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又”“再”教学分析论文
初级班留学生“再”和“又”与能愿动词连用的偏误分析和教学策略
初级班留学生“再”和“又”与能愿动词连用的偏误分析和教学策略【摘要】初级班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对于“再”和“又”的误用以及能愿动词连用的错误倾向。
这些偏误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存在问题,也可能影响他们的语言交流和理解能力。
本文通过对初级班留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教学策略:通过语境理解辨析“再”和“又”的用法,以及搭配语法规则讲解能愿动词连用的正确用法。
规范和纠正这些语言偏误对于初级班留学生的语言提升至关重要。
教育者应该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避免这些常见错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通过对这些偏误的规范和纠正,可以有效提升初级班留学生的综合语言水平,使他们在留学生活中更加自信和流利地表达自己。
【关键词】初级班留学生、再、又、能愿动词、偏误、分析、教学策略、语境理解、句子结构、规范、纠正、教育者、教学方案、语言偏误。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其中初级班学生群体也迅速增长。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初级班留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特定的语言偏误,其中包括对“再”和“又”的误用以及能愿动词连用的错误倾向。
这些语言偏误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准确性,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有效沟通。
在传统语法教学中,对于“再”和“又”与能愿动词连用的规范使用往往被忽略,导致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出现错误。
有必要对初级班留学生对“再”和“又”的误用情况以及对能愿动词连用的错误倾向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规范和纠正。
通过深入研究初级班留学生的语言偏误现象,可以更好地指导教育者在教学中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本文旨在探讨初级班留学生在“再”和“又”与能愿动词连用方面的偏误规范,为语言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初级班留学生在使用“再”和“又”以及能愿动词连用时常见的偏误情况,分析他们在句子结构上的错误倾向,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初级班留学生“再”和“又”在不同时态中表重复义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初级班留学生“再”和“又”在不同时态中表重复义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摘要] “再”和“又”是两个表重复义的副词,“再”用于尚未发生的动作(状态)的重复,“又”用于已经发生的动作(状态)的重复。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初级留学生对“再”和“又”在不同时态中表重复这一语义的理解,在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后发现,很多初级留学生把“未然”概念泛化为“将来时”,把“已然”概念泛化为“过去时或现在时”。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形成偏误的原因,设计了教学策略。
[关键词] 再;又;重复义;时态;偏误分析;教学策略一、引言在现代汉语中,“又”的最基本用法是“表示一个动作(状态)重复发生”,从时态的角度来看,“又”常常用于过去时和现在时。
与此相对,“再”的重复义“多指未实现或经常性的动作”,因此,从时态的角度来看,“再”多用于将来时。
但通过分析发现,无论过去时、现在时,还是将来时,“再”和“又”都可以在这些时态中表重复义。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初级班留学生对“再”和“又”在不同时态中表重复义的学习情况。
在分析问卷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初级留学生在选择用“再”还是“又”时,时态是首先考虑的因素,“已然”和“未然”的概念并没有完全深入到这一语言点中。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形成偏误的原因,并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文章中的例句除少数为笔者根据语感所造之外,皆出自《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汉语教程(修订本)》第一册(下)。
二、教材中“再”和“又”的时态分布和语义分析“又”表示一个动作(状态)重复发生时,这个动作(状态)通常是已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即处于“已然”状态,也因此,“又”的后面常常有动态助词“了”。
如果从时态的角度来讲,“又”常常用于过去时和现在时,强调的是一个动作(状态)的已然重复。
但同时,“又”不仅可以表示过去时和现在时,还可以表示将来时,当“又”用于表示将来时的时候,则可以出现在以下三种语境中:1.“用于表示将来肯定会出现的重复”,如“明天又是星期天了”;2.“用于对将会重复出现的一种情况的估计”,如“明天看起来又要下雨了”,这时,“又”的后面常常出现表示可能的“会”、“要”;3.“用于表示由于客观的需要或主观的意愿,将要重复出现某种情况”,如“下个月她又要换工作了”。
汉语言教学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教学毕业论文范文社会的不断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尤其促进了我国当今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教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汉语言教学毕业论文范文一: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内容创新、实践强化、德育结合三个方面提出了创新思路。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创新;现状;思路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是人们交流、工作的基础,如今已逐渐走向了世界,被许多外国人民所学习与应用。
汉语言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华文明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与代表,同时是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与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增强汉语言文学授课的实效性。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性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了多样化与复合型的趋势,要求其不仅仅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完善的知识体系,而更多的是要求其能够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应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培养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充分应用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教书与育人的教育功能有机结合。
二、汉语言教学方式现状分析1、教学方式单一汉语言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门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习、掌握其它知识的基础与前提。
