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的由来
徐家汇书院历史介绍

徐家汇书院历史介绍
徐家汇书院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私立高等学府,始建于
1865年,初名为星塘书院,后改名“江南第一书院”,直到1911年改为“徐家汇书院”。
徐家汇书院的创办者是中国著名实业家、思想家徐仁镜先生。
他
初期的设想是建立一所高等商学院,培养中国的商业精英,促进中国
的经济发展。
徐仁镜先生在建校初期就不遗余力地推广商业教育的理念,吸引了众多商家和富豪的支持,给予书院建校所需的资金和资源。
书院内的教学氛围十分活跃,聚集了众多杰出的学者和教育家,
如沈家本、居正、傅斯年等。
他们积极倡导思想自由,反对科举制度,推崇西方学术,力图在中国社会中推动改革,让中国社会跟世界步伐
同行。
在徐家汇书院的历史上,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
时刻,就是学生们在这里发起了“五四运动”。
这是一次具有革命性
的运动,反对清政府的腐败和弱化,号召民众追求自由与民主。
书院
内的学生不仅是运动发起人之一,还是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
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在的徐家汇书院早已变成了上海交通大学的一部分,但它的名
字以及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历史贡献,却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我们应
该以徐家汇书院为榜样,以教育为核心,为中国的未来发展而献身,
为学生的精神发展而奋斗。
上海徐家汇:交通便利的商业购物中心

上海徐家汇:交通便利的商业购物中心上海徐家汇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是一个历史悠久且交通便利的商业购物中心。
这个地区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多样化的购物体验和优越的交通网络而受到广泛赞誉。
徐家汇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当时它是上海最繁忙且繁华的商业区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徐家汇的商业购物中心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首先,徐家汇因其便利的交通网络而成为一个受欢迎的购物目的地。
地铁是最受人欢迎的交通方式之一,而徐家汇正好拥有多个地铁站点,其中包括地铁1号线、4号线和9号线。
这使得从城市的其他地方前往徐家汇变得非常方便,无论是作为市民还是游客都能够快速抵达。
其次,徐家汇还拥有优质的购物环境和丰富多样的品牌。
这个地区有许多大型的购物中心,如恒隆广场、港汇广场和徐家汇商城等。
这些购物中心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和国际一线品牌,无论是时尚服饰、奢侈品还是电子产品,都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徐家汇还有许多小型商店和特色店铺,为喜欢淘宝和寻找独特商品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除了购物中心,徐家汇还有许多餐厅、咖啡馆和电影院等休闲娱乐场所,为购物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这些场所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还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娱乐体验,使人们可以在购物之余放松身心。
此外,徐家汇还以其文化和历史底蕴而闻名。
在这个地区,有一些具有特色和独特魅力的建筑物,如徐家汇天主教堂和徐家汇公园等。
这些地标不仅丰富了徐家汇的文化景观,还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总之,上海徐家汇以其交通便利、丰富多样的购物和娱乐场所以及其独特的文化底蕴而成为一个备受欢迎的商业购物中心。
在这里,人们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购物体验,同时感受到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魅力。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游客,都不容错过这个充满活力的地区。
徐家汇简介

徐家汇简介
徐家汇是上海市徐汇区的一个地名,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西南方向。
徐家汇地区是上海市的商业中心之一,拥有繁华的商业街区、大型购物中心和众多高楼大厦。
徐家汇地区是上海市的交通枢纽,拥有多条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经过,方便了很多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其中,徐家汇地铁站是上海地铁1号线、9号线和11号线的交汇点,成为了上海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徐家汇地区的商业街区非常繁华,有许多著名的购物街和商场。
淮海中路是其中最知名的购物街之一,这里有许多国际知名品牌的旗舰店和专卖店。
人民广场商城、东方商厦、百盛等大型购物中心也是徐家汇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除了商业街区,徐家汇地区还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和景点。
徐家汇公园是该地区最大的公园之一,拥有美丽的花草和湖泊,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此外,徐家汇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如徐家汇天主教堂、徐家汇图书馆等,展现了上海市的历史和文化。
徐家汇地区的住宅环境也非常好,有许多高档住宅小区和别墅区。
这里的房价较高,生活水平较高,吸引了许多富裕人士的居住。
同时,这里的教育资源也非常丰富,有许多优质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的来说,徐家汇是上海市的一个繁华地区,拥有繁华的商业街区、大型购物中心和高档住宅区。
这里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生活水平高,是上海市的一个重要地标和旅游景点。
无论是购物还是休闲娱乐,徐家汇都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到访。
上海徐家汇商圈

