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作为六朝时期进步文学的代表-陶渊明,他写的作品以及他的人格都给后世文人以深刻的影响。

对于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历代文人看法不一,评价不同。我认为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建构了我们民族精神。

陶渊明的喜怒、爱憎、理想、希望都无所掩饰地写入他的作品中。他抒归田之喜就高歌“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叙述相聚的欢乐就吟咏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写荆轲的愤怒,是为“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骂宗教迷信的骗人,是为“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诉对不幸者的同情,则为“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吐志不得展的悲哀,则为“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他直率自然的风格正是诗文最能震人心弦的奥妙所在。从他的诗文也映出了他“真率”的人格。他直言不讳地说出仕就是因为“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是为了解决一部分吃饭问题。陶渊明处在豪门士族统治的黑暗时代敢于蔑视权贵,“不为五斗米折腰,”坚决辞职归田,固守贫困躬耕的生活,这种高尚的品格传为千古佳话,这种品格对后代封建社会进步的知识分子不与权奸恶霸,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很有鼓舞作用。

贫富、贵贱,因时而异,相互转化,只有胸襟宽阔的“达人”才能不为衰荣所羁绊。陶渊明对社会上追名逐利的小人予以巧妙的讽刺“荣华诚足践,亦复可怜伤”。辛辣地讽刺了一切攀高结贵,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的愚妄,倒头来还是逃脱不了可怜亦复可伤的悲惨结局。在社会急剧变化,人生际遇无常的动乱年代,陶渊明保持洁操是很令人钦佩的。他创作的优秀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朴素的艺术风格,在当时开一代新风。一直哺育着后代的无数作家。我国历代有成就的诗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陶诗的熏陶。许多大诗人都表示对他和他的创作的无限仰慕之情。李白说:“何日到彭泽,狂歌陶令前”。杜甫说:“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白居易说:“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云。”陆游说:“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

陶渊明的思想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他的认识是一步一步清醒的,他的风格也是逐渐形成的。他时而出仕,时而归隐,正说明了这一点。他出身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二十九岁时,怀着“大济苍生”的志愿开始出仕,说明他曾对当时统治者抱有幻想,希望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几经周折,先后担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将军参军等职务,才认识了当时政治的黑暗腐败,知道自己的志愿无法实现,采取了不同当权的反对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态度,四十一岁时,辞职归家,从此终生不再出仕。“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孰若当世土,冰炭满怀抱?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杂诗八首》其四)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少年时代“猛志逸四海”,是胸怀壮志的,因为“有志不获骋”,壮志不能实现,晚年便转而只求“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了。对于既想贪利又想求名的当世之士,他是加以蔑视的。他的田园诗《归园田居》、《移居》、《庚戍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描写了春种秋收的蔻生活,歌唱了农村美好的田园时光,大力肯定和赞美了劳动,表现了他亲自参加劳动的体会以及和农民的友好交往等等,他在歌唱农村和劳动的时候,常常把田园的自由生活和黑暗官场对立起来。《归去来兮辞》开门见山就点出主题:“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一声惊呼,自己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走错了方向,一旦觉察,立即迫不及待地退了出来:“田园将芜”,朝政不修,仕途何求?“心为形役”,“行尸走肉,出仕何用?”“今是昨非”,改弦易轨,仕途速归。这些饱和着辛酸泪水的辞语,字字皆从肺腑中流出。它既是沉痛的自白,又是愤怒的抗议。矛头所向,直指当时罪恶的封建官僚制度。

志希圣贤,学期用世,而遭时不偶,他的理想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对于一个人微言轻的贫士说来,他不可能具有扭转乾坤、改造社会的强大力量,只能默默地把人间的一切罪恶和不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宁肯饥寒冻馁,仍坚决归田。

“和泽周三春,清冷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早为霜下杰。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决。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和郭主薄二首》之一)天高气爽,百草凋零的秋天,山峰越发显得高峻奇绝,松菊更加显得坚贞秀美。诗人由此联想到古代品德高尚的隐士。因为诗人早年怀抱的济世之志不能实现,所以他表示要向古代的隐士学习。这一首写秋景,写忧愁都表现了诗人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在当时在社会环境下,作为一个“寒门”出身的知识分子,人微言轻,有时不可避免地要遭受打击和歧视,但若能卑躬屈膝迎合当权者的心意,善于察言观色,也不是完全没有爬上去的可能。

隐逸作为一种反抗的手段,他的归隐对其思想和创作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当时豪门士族的统治是一种削弱和瓦解,而不是什么维护黑暗现实。

陶渊明的出仕不能说他是追求功名,而他的归隐也不能说他是逃避。他辞官归田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重正义,尚气节的品格对后代文人坚持操守,反抗暴政的斗争有着深刻的影响。李白“安一”的叛逆性格,无疑是对诗人坚贞不屈性格的继承发扬。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为此还特别表扬了怒对国民党手枪、拍案而起的闻一多先生和宁可饿死也不要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先生。古往今来,不断出现极少数不问是非,看风使舵的,出卖灵魂,飞黄腾达的市侩小人,正好从反面证明了要做一个“威武不能屈,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硬骨头那是需要具有多么巨大的勇气和广阔的胸怀啊!在国外反动派面前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难道不正是我们人民所要发扬光大的民族传统吗?因而我说,陶渊明的精神有现代意义,他的“真率”人格永远影响着后世,确实构建了我们民族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