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叩诊检查评价标准
心脏视触叩听综合版评分标准

听诊
30
听诊顺序正确:从心尖区(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5
数心率并报告(数30秒)
3
心律(齐、不齐)
心音(正常、异常)
3
心脏杂音(正常,异常:部位、时期、性质、强度、传导方向等,每项2分)
10
额外心音
3
心包摩擦音
3
整体评估5
操作的熟练程度,顺序、手法正确,人文关怀
心脏检查视触叩听综合版评分标准
流程
要求
标准分
扣分
得分
操作前准备
5
着装: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准备检查用具(笔、尺子、听诊器)
1
跟患者沟通:介绍自己及将要进行的检查,取得合作
1
患者体位: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正确暴露胸部
1
检查者位置:站在患者右侧
1
视诊
15
观察心尖搏动,描述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
5
观察有无心前区搏动,指出患者有无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剑突下搏动、心底部搏动
5
叩诊顺序: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5
心脏左界叩诊: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以听到叩诊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音界,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5
心脏右界叩诊:先于锁骨中线上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5
叩出心脏相对浊音界,并在胸廓体表作出标记,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再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记录并报告心界是否扩大
5
触诊心包摩擦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报告有无心包摩擦感并说出使其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气末、摒住呼吸)
心脏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在 第几肋间(3分);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正常 或弥散(3分)。
6
叙述心前区异常搏动二个主要搏动名称,并能指出其部位: 胸骨左缘3〜4肋间搏动(2分);剑突下搏动(2分);心 底异常搏动(2分)。
6
心脏叩诊
叩诊手法、姿势正确: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 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1.5分),或被检查者取坐位, 板指与肋间垂直(1.5分),当被检杳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 平行(2分)。
2
心 脏 触 诊
触诊手法正确: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站在其右侧(2.5分), 先用右手掌开始检查,触诊压力适当(2.5分)
5
触诊顺序正确:从心前区开始(2分),逐渐触诊肺动脉瓣区 (1分)、主动脉瓣区(1分)、第二主动脉办区(1分)及三 尖瓣区(1分)。
6
在心尖搏动区触诊,确认心尖搏动最强点:能够正确指出心 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3分);能够正确指出在锁骨中线 内、外(3分)。
5
心脏叩诊顺序正确: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而 内(3分),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逐个肋间向 上,直至第二肋间(3分);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2分), 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 肋间(2分)。
10
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叩诊手法同前, 自左侧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叩诊(2分),由外 向内轻叩,由轻变浊时作出标记(1分),再逐一肋间向上叩 诊,直至第二肋间(1分),右侧同上。方法正确(2分);结 果基本正确(2分)。
5
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心率(1分)、心律(1分)、正常
8
精品文档
临床技能评分标准之内科查体标准:8心脏叩诊

内容
得分
扣分
备注
准备质量标准(10分)
1.仪表端庄,态度和蔼。
3
一项不合格扣2分
2.做好解释,取得合作。
3
未解释扣4分
3.准备笔和测量尺。
4
未准备好扣4分
操作质量标准(75分)
1.叩诊心浊音界:
每错一项扣相应分
1、通常的叩诊的顺序为先左后右,由外向内,自下向上。
2、要求准确划前正中线。
(1)嘱受检者取坐位(或卧位)。
5
(2)嘱受检者解开上衣,暴露心前区。
5
(3)医生相对而坐(或站其右侧),采用间接叩诊法。
5
(4)叩诊心右界,从右锁骨中线肝浊音界的上一肋间开始,由外向内,依次按肋间上移至第2肋间。
10
(5)叩诊心左界,自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10
(6)板指方向:坐位时与肋骨垂直,平卧位时与肋间平行。
5
(7)仔细辨别每一肋间叩诊音的变化,当清音变为浊音时,用笔做标记。
5
(8)用测量尺按顺序准确测量每一肋间所做标记到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厘米数。
5
2.判断说出该受检者心界是否正常及依据
(1)心浊音界正常或不正常。
5
判断错误扣5分
(2)依据:说出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cm)
右肋间左
2~3 2 2~32~3 Fra bibliotek 3.5~4.5
3~4 4 5~6
5 7~9
正常人左锁骨中线至正中线的距离为8~10cm。
20
每错一项扣4分
终末质量标准(15分)
1.操作规范。
4
2.所需时间15分钟。
4
每超1分钟扣1分
心脏检查评分标准