徐家汇是上海写字楼聚集的一大板块,港汇双塔工程 2005 年进入市场给徐家汇地 区增加了 12 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面积,是徐家汇商圈发展的一大利好因素。写 字楼的投入使用一 方面增加了当地办公的人群,这类人群的消费能力一般比较强; 一方面商务往来的人群也会 对徐家汇的商业消费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n 居民消费能力增长
上海近年来 GDP 在总量领先的情况下,发展速度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城镇居 民的可 支配收入日益增多,作为上海一大知名市级商圈,城镇居名消费能力增长对 徐家汇商业发展 有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4. 结论
徐家汇没有淮海路的高档,也没有不夜城的杂乱,没有豫园那样的沧桑历史感,也没 有四川 北路商业街那样十足的平民气息,正因为和其他市级商圈不同,所以徐家汇 有着自己的特色。 它既有亲和力,也张扬着个性;它既洋溢着活力,也有内敛的一 面。尽管目前领先上海的其 他商圈,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徐家汇在做着不断 的调整。一个多功能、国际化的市级 商圈——徐家汇,它的未来将更加精彩。
1.4 徐家汇交通现状及规划设计
l 徐家汇交通现状
徐家汇是一个交通枢纽,轨道交通有 1 号线和三号线、公交线路有公交线路 43、15、42、
72、44、50、56、732、93 等,约 60 多条公交路线。主要的交通要到包括肇家浜 路、虹 桥路、漕溪北路、华山路等,可以方便地通往全市其它区域。
l 徐家汇轨道规划设计
家汇在形
成了 8 个大的商业网点以及 1000 多家小型商业网点。 1992 年至 1994 年,是徐家汇商业建设的第一期,东方商厦、太平洋百货、大千 美食林、 中兴百货、太平洋百货、汇联商厦等 10 大商家就在此期间完成建设。 二期工程于 1998 年 完工,建筑面积 130 万平方米,其中港汇广场、美罗城等商场已经成为了上海西 南部新的 标志性建筑。
上海徐家汇: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心

上海徐家汇: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心上海徐家汇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是一片兼具历史和现代魅力的地区,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中心之一。
多年来,徐家汇一直承载着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与交融,形成了独特而又活力四溢的城市风貌。
徐家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时的徐家汇是一片青翠的村庄,以粮食种植和捕鱼为主要产业。
然而,随着近代上海的开埠和发展,徐家汇逐渐成为外来商人,特别是西方商人聚集的地区。
他们带来了西方文化、商业活力和现代化的建筑风格,使得这里成为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
徐家汇的交通发达,不仅四通八达的地铁和公交网络串连起了整个上海市区,更重要的是,这里位于上海主要的交通干道之一,南迪路和汾阳路的交汇处。
这个地理位置使得徐家汇成为商业和文化交汇的中心。
如今,徐家汇的地位更加凸显,成为了上海市的商业中心和繁华地带。
徐家汇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一方面是源于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在这里,可以看到中西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并存。
比如,历史悠久的天主堂和圣依纳爵教堂,以及早期上海规模最大的百货公司大新公司大楼等西方风格建筑。
而另一方面,徐家汇也有众多的文化机构,如上海图书馆、上海文化广场、上海电视台等,都成为了演艺、展览、文化交流的平台。
在徐家汇,不仅可以欣赏到西方的建筑风格,还能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徐家汇的商业街区充满了国际化的时尚品牌和各国美食。
步行在徐家汇的街头巷尾,仿佛置身于一个国际大都市,各种语言和文化在这里交织在一起。
这里的咖啡馆、书店和艺术展览馆也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和艺术家。
徐家汇还是一座教育资源丰富的区域。
这里聚集了众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等,这些高水平的学校为徐家汇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智慧。
这也使得徐家汇成为上海乃至整个中国重要的教育中心之一。
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徐家汇还举办了许多国际性的文化活动和展览。
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文化使者前来参加文化节、电影节等活动,为徐家汇注入了更多的多元文化元素。
徐家汇书院简介

徐家汇书院简介徐家汇书院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书院,位于上海南部的徐汇区。
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场所之一,徐家汇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这座书院的历史沿革、建筑特色以及它对现代教育的指导意义。
徐家汇书院建于清代晚期,最初是一座私人书院,由知名教育家徐玑于19世纪末创立。
徐玑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杰出代表,他致力于推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为培养新一代社会精英奠定了基础。
徐家汇书院在其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所全面培养学生才能的综合性教育机构。
徐家汇书院的建筑风格独特,结合了中西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融合。
书院的主建筑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围绕着中庭布置着各种功能的教室和活动场所。
这种布局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也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徐家汇书院承载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知识传承的责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交流平台。
书院设有丰富的图书馆、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设施,为学生开展各种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书院还邀请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团队,他们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投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徐家汇书院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书院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
他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社会实践和艺术表演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其次,书院注重创新教育,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
他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最后,书院强调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格修养。
他们积极倡导学生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总之,徐家汇书院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书院,承载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知识传承的责任。
它的建筑特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融合,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于徐家汇商业圈的调研

