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整册教案第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l 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4.情感教育,价值引领: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培养勇敢、坚强、团结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设计意图:将语文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5.课后实践,巩固提高:设计富有创意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我最敬佩的人”的作文,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背景,理解并掌握生字词,如“地震、瓦解、废墟、挖掘”等,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分析并理解父子间的情感交流。
3.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的父亲在地震中展现出了哪些品质?这些品质对你有什么启示?”
2.学生分组讨论,组内分享自己的看法,达成共识。
3.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并引导:在地震中,父亲坚定地相信儿子还活着,勇敢地挖掘废墟,最终成功救出儿子。这种信念、勇敢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教师强调课文中所传递的勇敢、坚强、团结等品质,以及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将这些品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4.布置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深入思考课文中父亲的形象,将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五、作业布置
1.根据课堂学习,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完成以下作业:
-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英雄”的作文,要求:结构清晰,内容具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出你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1.学生在词汇方面,对于地震相关词汇已有一定了解,但部分专业术语可能仍感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重点解析。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2、从读中感悟父爱的伟大及这对父子间的相互信任。

3、在角色写话中,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设想】1、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在“过程”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的了不起”。

2、抓儿子语言描写的句子,进行反复品读,从中感悟儿子的“了不起”。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亲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二.预习交流1.学生交流预习中的收获2.师检查生预习交流情况三、感悟“了不起”1、感悟父亲的“了不起”:⑴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最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的句子。

⑵交流: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①个性化理解──个性化朗读:A、能具体说说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个性化朗读)B、请再读读这句话,说说还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个性化朗读)②想象说话──想象画面读:A、8小时过去了,你能想象出父亲在废墟里挖掘的画面吗?36小时过去了,你能想象出此时父亲形象吗?B、能结合你看到的画面来读读这句话吗?先自由地读读。

再指名读。

③情境感受读:A、导:面对这样一位父亲,哪些人来阻挡过他,他又是怎样回答的呢,找出相应的句子读读。

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能读出当时处境的危险吗?这位父亲急需别人的帮助。

B、导:是什么支撑着父亲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坚持挖下去呢?出示: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齐读句子──个性化读)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C、导:因为父亲要实现对儿子的承诺……于是他挖了……齐读句子。

④深化朗读:A、导:8小时过去了,12小时过去了,24小时过去了,36小时过去了,没人再来阻挡他因为……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地震场景,引发学生对地震中父与子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独立阅读、思考、分析课文。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共同探讨文章的表达方法和情感内涵。
5.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需要教师通过课文教学,引导他们正确看待亲情,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体会作者通过对父亲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表现父爱的伟大。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深入分析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亲情主题的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a.选择题:关于课文内容,选出正确的答案。
b.简答题:请用课文中的描述,简要概括父亲在地震中的表现。
c.写作题: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段关于亲情的习作。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段关于亲情的习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课文内容,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提高写作水平。
4.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增强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案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案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佳句;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体会父爱。

教学重难点: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2.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多么地惊心动魄,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它给人类带来多少灾难!但是面对这样的灾难,有一对父子却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

今天就要我们来学习17、《地震中的父与子》到了浓厚的父子之情。

四、课后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2、摘抄课文中感人的句子。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板书设计:17 地震中的父与子了不起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都在父母的关爱中快乐地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亲情有了越来越深切的体会。

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刺破夜幕;亲情是冬日里温暖的阳光,驱走严寒。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

感爱这种浓浓的爱。

(板书,齐读课题)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了不起)二、自学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里看出父与子的了不起。

