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系统调试措施(新版)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消缺措施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消缺措施陈晓露;李少远【摘要】在介绍电力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和梳理了在安装、调试和现场使用中发生的各种故障现象,通过排查隐患、制定消缺措施,从技术和管理上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不但提高了采集信息成功率使系统运行更稳定,而且有效地解决了系统实用性出账的问题.【期刊名称】《电力与能源》【年(卷),期】2013(034)003【总页数】4页(P297-299,302)【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器;集中器;故障分析;措施【作者】陈晓露;李少远【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上海200240;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4.20 引言国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要比自动化抄表系统起步早,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对远程抄表进行研究,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国内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起步,各省市电力公司陆续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试点建设,包括负荷管理系统、集中抄表系统等项目。
经过多年营销信息化的工作推进,客户用电信息自动采集覆盖率逐年提高,应用范围和效果逐步扩大。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改变长期以来无法及时、完整、准确掌控电力客户用电信息的局面,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实现用电信息“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的目标。
因此,加快采集系统建设,已经成为建设“大营销”体系和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实现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在推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过程中,针对低压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装和采集设备调试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提供相关的处理方法,用以提高信息采集成功率[1]。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结构根据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客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实施原则》中关于集中器与主站通信方式的要求:“考虑到系统实用化及集中器数据上传的可靠性,主推采用光纤通道,目前尚不具备光纤通道的暂时采用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等无线公网信道过渡”。
RTU大数据采集单元调试说明书
数字化产品系列适用L307井口RTU井口RTU调试手册第一步:井口RTU程序下载1.查看COM端口由上图可知通信端口为COM2。
注意:我公司软件所使用通信端口均默认为COM1口,尽可能在COM1口进行调试。
这里由于COM1口占用,仅以COM2口为例。
2.通信端口设置打开“调试\下载软件”,打开“ESD32_V522(UDP)”如出现错误对话框,说明缺少MFC 文件,安装VC软件即可正常运行ESD32_V522(UDP)。
ESD32_V522(udp)下载界面。
点击【通信设置】对PC机端口设置。
由于PC机的通信端口为COM2(见首图),其他参数设置参考上图。
3.程序下载建立连接,在【连接控制器】前的方框中打“√”,见下图。
对井口RTU重新上电( 注意:断电后等待井口RTU指示灯全灭,再上电),在【信息栏】出现“下载连接已建立”。
取消【连接控制器】方框里的”√”。
点击【下载文件】右侧【…】按钮,选择井口下载程序,选中文件“E5319DQ_I_V3.11.2.bin”点击【打开】。
然后点击【下载】。
见下图。
下载完成。
见下图。
123点击【存储程序】首次下载程序需要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初始化,方法如下21选择【系统初始化】、【寄存器初始化】在选择【设置状态】点击【运行程序】2 1点击【关闭】再次对井口RTU重新上电。
(注意:断电后等待井口RTU指示灯全灭,再上电)第二步:井口RTU调试1.通信端口设置在“井口调试资料\调试工具”路径下,打开“RPC.EXE”,调试界面如下图。
打开【本机设置】对【通信设备】进行设置2.参数设置点击【基本参数】,进入“井口配置基本参数设置”界面,参数设置说明如下:此处设置无效先选择【上载】,将控制器参数读取,再进行更改。
此界面只设置RTU的功能参数,关于通信参数统一移到通信参数设置。
见下图无线仪表接入设置功率:是指2.4GHz的发射功率最大功率为4,所以一般设置为4。
通道号:是指2.4GHz的发射频道(可设置围为1-11),注意设置通道号的时候,必须是以计量站为单位,计量站上的所有的井的站号以及计量站的无线数据网关SZ932的通道号都是相同的而且是唯一的(初始站号为0)。
录井仪数据采集的优化配置
录井仪数据采集的优化配置1气体钻井条件下采集系统优化1.1硬件部分优化硬件优化主要是在原有的采集系统上增加隔离栅并对其进行通道、地址分配以及接线方式的调整。
1.1.1增加隔离栅在KSD2-GW-MOD.485总线网关处模块对新增隔离栅进行通道和地址分配设置。
AdvantageⅡ型综合录井仪采集传感器信号所用隔离栅有两种类型即双通道模拟量隔离栅KSD2-CI-S-Ex2.H和双通道数字量隔离栅KSD2-FI-S-Ex2.H[7-13],每个隔离栅可采集两个传感器的信号。
