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精品]初中校本课程教案
2024年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精品]初中校本课程教案
2024年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精品]初中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一节《力的作用效果》,详细内容包括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方式、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测量。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力的基本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及测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定义,知道力的作用方式,理解力的相互性。
2. 掌握力的作用效果,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力与运动问题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定义、作用效果以及力的测量。
难点:力的相互性,力与运动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测力计、弹簧、钩码、滑轮、小车等。
学具:测力计、钩码、细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弹簧、滑轮等物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与力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详细过程:教师展示弹簧、滑轮等物品,提问:“同学们,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力的关系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方式、力的相互性。
详细过程:教师通过PPT展示力的定义、作用方式、相互性的内容,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的力的实例,并展示成果。
详细过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的力的实例,如拉力、压力、摩擦力等,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展示。
4. 力的测量:讲解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
详细过程:教师讲解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然后学生动手操作,测量不同物品的力。
详细过程: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重点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作用方式:接触力、非接触力。
3. 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 力的测量:测力计原理、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生活中的三个力的实例,并简要说明其作用效果。
答案:例如,拉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压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摩擦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024年八年级物理校本课程教案,随意下载,教学设计
2024年八年级物理校本课程教案,随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八年级物理校本课程,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电与磁》的第5节“电流的磁场”。
具体内容包括:电流的磁场现象、安培定则、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以及电磁感应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流的磁场现象,能够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简单电流的磁场方向。
2. 掌握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了解电动机的原理。
3.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安培定则的应用、电磁感应现象。
重点:电流的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磁场演示器、安培定则模型、电动机和发电机模型。
学具:电流方向标识卡片、磁场方向标识卡片、导线和电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电流磁场演示器,引导学生观察电流周围小磁针的变化,激发学生对电流磁场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电流的磁场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原理。
介绍安培定则,并通过模型演示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安培定则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磁场的方向。
解析例题,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出题,巩固安培定则的应用。
教师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5.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5分钟)展示电动机模型,讲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
学生观察发电机模型,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磁场现象2. 安培定则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4. 电磁感应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电流磁场的方向。
(2)简述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 答案:(1)略(2)电动机:利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流的磁场现象和安培定则的理解程度较高,但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还需加强。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优质教案20230512180049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优质教案20230512180049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校本课程第四章《电与磁》第三节《电流效应》。
详细内容包括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以及这些效应在生活中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电流三大效应,解其应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好奇心,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
难点:电流效应产生原因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效应演示器、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电流效应在生活中应用实例,如电暖器、电磁炉等,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如何产生这些效应。
2. 知识讲解:(1)电流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
