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与汉乐府异同)
冉冉狐生竹,结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之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口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翻。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辄。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非常突出的,概言之,一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 抒情,如明月皎夜光,诗人有感于深秋季节见物换星移,时序转变而产生朋友相 交不终,世态炎凉的感叹,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增强诗歌抒情性,二是通过生活 细节抒写作者内心活动,以含有叙述成分的情节突出诗中主人公的形象,如迢迢 牵牛星,叙织女的神话故事,表现诗人脉脉不得语的相思之苦,乂如西北有高楼, 以描写女子高楼抚琴,抒发作者知音难遇的感慨,三是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其 衬映烘托,语短情长,含蓄蕴籍,儿乎涵盖了所有十九篇诗章,典型的如涉江釆 芙蓉,冉冉孤生竹等,四是语言不饰雕琢,浅近自然而乂精练丰富,情味隽永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它下开建安诗歌,乃至唐诗,对我 国诗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之十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黃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 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 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 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 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
1、意味无穷。
遣词用语非常浅近明白,“平平道出,且无用功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却涵咏不尽,意味无穷。
2、质朴自然。
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纯真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
3、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通过或白描、或比兴、或象征等手法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4、语言精练。
《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炼准确。
传神达意,意味隽永。
此外,《古诗十九首》还较多使用叠字,或描绘景物,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也增加了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论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论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古诗十九首》,这是我们中国古代诗歌中著名的一首古诗,也是中国古诗史上众多
文化宝藏中的一粒珍宝。
该诗的作者不详,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李继师所作,而且引起
了广泛的关注。
《古诗十九首》一共十九首,它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不仅记录了唐诗宋词当时常见的
自然景观、乡村风光,还有物品象征、棋牌、神怪传说等内容,生动地展示了千古流传的
文化遗产和情怀。
《古诗十九首》饱含古风,在其中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内涵,充满了古代文人晓之以理、见之以情的思想,使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仔细体会、聆听,从别样的视角感知古人的奇思
妙想。
《古诗十九首》的文笔十分优美,语言流畅,句式新颖,节奏饱满,妙手偶得,给人
留下很深的印象。
《古诗十九首》的文字巧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平缓的句子组合起来,
从而使文章充满了神采、活泼、动感,彰显出古典诗歌的优雅、精致。
《古诗十九首》既是唐诗宋词的传世绝作,也是古代文人得意输出中的经典佳作,被
尊崇为古风文化的瑰宝。
它无疑是一首真正与众不同、有古风格表现的古典古诗,是一篇
有着极高艺术价值和耐人寻味的佳作,值得珍爱、永远传颂。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哎呀呀,那可真是太了不起啦!你想想看啊,那些诗句就像是从古代穿越而来的精灵,一下子就钻进了你的心里。
比如说“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哇,这简单的几个字,就把那种离别之苦刻画得淋漓尽致,就好像你亲眼看着两个人渐行渐远,心里那个难受劲儿啊!这就好比你和你最好的朋友要分开很久很久,那种不舍和难过,是不是一下子就涌上心头了?再看看“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这描写得多生动啊,那河畔的草,园中的柳,仿佛就在你眼前摇曳。
就好像你站在一片美丽的草地旁边,微风拂过,小草和柳枝轻轻摆动,那画面简直太美啦!的语言也特别质朴自然,一点都不做作。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多直白啊,但就是能让你感受到那种思念带来的消瘦。
这就跟你特别想念一个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然后不知不觉就瘦了是一样的道理呀!还有啊,它的情感表达那叫一个真挚。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是多么深沉的情感啊,让人读着读着就忍不住感叹。
就好像你一直盼望着一个人回来,日子一天天过去,你越来越着急,越来越担心。
