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以学定教”五步策略 小学数学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详解
五步教学法详解“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解读第一部分“五步教学法”模式基本结构说明“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1.第一步:明确学习目标;2.第二步:课前预习汇报;(课外独学)3.第三步:合作探究新知;(独学、对学、群学)4.第四步:梯度练习巩固;(独学、群学)5.第五步:自主评价总结。
(评自己、评他人、评小组)第二部分“五步教学法”小组结构把班级学生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不同分成若干“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每个小组四人为宜,分别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一名,中等能力的学生两名,学习有困难学生一名。
能力最强的学生为学习小组的组长,也是小组一号,其他同学依次为二三四号。
在“独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先由“对学伙伴”帮助解决,“对学伙伴”完成不了的,在“群学”过程中,大家讨论解决问题。
在小组汇报时,可以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小组全体同学都要参与。
根据问题的难度决定火车头是几号同学。
如果汇报的问题较少,则由组内不同做法的同学来汇报,如果是较难的问题则由会的同学来汇报。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控。
第三部分“五步教学法”学习方式一:独学。
“独学”从字面上看就知道意思是独立学习,针对学生个体学习而言,这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
因此,“独学”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能为了突显小组合作而省去独立学习过程。
在独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进行质疑的过程。
独学之后才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独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每个学生独学的时间有快有慢,教师还要结合时间预设和实际进展情况,对进展较慢的学困生予以一定的指导,尽可能使其不掉队。
二:对学。
“对学”指两名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学习帮扶,共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就是常见的同桌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比较浅显易懂,但又是每个学生都要说一说的问题时,一般采用同桌对学。
第二种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先完成学习任务的两人“对学”,后完成任务的两人也组成“对学伙伴”学习交流。
五步教学法详解
“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解读第一部分“五步教学法”模式基本结构说明“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1.第一步:明确学习目标;2.第二步:课前预习汇报;(课外独学)3.第三步:合作探究新知;(独学、对学、群学)4.第四步:梯度练习巩固;(独学、群学)5.第五步:自主评价总结。
(评自己、评他人、评小组)第二部分“五步教学法”小组结构把班级学生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不同分成若干“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每个小组四人为宜,分别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一名,中等能力的学生两名,学习有困难学生一名。
能力最强的学生为学习小组的组长,也是小组一号,其他同学依次为二三四号。
在“独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先由“对学伙伴”帮助解决,“对学伙伴”完成不了的,在“群学”过程中,大家讨论解决问题。
在小组汇报时,可以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小组全体同学都要参与。
根据问题的难度决定火车头是几号同学。
如果汇报的问题较少,则由组内不同做法的同学来汇报,如果是较难的问题则由会的同学来汇报。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控。
第三部分“五步教学法”学习方式一:独学。
“独学”从字面上看就知道意思是独立学习,针对学生个体学习而言,这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
因此,“独学”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能为了突显小组合作而省去独立学习过程。
在独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进行质疑的过程。
独学之后才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独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每个学生独学的时间有快有慢,教师还要结合时间预设和实际进展情况,对进展较慢的学困生予以一定的指导,尽可能使其不掉队。
二:对学。
“对学”指两名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学习帮扶,共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就是常见的同桌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比较浅显易懂,但又是每个学生都要说一说的问题时,一般采用同桌对学。
第二种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先完成学习任务的两人“对学”,后完成任务的两人也组成“对学伙伴”学习交流。
谈在小学数学构建“五步教学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谈在小学数学构建“五步教学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发布时间:2021-04-28T15:40:49.427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4月作者:张静[导读] 为了落实新课改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数学教研组进行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大教研,深入思考:哪些教学环节是有效的、高效的?哪些环节是无效的?怎样才能使无效环节有效?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陈户镇中心小学张静 256500为了落实新课改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数学教研组进行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大教研,深入思考:哪些教学环节是有效的、高效的?哪些环节是无效的?怎样才能使无效环节有效?低效环节更高效?逐步探索出“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随堂检测学以致用、课堂小结畅所欲言、课后作业分层设计”五个环节,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步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一、“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三大理论支撑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就是要求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关键。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2.重视小组的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合作在今天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之间合作互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学五步教学法具体步骤先学后教