2、用――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小组内谈谈各自的体会。

6分钟后看谁学的最好!三、品读感悟,体会亲情。

(一)了不起的父亲1.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那么你从课文哪里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呢?2.学生汇报:(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17、地震中的父与子
5.反思与评价: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通过学生自我反思、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反思和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情境模拟:设计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震时的紧张氛围,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链: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
2.问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3.问题解答: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动交流等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够熟练地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写作。
3.能够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和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防范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朗读感悟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课前准备:收集地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营造地震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2.课堂导入:通过播放地震发生时的真实场景,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课文学习:运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地震画面,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地震的恐怖,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课堂拓展环节,我设计了一个父子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们分组扮演父亲和儿子,亲身体验课文中人物的情感。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
本节课结束时,学生们纷纷表示,他们对父爱与亲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学会了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如何保护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将更加勇敢、坚强,面对困难不退缩。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三篇.doc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三篇.doc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3、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感受父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等。

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看完了刚才的短片,大家一定学到了很多防震自救知识,假如有一天,灾难真的发生,但愿你们能把这些知识活学活用,保护自己。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和地震有关。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课本,翻到第十七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朗读录音,并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1、交流: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师:这确实是一场大地震。

他发生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地震中,曾经宏伟壮丽的高楼大厦被夷为了平地,昔日繁华的商业大街倾刻间化为乌有,豪华的小轿车被拦腰截断,人们惊惶无措,四处奔逃。

在灾难面前,人类显得多么渺小,生命在转瞬间灰飞烟灭。

就在这场地震中,有一对父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2、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主要内容) 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一个叫阿曼达的孩子被埋在了废墟底下,他的父亲凭着坚定的信念,徒手坚持挖掘38小时,终于救出了儿子和其他被埋的同学。

3、课文中说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父子?(板书:了不起父子)三、并列行进,研读“了不起’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的了不起?快速默读课文,请男生找出体现父亲了不起的语句,女同学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语句,边读边作上批注,还可以与别的同学交流你的感受。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亮点一:情境创设,引人入胜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地震发生时的真实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所描述的恐慌与无助。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亮点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地震中的父与子所表现出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4.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对课文进行深入探讨,如:“课文中的父亲形象”、“地震中的家庭情感”等。
3.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4.结合学生的反思与评价,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堂初始,我会通过展示地震相关的新闻报道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地震的关注,从而导入新课。
2.向学生简单介绍地震的基本知识,如地震的成因、级别划分等,帮助学生构建对地震的基本认识。
3.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地震的了解程度,以便于后续教学的开展。
6.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表达,品味文字背后的情感。
7.写作训练: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8.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心得体会。
3.关注家人,关爱他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2.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勇敢、坚毅、乐观的品质,增强心理素质。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新课标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进行编排,包括《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四篇课文。

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本单元还包括“口语交际·习作六”和“回顾·拓展六”。

课题内容简说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其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表达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热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学会看病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正确读写“绝望、谨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

1.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进行描写的方法。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7.《地震中的父与子》……………………………………………………………2~3课时18*.《慈母情深》…………………………………………………………………1~2课时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3课时20*.《学会看病》……………………………………………………………………1~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六……………………………………………………………………2~3课时回顾·拓展六…………………………………………………………………………1~2课时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说、读、写的能力。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此外,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较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他们喜欢提问、分享,这为课堂讨论和互动提供了良好基础。但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注意力分散、合作学习时分工不明确等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关注并进行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其中的情感。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表达和展示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4.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共鸣。
5.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懂得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2.通过课文学习,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3.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面对困难,勇往直前。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所表达的父爱如山、坚定信念、勇敢担当等主题。
2.掌握并运用本课的生字、新词,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3.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关键句,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主旨。
4.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感受课文的情感。
(二)教学设想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地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引发学生对地震中人们的生命安全的思考。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震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吗?在地震中,人们是如何保护自己的?”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 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 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中,阿曼达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怀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险,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颂扬了伟大的父爱,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心灵相通的父子之情。

课文先写大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教师的方位走去。

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坚持寻找自己的儿子阿曼达。

最后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的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

描写具体,感情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父亲的伟大、母亲的慈祥与善良。

4.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重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父亲的伟大、母亲的慈祥与善良。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以读促思朗读感悟迁移运用【课前准备】课件、视频资料【教学过程】【谈话导入】用一个词语(故事)来形容一下父母对你们的爱(学生交流)老师谈自己的小故事。

