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改革之路——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可行性分析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改革之路——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可行性分析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改革之路——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可行性分析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改革之路——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

链的可行性分析

董晓玲

摘要:学科是高校的立足之本,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高校只有抓住了学科建设这个中心,才能找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本文从地方高校的角色定位、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高校大众化教育的要求、产业结构及地理环境对不同地区的高等学校科类结构的直接影响四个方面论证了学科链、专业链对接地方产业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明知选择与成功之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学科链专业链产业链

学科是高校的立足之本,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一所高校整体实力的象征。高校只有抓住了学科建设这个中心,才能找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才能以点带面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对此,教育部部长周济总结道:“以往我们搞建设,更多的是抓校园、校舍等基础建设,近年来,我们已经把建设的重点转向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来”。学科建设不仅是重点大学(指国家部属院校)的中心工作,更是地方高校的工作重点(省会城市院校等)。

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都是以组群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单项的形式存在。在学科组群、专业组群与地方产业组群的内部又是各自以一定的方式形成有一定连接顺序和结构方式的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而学科链、专业链对接地方产业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明知选择与成功之路。地方高校具有与重点大学不同的教育资源、不同的办学条件和不同的办学实力,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思路也不相同。地方高校只有找准学科发展的目标,制定出可行的学科发展战略,才能使学科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一、学校的学科定位是由学校的角色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决定的

地方高校的学科空间与其学校发展空间具有一样的特征。就宏观方面,地方高校的角色定位是为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提供科学、技术支持的基本宗旨。地方高校的服务面向是立足区域,服务全省,贡献全国。因此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就必须以学校的这种定位为基础,突出地方性、区域性,以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为导向,使学校的学科设置、专业设置与当地的产业布局相对应。

就具体方面,由于地方高校区域性、地方性的特点,其生源基本上来自于当地,而学生毕业时一般都会把在当地就业作为首选。产、学、研合作对象也是绝大多数选择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因此,学校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当地的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当地的产业发展为己任。也因此,人才的培养方案-学科设置必须以地方产业为导向,与地方产业链相对接,使学科建设有不竭的“源头活水”,学科研究不断地出成果、上水平,也才能逐步形成社会效益显著的学科特色和学术优势,不断提升社会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办学经费,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建构成办学的良性循环体。

二、该办学模式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现代大学一般是按学科建制的,而大学的学科建设又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基础的。而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和专业方向,大学教学和研究也在学科门类的基础上细化为专业。学科建设也因此表现出专业性的特征。同时,现代科学又具有高度综合的特点,新的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层出不穷,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密切联系,日益形成统一的学科体系,大学的学科建制又因此表现出学科群和大专业的通识特征。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因此学科建设必须瞄准科学发展的前沿,掌握国际科学发展的动态和趋势,高瞻远瞩,选择和攻克科学技术的制高点,保证学科的领先性。同时,学科建制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也要有相当的灵活性,传统学科不断更新,新学科有茁壮成长的空间,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能有效进行。

学科建设不仅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实际进程,而且要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现代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及机器化大生产导致了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又使得职业不断分化并日益专业化,职业的专业化则反过来要求教育培养专门化的人才,因此,大学的学科及专业的设置其根本依据是国家与社会的需求。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教学型大学来说,作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的学科建设,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时代变化作出调整,以最大限度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的学科设置既要保持一定的系统性和稳定性,符合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和关连,又要及时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

三、大众化教育要求地方高校加强学科、专业与地方经济衔接的意识

1998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108万人,对于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泱

泱大国来说,通过层层选拔进入大学的他们无疑是社会的精英群体。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这迫切需要大批量的高级人才。此外,由于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于1999年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大扩招,当年即招收近160万人,比1998年增长了38%。此后的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按照30%左右的幅度递增:2000年招收220多万人,2001年招收268万人,2002年招收320.5万人,2003年招收382万多人,2004年招收447万多人,2005年招收505万多人。如此大幅度的增长,不仅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于2002年就从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而且一跃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截止2006年初,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561.78万人。

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同时,“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逐日突现。一方面因为社会提供的就业职位并没有以每年30%的增幅递增,另一方面学校的教学内容未紧跟产业结构发展对新知识的需求。2006年8月14日,《中国青年报》刊文公布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某网站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共有8777名大学毕业生参加),调查显示:51.5%的人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有39.2%的学生属于“念了四年书,出校门找不到工作”。由于有众多的选择,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不仅在学历上高要求,而且对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更高,希望毕业生一来马上就能上岗工作。地方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暴露出不少质量问题。