数学五步教学法具体步骤先学后教五步教学法由"阶段教学法"发展而来,"阶段教学法"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最先提出,他作为心理学家把儿童课堂学习的过程认定是一个完整的结构。
他创立的"四段教学法",后由其弟子席勒加以完善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再后来是俄国著名教育家凯洛夫将其改造,写进《教育学》一书中,自此"五步教学法"影响世界。
作为传统教学法,这种阶段教学法最大的弊端就是"三中心":以课本知识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
早就有人大加鞑伐,其中弊端也是非常明显,那就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教学生学会书本知识,不教学生"会学"知识,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五步教学法是国际通用的教学法之一,适用于各个学科。
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
运用五步教学法授课,教师首先要解决两个转变,即教师的作用和角色转变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教师的作用和角色转换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共十项,分别为:第一教教师即教师的作用是"教",所扮演的角色是"教师"。
第二指导指导者即教师的作用是"指导",所扮演的角色是"指导者"。
现在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内因,让学生把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
第三Direct-Director(导演)教师的第三项作用是执导,所起的作用是"导演",但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要能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效果。
第四Organize-Organizer(组织组织者)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现在的英语课堂是活动课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听、说、读、写、唱、画、演、玩、做等各种活动中学习。
数学五步教学法具体步骤,先学后教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简介
数学五步教学法具体步骤,先学后教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简介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今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
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要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能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情境导入1.《课标》阐述: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要注意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情境设置的基本要求:(1)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是敲门砖的作用,也不是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2)应当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3.注意问题:(1)情境设置不应唯一的被理解为生活情景。
(2)应当更加重视对于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不同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并切实做好两者间的必要转化,包括由日常数学上升到学校数学,以及由学校数学向现实生活的回归。
(二)探究体验本环节包括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课标》阐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和意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法第一步:激趣引入第二步: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具创新成分。
它不但包含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也包含在问题解决后。
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提问题也是教师首先解决好的一个问题,教师应加强学生策略性知识的掌握。
一个好的问题应有如下某些特点:(1)有意义或实际意义;(2)具有探究性;(3)问题不一定有解或答案不一定唯一;(4)有趣味,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兴趣;(5)简明易理解;(6)难度适中。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1)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找;(2)在知识怎么样上找;(3)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找。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教学内容,利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小学生的内在动机,从而激发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注重教学设计,把挖掘教学内容中能够提出的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要不断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去发现问题,有提出问题的冲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三步:合作学习评价反思是指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学习,合作学习,学习之余反思自己、小组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然后作简单的自评、互评等等,促进生生、师生的情感交流,体现民主,不断优化师生关系,使之和谐。
如何让师生在这个环节中成为最佳拍档呢1、学生的反思。
(1)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知识,在反思中升华知识,增强迁移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2)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让学生在反思中提炼方法,学会学习。
