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

合集下载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智者和苏格拉底:智者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人和社会,“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格拉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探讨普遍定义柏拉图: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

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1.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2.哲学家治国思想3.政体思想4.第二等好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是古希腊学术成就的集大成者,也是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总结者。

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

政治学、雅典政制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3.政体的分类及其变革4.对理想城邦的设计斯多葛派:奠基人是芝诺,核心是伦理哲学1.自然法思想:是自然法真正成为完整理论,奠定了在西方思想史上独2.具特色的自然法传统3.人的精神自由思想4.人人平等思想波利比阿:对罗马政治制度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罗马政治的优越性在于混合政体。

分权和制约平衡原则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1. 国家乃人民的事业。

突破了古希腊城邦概念的狭隘界限。

2.肯定混合政体3.自然法与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从西塞罗开始,政治哲学开始成为所有人的政治哲学。

奥古斯丁:是教父学的最高权威,《上帝之城》“上帝之城”与“世人之城”托马斯·阿奎那: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有“神学界之王”之称,《神学大全》1.信仰与理性2.教会和国家3.国家的起源和目的4.政体理论:君主政体最好5.法的性质和分类: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但丁: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是标志着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开端。

的历史人物。

《神曲》、《论世界帝国》。

政治思想的中心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

表现出对教会的激烈批判精神坚持教权与王权分工的理论,驳斥君主权力来自于教皇的观点。

马西略:是开始使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政治思想的中心是教会和国家的关系,《和平保卫者》市民和农民异端的政治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莫尔《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康帕内拉《太阳城》安德利亚《基督城》《君主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

1、自然政治观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政治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产生于中世纪。

3、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从15、16世纪开始。

形成17、18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提出“天赋人权”观念。

二、卢梭是雅典政治制度奠定基础的立法家。

公元前594年得到公民授权,对雅典城邦制度进行改革。

1、卢梭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中庸”原则。

强调贵族、农民之间的关系。

2、卢梭的改革在相互冲突的要求之间设置一个适中的权利界限。

一方面,是每一个自由公民享有基本平等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使富有财产从而为国家尽较多义务者占一定优势,同时给富人以担任城邦高级公职的特权。

这样,平民得到作为城邦一分子的尊严,占有因人数而来的优势,而贵族也不失面子,保留了因财富而来的优势,从而使平民和贵族的势力达到某种平衡。

3、卢梭的改革在雅典建立了有限的温和民主制,为日后民主制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古希腊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

1、城邦最显著特征是小国寡民。

一般城邦往往是以一个城市或城堡为中心,包括附近数公里以内的若干村落组成,与其他城邦之间往往有山河海洋为自然边界。

即它们是公民的自治团体。

所有城邦都由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1、奴隶是城邦制度的基础。

奴隶无自己的独立人格,没有政治身份、任何政治权利。

2、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包括妇女和自由的外邦人。

他们和奴隶一样没有政治权利,但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自由的身份,不能参加城邦的政治生活。

3、自由公民公民的本质特征是享有政治权利,属特殊身份团体。

自由父母都是希腊自由人的男子才能获得公民身份。

政治制度分君主制、僭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

四、古希腊政治思想特点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1、康德: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

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著作:《政治权利原则》、《论永久和平》、《道德形而上学》。

其政治思想以中庸的立场解读革命思想,将现时政治要求解析为软弱空洞的道德原则。

认为道德是内在自觉的,而法律是外在而强制的。

从人,社会,国家的关系中认识国家的本质,发展国家学说。

契约是国家建立的基础,但国际并不是真实存在。

将共和制国家作为理想目标推至彼岸世界。

永久和平是政治的最高目标和道德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人性政治论:政治思想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用人的眼光”从“人的经验”出发来观察和说明社会政治问题,将政治思想奠基在“人性论”之上的理论基础。

3、人文主义:是14世纪酝酿,15世纪兴起,16世纪鼎盛的代表资产阶级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它提倡以人和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中心任务是打破封建桎梏。

提倡理性,反对身形,提倡个性自由,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

把人的理性,自由,追求个人幸福看作是人类普遍的,永恒的本性。

人文主义的兴起于古典文化的研究及复兴紧密相连的。

4、社会契约论:是16世纪以来在西方乃至全世界都极有影响的一种国家学说。

西方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将国家的起源归因于上帝,将国家看作是上帝创造的。

而契约论是一种将国家与法律看作是人们通过契约而产生的理论。

这种理论在古希腊既已有其萌芽,中世纪曾为暴君可抗论的理论基础。

在17、18世纪,契约论成为解释国家与法律起源的最流行的一种理论。

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等思想家都运用这一理论。

在他们看来,国家成立之前人们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人们都是自私的,是自由平等的,生命,自有财产是人的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

由于自然状态不安全,不方便,理性即自然法引导人们订立此契约。

人民大2023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教学设计

人民大2023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教学设计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古希腊至19世纪西方政治思想演变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各时期政治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内在联系;各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重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政治主张、历史影响和历史地位。

The main contents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veral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basic structure about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s from ancient Greece to the 19th century.The second part is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inner links of political thought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thought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This course will also introduce important thinkers and their basic politics, historical influence and historical position.2.设计思路:《西方政治思想史》是教育部规定的政治学专业的必修课、基础课。

《西方政治思想史》以时间为序,人物为线,政治理论、政治学说为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授古希腊到19世纪西欧北美等西方国家的政治思想及其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

