”2个博士二级学科。
现有“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泡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四川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现有实验室面积5297m2,仪器设备总价值900余万元。
在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变性淀粉开发利用、畜产品加工、园艺产品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园艺产品加工关键技术、食品微生物及其应用、天然产物提取等研究领域已形成学科特色和优势。
现有专任教师30名,平均年龄40岁以下,45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0%。
现有“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校级研究团队1个,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后备人选4人。
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1名,中国食品卫生学会常务理事1名,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分会常务理事1名,四川省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1名、理事2名,四川省高级咨询师3名,四川省标准化委员会委员2名,食品安全标准委员会委员1名,四川省绿色食品协会常务理事1名,四川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1名。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32食品科学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英文)名称: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一、学科概况“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以农产品(包括林产、畜产、水产等)中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可食性原料及其制品(简称为“食品原材料”)和食品为对象,研究其在加工、贮存、保鲜、运输、流通、配送中的营养、卫生、品质和深度开发利用等所涉及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学科。
任何生物生息、繁衍都离不开食物,人类的文明也可以说起源于食品获取和加工技术的进步。
我国远古时代就有“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以及“釜所以煮,甑所以炊(蒸)”(《孟子集注》)的记载,2500年前的《黄帝内经》、1400年前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以及公元652年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食治》、《养老食疗》等都说明古人在食品加工技术和养生方面的不懈努力。
世界上第一个用热空气人工干燥食品的例子是1795年在法国,1810年法国尼古拉·阿培尔发明了食品罐头的商业化灭菌技术。
但就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形成而言,却经历了几千年的历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产生与农业、医学和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食品科学系最早可追溯到1893年,原先这个部门是一个乳牛场,后更名为食品系,并增设乳品相关专业。
随着医学、化学和生物学的进步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使得食品科学与工程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出现于大学中,并在二十世纪中后叶逐步形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
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起源可追溯到1902年,当时的中央大学创办了农产与制造学科,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952年在我国部分院校中相继成立了食品工业系,1984年开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各种食品都是立足于食品原材料,食品产业实际上就是这些食品原材料生产产业的延伸和继续,也是提高这些原材料的食用品质和利用效率,使之大幅增值的重要手段,因此,食品产业一直是实现国家农、林、牧、副、渔等行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基本要求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1.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内涵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以食品原材料和食品作为研究对象,以工学、理学、农学和医学作为主要科学基础,研究食品原材料和食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营养,品质,安全,工程化技术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工学类一级学科。
2.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应用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食品原材料与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流通、消费等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食品营养、品质、安全特性为目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食品原材料营养和品质控制的理论与技术;食品加工理论与工程化技术;食品加工、贮藏与流通过程中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及其变化以及营养和安全控制的理论与技术;食品的感官科学与饮食文化;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理论和实践;食品风险预防与控制的理论和技术等。
3.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与社会建设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健康、营养、安全、方便的食品的需求已经成为潮流。
为了研制出营养更合理、食用更方便快捷、安全更有保障的食品,许多高新技术都已在现代食品产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这些变化和融合,极大地促进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
在解析食品原材料及食品的内在各种变化规律的同时,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正成为研究的重点和人们关注的焦点。
可以预测,最早立足于食品原材料加工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将不断融合其他相关学科,其基础科学理论体系也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新技术、新装备不断创新与研发,新兴的交叉学科也将不断萌生与成长。
第二部分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建立在数学、物理学、工程学、化学和生物学基础之上,博士学位候选人必须掌握以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熟悉农学、医学、生物化工、机械工程、环境工程、材料工程、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知识。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0832方案适用学科、专业: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二级学科:食品科学(083201)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一、培养目标食品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较高层次。
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能够独立承担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制定具体培养目标。
二、研究方向本培养方案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置。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包括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4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方案将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和课程一并列出,方案中除规定的各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的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外,对所列的专业选修课,各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根据其研究方向加以选择。