(3)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纠正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数学思想理解的偏差,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4)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赞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习信心,增添学习动力。
2、教师自身的教学反思。
就像放电影一样把各个环节的教学回放一遍,感受课堂教学、学生精彩表现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手段的成败之处等等。
小学数学学科子模式“五步教学法”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学科子模式“五步教学法”实施方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小学数学学科子模式“五步教学法”实施方案“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核心理念,我校于2014年9月在矿区教育局统一安排下,实施了课堂教学改革。
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前去__县实验小学参观学习,提出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先学后导自主互助”,为我们的课改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五步教学法”教学子模式提出的背景我校实施“先学后导、自主互助”的模式已经有两个学年了。
我校教师经过课堂教学,结合学校学科实际,对于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特别是数学学科,对模式的应用有了自己的思考。
为了进一步提炼模式中的精华,为学科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撑,现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提出“五步教学法”子模式。
二、“五步教学法”子模式的内涵“五步教学法”就是在大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把整节课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有自己的任务和操作方法。
第一步:情境导入。
第二步:出示目标。
第三步:探究交流。
第四步:展示提升。
第五步:拓展延伸。
三、模式的实施目标:1、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建立以学生者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2、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接受性学习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并用。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创造性人格和创造行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的能力,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独特的个性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未来社会中自尊、自信、自强,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
五步教学法
小学数学五步教学法遂平实小李成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学的传统模式必须改变。
我在教学中运用了“五步教学模式”,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第一步: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教师应在教学中设计可以触发情感的环境,使学生被这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出示了学生的照片和校园平面图,让学生同实际事物进行对比。
熟悉的生活现象,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第二步:设立目标自主学习向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集体或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研究,得出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
例如跳高的教学,不对学生规定练习方法,而是让学生讨论研究用什么样的方法既能跳过去又能跳得最高,学生可以先研讨,也可以在体验中进行探究。
一个人的智慧水平应突出反映在其创造能力上,对小学生来讲,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就是一种创造。
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认为应注重让学生去实践,在实践探究和实践运用中培养。
如在《圆锥体积》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容易忽视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这一条件,为排除障碍,我有意准备了几组不完全等底,不完全等高的空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实验,学生因为忽视等底等高这一条件,结果得不到V=1/3sh。
书上的结论错了吗?学生陷入深深的思索。
通过分析、讨论、查找原因,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忽视了等底、等高这一条件,教学难点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不攻自破。
第三步: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积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
教师放开学生并一起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
学生感到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数学语言能力。
如,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通过观察等式0.1=0.10=0.100,让学生讨论:“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再从右往左看,小数又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什么规律?”,“怎样概括这一规律?”等等。
五步走策略: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实战指南
五步走策略: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实战指南作为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实战指南的重要内容,五步走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步走策略主要是指:审题、列式、计算、核算和检查五个步骤,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问题,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学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实际能力。
本文将对五步走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详细分析,以此提供给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的参考。
