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

合集下载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兰州大学教务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兰州大学教务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二〇一三年四月2012年,我院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兰州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一年来,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内涵提升,创新驱动,质量优先,结构调整”的发展思路,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各项工作。

第一部分学院本科教学基本情况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根据2011年2月发布的《兰州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大气科学学院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兼具宽广的国际视野与浓郁本土情怀的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精英人才”.学术型精英人才要具有宽厚的基础,在系统、完整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掌握与本专业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该类人才的主要任务是为今后认识、发现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的各种客观规律,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理论研究奠定基础.应用型精英人才要具有坚实的基础,要在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的同时,熟练地掌握专业基本技能,高度重视培养实践能力。

该类人才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应用研究或生产实践,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创造直接利益。

复合型精英人才应至少掌握两门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该类人才的培养应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主,以能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大气科学学院现有2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为更加合理的培养各类本科阶段合格人才,学院目前对在校各年级分别设立了大气科学基础理论班、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国防班、应用气象学4个专业班级,充分体现了各类学科人才协调发展的思想,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设置结构(参见表1。

清华大学2012年教学评估报告

清华大学2012年教学评估报告

清华大学教学简报清华大学教务处编印第826期2012年3月9日本科生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学生问卷调查评估情况发布(2011-2012学年度秋季学期)2011年秋季学期,13948名本科生在网上对所选课程(包括本科生理论课、双语课、实验(设计)课和体育课)的授课教师进行了评价,参评学生人数占应参评学生总数的99.00%。

本学期发放问卷126997份,收回问卷126228份,回收率为99.39%,其中有效样本124296份,有效率为98.47%;参评院(系、所)41个,评估课程1345门,教师1878人次。

统计情况见表1、表2。

表1 本科生课程评估情况统计表2 本科生课程评估结果统计(一)理论课教师评估结果分析1、全校教师的总体情况本科生理论课教师的评估项目共有11项。

在本次参评教师1273人次,学生评为教学效果优良(≥80分)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99.69%,无教学效果差(<70分)的教师。

评估结果见图1。

人数0.31%图1 全校参评教师评估结果示意图自2004年春季学期开始网上学生评教以来,被学生评为教学效果优秀(≥90分)的教师比例一直呈增长趋势,从2004年春季学期的25.47%,上升到2007年秋季学期的74.13%,2010年秋季达到87.26%。

本学期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比例达到88.30%。

2011年秋季学期从事本科生理论课教学所有参评教师的平均分为93.61分。

本学期有32位教师获得最高分(97.50分)。

2、教师授课的单项得分情况从图2中教师授课情况各项平均分可以看到,在学生对我校教师授课情况的各项评价中,同上学期一样,对“热情、认真、投入、严谨,教书育人”的评价最高(平均得分97.01分),对“讲解生动、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评价最低(平均得分94.37分)。

从图2中各单项平均分与最高分的对比来看,我校教师授课情况的平均得分与最高得分有一定差距,差距最大的是“讲解生动、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相差5.63分);而从最低分和平均分的对比看,“考核及评价方式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与钻研”一项相差最小为16.13分,其余项目的差距均达到20分以上,差距最大的也是“讲解生动、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相差27.55分)。

【精品范文】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报告.doc

【精品范文】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报告.doc

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报告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2012年12月10日至13日,以蔡敬民教授为组长的教育部专家组,本着“替国家把关,为学校服务”的理念,严格遵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通过走访、座谈、听课、实地察看及调阅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工作,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考察。

在完成各项考察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考察意见》(录音稿),并在全校领导干部及师生代表大会上作了反馈。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和评估专家组反馈意见,学校党委、行政及时研究部署整改工作。

经过全校上下对评建工作的总结和充分的讨论,确定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整改思路和主要任务,把整改作为评估工作的重要一环来抓。

现将我校近一年来的整改工作汇报如下。

一、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专家组对学校的总体评价是:“以评促建”成绩比较突出。

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明确;服务地方意识强烈;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证;“四个促进”的效果比较显著。

专家组也就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1.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路径。

学校的办学定位、特色培育的方向的选择都很好,但要加强内涵建设,加快学校转型步伐和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路径。

2.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

在考虑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加大教师尤其是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要继续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大办学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继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3.要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要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资源保障机制,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改革;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本科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本科 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是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的研究,旨在提供宝贵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校改进教学质量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报告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培养。

通过对课程设置的分析,我们发现本校的课程设置较为全面,涵盖了各个专业所需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然而,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专业课程的更新较慢,无法及时跟上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其次,课程设置中缺乏一些前沿和创新的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需求。