讲解焦耳定律,引导学生解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关系。
(2)电流磁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周围会产生磁场。
讲解安培定则,引导学生解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关系。
(3)电流化学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在导体表面发生化学变化。
讲解电解现象,引导学生解电流对物质作用。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电流效应计算方法和应用。
4. 随堂练习:布置与电流效应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5. 实验演示:演示电流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让学生直观地解电流效应。
六、板书设计1. 电流三大效应(1)热效应(2)磁效应(3)化学效应2. 电流效应应用实例3. 电流效应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效应?(2)举例说明电流磁效应在生活中应用。
(3)什是电解?请举例说明电解应用。
2. 答案:(1)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内电子与原子碰撞,使原子振动加剧,导致导体发热。
(2)电流磁效应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电磁铁、电动机等。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20230512180049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20230512180049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力的概念与作用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并能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学会力的表示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力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表示方法及作用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挂图、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小车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如:拉弹簧测力计)引出力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力的概念、表示方法及作用效果,配合挂图、实验进行展示。
3. 例题讲解:分析力的作用效果,讲解判断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力的判断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表示方法: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
3.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生活中的力的作用效果;(2)判断下列各图中哪些是正确的力的表示方法;答案:(1)略;(2)图1、图3正确,图2、图4错误;(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的概念、作用效果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力的表示方法上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力的作用效果,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2. 教学过程中例题讲解的细节;3. 作业设计中作业题目的详细解答;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对学生的观察和引导。
优秀八年级物理校本课程教案
优秀八年级物理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物理校本课程中第四章《电磁学》的第三节“电流与电路”。
详细内容将围绕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种类、电路图的识别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形成原因及计算方法。
2. 学会识别不同类型的电路,了解其特点和作用。
3. 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能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原因,电路图的识别,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种类,欧姆定律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源、导线、电路图板。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引导学生思考电流是如何形成的。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电流的概念,讲解电流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学习电路的种类。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电路图为例,讲解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电路,以及如何应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
5. 互动环节(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概念、形成原因2. 电路的种类、特点及应用3. 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4. 电路图识别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电流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2)列举三种电路种类,并说明各自的特点。
电源电压:12V,电阻:5Ω,电流:?答案:(1)电流是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原因:电压作用。
(2)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压分配,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并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电流分配,总电流等于各分支电流之和。
混联电路: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电路。
(3)电流:2.4A,电压:12V,电阻:5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电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 如何设计一个安全、高效的电路?3. 除了欧姆定律,还有哪些电磁学定律?它们之间有何联系?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理解和设计。
2024年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
2024年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力的概念与作用效果”。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力的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并能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感受力的存在。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力的相互性,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小车、滑轮、钩码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力的作用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示: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变化,引导学生感受力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例题讲解(15分钟)例题: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5N 和10N,方向相反,求物体的合力。
