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通用15篇)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举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之内的加法和减法1、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不异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不异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小明身高1(米)3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小明身高1(米)3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强烈推荐】(背诵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强烈推荐】(背诵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

4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线段的特点:①直直的。

②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是有限的。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教室长8米操场长200米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小朋友的肩宽大约30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8、(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量。

9、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线段组成。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应注意: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应注意: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注意:看清加减号;不要混乱。

3、【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小学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供大家参考学习。

1.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

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毫米:英文缩写为mm(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2.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3.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4.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1-22=39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5.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

例如:28+24+23=856.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

例如:85-40-26=197.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

例如:67-25+28=70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注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2、进位加法。

二、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

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2、退位减法。

三、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括号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四、解决问题: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一、认识角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二、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完整版)1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完整版)1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完整版)1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一棵树高3(米)跳绳长2(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可编辑打印思维导图)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可编辑打印思维导图)

(9)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10)跳绳长2(米)
(11)宝宝身高80(厘米)
(12)一棵树高3(米)
(13)一把钥匙长5(厘米)
(14)门高2(米)
(15)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16)讲台高90(厘米)
(17)教室长12(米)
(18)筷子长20(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 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 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
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
加的和。
如: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写 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 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 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 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
加的和。
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 3×4=12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 算式顺序来读。
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 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 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 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 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
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①先读题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 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对于小学低年级孩子来说,如何学好数学对今后的能力养成十分重要,。

小编在此整理了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 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 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 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 + 加数一个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小学数学学习目标是认识计数单位,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会口算整百、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等。

下面给大家带来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学问点,希望对你们有所关怀。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学问点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⑴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⑴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7、求物体的长度的实际问题运用画示意图法,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求解。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学问点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假如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假如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划线确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202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202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202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认识数1. 自然数:从1开始的数,用来计数。

2. 整数:包括自然数、0和负自然数。

3. 数字的阅读与写法:熟练掌握数字的阅读与写法。

4. 数的比较: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包括大于、小于和等于。

第二单元:加法与减法1. 加法的定义与性质: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2. 数的相加与相减:掌握两个数的相加与相减。

3. 进位与退位法: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通过进位和退位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

第三单元:幂1. 幂的概念:理解幂的含义,掌握幂的写法与读法。

2. 乘方的运算:通过乘方解决简单的幂运算。

3. 幂的性质:理解幂的乘法性质、相反数和零的幂的特殊性质。

第四单元:数的顺序关系和大小比较1. 数的顺序关系:掌握数的顺序关系,包括大于、小于和等于。

2. 数的估算:使用数的顺序关系估算数的大小。

3. 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完成数的大小比较。

第五单元:数的拆分与组合1. 数的拆分:将一个数拆分成若干部分。

2. 数的组合:将若干数相加得到一个数。

3. 数的问题:通过数的拆分与组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乘法与除法的基本概念1. 乘法的定义与性质:理解乘法的含义,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2. 乘法的计算:掌握两个数的相乘。

3. 除法的定义与性质: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性质。

4. 除法的计算:掌握两个数的相除。

第七单元:分数的认识1. 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含义,包括分子、分母和整体的概念。

2. 分数的比较: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包括大于、小于和等于。

3. 分数的读法与写法:熟练掌握分数的读法与写法。

第八单元:分数的计算1.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分数的乘法与除法: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3. 分数的化简:将一个分数化简为最简分数。

以上是202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单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考试必考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考试必考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考试必考知识点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考试必考知识点,赶紧来看看吧!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第三单元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第三单元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第三单元知识点【导语】数学能够培养人的全部意识。

数学题的求解必须从已知到定论全部地推敲疑问,并掌控各方面的相互联系,数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从全局上全部地推敲疑问。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第三单元知识点》,期望帮助到您。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第二单元:100之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运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
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
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
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
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