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定期更新课程内容,增加前沿和创新的课程。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经过调查和观察,我们发现本校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解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的环节。

虽然课程设置较为全面,但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

因此,我们建议学校进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同时,鼓励教师采用多种交互式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校的教学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教室设施和实验室设备都比较完善。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首先,教室利用率不高,一些教室闲置较多,造成资源浪费。

其次,实验室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及时,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因此,我们建议学校进行资源管理和整合,合理分配教室和实验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有效性。

五、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参考。

通过对学生评价的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本校的教学质量持肯定态度,认为教师教学水平较高,教学内容丰富。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反映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

外国语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外国语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外国语学院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12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外国语学院本科教学、期中期末考试工作顺利进行,全年没有出现教学事故。

学院积极开展各项教学评比、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成功举办各类竞赛,营造浓烈学习氛围,提升办学水平。

第一部分:本科教学概况一、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爱国敬业的高尚情操、表里如一的人格修养、锐意进取的创新思维、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的人才为根本使命。

二、专业及学生外国语学院设有英、俄、日、德、法语五个本科专业。

共有学生873人,其中本科生721人,占82.59%,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外语基础一般。

三、师资及教学条件学院现有教职工141人,外籍教师14人。

其中,教授:11人,占8.73%;副教授:32人,占25.40%;讲师:74人,占58.73%;助教:9人,占7.14%。

■教授■副教授■ VM帀■助教四、教学时数学院全年开课266门数、901门次,课堂讲授量39729学时,其中给本院开课17770学时,给外院开课(大学英语)21959学时。

教学总数约占全校总教学时数的1/6,工作量较大。

五、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第二部分:教学成果和创新~、成果学院要求教师努力加强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辅导答疑,熟练掌握和运用教材内容。

大多数教师都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尽力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

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认真执行学院和学校关于课堂教学环节及教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1.在教务处的支持下,2012年由袁洪庚教授牵头申请开设的全校公选课“外国文学赏析”初步立项,计划2013年春季实施。

此门课程由袁洪庚博士、桂林博士、毛世昌博士、司俊琴博士等英、俄、日、德、法专业教师讲授,涉及小说、诗歌、电影、戏剧等文学体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制发布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制发布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制发布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3.10.14•【文号】教高厅函[2013]33号•【施行日期】2013.10.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制发布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教高厅函[2013]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我部决定普通高校编制发布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编制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开展自我评估、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体现,也是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

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应在自我评估基础上完成。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以编制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为契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将作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考察的重要依据。

二、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组织完成本地区公办高校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工作,鼓励民办高校积极参与。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参照普通高等学校2012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基本要求(见附件1),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完善后实施。

三、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有关高校完成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写工作,并在本地区高校质量报告基础上,经过分析、总结,形成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内容要详略得当,格式可灵活多样,报告中要完整、如实体现相应支撑数据(见附件2),字数一般不超过1.5万字。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为学校制定改进教学质量的措施提供依据。

本报告主要包括教学资源、教师队伍、教学评估和学生成绩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2. 教学资源2.1 图书馆资源学校图书馆是本科教学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截至目前,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约XXX万册,覆盖多个学科领域。

此外,图书馆还提供一流的阅览环境和自习室,供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

2.2 实验室设备作为科学实验的重要场所,实验室设备的齐全和先进性对于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学校目前拥有一系列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包括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等。

这些设备不仅能够支持本科教学的需求,还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培训的平台。

3. 教师队伍3.1 教师总体情况学校的教师队伍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目前,学校拥有一支由博士和硕士学位持有者组成的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的学历结构合理,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经验。

3.2 教师评价情况教师评价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校每学期都进行教师评价活动,全面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态度的评价。

根据最新的教师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好评,但也存在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和表达能力方面有待改进。

4. 教学评估4.1 教学评估方法学校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学进行评估,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主要的评估方法包括课程评估、学生评价、教师观课和专家评估等。

这些评估方法能够全面地了解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为改进提供有效的依据。

4.2 教学评估结果根据最新的教学评估结果显示,大部分课程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学生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然而,仍有一些课程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等方面需要改进。

此外,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5. 学生成绩5.1 总体学生成绩学生成绩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根据近几年的成绩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的综合成绩在优秀和良好等级,整体表现较为突出。