解题步骤:(1)画图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2)将两个力的矢量相加,得出合力。
(3)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 实验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2. 力的作用效果3. 例题解析4. 实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生活中的一个力的作用现象。
(2)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 答案:(1)例如:拉扯绳子,绳子对两端的手产生力,使绳子变形。
(2)合力的大小为5N,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篇一:物理校本课程教案】物理校本课程目录第一章、力学篇1. 从不倒翁搬不倒说起2. 不倒卡通娃制作3. 桥梁种类4. 桥梁模型的制作比赛5. 摩擦力知识6. 哪一种鞋底的防滑性能好7. 登天利器—火箭8. 水火箭的制作9. 小结第二章、热学篇1. 浮力的利用—飞艇和潜艇2. 沉浮子的制作3. 浮力天平4. 自己举起自己5. 热能的利用——地热6. 纸“锅”烧水7. 蜡烛上的蛇形风车8. 孔明灯制作的方法9. 总结1.从不倒翁搬不倒说起书桌上放着一个不倒翁,浑圆的身体,一张笑咪的脸,书读累了,你会去逗它一下,把它推倒了,可它马上又笑嘻嘻地站起来,好倔强的脾气。
不倒翁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有用的物理知识,就是物体怎样才能平衡。
放在地上的凳子,摆在桌面上的台灯都处于静止状态,在物理学上就叫做平衡,但是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同样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本书竖在桌子上,轻轻地用手一推,啪地一声便倒在桌子上,而不倒翁推倒了却一下又能站起来。
这就是说,平衡里也有不同:一件东西立在那儿,轻轻地推一下,它晃了几晃又重新立稳,这种平衡叫稳定平衡;如果轻轻地一碰就倒,叫做不稳定平衡,不倒翁是稳定平衡,立在桌面上的书本、铅笔等是不稳定平衡。
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在于它肚子底下的那个大泥坨,使不倒翁和桌子之间有一个很大的支持面,泥坨还使它的重心降得很低,所以特别稳定,倒了还能自己再站起来,站立在桌面上的书则不同,它的支持面非常狭窄,重心又很高,所以一碰就倒,因此,看一个物体稳定和不稳定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支持物体的面积的大小,还有一个条件是物体重心的高低。
走钢丝的杂技节目很惊险,是由于观众总害怕演员摔下来。
杂技演员始终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情况下,演员必须不断小心地调整自己身体的姿势,保持身体的平衡,顺利地通过钢丝。
有一种看上去更加惊险的摩托车走钢丝,摩托车不仅在钢丝上行驶,而且车身的下面还挂着一个沉重的车厢,坐在车厢的演员还做出多种高难度动作,看上支使人觉得更加惊险,其实这个节目倒十分安全,因为挂在下面的车厢使整体的重心下降到钢丝绳的下面,反而成为一种十分稳定的平衡。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校本课程第四章《电与磁》的第三节《电流的效应》。
内容包括: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焦耳定律、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电镀、电解和电池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理解焦耳定律、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
2. 学会使用公式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能分析电流的磁效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掌握电镀、电解和电池的基本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焦耳定律的计算,电流磁效应的理解,电镀、电解和电池的原理。
重点: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焦耳定律,电流的磁效应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导线、电池、磁铁、电镀实验装置等。
学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导线、电池、磁铁、电镀实验装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电热水器、电磁炉等家用电器,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产生的效应。
2. 例题讲解:(1)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
(2)分析电流的磁效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知识讲解:(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
(2)焦耳定律: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3)电流的磁效应:电流通过导线时,周围会产生磁场。
(4)电镀、电解和电池的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分析电流的磁效应应用。
5. 实验演示:电镀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镀原理。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效应① 热效应② 磁效应③ 化学效应2. 焦耳定律Q = I^2 R t3. 电流的磁效应① 磁场方向② 磁场强度4. 电镀、电解和电池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
(2)分析电流的磁效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解释电镀、电解和电池的原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焦耳定律的计算掌握较好,但对电流的磁效应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练习。
2024年优秀八年级物理校本课程教案
2024年优秀八年级物理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光现象》中的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内容主要包括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速度,以及光的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
2. 使学生理解光的传播速度,并能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传播速度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激光笔、光屏、凸透镜、直尺、图钉等。