关于徐家汇商业圈的调研徐家汇是上海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和公共活动中心,因明朝徐光启居此地而得其名。
徐家汇中心广场占地1.2平方公里,汇集了港汇广场、东方商厦、太平洋百货、汇金百货、美罗城、汇联商厦等知名商场。
其中,徐家汇商城是上海最大的地下商圈,有200多个商铺。
徐家汇商业圈集豪华与繁荣于一体、购物与休闲融于一炉。
徐家汇商业圈作为上海,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商业领头羊有其特有的优势和经营特色,同时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心商业圈,我认为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徐家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会阻碍其未来的发展。
徐家汇商业圈的优势十分明显,我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1错位竞争的合理策略。
徐家汇商业区周围存在有众多商业区,为了更具有竞争力,徐家汇采取错位竞争的策略。
商品档次是多样化的,以港汇广场、东方商厦为代表的世界名品汇集港汇双子塔的大型Shopping Mall和以太平洋百货和汇金百货为主的年轻人喜爱的流行时尚为主的购物中心,还有以中年老年顾客喜爱六百实业公司的中档购物百货,以及汇联商厦和地铁购物街等廉价、特色商业设施。
但在价位方面,徐家汇的服装价格普遍偏高,整个地区的消费水准也不低,许多普通上海市民更青睐于在街边小店淘服饰,而这些大商场主要吸引着来上海进行购物游的游客。
这一策略使得徐家汇可以满足更多更加广泛的顾客,增加客流量和经济收入。
2顺应科技革命以及全球产业转移,以电子产业的发展拉动消费和经济发展。
其极具人气的电子产品市场,这里坐落着太平洋数码广场、百脑汇、中国大陆第一家百思买以及众多的手机连锁市场,由于其距离上海交通大学徐家汇校区并不遥远,所以也吸引了许多客流。
众多上海市民在购买手机、电脑、彩电等电子产品时的首选购买地都是徐家汇,徐家汇的电子市场一直以优惠低廉的价格吸引着众多消费者。
优势明显的同时,徐家汇的发展阻力和问题有以下两个:1发展空间的局限和经济腹地不足。
由于上海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用地虽然在不断扩张,但仍然无法满足更快速度发展的商业,更何况徐家会汇地处市中心的核心位置,地理空间的局限同时也直接也影响到徐家汇的扩大和进一步升级。
上海各区的名字由来

上海各区的名字由来静安区因静安寺得名静安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地段优势极为明显,周围与5个区相邻。
静安是个白富美,虽然不是上海最有钱的,但吃穿用度却是整个上海数一数二的,掌管着大上海最奢华的梅泰恒商圈和静安寺商圈。
静安寺相传建于三国孙吴年间,初名沪渎重玄寺。
南宋嘉定年间,从吴淞江畔迁入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1686号),沸井浜就是有着“天下第六泉”之称的涌泉。
抗战胜利后,静安区境域划分为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区。
因千年古刹静安寺坐落第十区,故以寺名区。
徐汇区因“徐家厍”得名徐汇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西南部,徐家汇是上海市西南部的城市副中心。
徐汇是较早基本完成旧区改造的中心城区之一。
区内有著名的交通大学,以及徐家汇天主教堂等人文深厚的建筑。
徐汇就是你在小说里经常能见到的那种从小接受古典文化熏陶,喜爱古典音乐,住在法租界别墅里的公子哥,无论外面的世界再喧嚣仿佛都和他们没有太大关系。
明末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在上海县城西建农庄“瀼西草堂”,从事农业实验和著书立说,逝世后归葬于此。
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厍”(厍读“shè”,意为村庄),后渐成集镇。
因地当肇嘉浜和李枞泾两水会合处,故称“徐家汇”,区名由此而得。
宝山区因“山”得名宝山区位于上海市北部,分成陆地和岛屿两部分。
地处黄浦江和长江的交汇点,宝山堪称上海的“水路门户”,海运连接16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
宝山是个少爷,因为以前家里是炼钢的,所以还是有些家底的。
郑和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但长江口航道风急浪高,水流湍急,却没有导航标志。
明成祖朱棣便命人在长江口南岸堆土造山,山上建“烽堠”,白天举烟、晚上明火,为来往船只指明航向,当地百姓称其为“宝山”。
此山后坍没于海,但其名沿用至今。
普陀区因普陀路得名普陀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西北部,南与长宁区、静安区毗邻,东与闸北区交界,西与嘉定区接壤,北与宝山区相连。
很多人认为普陀是个屌丝,是城乡结合部的,但其实人家很有文化,他拥有的华师就培养出了很多人才,长风、苏州河也都是他们家开发的旅游业,另外,铜川路上还卖海鲜,所以,普陀家境还算是很殷实的。
地名的由来作文