它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它的意境营造上。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营造出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就好像你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独自对着那明亮的月亮,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总之啊,真的是太独特、太有魅力啦!它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古代文学的天空中闪耀着光芒。
它用最质朴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难道你不想去好好领略一番吗?我觉得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去品味这些古诗,去感受它们带给我们的美好和感动。
东汉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这首诗写失意之士怨同门友新贵后忘却 遗弃旧友之情,有世态炎凉之感。
(三)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情绪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一、游子之歌
(一)追求功名富贵、立身荣名之志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 这首诗借阐明曲中真意,抒发人生短促, 应当速求富贵,莫守贫贱。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思妇将丈夫远方捎 来的绮裁为合欢被的细节,展现了思妇内 心的喜悦,表现游子思妇坚贞不渝的爱情 。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相思→采芳草→望旧乡→相思,回环曲折的抒 情中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因常年游历仕途不得归 家的相思难遣、苦闷忧伤的情绪。
二、思妇之辞
↓
相思 别怨 痴情 忠贞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表现一位思妇对离家远行、久 别不归的游子的刻骨思念与怨情。
浅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浅析《古诗⼗九⾸》的艺术特⾊2019-10-09摘要:《古诗⼗九⾸》⽂辞醇厚、意境悲远,堪称“⼀字千⾦”。
本⽂从东汉特殊的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对其艺术特⾊的考察,揭⽰出《古诗⼗九⾸》作为诗歌⾃觉时代伐⼭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古诗⼗九⾸;创作背景;艺术特⾊;地位《古诗⼗九⾸》温薰着先民原始⽽朴素的⽓息褰裳涉溱⽽来,“深衷浅貌,短语长情”,[1]以其美丽⽽悲怆的唱咏,或天真直率或含蓄蕴藉地传达着清琼⾃然、托情⾼介的古⼈之思。
它擅长于抒写哀乐,摆脱了神学⽬的论和谶纬宿命论的桎梏,开始转向思考现实⼈⽣,与《诗经》、《楚辞》桴⿎相应,堪称五⾔滥觞,对后世诗歌的发展具有⼗分重要的研究意义[2]。
⼀、《古诗⼗九⾸》的创作背景《古诗⼗九⾸》源起于梁齐之间,那时流传着⼀些汉魏以来的古诗,据钟嵘《诗品》所云“陆机拟⼗四⾸……其外四⼗五⾸”,[3]可知当时⾄少有五⼗九⾸之多[4]。
梁代昭明太⼦萧统(501-531)编《⽂选》,从这些⽆名散佚的“古诗”中,选择了⼗九⾸,作为⼀组诗流传⾄今。
对于这⼗九⾸诗创作的时代问题,学界多有讨论,他们⼀致认为创作时间为东汉末年。
对创作背景进⾏进⼀步的探究,有利于寻根振叶、沿波讨源,更好地理解《古诗⼗九⾸》。
东汉末年政治局势恶化,⽂⼈的观念随之发⽣巨⼤改变。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以来,经学成为汉代意识形态的根本,发展到明帝时代,师道与君道甚⾄有了同等的尊严。
和帝以后,连续⼏个幼主当政,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原先的仕途受到了很⼤的影响,要⼊仕便要依附权贵,使得此前以道为重,注重⽓节、操守的意识受蒙受极⼤的冲击,此外,汉末争激烈的政治⽃还影响到⼠⼈⽣命的存亡。
由于正统价值体系被怀疑乃⾄摒弃,诗⼈们失去了原来的赖以⾃⽴的精神依托,以⾁体凡⾝真实地感受着⼈⽣的⼀切,在与严酷社会现实的激烈碰撞中迸发出对⽣命变易、时序流逝的感伤,对灾难不幸的忧虑,对世风浇薄的愤怒。
作为东汉末年成熟的作品,《古诗⼗九⾸》在⼈⽣、艺术观念上开创了⼀个新的时代[5],这与动荡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研究的开题报告
《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古诗十九首》是唐代杜甫的代表作之一,离我们的生活和时代如此遥远,却仍然被广泛地传唱和欣赏。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值得深入研究,以探究其造成巨大影响的原因,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古代文学的精华。
二、选题意义《古诗十九首》以其简洁、深刻、朗朗上口的语言,借助诗歌表现出生活、情感和社会等方面的丰富面貌,充分体现出唐代诗歌的鲜明特色。
通过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形态和审美特点,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代表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意义和价值。
三、研究内容1 研究《古诗十九首》诗歌的艺术特色2 评析《古诗十九首》中的意境和情感表现3 探讨《古诗十九首》的文学价值和现代意义四、研究方法1 文本分析法:就《古诗十九首》的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诗歌的构思和表现手法等方面的问题。
2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古诗十九首》与其他唐代、现代诗歌作品进行比较,以深化对其艺术特色的理解。
3 历史研究法:将《古诗十九首》置于唐代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和研究,以理解其反映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