实践中,如今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呈现出单一、缺乏创新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授课主要还是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备课与授课的重点都在课本上,对于课本上的字、词、句讲解的比较清楚与详细。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种先进的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的出现,获取知识更加的快捷方便。
在单一教学模式下进行的汉语言课程,已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热情,不能引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汉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与教学策略分析
汉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与教学策略分析汉语作为一门语言拥有丰富的语言体系和标点符号,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那么,汉语学习者在语言习得和教学策略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语言习得语言习得是指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通过与他人交流获得语言能力、知识、技能、态度和情感。
汉语学习者在汉语语言习得过程中,需要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和词汇,这需要学习者掌握一定的汉语知识。
同时,学习者在实践汉语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掌握发音: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正确的发音非常重要。
因为语言习得最重要的是表达,而表达的前提就是发音的正确性。
没错,一个生动准确的语音是表达自己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2. 练习听力:汉语语言听力是汉语学习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学习者积极参加听说课、听语音材料、看电视、访问网站等方式进行。
3. 学习汉字:在汉语语言中,汉字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学习者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汉字,可以通过写字、接触中文报纸、书籍等途径进行。
二、教学策略教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汉语习得非常重要。
因此,汉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 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这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例如: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
2. 任务型教学:在任务型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尽可能的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自我体验和探究。
不仅能够增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让语言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创造浓厚的课堂氛围。
3. 强化语言的学习:在语言教学中,采用强化语言学习法,通过强化所学知识,从而达到经常性记忆的效果。
可以采用日常生活口语,增加对学生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学生自主学习在我们积极探索的情况下,学生自主学习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学习者通过社交方式进行交流和学习,例如:参加学生交流会、报名中文考试等,从而增强自己的汉语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结论总之,汉语学习者在语言习得和教学策略方面应注意以上所述的问题,并且不断的寻找更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浅析副词“再”和“又”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中的教学
种性质 同时存在 : 一 高一 大。 4 ) 再加 上 , 还有 : ~及 。 十 ~五
年。 5 ) 表示转折 : 这个人挺面熟 , 一下子 ~想不起来他叫什
么。
从词典 的解释 中, 可以看出“ 再” 和“ 又” 分别都 有好 几 个 意思 , 在本 文的研究 中 , 我们 只选取 “ 再” 和“ 又” 有相 似
“ 再” 和“ 又” 是 汉 语 中 的两 个 基 本 副 词 , 无 论 在 口语 还
是书面 当中, 使用都极其频繁 。 作 为母语 , 人们在使 用的时
候基本 不会犯错 , 但是 在对外汉语 教学过程 中, 对 于 初 学
在例 1中 , 这 句话 的意思是我今 天去找他 了, 但是他 不在 , 明天第二次去 , 表示重复今天“ 找他 ” 这个动作 。 在例 2中 , 表达 的意思 也是昨天他没 上课 , 今天也没有上课 ( 第 二次 ) , 重复了昨天“ 没 上课 ” 这个情况 。而且 , 这两个 例子 都是表示 对同一个动作 的重复 , 所以我们认为“ 再” 和“ 又” 的第一个 语义上 的共性是 表示对 同一类或者 同一个 动作
和 用法 。
一
在 这两个 例子 中 , “ 再” 和“ 又” 表示 的不 是重 复 的动 作, 而是 在一个动作 以后 , 相继持续发 生的第二个动作 。 所 以我们可 以看 出, “ 再” 和“ 又” 分别 又可 以表 示不 同的动作 情况按照时间顺序相继发生 。再 比如下面的例子 :
些帮助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 “ 再” 和“ 又” ; 语 义共性; 语义差异 ; 句法位置
中 图 分类 号 : G 6 4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4 2 8 8 ( 2 0 1 3  ̄ 3 — 0 1 0 4 — 0 3
俄罗斯学生论文:俄罗斯留学生初级阶段汉字学习策略分析与教学思考
俄罗斯学生论文:俄罗斯留学生初级阶段汉字学习策略分析与教学思考【中文摘要】随着近几年中俄双边联系的加强,学习汉语的俄罗斯留学生也日益增多。
俄罗斯学生属于“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学习者,他们在汉语学习中,如何克服汉字学习的困难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又一个研究重点。
本文对汉语学习初级阶段的俄罗斯学生进行汉字常用学习策略的调查,以及抽取小样本的跟踪访谈,欲了解俄罗斯学生普遍的汉字学习习惯,反思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改进的地方,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到实际的汉字教学。
【英文摘要】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bilateral contact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n recent years, the Russian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are increasing. In learning Chinese, Russian students belong to “ Non-Chinese Cultural Circle “ ,and how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y of studing Chinese characters is a focus in teaching Chinese .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investigation ,which is the initial stage’s Russian students commonly used study strategy in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as well as extracts the small sample to follow on the heels of the interview, by understood the Russian student’s universal study habits, to reflect for improvement in teaching Chinese place, hoping to help to the actual teaching of Chinesecharacters.