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章节复习要点(4)

合集下载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2017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简称成人高考,是我国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划,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希望大家喜欢。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一、名词解释1.生态环境2.生境4.限制因子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9、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A.综合作用B.阶段性作用C.补偿作用D.不可替代作用10、在诸多生态因子中,(BD)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能替代少数其它因子B.对植物生长有明显影响C.把其它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D.对因子有影响作用的因子11、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A.直接作用B.间接作用C.替代作用D.补偿作用12、试述生态因子的补偿性和不可替代性当某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不足时,可以由其它因子来补偿,结果仍可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例如光强减弱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下降可以依靠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这也是森林林冠下幼苗能够存活生长的一个因素。

但是,这种补偿作用不是没有限度的,它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作部分的补充,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1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作用)(适应)和(反作用)。

14、简述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生态学基础》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群落生态)【圣才出品】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生态学基础》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群落生态)【圣才出品】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生态学基础》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4章群落生态4.1考点精讲一、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1.生物群落的概念(1)生物群落的定义关于生物群落的概念,主要是对群落单元的划分及群落的客观实体性存在争议,生态学界存在两派决然对立的观点。

①机体论观点植物群落在许多方面是表现为整体性的。

群落是自然单位,它们和有机体一样具有明确的边界,而且与其他群落是间断的、可分的,它们独立存在,可重复出现。

因此,生物群落可以像物种那样进行分类。

②个体论观点群落是连续的,群落之间不具有明显的边界,而且在自然界没有任何两个群落是相同或相互密切关联的,人们研究的群落单元是连续群落中的一个片段。

不连续的间断情况仅仅发生在不连续的生境上。

在通常情况下,生境与群落都是连续的,因此应采取生境梯度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连续群落变化,而不采取分类的方法。

综上所述,可将生物群落定义为: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结构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2)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①群落对内部的环境的改变作用群落环境是指在群落内部由于群落本身作用而形成的特殊环境,它是群落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到当地环境条件的影响。

a.光照群落内部的光照特点是光照强度减弱,光质成分改变。

照射在群落中的太阳光,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被主要层的植物所吸收;第二,被主要层的植物所反射;第三,穿过枝叶间隙射入群落内部。

b.水分群落能截留降水,保蓄水分,使降落在群落中的水分进行再分配,因而能创造群落内部特殊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条件。

群落截留水分的能力与群落类型以及主要种类的生物学特征有关。

c.温度群落内的温度与太阳辐射以及植物群落本身的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在森林群落内,白天和夏季的温度要比空旷地面要低,夜间和冬季的温度比空旷地面高,并且林内温度变化缓和。

d.空气第一,空气的流动在群落内发生很大变化。

群落本身对气流发生摩擦作用,抑制风速,甚至使其完全停止,其能力与群落的结构有关;第二,群落内的空气成分,由于植物的生理活动过程而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章节重点知识

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章节重点知识

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章节重点知识第十二章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营养级
4.生态效率
5.林德曼效率
6.林德曼定律
7.生态平衡
二、问答题
1.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的组成成分?√
2.食物链的类型有哪些?
3.反馈的类型有哪两种?各有何特点?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生态金字塔
2.生态阈值
3.生态失调
4.生态危机
二、问答题
1.系统一般有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2.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

3.食物网有什么意义?
4.反馈的类型有哪两种?各有何特点?
5.简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各个营养级逐级减少的原因?
6.生态金字塔的类型有哪些?试谈各自的优缺点
7.描述生态系统的能量参数有哪些?
8.营养级位之内和之间的生态效率有哪些?。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汇总一、知识概述《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①基本定义:生态学嘛,其实就是研究生物和它们周围环境关系的科学。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环境呢,像温度、湿度、土壤、水之类的非生物因素都算是。

②重要程度:在成人高考里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学科,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各个部分彼此依赖、互相影响的关系,对研究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利用开发等很多方面都有用。

③前置知识:需要稍微有点生物知识基础,类似生物的基本结构,生物种类的大概划分这种基础的东西。

了解一些地理的基础知识,比如不同的地形地貌这些也有帮助。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生活当中,如果想搞环保工作,想规划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或者对保护濒危物种出份力,生态学基础的知识就很有意义。

比如说建一个保护区,就需要根据生态学知识来规划范围、确定保护的物种。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生态学基础在整个学科体系里是框架性的基础学科。