项目(分)
内容及评分标准
着装整洁,戴口罩、帽子,洗手,准备检查用具,
介绍自己及将要进行的检查,取得合作
核对患者信息(姓名、ID),让患者排小便 准备(10)
保护患者隐私、完全暴露患者检查部位,注意保暖、光线充足(4 点)
医者立于患者右侧
测量血压
医师视线与胸廓同高
有无胸廓畸形(报告结果:心前区无异常隆起,无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
先叩左界,后叩右界
由下而上(至第 2 肋间)
叩诊 (25)
由外向内 左侧在心尖搏动外 2~3 cm 处开始叩诊(未触到心尖搏动时自左第 5 肋间腋前线开始)
先于右锁骨中线上叩出肝上界
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
叩出心脏相对浊音界,并在胸廓体表作出标记
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
再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
视诊 (10)
心尖搏动位置、范围、强弱 有无负性心尖搏动 有无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搏动
有无剑突下搏动
有无心底部搏动
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首先用右手全掌触,后用示指、中指及环指腹并拢触诊,最后用手掌尺侧小鱼际肌
心尖搏动位置、范围、强度,有无抬举性心尖搏动
触诊 (20)
记录并报告心界是否扩大
满分 得分 2 2 2 2 1 1 1 2 3 1 1 1 1 5 2 4 3 1 1 2 2 1 2 1 2 2 1 1 1 1 2 1 7 1 2
续表
项目(分)
内容及评分标准
满分 得分
检查听诊器是否通畅
5
从心尖区(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心脏叩诊、听诊检查考核评分表

体检内容
分值
得分
备注
准
备
衣着得体,洗手,与患者沟通,自我介绍。站于患者右侧。
5
叩诊手法
考生左手中指第二节作为叩诊扳指,紧贴于欲叩诊的部位上,右手中指自然弯曲,中指指端以垂直的方向叩诊于扳指上,扣击手法正确,力量适当。
10
心脏叩诊
叩诊顺序: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先左后右。
5
左界: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沿肋间由外向内。叩诊音由清变浊时,翻转板指,在板指中点用标记笔作标记。如此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
10
右界:沿右锁骨中线,自上而下,叩诊音由清变浊时为肝上界,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
15
未扣肝上界扣10分
标出前正中线和左锁骨中线,用直尺量出左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和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的距离,并记录。
10
心脏听诊
心脏听诊部位:(口述并指出位置)
二尖瓣听诊区:心尖部(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稍内侧);
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
10
总分
100
三尖瓣听诊区:胸骨体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4、5肋间;
主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隙;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隙;
肺动脉瓣听诊区::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听诊,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
10
提问
心脏听诊的内容有哪些?
(完整版)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考试用)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表总分:50分姓名得分项目项目总分操作要求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仪表和态度2①工作衣、帽穿戴整齐,②对病人态度和蔼,做必要的交流。
2每项1分①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
②解开衣服,充分暴露前胸部。
2每项1分检查前准备3备齐用品(携带听诊器)1①其视线自上向下,必要时与胸部同水平视诊。
②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
②观察心尖搏动范围。
③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
3每项1分视诊5正确叙述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及位置。
2每项2分①检查者右手全掌开始触诊。
②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
③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
④确认心尖搏动(用两指或单一中指指腹)2每项0.5分指出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在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左室肥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2触诊7①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
②分清出现时期(收缩期、舒张期还是连续性的)③检查顺序心尖→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剑突下偏左(逆时针法)3每项1分①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②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
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消瘦者例外),③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3每项1分①先叩左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②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③逐个肋间向上,④直至第2肋间。
4每项1分口述右界叩诊,①先叩出肝上界,②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③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3每项1分叩诊(心浊音界)14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位置。
4超过2厘米扣2分心脏检查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②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③主动脉瓣区: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
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剑突下偏左或右)。
5每项1分听诊顺序,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主次法也可)3错一项扣1分心率(正常心率1例)2心律(房颤等1例)2正常心音或心音改变(奔马律异常1例)2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在模型人上听诊)杂音(二尖瓣狭窄杂音1例)2整体印象3手法娴熟及按望触叩听顺序进行3利津县中心医院。
心脏检查(视叩诊)