地名的由来作文您知道咱大北京的地名那可都是有不少故事的呢。
先说这“王府井”吧。
您听着这名字就感觉透着股富贵劲儿。
传说以前这儿有一口王府里用的甜水井。
要知道啊,在以前水可是相当重要的资源,这王府里的井那肯定不一般啊。
周围的老百姓都知道这儿有这么一口好井,慢慢的人就越聚越多,做买卖的也都来这儿,逐渐就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商业街。
这“王府井”的名字也就这么传开了,现在它可是咱北京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来北京的人啊,不去王府井逛一逛,就像没来过北京似的。
再讲讲“什刹海”。
这名字听起来就很有诗意。
其实呢,“什刹海”是因为周围有十座寺庙而得名的。
您想啊,在古代寺庙那可是神圣的地方,十座寺庙环绕着一片海子,那景色肯定特别美。
以前这儿可是达官贵人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现在啊,成了咱老百姓放松休闲的好地方。
夏天的时候,在什刹海边,您能看到有人在划船,有人在岸边遛弯儿,还有那些老北京的爷们儿坐在湖边的椅子上侃大山,那场面可热闹了。
还有“西直门”。
这“西直门”在以前可有着重要的交通意义呢。
老北京的城墙不是有好多门嘛,这西直门就是其中一个。
为啥叫这个名儿呢?有一种说法是和方位有关呗,它在西边,而且是城门外的交通要道。
以前运水的水车都是从玉泉山经过西直门进入北京城的。
那时候的西直门啊,每天都能看到一辆辆装满水的水车晃晃悠悠地进城,那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呢。
咱北京的地名就像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每个地名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颗颗珍珠,串起了北京的历史和文化,让咱这北京城啊,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哟呵,今天咱就来唠唠上海那些地名的由来,可有趣儿了呢。
就说“外滩”吧。
这“外滩”啊,其实就是在黄浦江畔的一块地方。
以前呢,外国人来上海之后啊,就在这儿建了很多洋行、银行啥的。
为啥叫“外滩”呢?因为它是在城厢之外的滩地嘛。
您想啊,沿着江边,一片滩涂地,慢慢地被开发建设起来,那些外国风格的建筑一排排地立在那儿,可洋气了。
现在的外滩那可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到了晚上,灯光一亮,万国建筑在黄浦江的倒影里晃啊晃的,就像一幅画儿似的,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徐家汇游览区概况导游词

徐家汇游览区概况导游词徐家汇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是上海的一个繁华商业区和旅游景点。
徐家汇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里有古老的建筑、美丽的公园以及独特的购物和美食体验。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徐家汇游览区的概况。
一、历史与文化徐家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的时候。
在这个时代,徐家汇还是一个小渔村,而今天,它已经成为上海最重要的商业区之一。
除了商业繁荣,徐家汇还保留了一些古老的建筑,如徐家汇天主堂,这是一座建于19世纪的天主教堂,具有浓厚的欧洲建筑风格。
此外,徐家汇还有一些博物馆和文化中心,如上海徐家汇艺术博物馆和上海杂技艺术中心,这些地方提供了了解上海文化的机会,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精髓。
二、旅游景点1.徐家汇天主堂:这座美丽的天主教堂是中国东部最大的教堂之一,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内部装饰,是参观者的必去之地。
2.徐家汇公园:徐家汇公园是一个绿树成荫的休闲公园,是市民们喜爱的散步、锻炼和休闲的好地方。
这里有美丽的花园、湖泊和游乐设施,是一个逃离喧嚣的天堂。
3.徐家汇商业区:作为上海的商业中心之一,徐家汇拥有许多购物中心和百货公司,如徐家汇商城和港汇广场,这些地方提供了各种品牌的商品和餐饮选择。
4.上海交通大学:该大学是上海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其美丽的校园和高等教育资源吸引了许多参观者前来。
5. Hengshan Road:衡山路是徐家汇最著名的街道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充满活力的夜生活而闻名。
这里有许多酒吧、餐厅和精品店,是品味上海夜生活的绝佳场所。
三、购物与美食体验徐家汇是一个购物和美食爱好者的天堂。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各种品牌的商品,从奢侈品到本土品牌,应有尽有。
港汇广场、徐家汇商城和龙之梦购物中心是很受欢迎的购物场所。
此外,徐家汇还有众多美食选择,从传统的上海美食到国际美食都能找到。
无论您是想品尝上海小吃,还是享受世界各地的美食,徐家汇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在徐家汇,您可以尝试上海蟹粉小笼包、糖醋排骨、红烧鱼翅等美味佳肴。
上海市各区县名称由来