2. 学具:直尺、铅笔、白纸、手电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激光笔照射光屏,引导学生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提出问题:“光是如何传播的?”2. 例题讲解(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光的传播速度及其计算。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2)计算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 知识拓展介绍光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现象,如光的折射、反射等。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v = c/n(n为介质的折射率)2. 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c = 3×10^8 m/s空气中的光速:v ≈ 3×10^8 m/s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计算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 m/s。
2. 答案(1)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激光准直、射击瞄准等应用。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光的传播速度的计算。
课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灵活设置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旨在补充和拓展学生在学校物理课程中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物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乐趣,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 物理学史:介绍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伟大科学家的重要贡献,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物理实验:选择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 物理知识拓展:对学校物理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4. 物理与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师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器材,为学生提供学习便利。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实验、参观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能力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程实施1. 课程时间:每学期安排一定的课时,确保课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2. 课程地点:学校教室、实验室等场所。
3. 课程师资:由物理教师担任主讲,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指导。
4. 学生参与: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4年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精品]初中校本课程教案
2024年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精品]初中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第七章第四节《光的折射》。
具体内容包括: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透镜的种类及作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 了解透镜的种类及作用,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点:透镜的种类及作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凸透镜、凹透镜、光屏、实验器材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准备一套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激光笔照射在不同介质中,让学生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
2. 例题讲解讲解光的折射定律,通过例题加深学生对折射定律的理解。
3.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折射定律的应用。
4. 实验探究5. 知识讲解讲解透镜的种类及作用,重点讲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6.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定律。
(2)阐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及成像特点。
a. 物体距离凸透镜10cm,成像距离透镜20cm,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物体距离凸透镜20cm,成像距离透镜10cm,成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2. 答案(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和折射角有一定的关系。
(2)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可成实像或虚像。
凹透镜:使光线发散,只能成虚像。
(3)判断:a. 正确。
b. 正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及成像规律3. 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操作和观察4. 作业设计中的判断题和答案解析一、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 折射定律的基本概念: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
初中物理 校本教材教案
初中物理校本教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认识到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基本概念:力、摩擦力、重力、浮力等。
2. 力学原理:牛顿三定律、摩擦力与压强的关系、浮力原理等。
3. 生活实例:跳绳、自行车骑行、抛物线运动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力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1)讲解力学基本概念,如力、摩擦力、重力、浮力等,并通过实物演示或动画视频帮助学生理解。
(2)讲解力学原理,如牛顿三定律、摩擦力与压强的关系、浮力原理等,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关注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跳绳、自行车骑行、抛物线运动等,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力学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实验或户外实践活动,如力的作用、摩擦力实验、浮力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力学原理。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引导学生思考力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观察学生对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实例。
2. 互动环节: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分享的内容是否具有代表性。
3. 实践操作:检查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
4. 总结与反思:评估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思考问题的深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物理》2. 实验器材:跳绳、自行车、浮力球等。