本课程通过考察思想家的生平与著述来分析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进一步从权力与权利两个角度展开对国家、政体、个人、法律等重大主题的深入探讨,使学生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准确地认识西方政治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政治思想史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它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的指,人们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和对政治问题的观点。

狭义的指,经过综合、分析和批判而形成的理论体系的政治学说。

我们的内容侧重狭义的概念,主要涉及西方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和各阶级、社会集团的政治地位、政治关系等问题的观点和理论。

二、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西方的传统文化。

政治思想史是西方文化传统的象征,对它的了解和掌握可以使我们更全面的、准确的认识西方社会。

近代以来,每个走向政治现代化的国家都遇到西方政治思想的冲击和挑战,对它的了解及与本国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两者之间的可融性和排斥性因素,是各国政治现代化成功的前提。

在理论上,仅从制度和法律上认识问题是肤浅的,只有从思想文化层面去研究,才能把握其精神实质。

有助于我们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启发思考,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助于我们正确的吸收和借鉴有益的外国历史经验,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第一节文艺复兴文化西欧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原因,除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外,思想文化领域的文艺复兴运动、宗教领域的宗教改革运动以及新航路的开辟等,都大大地促进了这一过程的进行。

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也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文艺复兴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是在城市中进行的,它深刻地揭露和批评了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使沉闷了一千多年的思想界变的晴朗起来。

但仅仅作到这些还是不够的,再说,人文主义者都与教会关系密切,主张改革天主教而不是从中分离出来。

转型时期反封建的任务还需要多方面的深入。

宗教改革运动所涉及的范围其实是十分广泛的。

其任务:在思想上,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神学思想体系;在组织上,脱离罗马教会,建立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在政治经济上,脱离罗马教会的控制。

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各个方面,对社会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1.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政治哲学家。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

他的代表作有三部,即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国》,柏拉图在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创立了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即“理念论”。

理念论是柏拉图的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柏拉图在不同的场合对政体有不同的分类,即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

2.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32年)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

西方政治学的创始者,著作有《政治学》,《雅典政制》,他的学术研究的突出特点的在于对知识系统考察和全面把握,他第一次使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他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对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和原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城邦的一般认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方法,构成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重要部分。

3.波利比阿(公元前208~126年)是希腊人,历史学家,政治哲学家,代表作《历史》,他以希腊传统的政体循环理论为基础,指出:所有纯粹的统治形式或简单的政体形式都会以特定的方式蜕化变质,通过波利比阿的理论,罗马共和制度得到系统的理论说明,而希腊高度发达的政治哲学成果被介绍到罗马。

是第一位对罗马的政治制度进行系统理论分析的政治思想家4.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它的主要代表作有《论共和国》和《论法律》,西塞罗依据罗马共和国的传统来重新定义国家,他认为,自然法先于成文法成为国家颁布的法律而存在,是人类法律的基础,西塞罗的平等思想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从他起,政治哲学开始成为所有人的政治哲学。

5.奥古斯丁(354~430年):罗马人,神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代表作是《上帝之城》和《忏悔录》,人的主观努力是没用的,只有指望神的“恩典”,这就是奥古斯丁的“恩典”理论;他政治哲学最突出的一点,是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奥格斯丁否认国家是正义的组织,采用了一个价值中性的国家定义,即“一个由所爱的事物一致而联合起来的理性动物的共同体”他系统阐述的基督教国家观以及教会和国家关系的理论,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官方信条,对中世纪的改教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后感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后感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后感西方政治思想史是一部关于人类政治思想发展的宏伟史诗,它记录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现代的政治思想演变,展现了人类对政治权力、社会秩序和公共事务的探索和思考。

在阅读这部著作后,我深深感受到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丰富多彩和深刻内涵,也对自己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念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

首先,西方政治思想史向我们展示了政治思想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从洛克的《论人类理解》到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每一个思想家都在探讨政治权力的本质、政治制度的构建和政治伦理的规范。

他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主张民主,有的主张专制,有的主张自由,有的主张平等,这些观点相互交织、互相对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政治思想图景。

通过对这些思想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政治思想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更加珍视了不同政治观念的交流和对话。

其次,西方政治思想史让我深刻理解了政治思想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关系。

在这部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政治思想家对当时社会政治现实的反思和批判,他们试图通过政治思想的建构和传播来改变社会现实,推动社会政治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孟德斯鸠通过《论法的精神》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法治国家的理念,为近代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些政治思想家们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激励着我们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的改革和建设。

最后,西方政治思想史让我深刻认识到政治思想对个人的影响和引导作用。

在这部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政治思想家都是一个具有独特人格和思想的个体,他们的政治思想受到了他们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例如,卢梭的政治思想受到了他在瑞士的民主经验和对自然人的理解,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受到了他在雅典的政治实践和对理念国家的向往。

这些政治思想家的思想和行为,都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支持。

通过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我不仅对政治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也对自己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念有了更深的思考和反思。

西方政治思想史(全)

西方政治思想史(全)

西方政治思想史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探索:(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政治观:从政治思想发展来看,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

古希腊政治思想伴随着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形成而产生,并随着它的发展而演变。

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奴隶制度与城邦制度,特别是希腊人对城邦生活的感受和认知,使得自然政治惯成为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将国家起源与政治秩序的建立归因于自然,并依据是否合乎自然秩序来评价国家制度与政治生活优良与否,古希腊人很早就开始了对宇宙的认识,这促进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提出“人在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的经典命题。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思想也具有整体主义国家观与伦理政治观的特征,也是自然政治观的体现。