如何进行视诊检查
1
呼吸检查
2
医生会注意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节律,
以及是否出现呼面部色泽和皮 肤情况,特别是是否出现苍白、发绀 等异常。
胸廓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胸廓形态,检查是 否存在隆肺、呼吸音异常等病理表现。
视诊检查的作用
初步评估心脏状况
通过视诊检查,医生可以 初步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 包括有无肿胀、心包积液 等病变。
心脏检查(视叩诊)
视叩诊是一种常用的心脏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和听诊,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 心脏功能和病变程度。本节将介绍视叩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它在 临床上的重要作用。
什么是视诊检查
视诊检查是一种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和体征来获取有关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 的方法。在心脏检查中,医生会注意患者的面色、呼吸状况、胸廓形态等以 判断心脏的病变情况。
指导进一步检查
视诊检查的结果可以为医 生进一步选择适当的检查 方法提供参考,如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等。
了解病情变化
通过定期视诊检查,医生 可以观察和了解患者心脏 病情的变化,指导治疗方 案和调整药物剂量。
视诊检查的优点
非侵入性
视诊检查不需要穿刺或使用特 殊设备,非常安全,对患者无 创伤。
简便快捷
直观准确
结论和总结
视诊检查作为一种简便、非侵入性的心脏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准确的视诊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脏功能、指导进一步检查和 调整治疗方案。
视诊检查不需要复杂设备,可 以在医生诊室或患者床边进行, 省时省力。
通过视诊检查,医生可以直接 观察和听诊患者的病理表现, 对病情有直观准确的判断。
视诊检查的注意事项
• 医生应该充分了解视诊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 在进行视诊检查时,要给予患者足够的隐私和尊重。 • 注意观察患者的不适症状和体征变化,并及时记录和报告。 •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应当注意不同的操作方法和观察指标。
心脏叩诊检查评价标准

心脏叩诊评价标准
项目总分考核内容
应
得
分
实
得
分
评分细则
(一)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
姿势正确10分
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
分暴露前胸部,考生站在被检者
前面或右侧(10分)。
1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1分
未做不得
分
(二)检查内容正确,动作规范80分
1.叩诊方法:
考生将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
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抬
起,勿于体表接触(5分)。
右手
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
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2节
指骨远端(5分)。
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
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
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
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
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
响对叩诊音的判断(5分)。
同一部位可连续叩击2~3下
(5分)。
2.心脏相对浊音界叩诊:
被检者取坐位时,考生扳指
与肋间隙垂直,与心缘平行;仰
卧位检查时,考生扳指与肋间平
行(10分)(两种体位检查任选一
种)。
8
一项不符
合要求扣2分
未做不得
分
右界(cm)肋间左界(cm)
2~3 Ⅱ 2 ~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考生描述正常范围:一处不符合扣2分。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

一、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心脏检查(100分)(操作时间10分钟)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法评分标准三、无菌技术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5分钟)无菌技术操作一、无菌持物钳(镊)使用法(一)目的取用或者传递无菌敷料、器械等。
(二)注意事项1、无菌持物钳(镊)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条、球);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移至物品旁进行操作;3、无菌钳(镊)使用时不能低于腰部;4、打开包后的干持物筒、持物钳使用的有效期≤4小时。
二、无菌容器使用法(一)目的保持已经灭菌的物品处于无菌状态。
(二)注意事项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容器盖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2、无菌容器打开后,须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有效使用期为24小时。
三、铺无菌盘法(一)目的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无菌区,以供实施治疗时放置无菌物品使用。
(二)注意事项1、操作区域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2、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3、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使用的有效期为4小时。
四、戴无菌手套(一)目的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或者接触无菌物品时须戴无菌手套。
(二)注意事项1、戴手套时须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2、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立即更换;3、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
四、胸穿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0分钟)五、腰穿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0分钟)六、换药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0分钟)七、气管插管评分标准(操作时间5分钟)八、穿脱隔离衣评分标准(操作时间6分钟)。
心脏检查(视叩诊)

主动脉型心 ·二尖瓣型心
07
烧瓶心
08
视触叩的内容和顺序
(二)震颤的临床意义
震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触及震颤则可肯定心脏有器质性病,常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狭窄时(如二尖瓣狭窄)。瓣膜关闭不全时,震颤较少见。不同类型的病变,震颤出现的时期亦不同。按出现的时期可分为收缩期震颤、舒张期震颤和连续性震颤三种。
临床意义按震颤部位和时期而不同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时期 部位 常见疾病 收缩期 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肺动脉狭窄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室间隔缺损 舒张期 心尖部 二尖辩狭窄 连续性 胸骨左缘第2肋间 动脉导管未闭
右界叩诊时先叩出肝上界,于其上一肋间(通常为第4助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逐一肋间向上,抵第2肋间,分别作标记。
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再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
左界叩诊的具体方法是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一般为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稍外),内外向内,叩至由清音变为浊音时用笔作一标记,如此向上逐一肋间进行,直至第2肋间。
(二)心尖搏动的定义
心尖主要由左室构成。 心脏收缩时,心尖冲击心前区胸壁对应部位,使局部助间组织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apical impulse)。
(二)正常心尖搏动
正常心尖搏动 位置在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cm处,范围以直径计算为cm。一般明显可见,肥胖者或女性乳房垂悬时不易看见。
总 结 检查程序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心脏叩诊