3. 动画视频:力学原理讲解视频、生活实例视频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对力学知识的兴趣。
2. 强化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力学原理。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材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八章第三节“欧姆定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以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及其表达式;2. 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应用;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阻、导线、电流表、电压表;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同学们思考,如何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2. 理论讲解:介绍欧姆定律的定义及其表达式;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压下电阻的电流,记录数据;5. 应用练习:请同学们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7. 作业布置: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单。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的定义;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3.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实验报告单: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2. 课后习题: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2. 拓展延伸:请同学们思考,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通过实际操作来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进行思考。
这是建立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关键步骤。
理论讲解环节需要清晰明了地介绍欧姆定律的定义及其表达式,这是学生理解后续实验和应用的基础。
再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通过自主实验和数据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
初中物理校本课教案
初中物理校本课教案本节校本课程旨在扩展学生的物理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主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物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背后的原理;(2)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物理研究方法;(3)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力学现象(1)重力、摩擦力、浮力等基本力的作用;(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生活中的热学现象(1)温度、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应用;(2)热传导、对流、辐射等热现象的解释。
3. 生活中的电学现象(1)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2)电路的连接方式、家庭用电的安全常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探究与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讨论物理原理的应用。
3. 知识讲解: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知识讲解,阐述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
4. 案例分析: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物理现象及原理进行总结,强调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物理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实验操作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2024年八年级物理校本课程教案,随意下载,教学设计
2024年八年级物理校本课程教案,随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校本课程第四章《电磁学》,详细内容包括:磁场的基础概念、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现象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磁场的基础知识,理解磁场的性质和磁感线的分布。
2. 使学生了解电流的磁效应,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基础知识、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现象。
难点:磁感线的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电流表、导线、电源、铁钉、指南针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用磁铁吸引铁钉,引导学生思考磁铁为什么能吸引铁钉。
2. 知识讲解:(1) 磁场:介绍磁场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磁感线的分布。
(2) 电流的磁效应:演示电流表指针偏转实验,引导学生探讨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3) 电磁感应: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解释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磁场概念:磁场是磁体周围的空间,对磁性物质产生磁力作用。
磁感线:表示磁场的方向和强度。
2. 电流的磁效应原理:电流通过导线时,周围会产生磁场。
3. 电磁感应定义:磁场变化时,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应用:发电机、变压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磁铁吸引铁钉的原理。
(2) 画出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分布。
(3) 举例说明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磁场和电磁感应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 研究电磁波的传播和应用。
(2) 探讨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和优势。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篇一:物理校本课程教案】物理校本课程目录第一章、力学篇1. 从不倒翁搬不倒说起2. 不倒卡通娃制作3. 桥梁种类4. 桥梁模型的制作比赛5. 摩擦力知识6. 哪一种鞋底的防滑性能好7. 登天利器—火箭8. 水火箭的制作9. 小结第二章、热学篇1. 浮力的利用—飞艇和潜艇2. 沉浮子的制作3. 浮力天平4. 自己举起自己5. 热能的利用——地热6. 纸“锅”烧水7. 蜡烛上的蛇形风车8. 孔明灯制作的方法9. 总结书桌上放着一个不倒翁,浑圆的身体,一张笑咪的脸,书读累了,你会去逗它一下,把它推倒了,可它马上又笑嘻嘻地站起来,好倔强的脾气。
不倒翁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有用的物理知识,就是物体怎样才能平衡。
