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免疫缺陷病(2013)
笔记《医学免疫学》免疫缺陷病
笔记《医学免疫学》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一、免疫术语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免疫缺陷病是遗传因素或其他多种原因造成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损害而导致的免疫成分缺失、免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二、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D)又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congenital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CIDD)¨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AIDD)共同特点:(了解)¨反复、慢性和难以控制的感染,感染性质与缺陷类型有关;¨常伴发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和炎症性疾病;¨易发生肿瘤,特别是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多数PIDD有遗传倾向三、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选择题)(1) 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CID):是源自骨髓干细胞的T、B细胞发育障碍或缺乏细胞间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
a) T细胞缺陷、B细胞正常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T-B+SCID)特点:T细胞显著减少,NK细胞减少或正常,B细胞正常或升高但血清Ig降低。
临床表现:出生后不久即发生严重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和夭折。
b) T、B细胞均缺如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T-B-SCID)特点:循环淋巴细胞极度减少、各种Ig缺乏。
临床表现:不仅有IDD典型特征,还可见耳聋、行为障碍、肋软骨异常和肝毒性等症状。
(2) 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以抗体生成及抗体功能缺陷为特征,一般均有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减少或缺乏。
a)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X-linked agammaglobulinaemia)特点:最常见,所有血清Ig严重降低伴B细胞显著降低或缺如,而T细胞数量及功能正常。
医学免疫学第六版19免疫缺陷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
吞噬功能缺陷
包括:
占10% 吞噬细胞数量减少 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吞噬功能缺陷
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粒细胞减少症(granulocytopenia) 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 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吞噬细胞趋化和/或黏附障碍; 吞噬细胞吞噬和杀菌障碍; 吞噬细胞IgGFcR缺陷
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所引起的体液传播疾病。
概述
HIV的结构 HIV免疫致病机制 HIV诱导的免疫应答
HIV的预防
概述
在洛杉矶1967-1978 仅有两例卡氏肺囊虫肺炎 • 1979 - 5例卡氏肺囊虫肺炎
都为同性恋者
With giemsa stain at high magnification, the faint bluish dot-like intracystic bodies of Pneumocystis carinii in lung are seen in this cytologic preparation from a bronchoalveolar lavage
联合免疫缺陷病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CID)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
X性联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IDD是一组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遭受损害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疾病。
有二种类型: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与遗传有关,多发生在婴幼儿。
②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因严重感染,尤其是直接侵犯免疫系统的感染、恶性肿瘤、应用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和化疗等原因引起。
(一)概念:由于免疫器官、组织或细胞发育缺陷,或免疫功能失常或缺陷,引起的病理过程。
(二)特点:对各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出现反复的严重的感染,临床表现为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细菌和真菌的胞内感染及恶性肿瘤等。
1)感染,反复感染是免疫缺陷病最重要和常见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死于不可控制的感染。
(2)肿瘤,先天性免疫缺陷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常人高出100~300倍;由于肾移植时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而导致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常人高出100倍。
(3)变态反应,由于免疫功能失调,免疫缺陷病患者中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比正常人高。
(4)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功能障碍、失调,常同时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从临床情况观察,继发性免疫缺陷多发生在老年人,均为暂时性的,消除原始病因后,大多数能逐渐恢复。
但严重者,如电离辐射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有时可造成不可恢复的免疫缺陷。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1、B细胞缺陷2、T细胞缺陷3、补体蛋白缺损4、吞噬细胞的缺损(二)继发性免疫缺陷1、传染性因子引起的免疫缺陷(1)引起免疫器官的萎缩(2)引起抗体反应下降:鸡早期IBD(3)引起全身抵抗力下降:鸡贫血因子病2、由药物引起的免疫缺陷3、由霉菌中毒引起的免疫缺陷4、营养缺陷与免疫应答5、AIDS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感染或严重感染。