心脏叩诊检查的目的是:确定心界,判定心脏大小、形状及其在胸腔内的位置。
心脏为不含气器官,其不被肺遮盖的部分,叩诊呈绝对浊音(实音)。
而心左右缘被肺遮盖的部分叩诊呈相对浊音。
叩心界是指叩诊心相对浊音界,因为相对浊音界反映心脏的实际大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心脏叩诊方法(percussion method of heart)1.一般嘱病人仰卧位,检查者用指指叩诊法。
左手中指紧贴胸壁与心脏外缘平行,也可紧贴肋间隙与肋间平行,从肺脏向心脏方向叩诊。
叩诊力度适中:根据病人胖瘦采取适当力度叩诊,用力要均匀,过强与过轻叩诊均不能正确叩出心界大小。
2.遵循一定顺序心脏叩诊的顺序是先叩左界,后叩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3.叩诊心脏左界时,自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一般为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稍外)开始,由外向内进行叩诊,叩诊音由清音变为浊音时,用笔作一标记,并依次上移至第2肋间为止。
4.叩诊心脏右界时,自肝浊音界的上一肋间(通常为第4肋间)开始,由外向内进行叩诊,叩诊音由清音变为浊音时,作出标记,并依次上移至第2肋间为止。
5.所作标记点的位置,即为心脏边界。
它相当于心脏在前胸壁的投影,反映心脏的实际大小和形状,此界称为心脏的相对浊音界。
6.越过相对浊音界继续向内叩诊,叩诊音变为实音时,表示已达心脏不被肺遮盖区域的边界,此界为心脏绝对浊音界。
7.从第2肋间向上叩出一轻度浊音区,即为心上浊音区。
8、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再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
以记录心脏浊音界的位置。
(二)正常心界(normal cardiac boundary)指心脏的左右相对浊音界。
即心脏在胸部表面的投影。
正常人右心界几乎与胸骨右缘相合,在第4肋间处可在胸骨右缘稍外方;左界第2肋间几乎与胸骨左缘相合,其下方则逐渐左移,并继续向左下形成向外突起的弧形。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为:1.左界第2肋间处,大约与胸骨左缘同;第3肋间处,距胸骨正中线约4cm;第4肋间处,距胸骨正中线约4~6cm;第5肋间处,距胸骨中线约7~9cm,不超出锁骨中线。
心脏听诊检查评价标准