上海各区县名称由来黄浦:“黄浦”的地名得名于“黄浦江”:黄浦江,南宋名“黄浦”,清代始称“黄浦江”,源自今上海市西部淀山湖,流经十一区,至北部吴淞口注入长江,为上海最大的河流,被誉为上海的“母亲河”。
1945年建区时,以境东河名命名为“黄浦区”。
卢湾:“卢湾”的地名得名于“卢家湾”:旧时肇家浜自西向东,折向北流,转弯处浜畔有罗姓居住,故名“罗家湾”(约今鲁班路、斜徐路、泰康路、建国中路一带),后谐称“卢家湾”。
1945年建区时,以境内地名“卢家湾”命名。
1950年改称“卢湾区”。
静安:相传静安寺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从松江(今苏州河)北岸迁来今址(今常德路、南京西路、华山路、愚园路间),香火甚旺,为江南名刹。
1945年建区时,取境内寺名命名为“静安区”。
长宁:“长宁”的地名得名于“长宁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公共租界在曹家渡至北新泾间越界筑路,以英国驻沪总领事之名命名为“白利南路”。
1943年以四川省县名改称“长宁路”。
1945年置区时,取境内路名命名为“长宁区”。
徐汇:徐家汇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
明末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曾于此建立农庄别业,从事农业实验和著书立说,逝世后归葬于此。
其部分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厍”,后渐成集镇。
因地当肇嘉浜和李枞泾两水会合处,故称“徐家汇”,区名由此而得。
普陀:“普陀”的地名得名于“普陀路”:20世纪初公共租界在今昌化路至陕西北路间筑路,以浙江省佛教胜地“普陀山”之名命名为“普陀路”(1949年后向西延伸至西康路)。
1945年建区时,取境内路名命名为“普陀区”。
虹口:“虹口”的地名得名于“虹口港”:虹口港原名“洪口港”,在今虹口区南部,分“北洪”、“中洪”、“南洪”三段,北接俞泾浦,东纳沙泾港,南入黄浦江。
1945年建区时,取境内港名命名为“虹口区”。
闸北:闸北一词,源于苏州河(吴淞江)上的两座水闸。
清代康熙十四年(1875年)今福建路桥附近的吴淞江上建了一座水闸,就是后来所称的老闸。
上海著名的“徐家汇”,因这位翻译家而得名

上海著名的“徐家汇”,因这位翻译家而得名徐光启(1562-1633)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翻译高潮中的代表人物,他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和《测量法义》等许多西方科学著作。
此外,他还主持了西书七千部翻译运动,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鲜为人知的是,如今上海的繁华之地“徐家汇”,也与这位明代大学士渊源颇深。
徐光启生于上海,先祖曾经商,但后来家道中落,转为务农。
虽然自小家境清贫,但他勤奋好学,19岁中秀才,25岁中举人。
此后他为官30多年,但却经常因提倡科学而被人排斥,在仕途上几经起落。
他曾在徐家汇专门建有农庄别业,从事农业科学实验,潜心著书,1633年逝世后安葬于此。
他的后裔长期聚居在这一地区附近,繁衍生息。
此地初名为“徐家库”,之后渐渐形成集镇。
因地处肇嘉浜与法华泾两水会合处,故得名“徐家汇”。
如今,“徐光启墓”已经成为该地区一处著名旅游景点。
徐家汇是上海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重镇,交通大学即发端于此。
此地还建有徐家汇藏书楼,是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也是我国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缩影。
藏书楼里保存着许多翻译珍本,包括中国传统经典西译和汉外字典等等。
徐家汇藏书楼内部照片1662年,意大利耶稣会士殷铎泽(Prospero Intorcetta,1626-1696)和葡萄牙耶稣会士郭纳爵(Ignatius da Costa,1599-1666)合作,将部分《论语》和《大学》翻译成拉丁文,取名《中华箴言》(Sapientia Sinica),是为中国古典西译的开先河之举。
学界曾一致认为此书已散失。
但是,徐家汇藏书楼经整理发现了《论语》一册的前五章,震惊海内外。
此外,藏书楼有幸藏有一部1853年删去法文部分、送香港刊印的《汉洋字典》。
这部字典还未发行便遭遇一场大火,仅数部存世。
这部字典和《汉法拉字典》均为1813年法国汉学家小德金奉拿破仑一世谕旨编纂,是较有代表性的馆藏汉字西译善本。
你知道“徐家汇”名字的来历吗?