它像一棵大树的树根,支撑和关联着动植物生态、生态系统、种群动态等其他分支知识。

②关联知识:和生物学里生物的分类、生理特性这些知识紧密相连;与地理学里的地形、气候知识关系也大得很;环境科学里的污染物扩散、资源保护这些概念也少不了它。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有些概念比较抽象还不好理解,像生态位这个概念。

而且内容覆盖挺广的,从微观个体到宏观生态系统都有涉及。

- 关键点:重点要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还有像种群增长的特点和模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相当重要,几乎是必考科目。

- 考查方式:选择题可能会直接考概念,简答题也许会让你分析一个生态系统里面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某个关系,或者对某个种群增长的案例做个解释。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里,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打个比方,一个小池塘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

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第四章复习要点

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第四章复习要点

2017 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第四章复习要点第四章物质环境本章重点问答题1. 简述植物对极端水分的适应?2. 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哪些类型?3. 简述水生动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答:(1)海洋鱼类(低渗):低渗:体内渗透压低于体外,水分向外扩散,盐分进入体内。

通过食物、代谢水和饮水获得水,多种多样的泌盐组织排出多余的盐分。

(问题:a环境水势低,体内水分渗出体外b饮水补充,带入盐分导致体内盐分增高。

解决办法:a饮水b离子泵泵出离子c排尿排出离子)(2)淡水鱼类(高渗): 高渗:体内的渗透压高于体外,水由环境中向体内扩散,体内的盐分向外扩散。

通过排泄作用排出多余的水,盐分通过食物和组织摄入。

(问题:a环境水分渗入体内b排出水分带出盐分导致体内盐分丧失。

解决办法:a 不饮水 b 盐腺吸收盐分 c 排清尿)(3)等渗:体内和体外的渗透压相等,水和盐以大致相等的速度在体内外之间扩散。

仅排泄失水,通过食物、饮水、代谢水获得水,泌盐器官排出多余的盐分。

(4)变渗(洄游鱼类):洄游性鱼类来往于海、淡水之间,其参透调节兼具高渗和低渗两种特征:依靠肾脏调节水,在淡水中排尿量大,在海水中排尿量少,在淡水中大量吞水,以补充水;盐的代谢依靠鳃调节,在海水中排出盐,淡水中摄取盐。

4. 盐碱土植物生理上适应的三种类型?思考题名词解释1. 腐质殖非腐质殖2.土壤质地问答题1. 简述水生动物对水密度的适应?2. 陆生动物的水分适应途径?3. 盐碱土与沙生植物的生态适应特点。

1、水生植物有三类:(沉水植物)植物、(浮水植物)植物和(挺水植物)植物。

2、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 通气组织发达B. 机械组织发达C. 叶面积小D. 根系发达3、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陆生植物又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4、旱生植物的特点是(B)。

A. 叶面积较大B. 根系发达C. 通气组织发达D. 叶片较多5、水生动物对水分的适应(主要是鱼类),主要通过调节体内的(渗透压)来维持与环境的水分平衡。

2024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点知识点汇编复习资料(完整版)

2024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点知识点汇编复习资料(完整版)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点汇编第一章绪论考点1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

经典生态学对生态学的定义: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现代生态学对生态学的定义是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考点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生态学的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有自身特殊的研究对象,这个对象即是“生态系统”。

研究内容:研究一定实体(生态系统)内各层次、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规律。

纵向方面来说,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生态学:以生物的个体为研究对象。

其基本内容与生理生态相当。

2种群生态学:种群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同种个体的组合。

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3群落生态学:群落是由一定种类的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结合体,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

4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平衡、稳定及其调控机制。

5景观生态学:景观指不同类型群落水平的集合体,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异质性组合,探讨环境、生物群落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尤其强调人类活动在改变生物与环境方面的作用。

6全球生态学:区域和景观范围扩展到全球,是全球生态,也即生物圈或生态圈。

这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组织层次,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点3生态学的发展简史(一)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前)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为了更多地寻找到猎物、采集到野果,不得不对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周围世界的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自觉与不自觉地了解和积累动植物以及自然的知识,选择栖居在生存条件比较好的环境之中。

(二)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进入17世纪以后,随着人类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成长17世纪早期。

达尔文发表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学说“天择论1895年,丹麦植物学家瓦尔明发表《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植物生态学》)。

2017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知识点八

2017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知识点八

2017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知识点八一、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非生物环境是指光、温、水、营养物质等理化因素,生物环境则是指同种和异种的其他有机体。