项目
总分
考核内容
应
得
分
实
得
分
评分细则
(一)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10分)
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考生站在被检者前面或右侧(10分)。
10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做不得分
(二)听诊部位和内容正确80分
1.心脏瓣膜听诊区部位:
心脏瓣膜听诊区为4个瓣膜5个区:二尖瓣区(心尖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10分),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10分),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10分),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10分),三尖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10分)。
2.听诊顺序和时间正确:
通常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听诊:从心尖区(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5分)。
心尖区听诊时间不少于30秒(5分)。
3.口述听诊内容正确(20分)
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80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未做不得分
终末质量
标准10分
1.操作熟练,手法正确(5分)
2.帮助整理衣物,致谢(5分)
规定时间4分钟内完成(提前完成不加分)
10
动作僵硬,流程不连贯扣1分/次,
每超过10秒钟扣1分
总分
100
心脏叩诊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总分
评分细则
分值
扣分及原因
得分
准备质量标准10分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
5
2、备齐物品(笔、直尺)
5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70分
1、准备:
①立于被检者右侧。
②被检者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坐位),平静呼吸,在安静环境下,充分暴露被检部位。
5
5
2、左界叩诊:
①触摸心尖搏动的位置。
②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由外向内叩诊,清音变浊音时,板指外翻,标记。
B、卵巢囊肿的浊音不呈移动性;
C、尺压试验可鉴别。
5
10
6、根据叩诊结果做出心脏大小是否正常的结论
10
终末质量标准20分
1、操作熟练,沉着冷静。
5
2、关心、体贴患者(操作前、后)
5
3、手法正确:
①板指平置于肋间隙,其他手指不应接触胸壁;
②叩诊时应以右手腕关节与指掌关节的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肩关节参与运动。
③卧位时板指与肋间平行,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
④叩诊时逐渐移动扳指,每次移动距离不宜过大。
⑤左界采用轻叩法,右界叩诊使用较重的叩诊法。
2
2
2
2
2
肝脏触诊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总分
评分细则
分值
扣分及原因
得分
准备质量标准10分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
5
2、物品准备(直尺、笔)
5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70分
1、准备:
①立于被检者右侧。
②被检者处于仰卧位,两膝关节屈曲,腹壁放松,充分暴露被检部位。嘱被检者做较深呼吸动作以使肝脏上下移动,配合检查。
③判断是否有颈强直:被动屈颈时如抵抗力增强,即为颈强直
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1平静呼吸时胸(肺)部间接叩诊、肺下界叩诊检查考核评分标准体格检查考试项目:1平静呼吸时胸(肺)部间接叩诊检查的方法和顺序(须向考官报告叩诊检查结果)。
2肺下界叩诊检查(须向考官报告检查结果)。
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项目分值考核评价要点存在问题扣分检查前准备5分21)自身准备:衣帽整洁(带灰色底纹的计分值于“职业素质”项,下面相同),洗手。
22)招呼患者,自我介绍。
至少采用2种方式确认患者。
告知检查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配合。
13)床帘遮挡。
平静呼吸时胸部间接叩诊检查35分2.51)被检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前胸和背部,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坐位时站在被检者前面或后面)。
152)间接叩诊方法:考生将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抬起,勿与体表接触(2.5分)。
右手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2节指骨的远端(2.5分)。
板指平贴肋间隙,与肋骨平行,逐个肋间进行叩诊(2.5分)。
叩肩胛间区时,板指应与脊柱平行(2.5分)。
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叩诊时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对叩诊音的判断(2.5分)。
同一部位应连续叩击2~3下(2.5分)。
12.53)胸(肺)部叩诊顺序:叩诊由锁骨上窝开始,然后沿锁骨中线、腋前线自第1肋间隙从上到下逐一肋间进行叩诊(2.5分)。
先检查前胸(胸部稍向前挺),其次检查侧胸,最后为背部(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5分)。
叩诊时应遵循左右、上下、内外对比的原则(5分)。
53)口述肺部相应区域叩诊音检查结果正确。
肺下界叩诊检查35分2.51)被检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充分暴露前胸部和胸背部,考生站在被检者右侧(坐位时站在被捡者前面或后面)。
152)间接叩诊方法:考生将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抬起,勿与体表接触(2.5分)。
第四站:心脏视触叩听综合版评分标准

听诊
30
听诊顺序正确:从心尖区(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5
数心率并报告(数30秒)
3
心律(齐、不齐)3心Fra bibliotek(正常、异常)
3
心脏杂音(正常,异常:部位、时期、性质、强度、传导方向等,每项2分)
10
额外心音
3
心包摩擦音
3
整体评估5
操作的熟练程度,顺序、手法正确,人文关怀
5
共计
100
5
触诊心包摩擦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报告有无心包摩擦感并说出使其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气末、摒住呼吸)
5
叩诊
25
叩诊手法: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当患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患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右手中指藉右腕关节活动均匀叩击板指
5
叩诊顺序: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5
心脏左界叩诊: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以听到叩诊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音界,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5
心脏右界叩诊:先于锁骨中线上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5
叩出心脏相对浊音界,并在胸廓体表作出标记,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再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记录并报告心界是否扩大
5
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
5
触诊
20
触诊顺序: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5
触诊心尖搏动(可用单一食指指腹),报告心尖搏动所在位置(包括:心尖搏动位于第几肋间、锁骨中线的内或外侧,以及搏动范围)
心脏相对浊音叩诊评语