由于气体钻井条件下新增加的6个传感器均采集模拟量信号,需要增加3个模拟量隔离栅,相应地需要在KSD2-GW-MOD.485总线网关处分配通道和地址。
通道和地址的设置参见Gateway及RPI设置说明书。
1.1.2调整隔离栅接线方式从上述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有源型和无源型模拟量传感器其接线方式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需要隔离栅提供24V直流电源,图2、图3分别是有源、无源型传感器与隔离栅的接入方式。
这里需要特殊说明的是湿度传感器虽然为有源信号,但由于传感器内部电路的特殊设计,隔离栅无法为其供电,需要外加24V开关电源为其供电,其接线方式如图4所示。
1.2软件部分优化软件优化主要是定义新增参数字段并将其添加到传输、存储、显示等部分的配置文件中,从而实现新增参数的实时监测、存储和打印。
1.2.1写入隔离栅通道在采集计算机上使用PACTware2.4软件,将KSD2-GW-MOD.485总线网关中设置的通道和地址写入采集软件中。
因为KSD2-GW-MOD.485总线网关只是将新增隔离栅的通道和地址写入硬件中,所以必须利用PACTware2.4软件将硬件中的通道和地址写入采集软件,否则采集系统将无法辨认数据的来源,进而无法采集到数据。
通道和地址的写入参见PACTware2.4软件操作说明。
1.2.2配置数据传输文件数据采集后经由数据传输软件分别发送给数据存储端(数据库)、数据显示端RIGLINK以及数据打印端。
数据采集器现场安装及调试操作指南
数据采集器现场安装及调试操作指南目录数采仪连接平台服务器 (1)数采仪连接平台服务器系统设置框图 (2)数采仪连接平台服务器状态 (2)数采仪使用以太网连接平台 (3)数采仪使用GPRS或者CDMA连接平台 (3)以太网传输或者无线传输常见故障排查 (4)模拟量采集数据不准确或者采集不到数据 (6)模拟量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6)数采仪与仪表接线是否正确 (7)K37采集到的电流信号是否准确 (7)串口采集不到数据 (8)串口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8)接线是否正确 (8)自检K37串口是否正常 (9)使用电脑进行测试 (10)键盘操作与显示问题集合 (10)界面上的菜单自动跳动,键盘输入没有反应 (10)系统参数不能设置 (11)在通道编码里,污染物折算值怎样设置 (11)键盘数字和大小写字母输入是怎样切换 (11)符号是怎样输入 (11)时间输入格式是怎样 (11)K37远程更新程序说明 (10)K37与电脑连接方法 (10)远程升级程序操作方法与步骤 (10)不能远程升级故障排除 (13)一、数采仪连接平台服务器※ 数采仪连接平台服务器系统设置框图采集器参数设置系统编码MN 号码保存周期31-烟气32-污水环保局统一分配根据环保局要求分钟历史数据上传周期设置网络参数设置以太网GPRSCDMA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APN拨号名称拨号密码移动公网:cmnet 联通公网:uninet 专网有专门APN公网拨号名称:card 公网拨号密码:card通信链路0-关闭1-以太网2-GPRS 3-CDMA中心地址中心端口实时周期心跳周期平台IP 地址平台监听端口环保局要求实时数据周期一般默认为2分钟服务器参数设置连接平台设置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数采仪连接平台服务器状态在数采仪显示屏左上角,将数采仪与平台连接状态显示出来。
如果屏幕的左上角出现天线符号,则表示当前有链路在使用无线通信方式GPRS 或者CDMA 。
如果没有天线符号,则会出现字符“E ”,代表当前只使用了以太网通信方式。
公司生产经营数据采集系统新版上线切换方案
生产经营数据采集系统新版上线切换方案公司二〇二三年二月目录一、项目概况 (1)(一)上线目标 (1)(二)建设进度 (1)二、总体思路 (1)三、实施策划 (3)(一)上线步骤 (3)(二)计划排期 (7)四、保障机制: (8)(一)问题反馈机制保障 (8)(二)技术平台保障 (8)(三)上线进度保障 (8)五、重点问题与应对策略 (9)一、项目概况(一)上线目标为加快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规范生产经营数据管理,公司对生产经营数据采集及辅助决策系统(以下简称“旧版系统”)进行了升级重构,建设了生产经营数据采集系统(以下简称“新版系统”)。
新版系统定位为公司全量生产经营数据的集散平台,是公司运营监控、经营分析、重大项目管理及对外报送生产经营数据的重要信息系统。
新版系统上线并关闭旧版系统采集功能;适配管理要求,扩展生产经营数据采集指标,实现生产经营数据采集全覆盖。
(二)建设进度工程承包类项目数据采集已在九月初完成开发并通过测试,9月13日起在5家二级单位上线试运行,试运行阶段各单位在新版系统填报数据,积极反馈填报过程中的问题,运维人员快速响应解决问题,查漏补缺,解决系统存在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整改,工程承包类项目数据采集已具备全面上线条件。
房地产类项目、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类项目、装备制造类项目与其他类项目数据采集、审核与查询功能已完成上线准备。
二、总体思路为保证数据准确性、完整性与数据标准的一致性,执行工程承包类、投资运营类、设计咨询类、房地产类、装备制造类、其他类项目一次性切换的方案如下(金融类项目暂不切换上线):全集团同步进行新版系统数据初始化、数据迁移、数据补录、数据核对与系统切换五个阶段的工作,并设置各个阶段的完成工作标志与检查点,最终实现新旧平台的整体切换。
三、实施策划(一)上线步骤31.数据初始化阶段(1)主数据治理包含总分关系建立、管理组织与行政组织映射关系建立:1)建立总分关系:项目所在单位需要在项目主数据系统中创建总分关系。
提高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精度的新方法