古希腊人在哲学、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政治思想也不断丰富繁荣,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并深刻影响到中世纪和近代的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二)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将现存的一切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关系都看做是由上帝创造并由教会批准的,其目的是维护上帝的权威与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

神学政治观有三个特征:一是一切权威来自上帝,上帝的启示与《圣经》是唯一的真理,基督教的教义规定了基本的政治价值;二是教权与王权、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成为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三是以既定的启示与教义为依据,通过形式逻辑的推理得出政治问题的结论,这是神学政治理论特定的论证方法。

奥古斯丁为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进行了权威的论证,开创了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阿奎那创立了庞大的神学体系,是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奥古斯丁、阿奎那。

路德、加尔文)(三)近现代西方的权利政治观(文艺复兴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权利政治观是一种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政治观,以抽象人权为国家公共权力(政府)的基础,认为国家、政府来源于人们的同意或委托,其目的和作用不过是保障个人的权利,实质是一种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政治观。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讲义绪论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政治思想是人们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关于政治问题的观点和主张。

集中体现在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和管理国家的观点和主张。

政治思想的构成要素:对政治现象的描述、分析,对政治问题的价值选择。

政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构成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西欧和近现代西欧北美的政治思想发展史。

二、西方政治思想史发展的基本线索1、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思想。

2、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3、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三、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1.有助于全面正确认识西方政治文化2.丰富有关政治学方面的知识3.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4.认识政治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提高分析认识政治问题的能力5.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提供借鉴和参考第一章古典希腊城邦时期的政治思想第一节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特点一、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希腊人将科学、哲学与宗教、巫术区分开来,将从直接经验而来的技术上升为抽象的科学。

希腊城邦制度是产生政治思想的基础。

二、城邦制度的形成和特征希腊城邦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

城邦形成的三条道路和三种类型。

城邦制度的外部特征:小国寡民的规模和多元主义的政治格局。

城邦制度的内在特征:城邦是公民的自治组织。

城邦的基本社会结构,公民的地位和权利,发达的公共生活和政治辩论,政治体制的多样性,公民政治文化。

三、政治思想特点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

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3.以政体研究为中心,以协调公民内部关系为主题。

4.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

第二节柏拉图以前的政治思想一、早期自然哲学家的贡献早期自然哲学家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和政治活动。

早期自然哲学家对西方政治观念形成的贡献:理性思考的开端及求知传统;宇宙秩序和人类社会;逻各斯和自然法;自然秩序和社会和谐、社会正义。

二、智者的活动和影响智者的产生和派别。

智者是民主生活繁荣的产物: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1.简述西方政治思想史基本线索:西方政治思想史纵向经历自然政治观(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探索宇宙、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基督教神学政治观(西方中世纪,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到中世纪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的经典、信条成为人们观察政治思想的依据,维护教权、俗权的思想都从《圣经》中寻找依据)、权利政治观(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从15、16世纪开始,形成于17、18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人天生平等,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权利。

人们为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公共权力和政治秩序。

政治社会与公共权力的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个人的权利。

经历了应然、实然、将然三个阶段。

2.简述柏拉图理想国的特征:理想国家与现实城邦对立;城邦合乎正义(个人服从城邦,城邦严格等级);整体主义传统(整体为目的、个人为工具,个人消溶于整体之中,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哲学家治国(一元取代多元的取向、将社会进步投注于伟大人格、反民主的极权的);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依据质地说划分等级;理想城邦的政治制度是国家强盛、社会和谐、道德优良,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实行公有;倡行教育(体现文化专制主义精神)、净化城邦文化;重人治,轻法治。

3.柏拉图为何主张由哲学家治国:对社会现实和城邦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的反思与批判;柏拉图认为人的品性是政治的基础,人品性的堕落是政治败坏的根源,要挽救城邦危机,必须从人的品性入手,而哲学家有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只有他们能担此重任,掌握绝对的权力。

4.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异同:同——整体主义、混合政体。

整体主义程度极端的整体主义;个人消融于整体中,城邦利益高于一切,抵制消极的个人主义因素温和的整体主义;承认整体主义,但保留个人独立与自由的因素政体分类荣誉、寡头、平民、僭主政体按政府目的、掌权者人数划分政体正宗:君主-贵族-共和政体变态:僭主-寡头-平民政体治国哲学家执政,重视人治肯定民主和法治5.分析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1)城邦政治结构影响政治思想:古希腊城邦国家的社会基础是奴隶制,奴隶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政治活动主要在自由公民内部进行,民主派和贵族派的斗争占首要位置。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后感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后感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后感西方政治思想史是一部关于政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宏伟史诗,它记录了人类对政治权力、社会秩序和个人自由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阅读这部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丰富多彩和深刻影响,也对人类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西方政治思想史向我们展现了古希腊和罗马政治思想的辉煌。

古希腊的民主思想和罗马的共和制度为后世政治思想提供了宝贵的遗产。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古希腊哲学家们对政治组织和公民参与的思考影响深远。

而罗马共和制度的兴起和衰落,也为后世政治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警示。

这些古代政治思想家们的思想和实践,对后世政治制度和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篇章。