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二○一三年十一月目录一、学校概况 (2)二、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5)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8)四、教学建设与改革 (18)五、质量保障体系 (25)六、学生学习效果 (33)七、特色发展 (37)八、需要解决的问题 (40)2012年,新疆农业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自治区高等教育专项规划(2010-202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和学校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十二五‛规划建设目标,密切联系办学实际,科学把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不断强化教学建设,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狠抓教风学风建设,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学校为稳疆兴疆育人才的办学宗旨更加明确和坚定,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日益巩固,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以选派优秀本科生到国内985高校或211高校访学和建立创新学分替代课程学分制度为主要标志、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式和人才评价多元化探索迈出新步伐,主辅修制、转专业、导师制、校企合作、校院合作等继续推进,以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主要标志、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有序推进,整体教学条件和办学空间继续改善和拓展。

张敏教授教授荣获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两项教学成果分别荣获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一、学校概况2012年,学校举办了60年校庆系列活动。

活动热烈、隆重、高雅、精彩,受到各级领导、海内外校友、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校庆弘扬学校精神,总结办学经验,展示辉煌成就,展望美好蓝图,汇聚各方力量,争取各界支持,进一步拓展了对外交流,树立了良好形象,优化了办学环境。

新疆农业大学是自治区重点建设的一所多科性农业高等院校,前身为新疆八一农学院,是经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同意,由王震将军于1952年创建的本科高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二〇一三年六月目录一、学院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二、学院师资与教学条件3三、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6四、学院质量保障体系10五、学生学习效果12六、学院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5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学院本科教育基本情况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综合性“985工程”大学中唯一的一所综合性管理学院。

根据兰州大学本科生教育为“精英教育”的战略定位和重点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立足于“一切为了师生的成长成才”的崇高使命,确立了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管理精英、管理学术精英和高级管理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2.本科专业设置学院目前开设有管理学基础理论班、会计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校本科生共950人。

本科生生源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英语基础,生源质量位列全校文科类专业生源前列。

为了满足国际会计化人才需求,2013年3月由教务处组织经校内外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班专家论证会,论证专家一致认为学院有实力开设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班,学校决定从2013年起从入校新生中选拔40名本科生。

(1)甘肃省管理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富有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具有领导才能和社会责任感的管理学学术精英。

毕业生主要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2)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行政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技能,能够从事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毕业生主要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1989年,全国第一批31名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从兰州大学毕业。

行政管理专业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3)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3个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各类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

毕业生主要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亦可攻读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能用先进的管理思想、系统方法、数量模型和信息技术去分析企业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分析的高级管理决策人才和管理技术人才。

毕业生主要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5)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班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班是为了满足国际会计化人才设立的会计的分支学科,学习特许公认会计师组织ACCA14门课程,使得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能够获取全球知名的会计资格证书。

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简称ACCA);ACCA的宗旨是为那些愿意在财会、金融和管理领域一展宏图的能人志士提供首选的资格认证,在其职业生涯的全程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机会,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监管能力,并秉承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原则。

ACCA以培养国际性的高级财务管理专家著称。

ACCA会员称为“特许公认会计师”。

ACCA会员可以在工业、商业、公用事业和专业职业等领域内从事财务或财务管理工作,现在有很多ACCA的会员在这些领域内担任着高层职位。

ACCA的课程全面、完善、综合性强,被誉为“财会专业的MBA课程”。

3.对外交流学院与德国莱比锡商学院、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马克·汉菲尔德政府学院、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英国萨里大学管理学院、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商学院、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鹿特丹商学院、意大利都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国国家电信学院管理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台湾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台湾昆山科技大学等多所境内外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院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合作举办“3+1”项目,学院每年从三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赴英国交流学习。

二、学院师资与教学条件1.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30人、讲师25人。

近年来,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学院工作,从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鹿特丹商学院、美国西华盛顿大学等国外高校引进4名萃英讲席教授,从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法国巴黎第三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引进了19名优秀博士(博士后)充实到教师队伍。

2.2012年秋-2013年春学期老师上课情况分析1位老师上课学时为18学时,1位老师上课学时为36学时, 4位老师上课学时为54学时, 5位老师上课学时为72学时, 5位老师上课学时为90学时,17位老师上课学时为108学时,5位老师上课学时为126学时,9位老师上课学时为144学时,4位老师上课学时为162学时,4位老师上课学时为180学时,1位老师上课学时为198学时,4位老师上课学时为216学时,2位老师上课学时为234学时,1位老师上课学时为252学时,1位老师上课学时为270学时,1位老师上课学时为288学时,1位老师上课学时为396学时。

表1 老师上课学时统计图1 各学时上课老师所占比例图2 老师上课学时分布2012年秋-2013年春学年有66位老师上课,上课总学时为9594学时,平均每人上145学时。