提高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精度的新方法甄国涌;王晓丽;李辉景【摘要】Besides the related quantization error of ADC the actual conversion digit,the acquisition accuracy is also affected by the noise and channel signal crosstalk.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quisition system precision,oversampling the input signal by controlling ADC and realizing the extraction filtering and averaging algorithm for improving ADC conversion resolution within FPGA is proposed. The method is realized by using the cheap chip to achieve the preci-sion index instead of the expensive chip,and the method is easy to implement. The histogram analysis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collected data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mod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reduce the measurement error of the system effectively and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the system.%采集精度除了与ADC的实际转换位数相关的量化误差有关外,还会受到一些噪声和通道间信号串扰的影响.为提高采集精度,提出通过FPGA控制ADC 对输入信号进行过采样,然后在FPGA内部实现抽取滤波和求平均值算法提高ADC 转换分辨率.该方法用廉价的芯片实现了只有昂贵芯片才能得到的精度指标,并且易于实现.最后利用了直方图分析法对不同工作方式下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小系统的测量误差,提高了系统测量精度.【期刊名称】《电子器件》【年(卷),期】2017(040)006【总页数】5页(P1478-1482)【关键词】信号串扰;采集精度;过采样;抽取滤波;求平均值;直方图【作者】甄国涌;王晓丽;李辉景【作者单位】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51;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030027;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02如今,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系统测试、工业自动化、医疗卫生、通信等各个行业中。
数据采集系统(DAS)调试
1.系统概述1General Description Of System数据采集系统(DAS)没有设置单独的控制处理器,而是将相关测点分布在MCS、SCS、FSSS、ECS等各系统中,但它是整个DCS的一个重要功能,其主要功能如下:No independent control processor is provided for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DAS) while related measurement points are distributed in MCS,SCS,FSSS and ECS,but th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whole DCS and main functions are as following:a)数据采集处理及显示,以图表(操作画面、表格、曲线等)的形式显示控制对象工艺参数状态信息;a)Data acquisition treatment and display,displaying status information of all the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 object in mode of graphics(operation menu,sheets and curves);b)记录参数;b)Recording parameters;c)记录事件;c)Recording events;d)计算参数;d)Calculating parameters;e)异常运行状态报警及事故信号;e)Alarm of abnormal operation status and event signal;f)工艺过程的信息管理及归档;f)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archive of technological processes;g)连续检测及诊断硬、软件状态;g)Continuous detection and status diagnosi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h)检测测量回路及指令通道的故障;h)Detecting faults of measurement loops and instruction channels;i)报表打印;i)Printing report sheets;j)事故追忆。
计算机采集系统合理化建议
计算机采集系统合理化建议本文旨在提供有关计算机采集系统的合理化建议。
首先简要介绍计算机采集系统,然后阐述本建议的目的和背景。
计算机采集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和处理数据的计算机化系统。
这种系统可用于各种目的,包括监测和控制设备、收集和分析数据等。
然而,有时候这些系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或不完善之处,因此我们提出一些建议来提高计算机采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本建议的目的是帮助用户改进现有的计算机采集系统,以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高系统的性能。
通过合理化建议,我们可以减少系统的故障率,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更好地支持用户的工作和决策。
背景:计算机采集系统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生产制造、能源管理、环境监测等。