放在地上的凳子,摆在桌面上的台灯都处于静止状态,在物理学上就叫做平衡,但是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同样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本书竖在桌子上,轻轻地用手一推,啪地一声便倒在桌子上,而不倒翁推倒了却一下又能站起来。
这就是说,平衡里也有不同:一件东西立在那儿,轻轻地推一下,它晃了几晃又重新立稳,这种平衡叫稳定平衡;如果轻轻地一碰就倒,叫做不稳定平衡,不倒翁是稳定平衡,立在桌面上的书本、铅笔等是不稳定平衡。
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在于它肚子底下的那个大泥坨,使不倒翁和桌子之间有一个很大的支持面,泥坨还使它的重心降得很低,所以特别稳定,倒了还能自己再站起来,站立在桌面上的书则不同,它的支持面非常狭窄,重心又很高,所以一碰就倒,因此,看一个物体稳定和不稳定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支持物体的面积的大小,还有一个条件是物体重心的高低。
走钢丝的杂技节目很惊险,是由于观众总害怕演员摔下来。
杂技演员始终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情况下,演员必须不断小心地调整自己身体的姿势,保持身体的平衡,顺利地通过钢丝。
有一种看上去更加惊险的摩托车走钢丝,摩托车不仅在钢丝上行驶,而且车身的下面还挂着一个沉重的车厢,坐在车厢的演员还做出多种高难度动作,看上支使人觉得更加惊险,其实这个节目倒十分安全,因为挂在下面的车厢使整体的重心下降到钢丝绳的下面,反而成为一种十分稳定的平衡。
2024年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
2024年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物理》教材第八章第一节《力的概念与作用》,内容包括力的定义、分类、作用方式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重点讲解力的基本概念、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并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力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方式,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2. 培养学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的作用方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理解。
重点: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滑轮组、小车、气球等。
2. 学具:纸张、铅笔、直尺、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 新课导入: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力的作用现象。
情景一:两名同学互相拉扯气球,观察气球的变形和运动状态。
情景二: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3. 知识讲解:(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分类:根据作用方式,力可分为接触力、非接触力;根据作用效果,力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3)力的作用方式: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 例题讲解:例题1: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向左,另一个力向右,且大小相等。
那么,物体将处于什么状态?解答: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例题2:一个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向前,另一个力向后,且大小相等。
那么,物体将处于什么状态?解答: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 随堂练习:练习1:如图所示,物体A受到两个力的作用,F1和F2。
请判断物体A的运动状态。
八年级物理校本课程优质教案,随意下载,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校本课程优质教案,随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八年级物理校本课程第四章《电与磁》第二节“电流磁效应”。
具体内容包括电流产生磁场实验探究,安培定则应用,以及电流对磁体作用力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流产生磁场原理,能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
2. 使学生解电流对磁体作用力,并能运用左手定则进行判断。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产生磁场原理,安培定则,电流对磁体作用力。
难点:安培定则应用,左手定则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磁场演示器,磁针,导线,电流表,电池,滑动变阻器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电流磁场演示器,磁针,导线,电流表,电池,滑动变阻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电流磁场演示器,向学生展示电流产生磁场现象,引发学生对电流磁效应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安培定则,让学生掌握电流产生磁场原理,并学会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磁场方向。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安培定则,分析给定电流产生磁场方向。
5. 实验操作(15分钟)指导学生进行电流对磁体作用力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解电流对磁体作用力,并运用左手定则进行判断。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磁效应电流产生磁场安培定则电流对磁体作用力2. 安培定则步骤:确定电流方向确定电流回路按右手螺旋法则握住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其他四指弯曲方向即为磁场方向3. 左手定则:握住导线,让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指向即为磁针偏转方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电流产生磁场原理。
(2) 用安培定则判断给定电流产生磁场方向。
(3) 解释电流对磁体作用力,并用左手定则进行判断。
2. 答案:(1) 电流产生磁场是因为电荷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电流中电荷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使得磁场得以形成。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精品]初中校本课程教案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精品]初中校本课程教案(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初中校本课程教案追求与挫折一,教学目标: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 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 双重性" 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 。
二,教学重点:1. 追求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2. 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建立起正确的" 挫折观" 。