有12位教授给本科生代课,上课总学时为1404学时,平均每位教授上课学时117学时。

3.学院教学设备目前,在榆中校区设有本科教学企业管理综合实验室和沙盘模拟实验室,盘旋路校区设有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系统,室实验室总建筑面积200平米(包括医学校区设有MBA实验室),拥有计算机、服务器、多媒体投影等设备110余台,设备总价值150余万。

三、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1.学院教学改革——“成功计划”模式管理学院针对管理学类本科人才培养特性与学院多学科交叉的优势,确立了培养“管理精英、管理学术精英和高层次管理技术专家”的三大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一切为了师生的成长与成才”的核心使命,以本科人才创新意识培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启动实施了旨在加强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计划,包括三大模块:“学术活动月”、“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培育项目”和“导师计划”。

旨在通过系统的课外讲座、科研项目、导师科研指导及训练等活动,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和提升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本科生将来的深造学习或者创业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具有潜在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优秀本科生提供发展平台与基本支持。

经过7年时间的不断推进及完善,“成功计划”已经成为兰州大学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品牌。

该项目的定位在于,“成功计划”通过与学院本科教学计划的有效协同,构建了课堂教学、学生工作、学生自我管理“三位一体”的本科生教育模式,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计划”模式。

2012年学院把“成功计划”项目正式列入新修订的管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并设置了相应的学分。

至此,“成功计划”与教学计划实现了较好的协同,正式成为制度化本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教学运行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成功计划”辅以补充,形成“双轮驱动”的本科教育体系。

随着“成功计划”项目效果的不断凸显,各项目模块已被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

《管理学院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成功计划”项目的功能定位、主要内容、特色效益和经验回顾》成功申请兰州大学2013年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3年成功计划之大学生科研创新培育项目共收到学生团队申报书132项。

经过为期一周的专家盲审,推荐了99个项目参与立项答辩。

2.学院开设课程门数、选修课程开设情况、课堂教学规模(1)2012秋—2013春学期,学院共开设课程128门数,200门次。

(2)面向全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公共选修课程,选课人数达到337人。

3.实践教学学院已经签订实习基地共建协议的单位56家,实习领域涵盖学院全部本科专业。

其中,甘肃29家,分别是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华龙证券公司、陇达期货公司、甘肃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兰州虹盛商贸(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陇星集团公司、甘肃兰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昌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连城分公司、甘肃稀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国甘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甘肃大地湾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南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八冶建设集团公司、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电器科学研究院、兰州正大有限公司、白银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北永新集团有限公司、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太西煤集团金昌鑫华焦化公司、国泰君安证券有限公司;广东(深圳)19家,分别是深圳市庄合地能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赛瑞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奥德圣电源有限公司、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源轩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市丽宝印刷制品有限公司、干霸干燥剂(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麦乐商贸有限公司、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大快活快餐有限公司、深圳市脑立方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中兰大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四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东弘君律师事务所、鸿淮精密模具(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红宝龙投资物业有限公司、广东省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家1家,为上海凯科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浙江2家,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杭州)、精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绍兴);北京2家,为北京北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华腾美居酒店分公司、北京华联公司;内蒙古3家,分别是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太西煤集团常山煤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太西煤集团太西国际饭店。

2012年启动第一次学生实习,向21家实习单位选派了79名实习学生,实习时长为1-2两个月,实习任务顺利完成。

2013年6月初,学院向60家单位寄出了暑期实习公函和岗位计划表,截止6月底,收到35家单位提供的可接纳214人的82个岗位。

经过汇总统计,分两批发出实习通知,收到197位同学的申请表,经过优中选优,最后确定了125位同学参加今年的暑期实习。

4.2012年度创新创业行动计划在学校2012年创新创业行动计划中我院立项作品75项,占学校全部立项作品的10.1%。

经过中期检查、评优答辩,张铭玮等同学的作品“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学术活动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王立等同学的作品“兰州大学管理学基地班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探究”、高秀林等同学的作品“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发展现状研究”、邬紫妍等同学的作品“大学就业观调研——以兰州大学为例”、黄尹芳子等同学的作品“学程培养模式下985大学本科生目标管理研究——基于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的调查与分析”获得优秀论文二等奖,杨婷婷等同学的作品“影响女大学生考研意愿的因素调查——以兰州大学为例”、闫浩等同学的作品“高校新校区选址对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影响及优化方案探究——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为例”、喻炜婷等同学的作品“实名制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用户的影响研究——以兰大学生对‘人人网’的使用为例”获得优秀论文三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