然而,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和使用环境的多样性,某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本建议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克服这些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帮助用户改进计算机采集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维护。
这些建议基于我们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旨在提供实用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计算机采集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效率低下:当前的计算机采集系统可能存在运行速度慢、数据处理复杂等问题,需要提高系统的效率。
数据质量问题:可能存在数据采集不准确、遗漏、重复等质量问题,需要改进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用户体验不佳:可能存在操作繁琐、界面不直观等问题,需要优化用户体验,提供更友好的界面和操作方式。
安全性隐患:可能存在数据泄露、未经授权访问等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以下是一些建议:优化系统性能:通过优化代码、提升硬件配置、采用高效的算法等手段,提高计算机采集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数据处理效率。
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校验机制、采用更精准的数据采集方法、加强数据清洗和去重等措施,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改进用户界面和操作方式:根据用户反馈和需求,设计简洁直观的界面,优化操作流程,提供简单易用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用电采集调试业务操作流程
用电采集调试业务操作流程一、准备工作。
做用电采集调试业务之前呀,咱得把东西都准备好。
这就像出门旅行得先收拾行李一样重要呢。
我们得有合适的工具,比如说那些调试的小仪器,可不能到时候要用了才发现没带,那就抓瞎啦。
还有相关的资料,像设备的参数说明之类的,这就好比是游戏里的攻略,没有它咱可能就会在调试的过程中迷路哦。
另外呢,一定要确保自己的安全装备是齐全的,毕竟安全可是第一位的,要是不小心受伤了,那可太不划算了。
二、设备检查。
准备好东西后呀,咱们就来到设备跟前啦。
先得好好瞅瞅这个设备的外观有没有啥不对劲的地方。
就像挑水果一样,得看看有没有磕了碰了的地方。
如果外观有损坏,那可能内部也会有问题呢。
再看看设备的连接线,是不是都插得稳稳当当的。
这连接线要是松了,就像电话线断了一样,信号啥的都传不过去,那可就麻烦了。
而且呀,要检查设备上的标识,看看各种参数是不是和咱们手里的资料能对得上。
要是对不上,那就像钥匙开错了锁,肯定是不行的。
三、系统登录。
设备检查好后,就该登录系统啦。
这登录就像是进自己家门一样,得输入正确的密码和账号。
可千万别输错了哦,要是输错个几次,系统可能就会把咱们当成坏人,不让进了呢。
在登录的时候呀,要注意看看界面有没有啥异常的提示。
要是有个小红叉或者警告啥的,那可不能忽视,就像身体有点小毛病就得重视一样,得赶紧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四、采集参数设置。
登录进去系统之后,就到了采集参数设置这个重要环节啦。
这个参数设置可是很有讲究的,就像炒菜放盐一样,多了少了都不行。
咱得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设置这些参数。
比如说采集的频率,要是设置得太高,可能会占用太多资源,就像一个人干太多活会累垮一样。
要是设置得太低呢,又可能采集不到足够的数据,就像捕鱼的网眼太大,啥鱼都捞不到啦。
在设置参数的时候呀,要小心翼翼的,一边设置一边想象着数据就像小蚂蚁一样,按照咱们设置的路线在设备和系统之间跑来跑去。
五、调试运行。
参数设置好后,就可以让设备开始调试运行啦。
如何实现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信号调理
如何实现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信号调理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00083) 金 昊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中心 柯冬香摘 要:详述了基于PC的数据采集系统常用传感器的电气特性及其对信号调理的要求,介绍了目前数据采集和测控系统前端信号调理模块的七种通用信号调理功能及其对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测试准确性的影响。
关键词:数据采集 传感器 信号调理 基于PC 的数据采集系统(含插入式电路板)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现场、制造车间等环境,插入式数据采集板是测量电压信号的通用数据采集仪器。
然而,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必须首先进行调理才能被数据采集设备精确、可靠地采集,我们把这种前端口的处理称作信号调理,它包括信号放大、滤波、隔离、多路转换等通用功能。
可以说,信号调整附件是大多数基于PC 的数据采集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见图1)。
图11 传感器调理传感器的目的是将物理现象如温度、应变、压力、光等转换为电信号如电压或电阻。
传感器的一些独特特性常常是设计信号调理电路所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表1给出了五种常用传感器的电气特性及信号调理要求。
111 热电偶测量温度最普遍采用的传感器是热电偶。
热电偶价低、结构坚固,而且可测量的温度范围宽,但信号调理要求也较特殊。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线接在一起会产生一个随温度变化的电压。
然而热电偶引线与接测量仪器的导线相连会产生一个热电节——冷节(co ld juncti on ),这样实际测量电压V M EA S 就包括热电偶电压和冷节电压(V CJ )(见图2)。