客观上由于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高校仍然沿用精英教育阶段的培养模式,而没有很好地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在2003年教育部“21世纪初一般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项目调查结果显示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可以归结为产学的脱节,毕业生的智能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岗位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三方面:(1)学生缺乏现代工程设计思想、方法和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许多学校的实验教学分量太少,实验还依附于理论课程,局限于验证原理和掌握操作技术,缺乏对学生进行实验思维、实验设计、实验技术、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全面训练。(2)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训练。现场实习和见习困难重重,甚至无法进行。合作教育、“产学研”结合虽然有许多成功的实例,但仅发生在具有远见的企业和具有研究开发能力的学校之间,只限于少量学生参与。(3)专业教育的知识面窄,并且缺乏现代

工业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经济、社会、国际、人际问题的知识。专业教育的内容、重点不能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不能适应工业企业和技术进步的发展需要。

四、产业结构及地理环境的不同,直接影响了不同地区的高等学校科类结构

随着产业升级速度的加快,技术结构的高度化和柔性化不仅改变着人才需求的结构,而且也对人才的类型、规格和层次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这就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等教育如何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人才培养的结构与人才需求的结构相匹配;二是高等教育如何按照社会需求的变化,使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个性发展的空间。

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要明确工程教育是地方工科院校最重要的业务素质教育。工程教育要培养的工程人才,不论是侧重于工程技术类型的或者工程科学类型的,还是侧重于工程管理类型的人才,都要以工程实践为基础,培养具有强烈工程意识和工程背景的人才。由于各地区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结构、地理环境、发展战略及优势、发展方式和途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导致各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的差异;产业结构及地理环境的不同,会直接影响不同地区高等学校的科类结构,经济发展战略和方式的差异,也会对高校专业设置产生重要影响。不难发现在沿海发达地区与内陆一般地区的工科院校在专业、学科设置方面是存在很大差别的。

占全国普通高校近30%的地方工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地方工科院校是地方政府主办的工科类型的高等学校,办学经费主要由地方财政支持,主要面向地方企业,为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服务,因此地域性是地方工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学科链对接产业链,可使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共荣共生,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一方面,高校学科建设是提高培养人、孵化科技成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的支撑,有助于企业人才队伍的更新与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地方产业的升级,为地方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学科源于实践,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往往催生新的学科甚至新的大学。这在学科链和产业链的互动中,产业发展的需要始终是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催生新的学科群;一方面促使高校以产业链为导向,及时培育、调整学科方向,以形成富有鲜明特色和活力的学科群和学科链。因此,学科链对接产业链,是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地方

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五、目前大学服务地方、衔接行业的类型

学校的学院建制和专业设置是实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通道与途径。经过近二十几年的努力与实践,形成了两种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一种办学模式是与企业共办学院的紧密结合型——企业与学校双方有共同的办学实体,企业参与学校的招生、分配,有人事与财务权,也参与学院专业、学科的设置与论证。学校的师资队伍有一部分是来自企业,例如实践课由来自企业的经验丰富人员担当,为学生的教育实习提供实践场所,为学校的课题研究提供经费与应用实践基地。

另一种办学模式是与企业建立合作实践基地等单项项目的松散结合型——企业不参与学校的招生、分配,也没有人事与财务权,仅参与学院专业、学科的设置与论证,为学校提供部分实践课的师资或为学生实习提供实践岗位。

从近几年各级学校的教育实践形成的成果来看,既有适合理工类的合作教育模式,也有适合文科类的合作教育模式;就层次而言,有适合培养本科生的合作教育模式,也有适合培养研究生层次的合作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大中.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2,(11).

[2]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3]周济.谋划发展,规划未来[J].中国高等教育,2003,(2).