一、审题审题是数学解题的第一步,对于解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正确审题能够帮助学生从问题中找到有效的信息,缩小问题的范围,明确解题的目标和步骤。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帮助学生正确地审题:1.提示关键词。
教师可以通过提示一些关键词来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如“多少元”、“剩多少”、“比例问题”等。
2.画出图形。
对于涉及图形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画出图形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3.提问。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你明白这个问题在问什么吗?”、“你需要找到哪些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等。
二、列式在审题之后,学生需要根据问题的要求,列出数学式子。
列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使得问题复杂的计算步骤变得简单明了。
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中,列式是教师需要重点强调和讲解的知识点。
以下是列式的实施方法:1.选取变量。
学生需要根据问题内容,选取需要用到的变量,如“x”、“y”、“z”等,并标注好它们的含义。
2.明确关系。
学生需要根据问题内容,明确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将它们表示为数学式子。
3.分解因式。
如果问题需要对式子进行因式分解,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仔细、深入的讲解,并逐步实践,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技巧。
三、计算在列式之后,学生需要根据列出的数学式子进行计算。
计算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最基本环节,其中涉及到了加、减、乘、除等各种运算法则。
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内容:1.注意精度。
对于计算结果的精度问题,学生需要特别注意,不能出现差一点却不一致的情况。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教学行为“五学”与“五步”的自我教学体验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教学行为“五学”与“五步”的自我教学体验五学: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
五步:让一步,慢一步,缓一步,停一步,退一步。
从我的教学设计来看,学生学会自学很重要,在学习进程中彼此学习是学生生涯不可获缺的环节,也很有必要,这两个环节一般的学生都有的。
此刻问学的学生比较少,也没有时间和空间,一方面学生的时间被排的很紧张,连跑操都要带着小纸条朗诵,背诵,另一方面,学生在学科自习课期间也有学习任务,没有机缘提问,一直有新的问题充斥着学生的时间。
那么在学这一块也要增强引导,给学生适合的时间和空间解惑释疑。
教学的环节也是少之又少,学生的讲解不能替代老师的讲解,学生适度讲解比较好。
悟学可以理解为自我总结,反思的过程,这个很重要,学生也比较缺少这样的环节,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引导学会自我总结,提炼,反思很有必要,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五步提示咱们老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情,控制教学的节拍,给出一个问题后,要让学生充分思考,在讲解过程当中,展示生成过程,暴露思维的局限性或出现的问题,放大细节,突出数学思想方式。
五学:自学,互学,问学,教学,悟学。
五步:让一步,慢一步,缓一步,停一步,退一步。
从我的教学设计来看,学生学会自学很重要,在学习进程中彼此学习是学生生涯不可获缺的环节,也很有必要,这两个环节一般的学生都有的。
此刻问学的学生比较少,也没有时间和空间,一方面学生的时间被排的很紧张,连跑操都要带着小纸条朗诵,背诵,另一方面,学生在学科自习课期间也有学习任务,没有机缘提问,一直有新的问题充斥着学生的时间。
那么在学这一块也要增强引导,给学生适合的时间和空间解惑释疑。
教学的环节也是少之又少,学生的讲解不能替代老师的讲解,学生适度讲解比较好。
悟学可以理解为自我总结,反思的过程,这个很重要,学生也比较缺少这样的环节,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引导学会自我总结,提炼,反思很有必要,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五步提示咱们老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情,控制教学的节拍,给出一个问题后,要让学生充分思考,在讲解过程当中,展示生成过程,暴露思维的局限性或出现的问题,放大细节,突出数学思想方式。
小学数学五步教学法
小学数学五步教学法一、实验课题的提出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两多两少两忽视(课内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课外学生作业多,自由活动少;忽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忽视学生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现象,从1988年起,我们开始倡导“五阶段练习教学法”,并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实验,旨在彻底改变小学数学教学重讲轻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学生是否认真听讲轻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的现象,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真正体现现代教学思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五阶段练习教学法或称五阶段问题解决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通过五个阶段的练习(或问题解决),去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想、培养能力。
它的课堂结构是:附图{图}二、实验的依据本课题研究与实验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上的主要依据有如下四点:第一,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
因此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应强调学生的实践(练习),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客观事物(数学知识)。
第二,小学数学教材和小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特点。
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是:范例传授新知;小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途径是:解答例题与习题。
基于这一显尔易见的事实,我们的教学应该强调以学生练习为主,以老师讲授为辅。
第三,现代教育理论。
1982年北京教育行政学院编的《普通教育学》指出: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一般包括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等基本阶段。
依据这一观点和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我们把一节课分成新知导入、新知形成、新知理解、新知运用、后知孕伏等五个阶段。