为此,大多数信号调理模块都使用一个附加传感器实现冷节补偿(co ld 2juncti on compen sati on ),即将附加传感器如热敏电阻或I C 敏感器件置于信号连接器或端子板上,在冷节上直接测量环境温度,然后通过软件为热电压计算一个合适的补偿。
表1 几种常用传感器的电气特性及特别的信号调理要求传感器电气特性信号调理要求热电偶输出电压低灵敏性差非线性输出冷节补偿高增益放大线性化R TD电阻输出阻值小(一般1008)灵敏性差非线性输出(线性度优于热偶)电流激励4线或3线配置线性化热敏电阻电阻输出阻值大,灵敏度高极端非线性输出电压或电流激励参考电阻线性化I C 敏感器件电压或电流输出,幅度大输出的线性度最好电源低增益放大应变仪电阻输出阻值低灵敏度极差非线性输出激励电桥配置3线连接线性化图2敏感性与噪声也是热电偶测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数据采集系统调试措施(新版)
编号:TS14-NJTR-SGCS-0502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改建1*135MW高炉煤气发电工程数据采集系统(DAS)调试方案编写:审核:批准:南京泰润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十一月编制单位:南京泰润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文件编号:TS14-NJTR-SGCS-0502项目负责人:朱廷玉工作人员:贾保海殷翔王民安会审单位: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常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南京泰润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批准单位: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改建1*135MW高炉煤气发电工程启动调试指挥部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改建1*135MW高炉煤气发电项目数据采集系统(DSA)调试措施会签单编制单位签名日期南京泰润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会审单位签名日期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常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批准单位签名日期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改建1*135MW高炉煤气发电项目工程启动调试指挥部目录1、编制依据 (7)2、调试目的 (7)3、调试对象及范围 (7)4、调试方法或流程 (7)5、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9)6、安全技术要求 (9)7、危险源辩识、防范 (9)8、试验仪器仪表 (10)9、组织分工 (10)10、调试验评标准 (10)1、编制依据1.1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295-20131.2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1.3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5294-2013;1.4 设备厂家提供的DCS技术规范书1.5 设备厂家提供的I/O 清单;1.6 设备厂家的集散控制系统技术说明书2、调试目的数据采集系统是机组正常运行的主要监视手段,也是机组长期安全、经济运行的依靠,通过对DAS系统的调试,确保其正常投用以满足机组并网发电的需要。
3、调试对象及范围3.1 数据采集控制系统(DAS)是设备厂家开发的OV ATION集散控制系统的一部分。
RTU 数据采集单元调试说明
数字化产品系列井口RTU调试手册适用L307井口RTU第一步:井口RTU程序下载1.查看COM端口由上图可知通信端口为COM2。
注意:我公司软件所使用通信端口均默认为COM1口,尽可能在COM1口进行调试。
这里由于COM1口占用,仅以COM2口为例。
2.通信端口设置打开“调试\下载软件”,打开“ESD32_V522(UDP)”如出现错误对话框,说明缺少MFC 文件,安装VC软件即可正常运行ESD32_V522(UDP)。
ESD32_V522(udp)下载界面。
点击【通信设置】对PC机端口设置。
由于PC机的通信端口为COM2(见首图),其他参数设置参考上图。
3.程序下载建立连接,在【连接控制器】前的方框中打“√”,见下图。
对井口RTU重新上电( 注意:断电后等待井口RTU指示灯全灭,再上电),在【信息栏】出现“下载连接已建立”。
取消【连接控制器】方框里的”√”。
点击【下载文件】右侧【…】按钮,选择井口下载程序,选中文件“E5319DQ_I_V3.11.2.bin”点击【打开】。
然后点击【下载】。
见下图。
下载完成。
见下图。
123点击【存储程序】首次下载程序需要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初始化,方法如下21选择【系统初始化】、【寄存器初始化】在选择【设置状态】点击【运行程序】2 1点击【关闭】再次对井口RTU重新上电。
(注意:断电后等待井口RTU指示灯全灭,再上电)第二步:井口RTU 调试 1. 通信端口设置在“井口调试资料\调试工具”路径下,打开“RPC.EXE ”,调试界面如下图。
打开【本机设置】对【通信设备】进行设置2. 参数设置点击【基本参数】,进入“井口配置基本参数设置”界面,参数设置说明如下:此处设置无效先选择【上载】,将控制器参数读取,再进行更改。
此界面只设置RTU的功能参数,关于通信参数统一移到通信参数设置。
见下图无线仪表接入设置功率:是指2.4GHz的发射功率最大功率为4,所以一般设置为4。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精度问题及措施
2018年3月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精度问题及措施练毅辉(惠州市鸿业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惠州516001)【摘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