你知道“徐家汇”名字的来历吗?笔者在瑞金路一间石库门老屋里,拜访了徐星宇老先生。
他是明代上海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代。
徐老先生操一口纯正的上海本地话,谈起了他儿时所见到的徐家汇。
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徐氏家族原籍中州(今河南省),在宋室南渡时,高祖竹轩率家族先迁江苏苏州府,尔后迁居上海九间楼(即今南市老城厢乔家路236-244号)。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徐光启葬其父徐思诚于城西12里的上海县蒲汇塘、法华港和肇嘉浜三水汇合处西侧,在此建庐守灵三年。
徐光启同时,他在自家的田亩上建立了瀼西草堂进行农业实验,试种甘薯、芜菁等作物,成功后普及耕种,解决了当时乡间饥荒百姓的粮食问题。
徐光启本人殁后亦葬于此,其后辈修庐守墓在此生活,子孙代代繁衍,形成村落名徐家厍。
因为这里集聚了徐氏族群,又巧逢三水在此汇合,故被乡民称作徐家汇。
直到20世纪初,徐家汇还是一个河浜纵横、阡陌交错的江南水乡。
20世纪20年代的徐家汇鸟瞰图徐星宇老人生于上世纪20年代。
至今他还记得,小时候,出门就见河水清清,鱼虾悠游,一派江南水乡田园风光。
盛夏,村童们脱光衣服,到河里戏水、游泳,笑声一片。
从徐镇老街望去,眼前是一片绿色的桑园。
到了夏天,桑树上结出了由红变紫的桑椹,甚为诱人。
后来,桑园被开垦成大片麦田。
再后来,麦田又变为菜地,农户们又以种菜为生。
徐星宇,摄于1980年那时这里的水路交通非常便利,从徐家汇朝东走肇嘉浜经洋泾浜可出黄浦江,向南经蒲汇塘过龙华则可远到松江,还可以由法华浜经市井繁荣的法华镇入吴淞江(即苏州河),远至江浙各地。
法华镇上遍植牡丹和桂花,尤其牡丹是法华一绝,使法华有“小洛阳”之称。
镇上名园有“丛桂园”、“溪园”及“南园”和“北园”。
近代以后,法华古镇的繁荣渐渐被徐家汇所替代。
当时徐氏有族人在松江、真如等地为官、置业,松江的亲戚每年都会叫家里的雇工用脚划船走蒲汇塘,将鲜活的松江特产四鳃鲈鱼送到徐镇家中。
蒲汇塘旧貌为了让鲈鱼保鲜,他们先在箩筐里撒上砻糠,然后就层砻糠一层鱼叠放,让糠吸足水分,湿砻糠再将鲈鱼包住。
徐光启与徐家汇

徐光启与徐家汇
徐家汇本是上海市区西南的一个地名,后发展成为市区名。
这个名称源于我国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天主教圣名保禄(拉丁语Paulus),上海人,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兼礼部尚书。
徐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徒,中国基督教史上影响力最大、官位最高的奉教士大夫,被誉为中国天主教“圣教三柱石”之首。
他博学多识,研究领域宽广,成就突出,尤其在天文、农学方面。
他曾译著过许多西方有关天文、历法、数学、水利等方面的书籍,对人口概率也很有研究,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人口概率的科学家。
他首次用人口概率提出“每三十年人口增长一倍”的规律,这一理论要比风行一时的马尔萨斯“每二十五年人口增长一倍”的规律早近二百年。
徐光启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1633年,徐光启病逝于北京,后归葬上海,其子孙在墓地周围聚拢而居,并逐渐繁衍开来。
因这里原是肇嘉浜、蒲汇塘、法华泾三水的汇合处,又是徐家聚居的地方,所以就取名“徐家汇”了。
徐光启与徐家汇地名的由来

徐光启与徐家汇地名的由来
雪枫精彩视频2019-07-03 17:38
熟悉上海的人都知道徐家汇,但是鲜有人知道它与明末科学家徐光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徐光启(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是上海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出身寒门,自幼勤奋好学,早年曾在上海龙华寺求学,1604年考中进士,同年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最高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如果大家记不起来他是谁的话,试着想想初中背的历史课本中的《农政全书》,他就是本书的作者。
徐光启的伟大功绩在于:作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他一生对总结中国传统科学和传播西学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是中国科学史和文化史上的划时代人物。
徐光启最早接触西学是在广东教书期间,他阅读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山海舆地图》,对西方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
1600年春赴北京应试途中,他在南京结识利玛窦成为好友,从政之余虚心向利玛窦学习欧洲的科学知识,并与利玛窦合作,在1607年翻译出了《几何原本》的前6卷,以后又合译出《测量法义》,同时还结合中国传统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撰写了《测量异同》、《勾股义》等著作。
徐光启徜徉在中西科学的海洋之中,如同一个饥渴的婴儿吮吸着母乳,如醉如痴。
他与西方传教士合作研究天文仪器,主持编译《崇祯历书》;学习西方水利,编成《泰西水法》;重视农业,著有《农政全书》;研究军事,主张用先进的火器装备军队……
徐光启与利玛窦
1633年,徐光启病逝于北京,后归葬上海,其子孙都在其墓地周围聚居,并逐渐繁衍开来。
因这里原是肇嘉浜、蒲汇塘、法华泾三水的汇合处,又是徐家聚居的地方,所以就取名叫“徐家汇”了。
这是几代人的徐家汇!海量图片,你一定没见过! 值得一看