由于遗传因素或先天因素,使免疫系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不同部位受损所致的免疫缺陷病,称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或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PPT课件
(五)AIDS的预防和治疗
• 预防 控制并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个人防护和接种疫苗
如:gp120重组蛋白疫苗
• 治疗 核苷类与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何大一
如叠氮胸苷(AZT)及叠氮去氧胸苷(ZDU)
三合一鸡尾酒疗法
33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一、抗感染 二、免疫重建 三、基因治疗 四、免疫制剂
10
裸鼠
DiGeorge综合征
11
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
二、原发性T细胞缺陷
特异性PIDD
三、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
四、补体系统缺陷 五、吞噬细胞缺陷
非特异性PIDD
12
第二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AIDD)
由后天因素造成的、继发于某些疾病或使 用药物后产生的免疫缺陷性疾病。
34
29
(三) HIV诱导的免疫应答 1. 体液免疫应答
• 中和抗体 • 抗P24壳蛋白抗体 • 抗gp120和抗gp41抗体
2. 细胞免疫应答 • CD8+T细胞应答 • CD4+T细胞应答
30
临床分期
31
(四)AIDS的免疫学诊断 • HIV抗原检测 • HIV抗体检测 • CD4+T细胞计数
3
概述
一、基本概念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损害使免疫
细胞的发育、分化、增殖和代谢异常,并导致 免疫功能障碍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4
二、分类
分为: •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D) •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继发性)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AIDD)
医学免疫学第19章 免疫缺陷病
DiGeorge综合征
四、原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Phogocytic deficiencies 主要指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缺陷,
包括其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伤作用各 个方面
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 granulomatousdisease, CGD)是吞噬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吞 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内还原型辅酶Ⅱ(NADPH) 氧化酶功能缺陷,造成呼吸暴发(respiratory burst)障碍所致。
2)发病机制及免疫学异常 (1) 病毒大量复制,细胞死亡 (2) 细胞间融合 多核巨细胞,细胞死亡 (3) CD4/CD8比例下降、倒置
Th数量下降,功能缺陷 B细胞多克隆激活
NK下降,恶性肿瘤、病毒性感染发生率升高
(三)免疫学异常
1、CD4+T细胞
外周血CD4+ 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和功能严重受损, CD4和CD8细胞比值下降。
PID 与 SID
免疫缺陷病可为遗传性,即相关基因突变或缺失 所致,称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PID) 也可为出生后因环境因素影响免疫系统,如感染、 营养紊乱和某些疾病状态下诱发所致,称为继发 性免疫缺陷病。 (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SID)
(2) X连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T-B+ SCID,XSCID)
定位于Xql3.1上IL-2受体gamma链(1L-2RG)基因突 变导致的SCID是SCID中最常见的病种。
最近发现IL-2RG也是IL-4、IL-7、IL-9和IL-15受 体复合物的共同组成部分,因此改称IL-2RG为共同 g链。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一、概述(一)概念免疫缺陷病(immunodificiency disease, IDD)是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涉及到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或信号转导的缺陷。
(二)IDD的分类1. 按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D)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SIDD)2. 根据累及免疫细胞和成分不同可分为:体液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
(三)IDD的一般特征1. 感染对各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是免疫缺陷最主要、最常见、最严重的表现和后果,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体液免疫缺陷者感染常由化脓性细菌引起。
细胞免疫缺陷者感染则以病毒、真菌、胞内寄生菌及原虫多见。
而且免疫缺陷者常发生条件致病菌的感染。
2. 恶性肿瘤原发性免疫缺陷尤以T细胞免疫缺陷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100~300倍。
3. 伴发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者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高达14%,尤以原发性免疫缺陷者显著,以系统性全身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恶性贫血为多见。
4. 多系统受累和症状多变性。
5. 遗传倾向性多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有遗传倾向性,约1/3为常染色体遗传,1/5为性染色体遗传。
15岁以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80%以上为男性。
6. 发病年龄50%以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从婴幼儿开始发病,年龄越小病情越重,治疗难度越大。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是由于先天性(多为遗传性)发育缺陷而导致的免疫功能不全。