【关键词】俄罗斯学生汉字学习策略汉字教学方法【英文关键词】Russian students Chinese character learning strategies Teaching Chinese methods 【备注】索购全文在线加好友:1.3.9.9.3.8.8.4.8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指导和论文发表委托服务【目录】俄罗斯留学生初级阶段汉字学习策略分析与教学思考中文摘要3-4Abstract4绪论7-12一、问题的提出7二、国内外针对汉字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综述7-11三、研究内容11-12第一章俄罗斯留学生初级阶段汉字学习中的常用策略调查12-22第一节调查设计、方法和目的12-13一、俄罗斯学生汉字学习特点的调查设计12二、俄罗斯学生汉字学习特点的调查方法和目的12-13第二节俄罗斯留学生初级阶段汉字学习的调查13-19一、调查对象的分析13-14二、调查结果的陈述14三、俄罗斯学生汉字学习特点的整体调查分析14-19第三节俄罗斯留学生初级阶段汉字学习的个案调查19-20一、个案调查对象的选择19二、个案调查结果的陈述19-20第四节调查结果20-22一、整体与个案调查的关系20二、整体与个案调查的分析20-21三、整体与个案调查结果后存在的问题21-22第二章俄罗斯留学生初级阶段汉字学习策略的分析22-29第一节俄罗斯留学生常用汉字学习策略的案例分析22-24一、俄罗斯学生个案的选择22二、俄罗斯学生个案调查的结果22-24第二节个案研究中汉字学习较成功者学习策略的案例分析24-26一、俄罗斯学生汉字学习较成功案例的选择24二、俄罗斯学生汉字学习较成功案例的分析24-26第三节俄罗斯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总结思考26-29一、整体调查与个案调查的总结称述26-27二、在学习策略上选择方式不同点的对比27-29第三章针对初级阶段俄罗斯留学生的汉字教学启示29-37第一节俄罗斯学生学习的一些特点29一、俄罗斯学生的普遍性格特点29二、俄罗斯学生的普遍汉字学习习惯29第二节教学策略上的反思29-33一、汉字笔画观的培养29-30二、汉字结构意识的培养30-31三、汉字应用策略的培养31四、汉字记忆的教学策略反思31-32五、汉字归纳的教学反思32六、汉字复习的教学反思32-33第三节汉字教材使用的一些思考33-37一、对现使用教材的分析33-35二、师生对教材的反映35三、对汉字课教材使用的一些建议35-37结语37-38附录38-42参考文献42-45致谢45。
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教学------以中亚学生为例-毕业论文
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教学------以中亚学生为例摘要留学生的汉字教学属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部分。
目前教学界主要有两种教学方法,分别是以汉字为基本教学单位的“字本位教学法”和以词语为基本教学单位的“词本位教学法”。
所谓“字本位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将汉字教学单独设课,而不是依附于汉语文本,随文识字。
“词本位教学法”主要教授词语和句子,强调汉语的听、说能力,不太重视汉字教学。
笔者认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不是单纯地运用于记录口语的,汉字是汉民族人们口头交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独立存在于整个汉语体系的书面符号系统。
汉字本身也可以用来表情达意、传播思想。
简而言之,汉语和汉字并非简单的记录与被记录关系。
汉字主要是以形示意而汉语则是以音示意,因此汉字能力与汉语能力不成正比,故汉字教学应该独立于汉语教学进行。
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对象复杂,来自全世界的不同国家和地区。
本文着重探讨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教学,并以中亚学生为研究目标。
关键词: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教学;中亚学生;Abstract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to overseas students is a par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 there are two main methods to teach Chinese characters, including teaching them based on the character itself and teaching them in a whole word. The first method means give classes about Chinese character itself dependently instead of learning it through Chinese words or Chinese text. Another method refers to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 from a sentence or a passage, this method stress the ability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in Chinese, and ignore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Chinese character,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Chinese character itself can be used to express meaning instead of just recording the oral Chinese. Chinese character is a kind of something when the oral Chinese can`t fulfill Chinese people in their daily lif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dependently used in writing. The link between Chinese and Chinese character isn`t simple, Chinese characters express their meaning by their shape while Chinese express its meaning by its voice so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is different from Chinese teaching. This passage mainly pays attention to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to students from the middle Asia at the initial stage.Keywords:initial stage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to overseas students;Students from the middle Asia目录摘要IAbstract II目录II引言一、中亚留学生汉语教学现状 2(一)中亚留学生汉语教学取得丰硕的成绩 2(二)中亚留学生汉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2(三)中亚留学生汉字教学现状 2二、中亚留学生汉字教学溯源 2(一)我国同中亚各国的交往 2(二)目前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情况 2(三)词本位教学法 2(四)字本位教学法 2(五)比较词本位教学法与字本位教学法 2三、初级阶段中亚留学生汉字教学 2(一)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教学的现状(以西安博爱国际学校留学生汉字教学现状为参考标准) 2(二)结合中亚风俗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字能力 2(三)坚持在语文分开模式下先识字后写 2(四)教师的自我修养 2四、结语2参考文献 2谢辞 2引言我国发展势头迅猛,国际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2015年提出“一带一路”政策后,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沟通联系的国家同中国的交往再次达到一个高潮,尤其是中亚地区,近几年来华学习汉语的中亚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共3篇)