这是几代人的徐家汇!海量图片,你一定没见过!值得一看你小时候放学天天走的那条街还在吗?一直买早饭的那个老铺子还在吗?母校的校舍还像当初一样爬满绿色的爬山虎吗?从阳台望出去,那些种类繁多的花花草草、五颜六色的晾晒物,还看得见吗?是否有那么一瞬,你也在车水马龙的魔都夜色中感慨——似乎一切都是如此转瞬即逝……这一秒即将成为历史,关于这座城市曾经的那一分一秒,你是否还记得?徐家汇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
徐光启逝归葬于此,他的后人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厍”。
因地处肇嘉浜和李枞泾两水会合处,故称“徐家汇”,区名由此而得。
近代,这里又成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中心,中西文化交汇之地。
而今日的徐家汇,早已沧海变桑田。
小编在此借由肇嘉浜路、华山路、衡山路、虹桥路、漕溪北路这5条穿越徐家汇的交通要道,带领大家一起叩开记忆里的那扇门。
昨日之日不可留,这个地方的使命却始终延续,并保存着几代人的过往。
肇嘉浜原先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通航河流,昔日的河道从黄浦江上溯进入大东门,穿越上海县城,出老西门,向西通往松江府城。
20世纪初,成为上海法租界和华界的分割线。
曾经这里是环境极差的平民窟,居民们住在用竹片芦席卷裹搭起的“滚地龙”与“水上家”中。
195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开始治理肇嘉浜。
经过3年治理,原河边居民1704户迁入了漕溪新村。
华山路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初名“徐家汇路”,后更名为“海格路”,是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之一。
由于华山路曾经划分法租界与华界,因此两侧呈现不同风貌。
衡山路始建于1922年,由法公董局修筑,曾名“贝当路”。
道路两旁繁茂的法国梧桐和林荫中典雅的花园洋房,为衡山路增添了浓郁的异国文化气息。
虹桥路是1901年由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筑路至程家桥,以其附近的虹桥镇命名的。
1930至40年代时,沿路修建了一批别墅,比如宋氏别墅、罗别根花园、沙逊别墅等等。
1945年,填没本已干涸的肇蒲河后筑成漕溪北路,路两侧原是天主教机构集中的区域,西侧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耶稣会会院、大修道院、徐家汇藏书楼、徐汇中学,东侧为徐家汇圣母院、圣衣院。
【精华】【耻辱柱】徐光启被称为“徐阁老”、“徐上海”,还留下“徐家汇”这个地名

【精华】【耻辱柱】徐光启被称为“徐阁老”、“徐上海”,还留下“徐家汇”这个地名徐家汇,是上海闻名的繁华之地。
但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个地名的由来同徐光启渊源颇深。
徐光启公元1633年秋,在京城去世,灵柩回到家乡上海后,长眠在当时西郊的肇嘉浜、法华泾和蒲汇塘的交汇处。
徐氏后人居于三水相汇之地,“徐家汇”由此而来。
这里曾是明清时期西学传播的一个重要据点。
徐光启,很多人并不陌生。
在天文、数学、农业、军事等诸多领域创下辉煌成就的他,可谓上海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出生于太卿坊(今上海市黄浦区乔家路)。
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以顺天府解元中举,后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成为进士,最终,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
因为他的官职及出生地,徐光启也常常被称为“徐阁老”、“徐上海”等。
徐光启是中国明代著名科学家和“西学东传”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好经世致用之学。
他向利玛窦等学习西方科技知识,将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先进科学知识传入中国,为十七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著有《勾股义》《农政全书》《崇祯历书》等,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
这位中西文化会通的先驱,留给上海的不仅是“徐家汇”这个地名的缘起,更留下了“经世致用、捐己奉公、勤学求索”的家训家风。
万历三十六年春(公元1608年),四十七岁的徐光启回到了上海老家。
这时,徐光启已在京城翰林院任检讨,因为父亲的去世,徐光启回乡守制三年。
徐光启的贴身行囊中,带着由他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刚刚付梓的《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是西学东传的一本名著,徐光启在翻译中创造了点、线、面、平行线、直角、锐角等名词,信、达、雅,沿用至今广为人知。
徐光启三易其稿,字斟句酌地反复推敲,时光荏苒,冬去春来,历时两年,此书才公开出版前六卷。
由此,四百年前的中国人,接触到了西方的自然科学。
梁启超曾盛赞此书的翻译“字字精金美玉,是千古不朽之作。
徐家汇藏书楼