具体研究方向如下:(一)食品科学1.食品生物技术2.食品保藏机理3.农产品深加工与转化4.食品质量控制与安全5.动物性食品科学利用技术(二)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1.淀粉改性与转化技术2.植物蛋白高效利用3.油脂与油脂化工4.粮油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三)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1.农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2.农产品保鲜、加工机理及工程化3.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4.农产品包装工程技术(四)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1.水生动物产品品质控制2.水生生物资源综合利用3.水产资源功能性产品开发三、学制与学习年限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学制2-3 年,基本学业年限为 3 年,最长为 5 年。
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原则上提前毕业时间不超过 1 年。
四、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可聘请校外知名教授和专家,由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制定、学位论文指导等。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Master Program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代码:0832)一、学科方向1. 083201 食品科学,Food Science2. 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Cereal, Oil and Vegetable protein Engineering二、学制学制3年,硕士生的学习年限,根据情况可适当延长,最长不得超过5年。
硕士生的培养方式分为全日制和兼读制两种。
硕士生如在学期间提前完成培养计划,通过学位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各方面表现突出,可申请提前毕业。
3年制全日制优秀研究生最多可提前半年毕业,兼读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不少于3年。
2年制研究生不能提前毕业,具体按《暨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执行。
三、课程设置本学科要求修满2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7学分,专业学位课9学分,非学位课程10学分。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考核方式学科方向公共学位课105590ma01基础英语(Fundamental English)80 4 1 外语学院考试各方向105590ma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36 2 2 社科部考试各方向105590ma20自然辩证法概论Outline of Natural Dialectics18 1 2 社科部考试各方向专业学位课083200mb01高级食品化学Advanced Food Chemistry60 3 1 食品系考试各方向083201mb03食品生物技术Food Biotechnology60 3 1 食品系考试各方向083201mb02现代食品加工学Modern Food Technology60 3 1 食品系考试各方向非学位课080300md01学科前沿讲座Seminar on Frontier of Food Science30 1 2 研究生院考查各方向必选083201mc14专业英语Professional English30 1 1 食品系考试各方向必选083201mc01食品添加剂制备与应用Food Additives Preparation andApplication40 2 1 食品系考查083202mc03油脂化学及工艺学Edible Oi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40 2 1 食品系考试方向2必选083201mc02有机波谱学Organic Spectroscopics40 2 1 食品系考试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考核方式学科方向非学位课083201mc03 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 Food40 2 1 食品系考查083201mc05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进展Advances in Food Quality and Safety40 2 1 食品系考查083201mc08食品分离技术Food Separation Technology40 2 2 食品系考查方向1必选083201mc12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Experimental Design and Data Analysis40 2 1 食品系考试083201mc13现代食品分析技术Modern Food Analysis Techniques40 2 1 食品系考试083202mc04谷物化学及工艺学Cerea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40 2 1 食品系考试083202mc02植物蛋白工艺学Vegetable Protein Technology40 2 2 食品系考试说明:学科前沿讲座含心理讲座(最多4次)。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0832)硕士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0832)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研究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
1. 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2. 业务水平要求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中有新见解。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 学术素养及能力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试验设计方法、试验技术及数据处理手段;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诚实工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 身心素质具有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体魄。
二、学科方向1. 食品科学主要研究内容为食品生物技术、食品保藏机理、农产品深加工与转化、食品质量控制与安全、动物性食品利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与开发。
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主要研究内容为淀粉改性与转化技术、植物蛋白高效利用、油脂与油脂化工、粮油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粮油的品质控制等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主要研究内容为农产品保鲜、加工机理及工程化、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农产品包装工程等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主要研究内容为水产品的保鲜、水产品的加工、水生生物综合利用、水产品的品质控制等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0832)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0832)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食品科学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博士研究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层次人才。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思想。
2.业务水平要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运用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把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独立从事食品科学工程学科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中取得被同行认可的创新性成果。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熟练的读、说、听、写能力。
3.学术素养及能力具备丰富的食品科学、食品工程、生物化学和管理学知识,较强的科学洞察能力和求是创新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对研究所涉及的食品科学问题进行鉴别、分析和解决;具有较强的通过自学、交流和查阅文献等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术鉴别能力:包括对已有成果的真实性、对食品科学领域已有技术、方法和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鉴别;能根据学科和社会发展需求,提出有价值的科学研究问题、撰写科研项目书并独立组织开展高水平研究能力;善于运用哲学思维思考问题,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4.身心素质要具有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身心素质。