五、论文结构第一章绪论1 选题背景和意义2 研究目的和意义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成果4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5 研究限制和难点第二章《古诗十九首》诗歌的艺术特色1 序言2 《古诗十九首》的体裁和形式3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风格和特点4 《古诗十九首》中的文学手法和表现形式第三章《古诗十九首》的意境和情感表现1 《古诗十九首》的意象和形象2 《古诗十九首》中的情感和意境表现3 《古诗十九首》的意义和价值第四章《古诗十九首》的文学价值和现代意义1 《古诗十九首》的传统文化价值2 《古诗十九首》的现代意义和启示3 《古诗十九首》的传承和发展第五章结论1 研究总结2 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3 研究展望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将包括研究《古诗十九首》的文献参考,以及相关领域的文献参考。
文化批评:古诗十九首的评点
VS
人生苦短与及时行乐
古诗十九首中有很多诗歌表达了人生苦短 、及时行乐的思想。现代人可以从这些诗 歌中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思考如何在有 限的时间里追求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现代视角下的艺术特色分析
语言优美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优美,运用了丰富的修辞 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现代读者可 以从这些诗歌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并从中 学习到文学创作的技巧。
音韵和谐
02
古诗十九首注重音韵的和谐,通过平仄和韵脚的巧妙运用,使
诗歌更具音乐美感。
修辞精妙
03
古诗十九首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意境之深
情感深沉
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感深沉而 真挚,往往能触动读者的内心深
处。
意象丰富
古诗十九首善于运用丰富的意象来 表达情感,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
田园之乐
总结词
古诗十九首中也有一些诗歌表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 向往。
详细描述
在《迢迢牵牛星》中,“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描绘了田园生活中宁静美好的场景 ;《采葵莫伤根》中的“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的珍视和
保护意识。
忠君报国
总结词
古诗十九首中还有一些诗歌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化批评古诗十九首的 评点
目录
Contents
• 古诗十九首的背景介绍 • 古诗十九首的主题分析 •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 古诗十九首的影响与评价 • 古诗十九首的现代解读
01 古诗十九首的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
古诗十九首创作于东汉末年,这一时 期政治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士人阶 层对现实感到失望和苦闷。
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一、长于抒情,感时伤怀,意切情真1.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具有惊心动魄的真情美。
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融合的境界。
如《迢迢牵牛星》(之十),通篇写长空寂寥、河汉皎洁的秋夜景色,牵牛、织女二星一水相隔不能相聚。
而情在其中,表现了男女离別相思之苦。
又如《青青河畔草》(之二)用河边青草和园中绿柳构成的融融春色,寄托了“荡子妇”对久行不归的丈夫的思念和烦闷。
又如《驱车上东门》(之十三)用洛阳北邙山墓地的凄凉景色,烘托出一种悲涼死寂的气氛,从而更适宜于表现诗人失望于现实的颓废感情。
这些都是把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气氛之中,用特定的景色以烘托人物的情感。
感情是抽象的,要刻画离愁、别恨、哀伤、怨思等等,是不容易的,堆砌一连串的形容词也不会引起读者共鸣,《古诗十九首》却把抽象的感情用具体的事物表达出来。
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明月何皎皎”)从身体的消瘦(“衣带日已缓”)、容颜的衰老(“岁月忽已晚”)和实际的行动(“采芙蓉”、“引领”、“徒倚”、“垂泪”、“出户”、“入房”、“泪沾衣”)来显示久别愁思的痛苦。
又如:“回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回车驾言迈”)由看见的景物烘托出内心的悲伤。
2.借事寄情,委婉真切《古诗十九首》还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通过叙事渗透抒情,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古诗十九首》注重借鉴《离骚》的抒情性,同时“‘古诗’将叙事与抒情合二为一,词意婉转,诗思纤密,明显呈现出一种低回要眇的美学风貌。
”[4]古诗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那种单纯而优美的抒情性格。
如《西北有高楼》写士子失意。
《古诗十九首》研究
《古诗十九首》研究《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其内容涵盖了人生的诸多方面,从爱情到友情,从生死到离别,从自然到社会,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内涵。
本文将针对《古诗十九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古诗十九首》的背景介绍《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编纂的《文选》,其创作年代不详,一般认为是汉代文人创作的组诗作品。
这十九首诗歌在内容上相互关联,但又各自独立,每首诗歌都有各自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二、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的关键词包括:五言诗、文人创作、情感表达、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人文内涵等。