新知导入的练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心向;新知形成的练习要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新知;新知理解与应用的练习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后知孕伏的练习要为后继教学奠定较好的基础。
第四,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
1984年4月,美国数学教师协会公布了题为《关于行动的议程》的文件。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同时又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若想要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不仅仅是要让他们掌握数学公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数学中的本质和思维道路。
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五部曲”教学法,具体如下:第一步:引入引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头等大事,一环套一环,引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使得学生对下面的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兴趣。
引入的方式包括故事、动画、视频、实验等等,如“我小时候的数学学习”,或者使用学生喜欢的动漫人物来进行教学,都是不错的选择,第二步:讲解讲解是课堂上的难点,也是最基础的部分。
在讲解时,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依据科学教学的精神。
教师需要保证语言简练,不要用生僻的词汇,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抓住重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在听讲的同时思考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步:示范在数学课堂中常常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问题,而示范是针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示范过程中,老师需要举出一些实例,比如通过用公式解决问题,以及解析解题思路等等。
通过示范,学生才能明白原本不易理解的数学问题。
第四步:练习练习是巩固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课堂中我们需要进行一些例题讲解,让学生可以自己在课堂上完成一些计算题目。
通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数学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同时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巩固。
第五步:总结在课堂结束前,教师需要总结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反思与发现,并巩固学生的思维和记忆。
同时,也要在总结中强调一些需要注意的点,让学生听懂重点,记住难点,把所学知识牢记于心,备下学习的资本。
综上所述,上述“五部曲”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教学流程,同时也是教学中最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综合能力的方法。
因此,教师能够尽可能的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把教学搞得生动有趣,那么学生在小学阶段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机理,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学习,发挥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五部曲”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分为钩子引入、知识展示、示范操作、学生练习和课堂小结五个环节。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浅谈一下小学数学课堂的“五部曲”。
一、钩子引入在数学课堂教学之初,通过一个巧妙有趣的问题或者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这个阶段教师需要通过问题设计、故事讲解、图片展示等多种方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渴望。
在教学有关平行线与垂直线的知识时,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开场,比如:有一对兄弟,一个喜欢走直线,一个喜欢走直角转弯,他们经常争论哪条路更快。
或者通过一幅画面,设计一个看图猜题目的环节,让学生根据画面推测出下面要学的内容。
这些方式都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
二、知识展示在钩子引入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知识的展示。
在这个环节需要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通过教师的讲解、展示课件、板书、多媒体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将要学习的内容。
这个阶段需要教师把握好时间和内容,避免过长时间的讲解和内容过于复杂,应该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明确要学习的知识点。
三、示范操作在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初步的讲解后,需要进行示范操作。
这个环节是教师在黑板上进行实际的演示操作,让学生们看到教师是如何处理问题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示范操作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多采用一些具体生活例子、教具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在教学平行线与垂直线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演示两条平行线、垂直线的画法,再通过实物、图形等形象的具体事例进行示范,使学生对平行线与垂直线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
小学数学课堂“五步”教学法中“导”的有效方法
方法探微小学数学课堂“五步”教学法中“导”的有效方法文|李桂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引导,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引导学生理解运算的法则、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引导学生从收集和整理数据开始,对真实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整理……笔者近年来致力于小学数学课堂研学“五步”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研学“五步”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一个过程,我们所指的研学主体既是教师,又是学生。
为此,我们的研学是师生双向的互研互学过程。
研是指学生对研学单或小研究中核心问题的研究,也指教师对教法与学法的研究;学是指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学及课堂中的交流展示学,也指教师对教学知识、技能的学习。
“五步”即学、展、导、用、评。