正是因为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海量数据产生,然而,计算机在采集数据以及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时,仍然会存在各种精度问题,具有一定的误差,如何提高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处理数据的精度,提高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可靠性,筛选出海量信息中心的对人们有用的信息,避免虚假违法信息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分析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产生误差的原因,不断创新和改进计算机技术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稳定性,对整个网络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对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一个详细的介绍,包括其本质和特点,随后结合实际计算机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应用,分析数据采集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最有针对这些误差给出合理的科学解决措施,供相关人员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误差分析;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TP27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222(2018)03-0116-021引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各行各业的迅速崛起,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海量数据的产生形成了复杂的信息系统。
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挖掘出对社会有价值的信息,避免不良信息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成为计算机数据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由于数据量的不断增加,计算机数据系统由于其内部设置等问题,对数据的处理精度和真实度都存在一定的误差,如何对计算机数据系统进行改进,解决数据处理误差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据分析,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①使用的采集数据仪表精度不够;②模数转换时出现的乱码;③计算机性能不足对数据处理分析的能力不够。
本文针对这三个方面的主要原因进行详细阐述,首先对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构造和特点进行说明,然后将计算机数据系统产生误差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最后给出有效减少误差的解决方法,供相关人员参考与借鉴。
浅析保证企业生产数据采集系统正常运行的三大措施
浅析保证企业生产数据采集系统正常运行的三大措施作者:王春娟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第06期摘要:企业生产数据采集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
保证数据采集系统正常运行有三大措施,一是对企业数据采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二是防止外来病毒的侵袭,三是对企业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备份和恢复。
关键词:数据采集系统正常运行三大措施企业生产数据采集系统是为企业生产线产品而服务的,能实现包括系统设置、条码信息管理、产品信息管理、系统维护等功能。
系统设置:为满足用户不同需求而对系统参数进行一系列的设置;条码信息管理:实现每天为企业生产线进行产品条码的打印、条码信息查询、手持机信息装载等功能;产品信息管理:实现从手持机上接收生产线数据、生产信息查询、生产信息统计等功能;系统维护:实现对系统操作的日志查询、IC卡空间整理、IC卡内容查看等功能。
每天只有在系统正常运行时,才能为生产线上的产品打印好条码,产品被帖好条码,用生产线手持机对产品进行箱盒绑定后,放入包装箱内,封箱,产品才能入库。
反之,如果系统不能正常运行,那么生产线上的产品无法作绑定,生产线将面临停产。
生产数据采集系统是企业每天都要用到的和生产密切相关的系统,因此它能否正常运行是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
要想生产数据采集系统正常运行,必须有以下三大措施的保证。
措施一、对企业生产数据采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系统维护决不仅仅是机房环境的设施的管理,更主要的是对系统进行必要的调试和修改以修正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对系统每天的运行状况、数据输入和输出情况如实的记录和处置。
企业生产数据采集系统管理与维护应包括:①系统应设置切实可靠的系统访问机制,可通过门禁设置登录密码或用单位卡开启系统。
②为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利用系统设置功能对系统参数进行设置、修改。
③系统数据在打印、下载、扫描、上传等工作流程中的数据维护。
生产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为:首先是对条码信息数据维护。
采集2.0质量管理指标提升措施
采集2.0质量管理指标提升措施【摘要】采集覆盖率检测、连续抄表失败明细、采集异常检测、采集及时率检测、采集完整率检测、采集质量综合评价采集成功率检测【关键词】未安装采集智能表、未接入率、专变用户在运智能表接入率、公变台区在运智能表接入率、低压用户在运智能表接入率、低压用户在运智能表接入率、采集接入率、算法说明。