三、《古诗十九首》的研究内容1、艺术特色《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语言简练流畅,用词精准,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其次是情感表达真挚细腻,通过具体的形象和情境来表现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再次是具有深刻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自然与社会现象相融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2、主题与内容《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涵盖了爱情、友情、离别、生死等多个方面,这些主题相互交织,展现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其中爱情主题是较为常见的主题之一,诗歌中描写了爱情带给人的美好和痛苦;友情主题则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离别主题则表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感伤和不舍;生死主题则表现了作者对生死轮回的思考和豁达。
3、对后世的影响《古诗十九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内涵,开启了五言诗的创作之门,影响了后来的文人诗歌创作。
它所表现出的真挚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创作的灵感来源。
同时,《古诗十九首》还对中国的文化和人文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古诗十九首》的研究方法研究《古诗十九首》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文本分析、比较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等。
通过对诗歌的文本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诗歌的语言和结构特点、意象和象征手法以及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比较研究则可以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诗歌进行比较,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跨文化研究则可以将《古诗十九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诗歌进行比较,探讨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共同点。
浅析《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浅析《古诗》的抒情艺术浅析《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古诗十九首》是由汉代无名文人创作的五言抒情短诗,最早著录于萧统的《文选》。
《古诗十九首》自出现以来,就受到了极高的评价,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古诗十九首》和《诗经》往往相提并论,它之所以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在艺术上所取得的高度成就。
马茂元先生指出:“《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总结了汉代乐府的光辉成就,替建安文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它正是由两汉发展到魏晋,南北朝诗歌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古诗十九首》是以抒情见长的,它发展了汉乐府抒情性的一面,使五言诗发展成为成熟的抒情诗。
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呈现出了和前代抒情诗截然不同的风貌。
《古诗十九首》所抒之情是自我之情,关注的是一己之情。
在真正意义上表现了人的本身,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各种正常的感情。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多数是中下层文人,他们常年漂泊在外,为的是能步入仕途,建立功业。
东汉承袭了西汉的察举制度,有地方察举贤良方正,孝廉,茂才,明经等,然后待诏而行。
所以东都洛阳就成了许多文人士子的游学,读书之地,谋求功名利禄的场所。
但是追求功名富贵的人一天天的增多,而官僚机构的容纳毕竟是有限的,这就形成了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现象。
而且东汉末年是政治上最混乱,最黑暗的时期。
卖官鬻爵、贿赂公行,政治上的腐化和堕落已达到顶点。
在这种情况下,中下层文人失去了正常仕进的机会,倍感前途的渺茫和无望。
这样的遭遇,使得他们彷徨苦闷,难以抑制心中的悲哀,发而为诗。
就充满了“怨”的色彩。
但是这种“怨”是哀而怨,不同于《诗经》中的“怨刺”,《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着眼的是自身,他们无意于反映深广的社会现实,他们要抒发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慨,所忧所怨都与自身的遭遇有关。
令他们感伤的是功业难成“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今日良宴会》);朋友的遗弃“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明月皎夜光》);知音难觅“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西北有高楼》);相思成疾“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行行重行行》);人生苦短“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驱车上东门》)。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古诗十九首的概念(1)《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非一人一时一地所作,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
(2)内容上:羁旅行役,相思怀人之苦,是其一大主题。
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巨大痛苦。