其次,西方政治思想史还展现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变革。

基督教的传播和影响,使得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与宗教信仰紧密相连,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则为政治思想的世俗化和人文化提供了新的动力。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和莫雷的《乌托邦》等作品,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思想的多样性和辩证性。

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变革,为后世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最后,西方政治思想史还向我们展现了近现代政治思想的多元化和纷繁复杂。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则为工人阶级的解放和社会变革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多元化,为后世政治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启示。

通过阅读西方政治思想史,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政治思想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政治思想不仅是人类对政治现实的认知和反思,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指导。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丰富多彩和深刻影响,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政治现实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西方政治思想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西方政治思想史讲义

西方政治思想史讲义

西方政治思想史讲义导论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1、定义西方政治思想史是研究西方政治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

政治思想: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政治实践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总结,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主张、政治观点、政治理论和学说。

明了:四主体:阶级、阶层、社会集团、代表人物;四表现:主张、观点、理论、学说。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一门跨历史学和政治学两个领域的学科。

历史:研究西方各主要国家政治思想的产生、及其在历代发展的专史。

政治:比较政治学的一支,从历史的纵向研究政治理论的历史的基础学科。

2、研究对象(1)西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观点、理论和学说。

(2)各种政治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合乎逻辑的历史联系。

(3)各种政治思想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具体联系。

(4)各种政治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在西方政治思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方法1、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1)历史环境是源,产生的根源。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各阶级、阶层、集团;各代表人物自身经历;历史传统、文化背景。

(2)前人思想继承、发展是流2、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3、坚持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要求将每一种政治思想放入其特定的历史时期、以其当时的状况来评价这一思想、评价每一种理论观点、评价每一思想家的地位和贡献。

坚持历史的分析评价,不应割断历史。

4、坚持寓评于价的原则只有在对西方各个政治思想家、各种政治思想有了较为完整、准确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多元演变型:横向:派别林立、诸家杂陈。

纵向:经历不同政治观的演变。

(一)自然政治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均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如亚里士多德),他们均把政治制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1、权力政治观:是17世纪兴起的强调以尊重和保护个体公民的权利的政治学说。

它以自然权利理论为出发点来论证政治关系与政治秩序,以权力为基础来鉴定权威与自由、社会公共权力与个体自由的关系。

强调“天赋人权”;主张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提倡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的优先保护原则。

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核心学说。

2、自然状态: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战争状态,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仇视、猜忌、残杀。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人人平等、友善、互助。

3、自然权利:在自然状态中,每个人享有的权利,“生命、自由和财产”。

4、社会契约:从契约的角度论证了国家的产生,国家的本质定义为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按其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形成一个人格。

担任这一人格的就是主权者,其余的人都是他的臣民。

来说明政治权威、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来源、范围和条件等问题。

5、宪政:是指一种在宪法之下使政治运作法律化的理念或理想状态,它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被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

宪政的实施首先要限制政府的权力,同时要保障公民的权利。

6、启蒙思想:启蒙,就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反对蒙昧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打破旧的传统观念,传播新思想,新观念。

7、权利制衡:是指在公共政治权力内部或者外部,存在着与权力主体相抗衡的力量,他们在权力主体行驶过程中,对权力施以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在运行中的正常、廉洁、有序、高效等,并且使国家各部分权力在运行中保持总体平衡。

这些制衡有利于保证社会公正合理的发展方向,以及社会整体的目标的实现。

8、公意:就是国家全体成员的普遍意志或公共意志。

9、城邦:是若干公民组成,公民的本质体现在政治本身,他们平等的享有政治权利,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

特点是:小国寡民的规模,多元的政治格局,公民自治的团体,发达的公共生活,公民的政治文化,直接的民主制度。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大批智者和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思想家们,对发达的民主制度和活跃的公民政治生活进行了热烈的政治讨论,推动了政治思想走向繁荣.
3斯多葛派:(1)是希腊化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它流传到罗马帝国时代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罗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斯多葛派的奠基人是出生于塞浦路斯的芝诺。在斯多葛派的时代,城邦已经解体,人们面临的是新的社会环境。斯多葛派开始从更宽广的角度来审视人生。根据他们的观点,所有的人相互间是平等的。斯多葛派的平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提出自觉服从自然法对于实现人人平等的意义,从而将自然法与平等的理念恰当地结合起来,影响了以后平等思想的发展。
6阿奎那:托马斯.阿奎那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论证教会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教权高于俗权的合理性,国家理论,关于法的本质、目的、特征和分类的思想。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本人被基督教会奉为圣人,有神学界之王之称.
(2)公元前4世纪由芝诺(基底恩的)于雅典创立的一个学派。一译画廊派、斯多亚派、斯多阿学派。因其讲学的场所在一彩色画廊而得名(希腊文stoa,意为画廊,音译斯多亚)。斯多葛派思想的传播和影响,在希腊、罗马持续了约5个世纪。 斯多葛派的研究重心是伦理德行学。他们强调人生应该追求的目的不是快乐而是德行,即“顺从自然”。在他们看来,宇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着一种支配万物的普遍法则,即“自然法”,亦称“逻各斯”、“世界理性”,或称“上帝”、“命运”。这种普遍法则,即自然的必然性,支配着宇宙间的一切。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同样要受普遍法则的支配,这是不可抗拒的。人只有抑制个人的一切情感和欲望,俯首贴耳地服从命运,“按照自然而生活”,才能达到德行的境界,实现人生的目的。 在政治思想上,斯多葛派最早系统地论述了自然法。他们认为自然法就是理性,是至高无上、普遍存在的,是宇宙一切事物,包括国家和个人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符合自然法。他们认为人们共同生活在社会统一体中是自然法的要求。在这里,自然法赋予每个人的理性是相同的。不论希腊人或是蛮族人,也不论自由民或奴隶,均具有同样的理性,都是平等的,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人为地划分不同的等级和国家,是违反自然法的。应该废除国家的界限,消除等级的差异,组成一个共同的社会,即“ 世界国家”。 斯多葛派关于自然法、世界主义、人类平等和安于现状、顺从命运等观点,对罗马政治思想以及基督教教义的形成,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考文对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概念给予高度评价。称它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它既是个体主义的,又是世界主义的