0832 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 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01 食品科学(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食品科学是研究食品及其原料农副产品的物性、化学组成,在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食品科学是以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心,以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工程学和系统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研究食品及其加工过程中的规律。
该学科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该学科经过全体教师多年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建立了专业实验室,在食品科学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技术人才,今后,食品科学专业必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食品科学的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高级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掌握食品科学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适应本专业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需要。
二、研究方向1.食品化学与食品添加剂2.食品生物技术3.食品贮藏与保鲜4.天然产物提取与功能性食品开发5.食品资源利用三、学习年限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即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
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延长1年,即课程学习时间为2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
提前或延期毕业的研究生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见《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培养方式包括全脱产、半脱产、不脱产三种方式,其中包含联合培养和委托培养等多种模式。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硕士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32 )一、培养目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硕士教育是我国食品科学教育构造中旳最高层次,本专业培养具有健康旳体魄,对旳旳政治方向,良好旳人文素养、学术素养和学术道德,卓越旳创新和开发能力旳高层次人才。
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所在学科方向旳发展动向及前沿研究领域;理解1-2个有关学科方向旳重要技术原理和发展动态;纯熟掌握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和计算措施;熟悉食品产业发展旳方针、政策和法规;有严谨求实旳科学态度和大胆创新旳科研精神;能提出增进本学科理论发展或技术进步旳重要课题,并具有独立承担有创新性旳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旳能力,或独立进行本学科旳工程设计能力。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纯熟地阅读本专业旳外文资料,具有较强旳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旳能力。
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等单位旳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或技术管理工作。
二、学科方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三、培养方式1.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必要时可聘任副导师或指导小组集体指导,实行导师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
2.中期考核,在第3学期对博士生进行综合考试,由导师组负责组织,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
在综合考试旳基础上,结合开题汇报和学生综合体现,进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不合格者将予淘汰。
3.实行博士生学术交流和学术汇报制度,博士生在论文工作期间,至少应在本学科内作2次学术汇报,其中1次用英语。
4.博士生在读期间必须参与一定旳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其中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0课时。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硕士学制三年,学习期限三至六年。
六年不毕业者作结业或退学处理。
五、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1.课程学分①课程总学分共17学分。
②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2学分。
2.必修环节、校外实践研究专题讨论与校外实践研究1学分3.补修课 3门硕士学位主干课程补修课须根据学生状况在导师指导下补修3门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 第一部分本学科博士 ...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第一部分本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一、学科方向与特色1.学科方向。
应在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食品营养、食品安全等学科方向中至少涵盖4个,其中至少有1个相对稳定、结合区域研究的特色学科方向。
2.学科特色。
制定的学科目标和学科方向应符合食品工业发展需要以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应突出自身学科优势,与区域经济建设及支柱产业对接,形成服务国家、社会及区域需求的特色学科。
二、学科队伍3.人员规模。
学科队伍中专任教师不低于45人,且每个学科方向梯队配备不低于10人。
4.人员结构。
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人员比例不低于40%,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不低于60%,具有10个月以上海外研修经历人员比例不低于25%。
5.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每个学科方向至少有1名学术造诣较高、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力、治学严谨、为人正派且具备指导博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并至少有2名学术水平较高、治学严谨、能够指导或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的学术骨干。
三、人才培养6.培养情况。
近5年,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考录比例较高,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不少于75人。
7.课程与教学。
申请单位应至少开设了4个学科方向(含特色学科方向)的硕士生培养教学课程。
能够开设出高水平博士研究生系列课程,包括至少2门专业必修课和6门专业选修课。
8.培养质量。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较高。
在读硕士生发表一定数量的高水平论文、公开或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取得其它科研成果。
毕业生能够从事技术研发、技术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四、培养环境与条件9.科学研究。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申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相关学科,近5年专任教师年均科研经费达到10万元以上,至少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不少于15项。
研究生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比例不低于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32 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01 食品科学(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食品科学是研究食品及其原料农副产品的物性、化学组成,在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食品科学是以食品中的营养物质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心,以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工程学和系统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研究食品及其加工过程中的规律。