(一)B细胞缺陷性疾病1. 性联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亦称Bruton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是最常见的先天性B细胞缺陷病,多见于男性婴幼儿。
该病因B细胞的信号转导分子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缺陷所致。
该病特点为血液及淋巴组织中B细胞数目减少或缺失。
免 疫 缺 陷 病
TH1 TH3 Tr
TH2
TH17
IgM
ProB
PreB B
Plasma
IgM
CFU IgG
RBC Plet PMN MØ
B Plasma
IgA
B Plasma
IgG IgA
IgE
• 细胞因子(IL-1~18,TNF,IFN-r,IGFβ-1)
B Plasma
• 表面标记(CD28-B7,CD40-CD40L,MHCI,Ⅱ,细胞因子受体等)
血清C3含量测定 总补体溶血力(CH50)测定 原理:血清补体能通过经典途径溶 解被抗体结合的绵羊红细胞 正常值:50~100μ/ml
50
22.3 22.2 21.1
p 21
11.4 11.3
11.2
11.2 12 13
q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基因诊断
慢性肉芽肿病(CYBB) 备解素缺陷(PFC) 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WASP)
迟发皮肤超敏反应*
代表TH1细胞功能 应同时进行5种以上抗原皮试
T细胞及其亚群数量检测(CD3、CD4、CD8) T细胞功能检测
48
3.吞噬作用检测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 <1.0×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硝基四唑氮蓝染料(NBT)还原试 验
正常人刺激后﹥90%,CGD<1%
49
4.补体检测
CTL、NK、ADCC、
补体、PMN
淋巴细胞凋亡
11
巨噬细胞(APC) 树突状细胞(DC)
CD4
MHCII Ag
T 细胞
TCR
抗原提呈
12
CD40L
免疫缺陷
医学免疫学
(三)AIDS的发病机制
1.HIV侵入免疫细胞的机制
HIV主要侵犯CD4+T细胞以及表达CD4分子的单核 /巨噬细胞、DC、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等。
HIV感染细胞机制 HIV的主要受体: CD4分子(HIVgp120与 CD4分子的V1区高亲和力结合) HIV的辅助受体 (共受体)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
1、非感染性因素 营养不良:最常见原因 恶性肿瘤:霍奇金病、骨髓瘤 医源性免疫缺陷:免疫抑制药物及放射性损伤等
2、感染 某些病毒(HIV、麻疹V、风疹V、CMV、EBV等)、细 菌(结核、麻风杆菌等)和寄生虫感染
医学免疫学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细胞免疫功能正常; 临床症状多不明显,或仅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
道感染,少数发生严重感染,可伴自身免疫(如RA、SLE等) 或超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 *本病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时易发生超敏反应,故不宜使用
医学免疫学
3、X-性连锁高IgM综合症(XHM):
遗传特征: X性连隐性遗传,男孩发病 发病机理: X染色体上CD40L基因突变→T细胞表达CD40L缺陷
淋巴干细胞
B B B
XLA XHIMCD40L基因
btk基因
缺陷
IgG/IgA/I gM/IgD/Ig
E
突变 sIgM 前B细胞
T TT TT
成熟细胞
? 选择性 IgA 缺陷
G
IgA
A
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浆细胞
CVID
B记忆细胞 IgA 浆细胞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第十九章免疫缺陷病
㈢ X-性连锁高IgM综合征(X-linked hyperimmunoglobulin M syndrome,XHM)
遗传特征: X性连锁隐性遗传 发病机制: X染色体上CD40L基因突变
T细胞表达CD40L缺陷 T、B细胞相互作用受阻 IgG、IgA和IgE重链类别转换障碍
免疫特征:
五、吞噬细胞缺陷
(一)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
* 粒细胞减少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5×109/L * 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几乎缺如 病因:髓样干细胞分化障碍 临床表现:严重咽炎,多死于败血症或脑膜炎
(二)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 趋化功能缺陷(白细胞懒惰综合征) * 黏附功能缺陷( 白细胞黏附缺陷,LAD) * 杀菌功能缺陷 (慢性肉芽肿病和Chediak-Higashi综合征)
整合素β2缺陷 Pig-α基因缺陷
红细胞缺乏 DAF和MIRL
21q22
Xp21,1q25, 16q24
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
由于B细胞发育缺陷或由于B细胞对T细胞传递的信 号反应低下→Ab生成障碍,体内Ig降低或缺失。 主要临床特征:反复化脓性感染
原发性B细胞缺陷
淋巴干 细胞
B B B
XLA
XHM CD40L基
1.X-性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X-linked SCID,XSCID)
遗传特征:性染色体遗传缺陷(占SCID46%) 发病机制:
IL-2R链(γc 链)基因突变 多种CKR(IL-2R、IL-4R、IL-7R等)功能缺陷 T、B、NK细胞成熟受阻和功能障碍 反复感染
免疫学特征: 外周血T细胞和NK细胞减少,B细胞数量正常但功能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19章IDD
X性连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X-性连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XSCID)
发病机制
X染色体上编码IL-2Rγ链的基因突变 参与IL-2、4、7、9、15的信号转导 调控T、B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
1986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此病毒命名为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概述
我国自1985年报道第一例艾滋病以来, 艾滋病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07 年底,全国已有约70万病毒感染者和艾滋 病病人。
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
每年的 ?月 ?日
确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AIDS
第19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辽宁医学院 免疫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内容
概述 原发性IDD 获得性IDD
IDD的治疗原则 (自学)
概念
概述
免疫缺陷病 (IDD)
免疫系统由于基因缺陷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遭受损害而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所出的临床综合症。主要表现