我们一直都沐浴在父母的爱里,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看看他们能带给我们怎样与众不同的感受。

【检查预习归纳大意】1.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中,阿曼达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怀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险,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颂扬了伟大的父爱,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心灵相通的父子之情。

2.文中的父亲和儿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可以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自我鉴定、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elf-evalua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5篇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写好了,教师规划好课堂纪律和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整册教案第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l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整册教案第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l   人教新课标

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8个生字,会书写11个生字。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的思想品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师:同学们,让我们观看一段视频。

(播放地震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师:悲伤、难过、痛心……,当我们每次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被废墟掩埋了的生命时,都只能以眼泪来祭奠他们。

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也发生了一场地震,有一对父子,他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2. 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几——矶、暴——爆、虚——墟、匝——砸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颤”为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提,左半部分要写的紧凑一些。

“疾”为半包围结构;其中里面不是“失”字。

“混、砸、砾、爆”为左右结构;注意左小右大“爆”左边不是“火”。

注意整个字的结构。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 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在1994年美国洛山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坚持38小时,终于在一片废墟中救出自己儿子和儿子的同伴。

3.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s hān jīhùn xīxūmàn bào chàn jílìzá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阿曼达爆炸颤抖疾步瓦砾砸碎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语文《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学情分析】相关的已知领域1.对于地震的凶猛以及危害,学生比较了解。

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新闻媒体报道了很多,学生对这一事件,地震的危害,以及地震现场的悲惨画面都应记忆犹新。

2.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课文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边读文章边想画面等。

3.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一些表达方法,特别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体会人物形象,在本组课文学习之前,学生已有初步的认知、积累。

相关的未知领域作者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表现真挚的感情,这一表达特点是学生比较生疏的。

三相关的难知领域本课表达的特点,即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前后内心的变化,在叙事中表达情感,体会这些表达方法的作用和效果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词语,特别是:“掘” “砾” “破烂不堪”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焦急、痛苦、绝望、坚定、喜悦等感情。

3.通过抓关键词句、质疑问难、想象补白、读写结合、情境体验、感情朗读等方法,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5.感受父爱的伟大,激发对父母之爱的赞颂。

【重点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2.难点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地震场景图片。

学生: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课件蓝屏)同学们,轻轻地拿出一支笔放好,坐端正!准备好了吗?上课!揭示课题,初读课文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看课题,地震中的谁?(生:父与子)什么情况下的父与子?(生:地震中的)再请你读。

(生:地震中的父与子)(若生读不好,师范读:对,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谁能突出这两个关键词,再读课题?(生1,齐读)那么,这对父子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的:1、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从课文的详细描画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吸取的力气。

3、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言语、举措特点停止描写,反映人物思想质量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一〕引导先生从课文的详细描画中感受父爱的伟鼎力气。

〔二〕引导先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言语、举措停止描写,反映人物思想质量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方法:1 朗诵法2 情形教学法四、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第二课时六、教学进程〔一〕温习词语,引入课题1.出示以下词语,让先生认读。

洛杉矶废墟爆炸瓦砾拥抱2.请依据下面词语的提示,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二〕反省预习,感知故事1、自在读课文,这是一个关于〔〕的故事。

〔坚持,亲情、信任等〕〔三〕聚焦父亲,体会父亲的伟大,了不起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生自在读,哪一句话首先抓住了你的心?1、〝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褴褛不堪,四处都是血迹。

〞这是对父亲的直接或是直接描写?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抓住了你的心?〔褴褛不堪〕想象看到的画面。

生齐读这句话。

指名读并指点。

2、〝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挠他。

〞这是对父亲的直接或是直接描写?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抓住了你的心?〔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对比句子〝他整整挖了38个小时。