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共3篇)论文一: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汉语热的全球盛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积极学习汉语,并且汉语教学在国内也得到了持续的关注和支持。
但是,汉语言文学教学仍面临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 教学方式落后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主要是在语法、词汇教学上侧重,而缺少口语、听力等能力的培养。
汉语语音的特殊性质使得学习者难以正确掌握汉语语音的发音,更难以准确地理解汉语口语表达。
所以,应注重口语和听力训练,同时加强文化和背景知识的教授,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并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解决方案:对于汉语语音难以准确掌握的难点,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帮助和训练,如网络课程、使用电视节目和电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对于语言外的文化背景,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文化讲座或提供独有的文化体验项目,拓宽学生的文化文化视野,同时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 师资不足目前,汉语教学师资缺口比较大,这会影响这些老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现有的汉语老师大多是通过翻译和自学进入这个领域,在语言和文学的教学经验上相对不足,难以有效地传授专业技能。
解决方案: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加强汉语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化程度的建设,提供专业教师培训项目和实践机会,加强对汉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地位;同时,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如使用教学资源库和在线课程,辅助老师提高教学质量。
三.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学生认为,汉语语言学习很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难以保持学习兴趣。
很多同学的学习成效并不尽如人意,这也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解决方案: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增强教学趣味性、扩充教学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既要注重独立思考,也要关注经典的优秀课文,用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实例展现汉语的魅力,深入挖掘本地区的语言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对外汉语教学中“又”和“再”的对比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又”和“再”的对比分析作者:陆梅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0期摘要:对于很多学习者来说,“又”和“再”在使用和词义辨析上以及它们在具体句型上的使用上又是尤为困难的。
“又”和“再”都可以自由运用,一般不会出现错误。
可是为什么可以说“你又来了”,一般不说“你再来了”呢?又为什么可以说“再接再厉”,而不可以说“又接又厉”呢?这些都与副词“又”和“再”在语义,语义指向方面有很大区别。
“又”一般来说比较主观,通常情况下是行为动作是已实现的,而“再”是比较客观的,行为动作通常是即将实现的,也就说是还没有实现。
“又”和“再”在语义指向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又;再;语义;对外汉语前言现代汉语里,副词常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重复、否定、语气等。
其中表示重复义的有“又”、“再”、“还”、“也”四个词。
这四个词的异同和使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习得者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而对于很多学习者来说,“又”和“再”在使用和词义辨析上以及它们在具体句型上的使用上又是尤为困难的。
“又”和“再”都可以自由运用,一般不会出现错误。
可是为什么可以说“你又来了”,一般不说“你再来了”呢?又为什么可以说“再接再厉”,而不可以说“又接又厉”呢?这些都与副词“又”和“再”在语义、语义指向方面有很大关系。
特别对于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这两个词很难区分,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想在此对两个词做一定的分析,便于大家学习。
一、基本语义辨析(一)基本语义分析对比分析副词“又”和“再”,两个词各有各的特点,并且在很多时候都有相同的用处。
首先我们通过以下的例子来对比区分这两个词的语义区别。
(1)这人真讨厌,昨天来过了,今天又来了。
(张福堳《现代汉语虚词辨析500例》)(2)他说完话,又去忙别的了。
(张福堳《现代汉语虚词辨析500例》)(3)他又想见她,又怕见她。
(张福堳《现代汉语虚词辨析500例》)(4)这孩子又会写又会算,真聪明。
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语综合课教学的思考
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语综合课教学的思考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语综合课教学的思考论文关键词:初级阶段教学内容练习形式多媒体教学教师角色论文摘要:文章认为在初级阶段汉语综合课上,教学内容应在教材基拙上结合实际用语,练习彩式可结合课文主题多开展实践活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使用要恰当并发挥实效,教师应注意把握课堂语言,关注学生差异,并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近年来,有关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研究文献为数不少,总结以往研究主题,有的研究初级阶段各种课型如口语课、听力课、精读课等的教学方法,有的从语音教学、汉字教学、词汇教学、语义教学等角度出发讨论教学难点,有的进行偏误分析等学生习得研究,有的探讨教材改革,也有的就教学方法、课堂用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与中高级阶段相比,处于初级汉语学习阶段的留学生人数相对较多,从事初级阶段教学工作的教师人数也相应较多,来自教学方面的反馈与第一手研究资料也比较丰富。
同时,初级阶段也是中高级阶段的基础,对初级阶段的教与学进行多角度的研究,探求如何抓住这一阶段的特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终将有利于后两个阶段的教学工作。
笔者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曾连续六七个学期担任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
除此之外,还担任过数个零起点汉语短期班的教学。
上述长期、短期班的留学生来自亚洲、非洲、欧美等多个国家,年龄层次从十七八岁到五六十岁均有,学生身份如进修生、交换生、经商者等等不一而足。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时刻注意观察初级阶段的各种特点,思考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快地将学生带人汉语学习的状态,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下一阶段的汉语学习打好基础。