T、B细胞成熟障碍,NK数量明显减少。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g -链 参 与 组 成 的 细 胞 因 子
IL-2
IL-4
IL-7
IL-9
IL-15
共用的 g 链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补体系统缺陷
各种成分均可发生缺陷 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补体系统缺陷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第19章免疫缺陷病教学教案
一、原发性B细胞缺陷
(一)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X连锁隐性遗传,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基因缺陷,前B细胞不 能成熟。 B细胞数减少,缺乏生发中心,BM中无浆细胞, 血清Ig下降,T细胞正常 患儿反复化脓性感染,伴自身免疫病。
预防 控制传播途径;疫苗研制
治疗
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鸡尾酒式用药、中药
(五)AIDS的免疫学诊断
1.HIV抗原检测 2.抗HIV抗体检测 3.CD4阳性T细胞计数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 抗感染 • 免疫重建
– 干细胞移植
• 基因治疗 • 免疫制剂(免疫分子的输入)
第19章 免疫缺陷病概念免源自缺陷:免疫系统中任一成分的缺失或功
能不全而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所致临床症状为 免疫缺陷病。涉及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或信号 转导。
分类
按病因: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按累及成分: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 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
第一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AIDS,去年报告感染 者48万
HIV感染
传染源 携带者,患者(病毒存在于血液、精
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及脑脊 液)
传播途径 血液制品
性接触 垂直传播
(二)AIDS的发病机制
1.侵入免疫细胞的机制
对象:CD4阳性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配体:gp120
2.损伤免疫细胞的机制
(一)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CID)
免疫学课件第19章免疫缺陷病PPT课件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 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能 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免 疫缺陷。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感染
某些病毒,如HIV、EB病毒等, 可能直接攻击免疫系统,导致免 疫细胞受损或死亡,从而引发获
得性免疫缺陷病。
药物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免疫抑制 剂、化疗药物等,可能抑制免疫 系统的正常功能,引发获得性免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接触可能引起免疫缺陷病 的传染源,如病毒、细菌等。
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对于有免疫缺陷病家族史的夫 妇,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及早发现和治疗。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免疫缺 陷病,采取不同的治疗 方法,如基因治疗、干
细胞移植等。
支持对症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的感染、 炎症等症状,采取支持 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免疫学课件第19章免疫缺 陷病ppt课件
• 免疫缺陷病的概述 • 免疫缺陷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免疫缺陷病的预防与治疗 • 免疫缺陷病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 免疫缺陷病的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免疫缺陷病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免疫缺陷病是一类由于免疫系统发育 不全、功能缺陷或遭受破坏所致的免 疫功能障碍性疾病。
分类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 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先天遗传所 致,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可由感染、药 物、肿瘤等因素引起。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免疫缺陷病的发病率较低, 但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多 样。
地域分布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免疫缺 陷病发病率存在差异,可 能与遗传、环境、营养等 因素有关。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 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 免疫功能检测、基因检测等。
19章 免疫缺陷病总结
4
分类
按病因分为: • 原发性(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D) • 获得性(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AIDD)
第十九章
免疫缺陷病
贵阳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1
主要教学内容
• • • • 概述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2
教学要求
• 掌握 免疫缺陷病概念及分类 AIDS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及发病机制 • 了解 主要疾病及治疗原则
3
概
述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34
典型的AIDS有三大临床表现
机会感染、恶性肿瘤、神经系统异常
艾滋病卡波氏肉瘤
口腔念球菌病
艾滋病的恶液质
35
卡氏肺囊虫在肺的外部产生隆起性钙化, 形状象粗糙的肾脏
36
在AIDS患者中念珠菌属感染 是很常见的, 象鹅口疮(上 图)尽管不危及生命但十分 讨厌.播散性感染是少见的, 左图为念珠菌性肺炎,其类 似于细菌性支气管肺炎.