前言:在1.0采集系统的全量采集、底码采集的基础上,按国网标投、招标技术规范书,对2.0采集系统采集质量应用功能、数据准确度及响应逐一验证,对存在缺陷的功能項进行整改、完善和优化,实现电能表数据采集、状态采集、脉冲量采集、交流模拟量采集、实时采集、定时自动采集、自动补抄等功能,现对2.0采集质量新的功能展示如下:1、采集覆盖率检测1.1采集覆盖率检测_采集覆盖率统计业务说明:电力用户采集数据覆盖率统计是指采集系统自动监测电力用户覆盖率的情况,并以列表的方式展现监测结果,以及单个电力用户的明细信息。
算法说明采集接入率=专变用户在运智能表接入率*70%+公变台区在运智能表接入率*20%+低压用户在运智能表接入率*10%(其中排除新装调试期电表统计,调试期定为5天)1.2采集质量管理_采集覆盖率检测_未接入明细统计:有效查询未安装采集用户明细,及时安装采集,提高自动化抄表成功率。
2、连续抄表失败明细采集质量管理_连续抄表失败明细—《状态》-全部、运行、停运、待装;失败天数:1天、2天、2、5、7天及以上等抄表失败用户,有效解决各种状态抄表失败用户,便于整改。
3、采集异常检测3.1采集质量管理_采集异常检测-采集异常统计:有效解决采集异常用户,分析是否终端离线、3.2采集质量管理_采集异常检测-采集异常明细4、采集及时率检测4.1算法说明采集及时率 = K点采集成功电表数/供电单位下总电表数(K取1,2,3...,23,24)×100%(2)K点采集成功电表数:K点正向有功冻结示值和反向有功冻结示值采集成功的电表数;(3)供电单位下总电表数:各供电单位下总电表数(统计当日不会变);(4)以每天8点的及时率作为及时率的指标。
采集系统工程调试手册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采集系统工程调试手册2011年3月目录1目的 (1)2条件及适用范围 (1)3 组织机构及职责 (1)4总体调试流程 (2)5 现场调试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3)5.1档案类问题描述以及解决方法 (3)5.2表计相关问题描述以及解决方法 (4)5.3集中器相关问题描述以及解决方法 (5)5.4通讯类问题描述以及解决方法 (5)附件1:现场调试流程图 (7)附件2:采集系统工程调试验收报告 (8)附件3:现场核查工作单 (9)1目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过程中,工程调试直接关系到系统采集覆盖率,是影响系统建设及应用效果的最直接因素。
工程调试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保证对所有改造用户实现采集与控制。
本手册对工程调试流程、现场问题分析等进行了介绍,用于指导现场工程调试工作。
2条件及适用范围本手册基于主站已经上线运行、无线公网建设已调试完成、智能电能表及集中器已经安装完成、智能电能表及集中器基础档案信息已经在SG186营销系统中录入的前提下进行编制,适用于公司范围内通过全载波方式[智能电能表(窄带载波)+集中器(窄带载波、GPRS)]、半载波方式[智能电能表(485)+采集器(窄带载波)+集中器(窄带载波、GPRS)]或者全载波+半载波方式进行改造的工程。
调试工作应包括SG186营销系统档案信息建设及管理、采集主站档案信息维护及下发、集中器上线及数据采集、现场故障排查及维护。
3 组织机构及职责为保证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地市公司应成立调试领导小组,负责总体组织、协调调试工作;成立调试工作组,并设立调试工作负责人,负责调试工作的具体实施。
调试工作组成员及职责如下:三级管控组各地市公司采集系统建设管控组成员负责组织部署调试工作,并在分台区调试工作结束后组织验收。
调试工作负责人由各地市公司客服中心/分中心副主任或计量中心副主任担任,负责组织开展调试工作。
内勤调试人员由各地市公司营业站/供电所内勤人员担任,负责调试过程中SG186营销系统、采集主站系统档案信息的建设及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TS14-NJTR-SGCS-0502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改建1*135MW高炉煤气发电工程数据采集系统(DAS)调试方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南京泰润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
编制单位:南京泰润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TS14-NJTR-SGCS-0502
项目负责人:朱廷玉
工作人员:贾保海殷翔王民安
会审单位: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常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南京泰润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改建1*135MW高炉煤气发电工程启动调试指挥部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改建1*135MW高炉煤气发电项目
数据采集系统(DSA)调试措施
会签单
编制单位签名日期
南京泰润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会审单位签名日期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常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签名日期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改建1*135MW高炉煤
气发电项目工程启动调试指挥部
目录
1、编制依据 (7)
2、调试目的 (7)
3、调试对象及范围 (7)
4、调试方法或流程 (7)
5、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9)
6、安全技术要求 (9)
7、危险源辩识、防范 (9)
8、试验仪器仪表 (10)
9、组织分工 (10)
10、调试验评标准 (10)
1、编制依据
1.1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295-2013
1.2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
1.3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5294-2013;