下文将从初级阶段汉语综合课教学的教学内容、练习形式、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角色四个方面阐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所作的探索与思考。
一、教学内容:立足教材.兼顾实用尽管对外汉语教学界存在着对各种汉语教材的批判,也不断有研究者发出教材改革的呼声,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与其抱怨教材内容的陈旧,练习形式的死板,不如换一种角度,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地利用手里的教材,再适当添加新内容,无疑会给课堂带来生气,也能让学生学到新鲜实际的内容。
汉语教学现状及对策论文
汉语教学现状及对策论文汉语教学现状及对策论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结晶的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和应用价值越来越重要,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也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不仅在发展速度、规模和层次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在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和教材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些成绩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相关的教学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可喜的是,目前高职教育也在逐步提高国际化水平,尝试中外交流与合作办学。
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高职院校学习和交流,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成为新的研究重点。
本文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生源情况、入学情况、教材选择、师资情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留学生汉语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一些重点问题提出对策。
一、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汉语课程教学现状(一)生源情况我院自2014年开始正式招收专科层次学历教育留学生,学制三年,第一年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参加HSK四级考试,后两年进入相关专业学习。
2014~2015年,我院招收的留学生多为印尼、泰国等东盟国家学生,学生汉语基础普遍较差,多数学生到校前没有接触过汉语。
我院很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不懂东盟语言,造成了教学沟通困难,学生学习进展慢,难以推进教学。
(二)入学情况虽然我院的留学生招生简章上要求留学生9月份按时入学,但因签证手续等问题,这两年招收的留学生均未按时到校学习,导致学习汉语的时间大大缩短,也造成了负责留学生教学的部门很难安排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HSK四级考试的准备时间缩短,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HSK四级考试的通过率。
第一年还出现分两批入学的情况,本来学生的汉语基础就参差不齐,再加上分批入学更造成学习进度不一,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三)教材选择高职院校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多为通用性教材,针对性不强,对于留学生后期的专业课学习来说,实用性不高。
目前我院采用的是南京师范大学肖奚强主编的《汉语初级强化教程》系列教材,也是属于通用性教材,针对性不够。
对外汉语新手教师的反思——以初级汉语汉字课为例
对外汉语新手教师的反思——以初级汉语汉字课为例摘要:汉字难学是初级汉语学习者在刚刚接触汉语时必不可免的问题。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针对汉语零基础的学习人员,如何教导其汉字的书写,是当前汉语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必不可少的问题。
本文将以笔者本人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汉字课堂试讲为例,以老师和同学们的点评为参考,从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两个方面分析并反思在汉字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推动对外汉字教学的工作。
关键词: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汉字教学;反思本文选取《体验汉语》初中版第一册第五课《我的眼睛很大》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假设为德国中学生。
一、导入(2分钟)观看视频《小手拍拍》,请同学们听完后说出自己听到重复率最高的词汇。
二、教授新内容。
(一)、教学目标:认读汉字“嘴、耳、手、眼、鼻和脚”和汉字“口、手、耳”的书写(因为嘴和口一样,但是口比较简单,所以会用口取代嘴,来教他们书写“口”)(30分钟)(二)、在PPT上分别呈现“口、耳、手、眼、鼻和脚”的图片,请同学们试读、带读并点读。
(5分钟)(三)、重温生词:运用大小声和词卡闪现的形式。
(2分钟)(四)、汉字书写:首先在黑板上出现“口”这个词的动图,带着学生以一种太极的形式书空汉字“口”,书空三遍后,让学生来书空汉字“口”,其他同学在下面自己书空。
接下来分别以同样的形式来书空另外两个汉字“耳和手”。
(五)、将“眼、鼻、脚”拆分成部件,让学生明白“眼”是左右结构,由“目和艮组成”;“鼻”是上中下结构,由“自+田+丌”组成;“脚”是左中右结构,由“月+去+卩”组成。
(15分钟)三、操练(10分钟)(一)、互助写字“口、手、耳”将班级同学分为两组,两组分别出三名同学,进行“口”的互助写字,规则为每个同学按书写顺序在黑板上写“口”的一笔,其余笔画由小组内其他同学补上。
哪个组写得又快又好便加一分;接下来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手”和“耳”的互助写字。
汉语言文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探析、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分析…
汉语言文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探析2、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分析3、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使用与意境4、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创新5、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全文总字数:15400 字篇一: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探析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探析汉语言文学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课程教育理念较模糊、课程结构体系存在问题、理论与实际存在间隙等。
因此提高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课堂效率,首先需要分析清楚这些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找到最佳的改善措施,从而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化素养和应用能力。
一、当代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一)课程教育理念较模糊领会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理念是汉语言文学教师取得较好教育成绩的必要条件,然而当前的部分教师对汉语言教育的理念比较模糊,并且不能准确的把握汉语言教育的核心和大方向,因此学生不能依据汉语言教学理念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导致学生的汉语言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后来国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深入的改革,因此部分教师尝试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虽然这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检验。