心脏相对浊音叩诊评语
心脏相对浊音叩诊评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脏的大小、位置和功能。
下面是符合要求的10个评语:
1. 心脏相对浊音叩诊显示心脏扩大,提示可能存在心脏肥厚、心室肥大等疾病。
2. 心脏相对浊音叩诊呈现左移,提示可能存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心脏瓣膜病变。
3. 心脏相对浊音叩诊呈现右移,提示可能存在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
4. 心脏相对浊音叩诊呈现增大且向下延伸,提示可能存在心包积液、心包炎等疾病。
5. 心脏相对浊音叩诊呈现增大且向左侧延伸,提示可能存在左心室肥大、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
6. 心脏相对浊音叩诊呈现增大且向右侧延伸,提示可能存在右心室肥大、肺动脉瓣狭窄等疾病。
7. 心脏相对浊音叩诊呈现增大且向上延伸,提示可能存在心肌炎、心肌梗死等疾病。
8. 心脏相对浊音叩诊呈现减弱或消失,提示可能存在心脏肌肉萎缩、
心功能不全等疾病。
9. 心脏相对浊音叩诊呈现异常音响,提示可能存在心脏瓣膜异常、室间隔缺损等疾病。
10. 心脏相对浊音叩诊呈现异常节奏,提示可能存在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疾病。
通过心脏相对浊音叩诊评语,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疾病,并进一步确定具体病因,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然而,浊音叩诊结果只是初步判断,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因此,在进行浊音叩诊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侧第2肋间(1分);三尖瓣区,即胸骨左缘第4肋间(1分);肺动脉瓣区和主动脉瓣区之间的区域,即胸骨右缘第2-3肋间(1分),共计5个叩诊区域。
在叩诊过程中,考生应注意听觉和触觉的结合,以确定浊音的出现和消失(2分),并能正确描述各个叩诊区域的浊音性质(3分),如清音、浅浊音、浊音、过渡音等(1分/个)。
总分:60分评分标准心脏检查在心脏检查中,考生应注意仪容整洁并向患者告知检查内容。
被检查者应处于仰卧位或坐位,并正确暴露胸心脏视诊部,上至颈以下,下至中上腹,两侧至腋中线。
考生应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视线与胸部同水平开始视诊,仔细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然后正俯视整个前胸,观察心尖搏动位置与范围。
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在锁骨中线内侧还是外侧,以及正确描述心尖搏动范围及是否正常。
被检查者应仰卧,考生应正确站在被检查者右侧。
考生应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然后用手掌尺侧或单一手指指腹触诊。
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在锁骨中线内或外。
考生应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
心包摩擦感触诊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诊,能说出使触诊满意的条件。
在叩诊过程中,考生应注意听觉和触觉的结合,以确定浊音的出现和消失,并能正确描述各个叩诊区域的浊音性质,如清音、浅浊音、浊音、过渡音等。
共计5个叩诊区域。
最终总分为60分。
心脏听诊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从心尖区开始,依次到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和三尖瓣区。
每个听诊区至少需要听30秒以上。
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正常或异常)、心脏杂音(正常或异常)和心包摩擦音等。
在缘第2肋间和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即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以听到心脏的正常心音。
而在三尖瓣区(即胸骨左侧心尖区)可以听到心脏杂音。
听诊时应该注意区分正常和异常的心音和杂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叩诊顺序正确
左侧从心尖搏动最强点所在肋间的外侧2~3厘米处开始叩诊(5分),心尖搏动不能触及时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2~3厘米开始,其余各肋间可从锁骨中线开始(5分)。右侧从肝上界的上一肋间开始,均向上叩至第2肋间(5分)。叩诊顺序:先左后右,由下而上,由外向内(5分)。
。
心脏叩诊评价标准
项目
总分
考 核 内 容
应
得
分
实
}
得
分
评分细则
(一)考生站位正确,告知被检者体位、姿势正确10分
被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前胸部,考生站在被检者前面或右侧(10分)。
10
;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未做不得分
(二)检查内容正确,动作规范80分
1.叩诊方法:
考生将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抬起,勿于体表接触(5分)。右手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2节指骨远端(5分)。
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右手中指应立即抬起,以免影响对叩诊音的判断(5分)。
同一部位可连续叩击2~3下(5分)。
2.心脏相对浊音界叩诊:
·
被检者取坐位时,考生扳指与肋间隙垂直,与心缘平行;仰卧位检查时,考生扳指与肋间平行(10分)(两种体位检查任选一种)。
4.心界叩诊结果正确(20分)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见附表)
80
·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未做不得分
终末质量
标准10分
致谢(5分)
规定时间4分钟内完成(提前完成不加分)
10
动作僵硬,流程不连贯扣1分/次,
:
每超过10秒钟扣1分
总分
100
附表: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
右界(cm) 肋间 左界(cm)
2~3 Ⅱ 2 ~3
2~3 Ⅲ ~
3~4 Ⅳ 5~6
Ⅴ 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
考生描述正常范围:一处不符合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