西方政治思想史(最终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最终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最终版)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和近代以来三个历史时期,相对应的形成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三个发展阶段。

为便于识记,具体需要掌握的知识线索整理如下。

1.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古罗马时期:斯多葛派(波利比阿与西塞罗)、罗马法学3.中世纪时期:神权与王权的斗争、奥古斯丁、阿奎那、反教权思想4.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布丹、宗教改革思想5.资产阶级革命前夜:格劳修斯、斯宾诺莎6.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霍布斯、洛克);法国启蒙运动(孟德斯鸠、卢梭);美国独立运动(潘恩、杰斐逊、汉密尔顿)7.19世纪时期:德国(康德、洪堡、黑格尔)、法国(孔斯坦、孔德、托克维尔)、英国(伯克、边沁与密尔)8.19世纪末以来: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女权主义、绿色运动等思潮的形成或发展9.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略)重点章节:1古希腊时期2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重点问题:1政体学说2人性与国家观3自然法与权利观4契约论与政府观5民主与法治应当积累的知识面:1时代背景及相应的政治思想特点2思想家国籍、生平3思想家的历史地位或曰影响(一)古希腊时期基本概况: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政治思想就是在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社会中萌发的。

城邦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与义务的政治体系。

城邦最显著的特点是小国寡民,是一种小规模的政治实体,内部一般分为奴隶、无公民身份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三个身份集团,而奴隶与自由人的区分是城邦制度的基础,只有公民享有政治权利。

古希腊当时存在数百城邦,城邦政治是极为多元的。

此时的政治思想具有下列特征,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2理性主义和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3以城邦政治为研究主题和范围,即关注城邦的起源、目的、性质、职能、管理等4公民的视角。

政治思想最初的萌芽以《荷马史诗》为代表,经历了早期立法家、自然哲学家的阐释,到智者时期后开始正式形成和发展。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是指从古希腊城邦时期开始,经过罗马帝国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革命运动等重要时期,到现代的政治思想发展历程。

在这个历程中,出现了诸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利、洛克、孟德斯鸠、卢梭、马克思等一批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对西方政治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希腊城邦时期,政治哲学开始萌芽。

柏拉图提倡的“理想国”概念,即把合理的分工和等级结构作为一种理性组织形式,影响到了后来欧洲的封建社会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政治学的理论体系,强调政治实践和优良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也成为后来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马帝国时期,斯多葛学派开创了一种新的哲学传统,强调个体意志与社会组织的统一,反对独断专行的暴政。

中世纪的天主教思想以及伊斯兰教的发展,也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定期召开的“国会”,创立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制度,都得到了深入探讨。

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古典文化的重新审视,为政治哲学的复兴和进一步深化打下了基础。

启蒙运动、革命运动等社会历史事件,也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于人权、政治自由、权力的分配等问题,各种思想派别和学派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事实上开始了现代政治思想的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的出现,试图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的思想基础,对西方政治文化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解决方案。

总之,西方政治思想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程。

它始终是反映和表达人们关于政治组织、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认识和观念的历史过程。

通过对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各个历史时期中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和学派的学习和探讨,能够加深我们对世界政治历史和现代政治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理解和认识。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导论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二、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方法三、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四、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史第一节古希腊社会状况与政治思想史概述一、古希腊的历史与自然条件二、政治改革与城邦的形成三、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的特征第二节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一、苏格拉底的生平二、苏格拉底的主要政治思想三、苏格拉底政治思想的影响第三节柏拉图的思想一、柏拉图的生平与著作二、柏拉图的主要政治思想三、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影响(二)学院的存续及其影响第四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三、城邦的起源和目的四、政体的分类思想五、理想城邦的特征六、亚里士多德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第二章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第一节古代罗马社会状况与政治思想概述一、城邦制度向帝国制度的转变二、政治思想的变化第二节伊壁鸠鲁与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一、伊壁鸠鲁的政治思想二、斯多葛学派的政治思想第三节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一、波利比阿的生平和著作二、波利比阿的主要政治思想三、波利比阿的影响第四节西塞罗的政治思想一、西塞罗的生平与著作二、西塞罗主要政治思想三、西塞罗的影响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第一节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一、中世纪的概念二、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地位三、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二节奥古斯丁的政治学思想一、奥古斯丁的生平与著作二、奥古斯丁的主要政治思想三、奥古斯丁的影响第三节阿奎那的政治思想一、阿奎那的生平与著作二、阿奎那的主要政治思想三、阿奎那政治思想的影响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政治思想第一节文艺复兴时期社会状况与政治思想概述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二、教会势力的衰落随着教会势力的衰落,新兴民族国家的君主政制逐渐建立;民族统一国家逐渐产生。