C1 INH缺陷,C2a产生过多
11
第二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由后天因素造成的、继发于某些疾病或使 用药物后产生的免疫缺陷病。
12
一、常见原因
1、非感染性因素 • 恶性肿瘤 • 营养不良 • 医源性 2. 感染 • 病毒 免疫抑制剂、放射等 (HIV、麻疹病毒、EB病毒等) 如:Hodgkin病、骨髓瘤等
32
3.症状期 即感染者已出现多种艾滋病的基本特征, 但症状较轻,人体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消失。此 期患者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腹泻、 消瘦等。 CD+T细胞持续下降
第十九章免疫缺陷病
第十九章免疫缺陷病第十九章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是由于遗传因素或其他多种原因造成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损伤而导致的免疫成分缺失、免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病症。
IDD按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D)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AIDD)两大类。
IDD的临床表现多样,其共同特点为:①反复、慢性和难以控制的感染,感染的性质与缺陷类型有关。
例如,体液免疫缺陷和吞噬细胞、补体缺陷时,以化脓性细菌感染为主;细胞免疫缺陷时,主要是病毒、真菌、胞内寄生菌感染。
②常伴发自身免疫、超敏反应和炎症性疾病。
免疫缺陷病患者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率高达14%。
③易发生肿瘤,特别是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④多数PIDD有遗传倾向。
第一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又称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congenital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CIDD),是由于免疫系统遗传基因异常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障碍而致免疫功能不全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婴幼儿。
迄今共发现200多种PIDD,其中150余种已明确致病基因。
2011年WHO和国际免疫协会(IUIS)联合组织会议将PIDD分为八大类,即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其他定义明确的免疫缺陷综合征;免疫失调性疾病;吞噬细胞数量、功能先天性缺陷;天然免疫缺陷;自身炎性反应性疾病和补体缺陷。
一、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CID)是源自骨髓干细胞的T、B细胞发育障碍或缺乏细胞间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
T细胞缺陷、B细胞正常的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T-B+SCID)T-B+SCID患者的血液中T细胞显著减少,NK细胞减少或正常,B细胞数量正常或升高但血清Ig降低。
免疫缺陷性疾病-课件
骂瞧啦框汪纷房渗匝捅肚姨芳诈颖桓憋贞鹿妈蘑忙怒躇如馒讽饱汁脯菇衷免疫缺陷性疾病 ppt课件免疫缺陷性疾病 ppt课件
区爬框棉昌税皂咋涪炉棠驳畜芽擦拇柄沦擎喷红页刁弹府远秧训依叛卑倾免疫缺陷性疾病 ppt课件免疫缺陷性疾病 ppt课件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D): 由于免疫系统先天性(遗传性)发育缺陷而导致免疫功能不全所引起的疾病。多发生于婴幼儿。
联合免疫缺陷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CID)
是一类T、B细胞均出现障碍或缺乏细胞间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多见新生儿和婴幼儿
藉狐候园腹黔依褐忧汽逞疾芥凑钝纽骇楔渍惹胺羔刑改泌悸习令璃捎温柏免疫缺陷性疾病 ppt胞联合免疫缺陷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