〞〔更漫长〕指点朗诵,感遭到时间漫长和开掘的困难。

这句话中还有哪个词抓住了你?〔再〕哪些人来阻挠过他?3、出示对话。

〝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谁情愿协助我?〞〝太风险了,随时能够发作大爆炸,请你分开。

〞〝你是不是来协助我的?〞〝你很忧伤,我能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风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协助我?〞生分角色读这几句话。

从这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没有人来协助他〕这么多人曾经劝过他,但后来为什么人们不再来阻挠他了呢?〔大家以为这位父亲曾经肉体正常了〕找理由。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四、小结
1、完成课后“小练笔”。
2、师总结生活中父母对小孩的爱。
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 了不得 子

课后反思
1、观看视频。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7课的第一课时,今天我们连续学习剩下的内容。请大伙儿观看视频。
2.谈话引入。
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学生默读课文,摸索教师会提问些什么?小组讨论。
教师提示:我一共提三个问题。讨论时要注意,老师会在哪里提问?假如在那个地点提问,
我们该如何样回答?
2.学生开始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指导读书、参与讨论。
认为失常或者不失常,都请你在书上找到相关证据。生找答案并作答。
教师小结
2.老师的第二个问题是,和往常学过的课文相比,这篇文章的标点符号有什么专门之处?
生读书摸索并作答。师指导朗读课文片段。
3.老师的第三个问题确实是,读完这篇深受感动的文章,你们猜猜老师会想些什么?会说
些什么?(拓展训练,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3.学生提问并回深入文本,品味情感。
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专门不错,关心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差不多上读明白了课文。现在
大伙儿听听我要提的问题。
1.课文当中有一段写人们认为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度而精神失常了,请大伙儿找到这一段,
我要提的第一个问题在那个地点: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
10月13日授课人:王晓菲授课地点:五(11)班教室授课班级:五(11)班第2课时
课 题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认知性学习目标
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存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新课标课型:新授目的:[知识与才干目的]看法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拓、褴褛不堪〞等词语。

积聚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言语描写的佳句。

[进程和方法目的]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言语、举措特点停止描写,反映人物思想质量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从课文的详细描画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吸取的力气。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引导先生从课文的详细描画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吸取的庞大肉体力气。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言语、举措特点停止描写,反映人物思想质量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情境教学法、电教法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进程:一、故事导入1、同窗们,我们晨曦故事会又末尾了。

明天教员给你们讲一个童话,名字叫«猜猜我有多爱你»。

在这个故事中,你们感遭到了什么?<先生谈感受>2、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

父母的爱,是慈祥的愁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舞,是严厉的要求。

明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看大家又从中感悟出什么。

<齐读课题>二、了解地震、走进文本1、图片展现地震惨状〔配乐«生死不离»〕。

<看完图片、视频,谈感受>2、1994年,美国洛杉矶也发作了一次大地震,地震中异样发作了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是什么事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

〔预习状况反省汇报。

〕三、研读文本、感悟父爱1、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了不起>2、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屏幕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看看你从哪些中央能体会出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可以在书上画一画重点的句子、词语,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读一读。

然后四人一组交流一下。

〕交流: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呢?请同窗们先读读划记的语句,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8个生字,会书写11个生字。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的思想品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师:同学们,让我们观看一段视频。

(播放地震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师:悲伤、难过、痛心……,当我们每次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被废墟掩埋了的生命时,都只能以眼泪来祭奠他们。

在1994年,美国洛杉矶也发生了一场地震,有一对父子,他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2. 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几——矶、暴——爆、虚——墟、匝——砸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颤”为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提,左半部分要写的紧凑一些。

“疾”为半包围结构;其中里面不是“失”字。

“混、砸、砾、爆”为左右结构;注意左小右大“爆”左边不是“火”。

注意整个字的结构。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 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在1994年美国洛山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坚持38小时,终于在一片废墟中救出自己儿子和儿子的同伴。