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现“课堂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认知的过程”;展———成果展示、师生互动,体现“课堂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认知的过程”;导———探究点拨、学法指导,体现“课堂学习活动要充满教育的智慧”;用———实践应用、拓展延伸,体现“课堂学习活动要学生能学用结合”;评———立体评价、全课总结,体现“课堂学习活动使学生有幸福的体验”。
运用研学“五步”教学法的课堂中,决定课堂成功与否,导的成功与否是关键。
“导”是指探究点拨、有效引导。
探究点拨:在学生个体或小组展示环节,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表述不到位的知识点或是在教学重难点处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
教师有效的点拨、引导可以让学生达到“自学求得,自求得之”的学习效果。
突出学生的学,其核心是以学为主体、导为主线,实现以“讲”为主到以“导”为主的转变(见图1)。
图1教学中的“引导”,是要教师放手但不是放任,是要学生自主探究,但不失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不失方向地独立思考。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新授课“五步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新授课“五步教学模式”时下,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教学思想、模式的冲击下,很多教师邯郸学步,往往丢弃了数学教学的核心、本质的东西,搞得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几不像,笔者以为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这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终身学习,因此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力求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目的。
在此,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新授课教学“五步教学模式”即课堂以教案为载体,以学习目标为核心,以“五步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及①组织教学--②复习旧知---③新知讲授---④巩固提高--⑤布置作业,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需要用整体的思想观念掌握基本教学内涵,从而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构建,做到“严、新、实、全、精”,以此思路来分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以及教学思路,以供同仁参考。
一、“严”:课堂组织教学要严俗语说:“严师出高徒,没有规矩不成方圈”。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课堂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有密切的关系,严肃的课堂组织管理是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特别是低年级的课堂组织教学尤其重要。
怎样做到组织教学要严?1、勤于观察、及时处理课堂上,教师除了要进行教学外,要善于多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玩玩具、看与本堂教学无关的书籍等,教师要及时提醒,杜绝在课堂上两只眼睛只看教材,一味地讲课,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使教与学严重脱节,长此以往将会造成学生无视课堂教师的存在,教师课堂表现得再精彩也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
2、宽严有度,松驰自如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有不良的表现,教师要做到宽严有度,松驰自如,不能把一堂教学课搞成教育课,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使用合理的眼神或其它肢体语言,告诉学生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从而及时终止学生的不良表现,使其重新回归正常的课堂学习,课后教师应做到及时找其谈话,并做出严历的批评教育,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课堂听课习惯。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五步策略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五步策略作者:兰赠连来源:《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1年第10期2009年,上海学生第一次参加OECD组织的PISA测评,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15岁在校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测评成绩都居第一。
由此,上海教育,乃至中国教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2011年3月中旬,上海召开了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把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做到“以学定教”。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要做到“以学定教”,必须走好五步。
一、第一步——想象“学”“以学定教”的第一步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其认知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是什么?会怎样思考?会产生怎样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宏观的学情分析和以微观的视角想象学生的想法和疑惑。
比如,笔者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解读扇形统计图”时,首先进行如下的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会从统计图表中的有关信息进行简单的统计,会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且已积累了一定的与统计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计算、判断、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形成有关统计的知识体系,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学习的再创造。
但是,仅有这样的学情分析是不够的。
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还要进行更具体的想象。
如例1(见下图),让学生先观察图,然后说说从图上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信息:①这个图表示彩电市场所有品牌的彩电;②A牌彩电的占有率为20%,B牌彩电的占有率为15%……③可以看出各种品牌彩电的占有率是百分之几;④A牌彩电最畅销;⑤其他彩电最畅销;⑥A牌彩电不是最畅销;⑦A、B、C、D四种品牌彩电占有率接近50%……更进一步想象,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的学生,其理由是A牌20%、B牌15%、C牌10%、D牌8%,在这四种品牌彩电中,A牌的占有率最高。
小学数学课堂“五步”教学策略摭谈