同时,也描写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如《涉江采芙蓉》。
它在揭露现实社会黑暗的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失去的道德原则的追恋。
(3)艺术特色:其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融情于景,寓景于情,是其一大抒情特色。
语言浅近自然,意蕴丰富,即善于锤炼语言,熔铸典故,把丰富的内涵,纳入最简约的语言之中。
(4)影响:《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它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及艺术风格,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2.建安风骨(1)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对建安文学成就的经典概括。
它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
(2)建安风骨具有以下特点:时代特色鲜明,情感真挚强烈,文风清俊,慷慨悲壮,气盛词壮,文笔华丽健美。
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互见法(1)互见法是司马迁首创的与纪传体相适应的编纂历史的方法。
它是把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在各篇章中,互相参见,既使《史记》的叙事首尾完整,减少重复,又有助于维护人物形象的完整性,突出作者对人物思想感情的倾向性。
(2)互见法在《史记》中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直接明示,其二是不明示。
如要了解项羽其人,只通过《项羽本纪》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高祖本纪》等,才能完整地理解。
4、《七发》(1)《七发》是由枚乘所作,汉代散体大赋的奠基之作。
全文假设楚太子生病,吴客探问,陈说七事(即音乐,饮食,车马,宫苑,巡游,畋猎,观涛等)以启发太子,故称"七发"。
试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试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文/邸毅摘要:文温以丽,意悲而远,这十九篇无主名的抒情短诗,自出现后,便备受推崇。
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在中国古典诗歌领域中实属罕见。
《古诗十九首》之所以有如此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艺术上的高度成就。
在艺术手法上,抒情与写景完美融合,综合运用“比兴、对比、象征、叠字”等表现手法,语言风格质朴自然、情味隽永。
同时又善选择生活细节来抒写内心情感,使抒情诗又有了叙事成分。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抒情;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古诗十九首》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诗歌史上产生这样巨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在艺术性上的高度成就。
历代评家赞扬备至,如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评为:“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而钟嵘更是给出了“一字千金”的高度评价。
研究《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对于探寻古诗的源流、发展,以及了解东汉后期文人诗的概况具有重要意义。
它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在发展中走向成熟。
同时又下启建安文学,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一、抒情与写景完美融合这十九首古诗,是作者内心真切的呼唤,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其中许多景物与环境的描写,都是诗人主观感情的极好烘托与渲染。
如《明月皎夜光》一首: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这首诗写出了诗人于深秋时节见物换星移、时序转变而产生的朋友相交不终,世态炎凉的感叹。
诗的开篇即写凄凉的秋夜之景,月色寂寂,虫鸣戚戚,衬托出失意士人的孤独与惆怅。
接着写由月出到月落,暗示秋夜漫漫,诗人惆怅难寐。
“白露”两句写时节推移,作者感受着人情今昔冷暖的变化。
秋蝉没落,玄鸟避寒寻暖,两相对比,更联想到自己与“同门友”的现实处境。
这些虽是写景,却处处是情感的变化,经过凄景烘托,才更现诗的主旨。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价值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价值汉代诗歌诸型之中,经过文人作者与民间歌手的共同努力,硕果累累的是五言诗。
“古诗”的数量,就南朝钟嵘所见,有近六十首之多,延至今日,又有约半数流失。
“古诗”的作者可以分为两类人物,一类是民间歌手,沈约说:“凡乐章古词今之存者,并汉世街陌谣讴。
”(《宋书·乐志》)“古诗”中的乐府古辞,作者就应是民间歌手。
另一类是未能留下名字的文人,被昭明太子萧统精心择入《昭明文选》的《古诗十九首》,就是这些无名文人的作品。
《古诗十九首》根据内容可以分成三类,一为抒发羁旅愁怀、闺阁哀怨的,一为慨叹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一为伤感知音难遇、老友绝情的。
尤其是前者的游子吟与思妇辞,占去了组诗的大半部分。
这三类诗作各自表现的内容,实际上是十九首同一主旋律的变奏。
所谓同一主旋律便是十九首咏叹人生不幸、哀愁和苦闷的共同主题,抒发羁旅愁怀、闺阁哀怨也好,慨叹性命短促、人生无常也好,伤感知音难遇、老友绝情也好,都是从不同的遭际、不同的侧面反复咏叹、强化这一主题。
这套组诗是中国早期五言诗中典型的抒情诗,具有弥足珍贵的艺术价值,正如钟嵘所云:“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诗品》)善于熔铸情景交融的意境,造成强烈的抒情效果,是《古诗十九首》的突出特色。
作者继承和发展了风、骚的抒情手法,把对客观景物的描摹同主观情绪的抒发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把思绪纷纭、感情汹涌的内心世界与客观实在、浑然无觉的外物巧妙地融会在一处,形成水乳交融的艺术画面。