3.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s hān jīhùn xīxūmàn bào chàn jílìzá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阿曼达爆炸颤抖疾步瓦砾砸碎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词语理解:昔日:刚强不屈的气概。

瓦砾:破碎的砖头或瓦片。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

疾步:快步行走。

三、精读领悟1.全文共分几部分?第一部分(1):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人们受到了伤害。

第二部分(2-4):父亲强忍悲痛,赶去学校救儿子。

第三部分(5-11):父亲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非常伤心。

第四部分(12-24):父亲奋不顾身挖了38个小时,终于发现儿子,并救出儿子,两人紧紧拥抱。

2.第一部分品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故事发生背景?(图片文字介绍1994年美国洛杉矶地震)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

3.第二部分(1)品读第2-4自然段,朗读: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从哪个词体会到的父亲此时的心情?“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父亲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

(悲痛绝望) 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坚定)4.第三部分(1)父亲“疾步走到那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父亲救儿子的急切心情,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2)哪些人来劝过他?父亲是怎样表示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谁愿意帮助我?”“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

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说明了父亲对儿子深深地的爱。

(4)朗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你能说一说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有多久吗?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8小时:不到一天。

12小时:一天,24小时:一天一夜,36小时:两天一夜。

执着永不放弃(5)小组合作交流: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而是把时间罗列出来?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

(6)“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都是血迹。

”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真实再现了当时父亲的样子:极度疲劳、伤痕累累、憔悴不堪。

表明父亲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7)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这样做?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坚忍不拔决不放弃恪守诺言。

父爱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儿子。

5. 第四部分(1)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儿子的了不起?从中你可以看到阿曼达的哪些品质?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不!爸爸。

先让同学们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先人后己(2)思考:阿曼达如此勇敢坚强,这种力量来自哪里?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他一直坚信父亲对他的承诺。

(3)小组讨论: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阿曼达在漆黑的废墟下面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发生大地震的那天,阿曼达和同学被压在了废墟下,阿曼达想:“现在该怎么办?爸爸妈妈怎么还不来救我,我好饿、好渴……也许……爸爸已经来到学校了,可能已经在挖掘了!”阿曼达对同学们说:“不要害怕!我爸爸一定会来救我们的!”同学们答道:“你怎么那么肯定你爸爸会来救你?”阿曼达说:“我听我爸爸说过,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和我在一起!在黑漆漆的废墟下,阿曼达的话使小伙伴们从新点燃了心中的蜡烛。

于是他们保持体力,静心等待生命一缕光……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终于劫后重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4)这对父与子为什么要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了吗?因为父亲坚持到底,因为父亲永不放弃,因为父亲信守承诺,所以儿子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幸福。

因为儿子沉着冷静,因为儿子充满信心,因为儿子先人后己,所以父亲为有这样的儿子而感到幸福。

(5)“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为什么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

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对父亲多么信赖。

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奇迹。

(6)课文中没有一处写出了父爱的伟大,却让我们体会得很深刻,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呢?课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很具体。

从人物的这些细致的描写中,让我们品悟出父子情深、父爱的伟大,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巨大的精神力量。

(7)让我们一首小诗再次感受父爱的伟大。

(播放视频)6. 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感人肺腑的亲情与友情的故事。

四、课堂总结师:学完了课文,你想对父亲说什么?对阿曼达说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总结: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这就是爱的力量!五、课堂练习1.填空“杉”的部首是(木),第五笔是(撇)。

“墟”的部首是(土),第五笔是(横)。

“砸”的部首是(石),第十笔是(竖折)。

2.组词矶(洛杉矶) 昔(昔日) 爆(爆炸)讥(讥笑) 惜(可惜) 暴(暴雨)六、作业布置1.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地震中的无论发生什么父与子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了不起爱的力量【教学反思】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是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17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

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注重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学生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通过想象,引导学生对阿曼达优秀品质的理解。

如“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阿曼达在漆黑的废墟下面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让学生小组讨论,充分体会“了不起”这三个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