在实施改革时首先需要清晰的指导理念即汉语言教育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从而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化素养。
(二)课程结构体系存在问题当前的汉语言课程结构体系不够完善,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汉语言课程内部要素的结合,从而使学校课程教育的整体效益得到有效发挥,进一步来说就是使汉语言教学的水平和人才质量均得到提升。
因此现今汉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时汉语言教师以及研究专家建立科学课程结构观念,并且完善汉语言结构体系,从而提高课程的整体效益。
(三)理论与实际存在间隙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找到适合学生的汉语言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策略的基础上,使得汉语言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现阶段的教学中存在着理论研究和实际脱离的现象。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语法教学讨论论文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语法教学讨论论文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语法教学争论论文一、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课堂的形式过于单一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之上,老师所接受的教学形式通常是单一的,提不起同学的学习爱好。
因而,外国同学普遍认为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没好玩味性,枯燥的课堂让他们没有同学爱好,单一的方式扼杀了他们进一步学习汉语的希望。
(二)大量的练习替代讲解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程中,老师往往提倡“精讲多练”的形式,让大量的练习替代老师的讲解,忽视了同学汉语综合力气的养成,使得很多同学只会做一些简洁的题,而并未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汉语。
二、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语法教学的措施(一)依据学习对象进行共性化教学教學设计是对外汉语老师必需要预备的备课过程,通过学习对象的不同而进行共性化的备课方案,进而进行共性化教学对于同学学习汉语有很大的关怀。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的汉语老师应当遵循这个教学原则,依据学习对象的年龄、性格等差异,实行不同的教学措施。
另外,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的语言老师应当让同学和老师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让同学乐观加入到汉语的学习之中,增加同学对于汉语学习的爱好和信息,发挥同学的主观能动性。
当同学不理解中国的文化和汉语语言,特别是汉语的语法学问时,老师应当实行适当的措施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让同学更简洁地进行汉语语法的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
(二)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通常来讲,老师的提问会让学习者感觉到紧急,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的学习更是如此,同学自身不具备确定的汉语水平,汉语的语法学问薄弱。
因而,在这种状况下,同学对于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不能够精确地回答。
此时,老师的提问技巧就尤为重要,把握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课堂之上的提问技巧,对于提升同学的汉语综合力气有很大关怀。
首先,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课的课堂提问环节中,语言老师不能在提出问题后直接找同学进行回答。
通常来讲,这些同学的语言基础相对薄弱,对于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找出精确的答案,提出问题后立即回答会让同学感觉到确定的压力。
对外汉语教学中“又”和“再”对比分析论文
在上一部分我们就副词“又”和“再”的基本语义做了一定的分析,知道“又”和“再”在语义上都可以表示行为的重复和继续。并且也知道“又”不仅能表明行为动作的已经实现,同时在一些情况下也能表明行为的未实现。那么在这一部分我们通过这两个词在具体行为叙述中的语义指向来分析两词在表明行为是否实现问题上的区别。
(一)“又”和”再”的语义指向
我们先来看一组例句:
(13)下周又轮到你值日了。(李晓琪《现代汉语虚词讲义》)
(14)明天是周日,又是去教堂的日子。(《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15)端午节很快就要到了,到时又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了。(《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16)这支笔很好用,我又想买一支。(李晓琪《现代汉语虚词讲义》)
(二)“又”和“再”的基本语义区别
从基本语义上来看,“又”和“再”都可以表示行为的重复和继续,但二者有有所不同,“又”一般来说比较主观,通常情况下是行为动作已实现的,而“再”是比较客观的,行为动作通常是即将实现的,也就说是还没有实现。例(8)中的“再”可以换成“又”一词,变成“我又喝一杯就醉了”表明行为动作“喝”已经发生,并且已经造成了结果“醉”的发生。《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中指出“又”只能表明行为已经实现了,这种说法是有待商榷的。其实在有一些情况下,“又”也可以表明行为未实现,但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动作行为是可以预定的。例(1)中的句子可以变成“这人真讨厌,他昨天来过了,明天又来”,意思上“又”一词说明了“他来的”这一动作事实已经发生过,但“明天会来”的动作行为还未发生。
关键词:又;再;语义;对外汉语
前言
现代汉语里,副词常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重复、否定、语气等。其中表示重复义的有“又”、“再”、“还”、“也”四个词。这四个词的异同和使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习得者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而对于很多学习者来说,“又”和“再”在使用和词义辨析上以及它们在具体句型上的使用上又是尤为困难的。“又”和“再”都可以自由运用,一般不会出现错误。可是为什么可以说“你又来了”,一般不说“你再来了”呢?又为什么可以说“再接再厉”,而不可以说“又接又厉”呢?这些都与副词“又”和“再”在语义、语义指向方面有很大关系。特别对于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这两个词很难区分,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想在此对两个词做一定的分析,便于大家学习。
第二语言习得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_左双菊
对外汉语教学odern chinese M115XIANDAI YUWEN2009.02汉字作为书面语言的基础教学,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基本桥梁,更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基石。
汉字掌握的程度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汉语学习,而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更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汉字教学呢?我们先了解一下初级阶段学生学习汉字的难点和特点。