[4]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柳青.论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

[6]宋勤建.高校学科链对接地方产业链-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2006,(2).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程及动力机制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程及动力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日益凸现,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更是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总结,并通过分析其动力机制,探索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历史演进动力机制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建立后,面对经济萧条、社会危机重重、民众中传染病、寄生虫疾病、营养不良疾病肆虐的现状,选择了异于西方国家的医疗模式,发展了具有重大革新性的公共卫生体系:主要依靠经过很短时间就可培训出来的较低技能医护工作者,发展了劳力密集而不是资本密集的医疗技术;强调预防和初级保健,集中精力实施公共卫生计划,而不是单纯关注个体健康。 随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出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四项指导方针,并确定了接下来30年时间内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框架:在城市建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在乡伤残军人和部分在岗城市居民享受公费医疗的医疗保障制度;在农村,亿万农民则普遍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人民公社所属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资金,各地的合作医疗采取农民之间合医合药、合住院合门诊、合预防合保健等多种形式,初步建立了全国性、广覆盖、低水平、综合性和全民性医疗保障制度,极大地改善了国民身心健康状况。 但这一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总体投入和专业技术教育赶不上医疗服务体系的迅速扩张,致使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技术水平较低;过分严格的政府计划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疗服务机构及医疗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体来说,计划经济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我国用占GDP3%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1979年卫生部大胆提出“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随即开展了对医院的“五定一奖”(即定任务、定床位、定编制、定业务技术指标、定经济补助、完成任务奖励)工作。1980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1985年,国务院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

一流专业建设方案临

新高考时代来临,各科核心素养怎么考?附最全指南自 1977年恢复高考,41年来,全国共有1.2亿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知识改变命运”,成为高考最好的注脚。 这期间,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选拔需求,高考在科目设置、考试内容、次数、招生体制和方式、技术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大大小小30余次改革。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我国到2020年将全面建立新的高考制度。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着重明确了高考“考什么”,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但学科各自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它们在高考试题中怎样呈现和考查? 与此同时,今年将有江苏、重庆、四川、湖南、陕西等18个省(市)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盘点上海和浙江的试点经验,又有哪些细节需要我们提前注意呢? 学科素养怎么考 语文核心素养是什么?

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语文核心素养怎么考? 上述四项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与基本抓手,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主要内容。 “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主要通过语言运用题来考查。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 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

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这种“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三)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现象备受舆论批评。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报告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报告 2005年7月1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联合主办形势报告会。卫生部党组书记、部长高强同志应邀到会并作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的专题报告。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管理能力,看党风政风建设,看社会和谐公平。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是摆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卫生系统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 一、我国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强调把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遵循“救死

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原则,努力解决根据地军民的医疗卫生问题,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我国卫生工作制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四大方针。毛泽东同志早在1965年,就明确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更加重视卫生工作和人民健康。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医疗卫生部门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出席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时指出,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卫生事业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1997年和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别作出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推动了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新一届党中央强调把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公共卫生建设工作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强调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加强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并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在历届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国卫生事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进程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史进程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卫生和医疗两部分,但是由于历史上一直没有明确的区分,所以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回顾,而医院改革则作为本部分的主要线索。按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医疗改革的实际进展情况,现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划分为五个阶段,并逐一分析每一阶段改革的背景原因,具体措施及改革成果。 第一阶段 1978~1984年 背景原因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坚持了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结合等一系列正确方针路线,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据统计,中国人均期望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1981年的67.8岁,新生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降低到1981年37.6‰,孕妇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国家在经济上濒于崩溃,财政基础薄弱,卫生费用紧缺;医疗卫生队伍青黄不接,领导水平、技术水平、工作效率都十分低下,从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期间虽然做出过一些努力,但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很多医疗机构硬件设施落后,医生护士比例失调,护理人员不足,专家、学者、专业人员知识老化;许多地方疾病多发,卫生状况差。与此同时卫生系统长期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控制,导致我们不得不思考新的路径进行恢复性的改革的孕育。1978年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拉开了中国30年改革的序幕,一方面为医改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为卫生事业提出新的要求。 具体措施 本阶段的改革主要针对十年浩劫对卫生系统的严重损害进行调整、建设;同时,也包括培养相关人员业务技术,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等内容。 1979年,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提出“卫生工作重点转移到医疗卫生现代化建设上,建设全国三分之一重点县”。同年,卫生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接着又开展了“五定一奖”和对医院“定额补助、经济核算、考核奖惩”的办法,并展开了试点。传统医院管理的弊端在这一阶段逐步显露出来,随后加强医院管理的政策相继出台。1981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开始扭转卫生机构不善于经营核算的局面。在此基础上,1982年卫生部颁布《全国医院工作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了对医院相关工作要求。 在加强对医院管理的同时,也开辟了医疗主体多元化的先河。1980年,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得到国务院批准,这为转变国有、集体医疗机构一统天下,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医疗服务机构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对医疗资源投入的不足,促使国有医院的改革更加顺利地进行。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屯字中学争创县域一流学科工作实施方案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几个在全市、县颇具影响力的学科,也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化强、教学水平高,中高考成绩显著的专业老师,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但还有部分学科在县域的统治力不够,地位不突出,工作滞后,队伍青黄不接,严重影响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甚至学校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经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经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争取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我们的优秀学科更具有县域统治力,使部分薄弱学科能百尺标杆,迎头赶上,力争县域一流学科。经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同时创设有利于教师快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教导处负责规划,教研组负责落实。 二、策略办法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学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因此,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近年来,我校的文科教学比较薄弱,高中考成绩排名在全县比较靠后,因此本次学科建设将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本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立模式。经过三个教研组的重点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它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够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5.阵地建设。各教研组以集体备课组会议为主要活动内容。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动员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李永伟 副组长:孟军弟王瑞杰 成员:赵立文席海福张帆张东锋张崇锋王彦宏 王锦武郑继鸿梁换平夏晨张俊先苟来权