生态学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德国生物学家Haeckel于1869年提出的。

生态学(Ecology)最早起源于两个希腊单词oi.kos(住所或生活所在地)和Logos(研究或讨论),Oikologie从字面上解释为研究生境的科学。

Haeck.el提出的定义为:“生态学是动物与有机和无机环境的全部关系。

”显然,Haeckel在此强调的是相互关系,或称相互作用,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有机体之间的种内相互作用和异种有机体之间的种间相互作用。

此后,一些著名生态学家也对生态学进行了定义。

l909年,植物生态学的奠基人瓦尔明(E.Warming)认为植物生态学的任务是研究“影响植物生活的外在因子及其对植物结构、生命延续时间、分布和其他生物关系之影响”;俄罗斯6.A.keB/Iep院士给生态学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活中的植物在与其结合的特定外界环境条件紧密相互作用中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特点”;一些动物生态学家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生活要求和家务习性的科学。

俄罗斯Haymob的生态学定义是“研究动物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条件的联系,以及动物生存条件对繁殖、生活、数量及分布的意义。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家认为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以至后来欧德姆(E.P.Odum)认为应把生物与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研究一定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和空间分布;环境因素对生物的作用及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规律等。

他的这一理论对大学生态学教学和研究有很大影响,他本人因此而荣获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泰勒生态学奖。

生态学-2017普通生态学重点(专业知识模板)

生态学-2017普通生态学重点(专业知识模板)

2017一般生态学复习要点绪论1、生态学:①美国生态学家E. Odum(1985):生态学是探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并著有《生态学基础》②经典定义:生态学是探讨生物及环境, 生物及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基础学科2、生态学的探讨方法:野外探讨(首先产生的, 第一性的), 试验探讨(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 模型探讨(高度的抽象, 理论生态学)。

3, 现代生态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①探讨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

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对区域性, 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及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等结合。

②探讨范围的扩展。

一是生态学的探讨内容和任务扩展到人类社会,渗入到人类的经济活动,成为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相接的桥梁之一;二是应用生态学得到快速发展。

③探讨方法手段的更新。

野外自计电子仪器, 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建模等现代化测试技术, 设备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

④生态学探讨的国际性日益增加。

第一章.生物及环境生态因子生物及环境的相互作用最小因子, 限制因子和耐受限度生态位1.生态因子: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2.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须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确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每种植物都须要肯定种类和数量的养分物,假如其中有一种养分物完全缺失,植物就会死亡。

假如这种养分物数量极微,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限制。

)3, (谢尔弗德)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者不能生存。

注:两个定律的异同(重点):(先答定义)最小因子定律不太完善,而耐受性定律较为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耐受性定律不仅考虑了因子过少,同时也考虑了因子过多的因素;②耐受性定律不仅估计了环境因子量的变化,还估计了生物本身的耐受限度;③耐受性定律可以允许生态银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章节复习要点
(4)
第四章物质环境
本章重点
问答题
1.简述植物对极端水分的适应?
2.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哪些类型?
3.简述水生动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
答:(1)海洋鱼类(低渗):低渗:体内渗透压低于体外,水分向外扩散,盐分进入体内。

通过食物、代谢水和饮水获得水,多种多样的泌盐组织排出多余的盐分。

(问题:a环境水势低,体内水分渗出体外b饮水补充,带入盐分导致体内盐分增高。

解决办法:a饮水b离子泵泵出离子c排尿排出离子)
(2)淡水鱼类(高渗):高渗:体内的渗透压高于体外,水由环境中向体内扩散,体内的盐分向外扩散。

通过排泄作用排出多余的水,盐分通过食物和组织摄入。

(问题:a环境水分渗入体内b排出水分带出盐分导致体内盐分丧失。

解决办法:a不饮水b盐腺吸收盐分c排清尿) (3)等渗:体内和体外的渗透压相等,水和盐以大致相等的速度在体内外之间扩散。

仅排泄失水,通过食物、饮水、代谢水获得水,泌盐器官排出多余的盐分。

(4)变渗(洄游鱼类):洄游性鱼类来往于海、淡水之间,其参透调节兼具高渗和低渗两种特征:依靠肾脏调节水,在淡水中排尿量大,在海
水中排尿量少,在淡水中大量吞水,以补充水;盐的代谢依靠鳃调节,在海水中排出盐,淡水中摄取盐。

4.盐碱土植物生理上适应的三种类型?
思考题
名词解释
1.腐质殖非腐质殖
2.土壤质地
问答题
1.简述水生动物对水密度的适应?
2.陆生动物的水分适应途径?
3.盐碱土与沙生植物的生态适应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