小学数学课堂“五步”教学策略摭谈作者:张宝春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21年第03期一、“五步”教学法的背景和意义对很多学生来说,现在的数学课堂就是重复计算、死记公式,趣味性是语文课堂的特权,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体验创新少,要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注重知识和能力方面多、关注情感少,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思维僵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创设情境,呈现目标;自主探究,感悟新知;展示交流,解决问题;当堂检测,训练拓展;归纳反思,多元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五步”教学法的具体内容1.创设情境,呈现目标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开始前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再乘胜追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环节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同时,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新知识的探究,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学习。
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笔者就利用电子白板创设了“熊大分西瓜”的故事:“熊大和熊二正在森林里与光头强斗智斗勇,他们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决定先分个西瓜吃。
熊大说:‘我吃这个西瓜的八分之一,熊二吃这个西瓜的二分之一,光头强吃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
’熊二和光头强听了,认为熊大吃得更多,都想跟他换。
”到此,笔者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光头强和熊二,愿意和熊大换吗?”小学生特别喜欢这个动画片,学习兴趣浓厚,不等教师说完,早就拿出学具开始摆。
此时,笔者出示“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这一教学目标,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样一来,笔者就把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抽象知识和生动的故事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2.自主探究,感悟新知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知识,接着与同桌互相交流,然后小组长组织组员互相交流看法、问题和疑惑,进而互相纠正错误,整理学习所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上海学生第一次参加OECD组织的PISA测评,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15岁在校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测评成绩都居第一。
由此,上海教育,乃至中国教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2011年3月中旬,上海召开了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把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做到“以学定教”。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要做到“以学定教”,必须走好五步。
一、第一步――想象“学”“以学定教”的第一步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其认知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是什么?会怎样思考?会产生怎样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宏观的学情分析和以微观的视角想象学生的想法和疑惑。
比如,笔者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解读扇形统计图”时,首先进行如下的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会从统计图表中的有关信息进行简单的统计,会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且已积累了一定的与统计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计算、判断、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形成有关统计的知识体系,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学习的再创造。
但是,仅有这样的学情分析是不够的。
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还要进行更具体的想象。
如例1(见下图),让学生先观察图,然后说说从图上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信息①这个图表示彩电市场所有品牌的彩电;②A牌彩电的占有率为20%,B牌彩电的占有率为15%……③可以看出各种品牌彩电的占有率是百分之几;④A牌彩电最畅销;⑤其他彩电最畅销;⑥A牌彩电不是最畅销;⑦A、B、C、D四种品牌彩电占有率接近50%……更进一步想象,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的学生,其理由是A牌20%、B牌15%、C牌10%、D 牌8%,在这四种品牌彩电中,A牌的占有率最高。
认为A牌彩电不是最畅销的学生,他们可能除了看到上述四种品牌彩电的占有率以外,还能就“其他47%”进行深入分析。
而对“其他47%”究竟包含哪些品牌的彩电,不同的学生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可能认为只包含了E牌、F牌,有的可能认为包含了E牌、F牌、G牌,有的则可能认为包含了E牌、F牌、G 牌、H牌……在想象“学”这一步时,想象越具体,越深入,对“教”的预设也才能越有针对性和预见性。
二、第二步――预设“教”这一步首先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众数”,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材中新增的教学内容。
其教学重点是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掌握如何找一组数据众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把握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三者的区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根据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特点。
其次是预设“怎么教”,要处理好教法和学法、教路和学路、知识和能力、知识主线与思维主线这四对关系,遵循学路优先、学法优先、能力优先和思维主线的原则。
比如“众数”的教学,就拿书中呈现的例题(见下图)来说,可以进行如下预设(一)让学生感知选跳集体舞的队员身高要求相差不大,这样整个队伍看起来才比较和谐、美观。
(二)小组合作探究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请把你准备选举的10名队员的身高圈出来。
(三)让学生汇报研究出的方案,在汇报的时候,教师要相机板书三种典型方案及每一种标准的计算方法(见下图)。
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研究最佳方案在所设计的这三种方案中,哪种方案更合适一些?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种方案中最高队员和最矮队员相差多少m,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第三种方案中最高队员和最矮队员身高相差最小,所以这种方案比较合适。