(医疗药品)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肩负着繁重的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

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2009-08-28 09:03:00 ]阅读:1073作者:李玉荣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制;问题;改革 [论文摘要] 本文针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确立合理的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医疗卫生服务实行不同的保障和组织方式等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了诸如医疗卫生的公平性下降,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必然会降低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力图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作一梳理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建议,以期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其改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和市场化。经过20多年的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1.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医疗服务公平性的下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卫生费用不平衡。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居民只拥有不到1/4的卫生费用,而占人口1/3的城镇居民享有3/4以上的卫生费用,而且农村居民占卫生费用的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东部地区的人均卫生费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二是医疗保障的可及性低。近八成农村人口和近五成城市人口——亦即全国近3/4的人口尚未参加各类医疗保险,在遭遇疾病风险的时候无法得到政府的扶助。(张冉燃:《权威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上不成功》,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年第14期)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新闻回顾 2009年4月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意见》指出,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意见》强调,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意见》认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因此,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要坚定决心、抓紧推进,又要精心组织、稳步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摘要)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当前,我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临机遇与挑战。面对挑战和压力,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地把握机遇实现大发展,又一次历史性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全市卫生事业要取得新的突破、新的发展,必须做到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以新的理念和认识重新审视卫生工作,以新的思路和举措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玉门市卫生资源状况 我市现有市属医疗卫生机构82 个,病床610 张。其中:城市设立医疗卫生机构25 个,即2 家县级综合医院、1 家中医院、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 家个体诊所及妇幼保健站、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各一家;农村设立卫生机构57 个,包括11 家乡镇卫生院、个村卫生室。46 各医疗卫生机构共有业务用房32686 平米,医疗设备价值3908 万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75 人,其中市属医疗机构正式职工486 人,临时聘用110 人,乡村医生53 人,个体诊所26 人。按全市18.9 万人口计算,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37 人。

二、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农村医疗资源基础薄弱。截止2007 年,由于我市农农村医疗资源基础薄弱。村医疗机构实行乡办乡管、乡办村管,由于乡村两级财力有限,对医疗机构投入极少,致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简陋、医疗设备匮乏、人员素质不高、医疗水平长期处于低水平运行阶段。2007 年我市实行乡镇卫生院划归县级管理,市委、市政府加大对乡镇卫生系统的通入力度,落实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支出,但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历史欠账多,还是从根本上没有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差的现状。卫生人才流失严重。 2、卫生人才流失严重。卫生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只有两名副高职称医生,中级以上人员仅占19.4%,本科学历占14.4%,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奇缺,且都分布在县级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特别是条件艰苦的移民乡卫生院人才匮乏,严重影响医院的技术进步和建设发展。近年来,由于老市区医疗机构经营困难,职工工资没有保障,据统计,2002 年以来,市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外流人员达130 余人,其中大多数是单位的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使我市卫生人才薄弱的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3、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目前,我市重点地方病之一的鼠疫,其疫源地面积为10572 平方公里,疫源地动物间疫情持续猛烈流行,随时可能在人间发生疫情。同时,我市结核病、乙肝等传染病发病率还处在较高的水平,尤其是移民地区和部分边远乡镇,发现率低,传播率高。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流动性的日益频繁,人禽流感、艾滋