如《去者日以疏》:去者日以疏,生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诗篇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墟墓景象:丘坟累累,萧索凄凉,无主的古墓被人犁为田地,墓旁的古柏被人砍作烧柴。
周围死一般的寂静,唯有坟间的白杨在凄风中呜咽似的潇潇作响。
作者在描述这番景象时,使用了一“悲”一“愁”二字,将人生如寄之忧、无限沧桑之感都灌注于其中,从而构成了有景有情、自然浑成的艺术境界。
结合作品谈谈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结合作品谈谈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诗集,它汇集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诗歌作品,其艺术成就可谓是无可比拟的。
首先,古诗十九首的诗歌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话题,如社会生活、家庭关系、爱情、友谊、历史事件等,其中有些诗歌更是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如《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反映了当时家庭的贫困;《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反映了当时的自然风光。
其次,古诗十九首的诗歌语言表达极其精练,其中有些诗歌甚至只有几句话,但却能够把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游子吟》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把作者对家乡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登鹳雀楼》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此外,古诗十九首的诗歌结构也十分精妙,其中有些诗歌采用了对仗的结构,如《游子吟》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对仗的结构使诗歌更加富有韵律感;有些诗歌采用了押韵的结构,如《登鹳雀楼》中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些押韵的结构使诗歌更加悠扬动听。
总之,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可谓是无可比拟的,它汇集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诗歌作品,其诗歌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话题,其诗歌语言表达极其精练,其诗歌结构也十分精妙,这些都使古诗十九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诗集,也使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诗集。
古诗十九首教案
题材:游子思妇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这五个字读起来才形成一种往而不返的声音。——这话真 是很难讲清楚。那远行的人往前走再往前走,前边的道路是无 穷无尽的,而后边留下的那个人和他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 。这就是往而不返,从这里边就使你感受到一种把两个人越拉 越远的力量。
“与君生别离”就是写由分别这种现象所产生的痛 苦了。所谓“生别离”,可以有两种讲法:
❖ 长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景于情,达到天衣无 缝、水乳交融的境界。
❖ 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 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 鲜明突出。
三、艺术特色
❖ 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 多,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 余味无穷。
❖ 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 炼,含义丰富,十分耐人寻味。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浮云蔽白日”所比喻的是什么呢 (1)有的人把这首诗看作思妇之辞, 比如张玉谷《古诗十 九首赏析》就说,“浮云蔽日,喻有所惑,游不顾反,点出 负心”。则,“白日”就指的是游子; “浮云”则指的是 游子在外边所遇到的诱惑。《西厢记》里的崔莺莺送张生时 说,“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像此处栖迟”,就是这个意 思。
“阻”(1)高山大河的自然界的险阻, (2)战乱流离等人世间的险阻。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1)李善的《文选注》引《韩诗外传》说:“诗云‘代马依 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但这“不忘本”又可 以从两个角度来看:
从远行者的角度来看,当然是从正面写他的思乡念旧之情; 从留居者的角度来看,则是说胡马尚且依恋故乡的北风,越 鸟尚且选择遥望故乡的南枝,你作为一个游子,怎么能忘记了故 乡和故乡的亲人呢?这是从反面来作比喻的。
《古诗十九首》的文学价值与艺术特点
《古诗十九首》的文学价值与艺术特点1. 引言1.1 概述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中,《古诗十九首》作为唐代文人之一王之涣的代表作品,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文旨在探讨《古诗十九首》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与艺术特点,以揭示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探讨其在当代文化传承中所扮演的角色。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古诗十九首的历史背景、古诗十九首的文学价值、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和结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进行了总体的介绍,明确了研究目标和框架,为后续内容提供了铺垫。