该学科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该学科经过全体教师多年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建立了专业实验室,在食品科学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技术人才,今后,食品科学专业必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食品科学的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高级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
2、掌握食品科学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适应本专业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需要。
二、研究方向
1.食品化学与食品添加剂
2.食品生物技术
3.食品贮藏与保鲜
4.天然产物提取与功能性食品开发
5.食品资源利用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即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
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延长1年,即课程学习时间为2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为2年。
提前或延期毕业的研究生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见《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方式包括全脱产、半脱产、不脱产三种方式,其中包含联合培养和委托培养等多种模式。
培养过程遵循以下原则:
1.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文明礼貌教育。
2.鼓励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和公益劳动,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导师要从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精心制订每个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导师所在单位要为研究生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4.鼓励聘请外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担任硕士研究生的兼职导师,对
研究生进行合作培养。
5.鼓励跨一级或二级学科的两位导师共同培养一位研究生。
6.研究生课程的授课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和考试方式,除了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外,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7.学生除了选修本专业课程中的必选课程外,还可根据导师要求或个人意愿选修我校其它院(系)所开设的研究生课程。
8.凡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至少2门本科生的主干课程。
补修课只记成绩,不记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9.教学实践是培养提高研究生教学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内容可以是40学时左右的课程讲授或辅导,以及指导实习,协助指导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
要求在第四学期前完成,完成后由负责教师写出评语,通过者取得学分,未通过者应从新进行。
10.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撰写学术论文,一般要求研究生毕业前要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含会议论文)上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
11.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应修满的学分总数至少为27-30学分(其中学位课15学分),实践环节学分不少于4学分,整个培养阶段需完成学分为31-34学分。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个系统训练,也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对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指导,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倡组成指导小组,既要发挥导师的专长和主导作用,同时又要注意发挥指导小组和教研室其他人员的作用。
来自工厂企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主要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及应用价值。
其论文工作以学校导师为主进行指导,同时可根据需要和可能从选送单位聘请1-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协助指导教师。
硕士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提交文献总结和开题报告,并经考核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
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要求:
1.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对涉及到的理论或生产技术问题力求对社会和经济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要求对新见解要有科学依据,但不一定要求对新见解进行再实践的验证或生产检验。
2.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广度和工作量。
论文应是由本人独立完成,要能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从文献综述、选题报告、确定可行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等,均应表明作者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论文一般应包括立题依据(调查研究和文献综述)、实验方法、数据处理、理论分析及结论。
文末应附有参考文献及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整理的原始数据。
论文要求文字通顺、条理清晰、书写(或打印)工整、图表准确、计量单位正确。
七、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按学校有关规定组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校学术委员会批准后,方可获得贵州工业大学硕士学位。
学位授予按《贵州大学学位授予条例》执行。
主要参考书目:
1. 彭志英.食品生物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8
2. 吴谋成.功能食品研究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
3. 刘湘,汪秋安.天然产物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4
4. 陈峰、励建容.现代生物与食品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
5. (美)Hary wless,食品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6
6. 王光亚.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
7. 叶勤.现代生物技术原理及其应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7
8.(美)Ricker Parker.食品科学导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7
9.(美)G.A.Tucker.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10. 易美华.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6
11. 王福源.现代食品发酵技术(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7
12. 刘魁英.食品研究与数据分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
13. 宋欣.微生物酶转化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
14. (美)Owen R.Fennema,食品化学(第三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4
15. 王璋、钟芳译.食品科学(第五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6
1.课程总学分27—30学分,学位课学分15学分,培养环节学分不少于4学分(人
文社科类5学分),共31—34学分(人文社科类学32—35分)。
2.原培养方案中保留课程,课程编号不变,新增课程的课程编号由研究生院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