我国医疗卫生现状和未来发展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处长雷海潮 今天谈谈我国社会医疗卫生改革的进展情况,包括对出现的一些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将来一些改革走向的分析与判断,话题围绕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形势所展开。政府以前更多地讨论的是如何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坚持两个基本点,但是最近,尤其是本届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力度。SARS 在中国的爆发,以及在一定地区的流行,确实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我们的执政理念。把这件事情扩展一下,SARS发生以后我们反思为什么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会存在不平衡的情况,我们在整个执政理念中应如何认识过去20多年的政策。2003年末至2004年初,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讨论,实际上和公共领域中发生的SARS疫情是有密切联系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发展评论》,有一个专刊讨论对中国医疗改革20多年的回顾,流传到社会上,大家都记得一个响亮的结论:中国医疗改革基本是不成功的。但被媒体炒作以后,就成为“中国医疗改革是失败的”。实际上“基本不成功”和“失败”不是一回事:基本不成功表示还有成功的地方,只是总体上可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失败是带有很强的批判性色彩的。无论如何,可以看出对于当前医疗卫生改革问题社会上是普遍关注的。这里也提出了一个国家和一个执政党应向什么方向努力的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搞了社会主义建设,但最后出现的结果是,虽然GDP在快速增长,但大家对公共服务普遍不满意,显然社会是在畸形地发展,用政治化的语言讲就是没有让改革开放的成果公平地惠及老百姓。医疗卫生服务实际上是公共服务中最突出的一部分,当今社会上对医疗卫生服务问题普遍关注。 今天讨论的内容框架包括五个部分:一是从投入产出看中国居民的健康改善,二是医疗服务的供给分析,三是医疗服务的需要、需求,四是医疗服务改革问题探讨。 一、中国的卫生投入和健康水平 首先看我们国家和社会用在卫生、健康方面的花费变化情况。我们中国常用的一个词“卫生”,在外国和“健康”是同一个词——“health”。健康好理解,就是提高一个人的生存质量,不得病,心理、生理、社会适应都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这是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定义。但是卫生到底是什么呢?卫生就是保卫生命。但是通常来讲,我们做长了卫生工作都不知道卫生是什么。卫生的工作领域存在和发展的目的是什么?还是在于保卫生命。中文的“卫生”在以往多年的卫生事业发展中,没有几个人能够正确理解。因此就出现了一个情况,行业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往往更多强调的是卫生本行业的自身发展,却忘了一点,即我们发展卫生事业的目的是什么。发展卫生事业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养活600万卫生行业的职工,而是为了保卫生命。为了这个理念我们苦苦奋斗了2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出台的许多重大的卫生政策都是强调行业自身发展的。不光卫生领域是这样,包括教育、体育、文化许多公共事业都把本行业的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之所以出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老百姓不能够充分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摆正行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卫生总费用在国外有个专用的名词叫做“卫生帐户”,用来反映我们在维护百姓健康方面花费了多少资源。从1978年到2003年连续26年间卫生总费用的变化趋势看,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卫生总费用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从1978年至九十年代中期卫生费用增长速度相当和缓。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一年用在健康方面的花费是100亿人民币左右,政府的投入,加上个人的投入,再加上工矿企业及全社会的投入,一共才100亿。到2003年全社会用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已经达到6600亿。用中国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用于健康方面的投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197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是3%左右,到1995年也只有百分之三点几,到2003年上升到5.62%,最近8年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而且从1995年以后卫生总费用的增幅远远压过GDP的增幅。从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我们的物价水平是相当低的,曾连续18个月物价都是负增长,卫生总费用还是以这样的快速度增长,就会带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我国当前卫生医疗体系的缺陷与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我国当前卫生医疗体系的缺陷及改 革的建议 财税学院10税务 姓名:刘畅 学号:102014145 指导老师:薛炎凌