一、汉字学习的难点由于各国民俗文化的差异,外国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存在着诸多困难,而这些困难同时也是我们的教学难点。
根据我们的调查与分析,外国学生学习汉字的难点主要有:(一)汉字形体的演变使形义脱离,难以记忆从构成特点上看,汉字是一种具有表意性、示源性的语素——音节文字,有着双重价值。
(殷寄明,2007)也就是说,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可以直接通达词义,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具有表意的价值;而通过直观的汉字形体,汉字又可以直接通达汉字的源流,具有示源的价值。
此外,汉字原始的造字规律,反映了古人“形”(实物图形)——“事”(较抽象)——“意”(更抽象)的思维发展规律,也就是由图画化向符号化,由具体化向抽象化发展的造字规律。
例如:→ →人;→→天。
象形文字是汉字的初文,是母字,是字根,是所有汉字的基础。
汉字教学,本可以根据这一规律,正本求源,抓住汉字起源的本质,从字形、从实物图形入手,从形象生动的象形图画文字开始,引发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汉字所描绘的丰富的形象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网络资料:方兴)但是多数汉字在经过几千年的形体演变后,逐渐失去了象形表意的功能,我们已无法从其形体来获知它的意义,这就给外国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汉字的笔画、部件数目多,规则多,结构复杂,学生觉得书写困难,记忆困难汉字是方块形的,笔画是汉字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汉字最小的结构单位。
除了“永”字八种基本笔画以外,还有近二三十种常用笔画,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负担。
初级班留学生“再”和“又”与否定词连用的偏误分析和教学策略
初级班留学生“再”和“又”与否定词连用的偏误分析和教学策略“再”和“又”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表重复义的副词,在对外汉语初级课堂教学中是重要的语言点,也是初级班留学生极易混用的两个词。
基于课堂教学和日常交流中所发现的留学生的偏误情况,本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初级留学生对“再”和“又”在句子中与否定词“不”和“没”共现时的理解。
文章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对学生偏误情况的分析,设计了一整套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由易到难的教学计划,并在每一环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标签:“再” “又” 否定词偏误分析教学策略一、引言“再”和“又”作为在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表重复义的副词,是对外汉语初级阶段预科班教学的重点之一。
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一对一辅导教学,还是在日常交流对话中,留学生将二者混用的情况屡屡出现。
要想解决留学生使用“再”和“又”的偏误问题,汉语本体研究和偏误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本文将首先分析“再”和“又”与否定词“不”和“没”共现的语义特征,然后,再对所调查的相关偏误进行系统分析。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初级班留学生对“再”和“又”在句子中与否定词”不”和“没”共现的学习情况。
在分析问卷数据的基础上,本文从描写和解释两个角度分析了被试学生的偏误,希望能够在分析中发现教学漏洞,并以此为契机提出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文章中所使用的例句除少数为笔者根据语感所造之外,皆出自于《现代汉语八百词》《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汉语教程(修订本)》第一册(下)这三本书,出自他人论文的例句在文后皆有标注。
二、预科班留学生“再”和“又”与否定词共现的偏误分析(一)学生及学习背景介绍本次被调查的留学生共有40人,所在班级为预科班,学习汉语时间为六至七个月。
由于被调查的留学生在接受调查时已经参加了一次新HSK四级考试,因此,其汉语大致为新HSK四级水平。
“再”和“又”是在《汉语教程(修订本)》第一册(下)中学习的语言点。
基于汉字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汉语教学模式探讨与研究
基于汉字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汉语教学模式探讨与研究【摘要】汉字是汉语的基础,对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围绕基于汉字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汉语教学展开探讨与研究。
首先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介绍了对于汉字能力的重视和教学模式的探索。
接着探讨了初级阶段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策略,以及设计基于汉字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结合实践案例,探讨了汉字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培养关联性。
最后总结了汉字能力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初级阶段汉语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与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汉字在汉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为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初级阶段汉语教学,汉字能力培养,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探索,汉字教学策略,实践案例,语言能力,关联性研究,重要性,探索与完善,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汉字能力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从汉字学习的启蒙阶段开始培养学习者对汉字的兴趣和认知能力,对于他们后期的语言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何在初级阶段的汉语教学中充分挖掘汉字的潜力,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需求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汉语教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基于汉字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汉语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与研究,有助于为教育者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汉字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汉字是汉语的核心元素,汉字能力的培养对于学习汉语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级阶段汉语教学中,通过注重汉字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语言的基础知识。
汉字的学习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
研究基于汉字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汉语教学模式,对于推动汉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探讨汉字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汉字,并使学生在初级阶段就能够建立起扎实的汉字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又”“再”教学分析【摘要】本文从单纯的表示重复意义用法入手,明确了初级阶段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再”和“又”用法时应注意的区别。