三、社会等级次序的改变随着城市的大量涌现,造就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都市商人。

四、人文主义与自由精神的兴起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学说第二节路德的政治思想一、路德的生平与著作二、路德的主要政治思想三、路德政治思想的影响第三节加尔文的政治思想一、加尔文的生平与著作二、加尔文的主要政治思想三、加尔文政治思想的影响第四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二、马基雅维利的主要政治思想三、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影响第五节布丹的政治思想一、布丹的生平与著作二、布丹的主要政治思想三、布丹政治思想的影响第五章17世纪荷兰政治思想第一节格老秀斯的政治思想一、格老秀斯的生平与著作二、格老秀斯的主要政治思想三、格老秀斯政治思想的影响第二节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一、斯宾诺莎的生平与著作二、斯宾诺莎的主要政治思想三、斯宾诺莎政治思想的影响第六章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第一节霍布斯的政治思想一、霍布斯的生平与著作二、霍布斯的主要政治思想三、霍布斯政治思想的影响第二节洛克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二、洛克的主要政治思想三、洛克政治思想的影响第七章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第一节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二、孟德斯鸠的主要政治思想三、孟德斯鸠政治思想的影响第二节卢梭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二、卢梭的主要政治思想三、卢梭政治思想的影响第八章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第一节美国革命与宪政民主传统的形成一、美国的建立及其发展二、宪政民主传统的形成三、政治思想的来源与特征四、美国政治思想的基本主题第二节潘恩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二、潘恩的主要政治思想三、潘恩政治思想的影响第三节杰斐逊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二、杰斐逊的主要政治思想三、杰斐逊政治思想的影响第四节汉密尔顿的政治思想一、汉密尔顿的生平与著作二、汉密尔顿的主要政治思想三、汉密尔顿政治思想的影响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1、什么是政治思想?人类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对政治问题的主张与观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筆記(一)2007-12-15西方政治思想史唐士其绪论西方政治思想概述一、西方政治思想的概貌及其发展阶段西方政治思想主要是指西欧和北美的政治思想,它们具有一致性与继承性,从而与其他地区对于政治的理解形成明显区别。

在古希腊,政治与城邦完全是同一概念(polis)。

在这一时期,政治尚未从社会生活的整个领域中明确区分出来,政治活动就自然的被人们理解为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谈论公与私,国家与社会这些后世西方政治学的重要范畴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在此意义上,亚氏的《政治学》也可以被理解为“城邦学”。

古希腊这种“泛政治”的观念到罗马帝国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国家领土范围的明显扩大使古希腊那种全民参与政治的体制已经变得根本不可能。

就公民自身来说,在帝国的政治体制下,他们也已经完全不能象古代希腊人一样用过参与政治活动获得他们人格的完整。

如果在古希腊时代,哲学也构成了政治思考的一项主要内容的话,到了古罗马时代,人们就不得不到政治之外寻求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哲学依据。

罗马帝国时期出现的哲学与政治分立以及它所带来的人们在精神某种程度上的空白,me:那么中国的政治和哲学分立了吗?为基督教在整个帝国的流行提供了精神土壤。

所以另一方面,基督教在帝国的普遍传播又为政治和政治思想带来了影响。

基督教从诞生之日起就对世俗的政治权力采取了一种疏远乃至对立的态度,两者之间的理想关系是各司其责。

由此一来,一方面关于人的精神的事务在很大程度上从国家的统治下独立出来,古希腊的政治概念由此而明显萎缩。

近代政治思想一个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对个人利益的保护,对于象霍布斯那样被视为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也一样。

这种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的政治观念首先通过洛克得到系统表述。

由于个人在追求自己的财富和利益时被认为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国家需要做的只是对个人所得和基本的社会秩序加以维护,即承担“守夜人”的角色。

由于洛克这样的自由自由主义者认为国家自然具有一种侵害个人利益的倾向,所以人们普遍相信必须以种种方式对国家的行为能力加以限制,换言之,国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恶”。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一、名词解释1、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历史家。

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其主要政治思想是非道德政治观和君主专制论,他使政治与道德分离,使政治与宗教分离,是西方近代第一个提出注重统治术的思想家,代表作品是1513年《君主论》。

2、格老秀斯:(1583-1645):17世纪荷兰人,近代自然法理论创始人,近代国际法奠基人。

开创“论证体系”时代,主权学说的发展者,被称为“近代国际法之父”,其主要政治思想是自然法学说,国际法的原则,国家和主权学说。

著作《论海上自由》,《战争与和平法》。

3、洛克:(1632-1704)17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人之一;最早对自然权利理论进行系统论证。

其政治思想对英国革命时期的各种政治观点进行了清理和总结,阐述了自然权利理论,政府的起源和目的,以及法治和分权,是议会主权论者,其著作主要有《论自然法》,《政府论》,《论宗教宽容》,其中《政府论》被资产阶级奉为“圣经”。

4、卢梭:(1712-1778)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现代民主政体”之父。

卢梭一生被公认的三大思想:社会平等思想,人民主权学说,社会契约论,平等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是西方近代第一个完整提出人民主权学说的思想家。

著作主要有《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社会契约论》。

5、杰斐逊:1743-1826十八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和战后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民主主义思想家,美国民主传统的缔造者,受委托起草《独立宣言》,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第二任副总统,第三任总统,其政治思想主要有自然权利理论和民主自治思想,第一次在自然权利中以追求幸福权利代替财产权,并将自然权利原则写入《独立宣言》,使得17世纪以来欧洲的自然权利说以纲领的形式肯定下来。