我国当前卫生医疗体系的缺陷及改革的建议当前卫生医疗体系的缺陷: 一、投入不足: ①与其他公共消费性支出相比,我国财政对公共卫生支出比例较低。 我国公共卫生支出仅占财政支出的4% ——5% 左右,与经济建设、行政管理、社会文教支出比例相比,远远不足。 ②与国际行情相比,我国公共卫生支出与我国经济实力不匹配。 表1:部分国家(2006年)与中国(2008年)按功能分类财政支出结构比较(%) 数据来源:国外数据来源于高培勇:《“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11期;中国数据来源于《中国财政统计年鉴.2009》。 在发达国家,医疗卫生开支占政府开支比重平均超过10%,其中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都已达到16% 以上。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只占世界卫生总支出比重的3%,我们要用世界大约3% 的卫生资源, 去解决世界上22% 人口的健康问题,这无疑是个很大的负担,自然也会影响医疗卫生项目的效率的提高。 ③从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经费来源的结构来看,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比重增幅缓慢,仍无法满足医疗卫生行业发展需要,个人医疗卫生支出仍较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财政收支的大幅增加,我国财政卫生支出的绝对量不断增加,但财政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却增长缓慢(见图一,下页)。从图一可以看出,财政(或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从2004年开始虽然有所上升,但2009年该比重也仅有27.2%,七年间也仅上升10个百分点。。正是由于我国财政对卫生总费用负担过少,加重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尤其是个人负担过重(见图三)。在当前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医疗卫生支出由个人承担较大份额的格局必然会抑制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医疗卫生状况不能得到良好的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比较严峻。 图一:卫生总费用的构成(2001~2009年)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9》和卫生部《2008、2009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二、公平失衡 城市与城市间(下表2):

一流学科建设方案

屯字中学争创县域一流学科工作实施方案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几个在全市、县颇具影响力的学科,也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化强、教学水平高,中高考成绩显著的专业老师,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但还有部分学科在县域的统治力不够,地位不突出,工作滞后,队伍青黄不接,严重影响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发展,甚至学校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薄弱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地通过学科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带动学校的发展,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加快我校学科建设的步伐,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有效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通过学科建设,培育更多的优势学科,争取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我们的优秀学科更具有县域统治力,使部分薄弱学科能百尺标杆,迎头赶上,力争县域一流学科。通过优势学科的辐射、示范作用,提升学校的示范性。同时创设有利于教师快速成才和学科教学模式形成的教学环境,使任课教师逐渐形成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教导处负责规划,教研组负责落实。 二、策略办法 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除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各学科建设的强弱。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学

科建设是学校成长必不可少的平台,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科建设的策略必须正确。 1.更新理念。在学科组内,人人要有优势学科的意识,全校要形成一种建设优势学科的氛围。要加强学科组文化建设,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打造品牌。近年来,我校的文科教学比较薄弱,高中考成绩排名在全县比较靠后,因此本次学科建设将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作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尽快成为教师业务能力强、学科成绩突出、学科特色明显的学科组,使它们成为我校的品牌,在本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造就队伍。教师强则学科强,要做好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造就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4.创建模式。通过三个教研组的重点建设,探索一套科学规范、务实高效的学科建设模式,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经验,使其对学校其他学科组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够带动所有学科组水平整体提高。 5.阵地建设。各教研组以集体备课组会议为主要活动内容。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动员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为学科建设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李永伟 副组长:孟军弟王瑞杰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917213295.html,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作者:宋琳 来源:《中国市场》2012年第31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借用波兰尼的“双向运动”理论对此进行全面审视,并结合国家转型的时代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市场化运动和社会自我保护运动两个阶段,在这当中成绩和问题并存,矛盾和争议不断。在市场化过度与不足的争论中,第三条道路的优势和可行性日益凸显,即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功能,促进二者有机结合,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双向运动”;国家转型;市场化运动;社会自我保护运动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1-0143-02 1 前言 中国政府于2009年4月颁布了新医改方案,直指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方案指出,中国争取到201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医疗卫生问题是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难题,各国医改推进都很困难。本文从国家转型视角审视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我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经历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在国家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解释?未来的方向将会是什么? 本文借用波兰尼对于市场经济的批判性反思,尤其是他提出的“双向运动”理论,以国家转型的历时变化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波兰尼认为,自我调节并能实现均衡的市场体系从来都是乌托邦,市场经济的运行本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市场经济内在地导致收入不平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将劳动力商品化,然而劳动力商品化将会摧毁原有的各种对个体的社 会保护机制;资本的逐利倾向使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实施各种机会主义行为,损害消费者的利 益。如果国家不采取行动控制市场化运动的速度,舒缓市场经济发展伴生的社会问题,那么这些社会性后果将会十分严重。在他看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两种方向相反的运动——市 场化运动和社会自我保护运动,这二者的结合就是其“双向运动”理论。对任何国家而言,这两种运动都是国家治理变革的推动力量。 2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市场化运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家转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启动到90年代末,这一阶段是在市场化运动的推动下,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立的政府架构,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上的市场化成效卓著,国家的经济总量显著上升,