进而分析52m的特点,引出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下面是预设的能反映教学进程的板书内容。
预设“怎么教”,还要考虑(1)要创设怎样的情境?(2)以什么素材呈现教学内容?(3)要怎样问?(4)要怎样板书?(5)如果课堂出现“意外”,怎么办?预设越全面,越有利于实际的教学,越能防患于未然。
三、第三步――经营“教”教与学是个辩证统一体,不能厚此薄彼。
有教无学不是教学,有学无教同样也不是教学。
以学定教,不是重学轻教,而是要用心经营“教”,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点拨功能和调控机智。
当学生三缄其口,静等教师“喂知识”的时候,应激发他们;当学生袖手旁观,不参与合作交流、讨论的时候,要调动他们;当学生三言两语,对问题浅尝辄止的时候,可引导他们;当学生支支吾吾,表述不清的时候,及时点拨他们……美国功勋教师德?鲍拉认为“教重要的在于听,学重要的在于说。
”所以,经营“教”,要求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教师则侧耳倾听。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先出示例题“36-8”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然后把学生的各种算法展示出来①30-8=22,22+6=28;②16-8=8,20+8=28;③10-8=2,26+2=28;④8-6=2,30-2=28;⑤8-6=2,30+2=32。
对于第①②③种算法,学生能讲清楚算理,没有学生提出异议。
而对第④⑤种算法,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样算不对。
教师此时没有急于对这两种算法的对错作出评判,而是进行有效的引导。
教师先对第④种算法的学生说“请你说说自己的想法。
”该生回答道“个位上6比8少,不够减,要从30里面再借出2就够减了,所以要从30里面再减去2。
”“说得非常有道理!”教师对这位学生的算法给予充分肯定,然后问第⑤种算法的学生“你知道自己的算法错在哪里吗?”该生回答道“我的第二步计算要30-2,而不是30+2。
”经营“教”,教师要把握好“度”,做到“三讲”“三不讲”重点要讲,难点要讲,方法要讲;简单的不讲,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能解决的不讲,讲了也不懂的不讲。
四、第四步――捕捉“学”有人将学与教的关系解读为学是“必要前提”,教是“自然跟进”;学是“课堂主干”,教是“适度点睛”;学是“体验积累”,教是“意义提升”。
“以学定教”,要求教师能在不断变化的课堂中捕捉学生原始生成的或对或错的信息,超越预设,促进精彩生成。
如,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移”,在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时,有这样的精彩片段教师出示上图,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向()平移()格,然后全班交流。
向()平移,学生的意见集中,都是向右。
在平移()格的问题上,却出现了分歧师你认为向右平移了几格?(生答4格、7格、8格。
)究竟向右平移了几格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的和格子,一格一格地进行移动验证。
每个学生独立操作验证后,教师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移动演示,其他同学跟着数格子,得出“向右平移了7格”的结论。
师如果不给你和格子进行平移,你能想出更简单的办法判断平移了几格吗?生找点,然后数格。
师怎么找点?怎么数格?请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
生我找最上面的点。
师这个点,我们称它为①号点。
(教师边说边标上红色点并写上①见下面的“板书内容”。
)找到这个点后,该怎么办?生向右数1格、2格、3格、4格、5格、6格、7格。
就向右平移了7格。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教师手指着格子,让全班学生一齐数一遍。
)师这位同学采取找点、数格子的方法数出向右平移了7格。
还有别的方法吗?生我这样数1、2、3、4、5、6、7。
(他指着①号点右边的纵横线上的交叉点数。
)师他这种找点数点的方法太好了。
我把①号点平移的过程用线段表示出来。
(教师先板书“找点数点”,然后边说边画线段表示①号点平移的过程。
)师从哪里开始数1?生从①号点右边的第一个点开始数。
师大家像他一样跟着数。
(学生齐数1、2、3、4、5、6、7。
)师这样的数法,说明是不是从①点这个位置开始移?生不是。
师①号点这个位置有没有开始移?生没有。
师如果从①号点这个位置开始数,它还没有移,要数什么?生要数0。
师大家从①号点这个位置开始数一遍。
(学生齐数0、1、2、3、4、5、6、7。
)师还可以找哪个点?(板书内容见下图)(学生找到②③④⑤⑥号点,并针对各点一一说出怎样数出平移了7格。
教师继续启发“还可以找哪些点?这些点能找完、说完吗?”使学生明白,上有无数个点,找其中的任何一个点都行,数出其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在找怎样的点比较容易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师①②③④⑤⑥这六个点,哪些点比较明显,让人一看就明白?生①②③④⑤号点比较明显,⑥号点不明显。
师你说得真好!⑥号点是线段中的点,①②③④⑤号点是两条线段交叉的点。
在找点、数点时,要找线段交叉的点,这样的点比较容易找。
想一想,刚才说向右平移4格的同学错在哪里?生他只数了两个图形中间的空格。
师刚才说向右平移8格的同学错在哪里?生他错在把起点数1。
起点要数0。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三次很好地捕捉了学生的“学”。
一是在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向右平移了几格时,将学生的三种不同意见(4格、7格、8格)板书出来,并在学生懂得为什么是向右平移7格的道理后,让学生思考向右平移4格、8格错在哪里。
向右平移4格、8格是典型的反例,教师很好地捕捉了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资源,进行举一反三。
二是找点数点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将起点定为0,并明白起点数0的道理。
三是在找怎样的点比较容易这一问题上,引导学生将⑥号点与①②③④⑤号点进行比较,明白缘由。
五、第五步――调整“教”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尽管教师充分了解了学情,精心预设了教案,但在实际教学中,总会有意料之外的旁逸斜出。
面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生成,教师要及时作出决断,对教学进行适度调整。
如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几时几分”,原先设想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学生应该知道怎么数及数出的结果是12个大格,所以本节课不再具体数,只是简单地以“你知道钟面上有几个大格吗”作为过渡,然后让学生观察钟面,数一数一个大格有几个小格,教师再用课件演示,师生随着课件的动画演示共同数出一个大格有5个小格。
在实际教学“每个大格有几个小格”时,先让学生自己数一数,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出乎意料的是,有的学生说有4个小格,有的学生说有5个小格,有的学生甚至说有6个小格。
由此,该教师意识到,有的学生数的方法不对,说明这些学生对学过的数的方法已经遗忘。
于是执教老师及时调整预设,先让认为有5个小格的学生上讲台数。
数出有5个小格的学生,有两种数法一种是数3和数4之间大格的小间隔;另一种是数7和8之间大格中的竖线,对着7的那条竖线不数,从下一条竖线开始数。
然后让认为有4个小格的学生上台数,他是数12与1之间的大格,只数了中间的4条竖线。
再让认为有6个小格的学生上台数,她数的11和12之间的大格,从对着11的那条竖线开始数到对着12的那条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