其著作《英属美洲权利概述》《弗吉尼亚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政治思想史绪论西方政治思想概貌及其发展阶段⏹从地域或者外延意义上说,西方政治思想主要指西欧和北美的政治思想。

因为在这一地域范围内,关于政治的思考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种可以识别的一致性与继承性,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思维体系。

⏹西方政治思想活跃时期包括:古希腊时期(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古罗马时期(公元钱27年—公元476年)、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近现代时期。

古希腊城邦政治学⏹在古希腊,政治与作为基本政治单元的城邦即城市国家完全是同一个概念。

⏹此时政治活动不仅尚未从社会生活的整个领域中被明确区分出来,而且作为公民基本的价值追求非常自然地延伸到了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

⏹所以古希腊普遍存在“泛政治”的观念。

⏹古希腊人为后世的西方政治思想提供了基本的思维模式、理论框架、概念体系即思维工具和基本的思想素材,特别是关于政体类型问题的思考,以及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

⏹理性的思想方法是古希腊文明最突出的精神特质。

而理性主义的思想方式与自然法理论这一希腊政治思想内容之间体现为一种互为表里的关系。

对比中国传统政治思想通过对自然的类比和对人事的推演的出各种政治结论的特点,西方政治思想始终是从某种假定出发的,以此阐发逻辑体系,得出秩序与义务、权利、平等与自由等一系列结论。

古罗马时期自然法思想⏹古罗马时期由于国家统治范围的明显扩大,“小国寡民”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其结果是罗马帝国治下的公民已经完全不可能像古代希腊人一样,通过参与政治活动获得人格的完善。

正因此,斯多葛学派那种崇尚自然的理论渐渐兴起。

⏹古罗马时期由于疆域扩大,以及对外交流的匮乏,政体、比较政制领域研究相对缺少。

罗马政治思想家关注最多的,除了自然法之外,便是政治道德的问题。

⏹与古希腊推崇参与政治生活获得完整人格的方法不同,罗马人采用的办法,是在完善各项政治与法律制度的同时,强调一种被认为是基于自然法的、属于罗马传统贵族和公民的美德。

⏹罗马对西方政治传统最大的贡献是它的法律制度与思想,其中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其一是对个人权利和利益的保护,对公私界限的初步划分;二是它所体现的平等原则。

基督教的兴起⏹罗马帝国时期哲学与政治的分离,及其所带来的人们在思想上某种程度的空白,为基督教在整个帝国范围内的流行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精神土壤;而基督教的普遍传播,以及教会组织在各地的建立,又对帝国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带来了进一步的影响。

⏹基督教对世俗政治权力采取了一种疏远乃至对立的态度,“上帝的东西归上帝,凯撒的东西归凯撒”(当然教权实际上一直是与世俗权力并立于世,互相影响)。

如此,人类精神事务在国家职能内独立出来,教会作为一种事实上的世俗权力存在。

⏹一方面,基督教关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教义有力的促进了罗马人的平等意识;另一方面,教会在特定时期内成为了文化的掌握者和解释者。

⏹以宗教研究为基础的经院哲学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一是,基督教具有鲜明的、特有的政治观念。

“来世”观中,精神家园与世俗国家的对立和无涉;将国家视为“必不可少”的恶,推崇市民社会,强调监督和控制国家等等都与以往的政治思想不同。

其二是,对自然法理论的发展。

自然法思想虽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出现,但一直没有得到统一的认同和发展,直到基督教思想中,将理性与信仰进行了统一,真正确立了自然法的地位,并为其以后成为现实政治生活中作为主导原则奠定了基础。

封建国家的契约思想⏹近代之前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由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封建国家的阶段,在时间上大致与历史学家所谓的“中世纪”时期(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重合。

⏹日耳曼人征服西罗马之后,一方面接受了包括基督教在内的一些西欧传统思想和制度,另一方面也为这一传统添加了许多新的元素,最重要的就是日耳曼法。

⏹日耳曼法的核心因素包括契约观念和法治观念。

⏹契约是日耳曼人建构其政治组织的基本方式,它建立在领主和附庸之间一种相互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基础之上。

附庸有得到领主保护的权利,但前提是必须对后者履行契约所包含的义务;反过来,领主有权利要求附庸为其贡献契约所包含的服务,但前提是为后者提供充分的保护。

⏹在政治思想中,这一契约传统被引申为“统治必须基于臣民的同意”的信念。

日耳曼法治思想⏹日耳曼法治思想源于日耳曼法律体系本身的特质。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法律都被视为立法者意志的体现,而日耳曼法则是一种习惯法。

⏹日耳曼法建立在来自远古的、“不可追忆的”传统、习俗和规范的基础之上,神或上帝被认为是这种法律的创造者。

⏹因此,日耳曼人的观念中不存在立法权的概念。

最高政治权力所有者,即国王甚至皇帝也无从享有制定和废除法律的权力,相反,他们必须服从各种传统与惯例。

⏹“王在法下”的政治原则得以确立。

但是即便如此,封建国家的法律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因为通过尊重法官的司法解释和行政机关的“衡平”,可以使得惯例法得以补充、发展和完善。