徐家汇藏书楼
【场馆简介】
徐家汇藏书楼由天主教耶稣会士于1847年创办,是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也是我国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缩影,1957年并入上海图书馆。
现收藏以1949年前出版的外文图书、报刊为主,包括原亚洲文会图书馆、租界工部局洋文书院等图书馆藏书,近年又购入罗氏藏书,堪为西文汉学古籍收藏重馆。
徐家汇藏书楼现主要收藏:1949年前出版的旧外文文献,共计56万册左右,语种包括拉丁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等近20种,内容涉及哲学、文学、历史、政治学、社会学、宗教等各种学科。
其中,1800年前出版的西文珍本典籍、旧日文文献、天主教神学资料、汉学资料等藏书较有特色。
【场馆构造】
白色的墙面,红色的屋顶,外立面设有欧式壁柱百叶窗。
藏书楼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一楼中文书库仿宁波天一阁藏书楼建造,二楼西文书库,依照梵蒂冈教廷藏书楼内部格式布局,书架落地到顶,中部设有腰廊,供上下取书。
走进藏书楼阅览室,宁静的气氛伴着书香扑鼻而来。
杯形的吊灯款款垂下,红褐色的木质书架和桌椅安静地伫立,珍贵的藏书整齐地排列在古老的书架上,怀旧的台灯散发着柔和的光。
在这里,一切的一切仿佛诉说着一个光阴的故事。
如果你也想体会这种安静的知性,不妨办一张上海图书馆的阅览证或联名卡,在这里一样能够畅通无阻。
趁一个悠闲的午后,来这里感受一种出世的宁静,翻一翻纸张发黄发脆的珍本,在浓浓的书香中远离浮躁,回归知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家汇”的由来
金宁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地名的其他方式。
2、方法与能力:通过纪念性路名的探索,知道路名的由来,学会用探究方法了解其他路名
的命名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地名背后的故事了解,对一些为上海和国家做出贡献的人
产生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一些地名背后的故事。
难点:通过对地名背后的故事了解,对一些为上海和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产生崇敬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资料包,地图
学生:地图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新课
1、【点击】出示图片
同学知道这是哪儿吗?对,【点击】这儿就是繁华的徐家汇。
【点击】徐家汇地图
让我们在地图上找找徐家汇的位置。
老师和学生一起找找。
2、徐家汇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家汇”的由来》一课。
【点击】出示课题
二、了解徐家汇地名由来
1 【点击出示】徐家汇--徐光启
师问:徐家汇和徐光启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
徐家汇和徐光启有什么关系呢?生答
师结:原来徐家汇是因徐光启祖居此地而得其名。
2 徐光启到底是一个怎样了不起的人呢?为什么徐家汇那个地方要用他的名字命名呢?
阅读教材p2425 【点击】也可以看幻灯出示徐光启简介
3 学生交流
教师解释农政全书几何原本崇祯(zhēn)历法
师结:原来徐光启是中国历史上主动吸纳异域文明的典范人物,他努力融会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长短,他一生研究天文、历法、水利、测量、数学、农学等自然科学与技术,为后人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学者,他是上海人的骄傲。
4 【点击出示】读读这段话,说说徐家汇的得名。
5 同学们,还有一条路也与徐光启有关。
你知道吗?
【点击】光启路地图【点击】光启路和介绍
6 和徐光启有关系的路还真多啊!老师还告诉同学们,上海还有和徐光启有关的景点!【点击】出示:九间楼、光启公园、南春华堂
7、因为徐光启真了不起,是上海人的骄傲,所以上海人永远不会忘记他。
同学们也要学习徐光启,现在努力学习,将来为上海争光。
三、和历史人物有关的路名
1 其实在大上海,有很多地名还与曾经生活在这个地方的历史人物有关。
【点击】考考你宝昌路自忠路中山路晋元路志丹路等
2 学生说说和历史人物有关的路以及背后的故事。
【点击】中山路
3 通过学习和交流,我们知道原来路名背后还有那么多故事啊!
三、了解其他命名方式。
1、上海的路名除了和历史人物有关,还有许多其他的特点呢!让我们一起去探密吧!
以小组为单位,看看书看看地图上找找上海路名的其他命名方式。
2、学生交流
3、师小结:
和河流有关的地名肇嘉浜路陆家浜路、蒲汇塘路、走马塘路……
和过去的行业有关的地名船厂路医学院路车站路……
筷竹弄花衣路面筋弄糖坊弄……
为历史有关的地名中华兴路(今中华新路)、中兴路、长兴路、鸿兴路、永兴路、公兴路、民兴路(今民德路)、民立路、民生路(今民和路)、新民路(今天目中路)、华兴路、华昌路、长安路、普济路、同济路(今同心路)
和中国省名城市有关的地名
和省份有关的:浙江路福建路山东路河南路……
和城市有关的:合肥路福州路南昌路济南路昆明路南京路成都路……
以花命名的路名梅花路莲花路牡丹路樱花路杜鹃路兰花路……
以树命名的路名玉兰路白杨路银宵路白桦路蓝桉路红枫路……
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路名;用外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
牛顿路居里路哈雷路高斯路
东西方向就用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命名:
李时珍路郭守敬路祖冲之路张衡路
以国外城市与城市命名的路名:
马—吉—路马来西亚吉隆坡菲—拉—路菲律宾马尼拉日—京—路日本东京
以国外城市和市花命名的路名:加枫路美桂路日樱路芬菊路
以某一字打头的路名:金~路、~桥路、民~路、政~路、民~路……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特点,同学们课后还可以再探究探究。
四、游戏巩固
【点击】游戏:对对碰
五、课后作业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路名了解了曾经在上海发生的故事,还认识了为上海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先人,以及上海路名的五花八门,真是值得我们探究。
【点击】出示作业
1 选择地名,了解背后的故事。
2 和同学合作做一份以地名故事为主题的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