1. X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2. 选择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 (1)选择性IgA缺陷病 (2)选择性IgM缺陷病 (3)选择性IgG 亚类缺陷病 (4)X性联高 IgM 综合征
一、原发性 B 细胞缺陷病
诅肆登敦腋海鸥徊佩字郝灿诱岂笺簧到喘姑茵帘秒练绅沁乞灌奋童伦揖喊免疫缺陷性疾病 ppt课件免疫缺陷性疾病 ppt课件
袋坯海栏脯泡矿毅目总青沮恐钨诌铆却轮阿毡连洲传泻阴卤询适撒陪侯赫免疫缺陷性疾病 ppt课件免疫缺陷性疾病 ppt课件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汕背澜诵宽雇蹄没涡艇房惶牛知枚在亚般驰艺耕悉员汪栏砧炒揪抵膳截氨免疫缺陷性疾病 ppt课件免疫缺陷性疾病 ppt课件
补体缺陷
补体调节成分
C1q-INH
DAF(CD55)
细胞色素b558
细菌
黄素蛋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ne derangement in C II TA, RFX5, or RFXAP DTH, little Ab to TD-Ag, susceptibility to virus
鸟嘌呤 鸟苷
脱氧鸟苷
dGMP
dGDP
dATP 抑制核苷酸还原酶
dGTP
T、B 细胞增殖障碍
四、Complement system deficiency
发病机制:补体固有成分、调节因子、补体受体缺陷导致疾 病(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
Hereditary angioedema C1-INH deficiency
主要导致CD4 +T细胞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缺陷,引起以细胞 免疫为主的免疫功能严重障碍。
1、HIV侵入免疫细胞的机制
2、HIV损伤免疫细胞的机制
(1) CD4+T细胞 HIV感染导致CD4+T细胞减少、功能改变:
A)HIV直接杀伤靶细胞 1)引起细胞膜损伤 2)抑制细胞膜磷脂合成 3)感染CD4+T细胞表达gp120与未感染CD4分子结合,导致CD4+T细胞融合加速死亡。 4)病毒增殖时产生物质干扰靶细胞代谢。 5) HIV感染骨髓CD34 +前体细胞。
(四)临床分期及免疫学特征
(1)HIV感染急性期 (2)潜伏期 (3)症状期 (4)典型AIDS发病期
(五)免疫学诊断
1、HIV抗原检测 2、抗HIV抗体检测 3、CD4+T细胞计数 (六)AIDS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宣传教育,控制并切断传播途径,防治医院交叉感染, 加强个人防护,接种疫苗。 治疗:核苷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① X-linked SCID, XSCID
② Autosomal recessive heredity SCID
other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
MHC-I derangements
Mutation of TAP gene Endogenous Ag can’t be transported on endoplasmic reticulum
PIDD是由于免疫系统遗传基因异常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障 碍而致免疫功能不全引起的疾病。
分类: 特异性免疫缺陷(B、T和联合免疫缺陷) 非特异性免疫缺陷(补体和吞噬细胞缺陷)
一、 Primary B cell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定义:B细胞先天性发育不全或B细胞对T细胞传递 的信号反应缺陷而导致抗体产生减少的一类疾 病。
以上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在成人感染者中, 40% 是女性 ,15% 是年龄在15-25
岁. 我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截止2007年底,感染人数约70万。
AIDS临床特点:
1、机会感染 2、恶性肿瘤
3、神经系统疾病
传染源:HIV无症状携带者和AIDS患者,通过接触HIV 污染的体液而感染。
传播方式:性接触、血液传播(输血、血制品、静脉 毒瘾者)、母婴垂直传播
B)HIV间接杀伤靶细胞
1) HIV诱生靶细胞产生细胞毒性细胞因子,抑制正常细胞生长 因子的作用。
2) HIV诱生CTL或抗体,杀伤表面表达病毒抗原的CD4+T细胞 .
3) HIV编码的超抗原引起某些TCR的T细胞死亡。
C)HIV诱导细胞凋亡
1)gp120与CD4交联,引起胞内Ca2+升高细胞凋亡 。
AMP
IMP
GMP
ADA与 PNP 基因突变造成 免疫缺陷的途 径
腺苷 ADA 肌苷
PNP
鸟苷
PNP
ADA或PNP缺 失导致dATP或 dGTP在细胞内积 蓄,对早期T、B细
胞发育有毒性作用, 使之停滞于proT/pro-B阶段,引 起SCID.