武汉理工大学广泛征求《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意见

武汉理工大学广泛征求《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 实施方案》意见 1月5日至6日,武汉理工大学在会议中心104组织召开《武汉 理工大学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会,校领导刘伟、张清杰、王乾坤、康灿华、刘祖源、陈文,各学院院长、独立建制科 研院所主任、院士、学科首席教授、二级教授、中青年学术骨干代表、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 会上,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负责人介绍了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 建设实施方案的具体情况,并对近期工作安排进行了说明.理学院院 长翟鹏程、化生学院院长孙涛垒、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宋英华、数字传播工程中心主任刘永坚分别介绍了协同创新团队建设的 思考和经验. 与会人员直奔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围绕方案的建设模式、建设领域、建设指标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与建议. 校党委书记刘伟对与会教授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充分肯定,感谢大家为学校发展所作的重要贡献.他指出,“在目前激烈竞争的 态势下,我们能否在新一轮建设中抓住机遇、赢得先机、实现跨越发展,事关学校的未来,必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立即行动起来.”他强调,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应把握好几个方面:在建设 模式上,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科研单位要做好统筹协调,要充分以项目 为驱动,以创新研究中心为依托,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建设领域上,要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三大行业 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结合教授们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内容;

在建设指标上,要进一步体现多元化,既要体现学科的差异性,也要考 虑指标的合理性,同时要注重体现国际标准. 校长张清杰在总结讲话时指出,教授们着眼学校发展大局,对一些问题分析的很深刻,发言十分恳切,学校将会认真吸纳并进一步对方 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对于学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他强调,要充满 自信,在看到当前存在问题的同时,也应看到学校近年来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要凝聚共识,在国家 实施一流大学一流计划这一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有所作为、不负众望,为理工大的未来发展负责,进一步转变观念,崇尚创新、锐意改革,以 一流学科建设牵引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要突出重点,在实施一流大 学一流学科计划建设过程中,突出国际学术前沿和行业重大需求,突 出一流团队、一流科研、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文化等目标,突出不同 学科或学科不同方向的深度融合,突出特色和重大创新,突出管理体 制创新.张清杰校长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高举一流学科建设的旗帜,引领学校发展实现新跨越.

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 (一)强化各级政府在增加医疗卫生投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与加强医疗卫生监管方面的职责,把握“医改”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政府应强化以下两个方面的职责: 1.在一般医疗领域,要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责任。改革开放以来,医疗体制出现的诸多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就在于政府投入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一直持续下降。所以,在一般医疗领域,要强化政府的筹资和分配责任。 2.要强化政府对于医疗服务体系的干预。这些年来,医疗卫生领域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问题和服务提供方的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缺乏必要的责任,有投入不足的责任,也有监管责任。 (二)构建完善的公立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想最大限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医疗卫生投入效率,最关键的措施之一就是要首先健全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再尽可能发展中高级医疗服务体系。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虽然大都已构建起了完善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但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仍有着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 从中国的情况看,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一方面,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筹资能力方面明显不足,还很难同步建立非常完善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同时,在保障目标上,也无法做到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所有医疗服务需求,只能是首先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满足更多社会成员的更多医疗需求。 因此,强化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改革目前药品体系,确立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降低药品价格 中国药品体系改革的最终目标,决不是单纯降低价格,而是合理设计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保障药品流通全过程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药品造福于人民群众。 1.实行医药分离。 这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难点。医药分业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选择,实践证明其对发展和提高医疗技术、保证合理用药行之有效。尽快实行医药分离,从源头上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经营之间的经济利益联系,保证医生因病施治、对症开药,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建议我国分三步推进这项工作,第一步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收支两条线”;第二步将医院药房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法人经营机构,隶属关系仍由医院代管;第三步彻底实行医药分业管理。

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肩负着繁重的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