⏹日耳曼法的传统,与通过基督教思想体现出来的自然法理论相结合,两者相互强化,奠定了近代西方法治原则的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一套完善的政制模式。

近现代个人主义思想⏹在经历上述政治传统的催化后,在包括文艺复兴时期(十三世纪末期—十六世纪)的“挖掘”后,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诞生所必需的基本思想框架和理论素材都已趋于完备。

近代西方思想家最大的贡献是找到了,整合上述资源的独特立足点—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一种观念,它把每一个独立自在的个人视为自给自足的实体,对他而言,无论其他人还是国家的存在都没有特别的意义。

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不受干扰的生活是最美好的生活。

但是世界不是为一个人存在,所以存在人与人之间无可排解的冲突,所以个人主义政治理论的逻辑起点由此推出。

⏹个人主义者将围绕如何设计一种适当的政治制度,以有效保护个人的权利和利益这一问题展开他们的思想。

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本体论个人主义⏹设计相关政治制度以保障个人权利和利益的思想被称为“方法论个人主义”。

古代思想家出发点,在于建立完善的政制和社会,以实现人的完善。

而近代思想家偏重的是从人性出发,建立最为合适的政治制度。

⏹于是,国家作为改造人性的工具目的被削减,而以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为评判的原则得以树立。

⏹由此,“方法论个人主义”上升为“本体论个人主义”。

⏹作为个人主义的政治表达,自由主义构成了近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想的主流,其他流派的政治思想都是对自由主义某种形式的反应,因而也必须通过后者得到理解,包括马克思主义和保守主义对它的批判在内。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基本问题:政治与理性关系问题⏹政治与理性的关系问题。

西方政治思想诞生的基本信念包括:第一,政治问题可以通过理性的方式加以理解和把握;第二,人们有可能创造出某种与理性认识结果相一致的政治制度与政治实践,并且有对不完美生活进行改造的能力。

⏹并且,在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背后存在普遍的、单一的、而且永恒不变的本质与规律。

普世原则的确立在生活实践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人们关乎幸福和尊严的原则,随之有了明晰的概念。

政治与伦理的关系问题⏹政治与伦理的关系问题涉及政治是否应该具有某种伦理基础、并且追求某些伦理目标。

⏹古希腊时期是完全肯定的,而古罗马时期作为伦理“代言人”的基督教则剥夺了政治参与伦理追求的权力。

⏹国家为“必不可少的恶”充分表明了近现代政治思想的态度。

自由主义对国家非道德化论证主要采取两种策略。

一是强调权利先于善,主体选择的绝对自由才能保障选择的价值;而是强调多元主义的社会现实使国家不得不在道德上采取中立态度。

⏹政治与伦理关系问题可以延伸为强制与正义的关系问题,政治必须包含强制,正义往往会在强制过程中丧失。

而政治的最高目标是安全、稳定与秩序,近现代的自由主义原则与正义原则的并立论证,缺少理论资源。

(罗尔斯《正义论》试图在自由主义框架内论证正义,推荐阅读)公民与共同体的关系问题⏹公民与共同体的关系问题跟前一问题密切相关的,很多情况下,对前者的回答决定了对后者的回答。

⏹古希腊时期普遍相信“城邦是个人的放大”,公民只有成为城邦的一员才能实现自己作为人的本质。

⏹基督教关于个人与社会及国家关系的思想与后来西方个人主义的产生不无联系,而它所建构的那种在本体论上完全孤独的个人则构成了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近现代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可以总结为:国家是不得不建立的一个“非善”的强制机关,而国家的目的是保证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以及对政治思想史的解释⏹制度建立了政治现象之间先在的联系,所以当政治哲学家对社会进行反思的时候,他所面对的并非一堆虚无缥缈的的毫无联系的行为和事件,而是原本就已经具备了某种一致性和相互关联的现象。

⏹政治实践对政治思想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政治实践为政治思想提供了基本素材;其次,政治实践向人们的政治思考提出的问题,为政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政治思想自身又呈现一定的独立性发展,反过来对政治实践进行影响。

⏹对政治思想史的解释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影响着历史上的政治思想的、与现代完全不同的政治实践背景,二是作为政治思想载体的、其含义与现在相比必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语言。

平等与差异性的关系问题⏹在古希腊时期,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完全成为两个极端。

雅典民主制度与柏拉图的政治理论分别为其代表。

⏹基督教既主张人人平等,同时又接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不平等,这一特征使人们倾向于认为它能够见容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承认每个人都拥有某些平等的自然权利,这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础。

但是其思想内部产生了严重分歧。

自由主义主张权利平等,而其批判者社会主义推崇的则是实际平等。

自由与强制的关系问题⏹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的开篇即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政治与自由之间的矛盾关系。

⏹罗马时期的共和主义者首先尝试从理论上对自由与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其论证思路是以法律作为中介,法律的制定者如果是人民,则政治施以“强制”就不能称之为“强制”。

他们将这一问题转化为国家权力归属问题,而强制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所以需要全体公民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

⏹而近现代思想家对于这一问题的另一种思路是,在不影响其他人的前提下,每个人是完全自由的。

其政治制度原则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和确立的。

本章重点与思考⏹“西方”的价值内涵。

⏹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梳理,以及逻辑论证框架。

⏹基督教与西方政治思想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结合自身阅读基础,找出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形成映射的地方,并进行思考与再阅读。

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天津教育出版社。

⏹《政治学说史》(上下),乔治.萨拜因著,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