1.3 目的通过对《古诗十九首》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全面解析这些杰出作品所具备的内涵和形式特点,并通过分析它们在历史背景下所扮演的角色,展示其珍贵的文学价值。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这些古诗的艺术特点,如字句运用和修辞手法之美、格律和韵律的巧妙运用以及意象表达和形象描写之功力,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总之,《古诗十九首》作为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通过本文对其文学价值与艺术特点的深入剖析,我们将进一步认识到它们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并理解其在当代文化传承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 古诗十九首的历史背景:2.1 唐代文学的繁荣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而繁荣的时期。
自开创了贞观之治以来,唐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巅峰状态。
唐代出现了很多杰出的文人墨客,他们以骚体诗为主要表达方式,成就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其中,古诗十九首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成就。
2.2 诗歌在唐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唐代社会中,诗歌被广泛流传和推崇。
宫廷、贵族、士人都以写作和欣赏诗歌为一种重要的雅趣和交际方式。
同时,许多优秀的文人墨客也被任命为官职,并通过写作和担任官职两个途径相互促进发展。
毋庸置疑,这种高度重视和推崇使得当时的唐代享有伟大盛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灿烂的时代之一。
古诗十九首 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无名氏文人的五言诗,形成了特殊的含蓄风格,善于运用比兴手法,为中国诗歌史的重要作品。
它被誉为“五言之冠冕”,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后世文人抒情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建安诗风的出现也作了准备。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创作的五言诗集,收录在《文选》卷二十九。
它表达了共同的感情和人生志向,揭示了许多人生哲理,如永恒与有限、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忧郁与欢乐、亲疏等。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丰富,既有现实主义的描述,也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既有哲理性的思考,也有抒发情感的描绘。
语言清新优美,节奏明快,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古诗十九首》作为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善于抒情而不尽之言,委婉婉转,反复低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古诗十九首》的影响下,汉代诗歌由汉族民间文学过渡到文人创作并出现繁荣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汉初的治国思想为黄老之学,后武帝以儒学一统,黄老失势,在与儒学合流的同时又与庄子思想逐渐融合,形成了汉代社会道家的特殊风格。
忧生惧祸是老子思想的一部分,到了庄子,更是把这种心理凸显出来。
受这种社会思潮的影响,知识分子更加强化了生命意识,与此相对应的是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对死亡的思考。
个人意识的觉醒和生命价值的发现使汉代文人开始忧虑时光的匆匆流逝,进而又对死亡充满困惑和恐惧,他们想要在这有限的人生画布上尽量的挥洒,以表达对生的尊重和欲求,但现实的不公正已无法改变,只能通过增加生命的密度来实现价值,及时行乐就是这种思想的衍生品。
道家讲究的是清心寡欲,但也认为人要顺从自己的人性和欲望,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就会激发人内心的情感波涛。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这些失意的贫士在穷困和忧患之中只能用说反话来表现内心的苦闷。
这种人生的悲剧感,根本上是由于诗人面对生命价值和尊严的被扼杀,产生了强烈的反叛意识,纵欲的内在是彻骨的悲凉。
对于世俗生活以及社会私情的关注带来了真我个性的回归,道家思想唤醒了诗人在时代苦闷之下的生命意识。
诗人开始重新定义自己生命价值和情感取向,抒情化的表达和个性的彰显最终把文学带上了缘情之路。
《古诗十九首》受到道家学说朴实自然为美的影响,道家强调情感的自由抒发,追求自然和简朴文风,因为大道本身朴实无华的。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十九首的整体风格都呈现出一种浅显冲淡,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感。
老庄思想中有愤世嫉俗的一面,道家虽主张恬淡虚静,却也不遗余力的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
《古诗十九首》虽为抒怀之作,但造成诗人愤懑伤感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统治阶级、官僚制度的不公平和不合理。
《青青陵上柏》中宛洛的达官贵族冠带相索,上层社会如同一个封闭的体系,外人难以进入。
《明月皎月光》中昔日的同门之友,也因为飞黄腾达而弃诗人于不顾等等。
这些都从侧面鞭笞了社会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汉代虽然采取“独尊儒术”的思想统治政策,但是道家思想始终是其时代思想的一部分,特别是到了东汉,经学衰颓,老庄复归,对士人的影响日渐从隐性变为显性。
在整个社会思潮的影响下,贫士失志的文人已经在现实打击下心灰意冷,毫无斗志,于是转而想从道家思想中寻求解脱。
所以他们的诗歌创作必然被这种心理影响,在向道家回归的同时,由于文人一直以来都受到中国正统儒家思想的熏陶,于是心态就呈现出了矛盾的两重性。
不过也正是由于诗人胸中蕴藏着儒道两种思想,中国两种传统文化的精髓均在诗中得以展现,才使得《古诗十九首》具有如此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