梳理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并对如何进行教学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主导思想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又;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母语负迁移;语言习得
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对于副词“又”“再”的使用常常混淆。
经常出现“这电影我再看了一遍。
”等此类错误。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迁移错误,类比错误等。
在使用“又”“再”中出现的混淆情况,则应当属于迁移错误。
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不能用目的语思维,需要借助母语。
接受目的语信息何用目的与表达的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下意识的进行两种语言的简单对译,这也是最最容易受到母语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影响的部分,也是很多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汉语的“又”“再”的用法较为复杂,对初学汉语的学习者来说也确实很难掌握。
这两个词在英文中都可译为“again”,学习者在需要使用表达重复意义的词时就会想起“再”与“又”,但是他们却并不明白何时用又何时用再。
而且“again”同“又”“再”的使用范围和用法又有所不同,这样,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在这里会受到母语对于汉语习得的妨害和影响,也就是产生了母语的负迁
移。
在英语中,关于again表示重复的解释有“one more time;on another occasion(再一次,又一次)”[1] “happens or do it one more time(又,再一次)”[2]表示动作或事情的重复发生。
而在汉语中,“再”“又”在表示重复这一意义上又因前后衔接成分的不同,所处的句式不同等情况有不同的用法。
如果简单地将“再”“又”同表重复的again进行对译,难免出现错误。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常常这样区分“又”和“再”:它们都可放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动作和情况的重复。
区别是“又”一般用来表示已重复的动作或情况,如“他又唱了一首歌。
”。
“再”则表示尚未重复的动作和情况,如“好,我再唱一首。
”。
这样讲述的弊端在于,汉语中存在大量的不规则用法,如“今天我在书店没找到那本书,明天又得去。
”“下个月又可以放一次长假了。
”“后来他再也不来我家了。
”“那件事他一向再想,就是想不通。
”在以上例子中,“又”表示了未完成的动作,“再”则表示了以完成的动作。
这样的“不合规律”的例子往往会造成学习者的混淆。
笔者认为,“再”和“又”的在初级阶段的汉语教学中,应先单纯让学生掌握表示重复的基本用法,并掌握使用时的区别。
确定学生已能够熟练区分在表示重复时何时用又,何时用再,应是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
在以后的教学中再逐步引入表积累,相继等意义。
这样会使学生能够真正有效地习得汉语而非单纯意义上熟悉语法条目。
本文将对表示动作或状态重复这一基本意下又和再地使用进行具体区分和教
学方面的探讨。
一、连接前后两成分时
“又”“再”在连接两成分之间使用表示重复意义时,连接的成分是不同的。
“再”常用于一句之内,前后常用相同的动词。
例如:例1:我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例2:去过了还可以再去。
而“又”连接两成分表示重复时,所连接的两个成分可为句子,这里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重复同一动词,句子的主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例3:这个人昨天来过,今天又来了。
例4:我找了一遍,他又找了一遍,还是没找着。
(二)两小句中使用的动词不同,后句用“又”表示两动作前后相继。
例5:看完了上册,又去图书馆借下册。
例6:刚洗完衣服,又要忙别的。
例7:她给小琴端来了饭菜,又帮忙收拾屋子。
在一句之内,“又”前重复同一动词,表示同一动作反复多次,“又”前常有“了”。
如:
例8:洗了又洗看了又看解释了又解释讲了一遍又一遍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授时,重点应放在区分衔接的前后成分上,让学习者明确“再”只能用于句内,连接的成分只能是相同的动词且前后动作的主语相同;而“又”即可连接动词又能连接句子,
在句内连接相同动词时表示同一动作反复多次,而连接两个分句时,分句所使用的动词不同时,主语必须相同;动词相同时,主语则可不同。
二、前有“一”时
在“一……再……”结构中,“再”前后为同一个单音节动词时,表已然,且多有否定,负面含义。
如:
例9:我不能看着你一错再错了。
例10:这件事情不能一拖再拖了,今天必须解决。
例11:计划一改再改,什么时候才能确定下来?
“一+量词+又+一+量词”结构,表示同一动作或状态反复多次,前后的量词要一致。
如:
例12:他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却从未想过要放弃。
例13: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居里夫人终于成功的提炼出了镭。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量词修饰的主体应该是动词,如果量词修饰的主体为名词,那么“一+量词+又+一+量词”结构就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重复,而是状态,数量的累积,以下是几个例子:例14: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例15:一群又一群的水鸟飞来这里觅食。
这一部分最明显的区分应该是在量词上,可简单地通过有无量词来区分。
有量词用“又”,无量词用“再”。
这里可简单提示量词修饰的主体为名词时,不表示重复而表示累积,为以后更深层次的
教学埋下伏笔。
三、有关“又”前后的重复
“a又b,b又a”也属于常见结构,这里的a,b通常由动词或动词短语充当,此结构表示动作a、b反复交替发生。
如:例16:她睡下又起来,起来又睡下,心烦意乱的不知怎么办才好。
例17:装了又拆,拆了又装,直到自己觉得十分满意才罢手。
这属于“又”特有的用法,学习者只需掌握该用法的结构形式,明确该用法表示两动作反复交替发生即可。
通过以上对知识点的梳理,对于表示重复意义的“再”和“又”的用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明确了初级阶段教学的重点。
其中部分内容在教授时可以进行适当地引申,方便日后对于这两词更复杂用法的讲解,但应注意适当原则,点到即可,过度引申反而会造成学习者的混淆。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语法是一大热点,同时也使教学中的难点。
语法规则的繁复多变,让学习者望而却步。
语言的学习,不应该是枯燥的语法条目的教授,而应该是在学习了一定的少量的规则后,学习者自己不断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现规则,理解规则,掌握规则的习得的过程。
本文简单的从仅表示重复意义的“又”和“再”入手,目的就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了这一最基本的也是最易混淆的用法和区别,在学习中不断发现新的用法,新的规则,从而全面地掌握这两个词。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语言的学习需要学习者从语言中发现规律的能力,作为教授者,从
第二语言教学的初级阶段就应当注重培养这种能力,从而使学习者能够熟练掌握并真正习得一门语言。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彭小川,李守纪,王红.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张义.副词“又”和“再”的对比分析——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常见的解释[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6).
[6]高林波,张维微.副词“再”和“又”的多角度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8(11).。