教学过程一、导人1. 播放" 命运交响曲" 简介贝多芬的追求与挫折二、讲授新课了解关于" 追求与挫折" 的基本知识1. 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说出" 什么是追求, 挫折"2. 电脑幻灯出示" 追求" 和" 挫折" 的概念追求是指用积极的行动, 争取实现某个目标;挫折是指人们在造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 遇到干扰、障碍, 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 追求与挫折的关系1. 观看录像:"我们的桑兰"(带着问题观看思考)2. 同学讨论一一1)" 桑兰的追求与挫折"2) 出示电脑幻灯片" 桑兰的追求与挫折"3) 讨论归纳" 追求与挫折" 的关系3. 出示电脑幻灯片一-成长必须追求:挫折往往会伴随着追求;不怕挫折, 勇于追求。
(三) 面对挫折1. 观看录像" 同学的故事"2. 小记者谈采访感受3. 电脑幻灯出示:对我们的启示" 追求往往随着挫折的战胜而实现"(四) 挫折的影响1. 配乐幻灯" 一封没有发出的信"2. 讨论写信人遇到什么挫折?带给她什么影响?如何帮助她摆脱消极的影响?3. 配乐幻灯一一当今的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4. 为" 挫折" 作新的诠释(五) 升华1. 电脑幻灯:" 首席科学家" 一一严纯华2. 小结全课1) 电脑幻灯一一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战胜挫折!不断追求,挑战挫折!2)MTV 十电脑幻灯一一歌曲" 未来的未来"3) 伴随着歌声,滚动播放课后作业作文:" 心灵的撞击" 一一记自己追求中遇到的挫折(重点:遇到挫折时的想法、采取的对策、产生的影响) 端正学习态度校本课程教案辅导目的1、了解学习态度对学习的影响2、了解自己的学习态度。
优秀八年级物理校本课程优质教案
优秀八年级物理校本课程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电与磁》,具体内容包括:第1节“电流的形成”,第2节“磁场的作用”,第3节“电磁感应”。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形成原理,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2. 了解磁场的作用,掌握磁场的方向判定方法。
3. 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形成、磁场的作用、电磁感应现象。
难点:磁场的方向判定、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池、磁铁、指南针、电动机、发电机。
2. 学具:每组一套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池、磁铁、指南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电动机、发电机等设备,引导学生思考电与磁之间的关系。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电流的形成,结合电路图,阐述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2)介绍磁场的作用,通过实验演示磁铁对指南针的影响,讲解磁场的方向判定方法。
(3)讲解电磁感应现象,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基础,进行实验演示。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连接电路,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变化,理解电流的形成。
(2)分组进行磁场方向判定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磁场的作用。
(3)让学生操作发电机,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 知识巩固与拓展(10分钟)(1)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分享物理学史上的电磁感应相关趣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形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流的方向2. 磁场的作用磁场的方向判定方法3.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电流的形成原理,并画出简单电路图。
(2)简述磁场的作用,如何判断磁场的方向。
(3)阐述电磁感应现象,解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 答案:(1)电流的形成原理: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简单电路图:电池、导线、用电器、开关等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案[精品]初中校本课程教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初中校本课程教案追求与挫折一,教学目标: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1.追求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2.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
教学过程一、导人1.播放"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的追求与挫折二、讲授新课了解关于"追求与挫折"的基本知识1.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追求,挫折"2.电脑幻灯出示"追求"和"挫折"的概念追求是指用积极的行动,争取实现某个目标;挫折是指人们在造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追求与挫折的关系1.观看录像:"我们的桑兰"(带着问题观看思考)2.同学讨论一一1)"桑兰的追求与挫折"2)出示电脑幻灯片"桑兰的追求与挫折"3)讨论归纳"追求与挫折"的关系3.出示电脑幻灯片一-成长必须追求:挫折往往会伴随着追求;不怕挫折,勇于追求。
(三)面对挫折1.观看录像"同学的故事"2.小记者谈采访感受3.电脑幻灯出示:对我们的启示"追求往往随着挫折的战胜而实现"(四)挫折的影响1.配乐幻灯"一封没有发出的信"2.讨论写信人遇到什么挫折?带给她什么影响?如何帮助她摆脱消极的影响?3.配乐幻灯一一当今的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4.为"挫折"作新的诠释1.电脑幻灯:"首席科学家"一一严纯华2.小结全课1)电脑幻灯一一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战胜挫折!不断追求,挑战挫折!2)MTV十电脑幻灯一一歌曲"未来的未来"3)伴随着歌声,滚动播放课后作业作文:"心灵的撞击"一一记自己追求中遇到的挫折(重点:遇到挫折时的想法、采取的对策、产生的影响)端正学习态度校本课程教案辅导目的1、了解学习态度对学习的影响2、了解自己的学习态度。
3、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辅导前准备1、准备三个不同学习态度对学习产生不同影响的情境。
2、准备学习态度自查表,每人一份。
活动地点:多功能教室辅导步骤:一热身: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兴趣爱好啊?(学生自由发言)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吧。
放音乐《上学歌》,全班学生齐唱。
二活动:歌中的小朋友天天上学不迟到,爱学习,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现在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几位小朋友,他们有怎样的学习态度?1、小明放学回到家,丢下书包就去踢足球;吃了晚饭又要看电视,妈妈说:“小杰,你不做家庭作业吗?”,小杰说:“一会儿再做”他又继续看电视,直到他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播放完,他才坐到书桌前写作业,可没写多久,遇到了不会做的题,他就不写了。
小品中的小杰学习态度正确吗?为什么?那该怎么办呀?你想对他说什么呢?2、期中考试,小强的语文和数学都只得了65分。
爸爸妈妈说他:“小强,你的成绩这么低,后半学期要努力才行。
”他回答说:“我已经考及格了,这就行了,干吗还要努力?”小强的学习态度正确吗?为什么?谁愿意帮帮他呢?3、星期五下午,小文放学回到家,与爸爸妈妈打个招呼,就自觉地拿出家庭作业认真做了起来。
妈妈说:“小文,明天是星期六,今晚就休息了,明天再写吧。
”小文说:“明天我参加学校合唱团的排练,今天晚上得把作业写完。
”小文写到十点钟才把作业完成。
小文的学习态度呢?你们想对她说什么?同学们给他们出了很多主意,相信刚才的几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做得很好的。