1.4 设备厂家提供的DCS技术规范书
1.5 设备厂家提供的I/O 清单;
1.6 设备厂家的集散控制系统技术说明书
2、调试目的
数据采集系统是机组正常运行的主要监视手段,也是机组长期安全、经济运行的依靠,通过对DAS系统的调试,确保其正常投用以满足机组并网发电的需要。
3、调试对象及范围
3.1 数据采集控制系统(DAS)是设备厂家开发的OV ATION集散控制系统的一部分。
调试对象
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物位及电气信号等点。
机组DAS系统覆盖范围为:锅炉、汽机、公用系统等。
3.2 系统除对各采集点进行巡回检测、提供检测画面外,还具有报警、事故追忆、打印和制
表等功能。
操作员站为运行人员提供监视画面及操作控制画面。
运行人员通过这些画面来完成操作。
工程师站提供组态、编程;历史站完成历史数据处理等功能。
系统配有的打印机用于打印各类数据及报表。
4、调试方法或流程
4.1 依据P&ID图纸,熟悉热力系统的工艺流程,确定每个子系统中要监视或采样的I/O测点
的物理位置,相关的热力参数等。
4.2 依据设备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熟悉其集散控制系统中的数据监控部分的内容。
4.3 依据设备厂家提供的接线表和I/O测点清册,编制适合调试用的接线表。
4.4 依据做好的接线表,检查安装公司的接线情况,检查各测点位置是否和P&ID一致,是否
能满足热力系统及运行监视要求。
4.5 检查安装公司变送器及开关的校验情况。
安装单位必须提供合格的设备校验报告。
4.6 系统配置检查
检查系统配置的设置是否与实际配置相符。
如工作站、控制站的数量及其地址号的设置。
4.7 I/O卡件测试
4.7.1 检查I/O卡件各通道的接线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设备厂家系统卡件的技术要求。
4.7.2 按照设计和实际安装情况,检查各个变送器模拟量输入卡件的内、外供电跳线。
4.7.3 检查各个I/O卡件的逻辑地址是否与DCS系统组态一致。
4.7.4 精度试验:对每个模件用标准信号发生器对1~2通道作精度试验,每个通道分别在0
%、25%、50%、75%、100%处做测试,做好记录。
强信号误差应小于0.1%,弱信号总误差应小于0.2%。
4.8 外回路检查
4.8.1 核查现场实际测点信号的位置、类型、量程等参数是否与设计相符。
核查各测量信号报
警值,根据机组试运情况修改。
4.8.2 检查DAS系统中所有变送器的调校记录,在就地测点处加模拟信号,检查模拟量测量
回路精度,强信号误差应小于0.2%,弱信号总误差应小于0.3%。
4.8.3 检查DAS 与其他系统或设备的接口情况,保证测点输入和输出情况的正确。
4.9 DCS功能组态检查
4.9.1 对照I/O清单,参考机组热力工况,检查和调整模拟量测点的量程设置和模拟量点调整
参数的设置。
4.9.2 用户画面检查(系统模拟图)
检查系统模拟图是否与实际相符,画面上的各种设备的状态信号是否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
要求的测点是否在要求的画面上,每个测点的物理参数是否符合实际工况要求等。
各开关量状态显示是否正确。
4.9.3 报警画面显示
4.9.3.1 各类报警功能
4.9.3.2 各类报警值的设定
4.9.3.3 报警禁止和恢复
4.9.3.4 报警确认
4.9.3.5 报警过滤和分类显示
4.9.4 事故追忆功能检查
做相关模拟试验,检查事故追忆测点的动作分辨率。
4.10 打印功能的检查
结合机组运行的实际情况,按照设计要求和电厂要求,检查、核实机组正常运行时运行打印记录和事故分析打印记录。
4.11 系统实时性测试
对键盘调用显示器上画面的响应时间和中断调用显示器上画面的响应时间进行测试,满
足一般工况Δt≤2s,繁忙工况Δt≤3s,并测试模拟量和开关量采集的实时性。
4.12 带负荷运行时的维护、修正
机组带负荷运行时,配合厂家保证DAS系统运行正常;检查各个测点的工作状况;随
时修正测点参数的整定设置。
5、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5.1 有关单位及时提供完整的施工图和技术资料
5.2 厂运行部门及时提供各类定值
5.3 动力电源及照明电源到位
5.4 DCS系统的恢复和DAS软件的恢复
5.5 DCS系统的技术资料
6、安全技术要求
6.1 所有试验工作应严格按照《电力生产安全规定》的要求进行;
6.2 所有进入现场的调试人员必须通过安规考试;
6.3 所有调试试验工作应严格按照《电力生产安全规定》的要求进行,以保障人身和设备安
全;
6.4 所有试验工作必须符合制造厂文件中规定的安全技术条件;
6.5 设备投用应依据机务要求进行,做好必要的防事故措施。
7、危险源辩识、防范
7.1 调试服务场所危险源。
生产场所高空坠落物;生产场所有沟、孔、洞,楼梯无防护栏,
照明不足;调试服务场所控制机柜交直流强电。
7.2 调试服务场所危险源可能造成的情况及后果。
在调试服务现场未配备安全帽或未正确佩
带安全帽,被落物击中身体,造成物体打击伤/亡;在调试、试验服务现场行走不慎跌落,造成跌落伤/亡;在调试中操作不当被控制柜强电击中,造成身体不适或伤害。
7.3 调试服务场所危险源采取的对策。
在生产场所调试服务期间确保必须且正确佩带安全
帽,以杜绝由于高空坠落物造成对人身的损伤;对生产场所危险源施行有效运行控制;
对控制系统中带强电电源进行的相关操作做到正确使用工具,合理安排操作顺序,避免造成触电事故;在调试、服务前进行安全意识自我教育,在调试工作过程中进行自我和相互监督,在调试后进行安全性评价。
8、试验仪器仪表
8.1 1000v摇表
8.2 0.5级数字电压表
8.3 0.5级电流表
8.4 高精度万用表
8.5 试验专用工器具一套
9、组织分工
9.1 安装单位:整套启动试验中所需临时设施的安装拆卸工作,启动试验及试
运行中的设备检查消缺工作;
9.2 建设单位:整套启动试验中运行设备的操作,安全措施的实施、检查;
9.3 总包单位:调试过程中的管理、协调;
9.4 设备厂家:配合运行人员操作及运行试验参数修改;
9.5 调试单位:负责现场试验过程指挥及具体试验工作;
9.6 监理单位:试验全过程的监督,防止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
10、调试验评标准
10.1 调试项目齐全,数据准确,调试记录完整。
10.2 调试结果满足规程、规范的要求。
10.3 调试完毕后,由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和验收。
10.4 数据采集系统调试验评表
数据采集系统调试措施交底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