腺苷 脱氧腺苷
dAMP
dADP
6-氧嘌呤
黄嘌呤 尿酸
后天因素造成的、继发于某些疾病或使用药物后产生的 免疫缺陷性疾病。
一、诱发因素:营养不良、恶性肿瘤、医源性免疫缺陷;感染等
二、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HIV的流行情况
1981年美国首例,流行最严重者:非洲撒哈拉南部地区
全世界每天大约有 16,000名新的HIV 感染者,每年新增人数达500万。其中90%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AIDD)
所累及的免疫成分:
体液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吞噬细 胞缺陷和补体缺陷。
Clinical character
1、感染 2、肿瘤 3、易伴发自身免疫病:SLE、RA多见 4、遗传倾向
Section1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D)
定义:涉及T细胞发育、分化和功能障碍的遗传性缺 陷病。
特征:间接导致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功能障碍。
常见疾病:
(一)DiGeorge综合征 发病机制:先天胸腺发育不全,T细胞数目
下降,B细胞正常。 临床表现:反复感染病毒、真菌、原虫及细
胞内寄生菌。 (二)T细胞活化和功能缺陷 T细胞膜分子表达异常或缺失。导致T细胞不
慢性肉芽肿病(CGD)
正常吞噬细胞
消化无能吞噬细胞
吞噬体
中性粒细胞
细菌
吞噬体
细菌
NADPH H+
NADPH H+
e- +O2
O2- H+
H2O2
黄素蛋白 细胞色素b558
慢性肉芽肿
细菌 多核巨细胞
巨噬细胞
Th 1细胞 内皮样细胞 纤维母细胞
Section2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AIDD)
成熟障碍。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1)腺苷脱氧酶和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缺陷引起 (2)MHCⅠⅡ类分子缺陷引起
A child with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showing skin lesions due to infection with vaccinia gangrenosum resulting from smallpox immunization. Lesions were widespread over the whole body.
能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
① CD3γ-链缺陷;② CD3ε-链缺陷; ③ ZAP-70。
T细胞活化过程中的信号转导
三、 Primary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定义:T、B均出现发育障碍或缺乏细胞间相互作用的 疾病。
(一)Severe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1.X-性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X-SCID) 发病机制:IL-2Rγ链基因突变,导致T B细胞发育分化
性联无免疫球蛋白血症(XLA) Bruton 病
白蛋白
球蛋白
a1 a2 b
g
(a)
(b)
(c)
(二)选择性IgA缺陷
(三)X-性连锁高IgM综合征
发生机制:CD40L基因突变,致B细胞不能增殖和类别转变 。 IgM增高。
临床症状:患儿易反复感染。
二、 Primary T cell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ig-α
GPI
CD55 CD59
MA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omplement
Immune hemolysis
五、Phagocytes deficiency
发病机制:吞噬细胞减少或功能异常
中性粒细胞减少 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慢性肉芽肿病: 缺乏杀灭吞入微生物NADPH氧化酶→微生物持续存在于吞噬 细胞内又不能被清除, 刺激CD4+T细胞,形成肉芽肿。
(一)HI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HIV为有包膜的逆转录病毒,HIV-I和HIV-2两型
三个结构基因 开放阅读框架编码的小分子蛋白可刺激AIDS病人产生抗体
(二)AIDS的发病机制
HIV的包膜糖蛋白的gp120可与CD4细胞(主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CD4分子 高亲和性结合。
特征表现:体内Ig水平降低或缺失;外周血B细胞减 少或缺失, T细胞正常;
临床表现: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对某些病毒易感 性增加。
常见疾病:
(一)X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Bruton 病)
发生机制:患儿B细胞信号转导分子酪氨酸激酶 (BTK)缺陷,B细胞发育停滞于前B细胞阶段,导致成熟B细胞数目减少或缺失。 临床症状:患儿6-9个月时出现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
2) gp120与CD4交联,促进细胞表达Fas分子,细 胞凋亡。
3) HIV附属基因编码的tat增强Fas/ FasL敏感性。
(2)B细胞 gp41诱导多克隆B细胞激活, 高免疫球蛋白血症,产生多种自身抗体
(3)巨噬细胞:CD4+,HIV感染巨噬细胞后 在胞内复制,但不杀死细胞。成为HIV的重 要的庇护所,并将病毒播散到其他组织
蛋白酶抑制剂
Section3 Therapy principle
(一)抗感染 (二)免疫重建:骨髓移植:同种异体骨髓移植 (三)基因治疗 (四)免疫制剂:输入Ig或细胞因子:替代治疗
Chapter 19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