而对于学习态度的评价,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考虑:(幻灯)(1)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努力学习的愿望?(2)是否有主动积极的进取精神?(3)学习是否认真?(4)是否自觉独立地完成各科的学习任务?以上几个问题回答“是”的越多,说明学习态度端正,否则就相反。
三反思:为了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习态度,帮助同学们自我认识,老师这儿有一张“学习态度自查表”每个同学根据表上的题,对照自己的学习态度,选(A)得一张小卡片,选(B)得两张小卡片,选(C)得三张小卡片。
(同学自查)师:如果得的小卡片的张数小于是15张,说明你的学习态度端正,如果得的小卡片在15~25之间,说明你的学习态度一般,就进一步完善,如果小卡片的张数在25~30之间说明你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就制定对策,迎头赶上。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自己的选择情况来说一说:(1)我具备了哪些好的学习态度?(2)我的哪些学习态度需要改进?(3)我该怎样改善那些不良的学习态度?找一找:我们给自己检查了学习态度,那能不能也给班上的同学查一查呢?我们班学习态度好的同学有谁?他有哪些好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有哪些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你想对他说什么呢?6、教师小结:是的,消极、被动、依赖、马虎的学习态度,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只有积极、主动、独立、认真的学习态度,才能高效、深入地学习,并掌握所学的知识。
鼓励学生在了解自己学习态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自我的学习表现,端正学习态度。
(板:端正学习态度)四分享: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呢?五总结: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良好的态度决定一切。
端正学习态度,关键靠我们的努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大家一起跟我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全班齐声说)学会说"不"--人际交往技巧之一教学目的: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由于怕失去好友一味地迁就朋友,因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会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技巧。
在这一次课中,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如何来对朋友说"不"的重要性以及说"不"的方法。
教学重点:(1)情境设计:(要求情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2)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技巧,学生的投人程度将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在上课的开始部分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随老师的思路而思考)(1)在上一次课中,我们学习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我们知道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是不是说为了维护朋友之间的良好关系,我们就要时刻与朋友保持高度一致呢?(2)有同学说"好朋友就是与自己常在一起玩的人"。
是不是要一起上街,一起回家,一起做作业,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哭就算好朋友呢?(3)同学提出的要求不当时我们也得答应吗?(4)只要好朋友常在一起,保持高度一致的就是好朋友吗?(等待学生的思考,学生中会有一些人开始说话,小声地议论,一会儿就会有明确的看法)在我们所作的一次调查中发现:有一个年级有67.5%的同学感到与朋友相处困难,看来这个问题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
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原因造成同学间相处困难呢?(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出"一些人很讨厌,总想让我听他的,我不想听他的,当然会有矛盾",肯定之。
引出话题:其实在同学、朋友相处时,对于他们不正确的观点、要求、行为等,我们应该断然拒绝。
学会拒绝别人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技能,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说"不"。
(板书:第四讲:学会说"不"一一人际交往的技巧之一)(出示情境,引导学生思索,老师及时提出供思考的问题。
)要说"不",要拒绝他人,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那么,我们来看一看下面的情境。
在看的时候,请同学们都思考:两位同学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情境一(请表演情境一的两位同学上来!)A同学做出很忙的样子,一手拿着记事本,一边说:今天的事情真多,明天要默写课文,我还有一段没有看呢,这是语文,数学153页还有三道题,昨天的错题还有一道没有弄明白,中午得看一看。
英语还是老样子,要记单词要背课文,最惨的是今天我妈出差,我今天自个儿做饭,就别指望今晚上有多少时间做作业了。
今天中午我得多做点作业。
说完做出做作业的样子。
B(大大趟趟地)走到A旁边说(随便、高声):嗨!走,陪我一起买本书。
A做出很为难的样子,(看看正做的作业,又看看同学,再迟疑几秒钟,最后还是走了。
一定要表现出为难的样子,诸如感到很难办要走又不想走的样子,一定要表现出A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的样子)问A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想呢?B又会怎么想呢?(请学生来回答)学生可能分析出:A其实有事,但是又不愿因这事而得罪B,所以就迁就B,从A内心来说A是不想去的。
B得到了他想得到的A的陪同,B也许看到了A这么忙都陪自己,也许会觉得A够哥儿们,这好像才是真正的朋友。
问:A考虑到他如果去了之后会有什么后果吗?从表演中可以看出,A是没有考虑他出去的后果的。
这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情况,也是生活中同学们在处理与同学关系时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即(板书:情境-:不顾后果地迁就朋友或同学)情境二:(提醒同学们想一想:他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A正在看书:做出认真状。
B走来之后,说:"嗨!小A,看足球去。
"A:"看什么,没兴趣!你有没有看见我正在看书!"(粗暴地,声音很大)B:"嚷什么嘛。
不去就不去嘛!"(语气愤怒地)说完后转身离去。
学生可能分析出:A有事,可能心烦,所以他做出了上述的举动。
也许他就这种德性,当然这种行为方式是肯定不会得到同学的认同的,也就是说,这种行为是不能被多数人所接受的。
B会怎么想呢?而B的行为语言也很粗暴。
两人的关系会有什么结果呢?不欢而散。
A在拒绝朋友时态度怎么样?结果怎么样?(板书:情境二:粗暴地拒绝就态度而言)还有一些情境,请看下面一个情境。
看的时候也请思考!A正在看小说B走来,说:"嗨!坐了这么久了,我们出去走走。
"A:"不去!。
(以一种较为平和的口气,然后接着看书。
)B很委屈很不情愿地走了!学生可能分析出:A拒绝了B。
如果你是B,你会怎么想?A是不是不要和我好了,自己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说错了什么,或是做错了什么,要不,他怎么会不理我呢?其他时间他都会和我一起去的,什么原因呢?可能想一个下午也想不出个头绪来。
这种拒绝是(板书:情境三:没有解释的拒绝)这几种拒绝方法好不好?不好!那么,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拒绝他人呢?(情境之四:委婉而得体地拒绝)A表现得有很多事情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